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干部不要拒绝群众的评判和监督
领导干部不要拒绝群众的评判和监督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告诫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三个意识”的核心是公仆意识。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和监督,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努力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
和监督,就是要自觉自愿地把工作的评判权交给人民群众。这是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是对传统政绩评价观的调整,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能否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评判和监督,实质是能不能真正实践党的宗旨,把人民当作国家的主任的问题。如果领导干部不是
“闻过则喜”,以人民公仆的角色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而是“闻过则怒”,一听监督就感到刺耳,把善意的批评意见当作“找岔子”,甚至无限上纲,乱扣帽子,搞得敢言者噤声、阿谀者得志,久而久之必然败坏风气,带坏队伍,最终自己也滑向深渊。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评判和监督,首先要从思想观念和作风上端正“主仆观”。领导干部无论岗位怎样变化,如果能一如既往地坚持深入基层,与民同乐共忧,对百姓的喜怒哀乐了如指掌,那么其决策就能顺民意得民心。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和监督,需要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保障。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推广的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制度、政府决策听政会等各种改革措施,取得了不少成绩,要继续探索和推广。群众的评判和监督往往不加修饰,甚至会很尖锐,但往往也是最坦诚最直观的。如果领导干部在制度的保障下,习惯了这样的评判和监督,并且自觉地改进工作,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还会低吗?
第二篇:领导干部监督三法
最近集团公司组织我们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通过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条例》第六十七条:“建立组织(人事)部门与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等有关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就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沟通信息,交流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本人认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固然重要,但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更重要,因为没有有效的监督、有利的监督,领导干部就不可能健康成长,就不可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因此,认真学习贯彻《条例》精神,强化干部的学习、教育和监督,对预防干部腐败,确保干部廉洁自律,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较强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强化教育增意识。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是干部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基础。增强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应当着力于从三个方面进行教育:一是开展科学发展观的灌输教育,牢固自我监督的思想基础。如集团公司廉洁从业实施细则的下发,对加强领导干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措施,通过开展“扬清风正气,促跨越发展”,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洁从业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廉洁意识;二是开展正面典型的激励教育,强化自律典型示范作用。集团公司通过开展廉洁从业模范的评比,使我们看到身边的典型,用典型的力量带动廉洁教育的开展;三是开展反面案件的警示教育,增强严格自律的自觉性的紧迫感。如这几年矿通过组织到邹城市监狱参观,通过一些领导干部的犯罪事实教育干部,增强他们的廉洁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做到廉政、勤政和优政。
——突出重点建体系。突出“预防为主,正面引导”这个重点,构建干部监督管理体系。一是要把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双向监督的科学机制。矿通过建立党务公开制度,在全矿形成了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体系,把权利放在阳光下操作,形成了较好的监督体系。二是要把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搞好领导班子内部监督,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另一方面领导班子要通过召开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以积极的方式解决班子集体或领导干部个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免“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三是要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作用。对业经查实、作出处理的腐败事件,要给予曝光,引以为戒,对廉洁自律的正面典型,要大力宣传,树立学习榜样。
——创新方法拓渠道。不断丰富手段、拓宽渠道,讲究策略、创新方法,及时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水平。在开展一般监督工作的同时,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财务资金使用、国有资产运营、煤炭销售、招工等重点工作的监督。要坚持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通过建立廉洁风险防控管理,使监督工作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
要坚持八小时内监督和八小时外监督相结合,全面掌握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以及生活作风情况。在坚持整合监督资源,在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重视发挥职代会监督、职工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在全矿形成领导干部监督的强大氛围,使领导干部主动接受监督、愿意接受监督,做大有效监督、监督有效,从而保证领导干部能够廉洁从业、用心工作、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促进北宿煤矿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
运管局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将依法治国方略落到实处,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参照《行政监察法》等一系列重要法规制度,结合本局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坚持从严治党、依法监督、分级负责、违纪必究的原则。
第三条 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认真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上级行政管理机关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坚持执法为民的运管工作宗旨,依法行政,从严带队,勤政廉政,自觉接受监督。
第四条 局党委负责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纪检监察部门依纪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局各级领导干部。
第二章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第六条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
第七条 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
(一)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贯穿于运管工作大局之中,贯穿于运管政策法规制定、运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之中,与运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二)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内控机制,强化权力的监督,保证责任落实,有效防范风险。
(三)把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上级党委重要工作安排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
(四)每年对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予以通报。
(五)每年召开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党委每半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六)各级领导班子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分管领导与分管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七)成立由党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纪检组组长和其他有关成员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监察部门作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日常工作。
第八条 党委主要负责人对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
(一)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研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重要问题,对同级领导班子成员及下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廉洁从政进行监督。
(三)支持纪检监察部门依纪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定期听取纪检监察部门工作汇报,亲自批办重要信访举报,指导重大案件查办工作。
第九条 局领导干部,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
第十条 部门领导干部对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直接责任,完善内控机制,把廉政要求融入本部门的业务工作中,加强日常管理。
第十一条 纪检监察部门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监督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
第十二条 每年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考核分值占综合考核总分值15%以上。
(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被评为“差”等次的局领导干部,取消当年评先选优资格,被评为“差”等次的部门领导干部取消当年评先选优资格并予以免职,一年内不得提拔使用。
(二)局领导班子成员违纪违法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的,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部门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的,分管领导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第三章 执行重大事项决策制度
第十三条 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
(一)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由主要负责人提出初步意见,征求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意见,经党委会讨论决定,及时公布并向上一级党委报告。
(二)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进行分工,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和基建工作,分管财务工作的,不得同时分管审计工作。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原则上不超过5年调整一次。
(三)领导班子不按规定分工、调整分工的,责令改正。个人不服从调整的,对其进行诫勉谈话。
第十四条 党委议事规则和局长办公会制度
(一)各级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应当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工作规程,按规定应由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必须提交会议审议并如实记录存档,形成会议纪要。
(二)党委会和局长办公会应按议题确定、预告、酝酿讨论、形成决议等程序进行。会议议题确定后,应至少在召开会议前1-2天预告,无特殊原因,不得临时动议召开党委会、临时增加会议议题。在集体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时,实行主要负责人末位发言制。
(三)中央规定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实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
(四)党委会应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在研究重大事项难以形成统一意见时,应暂缓作出决议,经沟通酝酿仍达不成一致意见的,必须实行无记名票决,投票赞成率达到应参会党委成员过半数以上方可形成决定或决议,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对票决情况进行监督,表决过程和结果应如实记录存档。
(五)监察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局长办公会。
(六)党委会和局长办公会作出的重大决策,应在5个工作日内,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党和国家规定不得公开的除外。
(七)领导班子成员违反党委议事规则和局长办公会制度,做出不当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定的,限期整改并追究责任。
第四章 执行廉政准则和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 领导干部必须自觉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总局相关规定,严格规范从政行为。
第十六条 领导干部必须按照《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报告有关事项
(一)发生应报告有关事项的,应在规定时限内报告。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告的,特殊原因消除后应及时补报,并说明情况。每年1月31日前,集中报告一次上一应报告的事项。报告人未按照规定报告的,人事部门应督促其报告。
(二)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强对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情况的监督检查,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每年3月31日前向纪检监察部门提供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的汇总综合资料。
(三)未按照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免职等处理;构成违纪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第十七条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应当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单位发生或发现群体性突发事件、重大违纪违法案件、重大事故或发生重大群体上访事件、领导干部离职出走、出国逾期不归以及非正常死亡等事件时,应在24小时内向上一级机关报告。
第十九条 述职述廉制度
(一)领导干部每年结合考核在规定范围内述职述廉。
(二)述职述廉工作由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纪检监察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测评,对测评中“差”得票率达到30%(含)以上的,进行诫勉谈话、组织处理。
(三)述职述廉报告和廉政测评结果应在述职述廉工作结束后30日内向上级报告。
第二十条 廉政谈话制度
(一)廉政谈话包括任职廉政谈话、任期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任职廉政谈话和任期廉政谈话可视情况采用个别谈话或集体谈话,诫勉谈话采用个别谈话。
(二)党委主要负责人或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纪检组组长应当不定期与下一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谈话,对下一级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由上级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纪检组组长或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
(三)对提拔、转任或易地交流任职的领导干部在任职前进行任职廉政谈话。
(四)上级党委每三年要对下一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至少进行一次任期廉政谈话。
第二十一条 民主生活会制度
(一)坚持和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委主要负责人对开好民主生活会负责,并对制定和落实领导班子整改措施负领导责任。
(二)民主生活会召开前15日内分别向上一级人事、纪检监察部门报告开会时间和会议准备情况,会后15日内,分别向上一级人事、纪检监察部门报送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会议原始记录复印件、党委成员发言提纲、党委和领导班子成员个人的整改措施等资料。
(三)党委成员除参加所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外,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下一级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
第二十二条 依照巡视工作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巡视监督。
第二十三条 信访监督
(一)各级党委、纪检组通过信访处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监督,及时研究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重要问题,对重要信访事项的办理,应当督促检查,妥善处理。
(二)凡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信访举报,应转交纪检监察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
(三)信访监督采取函询、约谈、初核、留存等方式。
第五章 正确行使运管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
第二十四条 严格执行国家运管法律法规,任何领导干不得滥用职权作出或者影响下级部门作出违法法律、行政法规的决定、决策。
第二十五条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规定,严格程序,依法审批,审批结果应在适当范围内公开。
第二十六条 严格执行组织人事工作各项规定
(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肃人事工作纪律,正确行使人事管理权。
(二)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三)纪检组组长应担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监察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四)担任内设机构领导职务的干部在同一职位上任职5年以上的,原则上要实行轮岗。
(五)实行拟任人选票决制。各级党委采用票决的方式确定拟任人选,拟任人选应按规定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对有举报的拟任人选,根据职责由纪检监察、人事部门调查核实后确定。
(六)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制度。有关部门应当如实记录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初始提名、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公示、任用等情况。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向党委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任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
(七)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人员录用的监督。重点对方案拟定、酝酿、考试、测评、考察等环节实施监督。
(八)人事部门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纪检监察部门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纪违规及行贿受贿问题,认真查核,严肃处理。
(九)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拟任人选确定应当征求上一级纪检监察部门意见。
(十)对在人员录用、调配、机构人员编制等工作中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由纪检监察、人事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进行处理,实施责任追究。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行贿受贿行为的,一律先停职,再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调离岗位、责令辞职、免职等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并原则上不得在重要岗位担任领导职务;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七条 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
(一)严格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对批准执行的预算,无特殊原因不得调整,确需调整的按规定程序提交局长办公会审议,并按规定程序报上级机关审批后执行。不得违规分配拨付各项补助经费。
(二)严格执行银行账户管理规定。开设的银行账户必须统一归口财务部门管理,严禁设立“小金库”,严禁向没有预算关系的单位借款或把资金借给没有预算关系的单位,严禁乱拉资金、物资为本单位搞基本建设和福利,专项资金使用应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和数额安排,不准改变用途和超过额度。
(三)严格基本建设管理规定。立项审批须经党委会或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严禁擅自突破基建规模、先开工后审批、边报批边施工,按规定进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基建项目竣工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竣工决算的编制和批复工作,转入固定资产管理。
(四)严格固定资产管理。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配置资产,领导干部不得违规插手和擅自决定购置固定资产,每年组织固定资产清查,清查结果向局长办公会报告,变动情况予以公布。固定资产的转让、置换须依法经有资质的机构评估,评估结果由局长办公会确认,以拍卖、招投标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方式进行。
(五)严格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管理。建立职责清晰、责任明确、运行有效的政府采购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严格执行集中采购目录、限额标准、采购方式和程序,不得违规分拆标的金额、对号入座设置指标条件、以单一来源、协议供货等其他方式规避招标。纪检监察部门依法对政府采购工作进行监督。
(六)严格对信息化建设工程立项、招标采购、资金使用等情况的管理。重大新建项目未经专家论证一律不得立项,禁止先上项目,后补手续。严格信息化建设资金管理,专款专用。
第二十八条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规定。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第二十九条 严格执行回避制度。涉及本人或者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利害关系的,或者具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情形的,应当回避。
第三十条 每年选择重点地区、重点问题开展执法督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发现违纪违法线索,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第三十一条 按有关规定开展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基建项目审计。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二条 纪检监察、人事、巡视、督察内审等部门要各负其责、认真行使监督职能。定期开展执法监察、执法督察、内部审计、巡视检查等工作,建立统一协调、衔接顺畅、主动配合的监督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第三十三条 完善内控机制,逐步建立内容科学、有效管用、配套完备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坚持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重大监督问题。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提高监督管理科技水平,加强预警分析。
第三十四条 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纪检监察、人事、巡视、督察内审等部门落实监督职责不力,视情况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徇私舞弊、故意掩盖问题不上报、不纠正的,严肃处理。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领导干部的三要和三不要
热点时评:领导干部的“三要”和“三不”
要常修为政之德,不滥用权。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人高尚,也可以使人堕落。正确使用权力,可以为民造福;滥用职权,则会误国殃民。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因不能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而害人害己的事例并不鲜见。因此,领导干部面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切不可把公权变私权、把职权变特权,更不可忘乎所以、为所欲为。应敬权慎权,牢记宗旨,克己修身,为民谋利,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要常怀律己之心,不徇私情。讲感情是人之常情,领导干部也不例外。讲感情不能不讲原则,要做到谨慎用情,不循私情,秉公办事,这样才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形成促进事业发展强大合力。然而,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讲的是个人利益的“私情”,用感情代替党性,要公心让路于私情,大肆利用职权为个人、家庭或小团体谋私利。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亲情观,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自觉远离“私情圈”,不为亲眷左右,不为亲情谋私,真正做到思想上坦荡、行为上磊落。
要常思贪欲之害,不慕钱财。金钱是人们生存的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不谈金钱不现实,但要学会如何正确对待金钱,切不可做金钱的奴隶。党员领导干部目光不能只盯着金钱,要有更远大的追求。如果领导干部见钱眼开、嗜财如命,就难免贪欲萌生、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因此,领导干部学会慎欲就显得尤为重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少一些金钱欲,多一份事业心,这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
第五篇:领导干部要做事不要“做秀”
一段时期以来,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出现了一种不良风气:“做秀”。有的干部为了给自己装门面,树功绩,把所谓的“农业示范园”、“农民别墅群”、“现代养牛场”等集中“秀”到公路边,好让参观者和上级领导“一目了然”;有的地方领导不顾经济承受能力,举债集资,甚至挪用救灾款,竞相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大高楼”等“标志工程秀”,严重脱离发展实际; 有的干部平时不下基层、不搞调研,偶尔下去一次是小车一大溜,蜻蜓点水走一圈,“秀”得轰轰烈烈…… 还有随意编造的“数字秀”,不切实际的“口号秀”,夸夸其谈的“报告秀”,虚假夸大的“政绩秀”等等,可谓花样百出,“秀”功十足。“做秀”带来的恶果不可小视。一批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项目”、“路边亮点”加重了群众的负担,这些中看不中用的“大好风光”掩盖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基层的真实情况。“做秀”坑苦了百姓,蒙骗了上级,搞坏了作风,直接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望,败坏了领导干部的形象,疏远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秀”贴了干部脸上的金,失了人民群众的心。做事与“做秀”,一字之差,却集中反映了领导干部完全不同的“官念”。领导干部是做事还是“做秀”,是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的大问题。领导干部是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还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捞取个人好处,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的标尺,是判断领导干部是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试金石。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做秀”,其根源在于心中没有群众利益,只有个人得失。这些干部私字当头,只想着自己升迁做官,不想着为民操心做事;只对上“做秀”逢迎,不对下干事负责。“做秀”是形式主义在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中的具体表现。有的干部什么抢眼“秀”什么,做起“秀”来认真到位,驾轻就熟,做起事来却马虎应付,一筹莫展。时间一长,做秀的本事日见长进,做事的本领则每况愈下。“做秀”是投机取巧的心理在作祟。做事需要真才实干和奉献精神,需要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做秀则轻松容易,只要“秀”得惟妙惟肖即可“立竿见影”,“见效快,效益高”。“做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欺骗。“做秀”者通过堂而皇之的表演,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没有做过的事可以编出来,做了一点小事可以粉饰夸张成丰功伟绩。个别干部甚至通过“做秀”骗取了荣誉,升迁了职位。要根治领导干部“做秀风”,必须加强对干部的教育,提高干部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使各级干部把“三个代表”落实到为民着想,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为民谋利的实际行动中。要根治领导干部“做秀风”,必须创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制定选贤任能的标准,健全和完善干部考察、评价、监督、激励的科学机制,从源头上遏制“做秀风”的盛行。要发挥群众在刹“做秀风”中的监督作用。领导干部有多少政绩群众最清楚。一个干部为群众做了事,即使你不张扬,群众也会牢记心中。一个干部不做事,任你如何“做秀”,群众也不会买帐。百姓心中一杆秤,他们会公正准确地秤出做事与做秀的轻重。我们面临的各项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各级领导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要把心思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