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实践执法为民要心系人民群众
浅析实践执法为民要心系人民群众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根本保证。消防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工作,必须全员参与,群防群治。它的根本目的是保卫地方经济建设成果,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并自觉坚持执法为民思想,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为群众练兵,为群众服务,做各项工作都要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这是党和人民对消防工作的本质要求,是消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消防部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这样,消防工作才能最大社会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证,地方经济建设成果才能得到有效保护,长治久安、安居乐业的小康社会的实现才有保障。
一、心系人民群众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在执政之前,执政之初和长期执政之后,所处的地位、环境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不变。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因此,我们只有心里装着群众,保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我们的消防工作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真正做到“双让”(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二、心系人民群众是大练兵的不懈动力。
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建设“5.17”电视电话会议上,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白景富代表公安部党委,提出了全国公安消防部队要大力实施“161”工程。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我们迅速开展大练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商场、化工火灾、高速公路抢险、跨地区联合作战等给我们消防工作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我们是疲于应付,还是积极应变。我想只有把人民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把受难的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我们才能去研究一个个课题,攻克一个个难题。例如我区地势狭长,地处偏僻,路况较差。休闲中心、歌舞厅等公众聚集场所156家;私营服装业、玩具业、牙刷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67家;易燃易爆单位54家。这些单位离消防大队最远的约50公里,给日常的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带来困难。这些单位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怎样把灾害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我们要求中队扑救火灾时做到“两头快,中间稳”。即出动和战斗展开快,出救途中稳中求快。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开展大练兵活动,熟练使用现有的器材装备,对责任区情况做到“六熟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以最捷径的路线赶赴火场,以最正确的战术下达战斗任务,以最迅快的速度展开救人灭火,以最熟练的程度使用手中器材装备,这样我们才能百战不殆,才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篇:共产党员要心系群众
共产党员要心系群众
作者:人民法院报评论员
发布时间:2005-01-14 08:25:15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分享到: 0
始终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和必然要求。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典型,宋鱼水的身上,生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积极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追求和不懈努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体体现在司法领域,就是司法为民。宋鱼水在办案中,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把当事人冷暖系于心间,这正是司法为民重要思想的闪光。
司法为民,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重要一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人民法院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惩罚犯罪、调处纠纷、保障人权、维护稳定和促进发展的重要职能,肩负着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的神圣使命,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办案来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从而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宋鱼水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在办案中认真辨法析理,力求胜败皆服,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构建和谐社会出色地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老百姓的案子无小案”,宋鱼水深刻地认识到,老百姓日常生活虽然无非衣食住行、升学就业、求医看病等琐事,这些对社会整体而言都不为“大”,但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就是大事。任何一件解决不好,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群众的工作、生活就会受到影响。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就是社会的大问题,就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小事关乎大局,正因此,她细心、用心地对待每一起案件,关注每一个细节,让当事人从法律的公正中感受到法律同样具有一份温暖。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法律的力度,还需要法律的“温度”。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司法领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努力实践司法为民,倾心构建和谐社会。对此,宋鱼水为我们做出了杰出的榜样。
第三篇:党员干部要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
党员干部要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
我们每一名党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着一定的工作任务。这些平凡的工作和任务,都是同推进社会稳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经常地、大量地反映在本职工作的落实上。每个共产党员所从事的工作虽然不完全一样,有宏观的、有微观的、有管理的、有事务的。无论表现形式多么不同,表现出来的先锋模范性质是一样的。
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考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保持理论清醒和政治清醒,保持理论坚定和政治坚定,才能在时代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群众的需求为着力点,多干群众期盼和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和得实惠的事,多干打基础和利长远的事;要永葆为民爱民的情怀,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所有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事关民生福祉的各项民生工程、惠民实事,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要带头加强学习和转变作风,提高为民造福的本领,着力提高研究政策、运用政策的能力,运用科学理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能力,引领科学发展、造福百姓的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曾几何时,我们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誓,从那一霎那开始,我们心里便多了一份神圣的承诺,肩上便多了一份光荣的责任,为了这份承诺和责任,让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做好表率,创先争优,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鲜红的党旗增光添彩,不断奋进!
第四篇:检查工作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定稿]
检查工作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检察机关在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加强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障。我们将紧密结合过硬队伍建设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强化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确保公正廉洁执法。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公正执法、廉洁从检、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完善检察队伍管理机制,健全和落实检察人员执法档案、业绩评价和述职述廉、报告工作等制度,完善检察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围绕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继续推进大规模检察教育培训,推进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落实办案责任制,不断激发检察队伍活力、提高公正执法能力。
坚持把加强自身监督放在与加强法律监督同等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制约,更加自觉接受外部监督,推进检察权运行公开化和执法规范化,防止检察权滥用。
坚持从严治检,严肃查处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问题,严肃查处滥用职权、越权办案、插手经济纠纷的问题,严肃查处吃拿卡要、索贿受贿的问题,严肃查处为违法犯罪活动开脱、包庇、提供保护的问题,严肃查处滥用强制措施、乱收费、乱扣押的问题,坚决清除“害群之马”,纯洁检察队伍。
加强廉洁从检制度建设,健全廉政风险防控、重点岗位轮岗交流、防止利益冲突等制度,探索建立办案说情报告和通报制度、廉政监督员制度,严格规范检察人员对外交往行为,从源头上、制度上解决和防范执法不公、不廉问题。
检察机关如何进一步将教育实践活动与提高执法公信力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执法公信力与人民满意度是一致的,归根到底就是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公正的整体评价,对检察机关贯彻群众路线实际效果的整体评价。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提升执法公信力:
一方面坚持把宗旨意识、群众观点教育贯穿始终,努力使执法过程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群众幸福感的过程。另一方面切实改进执法作风,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观,坚决整治对人民群众消极应付、推诿扯皮和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
同时建立健全执法为民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综合服务平台、民生服务热线、派出检察室建设,落实检察长接待和视频接访、联合接访、下访巡访等制度,深化检务公开,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举报人保护制度,推广案件公开审查、法律文书说理、终结性法律文书向社会公开等制度,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增强检查工作亲和力。
第五篇:加强队伍建设要顺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加强队伍建设要顺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根基和灵魂,关乎人民法院事业的兴衰成败。如何抓好新时期法院的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当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法委书记***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至上”,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法院队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也曾指出,各级人民法院要始终将队伍建设视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和关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人的因素是内在的决定性因素,人民法院能否服务大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更好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务,关键在于法院队伍建设的成效如何。在当前开展的“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法院队伍建设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正廉洁高效司法的迫切要求,不断开创人民法院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司法为民”理念,不断加强法院队伍建设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在法官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人民法院工作和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新考验,坚持“司法为民”理念,不断创新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在抓班子、带队伍的工作中,在着力培养领导班子政治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创新精神和广大法官政治思想、办案技能的同时,要通过开展旨在增强群众意识、群众观念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法院领导班子和广大法官深入群众、接近群众、了解群众、理解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爱民为民利民亲民主动性。比如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深入社区村头与群众交谈、电话访问、召集座谈等形式,向人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培养法官了解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能力。再比如通过开展法官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法律服务活动,从微观层面和普遍层面及时了解群众的司法需求,为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提供良好的针对性。
在抓案件、树权威的工作中,将司法实践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打造平台,通过推出司法实践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一个个举措,为法官提供一个锻炼、检验的过程。通过规范法官行为、考核法官审判政绩、严格审判管理、及时发现不足等方面,使法官的司法实践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实践。通过办理一个个公正、高效、效果良好的案件,树立司法权威,重塑人民群众对法官队伍的期望与信心。
在抓作风、树形象工作方面,除加强监督、管理、奖惩等传统的方法外,还可考虑产生良好作用的新方法。比如:开办各界群众与法官座谈会,通过法官与群众的互动对话了解群众对法官
作风的要求和期待。通过组织以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为主题的论坛、演讲、研讨等,增强法官司法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制定服务人民群众的措施时,组织广大法官参与到制定过程之中,增强其执行便民措施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明察暗访相结合,掌握法官审判作风真实状况,为发扬优良作风、纠正不正之风、奖优罚劣提供针对性。通过委托专业调查机构、组织法官深入调查、随机抽查、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方式及时了解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树立人民满意良好形象提供准确的参照标准。
法官队伍建设的其他工作方面,亦可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而在方法上进行一些创新。比如,将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整理归纳后引入考核项目,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目标,为司法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起到引领、激励、衡量作用。又如:考虑组织学习最高法院制定的一系列便民利民规定活动,组织开展一些便民利民竞赛活动,引入奖罚机制和争先创优机制,对群众满意度高、办案效果好的重奖。反之,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处理,等等。通过诸如此类的各种活动,引导教育法官在法律、情理允许的范围内,在办案中最大限度地给予当事人便利,从而达到无论官司输赢,当事人对法官一心为民的心意、优良的工作作风和水平心悦诚服。
二、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队伍建设水平
不久前,王胜俊院长对“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进行全面部署时强调,要把廉洁公正作为法官的职业道德底线和基本政治标准。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正在高度关注着我们反腐败的决心、力度和成效,反腐败斗争关系到人民司法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此,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队伍建设水平,是目前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工作的当务之需。为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人民法院队伍,必须具备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基本要素,努力做到思想政治觉悟有新提高,司法能力水平有新提高,司法作风形象有新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有新提高。
广大法官队伍不仅应当熟知法律业务知识、办案程序娴熟,而且应当具备政治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宗教学、逻辑学、社会学、美学、文学等人文知识的常识;了解中国传统道德和法律文化传统;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百姓疾苦,公序良俗,优良风尚,人情事理等。在具备坚实法律素养的基础上,如果同时具备这些丰富的人文素养,就会促使法官了断纠纷、明辨是非的能力达到一个新境界,从而促进法官队伍在办案活动中有效克服就案办案、机械办案的不良倾向,做到考虑全面,顾全大局,平衡各方利益,促进和谐,展现法律的本质和目的,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正直的品行是确保法官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廉洁奉公、拒
腐防变的有效条件。无论是宋鱼水、蒋庆、谭彦等人民爱戴的正面法官典型,还是受到刑事追究的反面典型,深究起来,皆因是否具备内在正直品行而导致行为结果的巨大反差。正如培根所说:“法官应当博学而不只是止于聪明;法官应当受到尊敬而不只是止于受到欢迎;法官应当深思熟虑,而不是止于自满、自信。但只有这些仍不够,正直才是法官之命脉与圣德。”因而应当在选人、用人、教育等环节,把正直的品行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培育法官的公正、刚正、清正、勤政理念,做到慎微、慎欲、慎权、慎独。
要围绕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大力提升人民群众对法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法官队伍建设成果要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拥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才能真正树立起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权威,才能进而铸造坚实的司法公信力。只有这样的法官队伍建设目标,方能全面引领、激励、衡量广大法官通过审判执行工作取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和新期待、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司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