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简介英文(2011版)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前身浏阳生物医药园,1998年
经省政府批准立项,首期规划面积13.4平方公里。园区位于长沙市东郊,距长沙35公里、浏阳25公里、黄花国际机场18公里、京珠高速20公里、武广高铁30公里,长浏高速、大浏高速、浏醴高速、319国道和从长沙直达园区的开元东路穿园而过,湖南省城际轻轨也将经过园区并设立站点,东接长三角,南联珠三角,通江大海,交通十分便捷。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former Liuyang biological industrial park)was approved by the government office of Hunan province in 1998, with the first designed area of 13.4 square kilometers.The base was located at the east region of Changsha city, 35 kilometers away from Changsha, 25 kilometers away from Liuyang, 18 kilometers away from Huanghua international airport, 20 kilometers away from Jingzhu Highway, 30 kilometers away from Wuguang High-speed train station.Various important traffic roads including the Changliu Highway, Daliu Highway, Liuli Highway, 319 national road and the Kaiyuan east road which directly connecting the base to Changsha, are passing through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In addition, the intercity light rail of Hunan is also travel through the base1
with a planned stop.Thus, the base is easterly linked with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south connected with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esenting advantaged traffic.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是我国第一批获批的7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园区2001年10月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定为中国唯一国际合作园,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基地,2004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创业实践基地,2005年被商务部批准为国家医药出口基地,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是中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还是湖南省“十二五”规划重点园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was one of the seven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s first approved by China.On Oct.2001, the base was approved by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as the only international medical cooperation base in China;in 2002, it wa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s the biomedical base of National Torch Plan;in 2004, it was grante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 as the practicing and enterprising base of National Youth;in 2005, it wa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as the national medicinal export base;and it was finally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ttee as the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in 2006, also the first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in the Mid-China.Moreover,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was the key zone of the “twelve-fifth” plan and the demonstration zone of the continuing industry transfer in Hunan province.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按照高科技、生态型、国际化定位,以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是长株潭城市群高科技产业的主要基地。目前共引进工业企业136家,配套科研、服务、商贸企业125家,是全国中小医药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园区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健康食品为主导产业,拥有九芝堂斯奇、威尔曼、有色凯铂、绿之韵等生物医药企业,拥有蓝思科技、介面光电、利尔电子等电子信息企业,拥有康师傅、盐津铺子、嗑得响等食品企业,诞生湖南省著名商标14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最大的内资企业为蓝思科技(湖南)有限公司,已完成投资40亿元;最大的外资企业为介面光电(湖南)有限公司,总投资30亿元。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was oriented with the guideline of high tech, ecotype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With the biomed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ies as the major components, the base is the primary developing zone of high tech industries in the Chang-zhu-tan city groups.Right now the base has introduced 136 industrial enterprises, collocated 125 research, service and commerce
enterprises, as one of the most centralized areas with medium and small size medical enterprises from China.Biomedical,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the healthy food are the primary industries in the base.With 九芝堂斯奇、威尔曼、有色凯铂、绿之韵 etc.biomedical enterprises, 蓝思科技、介面光电、利尔电子 etc.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and 康师傅、盐津铺子、嗑得响etc.food enterprises, the base now has 14 famous trademarks in Hunan, 1 well-known trademark in China.The biggest domestic company蓝思科技 has invested 4 billion yuan in the base, and the biggest foreign company介面光电 will invest total 3 billion yuan in the base.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行封闭式管理、一站式服务,并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了一级金库,确保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及时足额返还和企业优惠政策的兑现。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implements the close management, one-step service, and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People’s Bank to set up the first grade treasury, to ensure the reimbursement of local tax and the execution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wards enterprises.园区创造性建设科技公共平台,以科技公共平台建设促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特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具有竞争力的集群优势。其主要科技公共平台有:湖南医药科技创业中心(生物医药孵化器)和湖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湖南省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
The base has initiatively established the public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and applies this to 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re competition.Thus, the base has formed a characteristic and integrated enterprise interlinkage, and competitive centralized enterprise groups.Th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public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include the Enterprising Service Center of Hunan(the hatch base of biomedical industries)and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Center of Hunan(the safety evaluation center of food and medicine).园区分为东园、西园、南园,目前已整体开发12平方公里,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1亿元、实现财政税收5.2亿元。园区“十二五”末将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实现财政税收4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食品和其他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园区未来将着力打造世界生物经济社区和临空经济区,使长沙成为高科技产业创业之都。
The base has been divided into east zone, west zone and south zone three parts, with 12 square kilometers developed area.The gross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of the entire base was 17.1 billion yuan, and the financial tax was 0.52 billion yuan.At the end of the “twelve-fifth” plan, the estimated gross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of the base could reach 100 billion yuan, among it the valu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will be
billion yuan, the value of biomedical industry will be 30 billion yuan, and the value of food and other industries will be 20 billion yuan;the financial tax of the base will be 4 billion yuan.In the future,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will become the global bio-economic and sub-airport developing zone, to make the Changsha city as the innovation capital of high technologic industries.联系人:龚云昀
联系电话/传真: 83281062/83280365
网址:
邮箱:cbp09@sohu.com
第二篇:2013年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重点工作计划
附一: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13重点工作计划
2、以上涉及到具体数据的工作请在责任书签订后报详细计划至工薪办。
3、工作进展情况按要求每季度须报工薪办,由工薪办进行考核督查。
第三篇: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概况
基地概况
12月26日,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授牌暨入园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此举标志着我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涵盖北京、上海、广东三大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格局基本形成。
一、政策支持促基地发展
“音乐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生力军,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是音像业转型升级的平台、国际关注的创新模式、新闻出版业的新增长点。”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副司长朱启会的讲话道出了建设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意义。早在2009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就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音像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推动民族音乐的创作和出版,促进音乐产业集群发展。
随着三个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挂牌,其建设也得到了当地政府有关政策的扶持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如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建立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作为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北京市发改委委员洪继元说,北京提出了“两轮驱动”、“多点支撑”的音乐产业发展格局。未来,音乐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享受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系列政策的支持以及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相关政策。
“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副司长朱启会如是说。目前经过各地的探索,在音乐产业基地的运作上,各基地根据自身特点明确发展定位、开拓发展思路,积极尝试创新业态拓展音乐产业外沿,搭建发展平台。
二、基地为产业带来曙光
自北京、上海、广东的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挂牌以来,三大基地以股权投资的形式为音乐创作人提供必要产地和资金,聚集产品,通过出版、发行、表演等相关产业帮助音乐产品孵化,最后实现利益共享,这种模式让各基地都吸引了国际国内众多的音乐公司和著名音乐人。
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周建潮认为,音乐产业有它自己内在的规律,音乐基地的建设也要符合规律,达到产业的集聚、创作的氛围、产业链的建设等多种目的。音乐产业基地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三个一批”,即培育一批优秀音乐作品、一批优秀音乐人和一批优秀音乐企业。“音乐产业现在还处于冬天,但无论从创作的角度,还是从消费的角度,怎么把链条打通,我们已经能看到一线曙光。”北京无限星空音乐集团CEO唐月明计划,数字音乐园区将在未来1年-3年建設完善的数字发行平台。
三、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建设
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是国内外音乐资源最多的城市,已成为全国“音乐消费”供给和需求双旺盛区域。目前,北京的音像制品出版发行额占到全国一半以上,音乐演出票房收入居全国之首,数字音乐市场规模约占全国的30%,北京集中了全国80%的音乐经纪公司,具有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票务营销平台。
根据规划,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将利用10年时间成长为产业链条完整、产业业态丰富、高端环节突出、供给消费旺盛的音乐文化服务综合体,成长为国内外音乐机构聚集、音乐人才汇集、音乐活动集中、产业服务集成的音乐文化发展承载区,成长为支撑和引领全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承载区和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
以数字音乐示范园区、1919音乐文化产业基地、北京音乐创意产业园、中国唱片总公司创作园、天桥演艺园区、中国乐谷、西山文化创意大道区等七个园区为载体的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將重点发展对接国际市场的高雅音乐和彰显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力图打造全国音乐创作制作和出版发行中心、国际音乐演出及消费中心、全国数字音乐制作及传播中心、全国音乐产业综合服务中心与全国音乐版权保护及交易中心。
北京市发改委拟规划资金两亿元带动社会资本8亿元,用于基地的先期建设,并計划于五年内将整个基地的投融资规模扩大到100亿元。
国家音乐文化产业基地将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探索多层级、多渠道、多角度的建设发展新模式。吸引与整合中央、地方、外资、民营、音乐人等各类音乐文化资源,协同合作。不断推动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篇:长沙理工大学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科专业具有鲜明的交通、电力、水利特色。经过50多年的办学、30多年的本科教育,学校目前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其他各类教育齐全的多层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格局与育人体系。学校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社会声誉不断提升,步入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210.56万平方米(合3158.4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17.3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1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5亿元。全校藏书总量329万册(另有电子图书4285GB),中外期刊3192种,拥有集借阅、查询、检索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建有主干千兆、部分万兆的网络核心系统,多媒体教室与语音实验室座位16642个。体育运动场地21.37万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馆3.45万平方米。
学校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88人,其中正高职称290人,副高职称661人,博士446人,硕士856人。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在校工作。师资队伍中现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4人,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7人,交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交通部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4人,湖南省首批科技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1人。
学校设有15个教学院(部),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55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和MBA授予权以及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资格。拥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国家特色专业,21个湖南省特色专业,1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0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3000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400余人。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17万余名毕业生,历届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大多数毕业生成为单位的骨干,不少人相继走上重要技术岗位和领导岗位。“传承‘铺路石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基础产业,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校主要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依托培养干部基地,现有在校空军国防生400多人。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及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具有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资格,目前在校留学生80多人,近年来共派出100余名在籍学生分别去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学习。
面向未来,长沙理工大学将秉承“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第五篇:江西萍乡陶瓷产业基地情况简介
江西萍乡陶瓷产业基地情况简介
江西萍乡陶瓷产业基地紧邻沪昆高速,320国道和沪昆铁路贯穿其中,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工程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位于下埠镇长春村和杞木村一带;二期工程(南区)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经光华村往陈家塘与大陂、木马陶瓷工业小区相连接;三期工程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跨320国道经黄花桥与湘东城区规划建设相对接,与周边五个工业小区相对接。计划到2015年,吸纳规模以上陶瓷企业及相关企业100家,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按照建设“规模型、科技型、生态型、外向型”基地的发展方向,致力打造世界最大、国内最强的工业陶瓷生产基地,并把基地发展成为中国工业陶瓷的教学实验、研发、检测、人才培训中心。
产业基地于2006年8月破土动工;2007年6月,正式被江西省发改委列为“江西萍乡陶瓷产业基地”,同年9月被列为全省重点工业调度项目;2009年1月,湘东区被授予“中国工业陶瓷之都”的称号。截止目前,产业基地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亿元,一期工程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全部到位,四回路供电线路架设和工业用水管道铺设已经完成,绿化工程和亮化工程已经完善。二期工程(南区)已完成征地3000余亩,工业南大道完成路面硬化。产业基地内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已经获省政府批准由省铁道办控股投资建设,并获国家铁道部批准建设。同时,引进陶瓷及相关行业企业64家,签约资金61.88亿元,其中投资6亿元以上的2家、1-3亿元的11家。有弘源煤化工、正大陶瓷、星达星陶瓷等30家企业已经投产,中京科林等7家企业正在抓紧基建。引进64家企业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约100亿元,税收约7亿元,安排劳动力约1.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