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产业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2 07:0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镇产业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镇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篇:xx镇产业发展规划

XXX镇(村)产业发展规划

XXX镇地处XXX城西北X公里处,辖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面积约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万亩,截至2009年底,全镇人口X万人,拥有XX、XX、XX、XX、XXXXX、XX、XX、XX等中、省、市各级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单位XX余家。农业、工商、信用联社、邮政、建设等金融机构健全。XX铁路、XX公路穿境而过。拥有XXKV、XXKV变电站X座,电力总容量XKVA。地下水资源丰富。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大中型企业聚集优势,形成了以机械制造业、水泥建材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流服务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一、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了“XX”的种植产业和以奶牛、奶山羊、蛋肉鸡、生猪为主的养殖业,花椒面积XX亩,苹果面积XX亩,柿子面积XX余亩,奶牛存栏达到XX头,猪存栏达到XX头,鸡存栏XX只,奶山羊存栏XX只。

2、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现有各类个体工商户、企业近XX户,涉及商业、餐饮、服务、加工、矿山开采等各各方面。

3、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镇区现有人口X万人,建设面积X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正在不断增强,一个以工业为支撑的新型城镇正在崛起。

4、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全镇连续多年无重大刑事犯罪和治安案件发生,是省级“平安创建”模范乡镇,多次受到省市表彰。

5、劳动力资源丰富。全镇青壮年劳力X万余人,X%以上都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大多数劳动力外出务工,一部分在本镇各类企业工作。

二、主导任务和目标

1、工业方面

以X园区为载体,以X为依托,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把污染小、能耗低、产值高的机械加工、冶金制造等企业引进X园区,壮大工业基础。

2、农业方面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镇农业总产值X亿元以上,年均增长X%。

一是大力X产业。在巩固X等村X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新发展X、X等X专业村,年均增加种植面积X亩以上。二是发展杂果产业。在沿山的X、X、X等村,逐步淘汰品质较差的X树种,发展核桃种植,年发展面积500亩以上。三是不断壮大养殖业。以X养殖场、X村“X奶牛养殖小区”、X肉鸡养殖基地、X种鸡场为龙头,培养养殖大户,促进全镇养殖业日益壮大,力争出栏量第年递增X%以上。

3、服务业方面

提升传统行业,培育新型行业,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培

育经济新增长点。第三产业年均增长X%以上。

(1)服务于农业生产,建立为农服务的经济实体,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提升城镇传统的商业和饮食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

4、城镇建设方面

以产业促建设、建城镇带产业的扩大,加快城镇步伐,三年内城镇化水平达到X%,面积达到X平方公里。规划好XX园区,开辟X条新街道(道路),每年实施不少于X个建设项目,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推动社区服务,城镇通路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垃圾污水处理率均达X%以上。

三、主要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全镇产业发展规划领导小组,镇长为组长,城建办、企业办、财政所、土地所等为成员单位,组织实施规划工作。

2、加大扶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加大对农业的帮扶、扶持力度;及时与重点企业交流沟通,了解困难和问题,帮助化解、排除影响企业生产的环境问题,保证企业顺利经营生产。

3、招商兴镇。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实现产业兴镇,带动全镇经济发展。

第二篇:镇产业发展规划、汇报材料

寺坪镇产业发展材料

寺坪镇简介:

寺坪镇位于丹凤县城西南23公里处,山大沟深,交通滞后,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镇,辖区国土面积175平方公里,全乡共有15个村,275?(不准)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15731人,人均耕地1.6亩,有效耕地面积0.95亩。辖区内绿化面积达到95%,辖区的百万亩油松林是西北五省连片面积最大、造林成效最好、林相最为整齐的飞播林基地之一,也是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飞播林区。

全镇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乡村公路通行能力弱,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设施落后;群众增收困难,市场体系不健全,城镇化水平低,农副产品流通不畅;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消费水平低,发展、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招商引资难度大,经济发展滞后。

一、目前产业现状:

我镇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于林果业、药业、种植业、劳务、畜牧业等。林果业主要包括山茱萸、核桃、丹参、魔芋等产业,畜 牧业以鸡、猪为主;其他药材均有零星种植,但是规模不够大;我镇主导产业,也是传统产业为山茱萸,全镇共计2.2万亩,116万余株,产量650万吨,产值640万元,已注册白桑园、花园二个药业专业合作社。

白桑园村是山茱萸科普示范基地,面积2100亩,10万余株,产值150万元。近年来,通过科普示范,改变了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淘汰传统手捏粗加工,鼓励群众购买专用脱核机100余台,引进8901和8927等优良品种1000亩,注册了“寺坪牌”山茱萸商标,仅此项人均年收入1500元以上;花园村药业专业合作社含花园村1600亩山茱萸,共计8万余株,产值100万元。全镇已经形成户户小面积,整村成规模的山茱萸发展格局,其他如核桃等均有发展。

畜牧业:

华茂棚养鸡共计12棚,已经投入生产的6棚,其余在建;白桑园建千头养猪场一个,预计2到3个月内完工;在我镇银洞村在建商洛最大的30万只散养鸡养殖场,目前一期5万只已经投产。

旅游业:

我镇银洞村的金狮峡,正在拍摄专题片,实地考察当中。

二、存在问题:

1、地理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能用于产业发展的土地面积小且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洪灾、山体滑坡等 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产业化发展。

2、群众观念落后,诚信意识差,懒惰思想严重。群众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参与热情,存在宁愿荒地也不远租地给别人发展或漫天要价的怪现象;前些年的山茱萸掺假造成的影响还未消除。

3、山茱萸规模不小,产量不错,但是产业链有所缺失,没有完整的销售渠道和深加工企业,没有订单式生产模式,市场竞争力不强;

4、主导产业单一,占群众收入比重大,受市场冲力能力差,群众收入受市场影响大;

5、产业协会作用的发挥不够,作用发挥仅限于技术的培训,基本加工的组织,小包装的印制,销售渠道等环节发挥的作用不大。

6、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后劲不足。镇财政困难,上级扶持资金有限,群众经济收入不高,导致产业发展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优质产业化发展水平,使产业的效益与质量大打折扣,缺乏市场竞争力。

7、高素质劳务输出数量低,主要以体力工种为主,根据群众喜好输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

三、问题对策及我镇发展思路: 产业发展整体思路:

依托百万亩油松林的得天优势,巩固提高传统产业,积极发 展提高新产业,以林果业为主导,以畜牧业、药业为支撑,以劳务为依托,以旅游开发为契机,敢想敢做,打造一个坐听松涛阵阵,山泉叮咚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寺坪镇。

1、努力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诚信意识,积极消除不良舆论,打造良好的品牌口碑;加大宣传,增强群众的参与和发展意识。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积极争取项目。实施十大惠民工程,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依靠科技,加快产业化进程;我们已经联系信用社2000万贷款用于产业发展,对产业发展示范户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最大支持,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3、加大科技引导,多举措发展。一是发动多方力量,拟引进山茱萸深加工企业一个,解决产业链缺失的问题;二是通过加强科管,逐步消除传统的大小年问题,力争科研单位开展生物防治实验,引进新技术,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打造无公害产品上下功夫。

4、走发展多元化产业道路,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规范林果基地建设,建成百亩良种山茱萸采穗基地,完成万亩山茱萸科管,千亩核桃建园,形成千亩板栗、千亩核桃和万亩山茱萸基地建设。二是抓住麦忙过后的机会,拟建树形金银花基地500亩并逐步扩大规模,规划在3至5年内成为我镇另一个主导产业,另一个增加群众收入的亮点;三是扩大畜牧小区建设,扶持培育3个村百万只生态养鸡基地和1个村的千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带动全镇畜牧业发展;四是新建1000亩魔芋种植基地;五是做好劳务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工作,力争劳务输出4000人,实现有组织的输出和跟踪服务;六是我们以百万亩油松林为依托,以金狮谷生态旅游开发为重点,争取项目招商引资,倾力打造金狮谷这一寺坪镇生态旅游品牌,全力营造蓝天、青山、碧水的生态镇,休闲观光的旅游镇。

5、发挥好协会作用,注重示范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积极建设各类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6、做好产业发展后续保障,解决发展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继续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依托药业协会组织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山茱萸、核桃科管技术、金银花的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并经常与林业、畜牧局沟通,做好技术支持工作;另外我们通过组织村干部、村上能人去铁峪铺镇的金银花基地、丹南富源药材专业合作社、武关大棚菜基地的参观,学习了成功经验,增强发展意识;为在我镇银洞村做好商洛最大的散养鸡基地,我们组织去安徽考察了散养鸡养殖,对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借鉴,少走了弯路。

第三篇:渠沟镇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渠沟镇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农产品深加工是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中之重。发展农产品加工,对增加农民收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繁荣城乡市场、带动小城镇建设、促进劳动力就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按照镇政府的“一统三分”战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渠沟镇农产品深加工发展规划。

一、产业现状

(一)现实基础

近几年来,渠沟镇以“三个依托、三个优先发展”为指导和“一主两翼”发展思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将农产品深加工列入渠沟镇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突出基地开发抓特色、产品开发抓龙头、市场开发抓中介、依靠科技上档次,通过建基地,育龙头,重质量,树品牌,抓服务,创环境等一系列举措,渠沟镇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农产品深加工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渠沟镇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

1.2万亩,培育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3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1家,已初步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其中:市级龙头企业5家,需要进一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二)发展优势

1、政策优势。一是中央实施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重大项目给农产品深加工带来了政策机遇。2009年,中央明确提出了“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中央和地方财政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对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二是国家农业部、科技部把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列为今后的工作重点,给农产品深加工带来了项目机遇;三是渠沟镇坚持“三个依托、三个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一主两翼”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支持力度,给农产品深加工带来了产业机遇。

2、环境优势。随着市委、市政府战略目标的提出和推进,渠沟镇发展规划的建设实施,加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再加上渠沟镇交通运输四通八达,便捷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区位优势为渠沟镇农产品深加工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条件和市场开发条件。

3、市场优势。随着居民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安全、营养和方便的农产品将成为新的消费趋势。随着市区共建战略的推进,渠沟镇蔬菜不仅可以直接供应给各大超市,还可运输到四周的各个省市。我镇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及市场中心建设的加快,将为我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

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区的战略部署,坚持“三个依托、三个优先发展”的指导思

想,按照“一主两翼”和“围绕品牌建基地,围绕市场抓加工”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城乡对接的主攻点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活力源,努力把渠沟镇农产品原料基地区、加工集群区和产加研一体化的现代食品加工业示范区。实行更加优惠的支持政策,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着力科技进步,努力建设一批标准化原料基地,培育一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创建一批农业名优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力争用5-10年的时间把渠沟镇打造成农产品加工业高地和农产品物流中心,为全镇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立足市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需求,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方面转化。

2、产业化经营原则。发展壮大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市场主体,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紧密结合,支持发展标准化产业基地,支持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支持发展生产营销大户,以企业带动农户增收。

3、科技创新原则。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重视引进、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不断培育和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着重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效益、后劲相统一,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三)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目前全镇实现农产品深加工业企业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家(通用食品有限公司,坐落于淮北市相山区凤凰山工业园内,至今年年底资产总额达4000万元左右),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及市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共达到5家(安徽省大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淮北市中捷农产品合作社、淮北市真棒特农民专业合作社、淮北市春风园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钟王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品牌达3个(,品牌有刘楼村的“保旺牌”铁杆山药、郭王牌“钟王牌”食用菌、油坊村的“相渠牌”绿叶菜)。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35%,到2015年,全镇农产品深加工业企业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3家,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家,培育农产品品牌5个,全镇农产品深加工转化率达到45%以上,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0%。

三、保障措施

(一)着力加强组织领导。牢固树立“培育龙头企业就是培育市场主体,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切实将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纳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一是充分发挥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指导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的积极性,开拓发展空间,创新发展机制。二是扎实推进规划的组织实施。各部门在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环境等多方面为农产品深加工业

发展创造条件,特别在落实扶持政策方面加大检查和督办力度,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着力原料基地建设。一是把调整农业结构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结合起来,按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思路,立足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绿色有机无公害基地建设重点,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基地,建立一批与加工企业相配套的原料基地。二是抓好农产品市场的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区镇对接”的思路,建立渠沟镇农产品市场交易中心以及与其他市场相适应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网络。三是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示范社建设。四是建立区域性服务中心,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力度,提高农产品加工原料的质量。五是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办产业基地、企业与农户联办基地和农户之间联办基地,大力发展订单生产,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与农民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体,巩固和完善现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运行模式,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与基地连接机制,实现企业、农民互利共赢。

(三)着力品牌培育。一是加大农业品牌的创建和争取力度。进一步加大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品牌的申报认证工作力度,不断增加全镇农产品品牌数量。充分发挥全镇已有农产品品牌的作用,现有的品牌有刘楼村的“保旺牌”铁杆山药、郭王牌“钟王牌”食用菌、油坊村的“相渠牌”绿叶菜。二是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创建的奖励。争创省、市名优品牌,扩大再生产争创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品牌进行以奖代补。三是完善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全过程动植物检疫、农药(兽药)残留检测、环境质量监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确保加工业原料的质量安全。加强产品生产、储运、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和卫生安全监督,严格执行质量和卫生标准。把推行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与建设各类农产品加工基地结合起来,逐步建立标明农产品的产地、质量、标准的等级标识制度。

(四)着力招商引资。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的引擎和核心。要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壮大现有企业实力,不断推动全镇农业龙头企业壮实力、上水平。

第四篇:太白镇核桃产业发展规划书

太白镇核桃产业发展规划书

按照“绿色、生态、高效、特色”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现有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提高经济林果业在农业中的比例,重点“在生态农业发展上谋特色,在产业建设规模上求突破,在产业化发展上做文章”,全力打造以核桃为主的绿色特色产业,提高我镇农民收入,培育发展我县新兴核桃产业,建立具有品牌效应、实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区,形成市场相对稳定、规模较大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生态型、特色型、高效型、效益型、精品型农业的新格局。

一、概况

(一)太白镇概况

1、区位

太白镇位于绥阳北部, 距离县城82公里,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6公里,总面积174平方公里,东南与正安相邻,西北连桐梓县,东接青杠塘镇,西抵黄杨镇。

全镇共5388户,人口21698人,其中农业人口21312人,扶贫对象1416户,3896人。常年在外务工人有5324人,在家劳动力7234人,全镇下辖6个行政村,有耕地面积1388公顷,其中田面积487公顷,以坡地为主。

2、自然条件

该镇属于高寒山区,平均海拔1100米。土壤略带碱性,常年平均气温14.5Co,无霜期234天,常年降雨量1024毫米。空土面积大,退耕还林多,闲置荒山面积多,可大面积种植核桃。

3、农村经济状况

该镇二、三产业极不发达,群众收入渠道单一,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以烤烟生产为支柱产业,其次是畜牧业和其他常规农业;所产辣椒色泽鲜艳、品质辛辣等特点,颇受客人青睐,也是群众收入的重要渠道。由于土地坡度大,土壤薄,基础设施薄弱,抵制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粮食总产量15944吨,2010年人均纯收入3068元,尚有近4000群众仍在温饱线上挣扎,属省级二类贫困镇。

4、交通条件

全镇公路总里程185公里,基本实现了村组通路,交通网络初步形成。303省道横穿而过,途经水坝、太平、凤凰和官庄四个村,镜内省道长3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随着村级公路的逐年改造,能够与相邻的青杠塘、黄杨镇,正安县的小雅镇、庙塘镇以及桐梓县的黄连乡通车,部分道路等级低,路面较窄,亟待改造。其中,有近30公里的村主干道已经改造完成,并通过了县交通局验收,可以开通客运。

集镇街道形成历史悠久,新街长770米,宽18米,老街长700米,宽14米,呈“井”字形分布。来自绥、正、桐三县的旅客促成了集市的繁荣,市场交易以农副产品为主,平均每场聚集旅客超过5000人,交易额在5万元以上,外销农副产品约5卡车。

(二)项目区及项目建设概况

项目区主要分布于绥阳县太白镇的太平、高坪、官庄3个贫困村2801户、11688人,同时覆盖水坝、凤凰、富裕三个行政村。

项目区海拔在710~1400米之间,项目区有土16500亩、荒山25000亩。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无工业污染,交通较便利,人民勤劳、朴实。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镇将此项目积极纳入10年规划,初步种植1000亩.至2020年发展到10000亩。产值达4000万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绿色、环保的保健食品、饮品、中药材倍受人们的青睐,而核桃富含30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滋补肝肾,强健筋骨,固齿黑发的功效,黑桃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内在品质优越,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广阔,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建设核桃基地是符合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是解决退耕还林的需要,是返乡农民工就业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太白镇有一定的种植核桃的历史,且品种较纯,抗病能力强,抗旱、耐瘠能力强,保水、防风、固沙能力强,内在品质优越,市场竞争力强,特别是近年两来,在全省范围内该项产业又得到省、市、县领导的重视,对发展该产业有着政策、资金的支持,发展前景广阔。此外,项目区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特别高,加之政府的正确规划、引导、高标准、规范化种植将进一步推进该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规划编制主要依据、工作思路、建设目标

(一)主要依据

1、“绥阳县委、县政府关于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意见”(绥县发[2009]6号)

2、《绥阳县生态建设规划》(绥府发[2009]18号)

3、《绥阳县“十二五”规划》

4、“关于推进果药竹产业化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黔开办[2009]153号)

5、“关于规范扶贫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黔开办[2010]70号)

6、“关于规划编制产业化扶贫发展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开办[2009]182号)

7、“关于加强乡村扶贫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黔开办[2010]9号)

(二)工作思路

一是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推动核桃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借鉴退耕还林政策,积极对接上级扶持相关产业发展的措施,建立以利益为纽带,分级承担管理责任,落实管理措施的工作机制。对于集中连片发展核桃产业的农户,每亩补助1000元,激发农民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的积极性。

二是强化宣传,统一认识,牢固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充分利用各种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展核桃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好处和经济效益,抓思想观念转变,抓思想认识统一,抓技术能力培训提高。紧紧抓住群众眼见为实的心态,采取积极引导,现身说教,学习培训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产业化发展的新观念,为核桃产业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是强化措施,全力抓好技术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年选派一批技术骨干和产业大户赴外地参观考察学习,提高业务和技术管理技能。邀请外地专家、教授来我镇讲授先进技术,培训乡村领导、林业技术骨干、产业大户及部分果农。全力搞好林业技术人员,重点村产业带头人和农民技术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业务技能,为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四是进一步加大和倾斜扶持政策,培养产业大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技物投入。建议上级在继续保持财政1:1的投苗基础上,每年列支10万元的财政资金,专门用于购买示范园建设所需的化肥、农药、地膜等生产物资和技术人员、果农培训等工作。通过抓点带面,使全镇核桃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推动全镇核桃产业建设快速发展。

五是培育龙头,提升效益。走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税收、土地、市场、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其尽快达产达标。同时,要抢抓上级对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的机遇,待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后,积极论证一批核桃深加工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合资、独资等多种途径,创办以生产核桃乳、核桃露、核桃汁、核桃粉、青皮素为主的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核桃种植与加工转化的有效对接,加快核桃产品就地转化,提高附加值,全面提升经济效益。

(三)建设目标

1、产业发展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每人增1500元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数量随之增加1200人,农民致 富信心倍增,同时可带动周边村组发展产业。

2、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项目区植被覆盖率提高两个百分点,减少水土流失,促进项目区石漠化治理,人居环境得到了保护、改善,为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社会事业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项目区产业化结构调整和优化,农业适用技术的普及程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提高,带动加工、运输、服务、观光旅游的发展,群众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社会和谐,保持农村的稳定。

四、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性质及实施单位

1、产业发展

新建核桃基地10000亩,扶持能带动农户2000人以上的专业合作社3个;新建育苗基地5个、150亩;购烘干设备100台(套);病虫害防治10000亩。

2、基础设施

配套建设建人畜饮水工程7个;改造农村电网30公里;新修通组公路50公里;新建沼气池500口;新建农村卫生室4个;完善“村村通”电视项目工程500户。

3、社会事业

组建技术服务队并配备服务工具;每年对农户进行产业技能培训1700人,制作培训资料1700套,聘请专家讲课10人次;建立农技综合服务室6间600平方米;新建乡镇家庭超市4个。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建设核桃种植基地10000亩,共需资金2000万元。其中:营林投资1200万元,基础设施500万元,社会事业300万元。

1、产业发展

建设核桃种植基地10000亩,计需投资600万元:(1)整地10000亩,每亩需投工3个,需投工3万个,每工50元,计需投资150万元;(2)种植10000亩,每亩投工一个,计需投工1万个,每工50元,计需投资150万元;(3)苗木费,每亩需苗木60株,计需60万株,每株5元,计需投资300万元。

建育苗基地5个、150亩,300万元。

购烘干设备100台(套),100万元。

病虫害防治10000亩,200万元(农药150万元,其他物资50万元)。

2、基础设施

配套建设建人畜饮水工程7个,计需投资100万元。

改造农村电网30公里,计需投资50万元。

新修通组公路80公里,计需投资241万元。

新建沼气池500口,计需投资50万元。

新建农村卫生室4个,计需投资40万元。

完善“村村通”电视项目工程500户,计需投资30万元。

3、社会事业

需投资300万元。

(二)资金筹措

建设核桃种植基地10000亩,共需资金2000万元。申请产业扶贫资金100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1000万元。

六、项目建设期限、进度与投资计划

(一)项目建设期限

2011年----2020年

(二)项目建设进度与投资计划1、2011

(1)产业发展

太平种植核桃100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1个;新建育苗基地1个;烘干设备10套;病虫害防治1000亩。

(2)基础设施

建设人畜饮水工程2个;改造农村电网10公里;新修通组公路20公里;新建农村卫生室2个;完成“村村通”电视项目工程100户。

(3)社会事业

组建技术服务队20人,配备服务工具20套;对农户进行产业技能培训1700人,制作培训资料1700套,聘请专家讲课10人次;建立农技综合服务室1间600平方米;新建乡镇家庭超市2个。

2、2012

(1)产业发展

高坪种植核桃1000亩;新建育苗基地1个;烘干设备10套;病虫害防治1000亩。

(2)基础设施

建设人畜饮水工程2个;新建农村卫生室2个;完成“村村通”电视项目工程50户。

(3)社会事业

对农户进行产业技能培训1500人,制作培训资料1500套,聘请专家讲课10人次;建立农技综合服务室2间600平方米;新建乡镇家庭超市2个。

3、2013

(1)产业发展

太平种植核桃150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1个;烘干设备15套;病虫害防治1500亩。

(2)基础设施

建设人畜饮水工程1个;改造农村电网10公里;新修通组公路30公里;完成“村村通”电视项目工程100户。

(3)社会事业

组建技术服务队20人,配备服务工具20套;对农户进行产业技能培训1800人,制作培训资料1800套,聘请专家讲课15人次;建立农技综合服务室3间600平方米。

4、2014

(1)产业发展

水坝种植核桃1500亩;烘干设备15套;新建育苗基地1个;病虫害防治1500亩。

(2)基础设施

建设人畜饮水工程1个;完成“村村通”电视项目工程100户。

(3)社会事业

对农户进行产业技能培训2000人,制作培训资料2000套,聘请专家讲课18人次。

5、2015

(1)产业发展

太平种植核桃100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1个;新建育苗基地1个;烘干设备10套;病虫害防治1000亩。

(2)基础设施

建设人畜饮水工程1个;完成“村村通”电视项目工程150户。

(3)社会事业

组建技术服务队30人,配备服务工具300套;对农户进行产业技能培训1800人,制作培训资料1800套,聘请专家讲课15人次。

6、2016年---2020年

(1)产业发展

2016---2020分别是:凤凰种植核桃1000亩,烘干设备10套,病虫害防治1000亩;官庄种植核桃500亩,烘干设备5套,病虫害防治500亩;富裕种植核桃500亩,烘干设备5套,病虫害防治500亩;富裕种植核桃1000亩,烘干设备10套,病虫害防治1000亩;官庄种植核桃1000亩,烘干设备10套,病虫害防治1000亩。

(2)社会事业

组建技术服务队30人,配备服务工具300套;对农户进行产业技能培训1800人,制作培训资料1800套,聘请专家讲课15人次。

七、项目及资金管理

项目采用群众自筹,国家扶持的运作模式,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一)项目管理

产业扶贫项目经上级审核批准后,根据上级下达的项目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农服中心负责技术指导,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督促、落实项目的实施、检查、验收及后续管理等工作。

(二)资金管理

产业扶贫项目资金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执行,做到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专人管理。项目资金严格按专项资金管理规定使用,资金直接投入到项目建设农户手中,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

八、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是发挥山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核桃市场价格每公斤8元至20元,管理较好的盛果林年产值在5000元以上,和其他农作物相比,核桃的比较效益明显。同时,种核桃与种粮食、种其他经济作物并不矛盾,目前提倡的核桃栽种密度是每亩22株左右,如果种植在耕地中,栽种的前三年,同样可以种矮科作物,几年后,树下仍然可以种魔芋、洋芋、生姜等喜阴作物,同时还可大力发展林下养殖。

(二)社会效益

发展核桃产业,是我镇相对容易培育成的一项大产业。只要每年实实在在高质量的种上1000亩左右,10年后做到农民人均有0.5亩左右核桃,将根本性的调整我镇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因此,大种核桃、种好核桃,是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生态效益

发展核桃产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优化环境方面有着特殊的生态功能,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多功能工程,完全符合建设生态旅游大镇的战略目标。

九、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构

1、成立核桃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服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服中心,人员从相关成员单位抽调组成。

2、建立核桃产业发展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分别安排挂钩联系到各村,督促、指导核桃产业发展工作。

3、成立核桃产业发展工作督查组,负责产业发展各个阶段对各村工作进度和质量进行全面督查。

(二)强化宣传发动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广泛宣传报道本镇核桃产业的工作情况、先进典型,开辟专栏,面向广大农村宣传核桃种植、抚育管理技术。

(三)明确部门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协调各部门和督促各村开展好工作,向镇报告工作。

2、核桃产业办公室:负责产业发展的规划、项目申报、资金筹集、技术标准、组织验收等综合工作和日常事务。

3、各村:负责宣传、发动本村群众按照镇人民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积极开展项目建设,落实项目造林地块并组织实施,配合产业办做好项目规划、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

4、财政所:负责做好项目资金的申报落实和经费预算安排,及时、足额拨付,并做好资金管理跟踪问效工作。

5、林业站:负责组织苗木调供、项目实施的全程技术指导,落实整改工作。

6、农服中心:负责结合项目区实施核桃产业发展情况,配合各村,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7、国土所:负责提供项目区准确、详实的土地基础数据,结合项目区核桃产业发展情况,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投入土地整理开发等工作,促进产业发展。

8、水利站:负责积极争取小流域治理,水浇地工程等项目资金,在种植集中的核桃发展区域建设沟渠、水窖、水池等水利设施,改善核桃种植集中区域的水利条件。

(四)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项目建设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采用的技术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特别是万亩核桃的建设,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实施人员进行培训,从而使项目得到技术的可靠保障,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

(五)建立金融服务体系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制定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执行,真正,做到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专人管理,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严格根据工程设计,按照图纸规划,资金预算和项目进度拨付建设资金,项目竣工验收后,拨付全部资金。实施民主管理和报账制,建立健全规范的档案资料,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在项目开支上要严格按计划下达内容实施,不得随意扩大和改变建设内容。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建设资金的使用安全。

项目实施报账制,根据工程进度、质量分期分批拨付工程建设资金,由项目技术人员出具工程进度报告,经阶段验收合格方可拨付。

(六)建立市场服务体系

加大对我镇良好投资环境的宣传力度,积极引进外资、聚集社会多余资金,发展核桃种植和核桃加工业,提升我镇核桃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完善市场服务体系。

第五篇:安仁镇三河社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安仁镇三河社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www.xiexiebang.com 2011-08-20 来源:三河社区

〖字体:大 中 小〗〖背景色:

〗〖打印本稿〗〖推荐〗〖关闭〗

安仁镇三河社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

一、基本情况

(一)人口、幅员面积及经济发展状况(附行政区域示意图)

三河社区地处大邑县南面,距县城17KM,截止2010年底,三河社区共有人口3156人,总户数1251户,其中从事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劳动力人数约1200人,人均纯收入7556元。三河社区幅员面积2.9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共 2229.92亩,其中:耕地面积为2089.37亩(水田1939.37亩,旱地150亩),林地面积140.55亩。本社区目前已建成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有2个,分别是青杠小区和三河安置点,共安置农户约337户;目前还有1个农民集中居住区三河小区正在修建中。

(二)自然资源及水利设施

1、自然资源:三河社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社区内地形均为平坝。

2、水利设施:三河社区域内有八斗渠和三轮堰,八斗渠水源为天宫二支渠;三轮堰水源为斜江河。农业灌溉用水设施均为U型槽。

(三)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1、主要农产品生产:三河社区以种植业为主,农民以种植水稻和油菜为主;种植蘑菇和榨菜为辅;2010年,三河社区共种植蘑菇28亩,产量112000公斤;种植榨菜65亩,产量195吨。

2、旅游农业发展情况:三河社区园区内现已建成“千逸庄”、“众鑫农庄”等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社区域内还有“百家草园”、“博雅园区”正在修建中。建成以后,发展乡村旅游业和花卉苗木观光业。

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方向

三河社区目前农业产业为传统模式,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加强安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扩大农村产业规模,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同时,继续扩大唐场豆腐乳的品牌效益和影响,以一产业带动三产业,实现一三产业互动,实现社区农村产业多样化。

(二)发展思路

1、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2、拓宽视野,进一步整合区域经济,大力发展农家生态旅游业。

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发展。依据规划统筹协调,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4、优化资源配置,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构筑良好的发展环境,存进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三)产业布局结构(附:产业布局示意图)

根据规划,三河社区在未来5年内,产业空间布局将形成“两轴、两园、两基地”的结构。

两轴:指安仁至韩场的大(邑)新(津)路交通主轴线和安仁至蔡场镇的安蔡路园区干道,形成环状连通线,同时在大新主轴线上由西向东形成“一主两次”三个核心服务节点。

两园:指沿规划区交通轴线呈珠状分布的现代农业观光园、现代果蔬示范园。

两基地:指花卉苗木产业基地、特色果蔬产业基地。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三河社区将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发展农家乐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年总收入达到200万元;扩大果蔬种植面积,达到200亩,产量400吨;加大蘑菇种植面积,达到300亩,产量500吨。

三河社区种植业农产品发展目标表1(见附件)

三河社区旅游农业发展目标表2(见附件)

三、实施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督查

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广、投入多,工作难度大。社区应成立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工作,决策、协调、指导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社区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

(二)制定和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抓紧落实各项投资农业的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在土地、税收、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企业的投资决策权。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农业的软硬环境,促成更多项目的落地生根,逐步形成富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和富有生机活力的项目带动机制。同时,要加强与外地的经济往来与合作,主动接受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经济辐射,增进经贸互补,为他们创造富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调动一切对发展有益的因素,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包装技术水平,扩大发展空间。加大农业产业化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严格农业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现代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生产者首先时刻要牢记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对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必须大力实施无公害生产,将无公害生产技术贯穿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切实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严格农业生产全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控工作,保障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产品安全。

(四)实施品牌化战略

以龙头企业特别是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为主体,培育、提升农产品品牌,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品牌农产品优化配置。支持和鼓励企业争创“中国品牌”、“四川品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四川省著名商标”,积极创建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产品出口标准示范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全面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五)完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

以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末级渠道节水改造为主,建设适度规模的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化灌排渠系、雨水集蓄高效利用等一流水利设施示范片。因地制宜,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开展人畜饮水安全和旱片生产生活用水保障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下载xx镇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镇产业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都镇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

    七都镇拥有20公里太湖岸线,区域内空气清新,水质清冽,素以“一级空气、二类水质”而闻名遐迩,是传统的太湖明珠、鱼米之乡。“一年结多 熟,天天有鱼虾”是对江南水乡七都镇的高度......

    平安堡镇产业扶贫发展规划(5篇模版)

    平安堡镇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平安堡镇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2018—2020 年) 为了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培育和提升特色扶贫支柱产业,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打赢扶贫这个攻坚战,结合我镇......

    弥河镇产业发展规划说明书[大全五篇]

    第一章产业规划基础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随着弥河镇经济和建设的发展,作为一定区域社会经济的主要载体,城镇的发展和与产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弥河镇要走向健康持续的发展......

    乡镇产业发展规划

    乡镇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xx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科学......

    村级产业发展规划[精选合集]

    为进一步加快村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我村产业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

    产业发展规划书

    魚米之鄉新屋農漁產業發展地方創生計畫桃園市政府新屋區公所109年11月目錄壹、整體環境概述 一、交通狀況本市交通發達,以新屋區來看主要以陸運為主,有2 條快速道路(台61 西濱......

    乡镇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将全镇划分为“一心、两轴、三片区”的产业空间结构。 一心:一个城镇经济中心 城镇规划区范围内,是全镇的政治、文化、公共服务中心,积极发展为辐射安居区西......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为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和国家倾斜支持宁夏发展的政策机遇,以及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