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镇三河社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4 00:43: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仁镇三河社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仁镇三河社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篇:安仁镇三河社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安仁镇三河社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www.xiexiebang.com 2011-08-20 来源:三河社区

〖字体:大 中 小〗〖背景色:

〗〖打印本稿〗〖推荐〗〖关闭〗

安仁镇三河社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

一、基本情况

(一)人口、幅员面积及经济发展状况(附行政区域示意图)

三河社区地处大邑县南面,距县城17KM,截止2010年底,三河社区共有人口3156人,总户数1251户,其中从事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劳动力人数约1200人,人均纯收入7556元。三河社区幅员面积2.9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共 2229.92亩,其中:耕地面积为2089.37亩(水田1939.37亩,旱地150亩),林地面积140.55亩。本社区目前已建成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有2个,分别是青杠小区和三河安置点,共安置农户约337户;目前还有1个农民集中居住区三河小区正在修建中。

(二)自然资源及水利设施

1、自然资源:三河社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社区内地形均为平坝。

2、水利设施:三河社区域内有八斗渠和三轮堰,八斗渠水源为天宫二支渠;三轮堰水源为斜江河。农业灌溉用水设施均为U型槽。

(三)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1、主要农产品生产:三河社区以种植业为主,农民以种植水稻和油菜为主;种植蘑菇和榨菜为辅;2010年,三河社区共种植蘑菇28亩,产量112000公斤;种植榨菜65亩,产量195吨。

2、旅游农业发展情况:三河社区园区内现已建成“千逸庄”、“众鑫农庄”等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社区域内还有“百家草园”、“博雅园区”正在修建中。建成以后,发展乡村旅游业和花卉苗木观光业。

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方向

三河社区目前农业产业为传统模式,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加强安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扩大农村产业规模,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同时,继续扩大唐场豆腐乳的品牌效益和影响,以一产业带动三产业,实现一三产业互动,实现社区农村产业多样化。

(二)发展思路

1、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2、拓宽视野,进一步整合区域经济,大力发展农家生态旅游业。

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发展。依据规划统筹协调,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4、优化资源配置,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构筑良好的发展环境,存进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三)产业布局结构(附:产业布局示意图)

根据规划,三河社区在未来5年内,产业空间布局将形成“两轴、两园、两基地”的结构。

两轴:指安仁至韩场的大(邑)新(津)路交通主轴线和安仁至蔡场镇的安蔡路园区干道,形成环状连通线,同时在大新主轴线上由西向东形成“一主两次”三个核心服务节点。

两园:指沿规划区交通轴线呈珠状分布的现代农业观光园、现代果蔬示范园。

两基地:指花卉苗木产业基地、特色果蔬产业基地。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三河社区将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发展农家乐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年总收入达到200万元;扩大果蔬种植面积,达到200亩,产量400吨;加大蘑菇种植面积,达到300亩,产量500吨。

三河社区种植业农产品发展目标表1(见附件)

三河社区旅游农业发展目标表2(见附件)

三、实施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督查

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广、投入多,工作难度大。社区应成立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工作,决策、协调、指导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社区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

(二)制定和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抓紧落实各项投资农业的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在土地、税收、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企业的投资决策权。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农业的软硬环境,促成更多项目的落地生根,逐步形成富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和富有生机活力的项目带动机制。同时,要加强与外地的经济往来与合作,主动接受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经济辐射,增进经贸互补,为他们创造富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调动一切对发展有益的因素,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包装技术水平,扩大发展空间。加大农业产业化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严格农业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现代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生产者首先时刻要牢记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对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必须大力实施无公害生产,将无公害生产技术贯穿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切实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严格农业生产全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控工作,保障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产品安全。

(四)实施品牌化战略

以龙头企业特别是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为主体,培育、提升农产品品牌,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品牌农产品优化配置。支持和鼓励企业争创“中国品牌”、“四川品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四川省著名商标”,积极创建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产品出口标准示范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全面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五)完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

以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末级渠道节水改造为主,建设适度规模的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化灌排渠系、雨水集蓄高效利用等一流水利设施示范片。因地制宜,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开展人畜饮水安全和旱片生产生活用水保障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篇:xx镇产业发展规划

XXX镇(村)产业发展规划

XXX镇地处XXX城西北X公里处,辖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面积约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万亩,截至2009年底,全镇人口X万人,拥有XX、XX、XX、XX、XXXXX、XX、XX、XX等中、省、市各级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单位XX余家。农业、工商、信用联社、邮政、建设等金融机构健全。XX铁路、XX公路穿境而过。拥有XXKV、XXKV变电站X座,电力总容量XKVA。地下水资源丰富。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大中型企业聚集优势,形成了以机械制造业、水泥建材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流服务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一、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了“XX”的种植产业和以奶牛、奶山羊、蛋肉鸡、生猪为主的养殖业,花椒面积XX亩,苹果面积XX亩,柿子面积XX余亩,奶牛存栏达到XX头,猪存栏达到XX头,鸡存栏XX只,奶山羊存栏XX只。

2、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现有各类个体工商户、企业近XX户,涉及商业、餐饮、服务、加工、矿山开采等各各方面。

3、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镇区现有人口X万人,建设面积X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正在不断增强,一个以工业为支撑的新型城镇正在崛起。

4、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全镇连续多年无重大刑事犯罪和治安案件发生,是省级“平安创建”模范乡镇,多次受到省市表彰。

5、劳动力资源丰富。全镇青壮年劳力X万余人,X%以上都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大多数劳动力外出务工,一部分在本镇各类企业工作。

二、主导任务和目标

1、工业方面

以X园区为载体,以X为依托,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把污染小、能耗低、产值高的机械加工、冶金制造等企业引进X园区,壮大工业基础。

2、农业方面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镇农业总产值X亿元以上,年均增长X%。

一是大力X产业。在巩固X等村X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新发展X、X等X专业村,年均增加种植面积X亩以上。二是发展杂果产业。在沿山的X、X、X等村,逐步淘汰品质较差的X树种,发展核桃种植,年发展面积500亩以上。三是不断壮大养殖业。以X养殖场、X村“X奶牛养殖小区”、X肉鸡养殖基地、X种鸡场为龙头,培养养殖大户,促进全镇养殖业日益壮大,力争出栏量第年递增X%以上。

3、服务业方面

提升传统行业,培育新型行业,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培

育经济新增长点。第三产业年均增长X%以上。

(1)服务于农业生产,建立为农服务的经济实体,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提升城镇传统的商业和饮食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

4、城镇建设方面

以产业促建设、建城镇带产业的扩大,加快城镇步伐,三年内城镇化水平达到X%,面积达到X平方公里。规划好XX园区,开辟X条新街道(道路),每年实施不少于X个建设项目,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推动社区服务,城镇通路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垃圾污水处理率均达X%以上。

三、主要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全镇产业发展规划领导小组,镇长为组长,城建办、企业办、财政所、土地所等为成员单位,组织实施规划工作。

2、加大扶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加大对农业的帮扶、扶持力度;及时与重点企业交流沟通,了解困难和问题,帮助化解、排除影响企业生产的环境问题,保证企业顺利经营生产。

3、招商兴镇。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实现产业兴镇,带动全镇经济发展。

第三篇:**县农村客运产业发展规划

**县农村客运有限公司简介

**县农村客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系四川广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是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专业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县内班车客运、县内包车(旅游)客运、农村客运服务。公司现有资产总额3000余万元,年总营收1300余万元,年缴纳税收50余万元,现有从业人员200余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7人,均持有《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

公司建有专业的信息指挥和调度平台,具备完善的监控、指挥、调度、服务等功能,公司自成立以后,始终秉承“情融万里,广运天下”的服务宗旨和“把握安全、行稳致远”的安全理念,积极为县域旅客出行提供专业、优质、高效、安全的运输服务,先后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级达标资质、安全生产状况评估AAAA级达标资质,多次荣获**县道路运输先进集体、道路春运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县农村客运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

总则

一、规划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促进农村短途客运市场的协调统一和有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助力交通脱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意见》(广府发〔2019〕5号)文件精神,为切实推动推动农村客运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客运通达率和服务水平,更好的满足农村群众的出行需求,现结合我县农村客运发展现状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2018年6月15日)。

2.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1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4.交通运输部《关于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交运发〔2011〕490号)

5.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运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交办运〔2015〕61号)。

6.交通运输部《农村道路旅客运输班线通行条件审核规则》

7.《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

8.《乡村公路营运客车结构和性能通用要求》(JT/T

616)

9.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四川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15〕5号)。

10.《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网信办令2016年第60号)。

11.**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意见》(广府发〔2019〕5号)。

12.**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2月16日市七届四次人代会)。

13.**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实施方案(待制定)。

14.国家、省、市及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法令、规章、制度等相关文件。

三、总体目标

(一)落实政府惠民工程总体规划

1.总体思路: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2.总体要求:政府主导、落实责任、健全机制、分级保障。

3.总体目标:力争在2020年前,全县所有乡镇100%有等级客运站,全县所有建制村100%有招呼站,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客车,基本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客运网络。

4.责任主体。**县农村客运有限公司为农村客运产业发展的责任主体,广运集团**公司客运科、安全科、车辆维修技术科协同配合。

5.规划原则。在线路开发上全面统筹安排,成熟一片区,开通一片区,对现有线路按照“适当延伸、合理绕行”的原则进行改造,对拟新开线路按照“积极发展、避免重复”的原则进行发展,最大限度的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基础上避免与现有线路的运营矛盾,促进农村客运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村客运“开的通、留得住、有效益”,实现政府关于农村客运发展全覆盖的总体目标。

第二章

基本情况

一、地域概况

**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上游,兰海高速(G75)公路穿越县境44.5公里,兰渝铁路穿越县境42.2公里,嘉陵江黄金水道103公里,宋江189.5公里横贯县境。东与巴中市巴州区、南江县接壤,西与剑阁县相邻,北与**市昭化区、旺苍县交界,南与阆中市相连。幅员面积2330.19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人口近80万人,共辖39个乡镇、718村、87个居委会。

二、农村客运产业现状

**县农村客运有限公司现有车辆169台,总座位3222个,开行班线85条,其中开行县城至乡镇班线49条,投放车辆119台,总座位数2397个;开行县城至建制村(社区)班线27条,投放车辆32台,总座位数598个;开行毗邻县区乡镇班线2条,投放车辆3台,总座位数68个,已建成并投入运营龙山、陵江、龙王三大片区经营点,其中陵江片区投放车辆5台,开行班线4条,总座位95个;龙山片区投放车辆4台,开行班线1条,总座位36个;龙王片区投放车辆2台,开行班线2条,总座位28个;已覆盖和辐射全县全部39个乡镇和500余个建制村(社区),占全县建制村(社区)总数的65%左右。

三、客运量预测

我县常住人口近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60万人,占全县人口的85%;2016年农客班线共发班7.2万班次,运送旅客69.06万人次,2017年农客班线共发班7.5万班次,运送旅客70万人次,2018年农客班线共发班7.9万班次,运送旅客71万人次,预计2019年—2020年,我司农客班线农村客运客流量仍将保持平稳并以1.5%左右的速度递增。

第三章

规划实施方案

一、规划范围和期限

1.规划范围为**县县辖范围及毗邻县、区之间乡镇或建制村(社区)。

2.规划对象为农村客运线路。

3.规划基准年为2019年。

4.规划期限为2年,即2019年—2020年。

二、规划客运线路

(一)总规划目标。力争在2020年前使**县辖区内符合客车通行条件的建制村(社区)客运通达率达到100%。我司拟在2020年前改造(延伸)县内农村客运线路26条;新开行县内农村客运线路87条,投放运力143辆、座位1212座(详见附件)。

(二)2019年规划目标。2019年主要任务是构建“通村畅乡”总体骨架。

一是对现已开行的县城至乡镇班线中符合改造(延伸)条件的线路进行改造,适当延伸,拟延伸龙王至雍河线路至石牛村、**至浙水线路至红旗村等26条农村客运班线,投放车辆36辆,座位430个;延伸覆盖或穿越建制村(社区)76个;

片区

线

龙王片区

龙王场-石牛村

五龙片区

浙水场-杨柳村、浙水场-玄都村、伏公场-陶坪村、鸳溪场-炎灯村、永宁场—璧山村、浙水场—水文村

陵江片区

王渡场-桂花村、茶店—大洋村

元坝片区

元坝场-将军村、金壁—秀峰村

东溪片区

东溪场-金牛村

歧坪片区

漓江场—五一村、土鲤场—琴溪村、月山场—青菜村、月山场—射弓村

龙山片区

白岩场-三垭村、文昌场-红瓦村、龙山场—鞍子、白山场—寨垭村、双河场—塔山村、石马场—桥梁村

东青片区

禅林场-鹤鸣村、亭子场—双峰村、八庙场—举台村、白桥场—宝珠村

二是开通乡镇之间和个别人口基数较多,旅客出行需求比较旺盛,道路状况符合通行客车条件的乡镇至建制村(社区)之间的短途客运班线,拟开行三川场至九龙山、五龙场至伏公场、六槐场至云峰场、东溪场至石灶场等35条农村客运班线,投放车辆68台,座位496个,覆盖或穿越建制村(社区)140个。

片区

线

龙王片区

三川场--九龙山、三川场--天观社区、新观场--龙王场、石门场--三川场

东青片区

八庙场—举台村、东青场—东台村

五龙片区

五龙场—鸳溪场、五龙场—双树村、五龙场—伏公场、永宁场—笔山村

陵江片区

六槐场—云峰场、云峰场-中土场、六槐场—元坝场、云峰场-五里场

元坝片区

元坝场-中土场-净化厂环线、元坝场-石门场、中土场-大坪村

东溪片区

东溪场—高坡场、东溪场—石灶场、东溪场—双田村、高坡场-龙洞场、高坡场-黄猫场

歧坪片区

歧坪场一唤马镇、歧坪场一漓江场、白驿场一白山场、烟峰场一月山场、烟峰场一河地场

龙山片区

龙山场-金斗社区、龙山场-双河场、龙山场-彭店场、龙山场-运山场、龙山场-石马场、文昌场-石马场、彭店场-文昌场、双河乡-河地乡

(三)2020年规划目标。2020年主要任务,一是开通乡镇至建制村(社区)之间的客运班线。二是对部分道路不易整改的建制村投放5座小型车,采用预约响应式方式运行。三是拟在中心乡镇推广客货兼用型车辆,推动农村客运和农村物流、快递、电商、邮政一体化融合发展。基本形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客运网络,实现县辖区内符合客车通行条件的建制村(社区)客运通达率达到100%的总体目标,拟开行东溪场至英明村、黄猫场至呈元村、五龙场至灯照村、龙山场至双山村等52条农村客运班线,投放车辆57台,座位406个,覆盖或穿越建制村(社区)160个。

片区

线

东溪片区

东溪场—英明村、东溪场—石驹村、东溪场—三官村、东溪场—光山村、东溪场—大龙村、高坡场—云岩村、黄猫场—呈元村、龙洞场—柳溪村、石灶场—石人寨村、桥溪场—三溪村、岳东场—三塘村

陵江片区

云峰-鼓锣村、**—云台村、龙王片区

雍河场--桃园村、石门场--中良村、雍河场--新观场

元坝片区

唤马场-石顶村、元坝场-白溪村、唤马场一云龙村

五龙片区

鸳溪场—七宝村、鸳溪场—垭口村、五龙场—灯照村、五龙场—龙隐村、五龙场—青丰村、白鹤场—柏荫村、伏公场—东风村

东青片区

白桥场—帽合村、东青场—东华村

歧坪片区

漓江场一大草坪、漓江场一金峰村、土鲤社区一溪口村、南阳场一盐井村、歧坪场一宋安村、白驿社区一六股树村、歧坪场一曙光村、白驿场一梁凤村、烟峰场一白山村、月山场一檬垭村、月山场一双河乡

龙山片区

文昌场-双庙村、龙山场-长梁村、柏杨场-金虎村、龙山场-灵钟村、龙山场-双山村、石马场-岳王村、石马场-中华村、彭店场-清泉村、文昌场-白岩村、文昌场-红瓦村、河地场-天主村、运山场-龙井村、双河场-玉涧村

以上规划线路以道路通达情况和通行条件而定,凡道路符合通行客车即开通一条。在本规划期内,可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开行线路和增加投放运力。

(四)长期规划目标

在城镇化水平和居民出行密度较高的地区持续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根据全县的地域特点和客源分布情况,拟开行的环线公交线路有:

序号

线

**-云峰-王渡-中土-元坝-**

**-白鹤-石门-元坝-**

**-电站-马桑-东青-**

**-电站-浙水-五龙-**

歧坪-登高-漓江-元龙园区-歧坪

东溪-高坡-白山-文昌-青龙-东溪

三、运营管理模式

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中发[2018]3号)文件精神,在政府及主管部门的主导下严厉打击“非法客运”的同时,疏堵结合,规范农村客运市场,实行公司化运作,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一)乡镇至建制村(社区)班线采用片区化运营管理模式。由于农村短途客运车辆多,驾驶员多,点多面广,我司采用片区经营方式实行公司化管理,成立职能机构对农村短途客运进行监督管理,采取划定一个运行区域,不定起止点、不定班次的经营模式。以村民的出行习惯,因地制宜分别开行赶集车、早晚车、周末车、学生车等灵活多样的短途农村客运车辆,充分满足当地群众出行需要。我司拟将农村短途客运分为八大片区。

1.陵江片区:下辖陵江镇、云峰镇。

2.东溪片区:

下辖东溪镇、石灶乡、桥溪乡、高坡镇、龙洞乡、黄猫乡、岳东镇。

3.龙山片区:下辖石马镇、白山乡、彭店乡、文昌镇、运山镇、龙山镇、河地乡、双河乡。

4.歧坪片区:下辖歧坪镇、漓江镇、白驿乡、月山乡。

5.龙王片区:下辖龙王镇、雍河乡、新观镇、三川镇、石门乡。

6.五龙片区:下辖五龙镇、鸳溪镇、永宁镇、白鹤乡、浙水乡。

7.东青片区:下辖亭子乡、白桥镇、八庙镇、东青镇、禅林乡。

8.元坝片区:下辖元坝镇、中土乡、唤马镇。

(二)县城至建制村(社区)班线采用“定点、定班、定线”运营管理模式。按照班线车辆定点定线模式运营。在县城至乡镇、建制村(社区)之间,开行定班、定点的农村客运班线。

(三)推广“预约响应式”运营管理模式。以集团“神马出行”APP为支撑,通过平台预约、微信预约、电话预约等手段,在个别道路条件较好但未到达班线客运车辆通车条件的乡镇、建制村之间开行“网络预约、合乘出行”的网约车。

(四)热点乡镇及出行密度较大地区采用公交化运营管理模式。按照加密主干线、保障连接线、发展旅游线、增开环环线、鼓励通村线的思路,通过线路的合理布局,分流运力、平衡运量、提高通达、形成网络的形式,在城镇化水平和居民出行密度较高的地区持续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

(三)经营方式。

1.单车经营方式。实行单车目标经营,由公司选定车辆经营责任人,缴纳相应的目标经营利润,经营责任人在经营期间费用自理,自负盈亏,超收自留,欠收自补。

2.公司按照“五统一”的要求实行公司化管理。即:公司统一选型购车、统一车辆户籍、统一车身颜色(按各片区分别设置相应的车身颜色以示区分)、统一公司标志、统一保险,实行公司化目标经营。

3.农村客运车辆的经营期限。按照《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班车和包车客运车辆营运使用年限规定〉的通知》(川交函〔2015〕241号)文件规定,根据车辆类型等级执行,自取得经营权之日起开始计算,到期自行作废,经营权终止。

4.车型。原则上采用7座或7座以上营运客车,对确有困难的地区可采用5座车(采用预约响应式经营)。推广客货兼用型车辆,推动农村客运和农村物流、快递、电商、邮政一体化融合发展。

5.考核模式。依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体系,建立《单车考核记分表》,以一个自然年为周期对单车进行考核,考核等级分为:5A、4A、3A、2A、A五个等级,公司根据考核等级分别向经营责任人发放政府运营补贴资金,分别为100%、80%、60%、40%、20%(油差补贴、保险补贴全额发放)。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整治。

以“扫黑除恶治乱”为政策依据,积极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乡镇政府等加强对非法营运车辆的打击力度采取高压手段对非法营车辆进行常态化打击,为农村客运产业发展工作顺利推进夯实基础。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积极与公安、交通及属地政府对接,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标语、公告等方式对农村客运产业发展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宣传造势,助推产业发展工作顺利开展。

三、宽进严管,强化培训。

1.降低农村客运的准入条件和管理规费。

2.加强对新进经营责任人、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操作技能的培训,切实提高经营责任人、驾驶员的素质。

3.加强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及甩客、串线经营等经营违规行为的稽查力度,确保安全与经营协调发展。

四、加强协作,确保安全。

根据交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路客运安全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0]210号)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农村客运“县管、乡包、村落实”安全工作机制,积极主动与乡、镇及沿线村对接,签订联合监管协议,明确公司主体责任及乡、镇、村监管责任和各方的安全管理职责,强化对农村客运车辆的安全监管。

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进互联网+客运。

1.以广运集团“神马出行”APP为依托,以微信、预约电话为支撑,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由传统的定时、定点、定线模式向预约响应式互联网+客运新模式转变,确保农村客运班线“留得住、有效益”。

2.充分发挥公司信息中心职能,将农村客运车辆接入公司信息平台,运用卫星定位和3G视频监控手段,加强对农村客运车辆的日常动态监控,及时纠正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附件一、**县农村客运有限公司简介

附件二、农村客运班线明细表

附件三、农村客运车辆明细表

第四篇:XX县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XX县农村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号文件关于“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实施“两大战略”、发展“五大产业”的战略部署,按照县委《关于在“十二五”期间实施“2311”计划实行农业结构大调整的意见》,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新机遇,加快XX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结合XX实际,特制定《XX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县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依据自然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探索引进推广特色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试点推行水权交易,农业结构调整和节水增收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农业发展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提升期,呈现出初步的产业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商品化生产和生态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34亿元,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15元,比上年增长11.8%。

一是高效节水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高效节水作物面积达48.32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6.6%,其中建成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1.3万座、2.33万亩。

二是农田节水技术广泛运用。大面积示范推广了地膜覆盖、膜下滴灌、一膜两用、垄沟灌、小畦灌等大田节水技术。2010年,滴灌技术、全膜垄作、地膜再利用免耕等3项主推节水技术应用面积

达42万亩,占总播面积的58%,较常规种植年节约用水6615万方。

三是畜牧业规模效益逐步显现。2010年,建成各类养殖小区234个,全年出栏畜禽32.5万头(只),实现收入2600万元。发展整村整社推进规模养殖户1.8万户,年底可饲养畜禽50万头(只),户均实现收入1.2万元。

四是特色林果产业初具规模。2010年,以建立特色林果业基地为重点,累计发展酿造葡萄1.945万亩、红枣7.9万亩,为特色林果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快。制订并落实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农药化肥安全标准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先后组织认定国家级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6个,总面积37515亩,总头数50万只(头),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认证“绿色食品”2个,先后打造了黄白蜜瓜、XX羊羔肉、优质辣椒等10多个绿色品牌。

六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制定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实体、农产品营销大户和民营企业参与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到9845户,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 450个,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为主的企业达到185家,其中固定资产达到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45家。命名的省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5家、市级11 家。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5.2万户,连接特色基地面积65万亩。发展订单农业36.7万亩,有50%的农户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参与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有2 万多农民进入流通领域。

虽然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传统农业的低水平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高效节水产业在农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高成本、小规模,高耗能、低效益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发展现代农业、治理生态环境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高效节水产业规模较小。以日光温室、暖棚养殖为主的设施农业和以葡萄、红枣为主的林果业等高效节水产业在农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现有农业结构与重点治理规划目标和节水增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林果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沿袭庭院和小果园式的传统经营方式,普遍存在面积小、产量低、质量差、管理粗放、商品率低的问题。加之新技术、新品种在林果业发展中推广应用不够,示范效应不明显,对传统林业的改造、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三是畜牧业良种化程度不高。尽管采取外引内繁的措施使畜禽良种率有所提升,但仍有20%-30%的土种畜种存在。特别是养殖小区和规模暖棚养殖户程度不同的存在良种率较低的问题。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链条延伸不够,产前谋划的少、产中服务的少、产后拓展的少,卖原料的多、卖商品的少,造成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精深加工能力弱,附加值偏低,对农业的支撑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市委实施“两大战略”、培育壮大“五大产业”的思路和县委“建设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和全市经济转型先导区”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节水

增收、保护生态为目标,把特色优势种植业、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着力把握高效、节水两个关键,瞄准生态、安全、优质三个定位,重点培育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瓜菜产业、以暖棚养殖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以高效节水大田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四大产业,全面实施“2311计划”(户均2座棚、3亩特色林果,人均1亩高效节水大田,实现人均收入1万元),全力推进农业结构大调整,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逐步形成农林牧协调发展、贸工农一体推进的高效节水型农业产业体系,确保XX绿洲永续生存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发展原则

1、突出特色原则。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明确发展重点,充分发挥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特色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

2、市场导向原则。突出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努力适应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需求多样化、市场竞争国际化。

3、科技创新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力度。强化农民培训,加快各种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龙头带动原则。积极扶持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加工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联结

机制,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形成。

5、规模经营原则。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促进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聚,积极扶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6、项目支撑原则。正确把握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积极争取产业发展骨干项目,以项目建设促推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7、典型示范原则。突出建设产业发展重点示范区、示范点,培育典型,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特色产业整体发展。

8、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加强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坚持“水耗调低、产业调长、收入调高、效益调佳、生态调优”的农业结构调整原则,以特色优势种植业、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为重点,大力实施“2311计划”,努力实现户户有高效设施种养业、特色优势种植业、特色林果业的产业发展目标。力争至“十二五”未,实现农业总产值31.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28元,其中来自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例达到75%以上。

2、具体目标

(1)结构调整目标。至“十二五”未,全县累计建成日光温室3.15万座、6.3万亩;建成养殖暖棚7.12万座;新建酿造葡萄基地8万亩、红枣基地5万亩,全县林果业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特色经济作物面积稳定在35万亩,其他作物3.78万亩。

(2)用水控制目标。至“十二五”未,全县农业用水量控制在

2.46亿方以内。其中:日光温室亩均灌溉定额265方,用水总量为1670万方;养殖暖棚亩均用水量275方,用水总量为1958万方;特色优势经济作物,亩均灌溉定额400方,用水总量为14000万方;特色林果亩均灌溉定额300方,用水总量为5235万方;其它作物亩均灌溉定额410方,用水总量为1550万方。

(3)农民收入目标。至“十二五”未,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195元,扣除生产成本,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28元。其中日光温室人均纯收入1093元、暖棚养殖人均纯收入2456元、特色优势经济作物人均纯收入1931元、特色林果业人均纯收入3160元、其它作物人均纯收入88元。

(4)农业产值目标。至“十二五”未,实现农业总产值31.05亿元,其中大田种植业7.86亿元、设施种植业3.78亿元、设施畜牧业10.68亿元、特色林果业8.73亿元,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升到74.69%。

三、产业发展方向

把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的主攻方向,逐步淘汰高耗水作物,以水定作物、定结构、定面积,深化节水增收入户工程,科学合理布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特色种植业等节水高效产业。

1、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瓜菜产业。坚持扩大规模与提质增效并重,进一步完善建设资金和设施配套阶梯式扶持政策,严格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标准化温室育苗中心建设,积极开展新、优、特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品,推动日光温室产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高效益经营。

2、大力发展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坚持“以酿造葡萄为主,示范发展红枣和枸杞”的产业定位和“分户建园区、集中建基地”的发展模式,加大现有果园改造升级力度,稳步扩大特色林果基地建设规模。将国营农林场和龙头企业林果业基地建设纳入区域整体布局,统一规划,共同发展,力争把XX建成全国品质一流的酿造葡萄基地和优质红枣、枸杞的重要产区。

3、大力发展以暖棚养殖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按照构建“六大体系”,推进“五良配套”的思路,以全省肉羊强县建设为重点,坚持小区建设与整村推进相结合,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建立外引良种、内繁扩群、杂交改良的品改体系,加大良种引进和培育力度,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加工和科学饲养技术,加速扩繁补栏,提高载畜能力和出栏率。加强防疫网络体系建设,提高疫病防控能力。

4、稳定发展以高效节水大田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充分挖掘种植业内部节水增收潜力,优化品种结构,普及节水技术,提高亩产效益,稳定发展棉花、辣椒、食葵、洋葱、茴香、瓜类等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效节水产业。

四、产业区域布局

1、日光温室瓜菜产业

坚持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日光温室特色主导产品,以环河片、坝区和泉山片11个乡镇为重点发展精细蔬菜,以大坝、泉山、收成3个乡镇为重点发展设施瓜类,以东坝、大滩、昌宁3个乡镇为重点发展人参果,以薛百、大滩、昌宁3个乡镇为重点发展葡萄,以东坝为重点发展设施林果。

2、特色林果业

按照“东坝葡萄、西坝红枣、湖区枸杞”的发展格局,由点带面,合理布局。酿造葡萄以苏武、东坝、夹河等乡镇为重点,逐步构建以干线公路为主线、以村社为依托的酿造葡萄园聚集区。红枣以薛百、三雷、大坝等乡镇为重点,以矮化密植枣园、枣林网为主要模式,扩大建设规模。枸杞以东湖镇、西渠、红沙梁、收成、南湖等乡镇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发展。

3、设施畜牧业

以种子公司、畜牧站奶牛场和三雷镇、苏武乡为重点,逐步带动东坝镇、泉山镇、西渠镇、红沙岗镇,发展奶牛产业;以蔡旗、重兴、收成等乡镇为重点,以千家万户为基础,发展肉牛产业;以XX种羊场为中心,以苏武、夹河、南湖、昌宁、大坝、东坝、双茨科、大滩、红沙梁、西渠为重点,发展肉羊产业;以县白猪育种场为支撑,以苏武、大坝、东坝、双茨科、泉山、大滩等乡镇为重点,发展生猪产业;以苏武、夹河、东坝、大滩等乡镇为重点,以养鸡小区和整社推进为主要模式,发展禽蛋产业。

4、特色种植业

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要求,以红沙梁、西渠、东湖3乡镇为主发展棉花产业,以东湖、西渠2乡镇为主发展茴香产业,以收成、泉山、西渠3乡镇为主发展甜瓜产业,以大滩、双茨科、泉山3乡镇为主发展辣椒产业,以薛百、三雷、苏武3乡镇为主发展洋葱产业,以坝区乡镇为主发展食葵产业,以环河片和泉山片为主建立小麦生产基地,以东西坝片为主建立玉米生产基地,推动高效节水主导产业向资源优势区、高产丰产区和技术成熟区集中。

五、建设重点

(一)加快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一是稳步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布局,稳步发展,建立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基地44.3万亩,其中:优质棉花基地15万亩,优质茴香基地2.8万亩,优质瓜类基地4.5万亩,优质辣椒基地3.5万亩,优质洋葱基地3.5万亩,优质食葵基地15万亩。二是扎实推进设施瓜菜基地。按照“扩面提标增效益”的原则,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提高效益,力争“十二五”末全县累计建成日光温室瓜菜3.15万座、6.3万亩。三是加快建立特色林果业基地。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扩大酿造葡萄、红枣、枸杞建设规模,力争“十二五”末,新建酿造葡萄基地8万亩、红枣基地5万亩,全县酿造葡萄面积达到10万亩,红枣面积达到10万亩,枸杞面积达到2万亩。葡萄红色品种以赤霞珠、品丽珠、梅鹿辄、黑比诺为主,白色品种以意斯林、霞多丽为主。红枣重点推广河南灰枣,适当发展骏枣、XX圆枣。枸杞重点推广中宁枸杞、宁杞1号等适宜品种。四是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基地。以肉羊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畜禽改良工程,规范饲养管理,加速育肥出栏。力争“十二五”末,全县累计建成养殖暖棚7.12万座,畜禽饲养量达到528.8万头只,其中牛存栏10万头、出栏4万头;羊存栏140万只、出栏110万只;生猪存栏11.7万头、出栏12.9万头;家禽存栏130万只、出栏110万只。牲畜出栏率达到79.8%,商品率达到43.7%。

(二)培育壮大重点龙头企业。围绕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扶持和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全力拉长棉花、辣椒、葵花、肉类、瓜菜和林果精深加工等支柱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特色产业经营体系。加强与省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特别是山西万里红、河南“好想你”枣业以及威龙、长城葡萄酒业等林果加工企业的项目对接,培育壮大与特色主导产业相适应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抓好6万吨葡萄榨汁扩建、5万吨红枣烘干分级包装、9000吨红枣休闲食品生产、万吨枸杞加工以及副产品综合开发、5万吨炒货、300吨辣椒红色素提炼、2万吨蔬菜储藏保鲜与分级包装、1万吨茴香粉加工、5000吨番茄酱生产、中天集团5000吨肉羊精深加工生产线、10万锭棉纺生产、万吨棉籽油生产、5万吨棉粕饲料生产、万吨棉绒纺纱、3万吨甘草深加工、万吨苁蓉深加工和万吨锁阳深加工等项目,促使特色农产品加工增值。力争到2015年,建成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上的红枣果品加工企业1家、5000吨以上的枸杞精深加工企业1家,境内葡萄榨汁能力达到8万吨,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0个、县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个,全县农业产业化各类经济组织达到600个以上。

(三)抓好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点上扩张、线上连接、面上提升的工作重点,全力抓好“一廊、三带、三区”建设。一是集中打造XX现代农业示范长廊。重点建设城南万亩设施农业基地、城北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泉山片5万亩棉花膜下滴灌基地和湖区50万只肉羊生产基地,配套建成薛百河东、上新、三雷下雷、中雷、苏武橙槽、大滩东大、泉山团结、西渠万顺等一批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示范点。二是推进“三带”建设,构建三个核心区。建设以民西公路为主的城西循环农业示范带、以民东路和东大路为主的城东高效农业示范带、以湖区为主的生态农业示范带,抓好三雷万亩循

环农业示范区、大坝“2311”万亩示范区、勤锋滩沙产业示范区三个核心区建设,带动建成10个日光温室县级示范点、8个规模养殖县级示范点和17个特色林果业县级示范点。突出抓好实施“2311计划”的42个示范村建设,辐射带动全县农业结构大调整和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四)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加强科研合作。加强与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聘请省内外知名林果专家和主产区土专家,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指导。二是强化技术服务。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技术服务体系,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推行科技特派员、科技助理员、专家服务团、科技直通车等服务模式,办好农村信息网、科技服务苑、农技服务热线、手机短信平台和《新农村资讯》,积极为农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三是推进专业化培训。选派技术骨干进修深造,引进招聘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技术员,壮大技术带头人队伍。创新农民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技术轮训、基地实训、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培训方式,加强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栽培、农民创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技术培训,力争每年完成农民创业培训6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000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2万人次,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市场意识和科技水平。

(五)加快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按照县有监测中心、乡镇有监测站、生产基地有监测员的要求,建立从县到乡、从乡到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

严格实行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和生产过程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积极推行农产品国家标准,分类制定瓜菜、葡萄、红枣、枸杞等特色农产品生产管理、市场准入等地方标准,引导农民实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着力培育XX绿洲瓜菜、果品和肉羊品牌,打好“生态牌”、“绿色牌”和“特色牌”,走好高端、绿色、有机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按照生态、安全、优质的定位,支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着力培育XX绿洲瓜菜、果品和肉羊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加强对温室产品的产地论证、产品一体化无公害论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论证和地理标志的论证,打造XX反季节瓜菜名牌产品,提升温室种植效益。着力挖掘XX肉羊内涵,打造XX肉羊品牌,促进肉羊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制定质量、技术和绿色生产标准,规范生产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注册原产地域商标,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林果品牌。力争到2015年,培育一批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名牌产品,创立国家认定的农产品驰名商标5个,在省内以至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名牌产品10个以上,新增农产品注册商标20个以上。

(七)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按照突出特色、规范发展、项目壮大、服务优良的要求,加快建设农副产品现代物流中心、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活畜交易市场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重点抓好重兴、薛百、大坝、城东工业园区瓜菜销售市场和一批乡村简易销售市场建设,配套健全大坝六沟、薛百宋和、三雷中陶、苏武西湖、收成宙和等乡村瓜菜批发市场设施设备,扩建完善中心集镇农产品集贸市场,力争建成5个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专业批发市场和15个区域性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到10万吨以上。依托各乡镇现有农产品市场和集贸市场,扶持建设县级林果专业市场,开辟特色林果产品交易专区。积极参与区域性、全国性的特色产品展示、展销、博览、交易、洽谈活动,充分利用文化营销、现代物流、连锁经营、委托代理、网上交易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努力提高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八)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群众节水增收的重要途经,加强技能培训,拓宽劳务基地和输出渠道,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输转步伐。每年完成劳务输转8万人以上,完成输转农民培训2万人,其中技能培训0.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制订农民移住县城及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树立农民进入城镇也是节水增收的理念,引导更多农民进入小城镇,发展以农产品初加工、商流运销服务为主的二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增强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能力。引导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扶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户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乡土文化产品、农家乐、观光休闲农业和观光景点服务等产业。

(九)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坚持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落实国家规定享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和发展各类特色产业协会和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组建特色产品产销协会,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则和规章制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基地建设和市场营销等经营服务活动,加大对农民经纪人营销知识、法律知识的培训,扶持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使全县农民经纪人达到5000人以上,从事农产品营销的人员达到3万人以上,充分发挥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种植、生产、运销、加工等不同环节的辐射带动作用。每年力争规范新增经济合作组织10个以上,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县达到160个以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宣传引导及监督检查,建立县级主抓、部门指导、乡镇推动、村组实施的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四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对每一项工作要拟定推进计划,编制详实方案,明确时限要求。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和任务分工,制定完善资金扶持、项目争取、产品销售以及考核、问责等具体措施办法,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确保各项任务高效推进。

(二)强化宣传引导,注重示范带动。制定落实梯次推进的宣传计划,发挥电视、网络、《新农村资讯》等媒体的宣传优势,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典型带动、技术服务、算帐对比等措施,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宣传县内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先进典型,重点抓好以薛百至红沙梁段现代农业示范长廊、民武公路林果产业

示范基地、西坝片红枣生态园、东坝片酿造葡萄聚集区、湖区枸杞种植基地、国营农林场林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等为重点的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典型带动,整体推进,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和产业区,带动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三)依托项目建设,促推产业发展。坚持把抓项目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着力点,紧紧抓住国家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的机遇,认真编制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同时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加大各类项目的整合力度,集中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项目扶持力度,通过对优势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扶持办法,实施项目建设,进而带动特色产业基地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寻求合作、筹措资金,加强特色产业项目建设。

(四)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优惠政策和奖补办法,对投资、合资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加工型重点龙头企业,在政策、税收、土地、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并根据财力状况优先安排配套开发资金和扶持投资专项贷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农发资金、扶贫资金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引导带动作用,筹资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重点投向设施种养基地、特色林果业建设,精心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园和展示带。探索建立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产业政策性保险业务,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五)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保障体系。加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进特色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等高新技术,加快科研成

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按照生产标准化、产品绿色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逐步建立资产评估、流转、融资平台,鼓励农户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使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建立中介、咨询、信息服务组织,重点做好产品生产、供求、价格、政策、科技等信息分析与服务。鼓励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承包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效益分配,探索建立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六)加大帮扶力度,强化督查考核。实行县级领导联点、部门单位包村、干部职工帮扶责任制,大力推行“1+3”工作模式,积极组织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为乡镇、村社和农户提供思路、信息、技术、物资、劳动力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建立定期不定期督查、点上督查和面上督查、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督查考核机制,对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品牌认证和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分阶段进行督查,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同时,定期召开现场会、调度会、推进会,通过观摩评比、交流经验、对照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五篇:镇产业发展规划、汇报材料

寺坪镇产业发展材料

寺坪镇简介:

寺坪镇位于丹凤县城西南23公里处,山大沟深,交通滞后,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镇,辖区国土面积175平方公里,全乡共有15个村,275?(不准)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15731人,人均耕地1.6亩,有效耕地面积0.95亩。辖区内绿化面积达到95%,辖区的百万亩油松林是西北五省连片面积最大、造林成效最好、林相最为整齐的飞播林基地之一,也是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飞播林区。

全镇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乡村公路通行能力弱,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设施落后;群众增收困难,市场体系不健全,城镇化水平低,农副产品流通不畅;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消费水平低,发展、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招商引资难度大,经济发展滞后。

一、目前产业现状:

我镇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于林果业、药业、种植业、劳务、畜牧业等。林果业主要包括山茱萸、核桃、丹参、魔芋等产业,畜 牧业以鸡、猪为主;其他药材均有零星种植,但是规模不够大;我镇主导产业,也是传统产业为山茱萸,全镇共计2.2万亩,116万余株,产量650万吨,产值640万元,已注册白桑园、花园二个药业专业合作社。

白桑园村是山茱萸科普示范基地,面积2100亩,10万余株,产值150万元。近年来,通过科普示范,改变了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淘汰传统手捏粗加工,鼓励群众购买专用脱核机100余台,引进8901和8927等优良品种1000亩,注册了“寺坪牌”山茱萸商标,仅此项人均年收入1500元以上;花园村药业专业合作社含花园村1600亩山茱萸,共计8万余株,产值100万元。全镇已经形成户户小面积,整村成规模的山茱萸发展格局,其他如核桃等均有发展。

畜牧业:

华茂棚养鸡共计12棚,已经投入生产的6棚,其余在建;白桑园建千头养猪场一个,预计2到3个月内完工;在我镇银洞村在建商洛最大的30万只散养鸡养殖场,目前一期5万只已经投产。

旅游业:

我镇银洞村的金狮峡,正在拍摄专题片,实地考察当中。

二、存在问题:

1、地理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能用于产业发展的土地面积小且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洪灾、山体滑坡等 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产业化发展。

2、群众观念落后,诚信意识差,懒惰思想严重。群众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参与热情,存在宁愿荒地也不远租地给别人发展或漫天要价的怪现象;前些年的山茱萸掺假造成的影响还未消除。

3、山茱萸规模不小,产量不错,但是产业链有所缺失,没有完整的销售渠道和深加工企业,没有订单式生产模式,市场竞争力不强;

4、主导产业单一,占群众收入比重大,受市场冲力能力差,群众收入受市场影响大;

5、产业协会作用的发挥不够,作用发挥仅限于技术的培训,基本加工的组织,小包装的印制,销售渠道等环节发挥的作用不大。

6、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后劲不足。镇财政困难,上级扶持资金有限,群众经济收入不高,导致产业发展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优质产业化发展水平,使产业的效益与质量大打折扣,缺乏市场竞争力。

7、高素质劳务输出数量低,主要以体力工种为主,根据群众喜好输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

三、问题对策及我镇发展思路: 产业发展整体思路:

依托百万亩油松林的得天优势,巩固提高传统产业,积极发 展提高新产业,以林果业为主导,以畜牧业、药业为支撑,以劳务为依托,以旅游开发为契机,敢想敢做,打造一个坐听松涛阵阵,山泉叮咚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寺坪镇。

1、努力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诚信意识,积极消除不良舆论,打造良好的品牌口碑;加大宣传,增强群众的参与和发展意识。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积极争取项目。实施十大惠民工程,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依靠科技,加快产业化进程;我们已经联系信用社2000万贷款用于产业发展,对产业发展示范户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最大支持,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3、加大科技引导,多举措发展。一是发动多方力量,拟引进山茱萸深加工企业一个,解决产业链缺失的问题;二是通过加强科管,逐步消除传统的大小年问题,力争科研单位开展生物防治实验,引进新技术,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打造无公害产品上下功夫。

4、走发展多元化产业道路,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规范林果基地建设,建成百亩良种山茱萸采穗基地,完成万亩山茱萸科管,千亩核桃建园,形成千亩板栗、千亩核桃和万亩山茱萸基地建设。二是抓住麦忙过后的机会,拟建树形金银花基地500亩并逐步扩大规模,规划在3至5年内成为我镇另一个主导产业,另一个增加群众收入的亮点;三是扩大畜牧小区建设,扶持培育3个村百万只生态养鸡基地和1个村的千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带动全镇畜牧业发展;四是新建1000亩魔芋种植基地;五是做好劳务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工作,力争劳务输出4000人,实现有组织的输出和跟踪服务;六是我们以百万亩油松林为依托,以金狮谷生态旅游开发为重点,争取项目招商引资,倾力打造金狮谷这一寺坪镇生态旅游品牌,全力营造蓝天、青山、碧水的生态镇,休闲观光的旅游镇。

5、发挥好协会作用,注重示范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积极建设各类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6、做好产业发展后续保障,解决发展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继续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依托药业协会组织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山茱萸、核桃科管技术、金银花的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并经常与林业、畜牧局沟通,做好技术支持工作;另外我们通过组织村干部、村上能人去铁峪铺镇的金银花基地、丹南富源药材专业合作社、武关大棚菜基地的参观,学习了成功经验,增强发展意识;为在我镇银洞村做好商洛最大的散养鸡基地,我们组织去安徽考察了散养鸡养殖,对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借鉴,少走了弯路。

下载安仁镇三河社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仁镇三河社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太白镇核桃产业发展规划书

    太白镇核桃产业发展规划书 按照“绿色、生态、高效、特色”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现有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提高经济林果业在农业中的比例,重点“在生态农业发展上谋特色,在......

    渠沟镇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渠沟镇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农产品深加工是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中之重。发展......

    七都镇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

    七都镇拥有20公里太湖岸线,区域内空气清新,水质清冽,素以“一级空气、二类水质”而闻名遐迩,是传统的太湖明珠、鱼米之乡。“一年结多 熟,天天有鱼虾”是对江南水乡七都镇的高度......

    高淳县古柏镇社区教育发展规划

    高淳县古柏镇社区教育发展规划一、镇社区教育的基本特点 实施镇社区教育,必须研究古柏镇的特点,从本镇特色出发,制订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 1、首先是必须坚持党委直接领导的特......

    **村产业发展规划

    **村产业发展规划**村根据这两年发展的基本情况,经过村两委班子分析研究,现制定了全村产业发展规划:一、基本情况1、**村全村人口731人,耕地面575积亩,贫困户22户,低保户33户,全村......

    **村产业发展规划

    庙街乡胡沟村2019年村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胡沟村脱贫攻坚工作,实现同步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根据《舞钢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共舞钢市委员会舞钢市人民政......

    核桃产业发展规划

    李庄镇2008—2010年核桃产业发展规划近年来,随着对核桃营养、保健、医疗、生态功能的逐步深化认识,其开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重视和珍爱,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桂花......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为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和国家倾斜支持宁夏发展的政策机遇,以及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