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司法局调解员竞赛方案
司法局调解员竞赛方案
根据省、市关于开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争当矛盾纠纷化解能手”竞赛活动方案及市人民调解员知识竞赛活动要求,为进一步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跨越发展中的特殊职能作用,县局研究决定,于2012年6-8月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人民调解员调解工作知识竞赛活动,以此推动和促进我县的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竞赛名称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争当矛盾纠纷化解能手——县人民调解员知识竞赛活动。
二、参赛人员全县人民调解员、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
三、竞赛内容《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劳动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人民调解工作方法与技巧》、《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等。具体以县局的复习参考题为主。
四、活动方式和实施步骤全县人民调解员调解知识竞赛活动从6月启动至8月结束。活动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6月份,县局组织骨干培训班作出布署,各司法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提高广大人民调解员对此项活动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并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
(二)初赛阶段(7月)。由各乡镇司法所为各调村级委会的人民调解员进行初
赛。
(三)复赛阶段(8月)。由县司法局组织各乡、镇选派的代表队进行复赛。并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分别给予表彰奖励。最终,选出人员参加市局组织的决赛。
五、有关要求各乡镇司法所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次人民调解知识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将其列入今年基层重要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和情况汇总,积极争取当地党和政府领导重视和有关部门支持,保证竞赛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努力把调解知识竞赛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真正体现和展示人民调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成效与风采。
第二篇:市司法局社会矛盾调处调解员事迹材料
市司法局社会矛盾调处调解员事迹材料
十五年来,他与人民调解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其火热的心,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尽心尽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为农民工追讨血汗钱,宣讲法律知识,人民调解知识,培养基层人民调解员,参与群体性上访案件和重大疑难矛盾的调处工作,为XX市的社会稳定和构进和谐西宁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人民调解知识和法律知识是人民调解员的利器
从部队转业到XX市司法局从事社会矛盾调处工作,李爱社同志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从未系统学习过法律知识的他深感工作起来十分吃力,李爱社同志清醒地意识到:要想干好这份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人民调节员,就必须用法律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明确了思路后,李爱社同志开始边学边干,但当面对一些较复杂的纠纷和案子时,他还是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为此,李爱社同志于1996年参加了法律专业成人自学考试,经过长达12年的不懈努力和拼搏,终于获得了法律专业本科文凭,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12年来,李爱社同志为系统学习法律专业知识,人民调解知识经常起早贪黑,点灯熬夜。准确地说,12年来,李爱社同志为系统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和人民调解知识,几乎放弃了节假日和日常休息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自从李爱社同志开始自学法律专业成人自学考试以来,他由一名人民调解的门外汉逐渐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成为人民调解战线上一名精通人民调解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人民调解员。
从1997年至今,边学边干的李爱社同志时常深入街道、社区、乡镇、厂矿企业和农村进行人民调知识和法律知识宣讲活动,期间,共深入基层进行法律知识宣讲活动达100余场次。所宣讲内容包括宪法、行政法、婚姻法、继承法、土地法、土地承包法等民事、刑事法律知识。人民调解案例等调解知识由于李爱社同志在法律宣讲活动中能结合群众的身边事,调解的案例,讲解生动而深入浅出,其在基层所进行的法律知识人民调解知识宣讲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基层群众的法律知识得到了普遍提高。
二、急群众所急才能临危不惧
由于李爱社同志能够刻苦学习人民调解知识和法律专业知识,XX市司法局自1998年开通148法律服务热线至今,由他本人接听热线、接待上门咨询的群众已多达1000余人(次),面对打电话和上门咨询的群众,李爱社总能耐心解答他们的疑惑,使他们满意而归。对有些必须上门进行调解纠纷,李爱社同志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当事人面前为他们进行调解,数年来,李爱社同志已记不清他为群众上门调解纠纷多少次了。对李爱社同志来说,下基层进行人民调解知识和法律知识宣讲、上门为群众做调解工作早已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与此同进,他还肩负着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的职责,因此,每当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碰到一些难于调解的疑难纠纷时,总会给李爱社同志打电话,希望他能出面调解,每接到这种电话,李爱社同志总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事发现场。
2003年8月的一天下午,乐家湾镇司法助理员打电话说:该镇某村上百名村民因承包纠纷正在围攻该村村办企业砖瓦厂和村委会,随时可能了生群众械斗。接到电话后,李爱社同志立即打的赶往事发现场。当时现场形势十分严峻,村民们用拖拉机堵住道路,不允许任何车辆通行,许多村民还手持棍棒铁锨,一场械斗一触即发。面对此情景,李爱社同志先是想办法稳定村民们的情绪,在此过程中,李爱社同志一度被村民们团团围住,村民们把不满的目光投向了他,但李爱社同志没被这种场面吓住,依然苦口婆心地向村民们讲法律、讲政策、讲利害关系。一个多小时后,村民们的情绪终于稳定了下来,开始选举村民代表,表示愿意接受调解处理,在李爱社同志的主持下,经过两天的调解,承包商向村民们补偿了占地费用,一场尖锐的矛盾、一场可能发生的械斗被平息了。
2010年2月25日20多民循化县穆斯林群众因与某公司在2005年发生经济纠纷,集体到该公司的XX市七一路办公楼要钱未果,26号,强行进入某公司四间办公室,3月1日与公司职工发生冲突并砸坏办公设施事态扩大,政法委领导高度重视,市司法局的领导指派李爱社和政法委一名工作人员亲自到现场进行了调解处理。经过三天的耐心疏导调解20多名群众于3月5日下午自愿撤离其占的四间办公室,经济纠纷问题通过司法诉讼程序解决。
在调解家庭纠纷上,李爱社同志一样是急群众之所急,尽最大努力为有纠纷的家庭化解矛盾。2004年5月的一天,家住XX市XX区的王某因房屋继承权问题与其姐姐发生纠纷,姐弟因此反目成仇,王某手持菜刀扬言要砍死自己的姐姐面对生命受到危胁,王某的姐姐通过基层组织联系到李爱社同志。获悉情况后,李爱社同志赶到现场,从法律、伦理等方面耐心做王某的思想工作,终于使王某放下了手中的菜刀,表示愿意与其姐姐协商解决房屋继承权的问题。后在李爱社同志的耐心调解下,王某的姐姐付给了王某3万元现金,使一场可能出人命的纠纷得以化解。各种群体性纠纷和家庭纠纷,李爱社同志在工作中经常碰到,他都能以百倍的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时去化解双方或多方的矛盾。
三、农民的代言人
李爱社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调解员,工作中不起眼。但在农民工、开发商、建筑商、包工头这群人眼里,他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农民工爱他,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李不怕”,因他敢跟拖欠他们工钱的大小老板斗法,不将所欠工钱“斗”进农民工的腰包,绝不善罢甘休;老板们恨他,恨他多管闲事,想报复他,却又十分怕他,因他是个软硬不吃的“刺头儿”,又是个法律通,报复他很可能落个得不偿失的下场。2002年,XX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成立并被设在市司法局,重点工作是解决信访涉法问题,李爱社被特派至该中心,负责调解处理农民工被恶意欠薪所引发的纠纷。局领导选李爱社去,是因他在做人民调解工作上有一股子正气,更有一股子胆气,更为重要的是,他从一名不懂法律的复转军人,经过多年勤奋自学,成了一名法律通,加之他又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民工有天然的感情……因此,派他坐阵调处中心为农民工兄弟维权,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2003年初,李爱社在为我市长江路一工地的121名农民工追讨47.8万元血汗钱的过程中。先后受到两次电话恐吓。“再敢找我要钱,就要你的命!”开发商负责人韩某警告他。“再找我要钱,我找人打断你的腿!”建筑商负责人恐吓道。面对恐吓,李爱社回敬对方说:“我就在市政府大门口上班,你随时可以派人来取我的命”、“……断我的腿。”最后,李爱社通过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两种手段,终使121名农民工顺利拿到了全部工钱。
2008年春节前,省内某铝业公司恶意拖欠农民工7万多元工钱不给,李爱社电话通知该公司负责人到调处中心接受调解。对方说:“我正在市某领导办公室谈事,你再敢缠着我要钱,我就让领导开了你。”李爱社当即打电话给某领导说了此事,某领导让他严格按法律程序和政策办事。第二天,该公司负责人早早将7万余元工钱一分不少交给了李爱社。“8年来,为使上访农民工顺利拿到工钱,李爱社年年都会接到各种各样的恐吓威胁电话,但他好像已习惯了被威胁和恐吓……该吃吃,该睡睡,像个没事人儿一样。”李爱社的一位同事说。作为人民调解员,李爱社在调处农民工欠薪纠纷时,常常被夹在矛盾双方中间,既要顾左,又要顾右,一不小心就会遭到围攻或撕扯,被折腾得狼狈不堪。2003年,李爱社在调解XX区朝阳一工地拖欠177名农民工87万元工钱的过程中,被保安持电警棍从老总办公室赶了出来。
2008年7月,230余名农民工为讨要44万元工钱,将我市甘河滩工业园某工厂办公区围堵了两天两夜,不许工厂工作人员出入,接到调处通知后,李爱社和市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解处理。一开始,他们是两头都不讨好,厂方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围攻和谩骂,农民工也对他们进行围攻和谩骂,李爱社在心里一遍遍喊着“冷静!冷静!再冷静!”一边苦口婆心向矛盾双方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劝他们莫因一时冲动触犯法律……经过一天一夜的耐心调解,厂方终于妥协了,给农民工先支付了20余万元工钱,使事态得到了平息。这期间,他们是没吃的也没喝的,还被矛盾双方骂得两头不是人。
今年春节前夕的一天,承建我市东川工业园区一厂房工程的包工头被一群农民工扭送到市政府,原因是农民工的175万元工钱被拖欠……李爱社在调解纠纷时,当事双方厮打起来,他上前劝阻,羊毛衫和衬衣被情绪激动的农民工当胸撕开,纽扣掉了一地……他袒胸露怀继续做调解工作。在他和市信访局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四五天后,这批四川籍农民工拿到了工钱,欢欢喜喜回家乡过年去了。
2006年7月,一名甘肃籍农民工在我省XX县修铁路时受伤死亡,施工单位与死者家属、工友迟迟达不成协议,闹得很僵。接到调解通知后,李爱社赶赴工地,进行了连续4天的调解工作,终使双方达成协议。李爱社在铁路沿线与农民工同吃同住4天4夜后,与死者家属一起将死者送往西宁殡仪馆火化,并帮死者家属购买了回程火车票。在为农民工讨薪、维护农民工权益的8年时间里,李爱社去过各种各样的工地,住过各种各样的工棚,吃过不同风味的工地的大锅饭,受过各种各样的委屈……但纠纷几天不能解决,他就要在工地上工作并吃住几天几夜。对他来讲,这一切早已是家常便饭。8年来,他已记不清在多少个工地上与农民工同吃同住了。其实,他很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但只要他一走进工地,他就身不由己了。“我们的救星来了!”被欠薪农民工活也不干了,整天围着他转,要求他尽快为他们讨回工钱。他想走,没门。“你几时给我们把工钱要到手了,我们就几时放你走,你的吃住我们全包啦。”农民工们对救星采取的是“软禁”的办法,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工地上的饭再不合胃口,他也能凑合,让他不能凑合的是:时不时就是一天一夜或几天几夜回不了家。他有他的家,有自己的事,还有别的工作……为此,他曾经动摇过,有心换个工作岗位,但只要一听说哪里又有农民工的工钱被拖欠了,他又会将这种想法抛置脑后……他不忍看到农民工脸上的无助和可怜,总希望看到他们拿到工钱后那一脸的开心和满足。
时光荏苒,一晃8年了,8年里,李爱社独立或与同事们一起配合相关部门,共接待上访农民工2万余人(次),为农民工讨回血汗钱8000多万元。李爱社同志是个平凡的人其所从事的人民调解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方方面面的利益,因为他长期以来能心系群众关心农民工并以其火热的心强烈的社会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奋斗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安宁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为人民群众所称道,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第三篇:川汇区司法局落实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
川汇区司法局落实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员法律水平和调解技能,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7月11日,川汇区区司法局城北司法所采取“送培训到点”的形式,在城北街道办事处举办了人民调解员培训会。来自城北办事处各村(居)的20余名人民调解员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会详细介绍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特征、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区别以及民间纠纷的基本知识,并借助大量的调解案例,就人民调解工作技巧方面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辅导讲解。通过培训,丰富了调解员的理论知识,增强了他们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及技巧,为更好地化解矛盾,维护当地和谐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格尔木市司法局关于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考试
格尔木市司法局关于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考试、考核工作实施方案
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
为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增强人民调解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根据《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青海省司法厅关于《青海省实施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的意见》,海西州司法局关于《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考试、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的必要性
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和规范人民调解员的调解行为,调动调解人员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整体水平,切实筑牢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提高人民调解质量和社会公信力。通过实行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调解队伍整体素质,拓展调解工作领域、规范调解程序,使人民调解工作形成比较完善、规范的运行机制,为维护基层稳定、构建“平安格尔木”、“和谐格尔木”,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的方法、步骤
(—)方法
全市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采取考试、考核两种形式。
参加考试的范围主要是新任或原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不满三年、有文化、懂法律的中青年人员。
参加考核的范围主要是长期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和新吸收的有能力、威望高、年龄偏大的人员。
考试、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编写的人民调解工作统—培训教材《人民调解教程》。
对经过考试、考核合格的首席人民调解员和人民调解员分别由格尔木市司法局颁发青海省司法厅统一制作的人民调解员证件和胸徽。
各调解组织对考试、考核工作结束以后新吸收和配备的人民调解员,必须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从而使此项工作经常化、正规化。
(二)步骤
格尔木市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2007年1月一4月)为宣传动员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各街道办事处、二乡二镇的司法助理员要及时组织人员深入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乡镇、农村、牧区大力宣传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第二阶段:(2007年5月一9月)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中的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考试、考核实施阶段。
这—阶段中,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单位、农村牧区要严格依据本《实施方案》有关首席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任职条件的要求,推选出首席人民调解员候选人,然后按照州司法局转发的《乡镇、街道办事处首席人民调解员考试、考核办法》组织进行考试,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调委会必须至少有2名首席调解员。
对乡镇、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单位、农村、牧区—般人民调解员的考试、考核,不要求推选候选人,只要符合人民调解员任职条件经考试、考核合格即可,人数不限。
3、第三阶段: 2007年10月为总结验收阶段。
对前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市司法局将加强检查、指导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整体工作全面结束后市司法局负责对本地区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进行总结,并及时上报州司法局。
三、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的任职条件
人民调解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本职工作,联系群众,实事求是,依法办事,遵纪守法、讲究职业道德。
(一)首席人民调解员
1、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乡镇、街道调委会主任、副主任。
2、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五年以上;
3、从事公、检、法、司及法学工作的退休人员。
首席人民调解员在具备上述必备条件之—时还应当具有较高的调解工作水平及协调能力,能调解处理重大疑难复杂纠纷、对解决重点问题及带有普遍性的热点问题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意见,同时要具备调研能力,在工作中勇于创新。
(二)人民调解员
为人公正,联系群众,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年富力强、德高望重,具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
四、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实施,市司法局成立“格尔木市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考试、考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
组 长:
赵春善 格尔木市司法局局长
副组长: 许显峰 格尔木市司法局副局长
成 员: 马永红 格尔木市司法局基层科科长 刘怀宇 格尔木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 刘新媛 格尔木市司法局基层科副主任科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基层科,负责日常工作。
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定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一把手要亲自负责,层层抓好落实。要大力宣传首席人民调解员和人民调解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全社会了解、关心、支持人民调解工作的局面,各有关单位要做好协调沟通,信息反馈,保持密切联系,努力推动此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调解员培训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满足调解仲裁事业的整体发展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调解员员素质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根本方向,以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为先导,以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为目标,切实加强培训工作。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促使调解员、仲裁员树立“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的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式,提升化解纠纷、处理争议的业务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调解员仲裁员队伍,为促进我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事业发展,构建和谐劳动人事关系,维护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培训原则
1、针对性原则:以调解仲裁工作和调解员仲裁员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多途径、多形式、多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的解决调解员仲裁员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2、实效性原则:紧密结合调解仲裁工作实际,以案例分析、现场观摩、联合庭审等生动直观的方式,强化培训对日常工作的实践指导作用,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3、系统性原则:以本地区发展为本,注重培训时间和内容安排的系统性、连贯性。
4、自主性原则:提高调解员仲裁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个人学习和行政管理机构内部培训的自主方式为主。
5、开放性原则:注重调解仲裁机构与同行之间、与人社行政部门之间、与司法审判机关之间、与工会妇联组织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调解员和仲裁员之间的互通互助,“走出去”寻求培训机构和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等开放式的培训方式。
四、培训内容
1、职业操守培训:开展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促使调解员仲裁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不断强化自身修养,塑造良好形象。
2、办案能力培训:讲解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最新及常用法律法规的理解与适用、实际案件处理程序方面的规定与要求、传授接待受理和协调化解以及庭审调查等方面工作技巧,提高处理争议的务实操作能力。
3、信息技术培训: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示范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政务软件的使用,庭审活动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专门办案软件的应用等,提高信息化办公办案能力。
4、理论能力培训:强化调解员仲裁员理论学习和政策研究意识,准确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及省(市)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以大局意识探讨前沿热点问题,提高政治素质。
五、培训方式
1、自主学习:调解员仲裁员根据个人学习目的,自选题目,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并记录学习重点和心得体会。
2、内部培训:县区各级调解仲裁行政管理部门、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根据培训计划指定书目,规定时间,组织调解员仲裁员集中学习,做好培训情况记录和考核测试。
3、系统培训:省、市调解仲裁行政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机构统一组织开展的直接培训活动。
(1)专题讲座:结合调解仲裁工作实际,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需要进行常规性培训,或针对法律边缘和重点难点问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项讲座。
(2)学术交流:针对调解仲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组织研讨、论证、研究或进行知识、经验和成果交流,共同分析讨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3)庭审观摩:在各县(市)、区仲裁机构之间,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庭审观摩,或与工会、妇联、企协等部门开展联合庭审活动,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4)案例研讨:选取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的案例资料,组织各县(市)、区集中开展案件处理程序、法律适用、法理分析、案卷装订等内容的研究讨论活动。
(5)参观考察:组织在调解组织之间、仲裁机构之间或者与外地区调解仲裁机构之间的参观互访活动,相互交流和传授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先进的工作理念,取长补短。
六、培训安排
调解员仲裁员培训以课时为单位计算,每一个培训日按8个课时计算,半日按4个课时计算。
调解员培训可选用灵活方便的形式,以个人自学、基层调解组织内部培训为主,以县(市)、区调解仲裁行政管理部门送教下基层为辅,以省市调解仲裁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开展的直接培训为补充。
七、培训制度
1、聘前培训制度: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取得仲裁员资格的必要环节,未按规定参加聘前培训的人员不得从事仲裁员工作。担任县(市)、区仲裁员的,应参加省、市调解仲裁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聘前培训并合格通过,方可从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2、审验制度:是对调解员仲裁员资格按进行审查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对调解员仲裁员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我市将以调解员仲裁员完成的培训量为主要参考依据进行审验工作,对未完成最低培训量的,当年不予资格审验;连续两年无正当理由、未完成最低培训量的,取消调解员仲裁员资格。
3、培训备案制度:是对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开展培训工作的一项监管制度,包括训前、训中和训后备案制度。
(1)训前备案:各县(市)、区调解仲裁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方案,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制定调解员仲裁员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计划等,并于5月25日前报市级调解仲裁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未按要求完成上报备案的,视为无方案无计划,所辖调解员仲裁员不予资格年检。
(2)训中备案:各县(市)、区调解仲裁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制定的培训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并在每次培训过程
中,同步建立培训台账,包括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形式、个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集中培训考勤和建议反馈、阶段考核测试试题等进行登记备案,形成培训档案。
(3)训后备案:各县(市)、区调解仲裁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季度进行培训情况汇总,并在每季度25日前,及时将培训形式、次数、人员、内容、效果、测试、反馈建议等培训情况形成文字材料上报市级调解仲裁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未按要求完成上报的,视为该期间未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