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

时间:2019-05-12 11:5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

第一篇: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

豫食药监办〔2012〕48号

2012年03月07日 发布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行业。《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郑州生物产业基地。为加快我省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夯实药品安全长治久安的基础,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现就充分发挥药品监管职能作用,促进我省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正确处理监管与发展的关系

科学监管是科学发展的有效保障,科学发展是科学监管的重要基础。监管是前提,发展是目的。在坚持公众利益至上、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的基础上,依法履职尽责,促进产业科学发展,保护和提升先进生产力,是药品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药品监管部门作为党和政府药品、医疗器械主要管理部门,充分运用标准提高、审评审批、检验检测、检查认证、监测评价的政策调控和技术手段,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医药科技创新,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改变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低层次竞争的状况,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减少和避免当前以质量缺陷为典型特征的药害事件发生,是从现阶段国情出发解决药品安全深层次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治本之策。

二、鼓励医药产品研发创新

实施《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程序管理规定》、《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和《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完善新药注册监管体系及研制现场核查管理,主动提前介入,加大对药物研发的指导推动,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通过产学研结合整合技术资源,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大力提高我省新药研发能力,加快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开发进程。对于抗肿瘤、治疗艾滋病的新药以及突发应急所需药品,在药品注册的资料受理、形式审查、现场核查和抽样检验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随到随审。支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研制光机电一体化、新型医用材料、体外诊断试剂等医疗器械新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促进我省药品包装工业的发展,大力推广应用新型药品包装材料,对药品包装材料品种注册申请,特别对新型药品包装材料申请要及时指导、快速受理、审查上报。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大、河南中医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建立产业技术联盟。鼓励研发单位与生产企业对接,支持研究机构以科研成果和技术形式入股,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造福公众健康的产品。鼓励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共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科技创新体系。

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密切关注全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进展情况,利用政策和技术优势,指导和帮扶企业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进行改造,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善硬件设施、工艺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淘汰高耗能、高耗水、污染大、效率低的落后工艺和设备。优先支持符合结构调整方向、对医药产业升级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支持创新药物产业化、基本药物上水平、药品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升级、中药现代化、医疗器械国产化。发挥技术监督机构人才、设备、技术和信息优势,采取帮扶、指导、合作攻关、共享技术资源等形式,重点支持一批基础好、潜力大、前景广的药械生产企业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对已上市的药品,要主动帮助企业提高质量标准,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支持华星、天方、普康药业等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发酵单位和产品收率,巩固青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洁霉素等主导品种的优势。

四、推动企业联合重组

充分利用新版药品GMP认证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倒逼机制,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重组,促进品种、技术、渠道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药品审评审批技术门槛,严格控制新开办制药企业数量,逐步减少医药企业数量,逐步提高优势医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提升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推动造就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对我省医药产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华兰生物、天方药业、宛西制药、羚锐制药、辅仁药业等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低成本扩张,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骨干企业。加大药品流通企业整合力度,重点扶持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发展,鼓励同行业兼并重组。支持央企等国内大型医药集团产业转移我省,对在我省医药领域投资兴业的,提前介入,全程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形成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格局。

五、支持产业集群化发展

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快落实《河南省生物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推进建设国内一流的新型医药产业基地。做大做强以疫苗、血液制品、发酵原料药、现代中药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品,积极培育诊断试剂、新型制剂等产品,密切关注创新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医学工程等前沿技术,通过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来加快医药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特色优势突出的新型医药产业发展格局。支持郑州高新区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聚集区,推动研发机构集聚,建设公共研发平台,大力提升新医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项目、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产业园区集中。支持南阳建设成为重要的现代中药基地,支持新乡建设成为重要的血液制品、疫苗和高端抗生素药物生产基地,支持周口建设成为重要的中药制剂基地,支持焦作成为重要的抗生素和维生素生产基地,支持驻马店建设成为重要的化学原料药和新型制剂生产基地。支持华兰生物等骨干企业拓宽血浆来源,开展战略合作,巩固血液制品优势地位,做大新型疫苗产业规模;推动安图生物等企业提高诊断试剂技术水平。

六、大力推进中药产业化

加快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发挥地域特色,鼓励建设一批道地药材基地,打牢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投资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积极推进中药材企业申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提高中药材种植质量。加大对中药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龙头企业的规模和精细化加工水平,带动中药材产业化和中药产业化。完善我省中药生产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和创新体系,鼓励企业运用先进的提取纯化、集成控制技术和制剂技术,提高中药技术含量,积极促进中药生产规范化、规模化。引导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中成药等对外出口。支持焦作四大怀药、南阳山茱萸、新乡金银花、济源冬凌草等道地中药材扩大规范化种植规模;支持羚锐、宛西、辅仁、四方等企业,积极发展治疗常见病、疑难杂症和重大疾病的中药新药,培育优势新品种;支持对骨质增生一贴灵、六味地黄丸、消渴通脉口服液、小儿清热宁等品牌中药进行二次开发,巩固提升市场竞争优势。

七、支持发展现代医药物流

鼓励、支持、引导具有药品现代物流条件的药品批发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并完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实现物流配送中心的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优势,推动我省现代医药物流健康发展。配合落实相关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大型药品物流设施。认真研究市场流通新情况和有效监管的新方法,探索第三方物流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的配送效率。继续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建设,鼓励支持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和区域配送中心向农村配送质优价廉的药品,减少流通环节,形成覆盖全面、供应及时、质优价廉、安全有效的药品供应网络。鼓励药品连锁企业采用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质量管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联网信息系统管理、统一品牌标识等方式,发展规范化连锁,树立品牌形象,拓展跨区域和全国性连锁网络,发挥规模效益。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提高药品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引导国药集团河南公司、华润河南医药有限公司、河南省医药有限公司、河南省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逐步完善物流配送网络,积极吸引北京医药股份、上海医药集团建设医药物流中心。

八、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进一步改进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建立健全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效能评估等制度。完善行政许可立即办工作规则,对服务窗口办理事项充分授权,使不需要现场核查、检验、集体讨论、听证的行政许可事项能在窗口受理后当场办结。创新服务方式,推出特别程序服务、事前帮扶服务、信息查询与咨询服务等多种配套服务,对企业研发生产等涉及突发疫情防治等特殊审批事项,启动绿色快速通道依法特事特办。强化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通过对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医药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学历教育等,提高从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九、净化市场发展环境

全面加强药品注册、生产、流通、使用和广告等环节的监管,与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不法企业的惩戒力度,防止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秩序。在行政执法中,对企业一视同仁,营造公平公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推动部门间监管信息的公开和共享,实行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健全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生产、经营企业信用体系,树立一批能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诚信经营典型,提高企业的守法意识、自律意识、信用意识、品牌意识,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鼓励诚信,严惩失信,通过日常监管、信息发布、典型案件曝光、质量公告等方式,增强企业遵守法规信息的透明度。搭建信息平台,加强相互交流,支持规范企业扩大对外宣传,塑造我省名优品牌良好形象。

十、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把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作为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认真研究和落实推进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监管措施。要经常深入企业调研,听取企业意见,了解企业诉求,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医药产业园区等集群式发展的区域要重点关注,派驻工作组跟踪服务。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发展观念,发挥药品、医疗器械主要管理部门作用,积极主动协同有关部门密切跟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政策实施对行业的影响,研究提出解决对策和措施,建立和完善有力推动医药产业发展的机制。要把促进当地医药产业发展工作作为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工作责任,推进措施落实。

二○一二年三月五日

主题词:综合医药监管发展意见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2012年3月5日印发

第二篇: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制度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制度

为提高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更好地掌握行政执法管理水平和技能,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工作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食品药品监督执法工作的需要,根据《国家公务员法》和《国家公务员培训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二)培训与干部使用相结合。将干部职工在学习培训中的成绩、表现与考核使用、交流晋升等挂钩。

(三)讲求实效原则。讲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使每次培训都能收到具体的效果。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干部职工达到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标准,逐步使我系统成为制度完备、管理科学、运作规范、富有效率和充满活力的行政监督执法部门。

三、培训内容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经济、行政管理、食品医药专业知识和履行职责所需要的其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四、培训形式

(一)参加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省直党校以及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班;

(二)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组织各类短训班、研讨班、专题培训等;

(三)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提倡干部职工自修自学;

(四)局机关及全省食品药品监督执法人员都应根据本人的工作要求,自觉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五、培训种类

(一)新录用公务员的培训。由人事教育处组织其参加“岗前培训”,熟悉任职

岗位的职责和工作的行为准则,掌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为上岗做好准备;

(二)晋升处级及在职处级干部的培训。由人事教育处组织参加省委党校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处级干部进修班,以具备领导职务所具备的各种能力,为胜任工作打好基础。

(三)后备干部的培训。由人事教育处组织后备干部参加省委党校组织的后备干部培训班的学习;

(四)专业执法监管队伍的培训。适时组织《药品管理法》、《行政处罚暂行条例》、《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五)专业技术队伍的培训。由省局委托具备条件的单位,对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等从业人员和药检、执业药师、从业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的定期知识更新和再教育。

(六)根据工作需要,由人事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系统干部职工进行微机、外语等专业知识培训。

(七)由人事教育处组织工勤人员的考级培训。

(八)积极推荐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国家和省人社厅组织的赴国外进修、培训班的学习。

(九)提倡和鼓励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的学历再进修。

第三篇:关于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

关于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 为加快我市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湖北省畜牧强县(市、区)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十一五”以来,我市畜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畜牧业发展速度、产业规模、现代化程度等仍有较大差距。各级各部门、单位要适应形势和任务要求,充分认识加快畜牧业发展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进程中的重要性、紧迫性,真正把加快发展畜牧业摆上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努力实现畜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牢牢把握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正面临难得的重要机遇。一是政策持续向畜牧业倾斜,国家的投入逐年加大。二是畜产品价格稳中趋升,需求日趋旺盛,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三是产业结构调整使沿海畜牧产业逐步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北方地区禁牧还草,草地畜牧业正向农区发展。四是以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畜牧业建设正在起步,为我市争先赶超提供了机遇。五是国家支持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畜牧业是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我们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多方争取政策项目支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努力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明确畜牧业发展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指导思想。围绕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重要农特产品生产基地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特色产业建设为主攻方向,以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建设为抓手,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突破口,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手段,突出山羊、猪禽、肉牛等发展重点,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狠抓加工增效、强化质量监管、保障产品安全,努力实现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建设重要农特产品生产基地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到2015年,力争全市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200万头、12万头、150万只、4000万只,肉、蛋产量分别达到24.7万吨、7.9万吨;畜牧业产值70亿元(现行价);生猪、牛羊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初步建成,全市畜产品加工值达到55亿元,与牧业产值比达到0.8:1,畜牧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到2020年,全市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250万头、15万头、200万只、6000万只,肉、蛋产量分别达到32.5万吨、11.9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规模,加工值150亿元,与牧业产值比达到1.5:1,畜牧业产业化基本形成。

(三)发展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突破性发展四大优势特色畜牧产业。一是做强山羊产业。房县、郧西县、郧县要集中一切资源支持发展山羊产业,努力建成全省优质山羊供应基地。二是做优生猪产业。郧县、竹山县、竹溪县要发挥传统优势,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猪养殖,建成全市优质商品猪生产供应基地。三是做大肉鸡产业。丹江口市、十堰城区要利用区位优势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做大肉鸡产业,满足雨润集团肉鸡加工的需要。四是做精特色产业。竹山、郧县、丹江要加大郧巴黄牛、郧阳大鸡、白羽乌鸡

等特色品牌的开发力度,实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打造绿色、生态、安全无公害品牌。要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具有十堰特色的畜牧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四、加大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力度

(一)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一是加强地方优良品种资源保护。郧西县、竹山县、郧县等主产区要建立马头山羊、郧巴黄牛、郧阳大鸡、白羽乌鸡品种资源保护场,划定保护区,开展选育提纯,提高品种质量。二是大力支持建立种畜禽场。要通过项目争取、财政扶持、民营资本参与、招商引资等措施,建立猪牛羊禽良种场,确保种源供应。鼓励支持规模养殖户建立种源供应基地,实现自繁自养。三是支持乡镇兽医站建立牲畜人工授精站、牛羊冻配罐点建设。通过努力,逐步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二)着力构建饲料饲草生产供应体系。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要高度重视饲料饲草生产体系建设。一是积极引进饲料品牌企业兴办饲料加工厂,完善饲料生产供应体系,保障畜牧业发展需要。二是加大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力度,推广普及青贮、微贮技术,确保牛羊饲草供应。三是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果园套草、天然草场改良,推广割草养畜,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三)积极创建畜牧强县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各县市区要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畜牧强县和现代畜牧业示范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力争创建房县、郧西现代山羊养殖示范区,郧县、竹溪现代生猪养殖示范区,丹江现代肉鸡养殖示范区,郧县、竹山现代肉牛养殖示范区,并积极争创畜牧强县。通过创建畜牧强县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不断提升我市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四)坚定不移地抓好百万只山羊产业建设。围绕建设重要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坚定不移地抓好百万只山羊产业建设。要以建设山羊养殖大县、大乡、大村、大户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山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市建成60个重点乡镇养羊基地,山羊出栏量达到150万只以上,实现产值15亿元,培植1-2个山羊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山羊60万只,加工产值10亿元。努力把马头山羊打造成湖北的著名商标,全国的知名品牌。

(五)扎实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四级联创”和“四大建设”。要大力推进以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为标志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全面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四级联创”(部省市县)和畜禽养殖大县、大乡、大村、大户“四大”建设。到2015年,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要达到6000个以上,其中达到“四级联创”标准的4000个;建设山羊养殖大县3个(房县、郧西县、郧县),生猪养殖大县2个(郧县、竹溪县)、肉牛养殖大县3个(丹江口市、郧县、竹山县)、肉鸡养殖大县1个(丹江口市)、蛋鸡养殖大县2个(郧县、竹山县),规模养殖大乡80个,规模养殖大户2万户;畜禽规模养殖的比重占总饲养量的80%以上。

(六)支持移民安置点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为确保库区移民生存发展的需要,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库区有关县市区政府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采取国家扶持、政府补助、部门支持、业主自筹等方式,在移民安置点内统一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治污、规范养殖。解决移民就业,增加移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

(七)创新和优化畜牧业发展模式。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模式,推行健康养殖,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并举。要大力发展生猪“150”、山羊“1235”、肉牛“165”、蛋鸡“153”、肉鸡“156”等以家庭为主的新型养殖模式,积极推广“畜-沼-茶(菜、果)”等循环经济模式,配套建设沼气设施,优化粪污处理技术,确保排放达标。库区周边适宜畜禽养殖的地区,要全面推行生物发酵床等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粪污零排放。

(八)加快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建设是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

要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扶持等形式,重点引进有实力的品牌企业,建立200万头生猪、100万头(只)牛羊以及饲料加工龙头企业。要进一步支持丹江福润肉鸡、城区伊兰清真和郧西天源牛羊、竹山鑫福和竹溪高山腊肉、郧阳松针蛋等本土生产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壮大龙头企业集群。

(九)大力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培育畜禽养殖合作社、畜牧行业协会等社会经济组织,把各企业和养殖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增强畜牧企业和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和保护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

(十)努力创建特色畜产品品牌。要抓好无公害畜禽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积极申报特色产品地理标志,及时申请马头山羊、郧巴黄牛、郧阳大鸡、白羽乌鸡等特色产品商标注册,打造我市特色畜产品品牌。要加大特色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在大中城市开设销售窗口,提高我市优质特色畜产品的知名度。

五、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进一步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健全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机制,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手段,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要抓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为疫病防控打好坚实基础。要逐年增加动物防疫资金并足额列入财政预算,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需要;要强化动物免疫,提高质量,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抗体合格率达标,把畜禽发病死亡率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要建立完善疫情监测和报告网络,完善预警控制机制。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果断采取综合措施,迅速控制并扑灭疫情。

(二)切实加强畜牧兽医执法监督。要认真贯彻执行《畜牧法》、《草原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督。抓好种畜禽管理,建立和完善畜禽养殖档案;加强草场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强化动物防疫和检疫执法监督,确保畜产品检疫率达到100%;加强对兽药、饲料市场监管,严禁违法使用投入品;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可追溯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绝对安全。

六、努力营造有利于畜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一)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农业法》、《畜牧法》的要求,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市政府将整合竹房城镇带、汉江经济带、“四百万工程”建设资金,支持畜牧业产业化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畜牧强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达标单位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给予奖励。

(二)加大部门扶持力度。各级各部门要从农村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高度倾力支持畜牧业发展。各项扶贫资金、贴息贷款、科技三项经费等涉农资金优先用于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各级财政、发改、扶贫、畜牧、科技、农村能源等部门要积极申报畜牧业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投入;统计部门要做好统计和信息服务工作。

(三)积极争取金融支持。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各涉农金融机构要创新服务,积极发放小额农贷和联保贷款等惠农产品,支持农民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各政策性农业保险承办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健全服务体系,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和范围。各级政府担保机构对标准化程度高、效益好、守信用的规模养殖户要放宽条件,积极提供担保服务。

(四)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各有关部门要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财税〔2008〕149号文件规定,对企业从事畜禽养殖和畜禽(饲料、牧草)产品初加工,免征企业所得税;

按国税发〔2003〕149号文件规定,对从事畜产品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月销售额未达5000元的免征增值税;按国发〔2010〕40号文件规定,开通畜产品“绿色通道”,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

(五)切实保障发展用地。经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者同意,鼓励以未利用地发展畜禽规模化养殖。临时性畜牧场、饲养场等非固定畜禽养殖场占用农用地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地管理,占用林业用地按林业有关法规管理。建造永久性畜牧生产设施和配套设施确需占用农用地、林用地的,要依法办理农用、林用审批手续。畜产品加工企业征用土地依法报批,除上交中央、省和补偿给村集体及农民个人的费用外,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费等地方留成部分依法按标准下限征收,畜产品加工企业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时,土地价格给予适当优惠。制定畜禽养殖小区、规模饲养场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用地规划,鼓励在交通便利的畜产品集中区建设养殖小区。

七、抓好畜牧兽医管理体系和队伍建设

(一)狠抓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快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健全防疫冷链体系,建立村级兽医室。要充实乡镇动物防疫和检疫执法监督人员,配足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为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二)加强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要高度重视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县乡畜牧兽医机构缺编人员要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选聘录用。要采取与职业技术院校联合办学的形式,为乡村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机构和规模养殖场培养离土不离乡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改善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人员待遇。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是发展畜牧产业的中坚力量。各级政府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要将核定的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工资、养老、医保等事业补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钱养事经费的40%以上要用于补助基层畜牧兽医站。乡村畜牧兽医人员年人均补助工资不低于2万元,并全部纳入养老、医保对象。

八、切实加强畜牧业的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各级政府要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畜牧产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发展措施,组织督导检查,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二)建立绩效考核。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畜牧业列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制定考核办法,年终进行考核并作为评先的依据之一。

(三)强化督办落实。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畜牧业发展目标,落实发展措施,加强检查督办,认真解决畜牧业发展中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努力推动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篇: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抽检办法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南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豫食药监食生〔2015〕129号

2015年08月18日 发布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省口岸食品检验检测所: 《河南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已经省局党组会议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2015年8月18日

河南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全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以下简称抽检监测)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总局)《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承检机构工作规定》等,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食品(含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下同)抽检监测工作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按照国家总局“四统一”工作要求,实行“统一制订计划,分类组织实施,归口处置问题,数据利用共享”的工作原则,突出“问题导向”,保证抽检监测工作依法合规、科学规范、程序严谨、准确高效。

第四条省局成立食品抽检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全省抽检监测工作。

第五条为做好抽检监测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工作,省局成立抽检监测工作秘书处。秘书处设在省局食品检验机构,负责抽检监测信息数据收集、传递、统计、审核工作,负责数据分析研判、质控考核、业务培训,撰写质量分析报告等。

第二章计划制订

第六条国家总局转移我省承担的抽检监测计划,由牵头处室商相关业务处室拟定实施方案,报局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七条依据全省食品安全现状及社会关注热点,结合国家抽检监测计划,制定我省抽检监测计划。

抽检监测计划由牵头处室组织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处室共同研究制定,经局领导研究确定后下达,并报国家总局备案。因特殊情况计划需要调整的,由相关业务处室提出调整意见,经局领导同意后可做适当调整。

相关业务处室根据抽检监测计划分别提出组织实施的具体意见,汇总形成不同批次的抽检监测实施方案,经局领导研究批准后统一印发,由相关业务处室分别监督实施。

第八条市、县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根据上一级的抽检监测计划,按照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计划和工作方案,报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九条省级抽检监测计划要全覆盖获证生产企业抽检,全覆盖主要市场层次、各类经营主体。按风险等级分配的原则,体现抽检监测覆盖性、目的性、针对性。高风险食品按月分配,较高风险食品按季度分配,一般风险食品按半年分配,重要节令性食品节前抽检。

2第三十五条外省需我省核查的不合格食品、问题食品信息,由秘书处统一承接、登记并汇总,相关业务处室进行核查处置。

第三十六条省局抽检监测中发现的不合格或问题食品原则上移交相关省辖市局或省直管县(市)局依法处置;对于重大食品案件或总局督办的案件,承办处室应及时移送稽查处督办或食品安全监督局查办。

第三十七条牵头处室应不定期召开抽检监测情况交流会,督办不合格食品或问题食品处置情况,形成会议纪要并内部通报。

负责核查处置部门应将承办国家和省级抽检任务的不合格及问题食品核查处置信息及立案审批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和现场检查记录等文件分别上传国家总局和省局抽检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十八条抽检监测相关信息由组织抽检部门统一发布,未经授权,参与抽检监测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有关抽检监测信息和数据。

严格信息发布程序,国家总局转移地方和省局本级抽检信息的发布,统一由省局按有关程序办理。

省级以下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的发布,由组织抽检监测部门严格按照有关程序执行,同时向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上报抽样布局及检验结果,对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县、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发布信息前应当向省局报告。

第三十九条秘书处应会同相关业务处室开展抽检监测结果分析,上季度分析报告应于下季度第一个月内报省局相关业务处室和主管领导。发现可能存在的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苗头性问题的,省局应及时研究提出处置意见。

第四十条省局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风险会商会,组织食品专家及相关业务处室开展抽检监测结果分析,研判食品安全态势,提出重点品种、重点区域等监管意见。

第七章管理考核

第四十一条 牵头处室应加强对抽检监测工作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具体考核工作由秘书处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十二条省局建立抽检监测信息化平台和数据库,实现省、市、县数据对接、信息共享。第四十三条省局规划财务处会同相关业务处室负责抽检经费预算、核算、拨付及使用管理,保证资金使用安全。

相关业务处室根据抽检监测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质量,对抽检监测经费使用提出意见,报主管局领导审批后,由规划财务处审核拨付。

第四十四条牵头处室商相关业务处室制定承检机构质控考核与评价实施方案,报主管局领导审核同意后实施。

考核评价方案应包括考核依据、内容、方式和结果利用等。

第四十五条经考核,对完不成抽样、检验任务或在抽样、检验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可以调整或终止其抽检任务。

第四十六条在抽检监测工作中,发现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违法违规违纪等行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或工作规程。

第四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服务电子商务市场促进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服务电子商务市场

促进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大力促进我市电子商务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突破有形市场的地域空间限制,以虚拟市场发展带动实体经济转型,推进落实《深圳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按照“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确保发展”原则,市市场监管局依照自身职能,结合我市实际,推出以下服务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措施:

一、改革电子商务企业登记注册制度,探索适应电子商务市场特点的市场准入制度以电子商务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登记注册模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探索适应电子商务市场特点的市场准入制度,大力培育我市电子商务市场主体。

(一)创新住所登记制度

对有办公实体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允许在符合条件的集中办公区域内一个住所登记多家企业。试点兴办商务秘书企业,没有办公实体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可以使用所托管商务秘书企业的住所或办公区域作为企业住所注册。

(二)允许登记个性化的企业名称

在不违反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电子商务经营者可以使用包括自有网站中文域名在内的个性化词语作为企业名称的字号(商号),可以用更能体现电子商务经营特点的表述作为企业名称。

(三)放宽经营范围核准政策

从事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服务的经营者,可以使用“从事XX网站经营”作为经营范围申请注册;从事网上电子商务交易的经营者,除前置审批项目外,既可以采用无固

定经营范围方式申请注册,也可以选择符合营业项目的经营范围申请注册。

(四)鼓励电子商务企业集团发展

电子商务企业集团注册条件放宽为:母公司注册资本在1500万元以上;有3个以上控股子公司,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和达到3000万元以上。

二、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信用支撑体系

建设深圳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为第三方服务平台等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市场主体资格认证、产品信息查询、企业信用和市场咨询四项公共服务,为市场交易提供准确、合法的企业和产品信息,解决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问题,鼓励传统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

(五)提供虚拟市场主体资格认证服务,解决网络虚拟主体与现实经营实体的身份对应问题,促进交易安全,提高交易效率

整合市场主体身份信息、网站域名、产品信息、标准信息、检测信息、质量和服务认证、专利、商标、商品条码等相关信息资源,逐步建立与全国企业信息和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的共享机制,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身份认证查询服务。

(六)提供产品信息查询服务,解决交易中产品信息真实性问题

以全球统一的编码标准为基础,探索建立涵盖产品生产企业信息、产品描述信息等在内的产品数据库,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全球通行的产品信息核实、数据同步和信息查询服务。组织研究制定电子商务产品信息分类和产品网络交易标准规范。整合与产品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产品质量信用增值服务。

(七)提供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解决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探索建立电子商务市场信用体系,推动电子商务信用制度建设进程,推进电子商务信用标准建设,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系统,鼓励第三方电子商务信用专业服务机构使用平台信息。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逐步建成具有深圳特色、与国际接轨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加强和各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提高电子

商务交易信息的透明度,努力解决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营造交易各方依靠信用信息做出交易选择的市场环境,促进深圳电子商务企业率先提升诚信竞争力。

(八)提供电子商务市场咨询服务

依托专业研究机构,加强电子商务市场统计分析和研究咨询。建立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市场主体状况动态信息数据库。完善统计机制和制度,定期对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状况、产品信息、交易规模、发展趋势、政策需求等开展统计分析和研究,重点加强对市场发展新情况、新方向的分析研究,引导市场投资行为,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三、推进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抢占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大力扶持电子商务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抢占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制高点。

(九)加大对电子商务产业的知识产权和实施标准化战略支持力度

落实《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政策》,加大深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和实施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每年安排400万元资金额度,用于互联网知识产权运用、管理与保护的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市实施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额度,用于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开展标准研制、企业标准联盟培育等标准化活动。

(十)支持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

支持建立信息充分、交易活跃、秩序良好的知识产权网上交易平台和机制,充分利用“国家专利技术深圳展示交易中心”网上交易平台和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知识产权交易模块,促进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实现转化和产业化。树立和提升区域品牌,大力培育一批知名电子商务服务品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和国家驰名商标。

(十一)开展电子商务知识产权预警和培训

充分发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促进职能,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行业知识产权

分析、预警研究和咨询服务,每年组织培训一批电子商务重点企业。

(十二)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标准体系

根据深圳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需要,建立电子商务产业标准体系。加快对诚信体系、认证体系、交易过程、物品编码、电子单证、信息交换、在线支付、消费者保护等电子商务关键领域空缺标准的研制,完善电子商务标准体系,规范电子商务企业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引导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十三)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电子商务标准联盟

引导电子商务优势企业发起成立电子商务标准联盟,推动深圳市电子商务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抢占电子商务市场话语权。探索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与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四、创新维权思维和手段,维护电子商务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创新维权模式,以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段,以网管网,加大对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实现监管手段的提升,努力满足当前保护网络环境下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

(十四)保护电子商务经营者合法权益

建立深圳电子商务监测平台,以监测信息流入手,将网上交易违法信息监测与电子商务实体监管相结合,逐步构建监管、服务、维权为一体的市场监管服务体系,形成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开放式网络监管模式。进一步完善与网监、通信管理等有关职能部门间联合协同的工作机制和技术手段。建立健全跨地区的协作机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网络传销等恶意违法行为,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整改为主。

(十五)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合法权益创新电子商务公共维权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互动特点,引导消费者积极参与评价,通过消费评价促进市场自律。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以企业诚信风险管理为基

础的自我内控信用体系。大力推广建立网上消费维权服务站。加强对电子商务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及时在网络上发布商品质量监测信息,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指导行业协会制定电子商务交易保护消费者权益自律规范和行业公约,提高行业维权水平

下载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