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08:0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篇: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叶才福 张洪兴

摘 要:通过分析人才市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我国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介绍天华学院所探讨的独立学院工科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法和人才培养途径改革与创新的思路与做法,总结了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试行效果。关键词:独立学院 工科人才 培养模式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工程技术对经济与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美、英、法、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由于注重加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其工业化崛起与持续发展提供了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产业不断升级,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类型与规格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而我国本科教育的现状是:大学的办学模式类同化,即类同的教学大纲,相似的课程体系,同一个评估标准;因而造成大学培养的人才过于单一,毕业生结构性失业越来越突出。工科类本科毕业生,工程意识不强,技术能力不高,急需探讨一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之路。

由于普通本科高校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研究型”、“设计型”人才,其课程设置、实践性环节等过于重工程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而高职高专由于生源、学制等因素的限制,又过于强调技能,忽弱了工程,淡化了技术。全国现有独立本科学院318所,已成为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主力军。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独立学院,其培养模式既不可照搬普通本科高校,也不能仿效高职高专;因此,独立学院工科专业应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找准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法、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灵活应对社会发展变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探索出适合于自身发展和时代特征的独立学院工科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海师大天华学院在开展上海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课题一“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法和人才培养途径入手来探索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人才培养目标:既善于动脑,又善于动手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天华学院是一所以上海师范大学为母体、位于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的民办独立学院。嘉定工业区是以汽车零部件、光电子、精密机械制造、出口加工为核心产业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随着工业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引进,落户嘉定工业区的近千家企业面临技术应用型人才严重不足的困难局面。例如位于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的上海国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船用锚铰机(重型机电液压设备)和集装箱绑扎件(船用安全受力紧固件)及OEM重型卡车、起重设备零部件,产品100%出口到欧美,年销售额超过2.4亿元人民币。该公司是一家由欧共体提供图纸资料,产品全部外销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公司技术部现有员工1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3名,占27%;大专8名,占73%。质量部现有员工12名,本科及以上学历1名,占8%;大专3名,占25%;中专中技8名,占67%。现有工程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外语水平、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无法满足生产的充实需要,急需一大批技术应用型人才。公司领导深有感触地说:“当前企业不缺产品、不缺市场、不缺资金,而是缺人才,尤其缺少从事产品二次开发、生产一线技术服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的缺乏将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上海国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人才的状况和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程度基本反映了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人才的现状。

因此,天华学院根据市场需求和独立学院特点,按照“找准方向,错位发展”的原则来规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在人才培养类型上找准了市场需求量大又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既善于动脑,又善于动手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又注意与普通本科高校“研究型”、“设计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错位发展,以适应上海市地方经济和长三角地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天华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修改培养计划、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环节训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措施,使学生具有明显的“实、新、强、快”(即理论基础扎实、掌握技术新、动手能力强、解决问题快)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色。该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成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三大平台特色,并形成了“重基础,宽口径”、“平台+模块”的特征。以大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的考级、统考为抓手,来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200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为94%,计算机一级通过率为100%。本着从实践教学体系中体现出培养技术应用型

人才培养特色的指导思想,天华学院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的学时数约占总学时的40%,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共37周。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三大设计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动脑”潜能。通过“社会实践”、“金工实习”、“机器测绘”、“CAD/CAM实训”、“工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六大实习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

二、人才培养方法:工程技术教育与工程技术训练相结合工程包含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工程创新思维等,而技术则包含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经验、操作技能等。独立学院工科专业应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此类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的工程基础,能理解设计、规划的思路和意图;由于他们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更应懂得、熟悉生产技术;因此,工程技术教育与工程技术训练是区别于技术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设计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创新思维,天华学院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工程技术教育。天华学院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整合,专业课程中包含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和微型课四部分,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限选课、任选课和微型课,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天华学院将普通高校只有研究生才有机会接触的某些课程移到本科讲授,例如在200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映先进制造业技术的《数控机床》、《三坐标测量机》、《快速成型机》的“三机教学”,让学生实现了学习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掌握新工艺的“三新效果”,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有明显专业特色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开设微型课,以扩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覆盖面,例如在学生掌握AutoCAD计算机绘图后,仅用10学时开设了CAXA电子图版微型课,使学生重新掌握了一种计算机绘图软件,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并在机器测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中得到了较好应用。

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前提,工程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在加强基础、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天华学院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工程技术训练。为了办出特色,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工程技术训练条件;天华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5一2007年连续三年获“上海市教学高地建设项目”立项,建成了校内2个实习基地和10个实验室,校内现有实验、实习面积1840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720万元。同时与上海飞机制造厂等6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开拓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在六方面的实习实践中,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金工实习”来了解认识专业知识,通过“机器测绘”、“CAD/CAM实训”、“工业实习”来学习掌握专业知识,通过“毕业实习”来巩固应用专业知识。形成了“纵向及高”、“横向达边”的工程训练新体系。“纵向及高”即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方面逐步掌握该领域中的新技术,例如通过数控机床、三坐标测量机、快速成型机新设备的操作使用,使学生掌握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制造技术。“横向达边”即体现人才培养中,各科知识的融合与贯通,以及学科专业的交叉和渗透,使被培养者成为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例如通过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电器与PLC、机器人技术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培养成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天华学院先还后组织了数控技术、AutoCAD、CAXA、UG、Pro/E培训班,鼓励学生参加国家承认、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考试。200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都已拿到3种以上的职业技能证书,最多的已有11种。总之,通过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以加强学生的工程技术训练。

教学改革中天华学院注意把工程技术教育与工程技术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讲完《数控加工编程》、《CAD/CAM技术(UG)》课程后,安排了4周的停课CAD/cAM实训,让学生训练三维数字建模和操作数控机床加工自己编好程序的零件,从而现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性思维与感性动手相结合。

三、人才培养途径:工学交替和订单式培养相结合天华学院还注意充分利用和发挥上海产业资源优势,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让具备科研、开发、生产能力的企业、研究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共同在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研究越与实践,以培养出更适应于用人单位要求的创新人才。

天华学院先后与上海重型机床厂、上海飞机制造厂、中国航空一集团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200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也是该校“工学交替”的试点专业,在校4年中每位学生均有“社会实践”、“工业实习”、“毕业实习”3次去企业实习的机会。200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校外基地实习时,企业派出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高工等全职指导学生的实习,收到了很好效果。

同时,天华学院还与上海国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大众申银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试点,经本人申请、学校推荐和上海国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大众申银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考查确定了2005级部分同学作为定向培养对象。这些同学按上海国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大众申银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要求在大四期间再增加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利用寒署假、工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去公司实习培训、做课题,毕业后免去见习、培训期直接上岗留公司工作,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四、人才培养效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除教育部规定的德育课外,天华学院在限选课中增加了《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还规定了学生在校四年中应修满不少于5学分的人文、经济类公共任选课,不少于3学分的素质讲座;从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收到了明显效果。如200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班吴怡瑾同学在“2007年中国汽车服务营销技巧大赛”中夺得上海赛区冠军后,又在广州夺得“全国总决赛冠军”和“全国最佳口才奖”。200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班林颖同学夺得“首届上海市大学生创业梦想大赛”二等奖。200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班马天天同学荣获该校第一个也是当年惟一的“2007年上海市优秀学生干部”光荣称号。2006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班荣获该校第一个也是当年惟一的“2007年上海市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建校三年中全校仅评出3名“特等奖学金”,其中两名出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总之,通过上海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课题——“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试点,探索了一条民办独立学院工科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收到了较好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认可,也受到专业检查专家组的积极肯定。

参考文献:

[l]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加3(13):13-14.[2]傅水根.法国高等工程教育考察.中国大学教学,2004(2):16-17.

第二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钟祥荣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贸系,广东 广州510925)

【摘要】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技能;二是职场应变能力;三是专业创新能力。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根据市场调查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外贸岗位需求为依托并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实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关键词】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素质;能力;零距离就业

一、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认识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技能,它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二是职场应变能力,它是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三是专业创新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专业建设就是应着重解决毕业生还只是一个“半成品”的问题,通过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校内外实训、模拟生产性和生产性实训将“半成品” 培训成为成品,实现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零距离。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是高技能型,标准是高素质,其培养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二、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一)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一定要要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符合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在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对国贸人才的需求,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掌握国际贸易基

本理论、具有较强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服务广东尤其是珠三角中小型外经贸企业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总体计划的实施方案,是组织专业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对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实验实训设备的选购、师资的引进和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都必须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该依照以下几个基本步骤进行。

1.在充分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和就业岗位群。

2.根据专业就业岗位群,确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基本专业技能等。

3.针对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将职业能力分解为基本专业技能和专项技能等构成要素,确定分项专业能力要求,从而确定相应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要求。

4.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要求,形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首先选择专业课和实训课,根据专业课程对知识的需求选择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5.根据课程体系的衔接关系和学校资源情况(如实训设施、实训室等),编写专业教学计划表,从而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突出能力培养

(一)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外经贸企业岗位设置以及每个岗位对能力与素质要求来优化课体系,同时考虑教育内在规律,正确设置相应的课程、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哪些课程先开,哪些课程后开,各门课程核心内容是什么?理论与实践学时如何安排?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确定等。

(二)改革教学内容

大胆整合课程重复内容,按照方向来整合三年中开设的课程及内容。比如:将《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合并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将《外贸单证实务》与《进出口业务操作》合并成新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将《国际商务谈判》与《商务礼仪与谈判》整合。

选用高职精品教材,教育部高职院校规划教材。选定的教材内容必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同时能体现和有利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这个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突出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与高职院校教学中实践教学薄弱是分不开的。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定要改善和加强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课堂实践。教师要调整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比例的安排,尽量每门课程都做到对半分或更过倾向于实践教学的学时安排。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增加学生课堂上的动手机会, 改善课堂实践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整周实训。正确确定本专业整周实训内容和要求。课堂实训与整周实训内容不能相矛盾,也不能相重复,提高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实训效果。

3.顶岗实习。加强顶岗实习。可采用灵活多样的顶岗实习方式。

四、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从调查反馈中,外经贸企业在引进和使用人才时, 对职业道德与素养的要求有时超出了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而企业对员工在职业道德与素养方面的不满也超过了对员工在专业技能方面的不满。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与管理中,应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培育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念、吃苦耐劳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五、加强职业资格考证和英语教学

从事对外贸易工作,英语是重要的语言工具。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所以要加强和提高学生外语水平。

1.增加教学计划中外语课程的门类与比重,增强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规定一年级一定要过AB级,从二年级开始重点冲击四六级。组织学生开设早读、晚读课、英语角,派得力教师指导。举办英语听力、演讲比赛。

2.增加英语专业课程的比重, 切实加强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水平。英语总学分数应为6-8学分;课时数应该为120课时左右。

3.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改善外语学习的环境。

六、加强校企合作 注重订单特色培养

订单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和突破。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外贸行业中的知名企业建立培养计划、签订就业协议。同时,行业和企业的专家来校指导教学、参与教学,建立合理的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按学校培养学生、企业培养员工的两种模式并行培养订单班的学生,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模式,真正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与学生“零距离就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桥集拉德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

„2‟ 杨龙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文化与教育技术,2011

„3‟ 文益民,周劲松,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湖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4‟ 丛森、支芬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5‟ 张舵: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第三篇:关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关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着整个社会步入商务时代,为了满足电子商务对人才的要求,电子商务教材的基础内容应该在电子商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复合型应用人才。研究思路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电子商务管理人才提供理论指引,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就业方向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

引言: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正通过网络购物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年末中国有6.49亿网民,并且人数在稳定增长。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潜力非常大,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并且问题越来越严重,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市场的需求不相符。

一、电子商务类专业人才培养和需求的现状

通过对国内高校进行调研,了解我国电子商务类人才培养情况;通过调研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要的要求,发现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岗位群主要有:网站客服、网上贸易、网络营销、网站建设、其他类。

二、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对策

1、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结合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各类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知识能力结构要求的变化,强化对电子商务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按照岗位导向、课程整合、任务驱动、实践检验等步骤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以适应工学课程“教、学、做”的教学需要,结合基电子商务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为纽带,构建校企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并建立有利于教学与实践融合的实训管理制度,以保障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突出体现专业的职业性、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2、明确电子商务培养目标

明确提出“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系统性和严密性,加强实践环节。教材的“任务驱动”、“实训项目”等环节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与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紧密结合。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习特点,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通过课件演示、案例分析引导、实践操作、课后评估等活动来组织教学,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并强化开展网络商务活动的思路、实施步骤和技巧,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开展网络商务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

3、建设专兼结合教师队伍

电子商务专业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双师素质”。部分教师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网、阿里巴巴开设店铺,从事电子商务的经营活动更加有效。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网络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同时,电子商务专业聘请电子商务成功创业者、企业CEO走进课堂参与电子商务创业教育、技能指导,提升学生网络创业的能力。

4、建立系统、全面的教学体系

为达到全面控制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校已建立了学校、系部、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课堂教学常规、听评课制度、学生评教系统、教学检查机制、成绩管理系统、技能教学质量考评体系、质量评价与质量指标(考证通过率指标)考核等。在教学、管理“两条线”基础上,建立由教学质量监管部门、企业、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制订《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

三、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方法

1、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就业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不仅包括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包括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职业素养。在现阶段,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表现为专业性与复合性叠加、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应用性与创新性共同发展。高校必须首先构建人才培养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建立契合社会需要的新型职业指导体系。职业指导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分析就业环境、了解所学专业、做出相关决策,从而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的过程。高校要从新型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实施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力求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职业指导体系。

3、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理念和模式,促进产、学、研融合

为了有效做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必须紧密结合培养目标,应该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

一方面,教学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标准,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线。自动化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毕业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理论教学方面,围绕各专业的应用课题和根据专业特点与学生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在实践教学方面,以指导教师项目为主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运作,引导学生将各门课程的知识进行应用整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是保证自动化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依托具有实质性合作项目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将是保障和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吸收具有明显职业背景、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和相关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共同承担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作者单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贞义.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研究――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企业导报,2012,11:184-185.[2]向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思路探讨[D].中南民族大学,2009.[3]李璐芳.我国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4]辛雨.关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课程建设与实践[D].吉林大学,2012.

第四篇:谈机械工程专业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论文(本站推荐)

现代社会对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注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开放式人才教学培养与以互连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和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传统教学灵活性缺乏、专业技能深化不足、自主学习不足等缺点,结合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规划,探索更具开放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赢得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激发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热情,是极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培养新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是武汉理工大学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之一,是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本文以机械工程学科为对象,分析开放式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提出卓越背景下的机械工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策略。

一、开放式人才培养目标

“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是当前中国高校定位发展的三要素。开放式应立足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面向教学过程和面向未来实施开放,即强调时间与空间的开放,更要注重教学体制、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手段与观念的开放,体现出以人为本、重在培养的核心内容。其结果在于能为师生提供一个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建立一个平台,使其变成思维、探求、感悟的实践过程。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内容

机械工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集资源、平台、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既要多方参与、集思广益和共同谋划,也要遵循系统论方法,融文秘站:合信息科学技术应用。

(1)双链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改革

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双链式”教学体系改革框架,即由“课程理论教学——基础性实验——综合型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构成的基本工程能力形成教学链,旨在通过教学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使学生形成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等基本工程能力;以及由“基础训练——工程训练——能力拓展训练——创新设计训练”构成的工程能力训练拓展教学链,旨在通过教学拓展学生的现代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基于此,机械工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应从“自主性、研究性和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在对各教学环节整体优化与提高的基础上,建立以设计、制造、控制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网络结构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该体系强调学生的基础理论教学、专业理论教学以及因材施教的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将自主性、研究性和创新性贯穿教学全过程、体现实践能力培养的渐进性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课程融合的创新教学体系。

(2)开放式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

按照“双链式”教学体系框架改革要求,发挥机械学科群的软硬件配置优势,结合学科建设及专业建设规划,按照分层次、模块化、开放式、综合性的教学改革思路,开展了开放式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

整合了课程内容,优化了课程结构。在课程内容上,对传统的课程进行了合并;对多门课程重复的内容进行删减;根据现代专业技术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在课程结构上,增加了人文科学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增加了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素质的课程;新增了与现代机械技术相关的课程;增加了实践性教学内容,特别是培养学生综合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使课程结构更加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课程体系建设以专业技术课程即机械设计-机械工艺-机械加工等为主线,优化整合课程内容体系;完善以设计、制造和控制为主线的立体化、多模块和开放式的实践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形成了以CAD/CAM及数控加工综合性实验、机械性能测试设计性实验、机电系统基础技术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组合夹具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实践创新平台,有机的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融为一体。

● 公共基础性理论

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利用数学手段去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掌握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机械原理及其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C++与数据结构等。

● 学科基础理论

通过这一课程系列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系统掌握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对机械结构进行力学抽象和分析。属于这一课程系列的课程如下:专业导论、工程图学、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测试技术等。

● 专业知识与技术

通过这一课程系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结构和常用结构的设计、加工方法,具有选择结构方案的基本能力,了解机械加工的方法和基本理论,具备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属于这一课程系列的课程如下: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控制工程、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电传动控制、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机械CAD/CAM技术等。

● 实践与技能

为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所学知识,训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获得实践技能的训练,增设了基础能力强化训练教学环节、能力拓展训练教学环节,增加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体系。

(3)“立体化、多层次、开放式”实践环节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大学教学应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三元一体,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实验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遵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进一步整体优化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计划,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四大实训平台、三个层次”的开放式人才培养实训教学体系,构建CAD/CAM及数控加工综合设计性实验、机械性能测试设计性实验、机电系统基础技术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组合夹具综合设计性实验,形成贯穿教学全过程、体现实践能力培养的渐进性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工程实践创新平台。

层次化实验教学形式以演示型、验证型等基础实验为基石,搭建综合性设计性拓展实验层,在此基础上,开发自主设计、自主研究的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并形成形式各异的科研实践应用层,促进师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如图2所示。

在实践过程中,不拘泥于单一的实验实践形式,既能进行仿真模拟实验如MasterCAM的模拟加工,也能进行实物的搭试与拆装实验如减速箱的拆装实验,更能进行自主设计与研究探索型的实验,形成多样化实验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仪器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实物操作与虚拟仿真相结合、现场授课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图3:层次化的实验教学形式

(4)基于Web形式的组件开放式教学支持平台建设

开放式人才培养教学支持平台是基于Web的B/S结构解决方案,面向学生、学校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三类角色实施管理,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意愿与时间空间安排进行开放式学习,包括在线答疑、分组讨论、网上测试、问题发布等;教师可以方便地发布教学信息、发布创新训练计划、建设维护课程内容、对学生开放学习进行测评,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互通沟通;企业指导教师,通过平台与学校教师、学生以问题驱动方式进行沟通、测评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的效果。目前该项目已经申请国家计算机软件着作权证书(2012R11L069834),系统的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 系统主界面如图4所示。

三、结论

卓越背景下的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其研究成果能为师生的民主交流、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的时空扩展、教学与工程实践、与科学研究的融合提供一个开放性环境;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化学习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建立一个平台;使教学过程变成思维、探求、感悟的实践过程。项目的研究对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创新意识教育的改革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第五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最终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裴红霞

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1、我国拔尖创新人才严重匮乏。在世界一流科学家中,我国仅占总数的4.2%,是美国的1/10。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5%左右。我国的专利转化率不足15%,美国等发达国家高达70%以上。缺少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具有创造能力和国际水平的领军人物,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育领域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很有必要。

从诺贝尔奖来看,英国剑桥大学拥有8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拥有40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诞生过8位美国总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31人32次获得诺贝尔奖,平均每1000名毕业生出一个诺贝尔奖。8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的华裔,除了2位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其他6位均在美国读完中学和大学。百年历史的清华、北大没有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虽然我们不能因为拿不到诺贝尔奖就矮化我们的教育,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扎实考试分数高但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2、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振聋发聩!当今教育前所未有地被提高到全社会所高度关注的领域,尽管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下,“应试教育”倾向仍没有根本好转,严重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在中西教育比较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从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传统教育对比看:从《孔子讲学图》中可以看出孔子总是居于高台或中心位置,学生们则凝神静气,倾听着老师的点拨,因此培养出的学生是唯师、唯书、唯上。从油画《雅典学派》中看出在画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他们的手势一上一下,表明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性分歧。培养出的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具有批判能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一位美联社记者到北大、清华采访,问学生:“你们现在学的这个专业是不是你们自己选择的,是不是你们自己最喜欢的?这位记者回到美国后,写了一篇题目翻译为中文后就是《美国人不要急》。大意是:“这些孩子正在读的专业不是他自己喜欢的,今后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这些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2、从与美国友好学校的十年教育交流比较看:我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丹麦、意大利、乌克兰、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0个国家的25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每年有300多名师生进行互访交流、互住家庭、互到对方学校上课,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学校的课程、老师和学生。其中与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市山谷中学建立友好学校10年,在学校课程、课堂教学、教法学法等方面进行深度的探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今年两校共有120多名师生参加互访交流活动,在与美国友好学校的十年教育交流比较中的发现:

(1)从课堂学习看,美国课堂一般是三个环节:课前阅读、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课前,无论理工科还是人文学科,美国老师在一堂课结束前通常都要为下一节可布置大量阅读文献,而不是一本指定的教材。课堂上,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主要是学生在发言和讨论,而老师只作一些引导性讲解,学生发言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后,学生需要对阅读和课堂讨论后的所思所想以论文的形式写出来,重点是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作业还包括做题、提交各种研究性方案、动手实践的作业。

(2)从课堂容量上看,美国课堂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课堂一天的知识量。他们留出了29天的时间让学生感悟,这样美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校严格限制学生得到知识的数量,因此学生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中国学校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宝库,无私地塞给学生,学生对知识自然没有饥饿感。创新往往并不是依赖于知识的多少,而是感悟,因为感悟可以产生智慧,智慧才能产生创新,中国学生学习得到的是知识库,美国学生学习得到的是工具箱。

(3)从学生表现上看,我们发现美国学生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特别爱问问题,总是在不停地问,他们只要看到不懂的、奇怪的事情就提问;二是对新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乐于尝试,敢于挑战。而中国学生的表现:一是不爱提问题、不敢提问题、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突出的表现是发言时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2012年11月17日—18日,全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观摩交流会在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召开,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市的1000多名教育专家、校长和老师云集省会,共同探讨创新人才的培养。省教育厅、市教育局、裕华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在开幕式上致辞。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裴红霞作了题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的专题汇报,并进行了“四环节”课堂和主题班队会现场展示。国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中心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到会,分别作了《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等专题报告,并对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的“四环节” 课堂和主题班队会现场点评,对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裴红霞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往是老师讲过的、书上写过的、别人说过的才说;二是不善于尝试新鲜事物,表现出循规蹈矩、思维定式,主要是受“应试教育”影响,老师、家长灌输说教的东西过多,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失去了对知识如饥似渴的感觉,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将我国教育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相比较,并不是要全盘否定我国的传统教育,而是学习西方的优势,发扬我们的优势,以中西方教育相结合为目的,探索适合我国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中的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的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坚持 “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因此我们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为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实现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为目的,以转变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以建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教育、自主管理”学生新的学习、成长方式为抓手,以“思想和实践高度统一”的校园文化为动力,确保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扎实推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马克思明确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以人为本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本质地位。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而当前的问题是我们高考的考试科目中仅限于数、语、外、文综、理综五个学科的文化课程内容,造成学校很难在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再加上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体育、艺术这些课程被挤占。虽然我们有体育、艺术高考,其目的不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是为国家培养体育、艺术专门人才而设定的,从而造成以文化课考试为主的“高材生”不懂体育、艺术,参加体育艺术考试的“特长生”文化知识水平很低,无论是“高材生”还是“特长生”,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又都不作为升学的考核内容。因此在这种现状下基础教育领域很难做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我国的体育明星大都在出名后才接受高等教育。而美籍华人林书豪哈佛大学毕业后进入NBA,很快就成为世界球星。前不久报道了清华大学毕业的某硕士生,曾获多种耀眼的光环,最后却走向犯罪。这些非常值得我们中小学教育反思。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解决好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在我们看来,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以课程为保障,因此大力开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2000年在学校扩建时期,我们根据校本课程的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校本课程专业教室和功能场馆,如篮球馆、排球馆、乒乓球馆、保龄球馆、足球场、体操馆、健美操馆、素描教室、国画教室、版画教室、手工工艺教室、美术欣赏教室、键盘教室、钢琴教室、小提琴教室、二胡教室、声乐教室、舞蹈教室、音乐欣赏教室,机械加工教室、机器人教室、航模教室、无土栽培教室、通用技术、电子控制,总面积是文化课教室面积的2倍。我校从2001年开始充分利用学校功能场馆齐全的优势,开发了体育、艺术、综合实践学科的校本课程26项,其中体育类9项、艺术类11项、综合实践类6项,体育设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保龄球、健美操、体操、武术。艺术设有键盘、二胡、小提琴、声乐、舞蹈、音乐欣赏、素描、国画、版画、手工工艺、美术欣赏。综合实践设有机械加工、机器人科学、航模科技、无土栽培技术、通用技术、电子控制。

这些体育、艺术、综合实践的校本课程作为必修课,学生轮换上课,实现了学生人人会拉二胡、拉小提琴、画国画、素描,人人会篮球、足球、排球各种体育项目样样能行。这些校本课程的开设,对应试教育来讲好像是占用了大量文化课的学习时间,人们担心会影响升学率,实际上这些课程的开设占用的是应试教育中反复训练、题海战术浪费的时间。这些课程的开设,一方面用课程保障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考、高考上的学习压力。

3、我们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学生在掌握体育、艺术、综合实践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的基础上,有些学生表现出在某一专业上表现出很强的兴趣和潜力,这些学生一般都是由家长参加各种社会上的兴趣班、特长班,而我们的做法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场馆资源和师资优势,通过开设“城市学校少年宫”的方式,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对这些有专长的孩子进行免费提高培训,这些学生就组成了学校的田径、篮、排、足、乒乓、羽毛球、武术、健美操、航模、机器人等专业队,交响乐团、民乐团、合唱团等艺术团体,经常参加国家、省、市和国际的比赛和演出,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2011年6月上海市考察团到我校,看了校本课程和城市少年宫的活动后,评价说:“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的教育大气、学校大气、学生大气,在这里找到了国际化大都市学校的感觉!你们的场馆专业、教师专业、学生专业”。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在一个全方位、多领域、大环境下才能有效运行

1、创新人才应具有三个方面的特质:一是创新思维:好奇、求异、批判、发散;二是创新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判断力、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领导能力和表达能力;三是创新精神:持之以恒、顽强毅力、执着精神、抗挫折精神。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这些课堂创新实践在全国基础教育掀起了一场又一场“风暴”,给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创新人才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改革是很难实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教育方式表现出的是说教、灌输、包办,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仅在课堂教学、在教师身上,家庭、社会都是这种方式的教育,培养的人唯书唯上,缺乏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在课堂教学上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是个很大的进步,然而离开课堂以外的校园、家庭和社会的空间是很大的,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就要运用系统的观点,我们提出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涵盖学校的课堂教学、德育教育、校园活动、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各个领域。

2、我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教育、自主管理”四环节教育模式,即项目设置——项目实施——交流展示——评价激励。“四环节”教育模式就是把教育内容作为项目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过程体验、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自主完成项目。“四环节”教育模式转变的是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成长方式,变包办为放手,变被动为主动。传统教育模式就像爬泰山,因为老师已经铺好了上山的台阶,学生只要有体力就能“爬到山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修路”。而“四环节”教育模式就像爬无名山,因为没有人修路,学生就要自己先研究山情,查看地形,然后再选择上山路线,不同的学生选择的路线也会不同。爬“无名山”单靠体力是不行的,更多的是需要智慧,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点拨、激励和评价。爬泰山,虽然山很高,但只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无名山山不一定很高,但它是综合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育模式与四环节教育模式进行比较,我们认为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四点:

第一,在学习方式上,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灌输式、说教式为主,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课记笔记,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教师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的理解往往是老师揉碎嚼烂后的被动理解。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但是相对来说,在进一步科学创造时则缺少创新精神。而“四环节”教育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教育,自主管理”,是一种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

第二,在学习过程中,传统教育模式是从理论到理论的学习,注重发展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往往会出现理论脱离实践。“四环节”教育模式强调归纳式的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展示,是理论来源于实践的学习过程。优点在于学生从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取学习的成功感,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大增强。第三,在学习资源上,传统教育模式是封闭式的,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课本、教师。学生的学习依赖于课本编写的水平和教师的业务水平,信息社会被书本、教师和学校而隔离。而“四环节”教育模式是开放式的,教师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作为项目课前交给学生,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习资源变得无比丰富,比如到图书馆、网络查找资料等,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四,在思维方式上,传统教育模式要求学生谦虚谨慎,奉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唯书唯上,缺少创新必备的怀疑、求异和批判的精神。而“四环节”教育模式则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学生采用质疑、提问、讨论、辩论的方式,经过多种思维方式的撞击来辨别是非,从而获得进步,这才是有效教学的本质所在。有效教学不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快速形成,而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碰撞,让学生能够多个角度看世界。

3、“四环节”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学

(1)“四环节”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关键在项目设置。教师要在认真研究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一个个项目抛给学生,项目设置体现了教师的集体智慧,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激情。项目设置还具有很强的“问题性”,通过设置恰当的、对学生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学习。项目实施是“四环节”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主要途径是课前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外资源对新知识进行自主先学,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然后课上学生带着自学中没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与小组同学讨论,集思广益,互教互学。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本和教师。学生学会了从图书馆、网络中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更多是在主动参与和探究中思考、怀疑、批判、挑战权威,产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提问、质疑、讨论、辩论形成了多种思维的撞击,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展示是“四环节”课堂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的系统呈现。在“四环节”课堂教学中交流展示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活跃思维,锻炼学生提炼、概括、归纳、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并不是简单的将课前搜集准备的素材呈现出来,而是通过课上小组的讨论、教师的点拨之后对知识完善、延伸、生成的系统呈现,学生富有个性思想的自我表达,学生自信的交流展示和精彩的课堂生成让“四环节”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评价激励是“四环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传统的课堂是“老师讲、学生听”,而“四环节”课堂教学更多的“学生讲、老师听”,教师的评价更多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通过倾听和观察对学生的课堂展示作出评价,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而是不断鼓励学生敢于表现,鼓励学生的奇思怪想,不断发现学生的原创思维,捕捉到学生的课堂生成。教师的评价是要将学生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评价中有点拨,评价中有设疑,评价中有激励。如果把学生比喻为水,教师的评价就是要给水加温,而不是给水降温成冰,任教师去雕琢,让水沸腾起来,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教师的评价要能驾驭沸腾的水,评价激励就产生了效果。

(2)“四环节”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从传统教学向“四环节”教学方式转变是一个艰辛、渐变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先立后破”,大造舆论、形成共识、稳步推进,坚持思想和实践的高度统一,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好的思想只有转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才能产生实效,特别防止“讲一套做一套”“两张皮”的现象。因此,“四环节”课堂教学要有典型引路,从两个方面重点研究:一是从不同学科的特点出发,要充分考虑到结构性知识、概括性知识、验证性知识、技能性知识的不同特点;二是从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出发,充分考虑到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讲评课的不同特点。典型引路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通过示范课、观摩课、录像课、公开课等进行示范引领、以点带面。

(3)“四环节”课堂教学在全面推开时要有“本”可依。2010年—2012年暑假我们三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和修订《“四环节”课堂教学指导丛书》,除高三年级外包括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11个年级9大学科共计104册,确保“四环节”课堂教学的稳步推进。这套丛书既是教师用书又是学生用书。教师在使用时要灵活把握,兼顾全体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学生在使用时要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积极主动参与到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去。学生要根据教师设置的项目课前做好项目准备,对于课前自学没有搞懂的问题要利用小组讨论请教同学,小组讨论后还没搞懂的问题一定要在课上敢于质疑和提问直到解疑释惑为止。

4、“四环节”教育模式下的德育教育

(1)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国家颁布的德育大纲对德育教育目标、内容、实施途径、评价以及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往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教育在许多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是德育教育的时间和阵地被挤占,班会内容多以事务性管理,保障正常教学秩序为主,对理想、责任、人生观、价值观缺乏系统的教育,导致学生不明是非、道德缺乏,目前青少年犯罪和高材生犯罪增多的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二是德育教育的传统教育方式多以灌输式、说教式为主,学生处于完全被动接受教育的局面,造成学生很反感,德育教育实效性差,往往学生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德育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

(2)“四环节”教育模式下的德育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灌输和说教的传统德育教育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教育,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我校德育教育构建了以“培养什么人”为出发点,以“爱国、交际、协作、文明、健康、创新” 12字培养目标为落脚点,以“生命人——自然人——社会人”的人生教育为主线的德育教育框架。我们在建校初期就确定了“爱国、交际、协作、文明、健康、创新”的十二字培养目标。我们认为爱国情感——使学生为祖国强盛发愤学习;交际能力——使学生的人生天地更加广阔;协作意识——使学生的未来事业走向成功;文明素养——使学生的文明行为不断提升;健康身心——使学生永远充满活力和激情;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这十二字涵盖了国家德育大纲中规定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德育教育的全部内容,十二字集于一身让学生终身受益。

我们是将“爱国、交际、协作、文明、健康、创新”12字培养目标作为主题班队会德育系列教育的6个项目分布在两个学期来完成,第一学期9、10月份是爱国情感、11月份是交际能力、12月份是协作意识。第二学期3、4月份是文明素养,5月份是健康身心,6月份是创新精神。

四环节主题班队会改变传统德育教育由老师设计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教育。如:每年三、四月的德育教育项目是文明素养: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思想特点,围绕着文明素养这个教育项目广泛地在教师和学生中征求班队会教育的主题,最终每个年级确定10个左右的主题作为文明素养这个教育项目的题目供学生选择。每个项目的实施通过四次主题班队会完成,第一周主题班队会是选定主题,每个年级学生围绕文明素养的被选主题讨论最终选定一个题目作为本月主题班队会的主题。第二周进行第二个环节筹备组织,学生围绕已选定的主题搜集素材,分组确定展示形式和内容,由主持人协调安排展示的顺序和活动过程,班主任进行必要的引导。第三周进行第三个环节交流展示,交流展示就是按班会程序正式举行班会。第四周进行第四个环节收获评价,在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老师做评价。这样十二字主题系列班队会就从时间上和内容上做了保障,而且在我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到高三,连续十二年每年进行十二字培养目标的月主题教育,不断深化学生对十二字培养目标的认识和理解,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就会显现出来。

“四环节”主题班队会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五个维度进行:一是思想性。主题明确,内涵深刻,与学生思想实际结合紧密,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触动学生的心灵。二是知识性。内容充实、知识广博,信息量大,时代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学科知识应用充足恰当,视野广,角度新。善于采用专题研究性学习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升对主题的理解和阐释。三是自主性。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充分,学生自主组织调控好,各环节衔接紧凑高效,学生讨论、展示准备充分,主动性高,参与面广,参与度深。四是艺术性。学生展示切合主题,内涵深刻,表现形式新颖灵活、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富有创造性。语言表达流畅,感情真挚饱满,艺术表现力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五是发展性。评价点拨及时、准确、巧妙,既有对主题的升华,又有对学生的激励,既有利于学生个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又有利于班集体建设和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5、“四环节”教育模式下的校园活动

学校的校园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的舞台,而传统的校园活动是由学校和老师设计方案,学生来实施的形式,往往并非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四环节”教育模式下的校园活动是“舞台由学生搭,戏由学生唱”,让学生真正成为校园活动的主人,真正使校园成为学生自己的家园和乐园。我们学校常年开展的校园活动有读书节、健康节、科技节、合唱节、外语艺术节。如:小学读书节活动 首先是选定主题 :通过广泛征求学生建议,确定了“怎样合理消费,买到最喜欢的图书”为主题的“书市”活动项目。

其次是筹备组织 :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分小组为“书市”做准备,营销宣传组、导购服务组、图书销售组、收银结算组等。整个书市设立工商局、物价局、税务局,全部按市场运行。

第三是交流展示:书市正式运行。操场上人流涌动,又井然有序,各岗位的学生各司其职,两个小时的书市交易额就达到10万元。第四是评价激励:活动结束后,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导读员、最佳书虫等奖项。学校根据各班的展示,又评选出文明商家、最佳卖场、最佳书屋等奖项。

6、“四环节”教育模式下的家庭教育

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的特点是包办,家务劳动和家庭社会活动父母总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孩子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做出安排,本来应该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全部被父母包办了,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时代,两代六口人关心一个孩子,吃的穿的用的都要做细致的安排,上学的书包都由家长背着,甚至上大学了还要帮孩子铺被褥,造成孩子依赖。而国外父母只要孩子能做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做,将来在家庭中要承担的事情学着做。“四环节” 教育模式下的家庭教育就是改变父母包办式教育,引导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生存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我校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常年开展“我当一天家”四环节家庭教育活动。如:2011国庆节假期初二学生家庭教育活动项目书。项目一:组织一次家庭外出旅游,制定出游方案:上网查看景点介绍,选择旅游景点,安排出行路线、出行方式、查看天气预报、做好出游时吃穿住行等物质准备、做出开支计划等等,全部由孩子安排,家长参与,让学生完整体验担当家庭责任的过程。项目二:承担一天的家务劳动,制定家务时间表、三餐食谱、采购计划,学习买菜、做饭、洗碗、洗衣、清扫卫生等,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会分担家庭责任,也理解和体会父母的艰辛。

7、“四环节”教育模式下的社会实践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下学校将学生关在校园里进行封闭式管理,造成中学生在成长的重要时期脱离了社会,当走入社会的时候往往需要很长的适应期,更重要的是学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缺乏社会责任感。“四环节”教育模式下的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园、了解社会、观察社会。

我校常年开展“我爱石家庄”为主题的“四环节”社会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住在石家庄、了解石家庄、热爱石家庄、建设石家庄”的家乡情感和家乡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围绕着石家庄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发展为内容开展历史古迹、革命遗址、英雄人物、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旅游资源、气候状况、环境保护、水土资源、电力资源、山区经济、城市发展、城市特色、城市绿化、城市交通、城市管理、城市人口、经济发展、工业生产、农业经济、商业竞争、文化娱乐、运动健身、教育发展、医疗服务、住房状况、城市形象等方面的课题研究。“我爱石家庄”主题的“四环节”社会实践的活动方式,在小学阶段是以参观、考察的方式了解、认识石家庄,初中阶段以班级为单位,选择课题,分析现状,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小学、初中社会实践主要利用节假日,在老师、家长共同参与下完成,高中阶段以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必修课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我爱石家庄”四环节社会实践项目,如:《真的,你不了解石家庄》、《石家庄“三年大变样” 》、《城市“三年上水平”——城市绿化问题》、《走进母亲河——滹沱河》、《石家庄电业小区老年人生活状况》等社会实践报告曾一度引起了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省会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初显成效

我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德育教育、校园活动、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等六大领域采用“四环节”教育模式整体推进,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备受国内外教育同仁的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辅导员杂志、新华网等上百家媒体采访报道。

我校是河北省对外交流的窗口学校,每年接待十几个国外代表团300多人次的访问,这些代表团参观学校后给出的评价几乎都是“这里的学生真幸福!”。新西兰前总理、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莫尔先生站在国家元首和世界贸易的高度看教育,他参观学校后给出了这样评价:“你们学校与世界发达国家最好的学校相比,也是很棒的,在这里学习的学生真幸福!”

我校与瑞典法尔肯贝里市高中建立友好学校8年,在建立友好学校之初我们引入了瑞典先进的教育模式,包括教室学生桌椅、老师讲桌、环境布置、灯光、地板、窗帘、课堂教学方式等,利用2个班做实验,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起了很大影响。2012年10月瑞典法尔肯贝里市高中校长玛丽带领学生到我校访问,对我校的“十二字”培养目标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她说:“一是瑞典教育部教学大纲中也有交际、协作、文明、健康的培养目标,去年大纲修订中增加了创新,而你们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了十二字培养目标;二是你们采用系列主题教育的方式落实十二字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具备十二字就是一个完整的人,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2012年3月我们的友好学校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市山谷中学校长带着53人的师生团来校交流访问,为庆祝友好学校建立十周年两校学生在河北省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了一场的“春之桥“音乐会,另外深入到学校27个班级听课。听完课美国校长和师生对我们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说:“这里的课堂教学方式与美国大致是相同的,而且有些地方更优于美国,比如:这里的课堂比美国更有序,课堂上学生交流展示比美国更多。”

2012年6月4日美国某州长应邀访问中国,率领友好代表团一行20人在我校与学生围绕着中美友好交流、中学生成长的话题开展了别开生面的主题交流活动。学生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代表团的高度评价,州长说:“你们的表现非常棒,就像是蛋糕上的樱桃,是最闪耀的明星。”

“四环节”教育模式最大的成效就是学生受益,学生变得更加好学、自信、阳光、大气,表现欲更强,乐于助人、积极向上,具有很强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从数字上看,近年来我校中、高考成绩大面积提高,初中自2003年新课改以来,2006年—2012年7届中考,连续四年夺得石家庄市中考状元,优秀率平均达到53%,超出全市平均优秀率26个百分点,中考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均居全市第一。2012年中考3名学生进入全市前五名,37名学生进入全市前百名,600分以上的学生有323人,占全市600分总人数的28.7%。高中自2009年新课改实施近三年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从我校2012届高三推荐录取情况与2011届对比看,有了明显提高,2011届保送共有171名学生推荐保送到全国60所重点大学,其中有46人次考入985院校,109人次考入211院校。2012届保送共有175名学生推荐保送到全国68所重点大学,其中有89人次考入985院校,174人次考入211院校。

保送到北京大学的屈博雅同学在谈到录取感受时说:“在北大保送生考试的4天时间里,我共经历了3场面试和5场笔试,北大在招生中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文体、理想、责任感、价值观、领导力等多方面,我感觉北大的关注角度与我校十二字培养目标和“四环节”教育模式十分切合,作为第一批亲身实践四环节教育模式的幸运儿,我深感老师们每节课的项目设置真正让我们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同时,立足协作意识与交际能力的锻炼,在提升爱国情感的同时,塑造了我们文明健康的生活态度。我丰富的在校经历:学校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学生会社会实践部部长、模联社和话剧社骨干成员更为我自信的面试奠定了基础。”

总之,我们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努力转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教育方式,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我们坚信: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会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增强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对党和国家、对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拔尖创新人才而不断探索!(本文观点为学术探讨和交流)

下载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利用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产教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形式;是将以理论知识......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校企合作育人的“31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结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背景、创新思路以及实践措施......

    独立学院“三维立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定稿)

    独立学院“三维立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曹润宇 宋秀云 王莹 (曹润宇: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宋秀云: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王莹: 唐山学院外语系。) 本文系2011年......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浅谈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浅谈 摘要:针对高校应用型软件培养动手能力弱和职业素养差的问题,重庆文理学院大胆改革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探索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刘 俊 陈志丹 当前,独立学院的战略重心已到了由规模数量的扩张转向以提高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精选五篇]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当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本文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

    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在湖南的永州、湖北的武汉和江苏的无锡先后三次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

    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 目 总 结 报 告 沈阳医学院于2000年至2002年完成“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经过两年实践于2004年获得辽宁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