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集海镇辣椒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
沙湾县安集海镇辣椒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
基本情况:安集海镇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中西段,镇区东距沙湾县城27公里、距石河子市55公里,西连独山子、奎屯,北与农八师团等团场相邻,北疆铁路312国道和乌奎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安下省道纵贯南北,地理位臵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辖区总面积375平方公里,全镇下辖共有13个行政村16个小组,20个党支部,23个站所、1所学校。共有耕地116600亩。由汉、哈、回、维等13个民族组成,截止2010年底,全镇共有人口19126人,4065 户,其中汉族人口13675人,占总人口的71.5%;少数民族人口5451人,占总人口的28.5%,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乡镇。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2010年我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9.024亿元,较上年工农业总产值7.2625亿元增加了1.761亿元,增长25.8%,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为3.296亿元、3.866亿、1.862亿;农牧民人均收入12227.62元,较上年人均纯收入10501元的基础上增加了1726.62元,增长16.44%。完成固定资产4900万,比去年4522.8万元增长了8.3%。2010年,全镇非公有制企业21家,其中辣椒落实议项资金4600万元,引进到位资金760余万元。
安集海镇是典型的平原农业镇,农业基础较好水源充足,水土光热丰富,以辣椒为主的蔬菜产业已初具规模。主要以种植辣椒、棉花、小麦、玉米、番茄、花生、黄豆、豌豆、西甜瓜、油葵、蔬菜(豆角、大葱、薯类、洋葱等)为主,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打造打造红色辣椒产业。辣椒产量大、质量高,特别是“线辣椒”品质优良,特色鲜明,外观色泽鲜红、光滑、细长,具有皮薄、肉厚、油多、籽香、辛辣适中、营养丰富等特点 “朝天辣”以其色鲜、味辣、肉厚、香浓等特点,驰名海内外。2010年种植辣椒面积已发展到5.2万亩,平均亩产量120公斤,总产量9.6万吨,按7000元/吨计算,总产值6.72亿元。已成为种植业中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一村一品”的种植格局明显突出,产业结构更趋合理。2010年,我镇农业种植总播面积128600亩,正播面积116600亩,复播12000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867.6亩,占正播面积26.5%;其中:小麦7627.6亩、玉米21200亩(其中早玉米1000亩),黄豆1700亩,豌豆340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6650亩,占正播面积的31.4%;其中:棉花32500亩,番茄850亩,花生700亩,西甜瓜500亩,油葵1600亩,打瓜500亩;蔬菜播种面积48962.4亩,占正播面积的42%。其中辣椒46439.4亩(含开发地共种植面积达5.2万亩),早豆角1200亩,葱苗 1000亩,薯类273亩,洋葱50亩。辣椒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庄村村民郑雅升与陕西岐山农机部门共同研制的辣椒精量播种机,下种量达300克,普及辣椒精量播种机800余台,播种面积达3万亩地以上,其中远销售到精河县、金沟河镇、142团等地达260余台。2010年,新增辣椒采摘机4台、玉米采摘机2台、大马力轮式拖拉机20台、引进液压翻转双向犁10架、清选机1台、联合整地机9台、动力驱动耙1台,新建200亩以上的农机化标准作业示范基地共23个,农业机械率达95%以上。
辣椒经济人、合作社组织发展壮大,辣椒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目前已成立4个辣椒专业合作社、1个蔬菜综合专业合作社。年收购鲜椒达3000吨、干椒达2000吨。在继续完善合作社“五统一”的基础上,以晒场管理为抓手,以安集海镇大型辣椒批发市场为契机,制定了《安集海镇辣椒晒场管理办法》,从而规范辣椒晒场管理。通过科技兴镇工作的不断深化,提高了农牧民规范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程度。聘请陕西省岐山县辣椒专家张海明前来我镇现场指导辣椒种植技术和传授辣椒标准化生产模式,组织村干部、工作队员等人农业标准化、设施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运行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共推广使用杀虫灯14盏。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实施面积达3万亩,其中线椒2万亩、大葱1万亩。以辣椒为主的特色产业迅猛发展,一、二、三产稳步推进。随着辣椒产业的发展,摘辣椒捡辣椒等为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富余劳动力1/8收入来自辣椒产业。
辣椒产业发展优势
1、资源条件好:自然生态条件为遵椒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辣椒资源丰富,已有辣椒品系20多个。辣椒晾晒天然基础条件好,是新疆重要的辣椒集散地。
2、基地已形成规模:农户种椒收入1000元/亩以上,与其它农产品相比产值高,全镇辣椒种植面积已达5.2万亩。周边县市辣椒产品大部份都集中在我镇统一销售,不少农户因发展辣椒或从事辣椒经营而过上富足生活。安集海镇先后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花生之乡”的美誉。被塔城地委行署评为“发展特色产业十佳乡镇之一”,安集海镇辣椒、大葱产品通过自治区农业厅环境监测站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认证。成功注册了“安集海”牌无公害蔬菜商标。已上报了安集海辣椒和大葱绿色认证申报工作,安集海的“老岳母”品牌辣椒酱已于今年7月向自治区绿色产品办公室申报绿色产品。共有辣椒加工企业2家,生产辣椒酱、二大系列 多种辣椒制品,培育出“老岳母”、“安集海”、等知名品牌,产品附加值逐年提高,产品不仅畅销全国。
3、市场竞争优势强:我市辣椒在全国各大小城市的农产品市场都有我市辣椒干销售,深受人们喜爱,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4、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镇区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中西段,北疆铁路、312国道和乌奎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安下省道纵贯南北,地理位臵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区位优势明显。
5、机械化程度高,全镇已购进辣椒采摘机的4台,辣椒精量播种机800余台,大马力轮式拖拉机20台、液压翻转双向犁10架、联合整地机9台、动力驱动耙1台。制约我镇辣椒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
1、辣椒深加工不够,销售的主导产品只是原料,为外地加工企业提供货源或出口原料,真正通过加工增值的产品几乎没有。一些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还有待于研制、开发和生产。
2、缺乏上规模、后劲强的龙头企业。目前虽有2家辣椒加工企业,但销售收入少,生产设备差,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弱,起不到以加促销,以销促产的带动作用。
3、企业、经济人、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企业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弱。
4、无公害辣椒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还不高。已制定有局部栽培技术规程的也没有完全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曲生产,辣椒加工的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完全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检验,规模化程度不高。
5、资金短缺,制约了加工业的发展。资金短缺导致企业在市场开发、产品宣传、企业建设等关键环节上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宣传力度不够大,使辣椒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高、知名度较小。
6、辣椒品种比较混杂,优质商品种少;
7、种植技术科技含量低,规范化程度不高,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单产水平低(平均亩产120公斤);
8、病虫害危害较重,综防技术到位率不高。四是基地规划布局不合理,多为陡坡瘦地,保水保肥能力差。
9、辣椒市场的基础设施较落后,功能不完善,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网络体系和营销体系应大力宣传和开拓。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的制约和影响了我市辣椒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及农民的收入。
一、安集海镇辣椒产业发展规划:
辣椒产品用途广,市场前景好。辣椒全身都是宝,鲜椒作为蔬菜可直接食用,又可做酱、腌制,制作各种调料;辣椒干可加工成辣椒粉、圈等,是上好的调味佳品,也是食品加工企业的重要配料;通过精深加工的产品用途更广,如辣椒红色素属类胡萝卜素,是美国FDA所认可的不限量安全无毒天然色素,不仅可起到食品着色剂的作用,还有潜在的营养功能,在众多的天然色素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臵;辣椒碱是辣椒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军用品,具有较好的镇痛消炎和抗癌、戒毒等作用,国外以辣椒碱制成的上市药品十分畅销,如美国的ZOLRIX、英国的AXSAIN、德国SOWEIIN等。辣椒碱制成生物农药,可有效地驱逐蚜虫等虫类,是典型的无公害生物农药。在油漆中添加辣椒碱制成特殊的油漆,用于舰船的防腐、防鲸、防鲨等作用。辣椒皮、籽可用作畜禽饲料。显然辣椒产品的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加工企业有良好的市场机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活动,积极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兴镇、商贸旺镇、环境立镇”的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以优势资源转换为核心的战略,大力发展红色产业,抢抓辽宁支援新疆的历史机遇、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保持镇域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主要目标任务是:
1、建成辣椒种植示范基地8个,面积3万亩以上,辐射周边种植15万亩以上,形成以安集海镇为中心的30万亩辣椒种植基地。增上辣椒深加工项目3个(新上辣椒项目全部集中到工贸区);
2、依托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开发新产品5个以上,使全镇辣椒加工产值达3亿元以上。
3、大力推行辣椒产业化经营,积极通过招商引资培育辣椒龙头企业,通过辣椒深加工的研制和开发,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加效益,促进了辣椒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完成以上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0、加强领导,为辣椒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要克服把辣椒生产仅仅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业来看待的观点,把发展辣椒产业作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业收入的一项规模化、集约化的重要产业来抓。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组织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都要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要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相应的辣椒产业工作机构和领导机构,加强对辣椒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宏观调控和工作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在实处。
一、强化服务,为辣椒产业提供发展条件。
要在品种引进、技术配套、人才培养、组织管理、政策支持等方面尚未做好充分准备,按照经济市场发展的规律办事,做好辣椒产业发展的服务工作,重点抓好适销对路的品种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以及当地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试验示范成功的,才能在群众中推广。
1、加大对辣椒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推广辣椒优良品种,加快更新换代步伐,增加椒农收入。新品种选育和地方老品种提纯复壮的投入,在育种上还是一个空白,应用好地方品种的优势,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当家品种,要作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以科技创新带动兴椒产业的发展,从政策上加以资源的保护,加大育种科研的投入,结合生产现状,要进一不步地做好以下新品种的引进及试验示范。一是进行随机区组的品比试验研究;二是进行随机区组的肥料试验研究;三是进行大面积的品种展示示范;四是进行品种的质量分析;五是进一步挖掘当地品种潜力,争取在4-5年内从产量到质量上达到一个新的台阶。要抓好对农技干部的培养和农民的技术培训。要加大农技干部技术结构调整的力度,每年对农技干部的培训培养,要把培训辣椒产业发展技术当作重要内容,对负责辣椒产业发展的技术干部、职称评定、工作奖励应与他们对辣椒技术的钻研程度以及工作成效作为评价依据。要加大从事辣椒种植的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要按照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培训农民,使农民通过培训,能够自觉按照生产规程办事。四是要提高辣椒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健全辣椒专业协会,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一套辣椒生产技术的操作规程。品种选育、大田栽培、肥料施用、防虫防病、成熟采收等环节的操作都应形成规范,形成标准化要求。辣椒科研机构的搭建;辣椒生物防治;(12)、辣椒测土配方;(13)、二、以安集海大市场为依托,进一步规范、壮大、发展辣椒市场,使我镇成为北方最大的辣椒集散地。辣椒晒场的管理。
三、对无公害辣椒产品基地的认定和树立品牌的投入,辣椒品牌的申报;不断的增强辣椒产品的竞争力,使产品向国际市场接轨。
四、加大基地建设、加大企业、市场及无公害的投入对辣椒市场的开拓及加工企业和无公害化产品应加大投入,加大市场信息服务及加工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加强对辣椒核心示范区基地的投入,它是带动全市辣椒生产科技的样板;辣椒园的建设;(规模、位臵、投资、亩地)辣椒展厅的布臵;辣椒的企业深加工;、节水滴灌;辣椒实现小包装(企业运作模式、个人运作模式);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老干妈”、“辣妹子”等知名企业的联系,争取落户我镇。(18)、辣椒烘干厂;
辣椒机采;辣椒机播、育苗积极为农户、辣椒种植户、以及各类加工厂(例如:屯河番茄酱厂等)育苗;(设施农业
六、积极制定与发展辣椒产业相适应的优惠政策,营造惠农惠商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扶持和保护辣椒产业的发展。
农业部门要发挥骨干和先导作用,组织大批干部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抓试验、搞示范,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迅速构建辣椒产业第一车间。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参股、领办、创办等形式参与辣椒产业化经营。加大投入,为辣椒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
七、辣椒专业合作社;辣椒经纪人的培训;辣椒产业外聘专家(规模、达协议、外出观摩);鼓励一部分专业合作社或农民经纪人(例如:孙勇福)先做起来,逐步推广、普及。
八、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扎实稳固发展;以科技为导向,引导大户承包,积极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领导作用;
九、筹建了辣椒科技传播站;
四是组建了辣椒研究所,对辣椒产业重大技术问题进行了联合攻关,在辣椒种植技术、产品深加工研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是筹建了“中国辣椒网”。该网站点击率位于全球行业网站之首,被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省信息产业厅确定为“县城经济信息化试点单位”“县域经济特色网站;
六是筹建了辣椒检测服务中心,全方位为辣椒产业提供检测服务,保证了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科技综合服务,使辣椒产业科技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辣椒种植向无公害、标准化方向发展,辣椒加工逐步向精深加工过渡,辣椒产品销售实现了网络信息化。
加快辣椒品种选育,良种推广,抓好市场销售畅通和优质辣椒综合配套适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对促进辣椒生产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品种选育和地方老品种提纯复壮的投入
要利用现有贵州省辣椒研究所、市农科所、遵义县辣椒办、绥阳县辣椒办加大品种选育工作,即增加投入,进行新品种的选育和地方老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应用好地方品种的优势,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当家品种,要作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以科技创新带动兴椒产业的发展。
2、新品种的引进及试验示范的投入 在新品种的选育种上,我们的工作严重滞后,我们要利用本市的优势资源,从政策上加以资源的保护,加大育种科研的投入。结合遵义辣椒生产现状,要进一不步地做好以下新品种的引进及试验示范。一是进行随机区组的品比试验研究;二是进行随机区组的肥料试验研究;三是进行大面积的品种展示示范;四是进行品种的质量分析;五是进一步挖掘当地品种潜力,争取在4-5年内从产量到质量上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3、加大基地建设、加大企业、市场及无公害的投入
对辣椒市场的开拓及加工企业和无公害化产品应加大投入,一是加大市场信息服务及加工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加强对辣椒核心示范区基地的投入,它是带动全市辣椒生产科技的样板;三是对无公害辣椒产品基地的认定和树立品牌的投入,不断的增强辣椒产品的竞争力,使产品向国际市场接轨。
(四)、强化服务,为辣椒产业提供发展条件
辣椒产业是遵义市近年新兴的产业,要做大做强。我们要在品种引进、技术配套、人才培养、组织管理、政策支持等方面尚未做好充分准备,按照经济市场发展的规律办事,做好辣椒产业发展的服务工作,重点抓好适销对路的品种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以及当地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试验示范成功的,才能在群众中推广。二是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一套辣椒生产技术的操作规程。品种选育、大田栽培、肥料施用、防虫防病、成熟采收等环节的操作都应形成规范,形成标准化要求。三是要抓好对农技干部的培养和农民的技术培训。要加大农技干部技术结构调整的力度,由种粮型干部向粮经饲三元结构型技术干部转变,每年对农技干部的培训培养,要把培训辣椒产业发展技术当作重要内容,对负责辣椒产业发展的技术干部、职称评定、工作奖励应与他们对辣椒技术的钻研程度以及工作成效作为评价依据。要加大从事辣椒种植的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要按照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培训农民,使农民通过培训,能够自觉按照生产规程办事。四是要提高辣椒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健全辣椒专业协会,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1、发展现代农业。农民是主体、是基础,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创新培训载体。(1)应由过去外聘县、乡专家过渡到今后组织外出先进县、市、团场现场观摩学习及农民进大学院校深造学习等多种形式,开阔眼界,增强设身处地的感受和接受先进教学方式的能力;(2)组织有经济实力和先进理念的各类种植大户、经济人外出省外学习观摩。(3)利用教师与农民、土专家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互动交流,改变纯粹灌输知识的现象。(4)农综技术部门建立一片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种给老百姓看。(5)培训要因地制宜。对于元兴宫等辣椒种植少的村,可以考虑培训相关制种玉米、小麦高产、棉花高产、一膜六行、八行等的知识;对于集中种植辣椒的村组要重点培训新品种、有机、绿色辣椒等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6)要发挥好镇村两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树立为农服务意识,做到跟踪服务。(7)培训之后要抓落实,可以考虑从小面积着手,逐渐大面积推广,从而提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
2、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1)要抓住安集海镇蔬菜特色种植优势,继续做大做强辣椒产业。(2)从现在的市场分析,小型蔬菜的价格并非低于辣椒,针对安集海镇像菠菜、芹菜等小型蔬菜种植面积少的现象,应考虑在镇区周边的王家渠等村种植小型蔬菜。(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类似绿豆等的特色作物,结合现身说法,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作物种植面积。(4)大力支持和推动温室大棚新建工程,推行育苗移栽,增加单产。
3、大力推广优质品种,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田园化管理模式,突出绿色、生态品牌。(1)、加大优良品种普及力度,认真抓好良种推广工程,加大新技术运用。在形式上要多措并举,全方面采取多种引导方式(如结合本镇种植户的反面材料现身说法)以及宣传方式;(2)、加大种子管理力度,在合法的基础上,采取可行的强硬措施,制定限制进入制度,保证正宗的优质种子得到推广;(3)、下发政府红头文件至全镇的种子经销店,要求凡引进的种子必先报至镇农综站测试,由农综站做发芽试验后予以推广,从而保证产量;(4)、农综站多考虑吸收类似张海明的一些专家来我镇现场指导;(5)、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的选育培种工作,加强资源整合,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引进优良品种的力度。(6)、结合类似于孙勇福、曹军、曹少华等经济人建立利益联盟,形成一方提供种子、一方提供技术服务的模式,真正做到使农民尽早受益。(7)全面推动农产品的绿色、无公害生产、产业化经营、田园化管理,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为我镇农业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8)认真做好我镇各类蔬菜等相关农副产品有机、绿色、无公害品牌的创建工作,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9)成立安集海镇科技研究中心,专门从事本区域农业科研。
4、不断完善水利设施,大力实施高新节水滴灌工程。(1)“十二五”期间,投资 万元完成元兴宫村、安集海以及农庄片区实现河水滴灌的工程(2)“十二五”期间,新修干渠 公里、澄沙渠 公里、防渗渠道 公里,重点完成元兴宫村主干农用灌溉引水渠,以解决该村农业灌溉用水困难的问题;(3)为保证水质、水温,积极推广河水滴灌工程,从而降低拉电等打井成本的三大节本增效优势,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4)争取“十二五”期间可推广面积100%的实现节水滴灌;(5)认真抓好防洪抗旱工作。“十二五”期间,投资 万元用于防洪抗旱工程建设。
5、建立辣椒基地,起到科技示范带动作用。(1)制定完善的示范基地建设方案,推进辣椒机摘示范基地建设。(2)加大土地整合、反租倒包推广力度,“十二五”期间,每年至少完成2-3个村土地整合,逐步实现五统一和土地集约化经营。(3)大力普及农家肥、杀虫灯等生物防治以及测土配方工作,做到及时、随时掌握农家肥、生物防治以及测土配方工作的各类数据。(4)制定出台优惠补贴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农家肥,为农副产品品牌审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到“十二五”末推广应用面积面90%;
6、大力发展和支持农民经济人队伍、合作社经济组织。(1)通过定期召开产业研讨会、培训班以及组织经济人外出考察等形式,提升农民经济人的综合素质(2)鼓励经济人、合作组织新建大棚,发展反季节蔬菜以及育苗移栽技术,进一步实现农作物增产、丰产、高产,真正为广大农民起到示范带动作用。(3)完善农村社会组织结构全力发挥外聘专家及各类(文化、农业、农机等)技术人员的作用,并给予一定补贴和资金上的支持,组织外出观摩、学习、深造;(4)各类协会定期召开人才交流会,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切实增强为民服务的理念。(5)分别成立各类协会 个,其中农机协会 个,棉花协会 个,辣椒协会 个。
7、全面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1)、大力推广新型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和普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农民增产增收;(2)、对类似郑雅升等一些为新型技术做出贡献的各类技术人才给予鼓励、奖励。大力普及现有辣椒精量播种机,并要求在现有的成果上进一步研制改进精量播种机,提高播种效率,提高精量播种水平,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3)、大面积推广机采辣椒机,积极与厂家对接,收集和掌握推广情况以及农户的意见,总结不成熟经验,逐步完善辣椒采摘机的质量,并进一步推广机采辣椒机。(4)大力推广机采棉、机采番茄的种植技术,加大农民依靠科技种田的能力,提高种植水平。在大棚育苗的基础上配合辣椒采摘机完成收获辣椒的作业,从而实现辣椒的第三次革命,实现产量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一番甚至两番;(5)到“十二五”末,全镇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 %,农机总动力达 万千瓦。(6)“十二五”期间,积极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个。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3、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辣椒深加工增加辣椒产品的附加值,推进辣椒加工业上档升级,使辣椒加工业成为立镇的主导产业。(4)加强农业劳动力培训。到2015年,全镇培训农村劳动力 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 人。全镇年新增输出劳力 人以上。(6)加大安集海镇市场规划工作力度,搭建好大市场销售服务平台。以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为载体,不断提高农民经济人组织化程度,在市场建设中,注重发挥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作用,进一步规范合作运行,建立农产品集中销售网络。提高农民专业协会组织在产前、产中、销售等环节的服务功能。(7)辣椒合作社已在辣椒市场准入、信息咨询、价格协调、调解利益纠纷、规范经营行为等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户和企业的合法利益,通过项目建设,妥善解决农产品供销之间信息不灵,相互挤价压价的矛盾,有效地使农民的优质农产品,按质论价、按质出售,确保其保值增值,实现农民增收。(8)以312国道为基础规划和大力引导发展马路经济,发展三产。以文化旅游为依托,办好辣椒节,扩大媒体宣传。(4)全力搜集全国200余种乃至世界各类辣椒品种,建立辣椒植物观光园,建设成独一无二的特色旅游景点,成为小有名气的特色农业游客观光休闲地。之骄调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被确定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总资产5000万元,年产值由2005年的8000余万元增加到8600万元以上,利税495万余元,比上年增加125万元。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公司积极打造天下一品、天下红、维品红等农产品知名品牌,其中“天下一品”商标被评为河北省到2009年,新上辣椒加工项目达到20个,开发名优新产品50个以上,创树省以上知名品牌6个以上,把辣椒工贸城建成省级以上产业龙头,使全县辣椒加工产值达到15亿元。——2007年,建设鸡泽辣椒产业整合农业财政资金等项目,一切为辣椒产业服务,拓展“中国辣椒网”营销渠道,完成总交易额3.5亿元。2009年,建设鸡泽辣椒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提升服务层次。并使“中国辣椒网”成为全国最大、中外知名的辣椒网上交易“环球直通车”。使全县辣椒交易额达到3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达1500万美元以上。著名商标。辣椒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畅销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区,远销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在大、中城市设立专卖店、连锁店以及中国辣椒网的强力宣传,促进了鸡泽辣椒产品的销售,目前已与湖南辣妹子集团、河北珍极集团、华龙集团等知名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并成为法国家乐福集团OEM供应商。鸡泽县通过筹建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为辣椒加工企业提供了优质原材料,促进了企业的深加工和精开发,从而带动了辣椒产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鸡泽辣椒产业产值。可达到6.5亿元,比2005年增加0.3亿元。
2、产业发展情况
三、主要发展措施鸡泽辣椒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辣椒产业,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唱“地方戏”,树“特色旗”,大力培育发展特色辣椒品种
1、抓好羊角椒提纯复壮。提高辣椒优种覆盖率。
2、抓好羊角椒杂交育种。与中国辣椒研究会等部门专家一道,搞好辣椒杂交育种,增强辣椒抗病虫能力,提高辣椒产量。
3、羊角椒太空育种。与中科院合作,实施太空育种工程,有效改进羊角椒品质,大幅度提高辣椒产量。
4、引进中外名优品种。示范种植,对比筛选,培育富含辣椒碱、辣椒红色素的优种。
(二)改进方式,扩大面积,打造辣椒种植基地
1、抓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办好“辣椒专题栏目”。根据椒农接受习惯、种椒要求、有针对性地一年365天不间断地播放辣椒优种供求、标准化生产技术等。加强宣传引导,调动其种植积极性。
2、抓示范带动。在常规种植基础上,重点发展地膜、大棚、温室等设施辣椒栽培,增加鸡泽辣椒花色。通过示范、引导,成方连片规模化种植,实现一年四季供鲜椒。
3、抓跟踪服务。开展科技“110”等活动,切实解除椒农在种、管、销等环节的难题。同时,逐步发展辣椒标准化生产,在大力发展无公害辣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种植操作规程,有计划地引导发展“绿色”辣椒、“有机”辣椒,切实提高辣椒品质。
(四)完善网络,搞活流通,构筑辣椒交易集散基地
1、办活“中国辣椒网”。在“中国辣椒网”取得“河北省县域经济特色网站”基础上,完善其整体功能,拓展网上服务领域,扩大影响力和权威性。不仅使“中国辣椒网”成为鸡泽“买全国、卖世界”的平台,而且成为中外人士了解辣椒、认识辣椒、经营辣椒的“公共平台”和“网上直通车”。今后,我们要立足本地特色和优势,瞄准中外市场,以“买全国,卖全球”为宗旨,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绿色无公害为突破口,以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名校名企为依托,创优环境,增加投入,育强龙头,建好基地,力争通过3—5年地不懈努力,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网络化销售。着力实现鸡泽辣椒品种优良化,种植规模化,管理科学化,加工规范化,经营网络化。把鸡泽建成全国知名、北方最大的无公害辣椒种植、加工、购销集散中心。引领鸡泽辣椒产业走向新高。全力推进辣椒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培养经纪人队伍。挑选精干人员,统一组织培训公关和营销学习,并到“寿光蔬菜交易市场”等实地考察学习或就地挂职锻炼,鼓励从事辣椒市场营销工作,造就和培养一批辣椒购销专业经纪人才。
3、在大中城市设立连锁店、专卖店,寻找代理商。进一步扩大营销网络。辣椒加工业发展规划通过辣椒深加工的研制和开发,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加了企业效益,促进了辣椒产业的快速发展
1、抓好羊角椒提纯复壮。提高辣椒优种覆盖率。为优化服务工作,我们在科技服务组织建设上重点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筹建了辣椒科技传播站,该传播站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省级农业科技传播站建设试点”;二是以河北天之骄调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组建了辣椒专业服务协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和市农协等领导的好评,并给予10万元资金扶持;三是筹建了31个科技进村服务站,普及了科学技术,提高了种植效益,受到农民好评;五是筹建了“中国辣椒网”。该网站点击率位于全球行业网站之首,被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省信息产业厅确定为“县城经济信息化试点单位”“县域经济特色网站;六是筹建了辣椒检测服务中心,全方位为辣椒产业提供检测服务,保证了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我州辣椒资源优势,以平远特色农副产品、丘北辣椒系列产品加工基地为平台,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以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化水平,形成全省乃至全国辣椒产品重要的集散地,使辣椒产业真正成为支撑文山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骨干产业。(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努力实现辣椒加工业销售产值10亿元、增加值4.5亿元、利税总额1.6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州重点培育辣椒加工企业10户,其中,培育出销售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6户,超5000万元的企业4户;10户重点企业实现利税占全部辣椒加工业利税的80%以上。(三)发展重点。一是根据辣椒种植适宜区、最适宜区和加工原料就近的要求,以丘北县、砚山县为辣椒加工业的重点,合理布局,带动发展;二是培育发展一批重点企业,目前,主要以云南津渝天然辣素有限公司、文山华博贸易有限公司、砚山润辉农产品工贸有限公司、达平辣椒有限公司、丘北云泰食品有限公司、文山知味园食品公司等为重点,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以重点扶持,通过企业主动、项目带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部门联动,培育发展一批辣椒产业龙头企业;三是以项目为支撑,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扶持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四是实施品牌战略,以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加强新产品的科研开发,研制生产一批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做好做响“丘北辣椒”品牌;五是加快“两个”基地建设,为辣椒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五、扶持发展辣椒加工的政策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快辣椒加工业发展。为推进全州辣椒加工业的发展,做强做大辣椒产业,成立文山州辣椒加工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实行州、县主要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龙头企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州经委,具体负责辣椒加工业的规划、协调、服务和指导工作。两个重点县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开展工作,并要从财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明确,常抓不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各相关部门要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切实履行职责,为发展辣椒加工业献计献策。(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加大辣椒产品的研发力度。鉴于我州辣椒原料红色素较低的实际,要加强辣椒优良品种的选育,培育和引进红色素高的新品种,以适应辣椒加工业发展的需要。目前生产的产品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产品少,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弱。新办企业必须严格按市场准入的条件建设,对现有辣椒企业要按市场准入的条件进行技术改造,抓好生产要素在辣椒产业内部的合理配臵和优化重组,促进资金、技术等向优势企业集中;要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制药企业的合作,加大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辣椒精品研制和开发的力度,搞好辣椒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一批精深加工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推进产业升级,做大做强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努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加大医药用辣椒碱开发力度,并尽快投资建设辣椒碱生产项目,实现辣椒产品的高科技、高效益,填补我国市场空白。(三)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培育重点和龙头企业。一是合理配臵资源,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向辣椒加工重点龙头企业集中倾斜;三是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多元投资机制。政府要创造公平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竞争环境,充分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和民间资本向辣椒加工业投资,鼓励个体私营企业积极投资发展辣椒加工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鼓励、引导省内外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投资辣椒加工业,壮大辣椒加工业的实力和规模,着力打造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红色素、辣椒碱等精深加工产品。鼓励保险公司在规模化种植基地和种植大户中开展各种农业保险服务,以规避风险。(四)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辣椒加工企业产品的质量优劣、成本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工原料的品质。要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方略,采取“行政鼓动、样板带动、政策驱动、服务推动”等措施,加快优质高产的辣椒生产基地建设。要围绕市场需求,严格按照无公害技术规程组织实施,大力发展无公害辣椒种植,力争我镇辣椒95%达到无公害标准,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为加工企业提供安全、优质的加工原料。要加强品牌的宣传工作,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实施名牌战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通过精心包装,创意设计,重点把辣椒品牌推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通过做大做强辣椒产业,拉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辣椒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监管,使辣椒加工企业生产出安全、放心的产品。(八)着力人才培训,提高企业素质。积极开展辣椒加工信息服务,特别是市场信息和人才技术信息服务。要想尽一切办法培育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鼓励各辣椒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州内外专业人才招聘洽谈会,引进适合本企业专业人才;对辣椒产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各类人才,各级政府要进行奖励;举办规模以上辣椒加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培训班,进一步强化对辣椒加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劳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九、巧借外力,增上项目,培育辣椒加工基地
1、依托名企搞合作。切实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关系,借助其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逐步扩大合作领域、力争每年有1-2个中外知名企业的合作项目落户安集海镇。
2、跑部进厅争资金。切实抓住国家支持“三农”的有利机遇,认真编撰项目可研报告,加大跑部进厅争项目工作力度,力争每年争取到1—2个国家扶持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辣椒项目。
3、依托科技上精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与合作,在开发辣椒食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在辣椒药品、辣椒军工制品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力争建成1-2个辣椒医疗用品加工企业和辣椒军工制品生产企业,逐步使安集海镇辣椒深加工靠拢全国科技浪头。
新建各类辣椒项目:
1、安集海镇农产品批发交易市新建占地104亩的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项目:新建占地约15亩、5000吨的农副产品及蔬菜保鲜库一栋;
2、安集海镇辣椒精品小包装项目: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场房面积达3200平方米,库房面积达1800平方米;
3、安集海镇脱水蔬菜深加工项目:占地面积15亩,场房面积达4000平方米,库房面积达2800平方米;
4、新建安集海镇辣椒红色素提取精炼厂项目:占地面积45亩,场房面积达4800平方米,库房面积达2400平方米;
5、安集海镇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站点建设、检测设备购臵。
6、安集海镇绿色蔬菜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项目:新建大棚50座,占地面积300亩,新打机井1眼,新建绿色蔬菜成果展厅1座,占地面积200平方米。
7、安集海镇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按照无公害蔬菜农艺要求生产
8、沙湾县阳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技改项目:生产线改建、维修,厂房维修等。
9、安集海镇低产田改造项目:计划改造中低产田10000亩。
安集海镇人民政府 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七都镇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
七都镇拥有20公里太湖岸线,区域内空气清新,水质清冽,素以“一级空气、二类水质”而闻名遐迩,是传统的太湖明珠、鱼米之乡。“一年结多 熟,天天有鱼虾”是对江南水乡七都镇的高度概括。
七都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西南部,南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城区,行政区域总面积102.90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5.36平方公里。七都镇与浙江省湖州市毗邻,东距上海9 0公里,北依太湖至苏州市54公里,西达湖州45公里,南到杭州市90公里,靠大运河支流,生态环境十分优良。七都镇主要产业:光缆电缆、有色金属加工、针织纺织、机械电子四大主要产业。以“中国光电缆之都”闻名的七都镇,现有40多家光电缆生产企业,电缆生产线168条,生产能力达2500万对公里;光缆生产线31条,年产量300万芯公里,占全国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光电缆已经成为七都享誉国际的名片,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光电通信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目前,该镇形成了亨通、新恒通、巨通和双塔“四大集团”,成为七都光电缆产业的龙头。该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这些龙头企业走出七都,迈向全球。七都镇经济以林茶为主,七都镇有山场20.3万亩。林木蓄积量达92万立方米,茶园总面积10800亩,年产干茶200吨。并盛产多种无污染的高山野茶,制作精细,色泽翠绿,汤浓味醇,堪称茶叶佳品。每逢茶季,八方客商和周围数千农户云集七都镇茶叶专业市场,年交易量200多吨,交易额近千万元。工业企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有福建客商投资的三林人造板、浙江客商投资的世明扇业、段家木业等大中型企业相继在七都镇入户,2008年又引进了总投资3580万元宏峰金属材料公司入户七都镇650亩工业园区内,占地30亩,已投产。
七都镇是全省195个中心建制镇之一,自古就是石台东部的商品集散地,物产丰富,商贸发达。先后 投资近千万元在镇所在地兴建了农贸市场、茶叶市场和小商品批发市场,成为周围7个乡镇农副土特产品的集散地,工业品下乡的中转站。还兴建了二条以商业、修理、服务为主的新商业街,吸引了浙江、江苏等省市大批客商来此经营,常年入市的个体工商户260余户,其中大户108户。随着新七都镇的建成,七都镇规模的扩大,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石台,皖南茶乡”总体方针,七都镇将进一步加快建设的步伐,树立S325省道中心建制镇新形象,不仅仅是“大大的七都村”,而且是“大大的七都镇”。(一)旅游业发展的环境
当前,七都镇旅游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旅游业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存在着强大的需求潜力。国际形势总体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跨国旅游者的长途旅游活动。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国内经济稳步增长,将使国民的可支配性收入增加,预期旅游消费继续增长,市民出游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业将面临迅猛发展的势头。
从七都镇的资源、产品开发及所处的环境看,也有巨大的供给能力。一是区域发展空间上,特别是环太湖地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二是旅游产品发展空间上,旅游正从一般性的观光向观光与休闲并重,节庆旅游、修学旅游、会展旅游、游船旅游、婚庆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项目,尚未成为重要的旅游产品;
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到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都十分有利于七都镇旅游业的发展。七都镇所在在华东地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一切有利于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政策要素,七都镇都将是其最直接的受益者。七都镇所在的吴江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随着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必将带来大批商务旅游者,同时我市有较强的经济作后盾,能够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旅游条件。
(三)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七都镇目前仍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度假型、商务型、文化型旅游产品正处于开发之中,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这与当前国际上单纯观光旅游的市场越来越小,度假型和文化型旅游、追求刺激的特种旅游以及复合式旅游的市场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不相一致。旅游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正是七
都镇旅游产业整体效益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旅游人才,尤其是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且内部与其它产业之间的配套服务还不完善,经济效益结构性的不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旅游产品开发后劲不足,缺少新的旅游增长点,影响了旅游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也是对今后发展的严重制约。
沿太湖地区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发展旅游一体化合作的基础条件
第一,区域内各地的旅游资源存在着互补性和优势叠加性。地理位置好,交通网络发达,与国内各城市以及邻国市场往来便利;具有国内外良好的客源基础;各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明显、相互搭配、风格互补,形成叠加优势。例如上海的都市旅游资源、浙江的自然山水资源以及江苏的山湖风光与人造景观资源相互组合,魅力无穷。
第二,市场定位上存在层次性。区域内的大城市一般比较适合中高档市场,而中小城市一般比较适合中低档市场。如上海的优势在于商务会议旅游、都市旅游、购物旅游;浙江的优势在于宗教、观光旅游;而江苏的优势则在于民情、观光、休闲康复和文化娱乐旅游。另外,不同地区接待设施和服务水平、消费水平以及已经确立的国内外目标市场也有所不同。这种能够灵活适应不同档次、不同需求的旅游经营结构,为环太湖旅游区域开展一体化合作、提高整体效益奠定了基础。
第三,客源输出与输入相结合。区域内各地既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同时又是居民出游率高的旅游客源地,这不仅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是各主体之间互惠互利、利益共享的保障。
二、环太湖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发展的对策选择
第一,综合评价各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整合开发区域性旅游产品群,注意衔接和互补,避免雷同性开发和低水平重复性建设。
第二,按照各地旅游产品的特色和交通条件,通过整体设计推出系列旅游线路和整体性旅游产品,注重创造区域的总体旅游特色,形成区域市场竞争优势。
第三,对区域性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进行联合宣传和整体营销,旨在创建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打响环太湖区域的优质旅游品牌。
三、以客源为导向的环太湖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途径
第一,在国内市场方面:
①提高观光旅游产品的质量。国内客源是当前环太湖旅游区的主要市场,在开发和改造观光旅游产品时,既要注重突出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的高品质,同时又要注重软件的建设,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
②发展新型的观光旅游产品。一方面环太湖区域山水风光秀丽、历来是“鱼米之乡”,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开发观光农业、生态植物园等新型的观光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区域周边临近上海、南京、杭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此类产品能够更好的迎合都市人回归自然、享受休闲的旅游体验心态。
③开发度假型旅游产品。环太湖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旅游资源等很适合开发度假和休闲旅游产品,同时,这也是当前旅游热点产品和市场需求的趋势所在。
第二,在国际市场方面:
①以观光旅游为主体。观光旅游是本区域的主体优势资源和基础旅游产品,今后力争在传统的静态观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保护,突出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适度增添参与性和真实性,加强宣传,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开拓国际市场。
②大力发展商务和会议旅游市场。基于区域良好的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经济条件、不断完善的旅游基础和接待设施,进一步开拓商务和会议旅游市场,打造环太湖商务会议旅游中心,有利于提升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与产品档次,增加旅游收入。
③顺应当今世界旅游发展趋势和本区内旅游资源的特点,推出康体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等新的旅游热点产品。
七都镇的旅游发展对策以及发展目标
七都镇原有产业主要是第二产业,如光缆电缆、有色金属加工、针织纺织、机械电子。所以七都镇要想发展旅游业应该着重强调产业升级,配套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环境的治理保护。1产业升级 七都镇原有的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如光缆电缆,有色金属加工,针织纺织,机械电子,发展旅游业应当首先处理好这些第二产业的转移,因为这些产业的发展势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这对于当地的旅游发展是致命的。七都镇地方政府应当和相关企业做好相关工作,进行产业转移(向内地等欠发达地区转移)
第三篇:镇辣椒产业发展简介
百宜镇辣椒产业发展简介
乌当区百宜镇位于贵阳市东北面,距离贵阳市区五十三公里,百宜辣椒主要特征:百宜辣椒作为贵阳本地优良品种,其果皮和胎座组织中含有辣椒素及维生素A、C、胡萝卜素,富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无机盐及食用纤维等营养物质。百宜辣椒是平面椒,形体细长,色彩鲜艳,辣香味特优,口感微辣,辣椒尖端向内弯曲,形成微小的小弯钩,抗病力强,植株整齐,果形一致,属无公害辣椒品种,在口味上优于遵义虾子辣椒、花溪党武辣椒,具有一种特殊的辣味,可以帮助消化、刺激食欲,皮薄肉厚,香辣适中,广受消费者青睐,曾获得2003年首届贵州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
现百宜镇辣椒种植总面积5576.3亩,核心区1200亩,在百宜镇洛坝村、场上村、拐比村等9个村80多个村民组。涉及农户2000多户,耕地面积6917亩,小水窖120个,沟渠10公里,机耕道15公里。
百宜辣椒经过多年的发展,种植面积、种植产量都有很大的提高,近年来,百宜镇大力发展无公害辣椒生产,总面积在4500亩左右,平均亩产干椒180斤左右,成为贵州老干爹食品有限公司辣椒制品生产原材料。
百宜辣椒种植基地目前建于百宜镇洛坝村(小地名:基土坝),种植面积约为100亩,每亩地种3300株,(单株种植),行距、窝距50*30,株高53cm,亩产红椒5000斤,比普通辣椒提早20天成熟,3年内有望全面向各大农贸市场提供原汁原味的百宜辣椒。百宜辣椒与传统辣椒相比,品牌价值较高,每亩增加产量300千克,却能带来增收每亩超过2000多元。通过农村合作化经营方式,百宜辣椒在贵阳市辣椒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以较好的销售量推广到我省周边省市,赢得一定的品牌效果。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区相关业务部门指导下,特邀省农科院园艺所科技特派员李英老师进村入户对农户开展辣椒栽种技术培训,包括辣椒育苗、种植管理、病虫妨害、加工销售等方面,科普宣传及农技推广在全镇农业示范点全面铺开。
百宜土质优良,生态宜人,无重金属污染,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目前,我省辣椒产业主要行情为一线为主,二线为辅,三线为补充。通过分析研究,我镇辣椒产业发展还处于三线阶段,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百宜辣椒在高度、开展度、分支、始花节位等指标上进行测量分析,百宜辣椒近年来农户粗放式的生产及不合理选种,加上环境破坏及外来物种的侵蚀杂交,使得这一品种抗病性降低,产量下降,质量和味道一定程度上受损。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2013年8月,在贵州省科技厅、扶贫办的共同支持下,“百宜辣椒提纯复壮及示范推广”项目正式启动。
百宜辣椒经过多年的发展,种植面积、种植产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在未来的发展中,纯种百宜辣椒将计划在两至三年时间内通过重复选育培育,然后进行规范化连片种植,形成产业规模,大批量供应我省乃至全国市场,推动我镇“五彩农业”农村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有效实现农民增收,促进我镇小康社会建设水平全面提高。
第四篇:望都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望都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辣椒是世界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经济作物之一,由于它适应性广、营养成分丰富和产业链长而受到世界各地的高度重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不断上升,加工产品也向多样化发展。全世界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家种植辣椒,我国辣椒的种植面积约为2000万亩,鲜椒产量近2800万吨左右,实现产值270多亿元,同时每年还以9%速度逐年增长,种植面积分布在全国28个省份,形成了以贵州、湖南、江西、云南、四川、陕西、河北、河南、吉林等16个省区的重点辣椒产区和以贵州虾子镇、云南稼依镇、河北鸡泽、山东武城、吉林洮南等为代表的区域性辣椒集散地。辣椒产品的出口也在不断增长,韩国、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东南亚等已经成为我国辣椒的常年进口国,仅墨西哥辣椒就有三分之一是从中国进口,日本进口辣椒90%来自中国。全国产生了一批有名的企业和区域品牌产品,例如:河北晨光天然色素有限公司、湖南隆平红安种业、吉林洮南金塔集团和爱迪尔公司、山东武城的中韩合资天然色素项目与湖南郴州的美港合资辣椒项目等。这些品牌产品和龙头企业的成长,冲击了辣椒传统生产与分散经营方式,正在改变着我国辣椒产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格局,促进了辣椒产业化生产的发展。辣椒的各种加工产品、综合利用型产品已成为全球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份额比例也越来越高。辣椒的鲜食比例逐年减少,工业加工比例日益增大,而且发展迅速。全球对辣椒的重视和需求充分说明,辣椒产业是一项前景可观的大产业,特别是对于适宜辣椒大面积种植的国家和地区,它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经济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辣椒产业化的形成,不仅对农村就业的增加有重大意义,而且给农业深加工领域创造着广阔的天地,机械、化工、建筑、医药等几十个行业将会因此而受益。
一、望都辣椒产业发展现状
望都是全国三个著名的辣椒之都之一,每年种植面积多万亩,产值近亿元,广泛分布于县域农田。近年来,望都县各地积极实施辣椒开发战略,以辣椒酱、辣椒粉、辣椒素加工业为龙头的辣椒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辣椒产业已成为部分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之
一。过去,由于在辣椒深加工方面未能形成大的龙头企业,全县辣椒产业的商品率只有左右,近年来,该县将辣椒产业作为农业重点优势产业加以扶持发展,并引导辣椒产业从原料型、食用型向着加工型的产业发展轨道迈进。目前,该县已有家辣椒系列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开发辣椒系列产品。其中河北晨光天然色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辣椒素和辣椒红色素的加工企业,投资规模达多万元,拥有年消耗万亩干椒的年产量,是我国目前辣椒素加工能力最大的生产厂家之一,在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加工能力上也拥有相当的实力。该公司的成立,进一步扩大了辣椒的原料需求,促进了辣椒向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了辣椒的附加值,延长了产业链。
在辣椒销售上,由于辣椒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多年来一直以出口辣椒干、辣椒油等初级产品和半成品为主,对辣椒的商品性要求没有严格的标准,没有完善的检验检疫体系,部分企业在原料收购中也仅限于看样收购,对内含物标准没有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理想。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利用我们出口的辣椒原料,采用先进技术去除杂质和异味,制成辣椒红色素等深加工产品返销我国。总体上我省辣椒产业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加工营销网络。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使辣椒高产高效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二、望都辣椒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入不足,缺乏科技支撑
由于饮食习惯及传统农业的观念,中国对辣椒生产的重视一直不够,投入少。云南省也存在这一现象,一是政府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科研投入不足,缺乏技术、人才储备,专门从事辣椒研究的科技队伍力量薄弱,政府支持辣椒产业发展的科技项目少、力度小,导致生产上缺乏高产、优质、抗性强的自主选育的新品种,一些地区长期依靠传统的老品种,一些地区
依靠进口国外或省外的新品种的局面,缺乏标准化、无害化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二是企业投入不足,辣椒加工品种较为单一,规模较小,对原料的要求不严,导致企业忽视了原料基地建设,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以及种植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2.产业发展起伏波动大
辣椒种植大部分销售主体是农民,不了解现代营销知识和国内外市场行情、动态,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差,盲目生产经营,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信息不灵,常常处于被动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农户、中介组织(服务组织)十农户、基地+农户等模式,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有了明显增强,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了合同收购和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但是,企业和椒农的联系还是以合同契约型为主,缺乏紧密的联系,企业和农户双方的利益缺乏制度保障,二者的利益分配关系还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还不能真正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在守约履约上,诚信度差,不是农户不愿将商品椒交给企业,就是企业在收购商品椒时压级压价。难以实现辣椒的小生产与流通大市场相接,产业发展跌宕起伏,面积小时,货源紧俏,哄抬物价,掺杂使假;面积大时,产品滞销,价格低廉,辣贱伤农,挫伤农民种植辣椒积极性。
3.种植技术及实用技术落后
在种植业上,辣椒多分布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多为一家一户操作,辣椒种植技术水平不高,病虫危害严重。科技部门研发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推广应用的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不够,多数地区种植多以常规种为主,优良品种少,品种退化严重,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科技在辣椒产业化经营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明显,严重制约了辣椒产业的发展。
4.辣椒生产和市场的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云南省辣椒的科研推广工作一直只重视高产、抗病的品种,辣椒加工专用品种的研究和生产刚刚起步,辣椒的专业化生产进展缓慢,加工原料生产形不成规模,过度分散的小农经营无法生产质量稳定的辣椒原料。造成品种选育同加工需求相脱节;辣椒加工业的发展缺少专用的优质原料,形成了品种与目前市场脱节,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的局面,严重阻碍辣椒产业进一步发展。
5.辣椒产业化程度低
所谓辣椒产业化,它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多方面密切衔接、紧密配合的综合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指一个辣椒加工业或单纯的辣椒种植业。它主要包含:新品种选育(包括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良种繁育和生产体系,优质原料生产体系(包括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科学施肥、科学浇水、病虫草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及贮藏—加工—市场销售等,是一个庞大、严密、多学科协同配合的一套完整的系统工程。目前许多地区在发展辣椒产业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标准要求,可以说是从原料生产到销售都尚未形成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由于科学技术普及到位程度等因素制约,各地的种植方式都比较传统落后,辣椒产量变化大, 稳产没有保障。在辣椒原料生产上还没有严格的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以及无公害生产技术执行标准来指导生产,致使当地辣椒发展的目的还不明确,盲目性较大。
三、发展对策
1.提高认识,把辣椒产业发展成为云南的新兴大产业
首先,辣椒在云南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面积大、分布广,具有做大产业的基础;其次,云南拥有丰富的、独特的辣椒资源,如丘北辣椒、小米辣、大米辣、皱皮辣、涮辣、铁角辣等;第三,辣椒产业链长,加工产品种类多,加工增值效益明显;第四,市场前景好,无论国内或国外,市场对辣椒产品的需求都非常大,有些产品目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做大云南辣椒产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从产业政策上把辣椒作为重要的主要经济作物,从育种、技术储备、种子生产、加工原料生产、加工企业、营销全过程进行产业设计与支持。同时政府还应加强辣椒生产、加工等方面的信息网络的建设,为种植农户及加工企业服务。从培植新产业的角度,政府、企业和社会都应共同加大对辣椒产业的投入力度。首先,要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争取国家的扶持,各级政府也应增加投入改善辣椒种植区的交通条件、水利设施、市场网络等外部环境条件建设,强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产业的龙头企业扶持力度,营造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其次,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工作,鼓励和吸引社会的企业、公司及资金投入参与产业开发,在已形成加工能力的基础上,要努力提高辣椒加工制品的质量,坚持以质量兴业,名牌兴企之路;引导现有加工企业改造和升级原有的设备及条件,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适销对路的产品,如发展辣椒素、辣椒红色素等深加工产品。第三,组织广大农民投入人力、物力参与开发,最终形成国家扶持和引导,企业、公司、农民为投入主体和开发主体的产业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3.重视科研推广,提高生产水平
一是加快新品种选育步伐,以传统育种方法为主,分子标记辅助、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手段为辅,在继续以优质高产为育种目标前提下,重点解决抗旱、耐病毒病、病疫等问题,同时,利用云南丰富的品种资源,研究开发培育专用品种,如集中收获、高色素、高辣素等专用品种;二是加强连作障碍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土壤结构,不同的气候条件,对辣椒病菌与土壤结构、土壤通气性、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分泌物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同时推广深耕土地,轮作倒茬、使用微肥、重施有机肥、麦辣玉梯阶套种等技术措施,减轻连作障碍;三是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采用建立示范样板,促进增产增收;四是引进国外智力,重点引进发达国家有关辣椒的标准化生产、加工产品标准、化工产品加工、产品和卫生检测等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促进辣椒产业与国际发展同步;五是实现辣椒的标准化生产,以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两组织标准化为依据,结合国际动植物卫生检疫(SPS)、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原则,制定出辣椒干(酱、粉)生产的产品标准及其质量和健康标准,并付诸实施,加强管理;六是规范良种繁育程序,加大优质辣椒品种的生产,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健全良种质量控制体系和监测机构,按生产企业的要求,科研部门负责良种的繁育和生产,技术方案的制定,提高种子质量。
4.合理布局,加大辣椒商品基地建设
辣椒商品基地是辣椒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抓好商品椒基地建设,要把基地建设与企业培育结合起来。鼓励企业参加商品椒基地建设,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农户联合发展稳固的辣椒生产基地。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引导商品椒基地向最适宜区集中,由兼业向专业化转变,发展一批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乡、专业县,实行集中连片开发,逐步建成规模适度的集约化、专业化商品椒生产基地。
5.适应市场需要,积极发展专用型辣椒生产
当前,云南省生产辣椒不注意用途,种植与加工脱节,专用化和产业化开发程度较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云南省辣椒生产的形势,在作物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专用型辣椒生产。专用型辣椒生产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开发为动力,重点应抓好以下三点:
(1)品种专用化 在辣椒的育种目标上要转向专用型育种,为生产上提供优质专用品种,解决当前生产上专用品种少的问题;种植上要改变过去不分品种不讲究用途的做法,立足于专用化生产,不断扩大色素椒、辣素椒和出口型专用品种的面积。
(2)种植区域化 辣椒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才能便于集中技术指导与服务,就近收购与加工,适应产业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要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合理规划各种
专用辣椒种植区域。
(3)技术标准化 辣椒市场对商品椒的外观和内在品质都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在选定品种后应加强栽培技术推广,制定标准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提高辣椒的产量、质量和商品率。
6.大力开拓辣椒市场
建设和拓展辣椒市场是辣椒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客观需要。首先,要抓好辣椒市场体系建设,必须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放开政策,通过引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吸引企业、个人和外资等参与农产品市场建设,在交通便捷的地区建设2-3家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努力形成以大型辣椒批发市场为核心,以中小型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产销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零售市场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市场体系。其次,创造条件引导龙头企业积极“走出去”,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建立省外、国外营销网络,开拓各类辣椒市场。另外,建议大力扶持发展农村辣椒流通合作组织,大力支持农民个体或合伙创办辣椒营销公司,逐渐形成以企业、集体、个体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搞好服务的流通格局。
7.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辣椒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进程。因此,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契机,以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依托政府职能部门,大力发展辣椒市场化服务组织,逐步建立起网络完善、功能互补的辣椒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辣椒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加强辣椒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自我服务。该合作组织(协会)应该是按照自愿互利、民主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自我服务组织,具有适应性强、带动面广等特点,在衔接农产与市场、联结企业与农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另外,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经济技术职能部门的作用,为辣椒产业化经营搞好信息、指导服务,建立信息网络,既为指导辣椒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又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市场、价格、技术信息,引导企业和农产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改变过去市场信息不灵、行情不清、盲目生产的状况,帮助农民抢抓市场机遇,大力发展辣椒订单生产、合同生产,克服以往辣椒生产中的盲目性和分散性。注重营销人员培养,造就一支懂得现代营销知识,掌握内外贸易运行规则和管理手段,勇于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人才队伍。培育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顺应市场发
展的需要,实现产业化。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制订协会章程,树立诚信意识,加强对行业的监管、指导和约束,进行行业自律,严肃查处恶意竞争和欺诈客商、掺杂使假者,改善销售环境。建立信息咨询系统,充分利用农业信息化技术,发挥好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我省辣椒加工销售的促进作用。
8.加强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市场上对辣椒产品的需求逐渐向多样化和特需化转变。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小品种、稀有品种的需求量增加。这就要求选育出一大批多样化、具有独特风味和丰富营养价值的特种辣椒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云南因其复杂多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分布有大量的辣椒种质资源,是我国辣椒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如丘北辣椒具个小、形体均匀、色泽鲜艳、油脂和维生素含量高、辣香味浓等特点,且富含蛋白质、糖分、维生素与氨基酸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被公认为是世间最好的食用辣椒;小米辣抗性好、辣味浓、维生素含量高,被公认为是中国最好的泡椒品种;还有辣味不强,果皮软薄,品质风味极佳的皱皮辣;辣味很强(辣椒素含量高达3.54%)不能直接食用的涮辣;抗湿热、抗病能力强、座果多的大米辣及耐寒力较强的厚皮铁角辣等。如何利用好我们的资源优势和地域气候条件优势,加强地方品种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培育出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辣椒品种,创建云南辣椒品牌,对促进我省辣椒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篇:吉安县花木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
吉安县花木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吉安县位于江西中部,紧邻吉安市中心,吉泰盆地的北边.地理位置东径114°25′—115°5′,北纬26°50′—27°38′。东边为青原区,南接泰和,西连永新、安福,北毗吉州区、分宜县、峡江县。总面积2096.2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地形以低丘岗地为主,南、西、北三面环山,逐渐向东倾斜。西南罗霄山脉延伸主峰龙山为全县最高点,海拔728.7米。全县地貌构成低山丘陵分布在西、北县界上,平原低丘岗地主要分布于县城周围、赣江西岸。地处中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东南季风影响,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夏多雨,伏秋常旱。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温度40.6℃,极端最低温度-8℃。年平均降水量1458毫米,平均日照时间1814小时,无霜期281天。辖19个乡(镇),315个村委会,2814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432292人,其中农业人口348870人。农村劳动力155683人。县内公路纵横、水系密布,水陆交通比较发达。赣江自南向北穿越县境,过境21公里;105国道、京九铁路和赣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内基本实现乡乡、村村通公路。
二、花卉苗木产业现状
全县现有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形成规模的经营单位有湘
赣苗木绿化有限公司、澧田苗圃、江西吉安隆回生态园林有限公司、吉安金泰苗木基地四个经营单位,主要分布在梅塘、澧田、敖城及凤凰几个乡镇,总面积共3800亩。主要培育树种有樟树、桂花、玫瑰花、红豆杉、杜英等树种,苗木年产量有45.6万余株,年产值达到4560万余元。都是以公司或个体的经营模式建立,给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近千个。目前企业经营情况良好。其经营成本(包括亩均基地建设投入1800元/亩、年租地费100元/亩、管护费100元/亩、其它费用70元/亩)。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我县花卉苗木面积达到5100亩,企业增加到10个,年产量达到68万株,产值达到10219.5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到2020年我县花卉苗木达到7600亩,年产量达到100万株,年产值达到20022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00个。
四、政策保障及科技支撑
我县领导对发展花卉苗木发展非常重视,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花卉苗木产业领导小组。县政府出台了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优惠政策,县财政对连片200亩以上的花卉苗木基地给予每亩200元的补助,并成立了县林业科学研究所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科技协会。对苗木花卉生产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