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政 〔2012〕34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

时间:2019-05-12 07:0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豫政 〔2012〕34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豫政 〔2012〕34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

第一篇:豫政 〔2012〕34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

豫政 〔2012〕3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产业集聚区是我省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经过两年多的规划建设,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三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规划指导,优化空间布局

(一)严格规划实施。突出产业集聚区经济功能,按照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环评确定的功能布局、产业定位开发建设,防止随意变更位置、改变功能和盲目扩区,除合理配套的职工公寓、职工培训和必要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外,严禁在产业集聚区内进行房地产开发和新建大广场及其他属城市功能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确保产业发展空间。

(二)完善调整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建立产业集聚区“增、调、降、退”动态调整机制,发展快、水平高的产业集聚区可适当增加空间规模,存在规划制约因素的要调整空间布局,考核期内达不到标准的要降级为专业园区,缺乏发展前景的要取消产业集聚区资格。对确需增加空间规模、调整空间布局的产业集聚区,要依法依规,按照“三规”(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合一、集约节约的原则,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适当扩大发展区,在避开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控制区。由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有关部门集中会商,对规划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经省政府同意后实施调整。

二、突出主导产业,壮大产业集群

(三)强化引导主导产业发展。各产业集聚区要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要求,细分行业领域,突出发展一个百亿元以上的特色主导产业。省政府将把投资5亿元以上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范围,优先保障土地等要素资源。建立省辖市产业集聚区项目部门会商、联审联批机制,综合运用项目准入、要素配置、税收分成、统一考核等手段,统筹推动同类和关联项目按照主导产业集中布局建设,严格限制符合条件的新建项目在产业集聚区外分散布局。对应进但未进产业集聚区的工业项目,原则上不予配备土地计划指标。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统筹运用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集中支持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项目。

(四)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突出龙头带动、市场带动、配套带动、技术带动、品牌带动,推动产业链纵向链接、侧向配套,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引导产业基础薄弱的产业集聚区通过承接产业链式转移,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产业“无中生有”;推动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的产业集聚区针对薄弱环节引进项目,弥补“短板”,加快拓展提升;推动有产业资源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发挥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引进下游加工和关联配套企业,延伸链条,扩大优势。实施优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重点支持龙头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品牌。

(五)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加强与央企、外企和行业知名企业的对接,强化跟踪服务,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质量。加强项目谋划,根据产业链制定招商目录,为项目对接提供依据。省、市组织的大型招商活动要以产业集聚区为主体,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开展专题招商。将产业集聚区投资10亿元以上和行业龙头企业招商项目纳入省重大招商项目管理范围,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切实提高成功率。大力推进“以商招商”,对产业集聚区内现有企业当年引进境外、省外资金实际到位在3000万美元以上(含3000万美元)或等值人民币的主导产业项目,省、市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分别对入驻企业和引资企业给予奖励。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考核评价,把招商引资成效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依据。

三、完善土地整理平台,落实土地利用管理三项机制

(六)健全农村土地整治机制。优化整合资金,拓宽投入渠道,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各地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等资金要集中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加快建立市场化土地整治机制,形成稳定的投资收益率,吸引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土地整治。完善省、市两级土地整治项目库,条件成熟的项目均可纳入项目库,对产业集聚区的入库项目优先安排资金支持。产业集聚区外土地整治形成的占补平衡指标重点用于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充分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土地整治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以缓解产业集聚区用地供需矛盾。

(七)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机制。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引导各地探索通过无偿收回、限期开发、协议收购等方式,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内低效企业退出。继续鼓励各产业集聚区建设多层和高层标准厂房,对行业无特殊要求的新建工业项目不得建造单层厂房,适合入驻多层标准厂房的项目不得单独供地。加大闲置建设用地清理处置力度,推动各地依法依规将产业集聚区外“批而未征”的土地调整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对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机关同意,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等约定的动工建设日期1年以上、2年以下,未动工建设的闲置土地,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满2年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全面开展集聚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排名后1/3的产业集聚区不得实施扩区;各市、县(市、区)财政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与土地闲置费一并使用,安排节约集约用地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奖励节约集约用地先进企业和单位。

(八)强化监督管理机制。严格项目用地预审和评估制度,未经土地预审和评估的项目不得报批用地,建立土地阶梯供应机制,对以区中园、分期实施等形式建设的项目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分批供地。加大对建设用地使用情况的督查,对达不到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等标准的,取消享受的各种优惠政策。严格限制产业集聚区内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用地。强化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管控,对供地率低、违法违规用地严重的产业集聚区,将暂停建设用地审批和计划指标配备。

四、做大资金融通平台,强化资金保障

(九)增强平台实力。通过整合注入优质资产、持续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补偿机制等多种方式,有效扩大产业集聚区资金融通平台资本规模。支持各县(市、区)整合现有政府

性投融资平台,推动各地通过划拨、股权收购等方式,向投融资平台注入土地、公用设施等经营性优质资产,积极引入民间资本进行增资扩股。鼓励投融资平台进入土地一级开发市场,适当提高开发收益比例。

(十)提高运作水平。积极采用市场化选聘、加强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人员业务素质,建设熟悉资本运作的专业人才队伍。支持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与金融机构、政策性担保机构合作,引进专业顾问机构,提升运作能力和水平。强化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省级平台和金融机构三方合作的运作模式,加快实施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化建设百亿筹资计划,积极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开展投融资平台培育示范工程,选择一批县域集聚区投融资平台,进行针对性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市场化融资能力。支持产业集聚区规范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为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支持。

(十一)扩大融资规模。建立省财政专项资金与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实际融资规模相挂钩的奖补机制,推动投融资平台积极争取间接融资,努力扩大直接融资。2012年—2015年,省将适情安排专项资金,对产业集聚区内用于基础设施的各类银行提供的基本建设项目贷款给予一定的贴息支持;对投融资平台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短期融资券、集合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费用,由同级财政给予补贴;对与大型金融机构合作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共同筹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由同级财政按照募集资金规模给予补助。

五、加强人力资源平台建设,满足人才需求

(十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结合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提高产业集聚区职业技能人才培训规模和质量。引导和支持各县(市、区)将各类培训资源进行统一整合,集中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各类培训补贴资金,针对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用工需求,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支持各地发挥职教平台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学校与产业集聚区合作方式,为产业集聚区企业提供定向培训。制定优惠政策,发布产业集聚区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十三)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全省统一高效的用工信息服务平台,定期进行产业集聚区人才需求预测,调整完善职业教育、学科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推动各县(市、区)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就业服务工作机制,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面向产业集聚区建设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对培训人员达到一定规模、解决用工问题成效突出的,省、市分别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对在县域产业集聚区工作1年以上,愿意转为城镇户口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按照有关规定优先办理有关手续,在养老、医疗、保障性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六、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发展活力

(十四)健全管理机构。各省辖市要加快制定产业集聚区机构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规范管委会机构级别、管理职能和编制。县(市、区)举办或市办县管的产业集聚区,建立县级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参加的产业集聚区联席办公会议制度。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对产业集聚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加强管委会领导班子,鼓励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完善考核晋级、动态调整机制,进

一步细化管理机构升降级标准。

(十五)理顺管理体制。根据各地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理顺产业集聚区与所在乡镇的管理体制。对省辖市政府派驻管委会的产业集聚区,支持将规划范围内的村庄全部委托管委会统一管理相关事务。对县(市、区)政府派驻管委会的产业集聚区,积极推进区划调整,将产业集聚区内涉及多个乡镇的村庄调整到一个乡镇,实现产业集聚区与行政区域在空间范围上的套合;支持采取统一领导、分线负责的管理模式,管委会与所在乡镇实行一套班子两套人马,管委会集中力量进行开发建设,行政管理系统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实现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对区域内资源配置的有效控制和统一管理。

(十六)提高管理效能。鼓励采取“人员派驻制、流程内部化”的模式,推动规划、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环保、统计、质监等职能部门向产业集聚区派驻人员,受派出单位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双重领导,相关行政审批和工作事项由派出人员按内部流程办理或授权直接办理,实现产业集聚区与市级职能部门的“直通车”制度。强化省辖市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统筹推动能力,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齐抓共管,配合联动,加大指导力度,督促政策落实。

七、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

(十七)加快环保设施建设。优先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集中供热设施。集中使用生态补偿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城市建设专项基金及部分土地出让收益,积极争取国家相关资金,优先安排、重点支持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采取增加发电计划等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燃煤电厂综合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推动距产业集聚区较近的电厂进行供热改造;对热负荷达到130吨/小时、年利用超过4000小时的集聚区,支持加快淘汰现有燃煤小锅炉,新建背压式供热机组;对热负荷不足或不稳定的产业集聚区,可先行建设大型集中供热锅炉。

(十八)严格项目环保准入。落实产业集聚区规划环评,严格限制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入驻。建立环评审批与环保设施建设挂钩机制,开展区域环境容量研究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对环保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容量不足的产业集聚区,暂缓审批新上污染排放量较大的项目。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统筹使用环境总量指标,优先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对规划环评执行较好的产业集聚区,简化规划环评中包含项目的环评内容。

(十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每个产业集聚区根据主导产业特点,设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资源最佳利用,提高集约节约水平。优先将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列入省、市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计划,积极争取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充分利用省节能减排资金,加大对以冶金、化工、食品、建材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在涉及高危行业的产业集聚区开展区域安全评价和容量分析,准确确定和严格执行产业集聚区安全布局和容量控制。

八、完善服务功能,提升配套能力

(二十)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优先支持产业集聚区内骨干企业创办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对骨干企业建立的技术研发中心及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的重大项目,省工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等专项资金要给予补助支持。

(二十一)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强化检验检测平台建设,重点围绕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省、市、县(市、区)联合建设一批省级以上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完善物流配送设施,结合主导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大型交易市场、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要给予重点支持。

(二十二)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区内企业统筹提供金融、会计、法律、咨询、设计等中介服务和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等后勤服务。引导和支持在产业集聚区周边城市规划区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商业服务、公租房等城市功能设施,推动公交、邮政等市政服务覆盖产业集聚区。

(二十三)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能力。进一步完善路网,实现与主城区、高速公路或国道、省道的互联互通。国家和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补助资金要优先支持直接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国、省道项目。加快集聚区电网和信息网建设,将电网走廊、变电站、通信基站等纳入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规范围,优先增加产业集聚区变电容量,集中使用国家和省级农网改造资金,统筹解决高压电网迁建等问题。

九、加快村庄迁并,促进产城互动

(二十四)加快新型社区建设。加强规划引导,严格按照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在产业集聚区之外的城市规划区选址建设安置社区,力争2013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产业集聚区内村庄迁并工作。按照集中安置、功能配套的原则,安置社区人口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配套建设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各地整合各项涉农资金,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加快推进村庄迁并。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加大对安置小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经省政府批准的地方行政性收费,适当减免电力、市政公用事业入网、增容等经营性收费;优先将配套建设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安全饮水等社会事业项目列入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省城乡社区建设相关资金要给予优先支持。

(二十五)切实保障搬迁村民权益。统筹考虑失地农民就业和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优先安置搬迁村民在产业集聚区就业,凡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可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对自愿转户进城的,实行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保障一步到位,确保转户居民与市民享有同等待遇。鼓励采取留地安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征地安置模式,保障搬迁农民长期获得收益。

十、强化扶持政策,完善激励机制

(二十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省对产业集聚区的财政激励政策再延续3年,并适当调整奖励办法。2013年-2015年,省级分成各产业集聚区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加部分,全额奖励县(市、区)。调整产业集聚区财政补助资金分配办法,采取“以奖代补”或“贴息补助”的形式,对骨干企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给予支持。按照能免即免原则,制定产业集聚区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目录,加大检查力度,确保落实到位。

(二十七)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调整完善年度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反映集群发展程度的相关指标;对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按年度统计指标排序,统筹确定产业集聚区年度考核结果。

将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强化激励机制。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三月八日

第二篇:豫政70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

加快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实施意见

豫政 〔2010〕70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豫发〔2009〕14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豫政〔2010〕34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的通知》(豫政〔2009〕78号),为切实增强我省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集聚区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加快形成跨越式发展新机制,现就加快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重要意义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是以省产业集聚区为依托,以创新发展为主要驱动力,有效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加工度企业集群发展为特征的主导产业或充分体现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基本形成有效支撑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服务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选择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辐射和引领其他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有利于破解产业

集聚区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创造企业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推动产业集聚区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提高我省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区域自主创新发挥支撑、带动和示范作用,对建设创新型河南,支撑实现两大跨越和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培育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产业集聚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战略部署,以提升我省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的,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构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等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建设创新型河南、加快实现两大跨越、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创新原则。推进产业集聚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用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注重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

———示范带动原则。充分发挥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企业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聚集效应明显、绩效优良、开放带动的示范作用,对其他产业集聚区起到辐射和带动、引领作用。

(三)总体目标。依托省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走创新驱动型科学发展道路的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到2012年,培育20个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到2020年,培育50个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三、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培育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先导产业。充分发挥现有优势,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二)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快建设和发展各类企业研发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引导产业集聚区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代理等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

(三)大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针对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通过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形成和壮大一批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一支创新型科技人才骨干队伍,积极引进海外及省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壮大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规模,优化人才队伍的结构,提升人才队伍的层次。

(五)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产业集聚区创新主体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工艺和产品方面创造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六)健全科技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以自身为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重要用户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各类技术创新合作组织。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在产业集聚区兴办科技型企业,创办产学研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培训基地。

(七)扩大开放合作。鼓励扩大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大力支持产业集聚区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

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在产业集聚区内设立研发中心,支持产业集聚区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内外创新资源密集地区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外部科技、智力资源,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省内区域合作,结合我省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建设科技创新协作区和创新资源密集区。

(八)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意识,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积极支持产业集聚区的探索尝试,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积极倡导创新价值观,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四、促进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在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研究解决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重大问题,协调推进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建立协调推进的工作制度,形成科技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结合各自业务共同积极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落实政策。认真执行国家和省赋予产业集聚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豫政〔2009〕78号文件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豫政〔2009〕62号),积极落实国家和省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等政策。

(三)加大支持力度。政府各类创新投入应向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倾斜。优化科技投入结构,集中优势科技资源,重点支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重大应用技术研究、自主知识产权核心

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等要向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倾斜,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完善支持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自主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各类投融资平台和投资公司的作用,引导社会有关方面加大对产业集聚区的投入。有关科技计划可对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实行单列。

(四)加强动态管理。建立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对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实行统一考核。建立并实行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动态调整制度,推进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

以上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八月十七日

第三篇:2013年河南省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

2013年河南省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

2013年,南阳市产业集聚区总体保持了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的态势,主要指标表现良好。

一、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截止2013年底,南阳14个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年底建成区面积达到197.53平方公里,比年初新增10.97平方公里,比2009年增加140.95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45.54平方公里,比年初新增11.47平方公里;标准化厂房面积4692.10 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化厂房面积2817.40 万平方米,分别比年初新增1073.20 万平方米和764.90 万平方米;铺设自来水供水管道4908.10 公里, 比年初新增931.10 公里;修建道路4511.80 公里,比年初新增733.00 公里。

二、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全年南阳市14个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总投资达1206.24亿元,比上年增加130.06亿元,增长12.09%;总额占南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6.9%,对南阳市固定资产增长的贡献率为32.0%,拉动南阳市固定资产增长7.4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65.18亿元,同比增长9.0%,占南阳市基础设施投资的45.6%,占集聚区总投资的13.7%;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093.93亿元,同比增长16.7%,占南阳市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的67.1%,占集聚区总投资的90.7%。

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施工项目累计866个,占南阳市施工

项目的32.3%。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635个,占南阳市亿元及以上项目的55.7%,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343个,占南阳市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的57.0%。

年末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达111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0家,资质以上建筑业84家,房地产73业家,批发和零售业158家,住宿和餐饮业4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30家。

三、工业效益进一步提升

全年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962.4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4.0%。有8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高于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平均水平,其中南召县产业集聚区(23.8%)增速最高,高于南阳市集聚区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

南阳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89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今年以来,除12月、11月外,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各月累计增速在17%-20.1%之间波动,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增长。1-12月,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南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8.9%,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对南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率为70.0%。实现利润总额107.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占南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52.3%。

全年14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10.2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82%;产值能耗0.2107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1%。

四、税收收入平稳增长

2013年前三季度,南阳市14个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共实现税收收入2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亿元,增长10.9%。

分部门看,国税实现收入1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亿元,增长7.0%;地税实现收入1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亿元,增长17.8%。国税、地税收入分别占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税收收入的61.3%和38.7%。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缴纳税收21.9亿元,增长8.0%;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缴纳税收2.8亿元,同比增长26.0%;房地产企业缴纳税收1.5亿元,同比增长35.4%;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缴纳税收1.2亿元,同比增长3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缴纳税收占南阳市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税收收入的76.9%,对南阳市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税收的贡献率达57.7%,主体作用明显。

五、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集聚区在平稳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项目用地不足。普遍存在土地制约,工业用地项目储备较少,有的因项目用地的土地手续程序繁琐、周期长,影响项目入驻时间。

(二)融资相对困难。企业融资相对困难,一些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无法及时实施,错过了发展的良机。

(三)创新能力不强。南阳市产业集聚区目前的主导产业主要有食品制造、纺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还属于传统的劳动密

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偏低,多数产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素质不够高,绝大部分行业是低技术行业,随着日趋激烈的竞争,致使行业的整体利润下降。特别是研发、人才、品牌等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还很不足,创新能力滞后于生产能力的发展。多数中小企业缺乏自己的科研力量,民营科技服务企业培育有待加强,致使许多产业发展缺少技术支持。

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既是齐心保增长的现实需要、迫切需要,更是南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长远之策。要通过持之以恒的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真正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南阳市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为实现南阳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豫政 〔2012〕1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

发展的指导意见

豫政 〔2012〕1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增强城市发展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重大意义

(一)准确把握内涵特征

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是服务业企业(机构、商户)集中布局、服务业集群发展、服务功能集合构建、空间和要素集约利用,促进大容量就业的服务业集聚区,是为城区和周边区域提供综合服务的城市功能区。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与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中心城市组团等共同组成了我省科学发展的载体体系。

中心商务功能区是在省辖市市区和未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内,集聚金融、信息、研发、企业总部、中介服务及商业贸易等机构,拥有商务办公、会展(展示)、酒店、公寓、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能够为区域经济活动提供综合商务服务的城市功能区。

特色商业区是在省辖市市辖区和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内,集聚相关服务业企业,形成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为一定区域提供特色商贸服务和相关商务服务的服务业集聚区。

(二)深刻认识重大意义

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符合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的趋势和规律,对于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构建中原经济区支撑体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将优化城市发展形态,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味,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满足居民日益增长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效应,更好地服务周边发展。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城区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有助于加快城区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在城区经济中的比重,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增强城区产业支撑,提升城区经济实力。

———有利于服务业集聚发展,增创发展新优势。积极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有助于构筑资本、技术、信息、人才集聚平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功能性中心和研发基地,引进高端项目、高端机构、高端品牌和高端人才,形成服务业发展新高地,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把发展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作为加快城区经济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的突破口,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创新机制、政策扶持,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努力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城区经济增长中心、区域发展服务中心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为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科学定位。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和城市布局,合理确定服务区域、功能定位。强化规划引导,增强规划前瞻性,高水平编制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强与其他重大规划紧密衔接,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分类指导,扎实推进。根据各地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功能定位,分类明确发展目标和产业重点,有序组织实施,促进快速健康发展。

———完善功能,集约节约。结合新区开发、旧城改造,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经济、生态、人居复合,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产城互动,扩大就业。把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建设作为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依城促产、以产兴城,促进企业和机构集中布局,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吸纳就业能力。

———创新机制,开放带动。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创新管理体制、商业运作模式和项目融资方式,完善支持政策,激发发展活力。加大开放招商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吸引境内外资本,以开放促发展、促提升。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成为中原经济区高端服务平台,每个省辖市和未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市)形成1个中心商务功能区,每个省辖市市辖区和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培育1个业态先进、个性鲜明、集聚效应显著、拉动作用突出的特色商业区,成为城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到2020年,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成为中西部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高地,各市、县中心商务功能区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商务功能进一步突出,特色商业区的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全省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生态协调的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城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重点任务

(一)全面提升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的地位作用。突出强化金融、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和高端商务功能,推进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中原金融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地区性总部和分支机构,增强总部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会展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水平,打造中部会展之都。进一步提升中介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资产管理、咨询策划、研发设计、文化传播等高端服务。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加快龙湖中央商务区副中心建设,突出金融功能集聚。完善软硬配套设施,努力营造宜居宜业新环境。力争到2020年,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实现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00家,国内500强企业100家,各类金融机构150家,建设成为立足郑州、服务中原、辐射中西部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总部经济中心、高端商务商业中心和综合会展中心。

(二)积极推进省辖市和县(市)建设中心商务功能区。结合城区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突出商务服务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建设。省辖市建设中心商务功能区,原则上要结合新区建设,突出综

合商务服务功能。引导省级金融保险分支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地方投融资平台等入驻,提高金融集聚服务水平。推动国内知名企业分支机构、运营中心和当地企业总部入驻。加快发展兼并重组、财务顾问、评估交易等企业管理服务,积极发展会计、法律、认证认可、经纪代理、市场调查等各类专业服务。加快发展租赁、拍卖、典当服务,促进信用服务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会展业。同时,配套建设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服务设施,积极发展具有产品展示、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业态、新功能的专业交易市场,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根据各地产业特点和发展优势,推动相近省辖市中心商务功能区联动发展,扩大辐射范围,促进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县(市)建设中心商务功能区,要结合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采取商务、商贸功能混合或分设等不同形式,统筹规划,明确目标,突出特色,满足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发展需要,尽快形成规模。要从实际出发,发挥传统商贸优势,在巩固提升商贸功能的同时,逐步强化商务功能,重点围绕服务特色商品交易和主导产业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条,积极发展研发、设计和营销、物流服务,建设展示交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中介服务业发展,逐步形成与特色产业配套联动、专业服务突出的中心商务功能区。

(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商业区。按照科学规划、挖掘内涵、强化特色、扩大规模、提升效益的原则,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文化休闲旅游区、特色交易市场和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扩大消费需求,拓展市场空间,促进产业发展。提升特色商业街区发展水平,突出特色化、专营化和规模化,建立健全业态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业态、品牌集聚,提升购物消费功能,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培育一批风格鲜明、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拉动消费能力强的特色商业街区。积极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区,充分挖掘独特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街保护开发,统筹规划设计建筑风格、人文景观,修缮保护标志性建筑、特色建筑,强化特色魅力,注重营造环境氛围和格调品位,合理布局符合居民消费升级换代的休闲项目,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休闲旅游区。改造提升特色交易市场,沿产业链双向拓展交易范围,创新交易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不断扩大市场辐射范围,发展壮大一批农副产品、电子电器、汽车及零配件、纺织服装、建材装饰等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特色交易市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一批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围绕特色商业区主业,配套建设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设施,推动相关商务服务业发展。

(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性化设计。优化交通路网布局,大力发展立体公共交通体系和公交接驳系统,完善便捷高效的集疏运体系。加强区域内市政设施建设,完善水电气暖管网,修浚排水系统。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文体场所、绿地、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统一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公共空间,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地下空间利用率,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强化生态

建设,妥善处理开发改造、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提高开发建设品质,创造优美舒适、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实施。省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健全工作机制,统筹研究、协调解决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建设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省发展改革委作为牵头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建设发展中的具体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在规划、建设、管理上加强业务指导;省统计局要建立相应统计体系;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商务厅、文化厅、旅游局、工商局、地税局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分工,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市、县政府要建立健全协调领导机构,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在贯彻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二)强化规划引导。建立统筹规划、分级管理的工作机制。省、市要加强对接,做好前期论证工作。各市、县组织编制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空间上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精准对接。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的审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审批。对于各市上报的规划,省有关部门要加快工作进度,成熟一个,审批一个,推动实施一个。强化规划实施管理,严格按照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分步实施,分块建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三)推进开放招商。将开放招商作为推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的重要途径,突出招大引强,高水平策划招商活动,加大项目推介力度,重点在金融、商贸、文化、旅游、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尽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创新投融资机制,综合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大政策扶持。省有关部门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对于发展规划经审核批准的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省财政给予一定奖补资金支持。各市、县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支持政策。支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建立投融资平台,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符合服务业发展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五)强化考核激励。与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和中心城市组团考核相衔接,制定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考核指标体系,从综合实力、招商引资、就业状况、税收贡献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考核评价、政策挂钩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地发展积极性。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二月四日

第五篇:关于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

关于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 为加快我市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湖北省畜牧强县(市、区)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十一五”以来,我市畜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畜牧业发展速度、产业规模、现代化程度等仍有较大差距。各级各部门、单位要适应形势和任务要求,充分认识加快畜牧业发展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进程中的重要性、紧迫性,真正把加快发展畜牧业摆上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努力实现畜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牢牢把握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正面临难得的重要机遇。一是政策持续向畜牧业倾斜,国家的投入逐年加大。二是畜产品价格稳中趋升,需求日趋旺盛,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三是产业结构调整使沿海畜牧产业逐步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北方地区禁牧还草,草地畜牧业正向农区发展。四是以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畜牧业建设正在起步,为我市争先赶超提供了机遇。五是国家支持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畜牧业是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我们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多方争取政策项目支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努力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明确畜牧业发展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指导思想。围绕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重要农特产品生产基地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特色产业建设为主攻方向,以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建设为抓手,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突破口,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手段,突出山羊、猪禽、肉牛等发展重点,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狠抓加工增效、强化质量监管、保障产品安全,努力实现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建设重要农特产品生产基地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到2015年,力争全市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200万头、12万头、150万只、4000万只,肉、蛋产量分别达到24.7万吨、7.9万吨;畜牧业产值70亿元(现行价);生猪、牛羊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初步建成,全市畜产品加工值达到55亿元,与牧业产值比达到0.8:1,畜牧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到2020年,全市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250万头、15万头、200万只、6000万只,肉、蛋产量分别达到32.5万吨、11.9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规模,加工值150亿元,与牧业产值比达到1.5:1,畜牧业产业化基本形成。

(三)发展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突破性发展四大优势特色畜牧产业。一是做强山羊产业。房县、郧西县、郧县要集中一切资源支持发展山羊产业,努力建成全省优质山羊供应基地。二是做优生猪产业。郧县、竹山县、竹溪县要发挥传统优势,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猪养殖,建成全市优质商品猪生产供应基地。三是做大肉鸡产业。丹江口市、十堰城区要利用区位优势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做大肉鸡产业,满足雨润集团肉鸡加工的需要。四是做精特色产业。竹山、郧县、丹江要加大郧巴黄牛、郧阳大鸡、白羽乌鸡

等特色品牌的开发力度,实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打造绿色、生态、安全无公害品牌。要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具有十堰特色的畜牧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四、加大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力度

(一)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一是加强地方优良品种资源保护。郧西县、竹山县、郧县等主产区要建立马头山羊、郧巴黄牛、郧阳大鸡、白羽乌鸡品种资源保护场,划定保护区,开展选育提纯,提高品种质量。二是大力支持建立种畜禽场。要通过项目争取、财政扶持、民营资本参与、招商引资等措施,建立猪牛羊禽良种场,确保种源供应。鼓励支持规模养殖户建立种源供应基地,实现自繁自养。三是支持乡镇兽医站建立牲畜人工授精站、牛羊冻配罐点建设。通过努力,逐步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二)着力构建饲料饲草生产供应体系。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要高度重视饲料饲草生产体系建设。一是积极引进饲料品牌企业兴办饲料加工厂,完善饲料生产供应体系,保障畜牧业发展需要。二是加大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力度,推广普及青贮、微贮技术,确保牛羊饲草供应。三是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果园套草、天然草场改良,推广割草养畜,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三)积极创建畜牧强县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各县市区要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畜牧强县和现代畜牧业示范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力争创建房县、郧西现代山羊养殖示范区,郧县、竹溪现代生猪养殖示范区,丹江现代肉鸡养殖示范区,郧县、竹山现代肉牛养殖示范区,并积极争创畜牧强县。通过创建畜牧强县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不断提升我市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四)坚定不移地抓好百万只山羊产业建设。围绕建设重要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坚定不移地抓好百万只山羊产业建设。要以建设山羊养殖大县、大乡、大村、大户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山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市建成60个重点乡镇养羊基地,山羊出栏量达到150万只以上,实现产值15亿元,培植1-2个山羊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山羊60万只,加工产值10亿元。努力把马头山羊打造成湖北的著名商标,全国的知名品牌。

(五)扎实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四级联创”和“四大建设”。要大力推进以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为标志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全面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四级联创”(部省市县)和畜禽养殖大县、大乡、大村、大户“四大”建设。到2015年,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要达到6000个以上,其中达到“四级联创”标准的4000个;建设山羊养殖大县3个(房县、郧西县、郧县),生猪养殖大县2个(郧县、竹溪县)、肉牛养殖大县3个(丹江口市、郧县、竹山县)、肉鸡养殖大县1个(丹江口市)、蛋鸡养殖大县2个(郧县、竹山县),规模养殖大乡80个,规模养殖大户2万户;畜禽规模养殖的比重占总饲养量的80%以上。

(六)支持移民安置点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为确保库区移民生存发展的需要,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库区有关县市区政府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采取国家扶持、政府补助、部门支持、业主自筹等方式,在移民安置点内统一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治污、规范养殖。解决移民就业,增加移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

(七)创新和优化畜牧业发展模式。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模式,推行健康养殖,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并举。要大力发展生猪“150”、山羊“1235”、肉牛“165”、蛋鸡“153”、肉鸡“156”等以家庭为主的新型养殖模式,积极推广“畜-沼-茶(菜、果)”等循环经济模式,配套建设沼气设施,优化粪污处理技术,确保排放达标。库区周边适宜畜禽养殖的地区,要全面推行生物发酵床等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粪污零排放。

(八)加快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建设是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

要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扶持等形式,重点引进有实力的品牌企业,建立200万头生猪、100万头(只)牛羊以及饲料加工龙头企业。要进一步支持丹江福润肉鸡、城区伊兰清真和郧西天源牛羊、竹山鑫福和竹溪高山腊肉、郧阳松针蛋等本土生产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壮大龙头企业集群。

(九)大力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培育畜禽养殖合作社、畜牧行业协会等社会经济组织,把各企业和养殖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增强畜牧企业和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和保护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

(十)努力创建特色畜产品品牌。要抓好无公害畜禽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积极申报特色产品地理标志,及时申请马头山羊、郧巴黄牛、郧阳大鸡、白羽乌鸡等特色产品商标注册,打造我市特色畜产品品牌。要加大特色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在大中城市开设销售窗口,提高我市优质特色畜产品的知名度。

五、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进一步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健全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机制,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手段,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要抓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为疫病防控打好坚实基础。要逐年增加动物防疫资金并足额列入财政预算,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需要;要强化动物免疫,提高质量,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抗体合格率达标,把畜禽发病死亡率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要建立完善疫情监测和报告网络,完善预警控制机制。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果断采取综合措施,迅速控制并扑灭疫情。

(二)切实加强畜牧兽医执法监督。要认真贯彻执行《畜牧法》、《草原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督。抓好种畜禽管理,建立和完善畜禽养殖档案;加强草场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强化动物防疫和检疫执法监督,确保畜产品检疫率达到100%;加强对兽药、饲料市场监管,严禁违法使用投入品;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可追溯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绝对安全。

六、努力营造有利于畜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一)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农业法》、《畜牧法》的要求,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市政府将整合竹房城镇带、汉江经济带、“四百万工程”建设资金,支持畜牧业产业化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畜牧强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达标单位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给予奖励。

(二)加大部门扶持力度。各级各部门要从农村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高度倾力支持畜牧业发展。各项扶贫资金、贴息贷款、科技三项经费等涉农资金优先用于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各级财政、发改、扶贫、畜牧、科技、农村能源等部门要积极申报畜牧业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投入;统计部门要做好统计和信息服务工作。

(三)积极争取金融支持。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各涉农金融机构要创新服务,积极发放小额农贷和联保贷款等惠农产品,支持农民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各政策性农业保险承办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健全服务体系,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和范围。各级政府担保机构对标准化程度高、效益好、守信用的规模养殖户要放宽条件,积极提供担保服务。

(四)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各有关部门要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财税〔2008〕149号文件规定,对企业从事畜禽养殖和畜禽(饲料、牧草)产品初加工,免征企业所得税;

按国税发〔2003〕149号文件规定,对从事畜产品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月销售额未达5000元的免征增值税;按国发〔2010〕40号文件规定,开通畜产品“绿色通道”,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

(五)切实保障发展用地。经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者同意,鼓励以未利用地发展畜禽规模化养殖。临时性畜牧场、饲养场等非固定畜禽养殖场占用农用地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地管理,占用林业用地按林业有关法规管理。建造永久性畜牧生产设施和配套设施确需占用农用地、林用地的,要依法办理农用、林用审批手续。畜产品加工企业征用土地依法报批,除上交中央、省和补偿给村集体及农民个人的费用外,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费等地方留成部分依法按标准下限征收,畜产品加工企业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时,土地价格给予适当优惠。制定畜禽养殖小区、规模饲养场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用地规划,鼓励在交通便利的畜产品集中区建设养殖小区。

七、抓好畜牧兽医管理体系和队伍建设

(一)狠抓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快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健全防疫冷链体系,建立村级兽医室。要充实乡镇动物防疫和检疫执法监督人员,配足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为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二)加强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要高度重视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县乡畜牧兽医机构缺编人员要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选聘录用。要采取与职业技术院校联合办学的形式,为乡村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机构和规模养殖场培养离土不离乡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改善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人员待遇。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是发展畜牧产业的中坚力量。各级政府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要将核定的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工资、养老、医保等事业补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钱养事经费的40%以上要用于补助基层畜牧兽医站。乡村畜牧兽医人员年人均补助工资不低于2万元,并全部纳入养老、医保对象。

八、切实加强畜牧业的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各级政府要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畜牧产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发展措施,组织督导检查,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二)建立绩效考核。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畜牧业列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制定考核办法,年终进行考核并作为评先的依据之一。

(三)强化督办落实。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畜牧业发展目标,落实发展措施,加强检查督办,认真解决畜牧业发展中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努力推动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下载豫政 〔2012〕34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豫政 〔2012〕34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