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市竹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林业系统)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5月9日召开了规模大、规格高的全市林业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绿色**,培育林业产业,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做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以竹产业为突破口,全力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将全省竹资源第一大市打造成为全省竹产业第一强市。这段时间以来,各地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贯彻意见,林业部门完成了全市竹产业的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我市竹林资源与竹产品加工企业的家底。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竹产业座谈会,共同研究和探讨加快我市竹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这种形式很好。此前,各位都作了很好的发言,总结了经验,查找了问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请市林业局认真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会议纪要,为政府决策和编制“十一·五”竹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下面,就我如何做大做强我市竹产业,谈几点意见:
一、要坚定做大做强竹产业的信心
其次,要正视我市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在资源培育方面,一是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三县市,占81%,其余四县仅占
19%。二是经营目的比较单一。约85%以上以单一生产竹材为经营目的,笋用价值没有得到挖掘。三是效益低下。据统计,我市毛竹每公顷年产竹材仅5.1吨、竹笋0.27吨,年产值2400元。中小径竹每公顷年产竹材仅1.7吨、竹笋1.9吨,年产值4400元。而浙江丰产的笋用和材用竹林每公顷年产均达到10-
15吨。我市竹业年产值为10.5亿元,而相邻浙江湖州市的竹林资源不及我市,竹业产值却达到40亿元,差距很大。在产品加工方面,一是竹产品加工能力不强,我市现有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竹产品加工企业仅241家,年加工产值仅6.9亿元,尚有40%的竹材、竹笋以原料形式销往外地。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市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竹产品加工企业中,只有**的5家企业从事竹笋加工,其余236家企业都为各类竹材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各地加工企业发展不平衡。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竹产品加工企业中,**县为195家,占80%以上,**县18家,**县15家,其余四县13家。四是缺少龙头企业。现有竹产品加工企业中,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9家,其中:亚普公司年产值为4000万元,国林公司年产值为2200万元,宏宇公司年产值为1880万元。全市没有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竹产品综合加工龙头企业。在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着投入资金不足、资源供给不稳定、缺乏有效扶持措施、企业间缺乏联合与交流平台等问题。
二、突出做大做强竹产业的重点
按照“市场运作,自主发展;政府推动,促进发展;科技支撑,滚动发展”的原则,做大做强我市竹产业,必须坚持资源培育与资源转化两手抓。
一是扩大面积。围绕市场需求,通过低产林分改造、扩鞭、于造等,积极发展毛竹丰产用材林、笋用林、笋材两用林,力争到2012年竹林面积达到180万亩。二是提高产量。通过优化品种与构和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丰产技术,大幅提高用材林的产竹量和笋用林的产笋量,力争将40%毛竹林改造建成丰产林基地。三是优化布局。
三、强化做大做强竹产业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行业规划指导,科学编制“十一·五”竹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我市竹产业快速、持续发展。
其次,要积极组建竹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竹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纽带的作用,促进竹林经营户与竹产品加工企业、各类竹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维护会员利益,提高我市竹产品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市竹产业协会力争十月份成立,各县市区要在年内成立县级竹产业协会。
第三,要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和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竹产品原产地保护及产品质量认证等工作。
第四,要全方位为竹产品加工企业搞好服务。对竹产业项目的申报、审批要予以倾斜;要加大竹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市、县林业局要编制竹子投资指南宣传材料;要制定鼓励政策吸引、启动民间资金投入竹产业的发展;林业部门要在税费征收、采伐、原料外运等方面提供更多方便。
同志们,有关专家预测,竹产业与花卉苗木业、森林食品业、生态旅游业将成为我国本世纪四大林业朝阳产业,竹业产值以每年15—20亿元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可以说,竹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理念为指导,就一定能够做好“竹文章”,把竹产业培育成我市林业第一支柱产业。
第二篇:在全市竹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林业系统)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5月9日召开了规模大、规格高的全市林业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绿色xx,培育林业产业,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做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以竹产业为突破口,全力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将全省竹资源第一大市打造成为全省竹产业第一强市。这段时间以来,各地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贯彻意见,林业部门完成了全市竹产业的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我市竹林资源与竹产品加工企业的家底。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竹产业座谈会,共同研究和探讨加快我市竹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这种形式很好。此前,各位都作了很好的发言,总结了经验,查找了问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请市林业局认真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会议纪要,为政府决策和编制“十一·五”竹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下面,就我如何做大做强我市竹产业,谈几点意见:
一、要坚定做大做强竹产业的信心
首先,要充分认识我市发展竹产业的优势。一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多”的自然资源优势。世界竹林80%分布于亚洲,中国是世界上竹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国90%以上竹林分布于长江以南。安徽是中国竹林资源较多的省,现有竹林400万亩,80%以上分布于皖南和大别山区。我市现有竹林172万亩,占全省竹林面积的44%,位居全省第一,仅xx县就有70多万亩。二是独到的市场区位优势。目前,竹产品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很旺,竹地板等产品在欧美、日本等地供不应求。我市是安徽与“长三角”对接的前沿阵地,公路、铁路、水路畅达,销售市场看好,外贸出口非常便捷,非常利于竹产品的市场开拓。三是潜在的后发优势。竹子浑身都是宝,产业关联度强,成长性好,综合利用价值高。竹子具有很强的加工性能,随着竹产品加工领域的不断拓展,竹子三经涉及建筑、家具、造纸、包装、运输、食品、医药、保健、牙织、旅游、环保、化工、军工等众多行业,竹产品已达千种以上,市场和效益潜力巨大。主动接受近邻浙江湖州市的辐射,必将促进竹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要正视我市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在资源培育方面,一是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xxxxxxxx三县市,占81%,其余四县仅占1 9%。二是经营目的比较单一。约85%以上以单一生产竹材为经营目的,笋用价值没有得到挖掘。三是效益低下。据统计,我市毛竹每公顷年产竹材仅5.1吨、竹笋0.27吨,年产值2400元。中小径竹每公顷年产竹材仅1.7吨、竹笋1.9吨,年产值4400元。而浙江丰产的笋用和材用竹林每公顷年产均达到10-1 5吨。我市竹业年产值为10.5亿元,而相邻浙江湖州市的竹林资源不及我市,竹业产值却达到40亿元,差距很大。在产品加工方面,一是竹产品加工能力不强,我市现有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竹产品加工企业仅241家,年加工产值仅6.9亿元,尚有40%的竹材、竹笋以原料形式销往外地。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市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竹产品加工企业中,只有xx的5家企业从事竹笋加工,其余236家企业都为各类竹材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各地加工企业发展不平衡。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竹产品加工企业中,xx县为195家,占80%以上,xx县18家,xx县15家,其余四县13家。四是缺少龙头企业。现有竹产品加工企业中,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9家,其中:亚普公司年产值为4000万元,国林公司年产值为2200万元,宏宇公司年产值为1880万元。全市没有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竹产品综合加工龙头企业。在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着投入资金不足、资源供给不稳定、缺乏有效扶持措施、企业间缺乏联合与交流平台等问题。
第三,要看到我市竹产业发展的潜力。当前,林业发展正面临历史性转变,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太好时机,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努力解决好我市竹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那么,差距就会变成发展潜力。一是如果通过精细培育、科学管理,使毛竹林平均每公顷竹材年产量达到9吨,竹笋年产量达到3吨,中小竹林平均每公顷竹材年产量达到7.5吨,竹笋年产量达到4.5吨。那么,我市就会年增毛竹竹材33.8万吨、竹笋23.6万吨和中小径竹竹材18.9万吨、竹笋84.6万吨。竹林一产产值将由现在的3.6亿元提高到10.2亿元,增加6.6亿元。二是如果将年增竹产品产量的80%按现有的加工水平进行加工,则二产产值将由现在的6.9亿元提高到17.4亿元,增加10.5亿元。全市竹产业年产值将由现在的10.5亿元提高到27.6亿元,增长162%。三是如果考虑到提高原料综合利用率和加工精深产品提高附加值两个因素,实际增值潜力还要大得多。
二、突出做大做强竹产业的重点
按照“市场运作,自主发展;政府推动,促进发展;科技支撑,滚动发展”的原则,做大做强我市竹产业,必须坚持资源培育与资源转化两手抓。
一是扩大面积。围绕市场需求,通过低产林分改造、扩鞭、于造等,积极发展毛竹丰产用材林、笋用林、笋材两用林,力争到2010年竹林面积达到180万亩。二是提高产量。通过优化品种与构和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丰产技术,大幅提高用材林的产竹量和笋用林的产笋量,力争将40%毛竹林改造建成丰产林基地。三是优化布局。
其次,抓资源转化,快速提高加工增殖能力。以金鹿为龙头,大力发展竹纤维产业;以亚普、国林和永国等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竹地板加工业,以青峰、斑澜竹业等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竹家俱加工业;以高峰为重点,加快竹二艺系列产品的开发;大力发展壮大竹笋产品和竹食品、竹饮料广三产、加工。不断提高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能力。以乏有企业为载体,在组建竹产业协会的基础上,对竹纤维、竹地气、竹家具、竹工艺品、竹笋等五大加工产品分类指导、协调、整合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品牌,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建立生产、科研、市场有机协调的新格局。到2010年,竹生产加工业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三、强化做大做强竹产业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行业规划指导,科学编制“十一·五”竹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我市竹产业快速、持续发展。
其次,要积极组建竹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其
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竹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纽带的作用,促进竹林经营户与竹产品加工企业、各类竹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维护会员利益,提高我市竹产品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市竹产业协会力争十月份成立,各县市区要在年内成立县级竹产业协会。
第三,要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和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竹产品原产地保护及产品质量认证等工作。
第四,要全方位为竹产品加工企业搞好服务。对竹产业项目的申报、审批要予以倾斜;要加大竹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市、县林业局要编制竹子投资指南宣传材料;要制定鼓励政策吸引、启动民间资金投入竹产业的发展;林业部门要在税费征收、采伐、原料外运等方面提供更多方便。
同志们,有关专家预测,竹产业与花卉苗木业、森林食品业、生态旅游业将成为我国本世纪四大林业朝阳产业,竹业产值以每年15—20亿元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可以说,竹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理念为指导,就一定能够做好“竹文章”,把竹产业培育成我市林业第一支柱产业。
第三篇:在全市竹产业发展暨林业生产要素流转体制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开这个现场会,主要是简单回顾和总结“十五”期间林业产业发展的经验,认真研究怎么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激活林业的体制机制和市场主体,提高林业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我市“七山一水两分田”,“七山”的潜力很大,理应为现代农业、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上午大家看了龙游县的几个点,龙游县、江山市分别介绍了竹产业发展和林业生产要素流转改革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市林业局长徐土土同志全面总结了“十五”期间林业发展特别是竹产业发展的情况,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讲得很明确,请大家认真研究,抓好落实。借此机会,就林业有关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做大做强竹木产业,使它成为“十一五”山区农民增收新的亮点
今天开这个会不是要求各个县都去发展竹产业,主要是提供一个思路。每个县都有自身的特色,但要把特色做大做强,非常值得我们研究。比如说龙游的竹产业,通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初具规模了,产业明显提升了;江山的木材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产值已接近25亿元,比农业产业大多了,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块状经济;开化虽然是山区县,但他的优势不在用材林,而是在茶叶,开化龙顶茶的品牌影响力近几年不断扩大,不仅在浙江,甚至在全国都有很强的影响力。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给我们一个启示:不是今天开这个竹产业发展现场会,就是让大家都去搞竹产业,主要是拓宽一些思路,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把我们的“七山”文章做好,进一步挖掘潜力,使之成为我市“十一五”农民增收非常重要的一个亮点。林业部门要切实转变思维方式,不能就林业抓林业,而且要有一个很大的转变。确实,农口部门的思维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大,许多问题、很多领域想不进去、不敢想、不敢做,对此我已多次强调、多年强调。今天开会,主要的一个目的还是要进一步拓展职能部门的思路。
这几年,我们衢州竹木产业发展非常迅猛,速度非常快。我概括一下,主要得益于五个方面:一是科技提升。无论是竹产业、木材产业,还是开化的名茶、衢江的竹炭,都与林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分不开,这是我们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也说明有关县(市、区)在这方面下了苦功,营造了好的环境,切实增加了科技的投入。二是产业集聚。林业产业的壮大主要依靠集聚发展。龙游竹产业、江山木业、开化名茶、衢江竹炭都是集聚发展的典范,而且集聚的功能、威力不断增强,如龙游竹产业产值已占该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5.6%,江山木业产值近25亿元,已被该市列为“六大产业”之一。三是政策推动。虽然在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方面我市总体上政策力度不够大,但在发展较快的龙游、江山等地,都为竹木产业的发展出台了有力的政策,而且力度正逐年加大。四是良好的发展环境。我感到竹木产业能够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并形成集聚效应,我们的职能部门特别是林业部门功不可没。竹木资源我市并不是十分丰富,但竹木加工业为什么在我市形成集聚,而没有在我们的周边地区集聚,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我们的职能部门营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如果要“赶”也十分容易,前几年林业“两金”多少厉害啊,只要稍微卡紧一点,竹木加工企业早就倒闭了。这方面我们衢州的教训并不少,如龙游的烟草市场,历史上湖镇的烟草市场是非常有名的;汽车配件市场也曾有非常大的规模,但两下一弄都跑光了。所以我说林业部门功不可没,而且林业部门在我市的工业化进程中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然也包括土管部门。江山竹木加工园区的兴起,就是得益于宽松的环境,利用当地的黄土丘陵优势,企业一下子就发展起来了。五是市场的拉动。像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要快速发展,市场影响是非常大的。为什么这个竹产业最近几年发展非常快,因为竹子资源生产周期短、再生能力强、生态恢复能力也强,所以它替代了很多木材资源;而且竹子的用途广泛,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市场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以上这些经验我们要认真总结。
当然竹木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刚才土土同志都说了,这其中有几个问题我非常的关注。一是环境问题。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各地不同程度存在过度采伐造成水土流失、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问题,这都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还有分散、低水平的加工带来的环境破坏,这都需要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高度地重视,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然再过五年、十年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会后悔的。目前的GDp是上去了,但把整个大环境破坏掉了,以后要恢复谈何容易啊?竹木加工的快速发展固然可喜,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发展方式。这几年我市快速发展的农家乐就是一个印证,原来很穷的地方现在变成了发展最快的地方,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为什么?这就是环境的价值啊!我们各个职能部门要认真研究规范监管的问题,尤其是林业产业的发展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切忌无序开发。二是竹木加工小散粗、产品层次低、附加值不高的问题。我们的竹木加工基本上是资源消耗型的,集约型的、高附加值的产品非常少,这严重影响了发展后劲。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大量的资源消耗,而竹木生产都是有周期的,不可能无限供应,到最后大家只能争资源、抢资源,造成恶性竞争。因此下一步的产业发展的路子怎么走,非常值得研究。三是政策措施推动的问题。总体上,我们的政策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几年我们虽然对竹木产业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还列入了“410” 重点产业,但对竹木产业的政策扶持几乎没有,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很大。四是林业的生产条件问题。总体条件还是很差,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近两年毛竹价格大幅度上涨,最高的已涨到35元一百斤,为什么?主要是劳动力价格上涨,一根根毛竹都是靠人从山上背下来的,劳动力成本就占了一半以上。而根本的原因还是林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特别是林区道路建设十分滞后,还有采伐机械的使用也十分滞后,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改善林区生产条件已迫在眉睫,必须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这个问题解决了,林业的生产效益就大大提高了。
“十一五”期间,竹木产业的发展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一是要狠抓规划。这要作为林业部门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深入细致地研究。首先是竹木资源开发的规划、竹木生产基地改造的规划,要认真搞,明确哪些是可以开发的,哪些是要严格保护的,哪些是要控制性开发的。如龙游溪口方向,这几年竹木加工发展非常快、非常好,但我感到环境跟前十年已不能比了,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大量采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工废弃物等,都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最明显的是水质恶化。还有笋竹两用林,也不能百分之百都搞,那样只会劳命伤财。其次是竹木加工的规划也要认真研究,务必相对集聚,形成加工小区,不然基础设施配套、废弃物的处理、环境的保护都难以到位。二是要依靠科技。要舍得在科技上投入,在科技进步上下功夫,依靠科技来提升竹木产业的发展水平。现在的发展已不是以GDp论英雄了,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基地建设、资源开发还是加工产品开发,都要在科技上下功夫,没有科技含量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这在产品出口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处处都有标准在限制你,没有科技含量根本就出不去。三是要大力推进精深加工。“十一五”期间,我们要认认真真地抓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竹木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这要作为我们各级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对重复的、低水平的、污染环境的、高消耗资源的企业要严格地控制,不是你说要来就让你来的。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的规划控制,有保有压,不然竹木产业将会陷入恶性竞争。就是原材料的价格,也不是越高越好,过高了企业难以承受,难以发展,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最后倒闭了农民也跟着受损。抓发展关键要讲求效益,而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四是要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林业和农家乐。这要作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现在一些部门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项工作是一举多得、一本万利的好事。只要发展起来了,有吸引力了,游客进去后,要吃、要住、要消费,当地的农副产品就自然升值了,附加值就上去了。林业部门要认真研究,拓宽思路,不仅要发展加工用林,更要发展观赏用林、休闲用林。五是要认真研究做大做强的产业政策。会后,市本级请市林业部门认真研究,竹木产业作为“410”重点产业,确实有规模、有潜力,需要研究几条实实在在、有力度的扶持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当地实际,研究相应的政策措施,重点是财政贴息补助政策、用地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农产品加工普遍都是微利性的,但他带动的是千千万万山区农民,更需要优惠的政策。如果政策紧一点,企业马上倒闭了,宽松一点,企业就发展壮大了。
二、深化改革,推进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
这项改革是做大做强林业产业的关键。不深化改革,林业生产要素不流转,林业产业是做不大的。仅靠农民自己的钱,靠财政每年几十万的补助,林业产业能做大吗?工商资本、银行资本、社会资本一点进不到林业建设当中,林业产业做得大吗?当前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各类资本进入林业的载体,这就是林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转。这项工作要作为“十一五”林业战线重中之重的工作,这是抓林业的“牛鼻子”,抓林业产业的“牛鼻子”,这项工作做好了,林业部门就是“第二土管局”。林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转,是中央明确倡导的,2003年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作了十分明确的规定,林业部门的所有干部、林技员都务必认真学习中央的《决定》,深刻理解和领会,集全部门力量,全力以赴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同时,这也要作为各级政府的一件大事,作为明年的一项突破性工作来抓。对此,我简要强调几点:
一是要抓住机遇。这么好的政策,各级林业部门要把它充分用足用好。我简单地算过,现在980万亩林地,除去300万亩生态公益林,100万亩用于土地开发等其他用途,还有500多万亩可以流转,每一亩平均按100块钱租金,流转三十年它的资产就是150多亿,怎么把资产变成资本,就看怎么流转了,这150个亿完全可以到银行担保抵押贷款,按70%算,也有105个亿。而且流转后,还有工商资本的投入,这么多钱集聚到林业战线上,将会产生多大的效应啊!林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林业休闲旅游、农家乐必将得到极大的发展。现在关键是要加大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
二是要突出重点。这着棋下活了,农村整盘棋就活了,各职能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推进这项改革,关键是要构筑市场化流转的平台。每个县(市、区)都要建几个林业生产要素流转交易中心,重点乡镇可以建交易所,就像土地交易所、房产交易所一样。平台建设的重点就是发证、评估、登记、注册(销)等,形成流转的程序。起步阶段,可以先粗后细,从不规范到规范,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透明、方便、快捷、少费,方便群众,取信于民,取信于银行。
三是要尽快启动。现在江山、衢江已开展了试点,刚才江山市已作了介绍。其他地方也要尽快开展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在建好交易平台的基础上,要以实现交易为目标,不然做了再多的工作也是无用功。实现交易一要产权明晰,二要准确评估,不然银行也是不敢办理的。
三、扎实做好秋冬森林防火工作,保障林业资源安全
当前,马上进入重点森林防火期。森林防火是林业发展、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林业战线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一是要突出重点。林业部门对此要有十分明确的指向,要切实把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旅游风景区、农家乐地区等作为森林防火的一类区域,强化检查、督查,确保各项防火装备、防火设施、防火责任、防火人员到位,绝不能出任何问题。对防火措施不到位的,务必立即责令整改,限期到位。二是要依法监管。森林防火是重要的安全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各级林业部门依据《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和执法监察力度,尤其是对重点林区、重点地段,要依法加强监管,确保防范在前。三是要落实责任。要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部门的责任、主体的责任,确保森林防火各项工作的落实。四是要不断增强防控的手段。各地要加快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的建设,这是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务必确保年底前完成。特别是衢江、龙游进度较慢,要抓紧。同时,各级财政要保障森林防火必需的经费,这是法律规定的要求,也是公共财政的要求。
第四篇:在调研全县油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调研全县油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
(未经本人审阅,2012年5月25日)
今天专题调研油茶产业工作,充分说明县委对这项产业的高度重视。首先要充分肯定各级各部门在油茶产业发展中做出的重大贡献,我认为做到了“四有三好”。“四有”:一是政府引导,协调有力。从宣传册里,可以看到上届政府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的决心。做到了领导到位、规划到位、组织到位、保障到位、协调到位。每年光产业引导资金就达120万,补贴更是达到600元每亩,并且还给优惠政策,鼓励干部脱岗承包。二是市场主导,企业有为。我们坚持市场主导的原则,积极推动企业龙头参与到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做到了有为。尤其是刚才听了两家企业的汇报和看了他们的基地之后,真正感觉到了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性,这两家是有胆识、有魄力、有实力的企业,他们具有战略眼光,进行长效投资,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做出了新贡献,取得了新突破。在此,请转达我对你们老总及公司全体员工的问候和衷心感谢!三是部门合作,乡村有劲。在部门合作上,总体来说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国土整治项目和油茶基地的建设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高效化的推行,应该值得欣喜。各级各部门在项目整合上都实现了主动、积极为项目配套、增资、服务。有些乡村干部为了一户的协调工作,可以连续几天几夜在村里做工作,可以不辞辛劳,甚至是不顾身体喝酒去跟老百姓去要土地流转。尤其是从企业
主口中,听到了我们乡村干部的口碑非常好,*****的服务环境优,说明大家的干劲很好,士气很高,尤其是几位村干部和合作社的社长,我听了你们的汇报,感到你们充满了激情。此外,协会牛会长,年过花甲了还在这里和同志们一起想着帮老百姓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所以我感觉乡村是有干劲的。四是群众参与,推进有序。总体上看,群众还是在从不认知到认知,不积极到积极地转变。在整个推进上,虽然我们为了科学发展停了一年。因为苗木没有储备,一些模式还没探索好,所以我们缓了一年的进度,但这个缓是为了更好地快。退一步、停一步是为了更好地快进一步,这符合我们“稳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首先是稳,稳好我们的发展态势、群众的情绪、生产标准,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措施,真真实实做到有序推进。慢半拍是为了更好地快半拍。总体来看,推进是有序的。今年,我们的总体规划是把去年的补上。林业局的调度在推进上是有序的,是讲科学的。“三好”:首先是规划好。我们的油茶产业总体规划符合县情,是科学的,总体目标是2015年达到30万亩,新造16万亩,改造14万亩;科学产业布局,在223省道、209国道沿线分别建设10万亩、3万亩的产业带,在铜湾片区、铁坡片区分别建设8万亩、9万亩的产业群。基于*****实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而且223省道、209国道沿线很适合种油茶。但我有一个疑问,209国道沿线的路边,这种矮灌木对林向有没有有影响。因为油茶属低矮灌木,按照我们的标准是越矮越好,不要它长高,与上级对于省道、国道两边林向要求有些出入,还不适合在山边大规模种植,这个规划确实还要适当调整
下,但这个规划的总体方向是对的。其次是工作好。全县上下工作状态好,工作进度快,有实效。三是来势好。按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老百姓一定会变被动为主动,变你要他干为他自己要干。鸿源基地一株树现在第四年就可以产一二十斤了,八斤有四两油,十斤有半斤,一株树就是十几块。创造经济价值着实可观,给我们以鼓舞、以信心,可进一步增强我们发展油茶产业的信心。
下一阶段如何进一步抓实、抓好、抓优油茶产业,我简单讲几点意见: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产业认识。刚才讲到的抓油茶产业的重要性,尤其是陈军同志讲的几点意见,我都赞同。关于抓油茶产业,会不会像过去抓金银花、抓百合和抓药材黄姜一样,又是政府推动让老百姓受害呢?肯定不是。各级各部门可以放心的大肆宣传油茶产业,第一,它是全球朝阳产业。因为它相当于橄榄油,目前,国际上最贵就是橄榄油,最稀少,供不应求。国际认定,中国的茶油正是可以跟橄榄油媲美的一种植物油,在国际市场上很有分量,民以食为天,都得吃油。油茶现在缺基地、缺原材料,油茶如果有足够的基地、原材料就可以打败其它食用油、动物油。所以它是一个全球的朝阳产业,具有全球性,不用害怕市场。第二,它是国家战略产业。中央政府、国务院已经把发展油茶列到了国家粮油安全的发展高度,来部署安排,我们能够创建全国油茶示范基地,这就标志着这是一个国家战略,不是*****战略,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定会大力扶持。第三,它是富民产业。刚才算了,每亩2千元利润,老百姓如果自己种的
话,10亩地就可赚到2万块钱,金山银山,不如我们一片油茶山;存钱、存物,不如存一片油茶林啊。要让老百姓看到实利,让他们知道发展油茶产业就是为子孙后代造福,是一个富民产业。全县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抓油茶产业当成一种政治使命、历史使命,来抓实、抓好,不要因为有不良情绪就不去抓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现在老百姓骂你,十年八年后,老百姓就说你好,真正的人生价值就能得到彰显。记得在新晃抓牛肉产业时,群众骂我“你这个书记怎么带着我去搞这个”,要我们出钱出力,但离开时,牛肉产业收益了,发财了,他们就记得你的好。当时还没有得民心,是因为老百姓还没有看到长远的效益,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超前发展,带领他们超前谋划,要推动,就要有付出,所以希望各级各部门,尤其是乡村两级,要把它当做自己的事来干,当做一项长效的工程来抓,真正要把油茶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原来的工作只到县乡两级领导机构,村一级没有,那么村一级要强化,在原有的县乡两级的领导机构下,重点的乡镇要把村一级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村里要有领导机构,实行责任制。下一步,县农办等公室要精心指导,要责任制到村,重点村要布局、要考核,要和我们县里5个实体创建、文明创建、绩效考评创建结合起来,既然是一号工程就要纳入到考核中间,进行考核。请办公室统筹、协调。
三是要进一步锁定发展目标。今年我们要奋力赶超,今年的目标是,新造2.8万亩,改造5千亩。这个目标不能打
折扣,锁定目标不放松,一月一抓、一月一调度,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到实处,每一亩地块、每一个山头都要有具体的责任人,要有工作目标、工作台账。同时,还要锁定总体发展目标,达到5年发展30万亩的目标,我们还刚刚起步,任重道远,时间紧迫、急不我待。以前造的油茶面积加起来还不足10万亩,还有20万亩的任务新造和改造,未来三年,平均每年有7万亩的任务,地块难找,土地流转更难,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责任感,切实加强每个环节的落实,每一个指标的核定。
四是要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要探索好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这是基础,模式设臵好了,老百姓高兴了,流转起来就快了,模式没有设臵好,再费九牛二虎之力也留不下来,所以首先要探索好发展的基本模式,哪个方法好就用哪个方法,为什么老百姓不同意,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有些地方老百姓推动得很积极,对比下,寻找过来经验,租金先让他定心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要考虑长远的发展问题,所以公司考虑得让利的就要让利,和老百姓共同发展致富你才能长远地致富,不然的话矛盾重生,这个问题上,我们一个要照顾群众的利益,也只有充分考虑了群众利益,我们才能可持续地发展,老百姓也才能积极主动地管护林地,不然他会破坏。宏远公司探索的模式很好,我们还可以推广,当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些地方不一样,可以多重模式,只要群众答应,所以这里我强调一定要探索好基本模式,一个是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传统模式;或是土地+租金+补金+分红等模式;或是公司和村集体进行合作,实行利益捆绑,还可以和村集体进行挂钩,现在我们村里面都没有集体经济,我们不止做这五年的事情,我们为下一届为子孙后代留下点财富行不行,我们村里面来流转这1000亩地,村集体有能力的去贷款,或者发动村民入股的形势,村民股份制的形势,土地流转金到时候老百姓一起来分成,村集体也可以探索这种模式,一个村1000亩来作为集体经济来搞,我们214个村就是21.4万亩,30万亩就完成了,这个大账算起来很让人兴奋,一千亩地村里作为集体经济流转过来,先不给老百姓流转资金,先作为股份,5年后受益了,每个村民都进行分红,村集体占10%或20%,多少有一点,280万里面,有28万是村集体的,你看有多红火,如果我们每个村都有集体经济了,每个村长书记当起来都有滋有味了,都能调动群众积极性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可以探索出更多更好地模式,这个我们就是算清账,给老百姓算清账,要跟村集体算清账,要跟企业算好账,只有算清了账,你才好推进产业发展。发展产业要主动对接市场,我发展产业从来都不愁规模的问题,我愁的是市场的问题,愁的是品牌和技术的问题,这几个问题解决了,规模不是问题,我在抓新晃黄牛肉的时候,我首先抓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口感,味道要好,产量上去了,拿国家地标产品认证,然后抓市场,开新闻发布会,让全省知道新晃有个好黄牛肉,然后抓价格,价格要提升,我逼着企业涨价,开始企业怕卖不出去,结果涨了比他原来好,供不应求,过年都没有货了,他临时招了100多职工去加工牛肉,但是后来没有牛源,后来他想到赶快去养牛,发动大户养牛党,企业自发去找农户去养牛,这就是
一个经济规律问题,产业发展问题,我们一定要研究透研究好研究够,那么推动起来就不难了,今天我听了这些,为什么难,还是农民没有利益,所以难,简单一点就是农民没有利益所以难,企业算比账,只要有赚的,小赚不如大赚,把面积扩大了就大赚了,何必锁到要拿100%,你扩大到20000亩拿50%都比2000亩的100%要赚,早一年就早受益,所以所以首先要考虑产业发展模式问题,探索好基本模式,模式对路了,土地流转不成问题。要做实基础工作,第一,要加强培训。特别是要加强政策技术培训,做好群众工作,这是基础的工作。第二,要做好基础工作。基础工作首先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又是政策的宣传问题,政策宣传要对位,要到户到人,技术培训要到户到人,要学习麻阳芷江经验,技术要到田间地头,要把技术传下去。第三,要加大土地流转。1-3月是最佳育苗期,现在是5月,土地流转只有6-9月的4个月时间,有些群众工作难做,尽管政策到位,利益到位,但也有些人死脑筋转不过弯来,这样的人大有人在,所以这个事情还要靠我们提前谋划,要把任务提前分解到乡村,必要时还要召开专题调度会,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早来调研的原因,就是希望我们早行动,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第四,要夯实基地建设。一方面,要按规划进行基地布臵。不能盲目去寻找基地,刚才讲的科学规划的问题,请林业局的同志辛苦一点,不适合的要赶紧调下来,特别是刚刚说的三边绿化的地块,要调到其它地块去,科学规划要先行。另一方面,基地要按标准建设。要按标准化基地来进行建设,进行指导,包括开垦、整理、水源的配臵等。
五是要进一步优化产业服务。要优化技术服务,技术服务又分几个层面,一是加大技术指导。政府相关部门的专家服务要指导到各个乡镇,各个乡镇的要指导到村组。再有企业主体的技术服务要有保障,要有专人。二是抓好苗木服务。这个是根本,抓这个产业如果苗木不到位,苗木不优的话,那就是害农民,“种子事件”最大的受害者还是老百姓,苗木也是一样,像我们今天看的宏源的基地,有的茶树5年了都还没结什么果子,这还是建设的标准化基地,有技术员指导的,就存在种苗的选育、个性差异问题。就要在苗木上做好服务保障,别看是市场行为,政府一样要引导,要督促,需要政府去管制,这个请林业部门一定要严格把关,千万不要以次充好,宏源公司要有历史责任感,千万不用为了自己企业赚钱,以次充好卖给老百姓,老百姓搞不清,拿回去种植了之后不结果,5年后才看的到,损失的是人力物力财力,对不起老百姓,这个请苗木服务站要加强。三是强化工作服务。部门流程化服务,包括乡镇、乡村两级,土地流转、项目资金补助等,要让他们又快又好得到我们的服务,希望各级各部门加大自身服务力度,主动作为、主动服务、主动安排,局长开会回去就要安排到股长、到责任人,每个责任人要为哪个企业服务,为哪个乡服务,都要有工作部署。督查室要严加督查,我开的会,局长回去以后要层层抓落实,实行绩效管理制,下次如果哪个会议开完以后,没传达贯彻到位,没有部署到位,没有主动作为到位,我就追究局长的责任,追究来开会的人的责任。尤其是部门这里,刚才田华表态很好,资金问题要及时保障到位,按进度预拨,也不能全
给,乡村要有这个意识,钱全给你们,最后事情没办成,这个是不行的。还要提倡以奖代投,刚才大家讲的经费少了,没关系,可以再增加,但是要以奖代投,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了,按亩数来计算,一亩地增加一点钱,具体多少钱你们拿个方案,我看还是有必要加大工作经费的力度,以奖代投,谁的积极性高就奖励谁,结合我们今年“富民强县”的一号文件,这里面有个一千万的引导资金,东部片区这个一千万就重点引导油茶、蔬菜和养殖产业,这个资金就可以从这里面来进行奖补,以最大限度的调动积极性为原则,来做实各项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大项目整合的力度,各部门要围绕我们的一号工程、一号产业来整合项目资金,包括我们近期要抓的三大农业产业,当然它们的布局不一样,所以在工作中要进行布局,争取最大限度的服务产业。四是做好信贷服务。信贷及融资服务确实很难,政府也有点举步艰难,因为银行不是政府管理,但是我们可以搭建一些平台。一个是要利用好当前的一个“政府贴息”政策,特别是财政局要和劳动局商量一下,我们也鼓励老百姓进行油茶开发,返乡农民工可以贷款5-8万(男同志5万,女同志8万)由政府贴息,在三年内他们可以不用成本,这个钱是国家在帮助他们,三年后他们在还钱。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可以滚动贷款。一亩地2800元,十亩地28000元,一家一户种个十亩地没问题,无息贷款管个三年,到第四年都开始挂果了。自己家里种,自己出劳动力,成本还不用2800这么高。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可以调动各方的资金、项目来整合支持的,这个政策很多老百姓也不知道,所以我们对政策的宣传还不
够,我们部门要加大这种意识,宣传到农户中,调动他们来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有些政策用好了就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在新晃的时候,我说发展旅游都说没钱,但是有个政策就是国家民茂支持贷款贴息,新晃是民茂县,是少数民族县,和*****不一样。原来新晃没有去研究这个事情,每年只有30来万的贴息计划,我去了之后,一研究这个政策,第一年贴息贷款就达到了1300来万,去年1500万,我考核他们企业银行,要求他们必须要贷款这么多,贴息这么多,带动的是民间资本5-8个亿,这就促进了民间工业企业的贷款,促进了生产力,带动了项目的投资。新晃牛肉为什么能发展起来,它也享受了贴息贷款,一年几百万的贴息。所以如果这些企业我们都想想办法,为他们贴息,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可以甩开膀子更大规模的扩展,那就不是一万六千亩,可能一年就是两万六千亩了,所以部门要主动的研究政策,当好参谋。有些部门有懒汉思想,觉得这个钱他们没得,不用那么积极,但是目光要长远,你没得的,你孩子会得的,产业发展老百姓富了,产业兴旺了,我们的财政就好了,财政好了,就业岗位也就多了,就业难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些都可以让大家受益,不过这点在*****还是很好的,*****的干部都把自己的事业当做一种任务,一种责任在做,应该说懈怠的思想还是少的,我提醒你们还要继续再努力研究政策,搞好信贷的政策服务。同时还有些保险体制,在这里我要提醒财政部门,还要为老百姓做好涉农保险服务,油茶这块我们不要说高枕无忧,虽然不太燃,但是万一发生火灾,一片片的林子,烧下去老百姓就损失了。此外,油茶也
有虫患,老百姓最怕的就是发展产业时出现虫患,在此,我提醒林业部门,要考虑林业保险的问题,林农保险的问题,怎样去和保险公司谈判,政府该补贴的引导资金里面,也可以考虑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这个产业发展的配套。这样提前考虑,未雨绸缪,就可以避免出现灾情后老百姓怨政府的情况。现在保险公司执行的政策性保险标准太低,要想办法和保险公司协商,提高油茶保险标准。如果不行,我们政府贴一部分,农民承担一部分,加大林农的保险力度。
六是要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第一,是要扩大招商,加快种植面的扩面,实现规模效应。任何一个产业只有具有规模了,才能举龙头、才能举牌子,才能占市场。小打小闹是成不了气候的,我们别以为30万亩,我们上次到郴州考察,人家一个县50万亩,衡阳市的常宁县有100万亩。我们有两个商家,我们还应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实现扩面。我认为潘县讲的公司主体、群众参与,技术指导到位,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首先是招商引资,扩大招商面,扩大种植面,对于千家万户的老百姓可以以协会、合作社、村集体流转的方式,你们可以考虑通过村民入股的方式,不给流转金,油茶成林后再给村民分红。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探索,特别是扶贫村,扶贫办应该引导村民通过土地入股的形式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来扶持开发,围绕县里的主导产业统筹规划。因为每个扶贫村都有些资金,多的有几十万,少的有十几万,还有移民村都有一定的资金,都可以整合起来,这样,我们扶持几年,村里的集体经济就扶持起来了。第二,就是要加快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的整体
效益。现在我们对企业这一块要求还比较弱,我觉得我们下一步招商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要求,我给你流转土地,我给你做群众工作,但是,你必须把精深加工放在*****县。现在我们宏源公司已经到市工业园去了,这是没有办法。但是下一步我们招商引资,企业必须给政府一个承诺,如果在市工业园进行深加工,那就要在税收方面给我们分层,不然我们都是做技术活,我们县里那么支持,前期财政投入那么大,我一点收益没有那还是不行。所以,希望企业要协调好,我们自己也首先从招商初期就要考虑这些问题。我们会全力抓好土地流转,抓基地建设,给企业优化发展环境,企业也要全力抓好投资,抓好产品的精深加工。
总体上,在这六个方面,我希望全县上下进一步思考,把油茶产业作为“一号工程”抓实、抓好、抓优,切实实现以及“十二五”期间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五篇:在全省油菜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油菜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省农业厅 牟锦毅总农艺师
2009年4月30日
同志们:
这次油菜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当前油菜籽生产销售形势,总结交流油菜高产创建经验,研究油菜产业发展对策措施,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厅党组非常重视这次会议,任厅长多次作出指示,要求做好有关调研分析,认真研究对策措施。上午,大家参观了益海(广汉)粮油饲料有限公司和广汉、旌阳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刚才,大家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省粮食局的两位处长通报了有关油菜产销形势和政策建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王积军处长也给我们提出了工作要求。很受启发、值得借鉴。下面,我谈四点意见,供大家研究。
一、准确把握当前油料生产与市场形势
去年以来,国内外油料产销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有清醒认识。
(一)从全国看,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仅为40%左右。我国是油料生产大国,也是食用油消费大国。2007年全国油料种植面积1.7亿亩,总产量2568.7万吨,折食用油890万吨;当年全国植物油消费量达到2250万吨,缺口达1300万吨以上,主要依赖进口保障消费需求。其中油菜种植面积8463万亩,总产1057.3万吨,折菜籽油450万吨,占国产植物油总量的50%。我国已成为世界植物油进口大国,2007年食用植物油进口840万吨,几乎相当于全国食用植物油生产量,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19%,国际依存度不断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急剧下降。2000年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为63%,2007年下降到40%左右。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据国家粮食安全预测,到2020年全国食用植物油需求量将达到2900万吨,比2007年增加650万吨,年均增长50多万吨。
此外,榨油后的油籽饼粕是蛋白饲料的重要来源,占蛋白饲料需求总量的80%以上。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油籽饼粕消费快速增长。据测算,我国蛋白粕的消费量以年均7.3%的速度增长,国内油菜籽粕蛋白饼粕产量只能满足需求量的一半左右,2007蛋白饼粕进口总量达到2215万吨,国内消费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为52%。据中国饲料行业协会预测,到2020年油菜籽饼粕需求量将达到5000万吨以上,比2007年增加2000万吨,年均增长150多万吨。
食用油和油籽饼粕产不足需,供求不平衡,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使我国油料产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二)从我省看,食用植物油还不能自求平衡。油菜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物,菜籽油占日常食用植物油消费的85%。我省是油菜生产大省,也是食用植物油消费大省,2002年以来全省油菜籽总产连年创历史新高,2008年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达到189.4万吨,折菜籽油66万吨。据调查和测算分析,2007年我省农村居民年消费5.5公斤、城镇居民年消费11.35公斤,两项合计总消费量61万吨,加上工业与餐饮业用油20万吨,全省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81万吨,缺口15万吨,缺油菜籽43万吨,自给率仅75%,食用植物油不能自求平衡。预计到2015年,全省菜籽油年人均消费量将达到10公斤,共需油菜籽240万吨,尚差68.5万吨。
(三)从目前产销形势看,供给有所改善、价格大幅回落。据农情统计,今年全省油菜籽面积将达到1430万亩,比上年增加100.1万亩,单产与上年基本持平,面积扩大将增加油菜籽产量12万吨左右。但是,据调查,目前食用植物油价格不断下降。
1、价格变化情况。2008年我省油菜籽售价最高达到3.0元/斤以上,平均价格为2.7元/斤,全省油菜籽因增产和价格上涨农民人均增收30多元。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油料大幅度增产、供需关系改善,加上国际金融危机、跨国油料加工企业的操纵等综合因素影响,食用植物油价格持续走低。据调查,目前省内市场菜籽油批发价8000-10000元/吨,油菜籽价格1.8-2.0元/斤。今年油菜籽即将产新上市,按目前市场价格预测,产新油菜籽售价在1.6-1.8元/斤,相当于2007年的价格水平。
另据农业部监测,3月份湖北油菜籽进厂价3514元/吨,4级油出厂价7470元/吨,国际油菜籽价格同比下降50%,加拿大油菜籽到岸完税价3460元/吨左右,低于国内53元/吨,连续5个月低于国内市价。1-2月进口油菜籽34.6万吨,同比增加79.6%。
2、加工库存情况。据我厅最近到益海(广汉)粮油公司、四川汇强油脂有限公司、德阳市中立粮油有限公司、三台神龙粮油有限公司、成都新兴粮油有限公司等油脂企业调查,虽然去年油菜籽加工企业全面亏损,但多数企业仍在坚持生产。目前中、小型加工企业库存的油菜籽已基本生产完了(大型企业只收毛油进行深加工而不直接收购菜籽),农民家里也几基本没有存量。
3、菜籽油销售情况。据了解,由于国产油脂总量远不能满足需求,我省食用植物油也存在一定缺口,目前绝大多数油脂企业销售情况较好,只有少量库存。因此,今年油菜籽产新后仍有较大市场容量,不会存在油菜籽滞销问题,但农民“增产少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现象可能出现。
二、充分发挥油菜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食用植物油是城乡居民的重要生活必需品,我国食用植物油构成中,50%以上来源于菜籽油。发展油菜产业,对保障食用植物油供给、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脂的消费量逐年增加,食用植物油的有效供给在未来食物安全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从长远来看,油菜是我省的优势油料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面积、总产占全省油料作物的80%以上,居全国第三位,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和潜力。一是生态优势突出。四川地处长江流域上游,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具有发展“双低”油菜生产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被农业部列入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发展省份。我省种植的冬油菜收获时间在4月底5月初,比湖北、安徽等长江中下游产区早20多天,比加拿大等国春油菜早2~3个月,季节优势明显;我省油菜籽产销同区,运输、加工方便。
二是品种优势突出。四川油菜科研育种力量雄厚,拥有国家级油菜改良分中心一个,选育出川油系列、蓉油系列、蜀杂系列、德油系列、绵油系列、南油系列等一大批品种。2000年以来,全省共审定“双低”油菜新品种44个,引进“双低”油菜品种12个,有的还通过了全国油菜品种审定,在大面积生产上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的特点和优势。
三是品质优势明显。近年来,各育种单位高度重视品质育种工作,已获得了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双低超高含油率育种材料,部分品种和组合含油率已达45%以上,为我省商品菜籽含油率大幅提高奠定了基础。同时,芥酸和硫甙含量也进一步降低,达到了国家“双低”油菜品种标准。2008年全省“双低”油菜面积已达1000万亩,占油菜总面积的75.2%,全部为非转基因油菜籽。
四是增产潜力较大。一是面积增加潜力大。目前我省油菜面积扩大的潜力在500万亩左右,预计到2012年,全省油菜面积可达1600万亩。二是单产提高潜力大。目前我省油菜生产的区域之间、县与县之间单产悬殊大,高产区和低产区相差近50公斤,单产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2008年夹江、东坡、广汉、什邡四县(市、区)油菜高产创建来看,平均亩产187.3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30.3公斤,增20.7%。
五是加工增值前景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油菜籽年加工能力1万吨以上的企业有80多家,有西南地区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益海(广汉)粮油饲料有限公司。我省油菜籽长期产不足需,缺口达23%,2008年总产达189.4万吨,仍难以满足企业加工能力。同时油菜籽加工增值前景十分广阔,精加工低芥酸营养保健油,可提高30~50%的产值。“双低”油菜饼粕蛋白质含量40%,是稻谷、玉米的3~4倍,可直接利用替代豆粕作饲料。开发利用“双低”菜籽饼粕蛋白资源,可大大缓解我省生猪养殖中蛋白饲料不足的矛盾。而油菜籽副产品(饼粕、油脚)深加工增值潜力更大,一条年深加工1万吨油菜饼粕的生产线,可同时加工提取浓缩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累计加工产值可达6亿元,是原料的50倍。
三、客观分析油菜产业的问题与差距
尽管我省油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突出的品种优势和品质优势、巨大的增产潜力和加工增值前景,然而与油菜第一大省湖北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品质不稳定,含油率仍偏低。由于各地油菜生产在品种、技术和化肥农药使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双低油菜与其它十字花科作物插花种植,“双低”和非“双低”品种混种混收,生产的油菜籽很难达到“双低”商品菜籽的质量标准。而湖北省2008年双低油菜比例已达95%以上,比我省高20多个百分点。近几年我省油菜籽含油量平均在35%左右,比加拿大油菜籽低5个百分点以上。这些都不利于提高我省油菜籽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仍较差。用国际化的眼光来分析油菜生产现状,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与油菜种植面积较大的加拿大比较,我国油菜产量低30%,而单位面积成本是加拿大的2.5倍,其中劳动成本高18倍,化肥农药成本高1.5倍。与加拿大油菜比较,我国油菜生产成本主要高在劳动力成本上,我国每吨菜籽需要劳动力投入1186元,而加拿大只需59元(转基因)和79元(非转基因)。据调查,2001年-2008年我省油菜生产成本年均递增8.6%,其中用工投入年均增长30.3%。2008年我省油菜生产平均每亩总成本393.6元,其中用工作价278.5元,占生产成本的70.8%。
三是生产不平衡,低产面积仍较大。目前我省市、县之间油菜生产极不平衡。2007年德阳市平均亩产167公斤,而泸州、乐山、雅安、眉山市油菜平均亩产不到120公斤,相差48公斤以上。2007年,全省171个油菜生产县(市、区)中,170公斤以上的县20个,平均亩产183公斤,150~170公斤的县42个,平均亩产171公斤,而120公斤以下的县还有70个,面积258万亩,占全省面积的21.6%,低产面积较大。
四是综合利用率低,产业链条有待延伸。油菜富含油脂、蛋白质,是油、饲兼用的重要经济作物。菜籽榨油后的饼粕,除含有40%左右的蛋白质外,还含有粗脂肪、9.3%~13.4%的粗纤维以及植酸和芥子碱,精深加工增值潜力大,产业链条长。而目前我省油菜加工企业基本仍是以榨油为主的初加工,精炼油和油菜饼粕综合加工利用率不高,产业链条较短,加工增值潜力有待继续挖掘。
五是生产发展与加工业带动矛盾明显。虽然近几年我省油菜生产发展迅速,总产连续7年增加,2008年达到再创历史最高水平的189.4万吨。但是,油菜生产发展与加工业带动矛盾明显。主要表现在:订单生产面积不大,订单合同履约率低,优质不能优价;精深加工的技术成果转化慢;小企业、小油坊太多,与大企业争夺油菜籽,致使油脂加工企业“收不到”、“吃不饱”,难以实现规模化加工。
四、认真落实油菜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决定把油菜产业作为我省农业特色产业的重点产业来抓。如何推进油菜产业升级转型,关键在于转变发展理念,核心在于创新发展方式,重点在于完善发展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用市场经济的观念、工业经济的方法来抓油菜产业发展。
按照《四川省优势油菜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到2012年,全省油菜面积稳定发展到1600万亩,总产达到240万吨,人均占有菜籽油达到10公斤,产业总产值达到303亿元。通过3-5年的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国油菜产业强省,实现面积第二、产量第二、加工前列。
为实现上述目标,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明确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到“突出三个创新、加大五个力度”。
(一)突出三个创新
一是突出科技创新。依托国家油菜改良中心成都分中心、省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地市级农科所等科研单位,育种攻关、种子工程等项目,加快油菜“双低”、高产、高含油、多抗、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选育,研究、集成、示范、推广油菜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二是突出机制创新。突出油菜生产、收购、加工、流通机制创新,创新区域布局,重点突破53个核心县,面积达到1200万亩,总产达到190万吨,实行产业综合产值240亿元。大力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创新种植方式,大力推广“双低”油菜新品种,推行“芋-油”、“菜-油”、“一菜两用”等种植方式;探索利益连接新机制,逐步形成相应的产业化经营网络,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升油菜产业经济效应。
三是突出产品创新。要扶持龙头企业创新产品,在传统的菜油、菜粕加工基础上,开发新产品,如各类专用烹饪油、色拉油和利用菜粕生产的浓缩蛋白等高附加值新产品。拓宽旅游产品类型,大力开发油菜观光旅游休闲产业,在油菜盛花期,举办赏花节,打造短程油菜花旅游线路,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二)加大五个力度
一是加大生产发展力度。强化科学布局、标准化生产,合理安排油菜双低品种与非双低品种、双低油菜与其它十字花科作物种植区域,以保证商品菜籽达到“双低”要求。充分开发冬闲田和荒地资源等,努力扩大种植面积,落实国家油菜良种补贴政策,加大“双低”油菜基地建设,在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北三个优势区建设“双低”油菜标准化基地500万亩。大力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促进良种良法入户到田,辐射带动全省油菜籽单产提高、品质改善。大力推广油菜免耕直播、撒播等轻简化栽培技术,积极试验油菜机械开沟和机械播种,逐步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实现节本增效。
二是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建议从财政、金融、税收、保险等方面加大对油菜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在加工技术的创新和设备的改造更新、生产基地建设、产品销售流通等环节为企业提供服务,提升科技水平,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从油菜籽加工准入、菜籽油产品包装销售等方面进行政策引导,对企业“扶大抑小”,促进油菜籽向龙头企业集中,为其原料供给提供保证。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创新投入机制,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今年农业部安排我省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35个,资金700万元;省上还在新增财政支农资金中安排了800万元用于发展优势特色双低油菜产业,两项资金达到1500万元,这是近10年来对油菜产业资金投入最多的一年。此外,在标准良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入户等项目上要向油菜主产区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基地建设、产后加工、市场流通和品牌培育等各个环节加快发展。
四是加大产业服务力度。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搞活流通,努力提高产业服务水平。要积极发展、大力培育一批油菜专业协会和流通经纪人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公司+协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营销大户+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合组织在信息引导、科技服务、纠纷处理、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油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各地要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支持加工流通企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创办或领办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民主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另一方面,企业要运用现代化营销手段,拓宽流通渠道,积极推销“低芥酸油”产品,力推主打精品名牌,以品牌叫响市场,抢占市场。
五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是产品的灵魂,是产业强大的标志。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我省至今还没有推出优质菜籽油品牌,生产优势还没有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扩大我省优质菜籽油品牌知名度,提升产业发展素质,学习借鉴湖北发展油菜产业的经验,组织开展争创全省优质菜籽油精品名牌活动。通过制定条件、企业申报、专家评选、媒体公示的办法,推出品牌,提高我省菜籽油产品的知名度。力争到2012年,创立2~3个国优名牌,使“双低”油菜产业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实现我省由油菜生产大省向产业强省跨越。
最后,我再强调当前几项工作:一是认真搞好小春测产和核产工作,特别要加强与统计部门沟通协调,实事求是,核准产量。二是搞好小春粮油高产创建验收工作,树立一批高产典型。三是小麦良种补贴面积核查工作,要按照省上方案和办法,认真核实上报实际种植面积。四是高度重视今年水稻螟虫防控,特别是成都平原地区,一定要在水稻栽插前搞好稻桩稻草处理,减轻螟虫危害。五是要认真组织抢收抢栽、以早避灾争主动;地震灾区无水源保证的稻田要早走旱路,搞好种子种苗准备,及早改种旱粮,提高种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