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五图街道2011年度人才工作总结及2012年打算

时间:2019-05-12 08:0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昌乐县五图街道2011年度人才工作总结及2012年打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昌乐县五图街道2011年度人才工作总结及2012年打算》。

第一篇:昌乐县五图街道2011年度人才工作总结及2012年打算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五图街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着力加强对干部队伍、实用人才的培训培养,人才工作稳步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管理机制

街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人才工作文件精神。通过学习讨论,在班子成员中确立了人才是发展之本、力量之源的理念。街道年初研究部署全年人才工作,及时制定了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有力推进街道干部职工素质的整体提高。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了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将人才工作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

二、以提高人才素质能力为核心,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着重培养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选派了55名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任包村干部,住到村里、户里与群众面对面,全面了解村情民意。街道根据干部队伍个人的特点,本着量才用人、扬长避短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岗位轮换,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加强农村和农业实用人才培养。扎实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工作,通过强化岗前培训、组织参观先进典型、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不断引导大学生村干部尽快融入农村、扎根基层。注意引导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积极融入多种组织,以当地主导产业为依托,不断加大各类合作组织建设。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和瓜菜生产基地,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与农技部门积极开展了各业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村输入人才。

三、下一步工作及打算

一是要认真做人才发展计划。根据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县人才办的统一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人才发展计划,结合实际特点,制定出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计划与措施。

二是强化沟通协调,班子成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建立人才工作定期研究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人才工作规划和目标的落实。

三是加强和完善人才工作绩效评估与考核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干部职工找到合适的工作目标,和善于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学习相关知识的环境氛围,加强职工的道德素养的培训,做到以事择人,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曹玉梅)

第二篇:民政局五工作总结和未来五打算

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工作总结和

未来五年工作打算

区民政局

一、过去五年期间主要成绩及基本经验

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以亲民化的工作理念和全面创新的工作思路为先导,对各项民政工作做了许多新的、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政治权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社会救助覆盖城乡,成效显著

1、进一步完善救灾工作制度

一是不断完善救灾救济工作机制。根据市、区有关自然灾害救助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局迁安救济的救灾任务,制定下发了《我区民政局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我区民政局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工作规程》,并指导乡、镇、办制定了本级救灾预案;采取一系列措施,整合发挥各有关部门救灾资源整体合力,将自然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二是按照逐级落实救灾款匹配的要求,坚持救灾资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积极筹措、及时下拨救灾款物。2005-2009年,累计救济灾民2万人次,有效地保障了灾民的基本生活,促进了灾区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三是在安排好灾民生活的同时,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自救活动,实现救灾工作目标。

2、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1996年,我区开始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5年至2009年,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20元调整为285元(调整4次),全区累计保障低保对象30977人次,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481万元。

2005年7月,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改为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2007年的150元。2008年,根据户籍制度的改革,即全市户籍实行一元化管理的现状和我区两乡(镇)大部分村实行村改居的状况,在全市率先实行城乡低保一体化管理,农村低保全部按照城市低保标准执行,实行城市低保管理。在低保工作中,一是深入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管理,低保标准实行城乡并轨。二是实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街道办事处(乡镇)、区民政局三级管理,严把调查、审查、审批关,保证辖区困难群众随时申请,随时审批,应保尽保。三是强化公示制度,增加低保工作透明度。实行张榜公示制度;在社区(村委会)、街道办事处(乡镇)、区民政局设立三级低保监督热线电话,方便群众政策咨询和反映问题,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成立低保评审委员会和评审小组,负责对辖区内有异议的低保申请对象进行评议,监督本辖区低保政策的执行情 2

况,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四是实行定期审验制度,加强低保动态管理。每年年初坚持对全区低保对象进行重新审核认定工作,并根据低保对象年龄、劳动能力、健康状况,对低保对象实行A、B、C分类管理。对家庭收入发生变化的低保对象及时办理增、减、停发手续。五是严格发放手续,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确保低保对象按时足额领取低保金。六是认真落实分类施保和医疗救助制度。已向近千名孤老、孤儿、一级残疾人、在校大学生、70周岁以上老年人增发了补助金,向低保对象发放大病救助金160余万元,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七是配合有关部门,宣传和落实好低保各项优惠政策。2005年至2009年共为低保对象子女出具证明2289人次,享受教育减免和救助政策;为低保对象177人次开具证明减免火葬费用;向低保对象发放水费、取暖、天然气等各类补贴380余万元。八是将低保各类材料立卷归档,按时上报各类报表。九是注重加强低保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学习,严肃工作纪律,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切实保障了辖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3、城市低收入家庭救助工作

2008年,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郑政[2008]28号)、《郑州市城市低收入家庭救助实施办法(试行)》要求,积极开展低收入家庭救助工作,认真做好低收入家庭救助认定、发证等工作,并积极配合房管部门,3

落实廉租住房救助政策,至2009年全区累计保障低收入家庭2834户7931人,累计向房管部门报送申请廉租住房的低收入家庭资料2200余户。

4、探索建立爱心110“四个一”救助新模式,全面完善我区社会救助体系

2008年,我区开通了爱心110救助热线,着力在关爱城乡弱势群体、推进社会救助体系、打造爱心城区上下功夫,取得了突出成绩: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便捷高效、传递爱心的“四个一”社会救助体系新模式,即:一条“爱心110”热线、一张全覆盖的“爱心110”捐赠救助网、一支“爱心110”志愿者救助队伍、一个“爱心110”捐赠救助“回音壁”。我区社会救助体系新模式建立以来,已募集社会捐款500余万元,物资50余万件,发放救助物品30余万件,辖区万余名低保户、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等得到了帮扶和关爱。进一步丰富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惠及城乡、扶危济困”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住房、教育、司法和就业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灾害救助、临时救助、应急救助和社会扶助为补充的大社会救助体系。

2009年,国家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冯秋婷,国家民政部救灾司司长米勇生、福利司副司长王素英等上级领导多次到我区考察,对我区的社会救助工作给 4

予了充分肯定。2010年元月,我区成功举办了全国社会救助体系新模式研讨会,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米勇生等国家、省、市领导和有关专家对我区社会救助工作给予高度赞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郑州日报》等新闻媒体也先后对我区建立的社会救助体系新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2010年5月,我区创建全国爱心城区活动正式启动,将全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5、建立起临时困难救助制度

对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特困户因遭遇严重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视困难程度,按规定给予临时救济。

6、建成我区中心敬老院,加强五保供养工作力度 2008年,我区政府投资1200万元,按照星级宾馆标准,建成了该区中心敬老院。敬老院规划用地80亩,一期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设养老床位300张。每套房间内设有独立卫生间,并配有空调、电视机等供老人取暖纳凉、休闲娱乐物品。除食堂、浴池、理发室等基本生活设施外,院内还有医疗室、图书室、娱乐活动室、门球场、种植园等场所。通过大手笔投入与高规格建院,进一步改善了全区五保老人的居住条件,丰富了五保老人的物质精神生活,实现了入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双拥军休优抚安置工作跃上新台阶

1、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区”活动

2005年以来,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始终把军政军民团结作为不变的主题,坚持不懈地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区活动,形成了军政领导高度重视,双拥意识深入人心,双拥活动丰富多彩、社会各届普遍参与的双拥工作格局。在2008年全市开展的双拥模范城评比中,喜获“双拥模范区”的荣誉称号,区民政局也在2009被评为 “学习郑州、宣传郑州、建设郑州、保卫郑州”“学习驻军、宣传驻军、热爱驻军、支持驻军”的“双四”活动先进单位。

2、认真贯彻《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

认真学习贯彻《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2007集中完成了对辖区参战退役人员、部分原8023部队及其他参加核试验退役人员的核查、登记工作。并及时对生活困难的两参人员发放定期补助。2008年完成了全区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金的社会化发放工作,实现了由财政直接到个人帐户,减少了发放程序,使我区民政优抚经费的管理使用更加规范。2009完成了对全区各类优抚对象的医疗情况摸底调查,并为每个人建立了详细的医疗及家庭经济情况档案,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了“我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暂行办法”、6

“我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暂行办法实施细则”,逐步实行优抚对象住院医疗费“一站式”结算服务,解决了优抚对象的就医难问题。

3、建设和完善我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所

2007年,在已建成的炮院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所的基础上,创建成了测绘学院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所,通过规范的管理与到位的服务,落实军休人员两个待遇(政治、生活待遇),及时了解他们生活、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2009,一是按照市军休办的统一安排,全面启动了军休干部房改工作,完成了军休干部房改工作的宣传发动、情况摸底、信息采集、数据录入等基础工作,已进入上报审批阶段。二是通过多次与区财政局、区人劳局协调,向区政府请示,分三次拨164万元,为无军籍职工调整补发了2001年2006年的部分补贴,解决了多年来无军籍职工们最为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为部队解除了后顾之忧。三是为他们全部办理了医疗保险卡,就医买药可以直接刷卡消费,不用再到医保中心报销,方便了他们就医看病。四是为生活困难的无军籍职工遗属办理发放了困难遗属补助,成为我市第一个用区财政为无军籍职工遗属发放补助的县区。

4、认真做好退伍兵报到和《优待安置证》发放工作 我区复员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办公室2006年成立以来,共为 7

省市区计划入伍士兵发放了《优待安置证》近1600人,06年、07年、09年组织辖区未安置退役士兵参加我区安置城镇退役士兵考试;共择优录取62名退伍士兵安置到区属单位工作。07年、08年共为113名退役士兵办理了自谋职业手续,共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费3270633元。09年共为27名退役士兵办理了自谋职业手续,共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费1119575元。建立农业退役士兵档案,共接收农业退役士兵档案213份,并为其办理了退伍报到和档案接收手续。

(三)做好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工作

1、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工作

2008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采取差额、公开、民主、无记名投票选举,完成了全区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一批政治素质好、思想观念新、文化层次较高,年富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能人”进入了村委会班子,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卓有成效。通过制定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及村民会议等会议规程;举办村两委干部培训班等措施,使得农村村民自治示范活动蓬勃开展。

2、社区建设工作

(1)加强社区队伍建设。2008年第三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功换届选举。共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成员602人,其中主 8

任85人,副主任126人,委员391人,含大学生社区干部31人;新当选的社区居委会班子中,社区主任、书记一肩挑的51人,占主任总数的60%,党员368人,占社区成员总数的61%,妇女干部440人,占社区成员总数的73%,大中专以上学历469人,占社区成员总数的78%,社区成员的平均年龄为35岁。全区13个街道办事处居民直选、户代表选举和居民代表选举三种方式产生了新一届社区居委会,85个城市社区中采取直接选举的有21个社区,占社区总数的25%,采取户代表选举的有22个社区,占社区总数的 26 %,采取居民代表的有42个社区,占社区总数的49%。达到了市里对这次换届选举方式的目标要求。

(2)规范社区日常工作,制定社区工作制度汇编。2007,研究制定《我区社区管理制度汇编》,对社区成员的管理、考勤、考核、奖惩、学习培训、编写信息等方面进行了制度规范、制定了社区成员工资发放、社区办公经费拨付及使用管理、社区工作人员招录、社区成员养老统筹办理等办法。

(3)社区办公经费及成员工资实行社会化发放。2007年元月,对社区成员统一办理银行工资卡,实行了社会化发放。做到了四个统一:统一发放标准及时间;统一发放方式;统一对社区办公经费的支出给予指导和监督

(4)为社区成员办理四金,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2007 9

年元月份开始,我区为未办理过养老统筹或自己买养老统筹的社区成员统一办理了养老统筹,解决他们后顾之忧。2009年对选举产生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全部办理了“四金”,对过去在社区主任、副主任位置上工作多年退下来的老主任,除按市统一规定给予待遇外,逢年过节我区民政局安排人员登门看望,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通过这些实际工作,提高了社区成员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5)大力开展文化,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各社区都积极发展广场文化、楼院文化、社区文化,建立文艺宣传队、社区老年娱乐中心、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各种文体组织。全区共建立文化广场32个,腰鼓队、盘鼓队、扇子舞队、老年模特队、合唱团、舞蹈队以及太极拳队等社区文体组织150多个。亚星社区把分散的群众组织起来,成立了中老年时装模特队和社区合唱团,这两支队伍积极参与到国家老龄委组织的“中国首届老年风采”大奖赛的活动中,尤其是合唱团指挥董振行先生,积极组织大家进行排练,通过努力,模特表演及董老师的独唱被选送参加“首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与此同时,在全区范围内的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举办老年人趣味运动会,与河南电视台3频道栏目联手开展《红红火火社区行》、《激情家庭运动会》等节目,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最大程度的丰富社区文化,让辖区居民真正在家门口乐起来,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和睦祥和的良好氛围,10

为和谐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6)加强社区综合用房建设,努力提升社区建设档次。在原有的社区用房基础上进行新建、改扩建或置换等方式,扩大社区用房面积,改善社区办公环境,提升社区档次。社区综合用房功能齐全,内设“六室三站一厅一校一市”,即:社区党组织办公室和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可合署办公)、居民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计生指导室、社区警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劳动保障服务站、志愿者登记管理站(点);“一门(站)式”服务大厅、市民学校、爱心超市(爱心捐助站)。经过四年的努力,全区85个城区社区已有72个社区用房面积达到400平方米以上,达标率81%。

(7)整合社区医疗资源,加强社区医疗卫生。各社区利用医疗单位的优势,成立了110多个社区医疗服务站,医护人员1000多人,以居民为对象,积极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定期对社区的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群体进行健康检查,并把居民健康状况输入微机,登记造册、建党建卡。各社区居民委员会逐步形成了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布局合理的卫生服务网络,使社区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居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8)优化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各社区以创建“绿色社区”为目标,组织了80多支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广泛开展 11

文明护绿和“义务植树日”活动,狠抓社区卫生净化、绿化和家庭美化。同时,采取把卫生保洁与季度创建相结合,绿化环境与路面硬化相结合,净化环境与排污达标相结合,发挥公共单位和物业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多方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共实现绿化面积15000多平方米、硬化面积25000平方米,社区环境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9)深化社区教育,提高居民素质。成立了“我区社区学院”和93所市民文明学校。各社区借助这些不同类型的社区教育基地和市民文明学校以及社区的各类人才,广泛开展以“三爱”(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集体)、“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三知”(法律知识、科普知识、文化知识)、道德规范进万家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教育。2009年,全区共举办社区管理知识讲座、家长学习班、青少年辅导站、下岗再就业培训、外来人口教育等各类培训班300多次,先后有10多万人受到教育和培训。在市民文明学校的影响下,该区共创建成立312个文明单位、113个文明楼院、2630户五好家庭。全区崇尚科学、抵制歪理邪说的良好氛围和团结和睦、友爱互助、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正逐步形成。

(10)廉政文化进社区,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完善软硬件建设为基础,在社区内设置“廉政文化进社区”宣传栏、警示牌、及廉政宣传角向居民公布廉政宣传先进典型、警示案例、廉政格 12

言及党纪条规,加强对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及其家属的廉政教育;二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依托,搭建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平台,在社区中开展“廉政书画、摄影展”、廉政文化知识讲座、廉政演讲比赛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主题灵活、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进一步树立社区党员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廉政建设的理念,营造了社区浓厚的廉政氛围。(11)维护社区治安,保障居民安全。一是实行了一区(社区)一警(片警),完善了以专业治安防范人员为骨干、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的基层治安联防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二是对社区内居民建档建卡,做到随住户迁出迁入,及时登记变更,加强了社区人口管理。三是建立值班室,24小时轮流值班,对出入车辆严格检查,全区发案率大大降低。河南电业局住宅小区连续数年保持零发案率,被中央综治委树为全国治安安全示范小区。四是组织治安巡逻队伍,配合政法机关,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五是充分发挥全区各个社区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做好民调工作,把居民之间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增进了邻里团结。六是利用市民文明学校开设法制讲座,宣传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居民法律意识,提高居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通过这些措施,辖区治安案件明显减少,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四)规范社会事务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在区划地名工作中,一是积极做好行政区划调研论证工作,13

完成各种地名资料的编撰工作。二是配合数字郑州工作,建立健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对辖区的行政区域、城市道路、自然实体、广场公园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经核实无误后录入地名数据库。三是分别与乡(镇)办签订边界管理责任书,共同维护行政区域界线的法定性、严肃性和稳定性。四是做好与相邻县、市(区)的联合勘界工作。五是做好平安边界的建设与维护工作。

在婚姻登记工作中,一是严格执行《婚姻法》和新《婚姻登记条件》,依法办证。二是2005年12月份,把1976年至2003年的历史婚姻档案全部录入微机,此次共录入婚姻登记档案105620对,其中结婚登记档案99356对、离婚登记档案6264对,为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打下了基础。三是加大对《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婚姻登记人员的整体素质。四是规范婚姻档案管理,逐步实现微机化管理。

在殡葬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建立奖励举报机制。二是对于查证属实的偷埋乱葬现象坚决依法予以处罚,不讲情,不徇私。三是做好平坟扩耕工作,做到无坟头、无墓碑。四是大造殡改工作声势,配备殡改宣传专用车每个月不定期下乡宣传。另外,积极开展丧葬用品市场清理清查、对各大医院殡葬管理工作加强监督、规范辖区公墓经营秩序、推进骨灰堂建设,使全区的殡葬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2004年底, 14

我区殡葬改革工作在全市排名前列。

同时,辖区婚姻介绍所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收养登记合法率达100%。

(五)稳步推进老龄工作

1、健全工作机构,制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为老、助老、敬老”服务机制,形成区、街、社区三级老龄工作网络,有力地推动了老龄事业的发展。

2、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完善老年服务设施。把我区在2002年建设的“社区三个一工程”、“老年星光之家”及辖区其他为老服务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制定相应的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它们的作用。

3、加强爱老敬老宣传教育,落实“一法一条例”(《老年权益保护法》、《河南省保护老人条例》)。在全区122个社区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爱老敬老宣传教育,促进一法一条例的落实,提高了居民群众爱老敬老意识。

4、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村(居)老年人文化活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广泛组织开展老年人文化活动,积极帮助、指导成立老年文化组织和团体,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发挥它们的余热。

5、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模式,建设精品化服务网络。通过政府买单送服务的方式,为辖区孤寡老人提供买菜做饭、清洗衣被、打扫居室、陪同聊天等生活照料服务,服务费用由政府全额补贴,并会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相关部门,在居家养老工作的基础上开展重病护理、15

残疾康复、医疗救助等项服务。目前,全区1582名孤寡、残疾、空巢老人作为重点已被纳入服务对象。2009年,自主研发了我区“老年呼叫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对居家养老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目前,全区首批已有百余名老人安装了该系统。

(六)加快福利企业发展步伐

1、落实福利企业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全区福利企业健康发展,逐步形成包括机械、化工、食品、铝制品、矿产设备、耐火材料等行业在内的福利生产体系。

2、做好福利企业年检认证工作。2009年底,全区共有福利企业16家,其中股份制企业8家、集体企业8家。

3、实行工资银行代发制度,企业按时为福利职工缴纳“四金”,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截止2009年底,全区福利企业已安置残疾人员约为610人。

(七)科学培育民间组织

推出“四三二一”(四优先、三及时、二快速、一满意)承诺服务制,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协调社会组织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低偿、无偿爱心服务,加强档案管理等各项措施,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审验监督,强化社会组织素质,科学引导其健康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区共有社会团体2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17家,登记合法率达100%。、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民政经费紧缺,与我区经济发展很不适应。由于经费 16

紧张,导致抚恤和救济标准偏低,保障面较小,许多处于低保与特困救助边缘的贫困户生活仍得不到保障,其医疗难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是由于财政投入不足,民政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现有民政服务设施简陋,服务网点稀少,服务项目不配套,亟待加以改善。

三是基层民政组织和民政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今后五年的工作打算及创新性举措

(一)工作打算

1、进一步改革救灾工作,不断完善紧急救助体系 继续坚持和完善救灾工作管理体制,完善综合协调、救灾预案、物资储备、监测评估为框架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自然灾害紧急救灾体系。

(1)进一步完善“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分级负担”的管理体制。一是认真落实救灾预算。区、乡(镇)要进一步落实并逐步增加救灾预算数额,以满足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二是加强救灾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封闭运行,确保救灾资金专款专用,按时足额发放到灾民困难户手中。

(2)健全灾害应急体系。一是进一步健全灾害管理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监督督查机制和灾害联动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自然灾害的应急 17

预案体系,形成我区完备的灾害管理预案体系。三是进一步完善灾情收集、传递、分析、处理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加强灾情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形成灾害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四是进一步完善灾害评估体系;提高救灾工作快速反应能力,确保灾害发生后24小时,对灾民各项救助措施到位;灾后恢复重建纳入规范管理。

(3)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与救灾捐赠制度。继续加强常年捐助物品接收站点建设,使救灾捐赠接收网络更趋成熟。

2、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逐步形成新型的社会救助体系 通过改革创新“爱心110”四个一救助工作模式,完善救助政策,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协调救助行动,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助为补充,政府责任意识明确,部门整体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救助经费专项落实,工作机制运行顺畅,困难群体分类受助,救助效率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集合。

(1)认真贯彻《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条例》,依法保障城乡贫困居民基本生活权益。一是根据上级安排适时提高低保标准,并保证足额到位。二是继续加强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增加低保管理透明度,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三是努力做好“三 18

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相关配套政策(上学、医疗、住房、再就业等)。四是根据2010年《郑州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履行好民政部门的职责,重点对申请人家庭月收入情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进行审核,配合房管部门做好经济适用住房工作的开展。

(2)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救助模式,不断完善爱心110“四个一”救助体系。一是积极推进社会救助事业发展,设立特困家庭救助基金,充分整合社会力量、挖掘社会资源,填补对享受低保后仍然困难的家庭以及农村救助边缘户的救助空白,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更有效的救助。二是进一步拓展我区爱心救助领域,不断深化“中国最具爱心城区”建设,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在全区形成浓厚的氛围。

(3)认真贯彻执行农村“五保”供养法规,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继续抓好区中心敬老院的建设工作,实现集中供养面的不断扩大和集中供养对象逐年递增。

(4)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科学确定救助标准与有关救助政策,逐步形成比较规范的农村医疗制度。

3、加快福利事业发展,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1)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和宏观管理、社会中介组织经办和运作、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系。一是 19

引进竞争机制,鼓励社会投资兴办社会福利机构。二是要实现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量达到上级规定标准。

(2)加强福利企业改革力度,落实和完善扶持保护政策。一是创新福利企业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福利企业回报社会福利事业的有效机制;为福利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争取福利企业年产值和效益逐年增长。二是推行福利企业福利职工工资代发制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多安置残疾人就业,加强福利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教育和残疾职工的就业道德教育;做好福利企业的安全生产与消防督促检查工作。

(3)加强资金管理,多方筹集社会福利资金,大力推进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建设我区社会福利中心、我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站等设施。

(4)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强化手段,切实做好流浪人员救助工作。

4、坚持改革创新,做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

(1)创新双拥工作机制、创新双拥活动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以“动真情、办实事、解难题、作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双拥共建活动。一是大力开展“双拥工作进社区”活动,健全基层拥军优属服务网络;二是积极支持部队建设,开展科技拥军;三是保持“双拥模范区”的荣誉,力争实现四连冠和五连冠。

(2)认真贯彻落实各类优抚对象的各项优待政策,维护优 20

抚对象合法权益。在基本解决“三老”优抚对象生活难、住房难问题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医疗难问题。

(3)做好退伍兵报到和《优待安置证》发放工作,多种渠道解决城镇退伍士兵安置。

(4)认真贯彻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所软、硬件设施,促进军休工作更上一层楼。

5、大力发展老龄事业

(1)逐步完善我区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互助制度,建立老龄事业正常投入机制,健全老龄工作体制。

(2)协调完善老年医疗体系,加强社区医疗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协调建立特困老人救助基金,用于救助特困老人。

(3)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完善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建成一个融康乐、保健、文化娱乐、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老年公寓。鼓励和利用社会力量发展老年产业。进一步完善区老年活动中心软硬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4)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河南省老年人保护条例》,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6、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开展社区服务

(1)协调开展以社区党建、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文 21

化、社区卫生、社区治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建设。大力开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以点带面,努力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

(2)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与工作人员福利待遇;进一步推进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3)拓宽投资渠道,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措施,协调落实扶持保护政策。进一步健全以街道、社区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中心和各类服务设施为基础,以市场和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服务门类多样的便民利民服务体系,为社区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老年人、优抚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4)做好“老年人日托站”“少年儿童四点钟课堂”试点工作。在条件较好的社区设立“老年日托站”和“少年四点钟课堂”。

(5)建立建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十二五期间争取在每个社区都成立志愿者服务站。

7、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以村民自治示范活动为动力,全面推进村民自治,促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2)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建立起与村民自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

8、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1)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民间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自律机制完善的民间组织体系;协调建立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打击非法民间组织的综合治理机制。

(2)落实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建立健全民间组织自律机制,科学引导其健康发展;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及时有效地查处非法组织和民间组织的违法行为。

9、加快城市化进程,强化区划地名规范化管理

(1)根据生产力总体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快我区城市化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撤乡建办工作。

(2)依法加强行政区域边界管理,进一步巩固勘界成果;建立完善勘界资料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数据管理。

(3)认真贯彻有关地名管理的法规、规章,全面推进地名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模式。

10、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做好社会事务工作

(1)进一步加大殡改工作力度,提高火化率,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座殡仪服务机构,五年内不断完善。

(2)加强殡葬管理,破除丧葬陋习,积极推进公益性公墓、23

骨灰堂建设;加强殡葬管理队伍建设,严格依法行政,努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3)婚姻登记工作继续推行人性化服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扩大婚姻登记大厅办公面积,优化环境;加快婚姻信息系统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微机联网管理;依法行政、执证上岗,婚姻登记合法率达100%。

(4)加大对辖区非法婚姻介绍所的查处力度,保障征婚者的合法权益;认真做好收养登记工作,收养登记合法率达100%。

(二)工作措施

1、拓宽渠道,鼓励并依靠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各项民政事业

一是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积极争取财政对民政事业的投入,改变民政事业费严重不足的局面。二是引导社会资金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形成各种所有制并存的民政事业发展格局。三是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做好社会捐赠和慈善工作,倡导社会互助,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2、依法行政,强化管理

一是严格执法,违法必纠,规范民政执法行为,建立廉洁公正的执法队伍;二是加强执法督查,建立执法公开和政务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三是加强普法教育,提高执法水平,努力实现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的转变。

3、加强民政部门自身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主动为群众、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意识,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造就一支思想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好的民政干部队伍,全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务实型、廉洁型机关。二是以“阳光民政”、“数字民政”为目标,将各项民政业务工作纳入信息化管理轨道,全面提升民政工作服务水平。

四、对区委未来五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在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各个层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尽管全区老龄事业在过去五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满足不了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对人口老龄化形式及老龄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老年人活动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实现2011年居家养老全覆盖:成立我区老年服务中心,建立社区托老站,在城区全面推行居家养老工作。建议区委加大对社会保障工作的支持与投入力度,安排必要资金,用于老龄工作和活动经费,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人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施保的要求,加大对享受低保的高龄老人和特困独居老人救助力度,25

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开展敬老、助老、献爱心活动,帮助高龄特困老人解决生活起居困难等问题。

第三篇:市农业局##人才工作总结和下年工作打算

某某市农业局##人才工作总结和下年工作打算

#年,我局紧紧围绕全市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深入贯彻党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我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注重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明确一名副局长分管人才工作,人事科具体抓人才工作,确保人才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年初制定了《农业局2009年人才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工作的具体目标、要求和措施。

2、强化制度建设,明确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强化责任,使人才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2009年,我局下发了《直属农技站人员考核办法》、《农技人员高效农业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职称聘用办法》等项人才工作制度,提高了各类人才工作积极和主动性。

3、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明确工作实效。按照《直属农技站人员考核办法》规定,将参加考核人员的临时性津贴(300元/人.月)作为考核基数,设考勤津贴、考绩津贴。其中考勤津贴100元/人.月、考绩津贴200元/人.月,考勤津贴按月考核,每季一发,考绩津贴年终考核发放。考绩津贴分设一、二、三等。一等发考绩基数的125%,二等发考绩基数的100%,三等发考绩基数的75%,各直属站人员考绩按年初分工,年终考核发放。同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一等的,当年考核为优秀和局表彰先进个人。考核三等以下的,当年给予戒勉谈话,连续3年三等以下停调1档薪级工资,2年内不得晋升技术职称。

二、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1、组织人才培训学习。一是举办面授辅导班。3月1-9日举办了第一期学历提升班面授辅导班脱产学习,大专班60人、本科班36人,由扬州大学教授来兴授课,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植物生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二是组织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学习。专门下发兴农人[2009]39号《关于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科目教育培训的通知》,决定从今年4月份起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科目教育培训,凡是拟晋升初、中、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须参加公需课培训,否则不得晋升高一级职称。三是举办演讲比赛。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围绕“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兴化发展作贡献”开展大讨论,撰写学习心得,在此基础上组织两个层次的演讲比赛(农技中心组织的农技干部演讲比赛和局机关组织的全系统演讲比赛),取得预期效果。

2、组织人才深入基层。一是继续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程,这是省惠农项目在我市实施的第5年,农技人员深入到村、到户、到田,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新机制,并给农技人员发工作笔记本,也给受培农民发笔记本,同时将电话号码公布,随时接受省、市、县的检查。二是开展农民培训和创业培训,农技干部人人挂钩到村,村村办班。2009年,全市共办班1898场次,受训农民达68260万多人,举办农民上网培训10期,培训农民400人。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增强农技干部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意识。三是开展万人结对帮扶工作,及时帮扶解困。局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负责人,分解了目标,明确了责任,制定了具体实施计划和帮扶措施,将60名帮扶对象与帮扶人结成对子。9月8日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农技中心负责人分三3组前往新垛镇走访、慰问4个村的60户贫困户,并送去慰问金12000元。

3、组织人才开展调研活动。一是邀请外国专家、省市专家及大专院校专家来兴讲学,今年5月,在市人事局帮助下,通过引智项目,引进荷兰农业专家安索文先生来兴指导高效农业生产,重点围绕我市高效农业发展和大棚蔬菜生产,特别是陈堡镇的番茄生产进行考察、调研、讲学,帮助农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通过引进外国智力,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难题,更新了经营者的管理理念,增进了两国之间技术交流与合作。二是邀请省市专家来兴讲学,成功举办了高效农业论坛和红皮小麦论坛。三是组织农技干部外出参观考察。11月6-7日,由局长彭瑞庆带队,局党委班子成员和科室主要负责人、农技推广中心班子成员和各专业站负责人共24人,赴上海市嘉定区农业服务中心、农业生态园区、上海市哈密瓜研究所、嘉定区马陆葡萄主题公园的生产基地、华亭农业园区、嘉定区城市蔬菜生产基地和苏州昆山星期九生态休闲农庄,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和参观学习,通过观看录像、听取介绍、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现场咨询等形式,对上海等地发展高效农业的理念有了进一步认识,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三、注重人才培养与使用

1、建立片区工作责任制。在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和剖析检查阶段,为进一步提高部门工作水平,推进高效农业发展,我局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兴化市农业局片区工作责任制》。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站)负责人及取得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到分工挂钩乡镇村、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开展“零距离服务”活动,要求做到3个“三必”。一是“三必访”:规模种植大心户必访、农业龙头企业必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访。二是“三必查”:关键农时工作情况必查、出现农业事故必查、农业项目实施中出现问题必查。三是“三必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必到、开展农业重大活动必到、招引重大农业项目必到。

2、主动关心人才,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一是主动向市人事局打报告请求解决中青年专家(蒋长富、朱会林)岗位职数;二是主动为兴化市泓海果蔬专业合作社刘伟申报(农村实用人才)高级农艺师资格;三是按规定发放图书补贴费;四是组织专家体检。

3、加强人才管理,严格人才考核。目前,我局有各类人才23人,其中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4人、兴化市313工程培养对象17人。根据培养对象管理、培养、考核工作要求,督促、帮助他们在规定期限完成科研课题及目标任务,做好考核工作。

4、积极培养使用优秀人才。一是提拔省333培养对象蒋长富同志任农业局局长助理;二是发展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兴化市313培养对象周有炎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三是推荐兴化市313培养对象阮书江同志为副局级后备干部。同时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人才之星”专栏宣传,宣传农业系统优秀人才事迹。

四、下年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人才的培训学习。一是学历培训,继续办好两个班,一个本科班,一个大专班,举办2次集中面授辅导。二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围绕高效农业发展进行培训。三是职称申报评定要求,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公需课、计算机培训学习。

2、继续开展农民培训、科技入活动。根据省市要求,做好惠农项目的组织、实施,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都挂钩到村,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注重“实际、实用、实效”,为农民提供“零距离”服务,同时做好项目的跟踪督查、验收。

3、举办一期学术交流活动。凡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撰写一篇专业文章参加专题学术交流,打算在2010年第3季度举行,同时请省市专家参加评选,对获奖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4、做好农村实用人才方面相关工作。一是构建农村实用人才网络,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库;二是加强培训,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综合素质;三是搭建人才平台,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能动作用;四是抓好典型宣传,主要是专业户、种田大户、示范户;五是为农村实用人才评定技术职称。

5、做好招引人才工作。根据市编办[2009]16号《关于申报2010机关事业单位人事代理聘用计划的通知》精神,明年我局打算招考2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专业要求为植保、农作物栽培。

6、配合组织部、人事局做好相关工作。一是做好“人才之星”宣传工作;二是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到特色村挂职的9对接、协调;三是做好各类人才的管理、考核工作。

第四篇:2012年卫生人才工作打算

2012年全县卫生人才工作打算

秦安县卫生局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近年来,县卫生局在“科技强县”战略的指引下,不断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由于卫生人才体制机制和人力资源基础等主客因素的制约,我县卫生人才工作的水平还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毅力啊保健需求,卫生人才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012年,卫生人才工作要围绕服务和保障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全力推进深化医改和全县卫生发展大局,坚持“人才强卫、科教兴医”战略,进一步强化卫生人才培养、使用、管理等重点环节。以实用型、全科型、技能型卫生人才为重点,积极造就一支技术精良、服务优质的卫生人才队伍。

一、搭好育才平台,建好四支队伍

一是派出去进修。积极安排各医疗卫生单位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优秀人才、紧缺人才的培养和提高,积极选送卫技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学习进修培训;全县计划培训各类在职卫技人员428人次左右,其中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和住院医

师培训35人,岗位培训80人,公共卫生和医技类知识更新培训45人左右,护士40人,乡村医生培训228人。二是加强学历教育。通过函授、自考等在职学历教育,多途径多渠道使现有人员的学历上一个档次。与定西卫校、天水卫校、省中医学校等院校联合开办函授教学点,提高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三是加强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分期分批选送各医疗卫生单位管理人员参加各类管理人员培训班,不断提升我县医疗卫生管理水平。四是继续开展好技术大比武活动。在全县卫生系统重点突出“三基三严”的考核,开展技术大比武活动,鼓励和引导全体医务工作者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以上措施,建好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医疗业务、医疗管理人才四支队伍。

二、搭好引才平台,提高人才质量

一是聘人才。县级医院重点聘用一批有资质的护理人员,出高薪返聘一批专家,到我县长期工作,用他们的学识和技术促进各学科的发展。二是借人才。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大力支持。在人才培养带教、经费设备支持、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政策优惠;继续开展城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到农村服务,进一步完善“城市支援农村”工程,完成预定帮扶任务;实行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副高职称以上卫技人员到农村开展多点执业服务;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完

善远程会诊和远程培训带教指导制度。同时积极争取省内外医学院校专家教授来我县指导工作,通过学术讲座、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形式对我县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传、帮、带,对重点科室进行技术协作与指导。

三、搭好创业平台,用好现有人才

一是评选“名医”。制定名医(名中医)和学科带头评选方案和管理办法,对被评为名医(名中医)和学科带头人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竞争上岗。按照乡镇卫生院“十制改革”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精神,通过竞争上岗,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三是建立卫生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绩效管理等改革措施,建立健全与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事业和人才全面发展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建立竞争上岗、绩效考核、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对进入市、县重点人才工程的领军人才,积极争取给予配套科研经费资助。鼓励县级医疗卫生单位设立人才激励基金,加大人才奖励力度,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四是实施乡镇卫生院张公开竞聘工作,不断深化基层人事制度改革。

四、搭好服务平台,激发人才活力

一是加强领导重人才。县卫生局积极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为各类卫生人才搞好服务。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坚

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纳入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强化督促检查。二是提高待遇留人才。除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还需要一定的待遇留人。在医疗单位中,奖金分配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资金补助,报销网络费,对发表论文和人才参加学术活动的费用给予报销。以增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三是营造环境促创业。对工作中的成绩给予及时的鼓舞和肯定,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善意的引导和帮助,使业务人员能在一个充满人性化的环境下安心立业。

第五篇: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

2011年,我局人才工作在上级组织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和精神,着力加强系统内干部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认真履行工作职能,注重发挥人才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全面促进人才工作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出更大贡献。

一、人才队伍现状

目前,交通运输系统人才总量485人,其中,党政人才22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3人、专业技术人才100人、技能型人才350人。

(一)党政人才构成情况

1、学历构成。本科学历以上13人,占59%;大专9人,占40%;中专及以下学历1人,占1%。

2、年龄构成。36-45岁10人,占45%;46岁至50岁5人,占23

%,51岁及以上7人,占32%。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构成情况

1、学历构成。本科及以上2人,占15%,大专5人,占38%,中专及以下6人,占47%。

2、年龄构成。35岁及以下3人,点23%,35岁至45岁6人,占46%,45岁以上4人,占31%。

(三)专业技术人才构成情况

1、学历构成。本科学历以上22人,占22%;大专71人,占71%;中专8人,占8%,高中及以下学历0人,占0%。

2、年龄构成。35岁以下34人,占34%;36-45岁42人,占42%;46岁至50岁16人,占16%,51岁及以上9人,占9%。

(四)技能人才构成情况

1、学历构成。本科学历以上10人,占3%;大专134人,占38%;中专7人,占2%,高中及以下学历199人,占57%。

2、年龄构成。35岁以下25人,占7%;36-45岁184人,占53%;46岁至50岁73人,占21%,51岁及以上68人,占19%。

二、人才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成立组织

我局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人事工作的副局长为副组长,人事科具体做好系统人才工作。

(二)加强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

一是定制度,推行“三前培训”制。规定新调入人员上岗前、换岗人员工作前、新法律法规实施前,都要进行严格培训。坚持每年对执法人员进行4次以上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知识轮训,不断增强我局执法人员应知、应会能力。

二是抓学习,认真开展普法教育和人才工作文件精神学习。按照“抓学习、强素质、精业务、促发展、创业绩”的要求,以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抓好干部职工的法律法规学习,在积极参加省、市组织人员培训活动的同时,每年对执法人员进行4次以上集中学习培训。通过集中培训,重点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道路运输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采取组织岗位练兵、定期考试等形式,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制理论水平和执法工作能力,一年来共集中培训执法人员576人次。在抓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教育培训的同时,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

目前我局行政执法人员已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通过坚持不懈的培训和学习,全体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文明执法的能力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三是办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1、继续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活动,重点突出执法队伍整改,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查隐患、找差距、抓整改、建制度活动的开展,建立一套完善的执法管理模式,切实用制度规范管理,同时,我们开展了对交通执法人员规范化培训工作,对仪容仪表、交通手势、执法程序、执法文明用语进行强化训练。今年6月份,还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扎实开展了执法监督检查活动和文明执法、严格执法专项整顿行动,在活动中,通过综合考核评估、案卷评查、问卷调查、组织执法人员考试及交流座谈等方式,检查了执法案件办理、执法队伍建设、执法监督、行政许可审批等情况,并形成自查报告。同时还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与每一位执法人员都签订了“五种违法执法行为整治承诺书”,要求执法人员对自身依法行政情况开展自查并写出自查报告。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结束后,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对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综合考核情况进行了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2、有计划的安排业务技能培训,拓展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等。今年,对工程施工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和乡镇基层养护员进行了进行了业务技术培训,并选派安全人员参加郑州市安全培训15人次。3、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和各项文体活动。积极组织养护人员参加郑州市交通运输局业务技术大比武,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组织系统人员开展主题演讲比赛,推荐优秀人员参加郑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组织的演讲比赛。鼓励有才华的人员在《青春岁月》、《决策与信息》、《华章》、《技术与市场》等杂志上发表技术论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我局根据行业特点,通过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创建内涵,有力的推动我局塑造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政绩突出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培养造就一支奋发有为、业务精通、素质较高的干部职工队伍。

一是树旗帜,开展典型示范教育。以先进典型引导人、教育人、激励人,大力宣传全国、全省、全市交通执法战线上的先进人物。通过身边人的感人事迹使交通干部职工受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二是抓创建,展示交通“窗口”形象。先后开展了文明执法部门、文明服务“窗口”和“十佳”执法标兵及文明交管员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并制定活动考评方案,定期检查评比,推进创建活动,涌现出了一批个人创一流业绩、单位创一流品牌、行业创一流环境的先进个人和单位,较好的展示了良好的交通窗口形象,使全社会从各方面了解交通,支持交通发展。同时利用悬挂条幅、制作版面等各种方式宣传报道,大力展示运管建设成果和法制及队伍建设的成效,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是广宣传,改善交通行政执法环境。交通法律、法规是交通行政执法的依据,因此,在抓好对行政执法人员教育的同时,把向社会广泛宣传交通有关法律、法规作为推动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切入点常抓不懈。利用广场宣传、深入客货运场站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工作职能和《道路运输条例》、《公路安全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将有关法规、条例编印成册,发放给司机、车主。还在每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组织执法人员上街、上路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为群众解惑释疑,提供咨询服务。

四是重学习,大力培养和使用人才。我局重视干部职工的素质培养,目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0%,干部职工通过参加自考、成人高考以及电大等学习形式提高学历和业务能力。在工作中,敢于放手压担子加强工作人员的实践锻炼。

五是选典型,启动模范引导机制。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结合单位实际,掀起争创先进集体、正当文明标兵的新高潮。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在系统内选树了一批优质服务先进典型进行表彰,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六是多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干部职工的培训培养工作,使广大干部不断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尽快成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人才。一是做好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培训。二是抓好在岗学习。我局大力提倡在岗学习,努力营造立足本职成才的氛围,使广大干部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学其业,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学习实践,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们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系统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尽合理,人才的科技转化率还不高,高层次人才不足与普通型人才积压的矛盾仍然存在。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人才培养,着眼于开发人才资源,加大对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二是以实施人才保障工程为重点,切实加强加快交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新郑市交通运输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三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开展建言献策和参与政府决策等活动,为优秀人才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建设搭建平台,促使各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四是加强人才的管理使用工作。有人才、用人才,才是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关键。要为真正想干事、能干事、能干好事的人提供事业平台。

下载昌乐县五图街道2011年度人才工作总结及2012年打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昌乐县五图街道2011年度人才工作总结及2012年打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问核心人才

    今天HR组的Wicky有一个招聘任务需要和技术中心的项目经理Alex沟通,但没找到他,原来是他请假了。 Wicky拨通了Alex的手机,但对方没有接听电话。碰巧的是下午技术中心Alex项目组......

    2017年卫生人才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打算(最终五篇)

    重庆市XXxx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卫生人才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打算 2017年,我委以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坚持推进“人才兴卫、人才强卫”战略,围绕以“壮......

    五图街道小学厉行节约自查报告

    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自查报告 根据县委办公室《关于做好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项督查有关工作的通知》(乐办发电〔2014〕44号)通知的要求,教育局关于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

    施工现场九牌五图

    施 工 现 场 九 牌 一、现场安全管理牌 1、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安全培训考核试卷,考试内容全部掌握。未经教育不得上岗,施工人员进入现场一律穿工作服,严禁穿短裤、短袖、......

    工作总结及打算

    二○一一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 据初步统计,我乡今年将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8139万元,较上年增长15%;农民所得总额14776万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8364元,同比......

    工作总结及明年打算

    工作总结及明年打算 一年来我们按年初制定的“以认真学习全面领会正确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及开展正确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习大讨论为主线,认真贯彻有关市、区文件精神,高举......

    工作总结及打算

    2011年工作总结暨2012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旅游行业立足区域实际,发挥区域优势,围绕“旅游产业发展、文明城市创建、阳光海岸管理中心组建”......

    工作总结及打算

    年初以来,按照县委十五届二次全委(扩大)会和市县产业化会议要求,我们紧紧围绕“牧业强县、旅游大县、生态名县”建设目标,xiexiebang.com,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wenmi114.com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