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汇报:人民军队的发展
敬爱的党组织: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在艰难困苦中发展壮大。84年前,当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先后遭遇挫折,起义部队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为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
当我们即将满怀激情纪念建军84周年之际,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听,从白山黑水到南国海岛,从喀喇昆仑到东海之滨,祖国大地响彻人民军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履行新使命、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嘹亮号角,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凝聚军心意志、指引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光辉旗帜。
回顾84年辉煌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跨过一道道沟沟坎坎,靠的就是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一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就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这些科学理论贯穿着一条耀眼夺目的“红线”,就是伴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推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它犹如一面伟大的旗帜,引领着人民军队披荆斩棘、阔步前进。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在艰难困苦中发展壮大。84年前,当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先后遭遇挫折,起义部队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为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建军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正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这支新型人民军队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上,成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革命武装力量,在争取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中创造出辉煌的历史。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走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和平与发展代替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主题,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军队面临着如何在长期和平环境中进行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一系列新问题。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步入跨越式发展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军事变革迅速兴起,战争形态开始由机械化战争走向信息化战争,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人民军队建设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驶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军委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方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围绕大力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等重大课题,胡主席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人民军队全面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军事训练扎实推进,后勤改革成效显著,高技术含量的武器装备获得长足发展,体制编制改革稳步推进,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茁壮成长,军队与国家、社会的协调发展日益推进,人民军队全面建设驶入科学发展轨道。
84年辉煌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会有正确的前进方向;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会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能肩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成就伟大的事业。在纪念建军84周年之际,回顾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程,我们更加坚信:一支在科学理论指引下的人民军队,必将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汇报人:xiexiebang
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的思想汇报:
党的发展历程思想汇报范文
思想汇报范文:党的风雨历程
思想汇报范文:党员培训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范文:建党九十一周年学习体会
思想汇报范文: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护航者
思想汇报范文: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第二篇:党员思想汇报2013年7月:细谈人民军队的发展
免费
分享
创新
党员思想汇报2013年7月:细谈人民军队的发展
敬爱的党组织: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在艰难困苦中发展壮大。90多年前,当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先后遭遇挫折,起义部队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为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
当我们即将满怀激情纪念建军90多周年之际,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听,从白山黑水到南国海岛,从喀喇昆仑到东海之滨,祖国大地响彻人民军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履行新使命、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嘹亮号角,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凝聚军心意志、指引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光辉旗帜。
回顾90多年辉煌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跨过一道道沟沟坎坎,靠的就是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一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就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这些科学理论贯穿着一条耀眼夺目的“红线”,就是伴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推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它犹如一面伟大的旗帜,引领着人民军队披荆斩棘、阔步前进。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在艰难困苦中发展壮大。90多年前,当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先后遭遇挫折,起义部队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为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建军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正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这支新型人民军队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上,成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革命武装力量,在争取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中创造出辉煌的历史。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走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和平与发展代替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主题,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军队面临着如何在长期和平环境中进行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一系列新问题。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步入跨越式发展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军事变革迅速兴起,战争形态开始由机械化战争走向信息化
免费
分享
创新
战争,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人民军队建设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驶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军委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方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围绕大力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等重大课题,胡主席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人民军队全面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军事训练扎实推进,后勤改革成效显著,高技术含量的武器装备获得长足发展,体制编制改革稳步推进,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茁壮成长,军队与国家、社会的协调发展日益推进,人民军队全面建设驶入科学发展轨道。
90多年辉煌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会有正确的前进方向;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会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能肩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成就伟大的事业。在纪念建军90多周年之际,回顾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程,我们更加坚信:一支在科学理论指引下的人民军队,必将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汇报人:读书人网
尊敬的党组织:
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是从事党的组织工作的主体,在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组工干部要使自己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心目中认可的、能够给人依靠和信任的“娘家人”,就必须带头适应学习形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组织工作形势的需要,自觉把学习提高到更高的位置,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干部。
一要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免费
分享
创新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学习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然后才知不足;知不足,然后才思进取。在当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科技大进步、竞争大加剧的时代,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学习稍一松驰势必就要落伍,势必就难以胜任自身肩负的任务。因此,作为组工干部,更应该带头自觉地学习,为获取知识而学习,为增强本领而学习,为实现理想而学习,为生命的过程而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一种社会需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扩大知识面,从而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创造性。
学习不能盲动和盲从,应讲究学习方法。一是要勤奋不懈。要想办法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各种消费性的应酬活动中解脱出来,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勤学,勤记,勤思考。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有所收获;二是学习要有针对性,要把握重点,做到“选其精、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及时消化,去其糟粕,吸取精华,为我所用;三是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作为组工干部,既要乐于躬身深入调查,又要勤于潜心思考钻研,养成不获实情不罢休,不得真理不甘心的韧性和习惯;四是要善于总结和反思。总结和反思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每做一项工作,每读一本好书,都要认真总结和反思,努力使学习工作在总结和反思中提高,使自己成为熟悉党务的“百事通”,熟悉政策的“活字典”,熟悉业务的“多面手”。
三要注重做到学用结合,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学习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增强本领,提高能力,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由于组织工作特别讲求政策性、原则性、程序性、保密性,组工干部在日常工作和外部交往中不得不时时谨言慎行,形成了忠于职守、办事稳妥、严谨细致等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但长此下去,也逐步形成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思维习惯和心理,容易拘泥于固有的工作思路和行为模式,思维发散程度不够。因此,作为组工干部不能为学习而学习,应该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政策运用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组工业务能
免费
分享
创新
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争当学习模范,努力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
作为组工干部,既要乐于躬身深入调查,又要勤于潜心思考钻研,养成不获实情不罢休,不得真理不甘心的韧性和习惯;四是要善于总结和反思。总结和反思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每做一项工作,每读一本好书,都要认真总结和反思,努力使学习工作在总结和反思中提高,使自己成为熟悉党务的“百事通”,熟悉政策的“活字典”,熟悉业务的“多面手”。
因此,作为组工干部不能为学习而学习,应该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政策运用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组工业务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争当学习模范,努力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
汇报人:读书人网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sxhb/
第三篇:永葆人民军队性质
“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军官兵提出的要求和期望。习主席在前不久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继承和发扬毛主席、邓主席、江主席、胡主席培育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奋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一贯性要求,蕴含着对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的深刻思考。必须始终围绕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扎实开展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真正使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充分认清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大政治意义
人民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坚定地站在党的旗帜下,培育和形成了我军特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包含着我军建设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根本制度,包含着我军特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作风,是我军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军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确保军队建设正确方向的内在要求。坚决听从党指挥,一心一意跟党走,是党对我军的最高政治要求,是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最本质的特征,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军魂。新形势下,我军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敌对势力把我军作为西化、分化的重点,竭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妄图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败思想,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部队中来,对官兵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产生冲击和影响。只有继承和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确保官兵在各种复杂斗争中经受住严峻考验,才能确保党员、干部政治上永远合格、思想上永远纯洁。
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承载着我军波澜壮阔的斗争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勇于创新的发展史。战争年代,我军在强大的敌人、恶劣的环境、凶险的考验面前之所以能战无不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宝贵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当前,要在坚定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增强服从命令、顾全大局的纪律观念,强化当兵打仗、能打胜仗的使命意识,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树立艰苦为荣、奉献为本的崇高追求,坚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务实态度,培育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的创新精神等方面,形成体现时代要求、具有部队特色的传统精神和优良作风,为部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奠定坚强的思想和作风基础。
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保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质上是要对我军传统的建设理念和作战理论、体制编制、武器装备、作战方式、人员素质等,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调整和提升,只有始终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保持我军的性质、本色和正确方向。现实条件下,部队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从而进一步强化官兵的职能使命意识,不断激发官兵的革命斗志,不断将其转化为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
始终围绕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入扎实地开展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 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关键是在“发扬”二字上下功夫,以真诚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和扎实的行动,把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不懈地抓好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教育。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是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中心环节和基本前提。要把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与“四个教育”、大项专题教育、经常性思想教育、职能任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各种形式的“讲传统、忆传统、学传统”活动,使官兵通过自己的感观获得关于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历史、渊源、本质内容、现实意义,产生认同感。充分发挥军事文化的激励和感染作用,努力把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作为军营文化的主旋律,使官兵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传统的熏陶和洗礼。
把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融入部队工作实践。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只有与部队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要努力把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融入岗位实践中,引导官兵强化岗位尽责的观念,在认真履职尽责中不断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不断深化对本职岗位的价值认同,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着力培育官兵爱岗敬业、牺牲奉献、忠于职守、艰苦奋斗的过硬品质;努力把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渗透到军事斗争准备中,着眼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任务,有意识地练思想、练作风、练意志、练心力,着力培育和强化官兵机智勇猛、英勇顽强、连续作战、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努力把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延伸到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紧贴抢险救灾、维稳处突、应急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着力培育和强化官兵热爱人民、无私奉献、不畏艰险、严守纪律的优良作风。
不断赋予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新的时代内涵。我军历经80多年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保持着我军的性质和宗旨不变,但其内容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充实,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首先要忠实地继承、牢牢抓住光荣传统和优良传统的“魂”和“根”,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怀疑和动摇。同时也要看到,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只有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才能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我军在实践中形成的“汶川抗震救灾精神”等,就是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新时期不断延伸的生动体现。继承和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必须与履行使命任务结合起来,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与创造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优良传统新的时代内涵,在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体现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强大功能。
领导干部要在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始终保持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真正使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要做“学”的榜样。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反映了我军的性质和宗旨,包含着我军建设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根本制度,是高度的理论概括,要求我们必须把学习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作为一项长期过程抓紧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认识、改进学风,深入扎实地开展学习研究,准确把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形成的历史背景、本质内涵、现实意义以及要发扬光大的内容,使其真正入心入脑,达到升华思想、砥砺意志的效果。
要做“传”的模范。领导干部受党的教育时间长,部队生活经历多,对优良传统感悟深,是我军优良传统的实践者、体现者,要站在培养坚定举旗人的高度,带头传承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增强感染力、说服力和号召力。领导干部要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向官兵讲清我军优良传统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帮助官兵搞好传承、当好传人。要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忽视传承、背离传统的思想和行为,督促官兵深入学习领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时代价值和基本要求,自觉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为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提供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要做“行”的标兵。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对官兵产生重要影响,必须通过自身的模范行动,不断增强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号召力。自觉在坚定信念、筑牢军魂上作表率,严格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保证经得住各种复杂斗争的考验,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指挥。努力在强化使命意识和战斗作风上作表率,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锤炼处变不惊、勇猛顽强的意志品质,不断磨砺对艰巨任务、复杂条件、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上作表率,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旗帜鲜明反对腐败,坚决抵御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影响,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为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
(作者系湖北省军区政委)
关于与军队坚决听党指挥的心得体会
[大] [中] [小]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3-04-25 10:46 共146人浏览
习近平同志强调,牢记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这一重要指示,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和军情发生深刻变化,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保持军队性质宗旨面临一系列新挑战新考验,必须铸牢坚决听党指挥的不变军魂,始终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力量支撑。
坚决听党指挥,首要的是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永不缺“钙”。“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信念坚定是共产党人的永恒品质,也是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精神之源,我们必须把补“钙”作为永恒的人生课题。一是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们党之所以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看今日中国发展之成就,可以强烈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日俱增的感召力、影响力、生命力,更加清醒认识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取得胜利的锐利思想武器。二是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注重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是始终坚定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坚决听党指挥,根本的是强化军魂意识,铁心向党永不失“魂”。有“魂”方能立命、方能固本、方能正向。在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尖锐复杂、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更加险恶、军队使命任务日益拓展深化和官兵成分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魂。一是理论武装铸魂。坚定政治立场,仅靠直觉判断和朴素感情不行,必须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要把学理论当作第一任务,发扬“挤”和“终身学习”两种精神,切实“学起来”,切实“钻进去”,切实“转化好”。二是实践感知聚魂。军魂是用鲜血乃至生命铸就的,传承军魂同样需要血与火的洗礼。在远离硝烟的和平年代,就要把“能打仗、打胜仗”的具体实践作为砺志铸魂的熔炉,把听党指挥的要求落实到每一次训练、贯穿于每一次任务,反复磨练政治意志,不断升华政治品格。三是恪守制度凝魂。一以贯之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使我军在历史条件不断变化、军队成员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保持蓬勃旺盛的生机活力。面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想,我们要充分认清其理论上的欺骗性、实践中的危害性,着力抓好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的落实,始终坚持党委统一的领导、集体的领导、首长分工负责的领导,牢牢把握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
坚决听党指挥,关键是严守纪律规定,党性如磐永不犯“规”。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纪律严明,党的号令就会畅通无阻,党的组织就会坚强有力,党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一是严守政治纪律的铁“规”。严守政治纪律,首在严格组织生活,贵在敢于较真碰硬,重在加强检查监督,不能当“小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能当“泥瓦匠”无原则地和稀泥,而要当“打铁匠”处处较真碰硬,自觉做到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立场坚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坚定不移。二是严守军令畅通的铁“规”。军令不畅、命令指示落实不到位,就会平时误事、战时出事。军中无戏言,军令如山倒。要坚决贯彻军令,雷厉风行、一抓到底、落实到边,确保一旦有事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三是严守思想道德的铁“规”。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警钟长鸣,头脑清醒,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正自身、树形象。坚决做到“初”不可轻犯,“小”不可轻视,“欲”不可轻动,“权”不可轻用,“言”不可轻率,正确处理用权与尽责、做官与做人的关系。坚持以党性自律、以清廉之心自勉,防止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庸俗化,不断提高慎权防诱、慎权防腐、慎权防变的能力。(徐远林)
总政:学习习主席讲话 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
2013年03月12日 09:09 来源:解放军报
0
参与互动(0)
总政治部3月11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通知说,3月11日,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高度评价这些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阐明了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稳中求进、扎实开局的发展势头,着重围绕新形势下为什么要强军、强军目标是什么、怎样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等一系列重大课题,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问题作了深刻阐述。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主题重大,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针对性和长远的重大指导意义,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庄严宣示,是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各级要把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两会精神的重点内容,组织深入学习、研究和宣传,切实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全面落实。
通知强调,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要在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着重深刻认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充分认清我国安全和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增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担当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责任,埋头苦干,抓紧快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深刻认识形成和贯彻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大意义,充分认清这一思想为军队建设创新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提供了根本遵循、前进方向和有力保证,认真学习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用以指导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深刻认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充分认清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作风优良是保证,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明确了加强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切实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深刻认识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战略思想,充分认清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认清军费不断增加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认清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途径,认清军政军民团结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把军费管好用好,进一步把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好,进一步巩固发展新形势下的军政军民关系。通过深入学习教育,切实把全军思想统一到习主席关于国际战略格局和我国安全形势的战略判断上来,统一到习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上来,统一到习主席关于我军建设现状的科学分析上来,统一到习主席对军队建设的各项要求上来。
通知要求,各部队要充分利用中央主要媒体的有关报道搞好学习教育。要把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作为传达学习两会精神的重要内容突出出来,与学习习主席一系列决策指示结合起来,与正在进行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主题教育、团以上党委机关“学习贯彻党章、弘扬优良作风”教育活动等结合起来。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以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研究解决部队建设重大现实问题,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理论轮训、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把习主席重要讲话作为重要内容,搞好专题学习研究。要组织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和阐释习主席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等重要思想观点,推出一批有质量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军队新闻单位要综合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刊播评论言论、组织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反映部队学习贯彻情况,大力营造学习贯彻的浓厚氛围。要搞好军营文化环境建设,使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在全军叫响,做到人人皆知、自觉践行。全军官兵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而奋斗。
第四篇:人民军队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军称谓的历史演变
人民军队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军称谓的历史演变人民军队的产生和发展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的诞生。1928年2月,毛泽东领导中国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11月到1932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相继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歼灭20余万国民党正规军,工农红军队伍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主力红军被迫开始长征。1935年10月,经过长途跋涉,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主力红军长征期间,南方红军和游击队在8省14个地区独立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保存了1万余人的武装力量。朱德、彭德怀在山西武乡八路军总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合作协议,工农红军在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改编。1937年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和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2.5万次,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大扫荡”,击毙击伤俘虏日伪军171.4万人,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战争中获得发展。到抗战结束时,解放区的面积和人口扩大到100多万平方公里和1.2亿人口,武装力量人数扩大到130余万人。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无视人民的和平要求,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适应新形势,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有效地阻止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于1948年开始进行战略反攻。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底,人民解放军先后组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0余万人,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增加到400万人。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军从国民党手中解放了除西藏、台湾、金门、马祖以及南海诸岛外的全部国土。解放军称谓的历史演变中国人民解放军名称诞生于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在起义过程中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称为国民革命军。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转战到井山,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后改称政治委员)。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红军又先后编成了红
一、红
四、红二方面军。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的洛川会议和我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8月将红军主力部队改名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第一一
五、第一二0、第一二九
第五篇:广州起义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
广州起义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
洪汉文
作者简介:洪汉文,男,广东普宁人,1951年7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97年由部队某师政治部主任转业,进入中共广东省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至今,先后任副主任、主任、调研员,同时兼任广东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惠州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先后主持编写了《热血铸军魂》、《东江精神,代代相传》、《“三个代表”与惠州发展》、《东江革命历史文化概论》等共13本书刊,在《广东党史》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内容提要: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武装起义。它第一次开创了城乡配合、工农兵联合举行武装起义的先例,第一次打出“工农红军”的旗号。起义以后组建的红四师,是中国真正意义的人民军队的最早部队之一。广州起义对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在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的历程中,建立了工农红军第四师,培养锻炼了军队的骨干力量,探索军队的政治工作;广州起义体现的革命创新精神,英勇善战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团结奋斗的精神,是人民军队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州起义还探索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的经验,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键词:广州起义 人民军队 创建
1927年12月11日,在张太雷、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等领导下,在广州爆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警卫团、黄埔军校特务营、广州工人赤卫队以及南海、花县农民武装等共6000多人,联合举行起义,在广州的苏联、朝鲜、越南的部分革命者,及广州工人约2万人,也参加了起义。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占领了广州市的大部分地区,随后,广州苏维埃政府在原广州市公安局宣布成立。广州起义爆发后,国民党反动军队从四面包围起义部队,在敌强我弱、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起义军经过三天激战,有数千人壮烈牺牲。其余部队分别向东江、北江转移。向东江方向转移的部队,在花县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师,进入东江地区,与红二师和当地农民武装会师,展开东江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往北江转移的部队后来与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在韶关会合,后来上了井冈山。少部分人到了香港,辗转到广西参加了右江起义,组建红七军。
一、广州起义探索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军的道路
在广州起义意义的重大问题上,历史上曾经存在着不一致的评论,甚至出现过否定广州起义的观点。但是,经过八十年的历史积淀,人们的认识比较统一了。我们在分析广州起义的全过程的基础上,认为,广州起义具有不可否定的历史意义。尤其是,广州起义在中国共产党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道路,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建设人民军队的过程中,意义更是重大。
广州起义发生于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之中。起义发生之前,中国共产党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那时的形势客观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从与资产阶级合作迅速转变到独立地创建军队,领导武装斗争上来。因此,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广州起义就是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次起义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它成了中国工农红军创建初期的三大起义之一,它开创了城乡配合、工农兵联合举行武装起义的先例,最早打出“工农红军”旗号。起义之后成立的广州苏维埃政府,是中国第一次在大城市中通过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的工农政权。因此,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①事实正是这样,广州起义虽然暂时失败了,但它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全国发生的其它党领导的武装起义一起,是在革命的转折关头,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开端,这使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直接领导的军队,使土地革命战争在全国兴起。此后,党领导的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逐步为党和革命人民认识和实践。
二、广州起义后创建的红四师是最早的红军部队之一
1927年12月11日上午,广州起义军占领了广州大部分地区之后,召开了广州苏维埃政府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决议,这个决议的第五条是:“组织工农红军三个军,第一军由赤卫队扩大组织而成,第二军是海陆丰的农民赤卫军,第三军是以教导团作为中心加上许多走到工农方面的军士组织而成。”会议提出“在最近几天内至少应该组织五万红军”。会议号召“广州工人们即刻来广州市各处红军征募处登记”②。由于时间比较紧迫,这个决议没有全部付诸实现,但是,它最早提出了建立红军的问题。12月13日,起义失败以后,从广州撤出的起义武装主力教导团和警卫团的一部分,经沙河向花县转移。黄埔军校特务营的余部和部分工人赤卫队后来也赶上了队伍。16日,起义军党组织在花县县立第一小学召开了会议,讨论决定,将从广州撤出的1200人和花县农民武装的骨干约1400人,整编成立为一个师,下辖十、十一、十二等三个团,叶镛任师长,袁国平任师党代表,徐向前任第十团党代表(后任师参谋长)。在讨论部队的番号时,有人说,朱德带领的南昌起义部队是第一师,董朗当师长的南昌起义进入东江地区的部队是第二师,琼崖游击队已编为第三师,那我们就叫红四师吧。这样,红四师就正式成立了③。当时,中国工农红军处于初创时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这三大起义的部队,是红军的主力。从1927年8月到1928年4月的9个月时间里,在党的领导下,红军前身各部队,尽管遭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发展也不平衡,但都在参加了武装起义之后,走上了建军和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其中,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部队,因为基础好,发展更快一些。它有了正规军队的编制,并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明确了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有了正确的军队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人民军队的本质的许多具体内容已经显示出来。这些,对人民军队的建设起了奠基的作用。在当时,广州起义的部队即整编后的红四师,以及北上到红一师、西行到红七军的部队,大约有2000多人,约占红军初期部队的三分之一。广州起义的部队,除一部分上井冈山,少部分到广西的百色地区参加红七军的创建外,大部分整编为红四师,在东江地区开展斗争。1928年2月下旬,敌军约8个团从四面围攻红四师、红二师的部队,另有军舰三艘在海面配合,红军部队受到很大损失。1928年3月,红四师攻打潮阳城,不能攻克,部队受到很大损失。4月以后,部队转到海陆丰山区,开展游击战争,余部于1930年5月参加了红十一军的创建。由此可见,广州起义部队,在红军初建时期,成了红军部队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广州起义为红军的创建和发展锻炼、输送了重要的干部和军事人才 广州起义的发动、领导者和参加起义的革命者,经过起义的锻炼和以后的发展,不少成了人民军队的将帅和重要领导干部。当时,参加和领导起义的共产党人,有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周文雍、聂荣臻、徐向前、梁余枢、徐光英、李云鹏、梁桂华、刘楚杰、沈青、邓发、黄甦、林铿云等等,还有一批基层的官兵是共产党员。在广州起义中,张太雷等一批卓越的领导人壮烈牺牲。不少领导人和革命者,成了人民军队创建时期的骨干。尤其是叶挺、恽代英、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等领导人,在创建人民军队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有三人后来成了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他们的发展和巨大贡献,与在广州起义的锻炼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徐向前元帅在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无限感动,他在学习六大文件时说:“联系到大革命失败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军事斗争,离不开正确政治路线和策略的指导。否则,将一事无成。”④这些真理性的认识,是与广州起义的实践分不开的。
四、广州起义的部队,对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参加广州起义的部队,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和控制的部队。这些部队,在广州起义之前,就已经对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起义之后,把这些实践经验弘扬到红军部队之中,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以第四军军官教导团更为显著。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全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是广州起义主力之一。1927年7月由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师生改编而成。初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叶剑英兼任团长,下辖三个营,名义上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实际上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教导团绝大部分官兵,在党的政治思想工作影响下,都同情革命,有200人左右是共产党员,团里设有中共党委。参加广州起义,与其他起义部队合编为红四师之后⑤,教导团和广州起义其他一些部队,在军队中积极开展政治工作,取得了经验。主要经验有:注重军队中党的建设,除了团里建立了共产党的党委之外,基层也建立了如党小组等这样的组织,使军队中各级都有党员的活动;注重了官兵一致的原则,领导带头密切官兵关系;注重密切军民关系,建立军民鱼水之情;注重军官带头冲锋陷阵,为下级做好表率作用。这些优良传统,传播到红四师和更多的红军部队,成为党在军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五、广州起义铸造了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
广州起义的过程虽然仅仅几天,但起义显现的革命精神都是永存的,这种精神,不仅给世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人民军队继承和发扬的宝贵遗产,它在铸造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中功不可没。广州起义显现的精神:一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近代广州风气开通,是新事物易于输入,新风气易于传播的大城市。由于马列主义的传播,党的重要领导人活动较多,尤其是党的三大在这里召开,使这里的革命者和人民群众,有一种独特的创新精神。于是,在广州起义中,创造了正规军与工人赤卫队紧密配合共同起义的经验,创造了在大城市中建立苏维埃政权的经验,以及成立红军的经验。这些经验和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成为党和人民军队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供了重要启示。二是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广州起义的过程中,涌现了诸如周文雍、陈铁军这样的许多英雄和烈士,尤其是周、陈的事迹,为世人流传,也成为人民军队英勇善战素质的楷模。三是团结奋斗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广州起义的参与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无论在起义前和起义过程中,还是起义以后组建的红四师的奋斗过程中,以及两万多名工人和农军的行动,都体现了高度的团结奋斗精神。尤其是在12月12日以后的几天中,起义军处于重围之中,但军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团结精神。四是一切听党的指挥的作风。广州起义的部队来自四面八方,开始并没有组织过协调训练,但是,一朝起义发起,各部分军队都在共产党组织的指挥领导下,英勇作战。党对军队的领导,始终坚持。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奉献精神。广州起义后成立的苏维埃政权及其制定的政策,都体现了为人民大众解放的精神。广州起义体现的这些宝贵精神,一直为人民军队继承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深入进行军队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这对当前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认真研究广州起义的历史,研究广州起义在人民军队初建时期的贡献,弘扬广州起义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对于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54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
②参考《广东人民武装斗争史》第二卷第72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
③参考《徐向前传》第66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④《徐向前传》第77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
⑤参考《广东革命史辞典》第86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