第一篇:寨里河镇2011年春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寨里河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寨里河镇共有53个村,3.8万口人,3.8万亩耕地,对空面积72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丘陵乡镇。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认真抓好了贯彻落实。力争三年达到14000亩的规模,其中果品、桑园、茶园各1000亩,黄烟2000亩,药材、蔬菜9000亩。重点培育烟、桑、果、茶、菜五大支柱产业,确立了推广药材业,稳定桑蚕,整合茶叶,扩大黄烟、果品、蔬菜种植面积,突破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展思路。2010年冬天以来全镇新调整种植业亩。今春新调整100亩以上大片个,其中苹果、大樱桃、黄烟大片各1个,土豆、辣椒大片2个,新建冬暖式大棚60个。具体做法是:
1、做好宣传发动。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前提下,党委政府多次召开联席扩大会,研究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确立了发展思路,制订了奖扶政策,规划了发展区域。在月日,召开了全镇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动员大会,制订了《寨里河镇人民政府关于今冬明春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全镇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目标。镇党委政府有针对性的组织部分村干部、带头户外出参观学习次,分别到
学习苹果、大樱桃、蔬菜、药材、茶叶等高效作物的先进种植经验。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
2、制定奖励扶持政策。分别对总支、村、农户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
①对成方连片发展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村,在农村干部千分制考核中加30分。
②对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好的村,党委政府优先统筹安排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
③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扶持,成立了镇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对今冬结构调整占地未流转到位的,每亩补助资金
元。④对群众新建冬暖式大棚,每户补助1000元,对成方连片发展100亩以上果品种植户每亩补贴种苗款200元,茶园、桑园、药材每亩补贴300元。今春结构调整党委政府预计需补贴资金21万元,现已拨付万元,今秋考核验收后全部拨付到位。
3、抓重点求突破。
①实现有机蔬菜生产新突破:今春以唐家河水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为依托,突破有机蔬菜的发展,该基地共亩,周围全部用高速护网围绕,采用有机化进行生产,生产的产品全部出口。
②实现林果生产大片突破:以牛店、王标总支为中心发展林果生产,孙家沟发展油桃大棚30个,陡崖村发展大樱桃100亩,姚家沟村发展短枝富士苹果120亩,白家王标、东王标村发展优质新品种核桃400亩。
③实现食用菌生产工厂化突破,永兴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用山东农科院成果,利用陈旧恒温库,成功生产出了金针菇,又生产出了平菇和鸡腿菇,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
④规划引导蔬菜分散种植向规模化种植发展:今年春天新发展土豆、辣椒、西葫芦100亩大片4个,大姜、西兰花、荷兰豆新发展面积1500亩。
4、强化服务措施。
党委政府协调安排信用社、供电、农机、农技、水利等部门积极在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品种、销售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服务,协调农行为每个冬暖大棚户贷款5万元,联系农机局购置自动卷帘机,让每户可享受到购机补贴。
总之,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领导的要求,和兄弟乡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规模化程度不高(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另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比较低,我们将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继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汇报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0年11月2日
第二篇:2011年寨里河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寨里河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寨里河镇共有53个村,3.8万口人,3.8万亩耕地,对空面积72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丘陵乡镇。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该镇实际,认真抓好了贯彻落实。重点培育烟、桑、果、茶、菜五大支柱产业,确立了稳定桑蚕,整合茶叶,扩大黄烟、果品、蔬菜种植面积,突破有机蔬菜的发展思路。2011年全镇新调整种植业2873亩,100亩以上大片9个,其中黄烟3个、核桃2个、苹果2个、大棚蔬菜2个、有机蔬菜基地一处。具体做法是:
1、做好宣传发动,进一步统一干群思想。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前提下,党委政府多次召开联席扩大会,研究今年结构调整工作,确立了发展思路,制订了奖扶政策,规划了发展区域。在2月20日,召开了全镇2011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动员会,会上对2011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出台了《寨里河镇人民政府关于春季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补充规定》,明确了全镇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目标。会后,镇党委政府有针对性的组织部分村干部、带头户外出参观学习12次,分别到沂源县、蒙阴县、费县等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地区学习经验。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
2、制定奖励扶持政策,提高群众积极性。分别对总支、村、农户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
①对成方连片发展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村,在农村干部千分制考核中加30分。
②对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好的村,党委政府优先统筹安排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
③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扶持,成立了镇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对今春土地流转到位的,5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资金100元,1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200元。
④对群众新建冬暖式大棚,每户补助1000元,黄烟百亩以上大片每亩补助苗款60元。对百亩以上果品大片每亩补贴种苗款300元,茶园、桑园、药材每亩补贴300元。今春结构调整党委政府预计需补贴资金50万元,现已拨付10万元,今年10月份考核验收后全部拨付到位。
3、突出产业重点,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①实现有机蔬菜产业突破:今春以唐家河水高标准有机蔬菜基地为依托,突破有机蔬菜的发展,基地的建成将带动全镇蔬菜向更高标准、更高档次发展。
②高标准温室大棚蔬菜取得了好效益:目前,王标西村、向阳寨村冬暖式蔬菜大棚的西红柿正在采收,现在棚产值达到了3.5万元,到7月份栽植秋延迟西红柿,预计全年棚产值8万元。
③实现林果生产大片突破:以牛店、王标总支为中心发展林果生产,孙家沟发展油桃大棚30个,陡崖村发展大樱桃124亩,姚家沟村发展富士苹果230亩,白家王标、东王标等村发展新品种核桃600亩,通过标准化栽植、规范化管理,目前苗木成活率达97%。
④实现食用菌生产工厂化突破,永兴食用菌采用山东农科院成果,利用陈旧恒温库,在去年生产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目前,日产金针菇、鸡腿菇、平菇等食用菌2000公斤,产值达1.5万元。
⑤规划引导蔬菜分散种植向规模化种植发展:今春发展土豆套种红辣椒400亩,新发展百亩以上蔬菜大片4个,新发展大姜、西兰花、荷兰豆面积1500亩。
4、强化服务措施,让群众得到实惠。
党委政府协调安排银行、供电所、农机站、农技站、水利站、果茶站等部门积极在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品种、销售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服务,为林果大片深挖土地500亩,修路3000亩,新建塘坝5座、改造修建塘坝7座,开挖大口井3眼,为温室大棚蔬菜基地架设高压线2000米,下步为果品大片配备灌溉设施。
2011年6月日
第三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谷里镇2012年上半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汇报材料
今年上半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全县农业产业 “54321”工程要求,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及“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无性系福鼎大白茶推广、青蒿和蔬菜种植为突破口,完善产业链,推进产业化,实现全镇“游古镇、看产业、泡温泉、品绿茶”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推动谷里经济跨越式发展。现将半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是强化组织、加强领导。为确保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顺利进行,特成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和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共同抓,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强大合力,让责任落实到人。
二是分项实施、狠抓落实。在茶叶种植方面。继续与黔西艺鑫有限公司合作,在五里、新金等村种植茶叶4273亩。在蔬菜种植方面。继续沿袭“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香山、中狮、龙井沟等村种植1000亩二金条辣椒和1000亩大葱。在青蒿种植方面。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在乌木、牛角、健全等村流转土地种植青蒿7100余亩,着力建设万亩青蒿示范基地。在经果林种植方面。我镇在五里、天桥、中狮、龙井等村流转土地种植200余亩葡萄、3333亩核桃。在烤烟种植方面。我镇在新阳、仙鹅等村种植烤烟3000余亩,完成了县下达的种植任务。在畜牧养殖方面。建成建全村、松林村生猪养殖基地两个,辐射带动农户零星养殖,现有生猪存栏量8000余头。
总之,我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财政资金紧,建设难度大;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步的工作中,竭力采取措施:一是加大投资力度,整合资金,拓展融资渠道;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多措并举,为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谷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第四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谷里镇2012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现将我镇2012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谷里镇位于黔西县东部,距县城17公里,经贵毕高等级公路距贵阳102公里,距毕节135公里,总面积6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584亩,其中田5991亩;全镇辖16个村1个社区,共8283户、33264人,森林覆盖率达41%。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除探明煤炭上表储量达2.5亿吨外,还有大量的硅、铝、铁等矿产。谷里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奢香夫人设立“龙场九驿”,谷里驿就是其中之一。同时,谷里镇素有“煤海茶乡”之称,现有生产型煤井7对,2011年累计生产原煤149万吨;拥有规范种植的茶园近万亩,其中“谷里毛尖”更是享誉省内外的优质明前茶。
二、2011年完成情况
我镇按照全县农业产业化要求,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着力建设茶叶、金瓜、大葱、辣椒、青蒿、马铃薯、经果林等示范基地。在贵毕路和运煤大道沿线流转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完成了500亩二金条辣椒,2022亩日本钢葱,1000亩金瓜种植任务。在乌木、牛角等村流转土地种植青蒿,完成了3139亩青蒿种植任务。在五里、新金、天桥等村流转土地种植福鼎大百茶,完成了4135亩福鼎大白茶种植任务。带动农户种植早熟马铃薯、大蒜、白菜等作物,完成了5000余亩早熟马铃薯,2000余亩大蒜,5000余亩白菜种植任务。
三、201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目标:按照全县农业产业化“54321”工程及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沿袭去年“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无性系福鼎大白茶推广、青蒿和蔬菜种植为突破口,完善产业链,推进产业化,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谷里产业化发展的新飞跃。主要目标是:一是完成县下达的8000亩茶叶示范园种植任务;二是完成万亩青蒿和万亩蔬菜示范园基地建设;三是完成经果林和烤烟种植。
(二)主要做法:为确保我镇茶叶种植工作顺利进行,将种植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我镇成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和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共同抓,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强大合力,让责任落实到人。在茶叶种植方面,继2011年我镇完成4135亩茶叶种植任务后,继续与黔西艺鑫有限公司合作,拟在五里、新金等村完成8000亩茶叶种植任务。目前,已平整土地4500余亩,已栽种茶叶2500余亩,其他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当中,预计4月底基本完成全部种植任务;在蔬菜种植方面,继续沿袭“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贵毕路沿线涉及的香山、中狮、龙井等村建设万亩蔬菜核心示范基地,主要种植1000亩二金条辣椒和1000亩大葱。目前,土地平整工程已全部完成,育苗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4月份开始移栽;在青蒿种植方面,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在乌木、牛角、健全等村流转土地9800余亩种植青蒿,着力建设万亩青蒿示范基地。现已完成土地平整工作,育苗工作正在进行,预计三月底开始移栽;在经果林种植方面,我镇拟在五里、天桥、中狮、龙井等村流转土地3833亩,规划种植葡萄500余亩、核桃3333亩,截至目前,已完成100亩葡萄种植任务、2200亩核桃种植任务,预计4月底全部完成。在烤烟种植方面。我镇拟在新阳、仙鹅等村规划种植烤烟3000余亩,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当中。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虽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一是财政资金紧,建设难度大;二是种植面积小,集中度、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科技含量低。针对这些问题,我镇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资力度,整合资金,拓展融资渠道,打破资金短缺这个“瓶颈”制约因子,开展培训班、专题讲座、技术咨询、外出学习等不同形式,对干部、种植户进行重点培训,提高科技到位率,做大做强我镇农业产业示范园。
第五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的根本性变化,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由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了需求约束。在此形势下,农业进一步发展,须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改革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了较快的调整,但是与变化更快的市场关系相比,却总是慢半拍。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变,我国农业发生了重大的阶段性转变,农产品出现供给过剩,农民收入增加受到“卖难”和价格下跌的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变得非常突出。
二、政府与市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特别是目前,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要求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在原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完全是政府的行为,是通过中央计划、层层下达任务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的诱导机制实现的,是农业生产者的行为和自下而上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经营能力十分有限,市场发育离成熟完善的程度还相差甚远,加之农业特殊的产业特性,致使广大农民很难顺利实现结构的调整。这表明,目前微观决策与宏观供求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障碍。因此,政府必须充分关注我国农民人数众多、经济容量狭小和抵御风险能力很弱这一特点,既要看到市场化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利益,也要认识到市场经济对个体小农的冲击。
因此,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民的利益问题,并在政策安排上有充分的体现。特别提出以下几点:1.调整农业结构,首先要调整总量供求关系。2.保持农民利益,妥善处理财政负担与农民收入的关系。3.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结构是否能够得到优化调整,取决于产品和要素的价格信号是否真实、准确,即在发展市场农业的过程中,价格信号是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规模和速度的核心因素,进而是引发结构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变化的基本动因。
三、进一步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1.扩大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增加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农产品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矛盾。通过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程度如何,归根结底是取决于科技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大力推广和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的水平,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优质率和产出率,使我国农业的整体科技含量能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取得较好的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2.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逐步优化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国土荒漠化趋势加重,自然灾害频繁,都是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关系。而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和开垦草原。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在粮食充裕情况下的一时安排,而是长远的战略性措施。
3.调整农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除了要从全国着眼农业总体结构外,还必须从各个地区着手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和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有着直接关系。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既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劣势,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确立较为有利的地位,进而形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全国农村产业结构,并且促进和保持农业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区域优势没有很好形成,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4.健全农业产业体系,保证农民收益增加。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应当是生产、加工、流通等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完整的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包括农产品的生产环节,而且包括农产品的加工环节和流通环节。在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早已不是指单纯的农产品生产环节,而是包括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在内完整的农业体系。相比之下,我国农业至今基本上仍然没有摆脱单一生产环节的束缚,总体上存在着与加工、流通环节脱节的结构缺位,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个举足轻重的任务就是解决结构缺位问题,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连成一体、协调运转的农业产业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带领农民有组织走向市场的组织形式,形成有利于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利益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