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2 07:0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7年12月24日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南发〔2007〕45号)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构建开放南宁和谐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桂发〔2007〕18号)精神,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抓住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发挥我市比较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合作战略,围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以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承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的产业为目标,以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特别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为重点,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建设为保障,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加快产业承接,推动加工贸易快速发展,迅速壮大经济总量,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推进全方位开放原则。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主动承接国内外各地区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对内对外开放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结构优化原则。推进全方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承接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市场导向原则。坚持市场导向,以企业自愿为主,政府推动为辅,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发挥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资源、能源、劳动力、土地等优势,促进与发达地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快区域、产业合作的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积极承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项目,推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确保可持续发展。——扩大就业原则。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项目,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方向

(三)扩大产业转移来源。既要主动承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也要主动承接我国中西部地区需要在沿海发展的产业转移,不断扩大区域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当前要把承接产业的重点放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域,综合采取合资、新建、并购、重组、股权转让、境外上市、转让经营权、设立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积极吸引这些区域内发展程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和加工贸易型企业来我市投资。进一步扩大与东盟、港澳台地区等区域的产业合作,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CEPA等机遇,不断扩大东盟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来我市投资的领域、规模和水平。拓展与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四)合理布局,发挥优势,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根据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产业发展需要和南宁市环境质量要求,充分利用我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综合成本优势,选准产业的承接点,注重承接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灵活性。以工业化为核心,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构建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具有南宁特色的工业产业体系。要围绕铝深加工产业、电子IT产业、机械汽配产业、消费品工

业、食品加工产业、服装加工产业、家具制造产业七个重点产业,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拉长产业链,促进形成产业集群。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推进商贸、物流、信息、金融、旅游、会展、房地产、教育等产业转移。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外的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企业及跨国公司进驻并设立地区性总部,引进更多的研发中心、分销服务中心和投资性公司。建设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结合本地农副产品资源,通过承接农副产品加工相关产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三、大力培育承接产业转移载体

(五)积极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要把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开发区的品牌优势、基础设施优势,调整产业规划,建立特色园区;各县区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产业特色明显、配套能力强的产业园区,积极推进县区工业集中区建设,迅速扩充产业承载空间,努力把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特别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基地,成为带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规划建设电子产业园区,积极引进电子产业,加快电子产业发展。积极培育风景名胜区、物流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大力承接服务业的转移。

(六)加快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要根据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解决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继续通过政府扶持、园区融资、社会资本介入等方式,多渠道、多层面筹措资金,加快完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有条件的园区,可以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特别是加工贸易产业的吸纳和承载能力。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的入园道路主干道项目,可列入城市(城镇)市政道路建设计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规划或大石山区道路建设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工业标准厂房建设和使用,逐步形成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配套、产业集聚的标准厂房集中区域,为转移工业企业落地建设搭建有效平台。

(七)创新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进一步完善现有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机构职能,确保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管理机构权责分明,服务到位。自治区级以上开发区继续执行南发〔2001〕54号和南发〔2001〕55号文件规定的管理体制。坚持和完善开发区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保持开发区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的相对独立性,保证开发区行政管理格局及管理权限不变,继续采取政府职能部门授权方式,开发区根据授权行使相关行政审批、经济社会协调与管理等职能。县区管理的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在所属县区党委、政府领导下理顺管理体制,根据授权行使经济社会协调与管理等职能。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推行园区公共设施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强联系与合作,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按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原则引资在市内异地园区创办企业,积极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实现优势互补,集聚发展,互利双赢。

(八)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特别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园区招商和企业招商相结合、主动招商和以商招商相结合、自行招商和委托招商相结合、传统招商和网上招商相结合,积极构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网络。推动更多的企业成为招商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充实招商引资客商库,充实完善“南宁市招商网”;发挥侨办、侨联、商会、协会的作用,加强与港澳台同胞、侨胞的联络,加强与国内外中介机构的沟通与合作,鼓励开展委托招商。发挥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推动和领导

作用,组织好综合主题招商和专业化招商活动,大力推介南宁的产业、项目、品牌、资源、环境、政策、人文优势等,为企业组织客户、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做好项目跟踪落实,争取项目落户。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加强项目编制、招商、协调和推进工作,建立项目储备库,加快招商引资项目的研究开发和包装推介,扩大对内对外招商引资项目开发的范围和领域,切实提高项目吸引力和招商引资成功率。

四、加大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

(九)用好国家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用好商务部、海关总署出台的惠及中西部加工贸易的新政策。根据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2007年第44号公告,从2007年8月23日起,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A类和B类企业缴纳50%的保证金;C类企业缴纳按全部保税进口料件应缴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之和100%计征保证金。经营企业及其加工企业同时属中西部地区的,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A、B类企业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管理,C类企业实行台账100%实转管理。要积极利用这一有利政策,抓住机遇,与东部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对接,主动迎接产业转移。

把握国家出台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新机遇,用好用足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我市作为西部地区,可继续执行国家已确定的其他鼓励类企业(即西部大开发地区的鼓励类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即到2010年仍可享受鼓励类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新的所得税法公布前已经批准设立的企业,依照现有的沿海开放政策、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国家确定的“老、少、边、穷”地区新办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可以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享受过渡照顾。我市要抓住新的所得税法出台以后东部地区所得税优惠政策调整的机遇,充分发挥仍可享受的企业所得税的税收政策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方式,积极探索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新路子,为转移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加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健全南宁市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加快南宁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与配合,尽快出台南宁市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办法、企业信用信息评估评价办法等有关政策文件,积极帮助转移企业资信评估,不断扩大金融机构对转移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南宁市创业投资,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动员和引导创业投资资本投向符合条件、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转移企业,为转移企业和项目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十一)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担保机构的市场引导和管理,尽快出台《南宁市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规范担保行业管理,引导和鼓励包括民营担保公司在内的驻邕担保机构对产业转移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充分发挥国有担保机构的骨干作用,多渠道筹资,继续增加南宁市南方担保公司的资本规模,不断增强其融资担保能力。对有融资担保需求的转移企业项目,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召开驻邕金融和担保机构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其融资担保问题。

(十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整合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转移。统筹本级安排的工业结构调整资金、开发区建设资金、土地出让金收益、税收优惠等,设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发展资金(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专项资金),每年根据财力状况按一定比例增长,专项用于支持承接包括加工贸易在内的产业转移项目。属“飞地工业”引进企业的,三年内由转出方和企业落户地政府确定分成比例。其他税收优惠政策按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制定的相关政策执行。

2007-2010年,每年从市财政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发展资金重点安排用于符合条件的鼓励类转移项目贷款的财政贴息和支持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按1:1以上的比例配套。

(十三)实行规费减免政策。对于转移项目的各类规费、手续费等,实行相应的减免政策。对重点工业项目实行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对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国家和自治区另有规定外的属于本级收入的行政性收费给予减征、免收、缓征。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中介服务收费和经营性收费,规定有上下限标准的,按最低限标准收取。对初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中小企业发展产业指导目录的中小企业,在我市办理有关注册登记手续,一次性免收登记注册等有关行政性收费。环保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归口管理的相关中介评价评审机构的监督管理,对转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评价等费用,严格按照自治区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按最低限收费。

(十四)鼓励投资兴建工业标准厂房。对投资建设工业标准厂房的,给予与投资建设廉价房同等的优惠待遇,免收城市市政建设配套费和人防工程使用费。“十一五”期间,市财政根据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计划建设具体情况,每年在市财政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发展资金中,对当年竣工的标准厂房按竣工面积给予投资者一次性建设补贴,第一层按10元/平方米的标准补贴,第二层按15元/平方米的标准补贴,第三层及以上按20元/平方米的标准补贴。实行标准厂房建设规费减免,标准厂房第二层起免征基础设施配套费。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要加强对本区域内标准厂房的管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鼓励企业购买或租用标准厂房。

(十五)保障项目用地。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用地进行统筹安排,项目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预留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避免占用基本农田。积极争取上级国土管理部门的支持,争取自治区给南宁市更多的农转用指标。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安排上,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确保产业转移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在自治区下达给南宁市的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划出35%以上比例专项用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机动指标,以保证我市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和工业结构调整企业搬迁改造项目的用地需要。加大工业用地储备,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每年安排工业土地储备资金3亿元。要开辟土地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做好产业转移项目用地预审、建设用地报批和供地审批等各项工作,实行限时办结。各县区、开发区要结合发展需要,大力做好土地储备工作,改善用地与投资环境。

(十六)放宽转移企业的市场准入。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投资领域外均对包括加工贸易在内的转移产业开放。放宽转移企业在企业名称、集团登记的条件。

(十七)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激励机制。

投资奖励。从市财政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发展资金中安排投资补助资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产业转移项目,按实际到位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属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以商招商的龙头企业,奖励标准可适当上浮。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转移企业在园区内进行二次投资的,由同级财政从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发展资金中安排奖励或补助资金,但不超过三年内企业上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

引资奖励。对成功引进产业转移项目的公民、社会团体或组织,统一纳入招商引资奖励范围,按照《南宁市招商引资社会引资者奖励实施细则》(南府办[2006]170号)的规定从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发展资金中给予奖励。

五、提高对承接产业的服务水平

(十八)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和贯彻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制度,继续深化行政管理、城市管理、投融资、财税、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信用管理、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等领域的综合配套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政务环境。加大对投资

投诉案件的协调查处力度,对推诿扯皮、故意刁难及吃、拿、卡、要等影响投资环境的行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加快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推进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与指挥系统、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等建设进程,提高政府效率,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十九)营造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推进建立国际规范的口岸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口岸基础设施,保障口岸运行资金,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步伐,为企业进出口提供优质高效的通关服务。积极推进本区域内的口岸通关一体化(大通关)建设项目的实施,建立口岸申报平台,推行“口岸一体、统一平台、多点报关、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使转移企业的产品在区域间实现快速通关或转关。

(二十)营造良好的交通物流环境。加快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网络设施建设,构建路、空、水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积极推进航空班线开通,新开或增开南宁飞往国内和东南亚主要城市的航空航线,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建设第三方物流服务基地和供应链管理中心,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二十一)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为产业转移企业发展提供技术研发、产品研发服务。加强科技合作,支持产业转移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加速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创新能力。转出地资格直接确认,对在转出地已获得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等资格,转移到我市后不需重新评审,直接予以办理确认。

(二十二)加强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投融资担保、资产评估、信用评价、人才培训、法律服务、就业服务、行业协会(商会)等体系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高效便捷的中介服务。

(二十三)为转移企业提供用工和人才服务。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重点抓好乡镇一级劳动力市场建设,搭建村级就业工作平台,不断延伸就业服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覆盖城乡的一体化市场体系。加大市场调节就业的力度,积极为转移企业和劳动者搭建双向选择、洽谈招聘的服务平台。加强政府促进就业工作的力度,围绕转移企业的用工需求,制定鼓励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到转移企业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农村就业培训基地、农村劳动力品牌培训基地、见习培训基地的建设力度。积极引导、鼓励各类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介绍机构面向转移企业培养和组织输送农村劳动力和技能劳动者。建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训制度,引导各类职业院校和民办技能培训学校转变办学思路,大力实施“校企结合”,及时拓展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开展订单和定向培训。继续实施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重点人才培养工程、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为转移企业提供数量充足、技能熟练的人才。人事部门优先为转移企业办理人才引进手续,提供档案管理、职称评定、出境审核等人事代理服务。

(二十四)营造投资者创业、生活的良好环境。努力构建重商、亲商、助商、护商的良好环境,保证外来投资者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权益上有保障。对转移到我市的重点纳税大户,符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条件要求的,可以优先推荐参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贡献突出的外来投资者授予“荣誉市民”等称号;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急需的具有学士学位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非本市户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携带科技成果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生产的非本市户籍人员以及具有学士以上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其本人可申请在南宁落户或办理居住证,在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对申请落户的人员,其配偶及子女也可以随迁落户。对来我市投资的国内外重点客户

和研究开发机构,在用地、税收和各种配套费等方面,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六、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成立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加挂南宁市加工贸易工作领导小组牌子),由市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厅,负责承接产业转移的日常工作。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及时协商解决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的重大项目重点、难点问题。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协调制度,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防止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对重大项目实行市领导负责制,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做好项目服务工作,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建立相应机制,切实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领导。建立我市与粤、港、澳、台交流合作机制,主动加强与东部省市和港、澳、台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企业到我市投资发展。

(二十六)严格考核,强化工作奖惩。把产业转移工作的实绩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开拓创新、大胆决策、绩效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条件;对工作推进不力、办事拖拉、作风漂浮、以部门利益损害投资环境的干部予以问责。对敢于创造性地为投资者解决实际问题、勇于承担风险的领导和干部,要给予保护。市人民政府每年表彰一批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并优先推荐其参加全国、自治区和南宁市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的评选。

(二十七)加强监督,健全责任制度。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把推进承接产业转移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要明确责任,抓紧组织编制承接产业转移和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规划和工作方案,尽快制定出台贯彻落实本实施意见的配套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细则。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本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和工作分工密切配合,建立健全相互支持、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抓好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形成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大合力。

(二十八)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切实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宣传工作,通过集中宣传、系列宣传、重点宣传、专题宣传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对我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招商引资项目和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

川府发„2011‟15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我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激烈竞争,需要不断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指导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11‟10号)精神,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进一步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抢抓国际国内产业加快转移等重大机 1 遇,进一步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力度,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引导产业集中集聚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布局;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产业承接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产业承接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利用市场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规划和政策引导,完善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突出承接重点,强化分类指导。科学规划产业承接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吸引产业链整体转移,增强专业化配套能力,引导产业向重点行业和优势地区集聚,优化空间布局。

注重节能环保,提升产业层级。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积极承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项目。坚持在承接中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产业层级水平。

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强区域合作。

(三)发展目标。产业承接规模持续扩大,引进项目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川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制造基地的数量明显增多,产业结构和层级水平提升优化,产业集聚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显著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显著增强。积极争取设立和加快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引进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集群承接一批核心配套企业,集聚打造一批重点承接园区,培育形成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优势加工制造产业带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我省建成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二、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科研实力较强等优势,围绕“四基地”建设以及“7+3”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重点、有目标地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四)高新技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坚持引进与创新并举,完善产业链,重点承接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和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智能终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软件与信息服务、网络通信、数字视听、平板显示和应用电子产品等,大力发展软件外包 3 业务,加快构建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计算机制造和网络通信产品重要基地。

生物产业。充分发挥生物技术研发和生物资源优势,重点承接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基于非粮原料的下一代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等产业。

航天航空产业。充分发挥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集聚作用,重点承接发展民用整机研发与制造、大型零部件专业化研发与制造、航空电子系统产品研发与制造、空间服务系统研发与制造等。

现代中药产业。充分发挥川产道地药材资源优势,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和产业资本,引进和创新提取、分离纯化等高新技术,培育优势中药企业。重点承接中药材种植(养殖)及系统开发、中药饮片、中药新药和相关产品,打造川产道地药材和川产中药制剂大品种。

(五)先进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充分发挥我省重大装备制造产业优势,重点承接发展发电设备、重型装备、机车车辆、工程机械、数控机床、油气钻采和薄煤层综合开采等成套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引进3兆瓦及以上陆地和海上风电机组技术、百万千瓦以上等级核电机组等发电设备产业化技术。引进发 4 展航空、海洋等领域高端铸锻件产品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高速铁路设备、隧道掘进设备、大型环保成套设备等产品。

汽车制造业。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和国际知名汽车整车项目。积极承接和整合发展新能源汽车、高性能重型载货车、轻型卡车、轿车等整车项目,建设西部重要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

(六)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

油气化工产业。依托成都大型石化项目、川东北天然气资源和川南化工等产业基础,重点承接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橡塑深加工、天然气化工、化工新材料、现代煤化工、磷硫化工、煤层气(瓦斯)开发利用等产业。

钒钛钢铁及矿产品开发加工业。围绕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成德绵钛产业带,重点承接发展含钒钢等精品钢材和钒钛高档产品。积极引进钨、钼、铜等深加工产品技术,推进稀土应用产品产业化发展。大力引进铬、钴、镍、钪、镓等伴生金属的产业化、规模化回收利用技术。

(七)农产品加工业。

饮料食品产业。充分发挥我省特色农产品优势,重点承接发展名优白酒、肉制品、粮油、茶叶、特色果蔬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大力 5 发展地方特色名优特食品,着力打造川酒、川猪、川菜、川烟、川茶、川果等优势品牌,建设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八)现代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紧紧抓住西部物流中心建设机遇,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培育骨干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推进物流通道建设、物流标准化建设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吸引跨国公司来川设立采购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积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

商贸流通业。积极引入先进经营理念、运营模式和流通技术,加强批发贸易、零售贸易、服务贸易、商务信息、会展经济等平台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总部及区域性交易中心、运营中心和研发中心。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贸等新兴业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打造西部重要的商品交易和经贸交流合作平台。建设西部重要的消费中心、新产品展示中心和流行时尚发布中心。

金融服务业。积极引进世界知名金融机构在我省设立区域总部、分支机构和功能性服务中心。加快引进和培育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吸引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将客户服务中心、区域性数据处理中心、票据处理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等落户四川,加 6 快建设西部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吸引国际知名企业来川投资,大力承接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发展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服务业。引进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融资担保、资产评估、信用评估等高端商务服务业。做强做大软件、研发、设计、物流、人力资源等服务外包。

文化旅游业。围绕动漫游戏、演艺娱乐、民族工艺、特色文化产品等重点,积极开展国内外文化产业承接与项目合作,发展影视创作、音乐制作、广告设计等文化类创意产业,推动文化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重点旅游城镇。引进和开发休闲度假、高端生态、历史文化、新兴专项等特色旅游产品。

(九)劳动密集型产业。

纺织服装业。抓住东部地区纺织企业加快转移机遇,充分发挥我省桑蚕养殖传统优势和苎麻种植独特优势,积极建设原材料基地,完善服装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重点承接高档丝绸、棉和苎麻制品,汽车装饰、服装等产业和产品。

皮革产业。依托我省皮革原料丰富、产业基础较好、配套齐全的优势,引进龙头企业,培育专业市场,构建皮革原材料、后整理及皮革加工产业体系。丰富皮革产品种类,提高 7 精深加工能力,加快成都“中国女鞋之都”建设,培育发展乐山皮革产业集群。

家具产业。进一步引进知名家具企业,围绕新型环保装饰材料、实木家具、板式家具、办公家具、竹藤家具等产品,引进、创新人造板及家具生产技术和工艺,培育名优产品,壮大成都产业集群,打造西部重要的家具产业聚集地。

家电产业。积极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的家电品牌企业,加快传统家电产业改造升级,发展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和个性化家电产品,重点承接发展各类知名品牌家电产品和关键配套产品。

(十)加工贸易。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产能整合、生产布局调整和国家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契机,重点围绕便携式电脑、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光电显示产品、光伏产品、机械装备、生物医药、特色化工、轻纺类等产品,积极承接国际国内加工贸易订单和加工贸易企业。以成德绵地区为依托,建设汇集终端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加工贸易龙头企业的集聚区。

三、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和集聚发展

根据各地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条件,优化承接产业区域布局,引导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

(十一)发挥重点地区引领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特色 8 经济,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成都经济区重点承接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川南经济区主要承接发展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农产品加工、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打造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川东北经济区积极承接发展清洁能源和石油、天然气化工、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等产业,构建联接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新兴产业带。攀西经济区主要承接发展钒钛、稀土、水电、特色农业、阳光旅游、生态旅游等产业,建设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重要的钒钛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开发基地和我省重要的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川西北生态经济区主要承接发展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生态农业和特色畜牧业等产业,建设特色鲜明、绿色生态的产业体系。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承接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等产业。(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省招商引资局、科技厅、环境保护厅、农业厅、省旅游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畜牧食品局、省能源局。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其他部门或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

(十二)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聚。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9 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加大对对口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设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加快建设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鼓励发展“飞地”园区。突出园区主业和特色,吸引和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引进和培育一批对区域和产业发展带动力强的重大、核心、关键项目和龙头企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招商引资局、商务厅、科技厅)

四、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政策与政务环境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环境。

(十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点加快出川大通道建设,优先发展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加快成兰、成贵等出川干线铁路建设,实施既有铁路扩能改造,积极推进高速公路网建设,加速扩建泸州港和宜宾港集装箱码头,积极推进成都第二机场建设,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西部通信枢纽建设,加强通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造、升级、扩容宽带互联网络,推进全省城乡有线电视和无线地面数字电视数字化进程,提升信息设施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基础信 10 息数据库建设,构建信息共享体系。(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成都铁路局、民航西南管理局、财政厅、省通信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广电局)

(十四)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充分利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各类重大投资和经贸展会活动,建立与国际国内 500强“一对一”、“点到点”的联系机制。加快推进我省与东中部地区商品市场准入互认,共建共享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和技术服务市场。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信息收集,实现各地、各部门信息共享。(商务厅、省招商引资局、四川博览局、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成都海关)

(十五)打造开放型经济载体。适度超前建设开放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开放型经济载体,在做好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封关运作、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申请批准和绵阳出口加工区二期扩区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在条件成熟地区升级或设立开放口岸和新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成都海关、省口岸办、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招商引资局)

(十六)增强公共服务和创新平台支撑。建立完善公共信息、公共试验、公共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发展技术评估、检测认证、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法律服务、劳动用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机 11 构,主动为产业转移企业和项目提供有关咨询和服务。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产业转移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十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制环境。保障投资者权益,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氛围。(省政务服务中心、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局、商务厅、省招商引资局)

五、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立足地区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引进转移产业,推动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十八)严把产业准入门槛。严格按照区域生态功能定位,禁止承接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等项目。加强产业转移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监测,强化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对承接项目的备案或核准严格执行有关能耗、物耗、水耗、环保、土地等标准,做好水资源论证、职业病危害评价等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水利厅、卫生厅、省招商引资局、12 省能源局)

(十九)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耕地资源保护,防止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侵占基本农田。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用地密度,促进集约和节约用地。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和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鼓励企业采用节能、节水、节材、清洁生产和环保先进适用技术,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鼓励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水利厅、科技厅)

(二十)加强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抓好产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确保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加强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严格保护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加强综合治理,严格控制烟(粉)尘、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环境保护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水利厅、林业厅)

六、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

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强化区域合作,探索互利双赢的产业转移与承接体制机制。

(二十一)深化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 13 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运行、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完善并联审批制度,优化并联审批流程,推动相关行政许可跨区域互认,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加快推进垄断行业和公用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劳动力、土地、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市场体制环境。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务服务中心、省国资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二十二)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鼓励各地与东部沿海地区、对口援建省(市)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鼓励省内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跨区域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创新合作共建方式,推行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模式。建立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对转移项目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探索与沿海地区在我省合作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共同发展的“飞地”经济。(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招商引资局)

(二十三)推进区域合作互动。充分发挥全省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升各类大型投资贸易会展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做好产业转 14 移与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工作的衔接,建立承接产业转移长效机制,吸引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我省转移。推动建立市(州)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实现承接产业在区域间的优化布局和聚集发展。(省招商引资局、商务厅、四川博览局)

七、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和就业保障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和多层次技能培训,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

(二十四)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健全职业教育培训网络,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面向承接产业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以技工院校、职业学校、就业训练中心为基础,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共实训基地。落实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免学费政策和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大力开展与重点承接转移产业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业厅)

(二十五)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改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就 15 医、就学条件,加快研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稳定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卫生厅、教育厅)

(二十六)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着力引进高端人才和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在土地、资金、项目等方面提供支持,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吸引高层次人才在我省落户,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公安厅、国土资源厅)

八、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为进一步改善我省投资环境,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二十七)财税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改善民生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建立省、市、县三级财政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体系。整合相关促进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激励机制建设和鼓励类重大产业转移项目的支持力度。在国家政策规定范围内减免承接鼓励类产业转移项目的各类规费。(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16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二十八)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转移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业务创新,及时满足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支持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对鼓励类产业转移企业专利权、著作权、商标专用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加大对转移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转移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公司债、可转债、增发新股等方式再融资,承接优势产业转移项目。推动上市公司战略重组,多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有实力的转移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允许转移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支持转移企业运用创业投资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保险机构要做好转移企业的保险服务工作。(省政府金融办、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四川保监局、四川证监局、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二十九)产业与投资政策。修订和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强化对产业转移的引导和支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转移项目,根据权限优先予以核准或备案。加大对国家级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的贴息支持力 17 度。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积极争取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优先用于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科技厅、商务厅、省能源局)

(三十)土地政策。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产业转移项目实行优先用地预审。统筹协调承接产业转移特别是集中区的用地需求,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产业集中区等各类建设用地统筹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对用地集约的优势特色转移项目优先供应土地,其中对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的《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 执行。适当降低承接开发园(区)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鼓励采取短期出让或租赁方式取得工业用地,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成本。(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商务厅)

(三十一)商贸政策。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建设一批区域性批发市场。健全透明稳定的商业制度和规范的商业纠纷解决机制,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成都综合保税区作用,加快“大通关”建设,深化口岸通关作业改革,推进口岸联网和口岸查验监管手段现代化建设,提高口岸整体通关效能。(商务厅、18 省工商局、成都海关、省口岸办、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三十二)科教文化政策。鼓励省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积极与东部地区相关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完善我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产业园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知识产权运用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提高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支持高等学校提升人才培养与创新服务能力,结合产业发展办好特色专业,培养实用人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教育厅、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省广电局)

九、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承接产业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三十三)加强组织协调。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把推进承接产业转移摆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对重大产业转移承接项目和重大投资促进活动签约重点项目进行督查督办、跟踪落实。省级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在政策实施、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注意研究新情况、增添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各市州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招商引资局、商务厅、省政府督查室)

(三十四)实施分类指导。强化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分类指导,发挥我省整体优势,加强统筹、合理布局、有序承接,19 避免区域内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各地可结合自身的区位、资源、产业和综合成本优势,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引导、激励和保障政策,实现区域间产业优化布局。(各市州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招商引资局、商务厅)

(三十五)抓好重大承接项目。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建立和落实重大承接项目目标责任制,从项目启动、谈判、落户、建设、投产、达效等方面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通过上下联动、部门联动解决好重大承接项目在产业布局、土地、能源、运输、融资、环保、审批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省招商引资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交通运输厅、省能源局)

本实施意见所列的优惠措施,凡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实施意见有效期从2011年6月3日至2016年6月2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六月三日

第三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是深化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开放型河北的战略举措,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为促进全省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增强经济发展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面临形势。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进入新阶段,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京津两市,受产业结构升级、要素成本增加、发展空间制约、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竞相承接产业转移,态势逼人。我省内环京津、外临渤海,海陆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资源禀赋优越,产业体系完整,要素成本较低,发展空间广阔,具有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我省与京津产业互补性强,已成为京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和主要承接地。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扩大开放。积极改善发展环境,打造产业集聚高地;积极构建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积极探索产业承接模式,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创新资源整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节能减排;积极参与京津冀产业分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着力加强与沿海及京津等发达地区在发展空间、产业功能、资源要素、基础设施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对接合作,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多形式、多渠道、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

主动承接,优化发展。依托自身优势,围绕发展重点,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以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因地制宜,集聚发展。从各地实际出发,科学确定产业承接发展重点,提高承接转移质量;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向重点区域集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严格产业准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二、承接方向

(一)突出重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按照“吸纳承接、融合提升、重点突破”的思路,积极主动承接首都及国内外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加强国内外相关品牌、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基地,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二)发挥优势,促进制造业升档升级。以高端化、品牌化为方向,加强与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优势企业合作对接,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创新升级,强化创新要素支撑,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大力发展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促进钢铁、石化、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升档升级。

(三)优化结构,促进主导产业多元化发展。立足比较优势,构建竞争优势,积极引进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在做大做强现有主导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成长型、发展型的重点产业、企业和产品,实现主导产业多元化发展,增强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四)完善体系,促进产业链型发展。依托区域内重点龙头企业、优势产品,按照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思路,深入挖掘和包装一批上、下游产品,引进相关配套企业,补齐产业链条中的弱势部分,形成上下游纵向协调、横向互补的产业体系。

(五)整合资源,构建我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通过资源共享、废弃物利用等途径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通过集中布局、企业集聚、工艺(产品)关联,在企业、产业、区域(园区)三个层面建立节约型的生产体系。

(六)做大做强,促进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特色经济优势,利用产业转移的机遇,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围绕区域优势产业,积极引进关联企业,壮大优势产业群体,实现集群化发展。

(七)创造载体,打造承接转移新优势。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地缘、人缘和长期合作优势,着力抓好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加强与京津在发展空间、产业功能、资源要素、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对接,在服务中承接京津项目、产业等方面的转移,全方位深化与京津的合作,努力打造京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三、承接重点

(一)重点瞄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结合河北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和重点,多形式、多渠道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有可能转移到我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产业承接平台,探索产业承接模式,打造产业集聚高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二)装备制造业。按照“发展整机、壮大配套、培育龙头、推进聚集”的思路,以交通装备、能源装备、工程装备、环保装备、专用装备、船舶产业、通用飞机及零部件等领域为重点,加强与国际国内知名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的对接,大力发展成套设备,加快开发新一代重大装备,推进装备的智能化、精密化和集成化。

(三)石化产业。以大型化、集约化、基地化、精细化为方向,积极支持石化、煤化、盐化工产业扩大规模,开发资源深加工项目。围绕延伸石油化工、煤化工和盐化工产业链,积极引进和开发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替代进口和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培育石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尽快形成石化产业群,努力打造大型煤化、盐化工产业基地。

(四)电子信息产业。发挥区位和成本优势,积极承接首都及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着力引进重大项目和相关产业配套对接项目,重点延伸和完善通信网络设备、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电子整机产品、智能控制设备、卫星导航等优势产业链,培育发展应用软件、行业电子、智能电网、物联网等新的增长点。积极引进和培育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建设环首都高技术服务业基地。

(五)新能源产业。围绕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和京津清洁能源生产供应基地,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高效节能等重点领域,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以重大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重点,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六)新材料产业。瞄准国内外优势产业领域和消费市场,着力发展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纤维等新材料,重点引进复合金属材料、功能金属材料、光敏和磁敏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开发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培育形成一批新材料产业群。

(七)生物产业。加强与国内外特别是京津地区优势企业和科研单位在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领域的合作,注重承接生物医学材料、转基因药物、化学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等高端生物医药产品的转化,加快推进现代中药、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基绿色化学品、生物精细化学品等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生物环保产业,努力培育一批相关的产业示范基地。

(八)现代物流业。以秦唐沧沿海港口资源为依托,联手京津,重点建设一批以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等为主的海港、空港、陆港物流园区和大型物流项目。鼓励国内外大企业入驻建设采购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国内外联通、京津冀一体、沿海腹地互动、第三方物流为骨干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九)金融产业。充分发挥毗邻京津金融中心的优势,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及后援中心进驻。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在冀设立机构、增设网点、延伸服务。支持国内外民间资本在冀参股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组织。推动农村信用社逐步向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转变。支持省外产权交易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等在冀开展跨区域业务。加快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汇聚金融资源。积极探索开发符合产业转移需要的服务方式,推进金融创新。

(十)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畜禽、奶业、蔬菜、果品、花卉等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强化与京津的农业科技合作,共同推进标准化建设及品牌创建,建设与京津对接的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和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十一)休闲旅游业。加强与国内外特别是京津旅游市场的对接,推进跨区域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形成一批新的旅游热点。重点开发建设一批主题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文化品味较高的精品休闲旅游景区,将休闲旅游与体育健身、演艺娱乐、观光农业、工业观摩、饮食文化和影视产品相结合,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

(十二)保健康复业。以山岳、森林、峡谷、溪流等自然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为依托,加快推进以运动休闲度假、体验养生等为主的休疗基地和养老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特别是京津地区在保健康复业中具有先进建设和管理经验的大型企业入驻,以高标准、国际化为发展目标,加快培育北方乃至全国知名的集养老、医疗、健身、培训、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绿色生态医疗健康基地。

四、优化产业布局

(一)引导产业向重点区域集中。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分工,推进产业转移中生产要素、创新要素向重点区域集聚。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在沿海地区、环首都经济圈和冀中南地区,建设现代大工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重要集聚区,形成产业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空间开发格局。

(二)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产业集聚、特色突出”的原则,规划建设产业承接集中园区,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高水平打造承接产业转移载体,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园区产业集群化、资源集约化、功能集成化。

五、实施“引资”与“引智”双轮驱动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实行人才建设“两手抓”。以自主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为核心,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和与京津高校教育项目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特别是京津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合作。以引进国内外特别是京津地区的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建立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的引才机制,重点引进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着力打造河北人才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实现“两条腿”走路。支持骨干企业和重点产业与国内外特别是京津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推进创新资源集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坚持引进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成果,通过购买专利、技术入股、项目带技术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引进技术。

六、加强人力资源支撑和就业保障

(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健全职业教育培训网络,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产业发展需要,新增和调整相关专业,定向培养中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鼓励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技能人才资源。

(二)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建立和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动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积极推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工作,加快研究建立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及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规范企业工资收入分配。

七、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创新产业承接合作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活动,定期举办区域合作发展论坛。加强转移地、承接地双方高层磋商,研究决定重大合作内容,协调落实重要合作事项。加快构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加快科技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等方面的对接,推进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区域合作,构建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

(二)创新承接转移模式。积极探索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模式,争取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产业集中区设立加工制造基地、配套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物流中心,争取大、中、小企业并重的产业集群式转移。鼓励承接地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发达地区特别是京津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积极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鼓励市、县突破行政区划界限,跨区域合作共建承接产业转移园区。

(三)创新产业园区管理模式。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和产业园区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园区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管理的有效途径。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准入标准。进一步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条件,降低民营资本准入门槛,提高民营资本准入效率,合理引导民营资本以参股、合资合作、独资等方式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

八、积极改善承接转移的支撑条件

(一)改善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建设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尊商、重商、助商的浓厚社会氛围。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核准权限,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设施,为转移企业提供交通、消费、休闲、娱乐、医疗和子女入学等便利条件。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治力度,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行为,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保障投资者权益。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省内高速铁路、干线公路和航空交通网络建设,尤其是加快与京津和港口城市的道路衔接,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现代化综合性港口群,完善港口功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运输能力。完善支线机场网络,壮大河北航空集团实力,扩大重点城市航空通达范围。按照与京津同城化目标,加强通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造、升级、扩容宽带互联网络,提升信息设施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构建京津冀信息共享体系。

(三)完善要素平台。谋划建设区域性产权交易平台,促进跨区域的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建设公共研发、投融资、贷款担保、人才交流和信息传输等要素平台,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加快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聚集区等各类园区,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或平台。

(四)形成政策梯度差。为增强河北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在土地、财税、金融、环保、技术、人才、审批等方面,研究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最大限度地打造政策、环境梯度差,构建政策环境支撑体系,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洼地”。

九、强化政策支持措施

(一)改善公共服务。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建立精简、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决策集中、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的运行机制,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建设责任型、服务型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和中介组织分离,改革行政审批方式,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和规范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严格准入制度。严格资源节约和环保准入门槛,把区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能耗、高排放项目转入。制定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分行业明确鼓励、限制承接转移的重点产业,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引进。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承接项目的备案或核准严格执行有关能耗、物耗、水耗、环保、土地等标准,做好水资源论证、节能评估审查、职业病危害评价等工作。加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环境监测。

(三)加大财税扶持。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鼓励工业聚集区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对转移项目,除国家规定的收费外,免收相关行政事业性费用。以省政府批准规划前一年省级聚集区企业上缴增值税、营业税

和企业所得税省级留成部分为基数,对省级聚集区实行“核定基数、超收全返、一定三年”的办法。省“三税”留成比核定基数超收部分,三年内全额返还聚集区,重点用于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政府主导的规模以上异地投资企业直接缴纳的主要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省级以下留成部分)收入,自项目投产之日起,投资主体所在地政府与项目入驻地政府可以按双方协商一致的税种、比例和期限共同分享。省级各类发展性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省级聚集区内项目建设。

(四)完善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对承接项目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入驻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股权转让等方式直接融资。鼓励承接地聚集社会资金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金融信用工程”建设,吸引京津金融机构向河北延伸服务,健全区域票据交换系统,逐步实现区域内支票通用。

(五)加强土地保障。加强土地收储与挖潜,提高供地能力。开设土地审批“绿色通道”,承接转移项目用地及配套设施用地,优先接受用地预申请,优先报批。属于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的,承接地要优先纳入正在修编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需用地计划指标由所在设区市统筹安排解决,对不足部分,符合省重大项目条件的,可申请使用省预留用地计划指标。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优先用于聚集区转移企业或项目建设。

(六)改善工商行政管理服务。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条件下,坚持非禁即入,非限即许。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转移项目,允许企业注册资金部分到位,剩余资金可分期缴纳。允许企业经营范围按国民经济行业中类申请核定。积极推进与北京地区商品市场互认、省市间名优产品及著名商标共享、共有产品间质量技术标准一体化,消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壁垒。

(七)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承接产业转移摆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建立相应的协调、督办机制,切实加强对承接转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在规划制定、项目审批、资金安排、土地供应、能源保障、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协调联动。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协调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防止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

(黔府发〔2010〕25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我省能源、矿产、生物、旅游、文化、劳动力等资源丰富,随着交通等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日益显现。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我省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比较优势,有效参与国际国内分工、迅速壮大产业规模、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抓手。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精神,积极承接国内外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创新机制体制为动力,更加注重优化承接环境,提高配套服务水平;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更加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融合;更加注重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把我省建设成为优势产业突出、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良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承接基地,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2.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积极推进。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扶持,支持先行先试,完善公共服务,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坚持依托资源,实施重点突破。立足资源禀赋,高起点谋划市场容量大、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的资源开发型和产品深加工型项目,以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域产业转移为主方向,大力推动能矿资源深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产业承接。

--坚持优化布局,推进产业集聚。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思路,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优质资源、先进要素向重点地区集聚。通过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

--坚持节能环保,严格准入标准。将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坚持创新机制,改善投资环境。牢固树立“亲商、爱商、安商、敬商”的服务理念和意识,着力创造最佳环境、提供最优服务。深化各项重点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坚持东西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加快形成与东部省(区、市)间的工作协调沟通机制,建立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利益共享机制,为实现产业转移提供有效的制度平台。

二、依托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承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3.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充分发挥能矿资源组合优势,以煤及煤化工、磷化工、铝工业和冶金工业为重点,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能源矿产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以毕水兴经济带优质煤主产区为重点,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大型煤炭生产企业重组和改造,进一步提高煤炭开采水平和安全生产能力;依托毕清(毕节、清镇)、六兴(六盘水、黔西南)、黔北(遵义)等煤化工基地,大力发展煤炭资源精深加工,促进优质原料煤就地转化增值;依托开阳磷矿、瓮福磷矿和织金磷矿,大力发展精细磷化工,积极开发利用织金磷矿伴生资源;依托贵阳、遵义铝工业基地,积极发展铝精深加工;支持国内外优强钢铁企业充分利用我省煤炭资源优势,按照煤钢电一体化思路大力发展特种钢和精品、新品及其他钢铁深加工项目;在电力主产区,适当承接发展技术水平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的高载能产业转移;积极承接优强企业参与我省锰矿、金属镁、重晶石矿、钒矿等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4.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我省航空、航天、电子三大军工基地的人才、技术和产业基础,以能矿产业装备、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为重点,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依托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承接航空重点装备制造业转移;依托遵义航天产业基地建设,承接航天重点装备制造业转移;依托贵阳、遵义、毕节、安顺汽车生产基础,大力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支持贵阳等地承接工程机械及零部件、精密数控装备及功能部件、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信息产品等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转移;依托六盘水冶金、矿用机械设备制造技术及人才等优势,承接冶金、矿用机械设备制造业转移;发挥我省水能、煤层气(煤矿瓦斯)、生物质等资源优势,承接新能源开发装备制造产业转移。

5.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重要交通通道,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重点,合理谋划和布局一批工业集聚区或集中区,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的企业入驻,重点承接家电、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吸引内外资参与本地企业改制、改组、改造,通过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建设。

6.农产品加工业。在特色农产品主产区,以畜产品、蔬菜、茶叶、马铃薯、辣椒、精品水果、中药材、干果、小杂粮、植物油、粮食、花卉等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加快规划和布局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承接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入驻并发展壮大,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7.现代服务业。将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举措,积极承接发展旅游、文化、物流、金融、商务、商贸等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升传统服务产业。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引进资金、品牌和管理,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打造“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为核心,积极承接文化产业转移,推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依托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多彩贵州城、贵州文化广场等文化产业基地,承接国内外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动漫制作等文化产业。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北部湾等经济区域物流体系对接,依托重要交通枢纽和节点城市,大力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重点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和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深入推进“引银入黔”工程,支持地方性金融机构与东部优强金融机构合作发展,重点引进国内外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机构、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和新兴消费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承接、引进优强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和商贸服务等企业。依托贵阳市被列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的有利条件,积极引导服务企业到贵阳市聚集发展。

8.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承接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并力争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贵阳、遵义、毕节、六盘水为重点,加强与东部地区创新要素对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建立特色产业创新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9.医药产业。依托中药材资源,以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剂、中成药、民族药为重点,积极引导东部地区医药生产企业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优势在我省投资兴业。鼓励我省现有医药生产企业与国内外医药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采取兼并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型医药企业。引进现代科技成果,积极与国内外优强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立中药领域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打造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中药研发平台。

10.加工贸易。充分利用我省交通区位优势,改善加工贸易配套条件,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提高产业层次,拓展加工深度,推动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保税区、无水港建设,承接国外和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转移,促进加工贸易集群发展。

三、引导转移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增强重点区域产业集聚能力

11.科学制定产业承接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编制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契机,综合考虑各区域发展重点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布局,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整合一批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积极支持黔中经济区率先发展,依托贵阳至遵义、贵阳至安顺、贵阳至凯里和都匀三条产业经济走廊,合理布局产业集聚区,承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磷煤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特色食品、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移。支持遵义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承接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业、优质烟酒、特色食品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移。毕水兴经济带要充分发挥能矿资源优势,积极承接能源、煤化工、冶金、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等产业。东南部特色经济区要加快承接优强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原材料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

12.大力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支持重点开发区扩区调位升级。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园区开发管理机制,按照“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原则,鼓励联合建设产业园区。科学确定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和布局,以培育引进优强企业为龙头,加快形成核心企业、配套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紧密链接、相互支撑的集群发展模式。重点抓好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并在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13.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项目带动、滚动发展”的思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解决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逐步实现由依靠政府投入向自我滚动发展转变,形成良性循环。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高对外通道运输能力;不断完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采取公共型保税仓等配套措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加强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切实保障用水需要。加快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建立信息基础设施共享平台。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14.坚持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严把产业准入门槛。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必须符合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和国家产业政策,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转入。对实行核准、备案的承接转移项目,严格执行有关能耗、物耗、水耗、环保、土地等标准。加强对承接产业基地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的控制,加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环境监测监管。

1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制订完善各项土地使用标准,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用地密度。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大力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加强水资源、能源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和推行用水、用能定额调价管理制度。大力提高污水处理回收利用率,加强余热余压回收利用,降低单位产出的能耗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鼓励和支持通过资源共享、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16.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产业集聚区污染集中治理,建设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大力推进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五、创新体制机制,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

17.大力改善政务环境,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推进效能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切实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和服务承诺制,完善“一站式服务”、“联合审批”等审批方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提高服务效能。加强法治环境建设,保障产业转移企业的合法权益。

18.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软实力。构建公共信息、技术共享、公共试验和检测等服务平台。强化金融、保险、证券、物流、财会、专业咨询等配套服务,规范发展技术评估、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换、产权交易、会计、法律、鉴证、生产力促进中心、咨询、信息等中介服务机构,提高对外来投资企业的服务水平。

19.加强区域互动合作,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扩大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合作,密切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周边省区市的联系,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区域间共建园区和共建项目,鼓励采取“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资产和出资比例,分担建区责任、权利和义务,共享共建园区收益。积极争取深圳、大连、宁波、青岛等对口帮扶城市支持我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六、加快承接地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20.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投入。鼓励国内高校到产业集聚区联合办学,兴办分校或独立学院,建设实训基地。支持职业学校根据产业转移需要,新增和调整相关专业,为产业集聚区定向培养中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在产业集聚区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转岗职工技能培训,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补贴。

21.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建立健全覆盖产业集聚区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引导人力资源与产业对接;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和用工需求信息发布制度。切实保障产业集聚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支持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农民工租赁住房,切实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机制。

22.加强人才开发服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多边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建立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建立国家级引智基地,在有条件的企业设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和培养工程,推动高级人才柔性流动,加大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力度。积极探索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人力资本优先发展积累机制。对部分紧缺或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省政府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薪酬办法。

七、强化政策支持和引导,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23.财政政策。从2011年起,各级政府要按照“整合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投资促进机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激励机制建设、鼓励类重大产业转移项目的财政支持和银行贷款贴息扶持力度。投资建设工业标准厂房的,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和工业厂房人防费。列入相关科技计划、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高技术产业化计划的项目,自立项之日起3年内政府免征购置新建生产科研办公用房的交易手续费,减半征收购置存量生产科研办公用房的交易手续费和产权登记费。企业整体收购我省国有企业,对被收购企业原有的不良资产,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予以核销,对非经营性资产准予剥离;在收购、兼并、重组过程中涉及存量土地、房产转让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免费变更权属;办理水、电、气及其他权证,免收除工本费外的其他费用。鼓励企业开发并申报国家级自主创新产品,经认定为国家级自主创新产品和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在孵高新技术产品,可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重大转移项目的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及技术改造,由省政府给予贴息或资金补助。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在按有关规定申请现有高新技术、信息产业、教育、商务等专项资金时,给予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可列为贵州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属“飞地经济”模式引进的鼓励类转移产业集聚区或产业链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采取财政返还方式,可由企业原籍地政府参与项目的税收分享,具体分配比例可由产业输出地和产业承接地政府协商确定。

24.税收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区域性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为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一个纳税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在一个纳税内,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企业从事符合《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认定(复审)合格的高新技术企业,按照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规定,自认定(复审)当年起可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25.金融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等产业转移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为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转移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业务创新,及时满足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对鼓励类产业转移企业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指导和帮助转移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有实力的转移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允许转移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26.土地政策。将产业集聚区等各类建设用地统筹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支持,在省分解下达用地计划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农用地转用指标要向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较快的地方倾斜;对投资5000万美元或3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鼓励类产业转移的重大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由省统一调剂。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实际,拟订《贵州省优先发展产业工业项目目录》和《贵州省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工业目录》。凡是符合两个目录且符合用地集约要求的工业用地,实行优惠政策,可按国家规定的最低价标准的50%执行。继续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产业集聚区内调剂使用。

27.投资政策。对从沿海整体搬迁到我省产业集聚区的企业,有关部门要及时相应办理企业在沿海评定的工商、海关、外汇管理类别相关手续。允许转移到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将原进口设备转到符合国家鼓励政策的新企业继续使用,监管期限可以连续计算。对省外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以及海内外重要研发机构、中试基地等落户产业集聚区的,享受转出地同等优惠政策待遇。对转移至产业集聚区内创新型产业相关核心技术、重大装备研发项目,或重大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由省政府给予资助。对能形成完整产业链、有较强产业配套能力和明显产业集聚效应的地区,优先纳入省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在重大项目推荐和配套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

28.开放政策。进一步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子口岸、“无水港”建设步伐,为企业产品进出口提供优质高效的通关服务。积极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建立区域申报平台,方便产业转移企业的产品和设备在区域间快速通关和转关。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采购中心和产业基地。鼓励在华外资金融、保险、会计、审计机构在黔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外资按规定并购省内企业,参与省内企业改造重组。引导和鼓励海内外优秀人才到产业承接园区创业、投资。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和利润再投资。健全透明稳定的商业制度和规范的商业纠纷解决机制,培育熟悉国际规则的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专业人才队伍。

29.奖励政策。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符合国家及我省有关规定的,可享受品牌发展的支持政策。整体转移企业落户我省后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出口名牌等国家级品牌的,按照有关政策由省政府给予奖励。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产业发展需要的产业转移项目,政府按实际到位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属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以商招商的龙头企业,奖励标准可适当上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转移企业在产业集聚区内进行二次投资的,企业上缴的税收中的地方所得部分,三年内以适当方式返还给企业。

八、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承接产业转移取得实效

30.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承接产业转移的日常工作。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制订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及时协商解决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宣传力度,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协调制度,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防止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各市(州、地)、县(市、区)要成立相应机构,建立相应机制,切实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领导。

31.完善激励制度,营造良好氛围。省政府适时表彰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成效突出的地区和单位,并给予建设引导资金支持。各地政府也要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奖励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地区、部门、企业和社会引资人,支持重大产业引进、重点产业链接和产业集群形成。

32.制定落实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各地政府要把推进承接产业转移摆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组织编制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省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落实工作措施,共同推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对重大产业转移承接项目和重大投资促进活动中签约的重点项目,要严格执行部门督办责任制、跟踪落实责任制,实行“签约-落地-投产-达效”全程跟踪服务。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本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实效。

贵州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发布部门:贵州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0年12月20日 实施日期:2010年12月20日(地方法规)

第五篇: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决定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决定

(2007年8月8日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 南发〔2007〕28号)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精神,加快我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步伐,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特作决定如下:

一、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我市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经过努力探索和实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经营规模小,尚未形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特色不突出,优势不明显;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等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进程,逐步实现农业优势产业生产专业化、企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产品特色化、服务一体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财政增税、就业增加、市场竞争力增强为目标,以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为主要任务,以培育农业优势产业为重点,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以优质产品原料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扶大做强龙头企业,壮大优势农产品基地,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按照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已形成规模优势,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份额,具有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产业,推动农业资源、人力、财力向优势产业和产区集中。

2.坚持产业发展原则。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工业带动农业的能力,带动农业优势产业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格局,实现生产、服务、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3.坚持持续发展原则。把保护资源和环境作为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一条基本方针,贯穿到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推行标准化生产,使农业优势产业发展与农田基本建设、耕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4.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立足本地资源,发挥当地优势,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效益农业新格局。

(四)发展目标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前景,加快发展优质谷、糖料蔗、果蔬、桑蚕、木薯、商品林、花卉、畜禽、牛奶、罗非鱼等十大农业优势产业。到2010年,主要农业优势产业产值达到221亿元,年均增长6%;实现农产品加工工业产值4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优势产业基地;力争培育5家以上国家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30家以上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80 家以上市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30家,其

中年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3家,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6家;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联结带动农户 50万户,占农户总数40%。

——优质谷产业。重点在横县、宾阳县、武鸣县、上林县等县区建立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2010年优质谷产量128万吨;粮油食品加工重点发展精米加工,开发方便、休闲、早餐等系列产品,粮食产品加工产业产值20亿元,培育2-3个区内粮油加工知名品牌。

——糖料蔗产业。重点在武鸣县、宾阳县、横县、邕宁区等县区建设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2010年全市糖料蔗产量1000万吨;打造甘蔗-糖-糖深加工、燃料乙醇和浆纸系列产品产业链。糖蔗加工产业产值50亿元以上,培育2-3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

——桑蚕产业。重点在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邕宁区等县区建设桑蚕产业基地。2010年鲜茧产量10万吨;重点发展养蚕-缫丝-丝织-服装系列加工,桑蚕加工产业产值15亿元,培育1-2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

——果蔬产业。重点在隆安县、武鸣县、横县、西乡塘区、良庆区等县区建设无公害果蔬基地。突出抓好香蕉、龙眼、荔枝、菠萝等亚热带水果发展。2010年水果产量90万吨,蔬菜产量300万吨;发展保鲜、冻干、罐头果蔬和果蔬汁、果蔬饮料等新产品,果蔬加工产业产值10亿元以上,培育2-3个年加工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

——木薯产业。重点在武鸣县、隆安县等县区建设高产木薯示范基地。2010年木薯产量76万吨(干片);扩大淀粉、酒精加工,开发精深产品,木薯加工产业产值30亿元,培育2-3个大型企业集团。

——商品林产业。重点发展和夯实邕宁区、横县、西乡塘区、兴宁区等县区速丰林基地。2010年速丰林面积达到370万亩,其中竹林70万亩;打造林纸浆、林板材及其制品产业链,实现林产业工业产值70亿元以上。

——花卉产业。重点在兴宁区、武鸣县、横县、宾阳县等县区发展绿化苗木、花卉基地。2010年花卉苗木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重点发展商品和旅游休闲型花卉示范基地,打造全区最大的花卉集散地和广西花卉交易中心。在横县、宾阳发展茉莉花特色生产和精深加工基地,重点培育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逐步培育成新的优势产业。

——禽畜产业。重点在武鸣县、邕宁区、良庆区等县区建设生猪生产基地;建立环市区周边、辐射到武鸣、横县、上林、隆安等县的肉禽、肉牛产业基地。在武鸣、马山、隆安县发展黑山羊特色养殖,逐步培育成新的优势产业。2010年肉类总产量达到55万吨;重点发展畜禽速冻产品和肉深加工产品,培育1-2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畜牧加工业产值达到10亿元。——牛奶产业。重点在江南区、西乡塘区等县区建立黑白奶牛养殖基地;在武鸣县、横县、上林县发展奶水牛特色养殖, 逐步培育成新的优势产业。2010年牛奶产量4万吨以上,培育2-3个年加工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罗非鱼产业。重点在横县、上林县等县区建设标准化罗非鱼出口养殖基地。2010年罗非鱼产量10万吨;力争创建1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培育1个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加工出口型龙头企业。

二、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工作重点

(一)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1.加快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基地。通过集中投入,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市、县(区)、乡(镇)三级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建设高标准农业优势产业示范基地,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引导各地和农民按照市场需求,通过龙头带动,发展优势农产品集中连片经营,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专业村、专业乡镇。

2.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加工销售能力,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形式,带动农民建设农产品原料基地,建立

一批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3.发展农业优势产业规模经营。扩大对种植示范基地、养殖小区的补贴,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造,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适度集中,发展农业企业集团和农业经营大户。

(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1.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增强农业科研单位和推广部门创新能力。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积极鼓励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与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建立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在农业科技研究中的作用,扶持、鼓励龙头企业直接开展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的研发、引进和推广。

2.大力培育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要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建立农业技术指导员包村包片,培育科技示范户,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要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应用科技生产能力,建设高水平的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队伍。

3.加快农业良种良法推广应用。要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扩大农业新品种引进、试验规模,加快主推技术进村入户,促进农业优新品种在生产中普遍应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加快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健康养殖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开发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免耕栽培技术以及集约、高效、生态畜禽水产养殖技术,提高农业资源使用效率,实现农产品生产生态、高效、安全。

(三)培育农业市场体系

1.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建立优势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补助资金,并采取优惠财税措施,支持建设培育大型农产品集散市场。支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在优势农产品产区启动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加大建设“双百市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万村千乡市场”等工程力度,大力建设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成形成覆盖优势农产品产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农产品专业市场网络。

2.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化流通。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抓好农业信息服务,形成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乡村黑板报、农业专业组织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使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到企业,”架起农产品从农户到市场到企业的桥梁。积极发展网上交易、连锁经营、直销、代理等新型交易方式,构建现代化的优势农产品销售网络。

3.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强对优势农产品的营销服务,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宣传,开展优势农产品展销会和展销活动,大力推介我市优势农产品。围绕南博会平台,举办、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活动,架起我市农产品与各大城市及国际市场的桥梁。加强与优势农产品主销区和销售潜力区的协商与合作,切实做好优势农产品在主销区的质量安全检验认可、市场准入、质量安全追溯等工作,建立稳定的优势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服务管理, 确保我市农产品通向重要目标市场畅通无阻。

(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

1.加强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监控。改善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的产地环境,加强对生产投入品、生产、加工、贮运等环节的规范管理,确保农业生产、销售、经营全程质量安全。进一步完善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在优势农产品基地建立质量安全检测站(室),加强日常监督检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工作。强化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加强推广先进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的工作力度。

2.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完善我市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把好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发展完善计算机、因特网网络监控等现代化手段,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大力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在重点地区、品种、环节和企业,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继续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加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大力发展农产品无公害、生态化生产。

(五)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1.加大对优势农产品龙头的扶持。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整合农产品加工和产业化扶持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一批位居全国全区同行业前列的龙头企业。各级财政尤其是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规模扩张、技术改造、创建品牌和名牌,建立和扩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促进工农互动。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解决农产品收购资金困难问题。要加大培植国家、自治区、市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的力度,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后劲。

2.大力引进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制定农产品加工规划,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园区,搭建便利的优势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平台。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农业优势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库,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特大型企业到我区发展农产品加工。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域集聚,鼓励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业向主产区集中。重点扶持农业优势产业基地县发展农产品加工,逐步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主动承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我市,借助其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加快我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

3.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服务型龙头企业。要加大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力度,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贮藏和农资采购经营,加快培育、发展一批上档次的优势农产品服务型龙头企业,促进优势农产品销售流通和增值。

(六)大力培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1.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快制定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细则,有关部门要抓紧出台具体登记办法、财务会计制度和配套支持措施,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

2.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获得产业化资金扶持的农业产业化组织、企业必须与农民签订农产品收购订单,实行报价收购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工作,进一步规范订单农业合同内容,明确权利责任,提高订单农业履约率,引导农业产业化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

3.加大对农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结合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村致富带头人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体系,优先扶持建立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农产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的项目,重点扶持一批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社,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市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经费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采购信息设备、开展培训学习和交流活动,增强其服务能力。

(七)扩大农业对外合作开放

抢抓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发展机遇,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主动承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及中西部地区转移到沿海发展的产业,壮大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农业对外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区域性农业合作,强化与粤、港、澳、台、闽、浙等先进地区的农业合作交流关系,引进先进地区的农业技术、品种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积极探索与东盟国家建立农产品生产技术交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途径,积极扩大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扩大向港澳传统市场出口,开拓东盟、欧美、日韩、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拓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市场空间。

三、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保障措施

(一)领导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发展农业优势产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点,成立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优势产业工作。发展优势产业实行党委政府领导、主管部门负责制,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产业主管部门要落实人员负责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工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

2.创新工作方法。要切实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探索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善于运用干部带头、基层党员帮助、典型示范、龙头企业带动等形式,使工作扎扎实实推进。

3.严格工作督查。各产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完善量化的工作目标,追踪各项措施的落实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要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把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成效与党政班子和干部的绩效考评挂钩。

(二)经费保障

1.建立专项资金。建立财政专项预算重点扶持农业优势产业机制,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形成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稳定的资金来源。调整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使用,增加扶持农业优势产业专项资金的比重,重点扶持农业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增值加工和流通项目。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优势产业的发展。

2.整合支农资金。按照渠道不变的原则,将农业扶持资金“捆绑”起来,集中扶持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龙头企业。财政、发改委、农业、经贸等部门用于农业的投资开发资金和项目资金要与龙头企业的培育、基地建设、市场开拓等结合起来,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农产品加工扶持资金和扶贫开发资金优先向符合条件的农业优势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倾斜,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科技三项经费向农业优势产业倾斜。

3.引导社会投入。规范完善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使用,建立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发展农业优势产业项目的机制。引导工商企业、合作经济组织、集体、农民等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农业优势产业;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支持农业优势产业发展,通过优选项目,积极申报,把我市农业优势产业纳入国家、自治区扶持项目;招商引资促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加大力度,降低门槛,吸引外商和外资来我市建基地、办企业,或与我市龙头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其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优势,提高我市农业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三)政策保障

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投入。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农经发〔2000〕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通知 》(桂政发〔2002〕14号)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 》等文件精神。对于外来资本在我市创办优势农产品龙头企业的,给予享受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规费减免”、“保障项目用地”、“工业用地开发成本补贴”、“保障电力供应”、“鼓励投资兴建工业标准厂房”、“融资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财政扶持”、“投资奖励”等优惠政策。金融部门要将优势农产品龙头企业作为主要信贷对象,优先发放贷款,对信誉好的龙头企业给予授信,核定授信

额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及时发放贷款,解决优势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资金问题。税务部门要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所得税免征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124号)规定,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并与其他业务分别核算的企业,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从事优势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开发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1999〕49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免征收增值税;对农村的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其提供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各级行政部门要加强服务。按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三项制度要求,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恪守服务承诺,高效率、高质量履行职责,对发展农业优势产业所创办企业或实体,做到一站式服务,着力为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四)激励保障

1.建立责任制度。凡市财政扶持的优势产业项目,组织实施的部门和县区与市政府签订责任书,明确县区政府和市县产业主管部门为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组织、监督和实施的责任。

2.建立考核制度。市、县区产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并负责组织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考核。考核结果与各单位年底行政效能目标管理考核成绩挂钩。

3.建立奖惩制度。实行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制度,对发展农业优势产业成效突出的县区,市级在下一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对工作措施不落实、优势产业发展较慢的县区,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并在下一的项目资金安排上适当给予调减;市委、市政府每年对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工作进行考评,对发展优势产业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各县区也要制定相应办法,对所辖乡镇部门进行奖惩。

下载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