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ss山东省十二五生物医药发展规划
十二五生物医药发展规划
生物技术药物主要是指应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及细胞工程技术制造的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的药物,它主要包括治疗性多肽、蛋白质、激素、酶、抗体、细胞因子、疫苗、可溶性受体,以及核酸类药物。生物医药产业板块不仅涵盖生物技术药物,还包括化学新药和用生物技术改造的传统化学药、现代中药和以生物技术改造的传统中药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医药是二十一世纪发展最为迅猛的高科技产业之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确立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进一步加快我省生物医药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成绩回顾
到201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生产企业达到761家,实现销售收入1691亿元、利税251亿元、利润171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前列。齐鲁制药、东阿阿胶、鲁抗医药、福瑞达、绿叶制药等一批生物技术药生产企业得到长足发展。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生产体系,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
1.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到2010年底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有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国家工程实验室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2005年以来,共获得新药批准证书683个,其中一类新药17个。有7项重大新药科技成果获得二等以上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0项重大新药科技成果获得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有两人获得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2.生物药物发展具有一定基础。近几年我省生物制药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生物医药产值以25%左右的速度递增,居全国第一位。我省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三苯双脒、阿德福韦酯、恩度、白介素-11衍生物等多个国家一类新药。2009年生物技术药品销售额突破200亿元。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介素-
11、重组瑞替普酶、基因工程唾液酸、基因工程二十二碳六烯酸、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人血白蛋白等生物药物,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位。
3.骨干企业实力增强。2009年我省有17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工业百强行列,总数列全国第一,威海威高、齐鲁制药、瑞阳制药、山东药玻、山东步长等5家企业排名进入前30名。截至到2010年底,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80家,过五亿元的企业26家,过10亿元的企业20家,过20亿元的企业10家,过30亿元的企业5家,过40亿元的企业3家,齐鲁制药达到50亿元,威海威高突破100亿元。威海威高、齐鲁制药、新华制药、鲁抗医药、鲁南制药、瑞阳制药、东阿阿胶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成为带动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总体上看,我省生物医药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地位和作用与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企业综合实力普遍不强。目前我省大多数生物医药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普遍存在小而散的问题,企业规模普遍不大。我省医药产业综合实力虽居全国第一位,但只有威海威高一家企业进入全国十强。突显我省制药企业竞争力不强。
2.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我省大多数中小制药企业研发投入占收入不足3%,与世界制药企业10%以上的科研投入有较大差距;我省生产的生物技术药基本上都是仿制产品;在高级科技人员引进、科技开发水平方面与上海、北京、江苏等省市相比明显落后,竞争力薄弱。
3.国际竞争力不强。我省药品出口以量大的中低档原料药为主,污染重,资源消耗多,制剂出口量小且基
本出口到欠发达国家。疗效好的品种往往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企业国际化程度低,较少制药企业在境外建立研发、生产和销售机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现行标准尚有明显差距,直接影响了药品生产与国际接轨。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世界生物技术正处在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生物经济”已现端倪,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又一战略驱动力。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均有利于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一)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形势有利于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全球药品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增长近3000亿美元,2014年将达到1.1万亿美元。目前由于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处于成长期,尚未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我省可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广泛参与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二)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政策十分有利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国家对医改投入的加大,基本药物逐步覆盖城乡居民,医药卫生需求总量大幅上升。新农合政策规定,2010年政府投入由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120元,这将带来1000多亿元的新增医保支付能力。预计在今后5年内,我国药品需求量将以15%~20%的速度发展,这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一系列技术的突破,加快了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三)国家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保证。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生物技术列为八大前沿技术中的首位;2008年国家启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加大了对新药开发的支持力度;2009年国家出台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突出强调了生物产业的重点战略意义,明确指出要把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初,我省出台《关于促进新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财政、金融、税收等多个方面全力支持。这些都为我省医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国内外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努力实现重大产品的创新,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的步伐,力争未来五年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策引导,科学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研发水平,突破关键技术,加快生物医药的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步伐,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突破一批生物医药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产业化;自主创新、因地制宜、坚持大企业上水平,中小企业搞特色;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做到仿中有创,仿创结合;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3.坚持开发新品种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大力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前景的化学新药开发和产业化,使其成为支撑生物医药发展的主导力量,又要加快用生物技术对传统微生物发酵和化学制造过程的改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特别是突出生物技术药物的开发和生产,坚持创新求发展。
4.坚持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原则。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参股和控股等手段,壮大企业规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与大型跨国企业的战略合作,引进资本、技术、品牌和管理,鼓励企业“走出去”,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生物医药工业发展的目标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27%以上,销售收入达到3800亿元以上,其中生物技术药物销售额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把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药物创新研制平台。到2015年全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0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8%以上;
—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生物技术新药,争取有50~60个新药物、50种高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上市或进入临床研究,50个优势产品得到提升。
—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培育8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生物技术药物企业集团,过五十亿元的企业15个,过二十亿的企业30个以上。到2015年,前40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达到50%以上,产业规模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
四、发展重点
围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创新药物、海洋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等创新前沿和关键技术,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重大市场前景的创新药物产业化项目和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品的技术创新,攻克并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我国生物技术药的制高点。发展高技术产品集群,大力提升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生物技术药物。以齐鲁制药、鲁抗医药、鲁南制药、菏泽睿鹰、瑞阳制药、绿叶制药、东阿阿胶、鲁维制药、元隆生物、泉港药业、科兴生物、烟台麦得津、福瑞达、泰邦生物、金城医化等企业为骨干,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原生质融合技术,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菌种改良和优化。在抗生素、维生素、皮质激素等大宗原料药传统优势领域推广应用酶法、生物转化等绿色清洁生产工艺替代化学工艺,以微生物培养和发酵工艺生产天然活性成份。加强生物技术药物创新研究,尤其是重组蛋白的突变体、修饰体、融合体、重组单克隆抗体等类药物,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的上游构建、细胞大规模培养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多糖与寡糖、蛋白质、多肽类、核酸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力争20个新产品投放市场。支持色氨酸、白介素-
11、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拮抗剂—抗体融合蛋白、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蛋白、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胰高血糖素类似肽融合蛋白等产品产业化。到2015年,生物技术药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
(二)小分子药物。以新华制药、鲁抗医药、齐鲁制药、鲁南制药、瑞阳制药、寿光富康、黄海制药等企业为依托,加快以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化学药物,做大做强我省有优势的解热镇痛药物、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等大品种药物,建设世界级原料药生产基地。加强小分子药物的设计、研发,并围绕我省自产原料药的产品延伸,重点推进化学药物新产品和新制剂的产业化,大力发展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治疗的新型药物。重点发展他汀类、地平类、沙坦类、头孢类、奈韦拉平、左旋多巴、奥利司他等;针对防治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郁症、肝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需求,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重大市场前景的创新药物产业化项目和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发展原创药物、首仿药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争取30-40个重大新药投放市场或进入临床研究。加快实施多西他赛、苯达莫司汀、美法仑、米格列醇、培美曲塞二钠、利培酮、三苯双脒、阿德福韦酯、奥沙利铂等一批产业
化项目。到2015年,小分子药物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
(三)海洋生物药物。以青岛兰太药业、海尔药业、明月海藻、双鲸药业、黄海制药、国风药业、达因海洋生物药业为依托,以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为技术支撑,充分发挥我省在海洋资源、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快生物高技术对海洋产业的改造和渗透,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海洋动植物、海洋共生微生物、极端环境微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大力开发降压、降糖、降脂、抗肿瘤、保健等系列海洋药物。支持一批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合,围绕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筛选、海洋多糖(寡糖)及其衍生物化学与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药物分子作用机制研究等主要研究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尽快形成一批重大创新药物和技术。到2015年,海洋生物药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
(四)现代中药。以鲁南制药、山东步长、绿叶制药、东阿阿胶、国风药业、山东福胶、沃华科技、方健药业、凤凰制药、宏济堂等企业为骨干,积极运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大力开展中药生产工艺创新,促进现代生产技术与传统生产工艺的融合,走中药现代化之路; 加强中药工艺标准化研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研究、地道药材有效组分和成份的确定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中药生产规范和标准,研制一批疗效明显、质量可控、剂型稳定、服用方便的现代中药;支持阿胶系列、三鞭系列、肛泰系列、心可舒、养心氏滴丸、苦甘胶囊、芪黄胶囊等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力争到2015年现代中药工业销售收入达到650亿元。
(五)新型疫苗药物。以齐鲁制药、恒业生物、泰邦生物、博莱威生物、绿都生物等企业为骨干,支持新型疫苗的研究与开发,重点支持新型抗肿瘤、抗病毒感染、抗细菌感染、抗寄生虫感染、新型狂犬、新型禽流感等疫苗的研究。推进抗肝炎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疫苗、禽流感疫苗扩大规模,力争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
(六)生物诊断试剂。以康华生物、三潍生物、烟台澳斯邦生物等企业为骨干,支持针对重大疾病诊疗的生化诊断试剂的研究与开发,重点支持体外诊断试剂、甘油三酯试剂、总胆汁酸试剂、总胆固醇试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等一批生物试剂产品产业化,力争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七)生物医学工程产品。依托威海威高、新瑞华、中保康、多巴安等骨干企业,重点围绕血液病、心脏病、眼、口腔、喉、器官再造等领域,加快开发拥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临床医用材料,加快人工肝、人工肾、人工骨、心脏支架、脊柱内固定系统、生物胶布、绷带等产品产业化,争取到2015年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生物医药产业是新兴产业,涉及到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为生物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各级经信部门要做好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市经信部门要根据各市具体情况落实好产业政策,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发挥好规划和政策的指导作用。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和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申报国家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项目申报工作,并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鼓励生物医药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生物医药的相关财政扶持政策,优先把自主创新药物列入医保目录。
(三)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强产学研联合,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新工艺、生物芯片等产业化领域,组建和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新药研发技术综合大平台及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做好相关创新能力建设工作。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内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科研开发、专
利授权、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发挥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的集群效应。
(四)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选择我省发展急需解决的若干项重大生物医药技术,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从海内外遴选高层次人才担任各领域的首席专家,加大从海外引进人才的力度,打造国内一流的科研队伍。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扩大“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中生物医药专业岗位数额,在收入分配方面加大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完善技术入股、期权等产权激励机制。
(五)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成立山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确定科技和产业化专项实施方案、重大项目选择等方面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通过邀请高水平专家讲学、举办论坛、学术研讨、产学研对接、项目推介等多种方式,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
(六)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严格实施GMP,夯实质量管理技术基础,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和品牌管理纳入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节能增效和售后服务各个环节。一要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确立品牌发展目标,制定品牌培育、创建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努力发挥当地龙头企业品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形成产业集群品牌。二要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引导企业建立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质量水平。积极将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靠标准占领产业链的高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行业协会应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教育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服务。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行业管理、信息统计、行业规划、行业标准制定和核准等工作,加强对行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卫生、药监、科技、物价等部门要积极支持和指导省医药行业协会的工作,形成合力,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第二篇:山东省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
山东省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经济文化强省及和谐社会建设,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增强社会监管和服务能力,根据国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发展现状
1.全省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要求,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已连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30多个省直部门,完成了部分市地外网结点建设和与省级外网互联互通。各市地外网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电子政务内网已连接所有省直部门和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以及市、县级政府,公文传输、信息报送、应急指挥、政务督查等功能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得到较好应用。省政府、100%的省直部门和市、县(市、区)级政府已经全部建立了门户网站,各级门户网站群在政务公开、实现互动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取得明显成效。80%的政府部门建立了行业数据库,其中47%的部门实现了重点数据库的省级集中,在提高办公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领导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法人数据库实现了质监、工商、税务、外办、人事等多个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累计实现数据信息交换520余万条,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征收能力。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已实现了省内居民基础信息的省级集中,信息质量和数据更新速度居全国第一。宏观经济数据库已建设完成,目前已加载数据700多万笔,查询2万多次。“诚信山东”数据库已覆盖23个省直共建部门的信用监督信息,近50万户企业的基本信用信息。财政、国税、地税、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税款信息共享和税源动态监控。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已建设完成省级1:1万、1:5万基础测绘数据库,为全省信息化建设提供空间支持载体和基础平台。农业、水利、渔业、工商等14个涉农部门参与的涉农信息资源开始共享并发挥作用。
3.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明显提高。通过“金字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领域电子政务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1)综合监管能力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金税”工程通过征管数据省级“大集中”,实现了内网全省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外网面向30多万纳税人的网上申报集中处理。“金审”工程启动了全省质监部门联网审计,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实时、远程检查监督。“金盾”工程二期强力实施信息资源整合以及社会信息引进共享,显著提高了打击犯罪、管理防范和服务群众的能力。“金质”工程实现了3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和预警预测。“金管”工程建设完成了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和覆盖主要工商业务的10大应用系统,实现了全系统业务互动、数据共享,有效提升监管执法和社会服务水平。环保部门完善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对1600多个自动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存储和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对重点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控。
(2)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我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金保”工程实现养老、医疗等5种社会保险业务“一站式”办理和服务,并率先在全国启动了网上社保业务。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已在90%以上的市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舍山东省级数据中心作为全国教育信息资源库一部分开始启用。齐鲁医院、千佛山医院等大型医院积极实施“数字化医院”工程,电子病历、远程会诊等新型医疗方式得到初步应用。全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实现了对重点煤矿、危险化学品等企
业的远程动态监控和事故预测预警,通过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对事故影响范围以及事故严重度进行预测并提供最优救援方案,有效避免和减少生产灾难发生。外事系统实现了网上审批和网上办照,全面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4.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成立了山东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对全省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协调和管理。建设完成山东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支援中心、山东省信息安全测试平台、山东省信息安全应急支援平台和山东省数字证书认证平台,对突发性网络安全事件具有较强的应急支援服务能力。在重点部门部署开展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两项试点工作,开展了信息安全大检查。初步形成了“济青双轴心,省域全覆盖”的电子认证服务体系,成功发放数字证书70余万张,覆盖全省的网络信任体系正在形成。
5.电子政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70%和72%的省直部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及信息中心。17市地全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先后出台了《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我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山东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重要文件。发展了一批软件评测、数字认证、标准化研究、信息安全应急支援中心、电子政务服务外包中心、信息化培训等支撑机构,开展了电子政务标准研究、信息安全测评、人才培训等基础性工作,有利地推动了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电子政务重要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统筹协调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三是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迟缓;四是法律、法规、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五是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六是资金投入不足,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电子政务整体水平与先进省市、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期望、与政府加强自身管理和转变职能的需求还存在差距。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一)国际上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经历了基础设施阶段、整合阶段进入到转型阶段。在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不同部门之间通过网络化治理方式推进服务创新和民主发展,使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根本性提升,实现政府的全面转型。因此总体上看,电子政务从应用建设向“互联治理”转变将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势,以公众为中心、为用户提供网络化无缝集成服务将成为电子政务发展方向。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体现以公众为中心的建设理念;二是促进政务流程优化日益重要;三是高度重视缩小数字鸿沟;四是高度关注网络和信息安全;五是政府门户网站在电子政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六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七是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和引入新的管理方式。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十个字:互联,整合,共享,重构,效率。通过互联互通消除条块分割和信息孤岛现象;对已有的电子政务系统深入整合,实现重点业务领域的业务协同;在整合、互联、协同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共享水平;按照政府组织体系的调整,重构一些重大综合应用项目,促进政府行政职能转变;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为构建服务型政府奠定基础。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和我省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核心,以强化公共服务为宗旨,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突破,不断提高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全面
提高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促进政府行政职能转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全面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推行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标准,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分类指导。注重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2.创新应用,务实高效。不断扩大电子政务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电子政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互联整合,资源共享。从服务全省的大局出发,对现有网络和信息资源加以整合,推进相关行业和领域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
4.保障安全,促进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安全运行管理机制,采取有效的组织和技术措施,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覆盖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网络更加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基本健全;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基本完善,重点相关领域之间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数据库应用得到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电子政务服务逐步向乡镇(街道)、城乡社区(村)延伸,公众和社会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到2015年,70%的行政许可项目实现网上“一站式”服务,基本满足企业和公众网上服务需求;70%以上的政府职能部门实现信息共享;100%的部门实现核心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应用;50%以上的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实现有效的身份认证、授权和责任认定的管理;80%以上的乡镇、60%以上城乡社区(村)实现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办理80%以上的服务事项;建立起有效的电子政务考核监督机制,将电子政务考核纳入到各级政府部门绩效考核体系中。
四、发展重点
(一)主要任务
1.继续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1)继续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外网实现横向联通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六大系统,纵向延伸至乡镇和社区。建设完善全省各级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政务信息数据中心,提高骨干传输网的带宽及传输速率。到2015年,电子政务网络体系能够满足各级政府业务应用、对外服务和信息共享的需求。
(2)继续强化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应用。以政务网站绩效评估为抓手,以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等环节为重心,继续完善各级各部门门户网站的应用开发;依托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政府网站群,有效推进政务信息发布、在线服务、业务协同和交流互动能力的全面提高。
2.加强重点领域应用系统建设
(1)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推进医保、医疗、公共卫生、扶贫救助、就业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管理、就业服务信息、远程医疗、数字化医院、便民医联等工程建设,提高社会保障和服务能力。
(2)围绕公共安全,强化防汛抗旱、农林水利、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应急、环境保护、治安管理、国防动员等领域的预警预测、应急指挥及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尽快启动各种监测、监控和各类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建设,提高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围绕经济和社会管理,优先支持财政、金融、房地产、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
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启动交通信息管理中心、国有资产监管、企业信用监管等信息系统建设,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切实增强政府综合监管能力,维护市场秩序。
(4)围绕市场经济建设,完善宏观经济、统计、经贸、能源监测管理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提高各地政府宏观调控决策能力。
(5)围绕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各级党委、人大、政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为各级代表和社会公众参政议政提供多样化、便捷有效的方式,拓展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提高社会公众监督能力。
3.大力推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1)扎实做好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性工作。重点制定数据交换的标准,明确界定部门的信息采集和更新权责,按照“一数一源”的原则,形成有序的信息采集与更新机制。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为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奠定基础。
(2)依托各级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在政府行政管理、经济调控和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有序开展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上级部门对基层要开放接口和提供相应数据支持,实现数据向上集中,信息向下开放。进一步扩大企业基础信息共享成果,将财政、银行等纳入到共享范围。重点推动财税和金融、公共安全、医疗、教育、食品药品安全、信用、应急处置、环境保护、土地管理、房地产市场监控、经济运行监控等相关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4.强化基层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
加快完善基层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政府的社会公众服务能力是“十二五”期间全省电子政务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推动具备一定条件的城镇社区开展民政、卫生、计生、公安、劳动等部门综合性数据库建设,满足网络化管理和服务的需要。充分发挥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水利、气象、电信等部门的农业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更好地服务于“三农”经济发展。建设和完善县(市、区)电子政务平台,将网站作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重要载体,结合行政审批中心、电话热线、乡镇(街道办)或社区的服务代办点等多种服务手段,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政民互动和服务模式,提高政务服务能力。
5.积极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1)继续强化重点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进一步突出人口基础信息、法人单位基础信息、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宏观经济信息、诚信山东五大基础数据库的基础性、全局性、统一性作用,理顺采集渠道,加强维护更新,逐步实现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进一步丰富数据库内容,扩大共享范围,拓展应用空间。通过推进基于五大基础数据库的系统工程建设,带动全社会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2)推进重点领域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与应用。围绕政府部门主要业务,建设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库或数据中心,形成一批新的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重点建设和完善金融财税类、资源环境类、社会保障类、农林水利类、交通旅游类、文教卫生类、公检法司类等政府部门业务信息数据库,并逐步在政府机构内部实现政务信息的共享交换和业务应用,对政府业务工作和重大决策提供支持。
6.全力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坚持电子政务建设与信息安全保障并重,不断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水平,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应急机制。继续推进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抓好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开展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实现对重要数据、设备的异地存储和备份。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实现数字证书应用的统一
管理。
(二)重点工程
1.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工程。建设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政府各部门间相关业务数据的共享与交换,为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等跨部门的业务系统应用提供支撑。重点解决资源统一描述、统一备案、统一检索、统一交换等问题,开展易于扩展的、基于数字证书应用的部门数据交换与共享应用。
2.基础信息共享应用工程。重点加强全省人口数据库建设,实现公安、民政、计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医疗、税务、工商、公积金管理等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进一步扩大法人基础数据库共享范围和共享信息类别,将审计、知识产权、财政、国库、银行等相关业务信息纳入共享范围,重点推进在建设部门、公积金管理、法院执行管理、统计局普查工作等领域的应用。建立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各级多源、多尺度、多类型、多空间分辨率的空间地理信息的共享和集成应用,为各种应用系统提供统一、权威的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加快宏观经济基础库建设,推动统计、发改、物价、投资、进出口、国有资产、经济等相关领域的信息共享,实现经济运行预测预警。
3.业务协同应用工程。以各级政府和部门门户网站为入口,结合行政审批中心,通过相关部门间各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实现行政审批等各项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做到“一窗受理、信息共享、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以方便企业办事为出发点,重点推进以企业注册登记为入口,工商、公安、农业、国土资源、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部门的并联审批,实现申请工商登记注册、申办组织机构代码、申办税务登记等所有服务网上“一站式”办理。以市民生活服务为切入点,重点实现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民政救助、婚姻登记、计划生育、出入境手续、公积金等业务的“一站式”并联办理,全面提高政府公众服务效率和水平。
4.政法机关共享共建工程。依托公安金盾网,建设横向连接政法系统各部门和省武警总队,纵向贯通省、市、县政法系统,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安全可靠的全省政法业务信息系统。加快统一的网络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中心建设,实现省级政法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办案、执法监督、辅助决策等功能。
5.科技防腐信息化工程。以增强对权力监督的有效性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科学构建电子政务服务、行政权力监察、公共资源交易监察、公共资金监察、舆论监督、党风廉政教育六大电子平台,创新行政管理和行政监察方式,实现网上行政审批、公共资源的交易、政府信息公开、市民投诉等服务事项的实时监察和评估,满足科技防腐工作需求,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6.决策信息共享工程。通过建设和完善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智囊研究机构的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并与相关部门分析决策支持系统互联互通,逐步搭起决策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通过对政策法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综合改革、财政金融、投资、商贸流通、外资外经、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各类资料、视频等信息的共享,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形成各类综合决策信息,为不同层次领导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各级领导决策支持需求。
7.党建信息化工程。以党政内网建设为基础,推进基础办公业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以资源共享为核心,以促进需求应用和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内网建设,丰富网站内容;建设完成电子党务应用系统、全省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全省干部管理信息系统、人才管理信息系统等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办公信息库、业务知识库等基础性数据库建设基本完成,规范的信息资源公开、共享和应用机制逐步完善;各级党委部门的相关业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党建信息化工作基本满足和适应各级党委部门管理、决策、服务的需要,应用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8.国防动员应急指挥工程(略)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各级电子政务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召开信息化领导小组会,研究解决和协调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电子政务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业务协同等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各部门内部要成立主要负责人担任的信息化领导机构,研究制定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推进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推动建立部门信息化主管负责制,在决策层设立首席信息官(CIO),总体协调部门内部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信息化建设重大问题。
(二)完善法规和标准,优化发展环境。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电子政务法规和标准体系。组织科研和专业机构研究出台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方面法规;参照国家的标准体系框架,逐步完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应用标准,有序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应用。
(三)加强宏观指导,强化考核管理。加强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努力把握信息化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宏观指导。引入公众评价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绩效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地、各部门工作业绩的考评内容。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程评选、网站绩效评估等活动,形成激励机制,促进电子政务发展。
(四)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项目管理。继续加大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将电子政务运维资金纳入本部门的预算管理,并使运维资金不低于部门预算的15%。研究制定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办法,规范电子政务工程从项目立项到验收各环节的管理;对专项资金做到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确保专款专用。各级各部门电子政务项目必须由信息化主管部门进行审核通过后,审批和资金部门才能予以立项和提供资金支持。对依托各级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组织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项目的牵头单位要在资金计划中优先安排。完善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管理办法,鼓励电子政务服务外包。
(五)完善支撑体系,抓好人才培养。依托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建立和完善各类电子政务支撑机构,强化合作,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好服务作用;积极开展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各种咨询服务、业务培训和媒体宣传活动,提高全民信息化素质。鼓励引进和培养技术与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电子政务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第三篇:山东省十二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
山东省十二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
根据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编制《山东省“十二五”制造业发展规划》和《关于推进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食品质量,发展循环经济,有效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原辅材料及生产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推动全省食品工业持续较快发展,提前完成了”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制定的各项目标。
(一)取得的成就
1、食品工业经济总量上新台阶。到2010年末,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6885家,资产总额4981.41亿元,从业人员118.65万人,年均增长10.60%、18.40%和5.40%;分别占全省工业的14.64%、9.39%和12.77%。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2780亿元,年均增长22.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04.39亿元,年均增长23.4%;利润654.86亿元,年均增长24.7%;利税990.93亿元,年均递增24%;分别占全省工业的11.98%、12.45%、10.84%、10.2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占全国食品工业的20.31%、20.68%、20.03%。
2、食品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饮食结构、饮食方式的改变,推动了食品工业结构调整。一是名优食品增多,主要食品产量大幅增加。2010年末,全省食品行业有62个产品获中国名牌,381个产品获山东名牌,分别比2005年增加37个和271个;获中国驰名商标68件,省著名商标487件,分别比2005年增加53件和151件。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鲜冷藏冻肉、乳制品、啤酒、葡萄酒等重点产品产量比2005年增长60%—310%。二是食品新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2010年,淀粉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50亿元,海洋食品1500亿元,速冻调理食品500多亿元,均比2005年增长一倍以上。三是重点龙头企业增多。2010年末,全省过亿元的重点龙头食品企业超过1300家,比2005年增加600多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100多家,比2005年增加500家;50亿元以上的15家,比2005年增加11家;100亿元以上企业6家。
3、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以来,我省食品工业科研和技改投资增多,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加快,食品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2010年末,有13家食品企业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7家食品企业获省级技术中心,分别比2005年增加9家和41家。目前,我省食用植物油、肉类加工、乳制品、淀粉糖及功能糖、真空冷冻干燥食品、速冻调理食品、啤酒、葡萄酒等行业的重点龙头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4、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制订完善食品相关法规、标准,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管理体系,支持食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体系等认证,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食品质量监管力度,增强
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目前,全省大、中型食品企业基本上建立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近9000家企业获得了1万余张食品生产许可证;2006年以来共制订、修订地方食品标准近300余项。2010年,食品生产环节监督抽查合格率达87%以上,其中白酒、啤酒等重点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食品流通环节检测合格率达86%以上;出口食品检验合格率为99.8%。
5、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2006年以来,食品工业认真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有关政策,认真抓好啤酒、白酒、酒精、淀粉及淀粉糖等行业清洁生产示范工作,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先进工艺技术,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西王、保龄宝、阜丰、菱花、鲁洲等玉米深加工企业实现了玉米产业链多层次开发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青啤、景芝、生力源、古贝春等酿酒企业积极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取得较大成绩。目前,全省有16家食品企业被命名为山东省环境友好型企业。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淘汰落后产能的规定要求,对年生产能力3万吨以下的酒精、味精以及工艺落后、能源资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或依法关停。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目前,我省食品工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五点。
1、初加工和低档产品多,深精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少。2010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占全省食品工业的72.45%,食品制造业占18.28%,饮料制造业占9.27%。
2、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中小食品企业技术研发投入资金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1%,核心技术和重大技术自主创新率低。
3、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多数小型食品企业质量管理和标准化体系不健全,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
4、食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粮油、肉禽、果蔬、水产品加工等行业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需进一步提高。
5、食品专用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大多数食品企业缺少稳定的专用原料生产基地,分散农业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等方面不能适应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一)有利因素
一是政策环境较好。各级政府重视食品工业,加大了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发展条件好。特别是我省将要实施“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海洋食品产业将成为发展的重点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二是优势产业竞争力强。玉米深加工、畜禽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食用植物油、啤酒、葡萄酒等优势产业将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三是食品行业名牌产品数量多,国内市场占有率高。青岛啤酒、张裕葡萄酒、鲁花花生油、龙大食品、西王淀粉糖、保龄宝功能糖等知名品牌省外市场发展快,产能扩张迅速。
(二)不利因素
一是竞争压力加大。近几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对我省食品工业发展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二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力增大。“十二五”期间,食品原材料
价格、劳动力成本仍进一步上涨,推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对食品企业生产经营将产生较大影响。三是部分食品行业原料供应省内难以保证。目前,玉米加工、花生油等行业原料省内供给严重不足,30%以上加工量需要由省外或国外购进,大豆、啤酒大麦和模拟蟹肉、鱼糜制品原料等全部依赖进口。四是部分行业节能减排压力大、企业技术改造任务重。食品生产大多属于传统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能源、资源消耗率相对较高,企业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高食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坚持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提高食品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全面实施名牌战略,加强食品标准、质量安全和诚信体系建设,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加强食品企业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提高食品工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全省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加强市场调研,开发生产市场销路好、潜力大、附加值高的产品,不断创新市场营销机制,适应国内外市场发展的需求。
2.突出技术创新原则。加快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的研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食品工业,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优化食品产业结构。
3.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流动,抓好重点产品,促进产业延伸,培植和提升具有特色的食品优势产业集群。
4.坚持名牌带动原则。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依靠树品牌、创名牌、讲诚信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5.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原则。加强专用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建立健全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和标准化体系,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全过程受控,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6.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原则。加快清洁生产先进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促进食品工业可持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末,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0亿元,年均增长18%;工业增加值5300亿元,利税1900亿元,利润12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00家,50亿元以上企业32家,100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试验室100家以上,国家级食品龙头企业的技术装
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品制造业的产值占全省食品工业的比重提升10个百分点;全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15%以上;八大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0亿元,占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20%。
四、发展重点
(一)粮食加工业。小麦加工以增加面粉品种和提高面粉出粉率为重点,大力发展各类食品专用粉、营养强化粉、小麦谷元粉、面制品、改性淀粉等精深加工产品。重点扶持:民天、半球、白樱花、发达、利生、泰裕、永乐等企业。玉米加工以玉米淀粉为基础向深加工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玉米改性淀粉和糖、醇、酸等系列深加工产品,提高玉米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扶持西王、保龄宝、鲁洲、雪花、诸城兴贸、寿光金玉米、青援、山东龙力、沂水大地等企业。
(二)食用植物油加工业。重点发展花生油、玉米油,积极开发营养保健食用油和食品专用油,稳定发展大豆食用油,提高专用油的比重。充分利用我省大豆饼粕、花生饼粕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浓缩蛋白、组织蛋白、专用分离蛋白、蛋白活性肽及大豆改性蛋白、蛋白粉、低聚糖、多糖、黄酮、纤维等高附加值的产品。重点扶持鲁花、龙大、三星、西王、香驰、渤海、嘉冠、蓝山等企业。
(三)畜禽加工业。稳定发展冷冻猪肉和高温肉制品,重点发展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等深精加工制品。鲜肉制品向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熟肉制品向多品种、系列化、营养化、易存储、食用方便方向发展。采用生物等先进技术,搞好畜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行食品国际注册,努力扩大肉制品和生物制品出口。加大推行定点屠宰工作力度,提高屠宰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重点扶持金锣、得利斯、龙大、九联、诸城外贸、凤祥、六和、盈泰、德州扒鸡、绿源等企业。
(四)水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罐头、速冻调理食品、海带食品、鱼糜、鱼片和调味料等深精加工产品,大力开发系列营养方便食品,提高水产品加工品附加值,加大藻类和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我省水产品加工优势,寻求国际合作,做好水产品来料加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扩大水产加工出口。重点扶持好当家、泰祥、波德隆、京鲁、亿路发、昌华等企业。重点抓好威海、烟台、青岛、日照海洋水产及微山湖、东平湖湖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五)果蔬加工业。扩大加工广度和提高精深加工,减少资源损失和浪费,提高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果品加工以发展浓缩果汁、天然果肉原汁及复合果汁饮料、罐头为重点,开发多风味的果冻、果酱、果酒、果脆片等产品。蔬菜加工以发展FD干燥蔬菜、芦笋罐头为重点,稳定发展速冻保鲜菜等产品。重点扶持安德利、鲁菱、汇源、康发、龙大、万福、安丘外贸、恒润、华光、宏泰等企业。
(六)焙烤及方便食品。焙烤食品重点发展传统名特食品、中高档饼干、中西糕点以及老年人需求的保健营养食品。重点扶持青食、青援、金乔、益康等企业,抓好沂水县饼干产业集群的建设。方便食品重点发展方便面、方便主食品、速冻面食品、即食食品、休闲食品等,大力开发适应生活快捷、方便安全的型方便食品,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七)酿酒业。白酒行业要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重点发展芝
麻香型、浓香型和兼香型名牌白酒。重点扶持扳倒井、生力源、景芝、古贝春、趵突泉、兰陵、孔府家、花冠等企业。啤酒行业要积极开发各种风味啤酒,提高啤酒的风味稳定性和新鲜度,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扩大产品出口。重点扶持青啤、烟台朝日、泰山克力策三孔(燕京)等企业。葡萄酒行业要抓好原料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全汁发酵干型高中档葡萄酒,有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可发展有特色、高品位的生态旅游葡萄酒庄,促进葡萄种植、加工、旅游消费一体化。以烟台张裕、中粮、威龙为龙头,抓好烟台葡萄酒产业集群建设。
(八)乳制品。加强和规范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原料奶的质量,全面推广机械化挤奶和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的模式,配置先进的检测设备仪器,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冷链运输、储存能力,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发展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和配方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积极开发多风味、功能性、高附加值的乳制品。有条件的企业可适当发展干酪、乳清和奶油等。重点扶持得益、佳宝、亚奥特等企业。
(九)调味品。采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现有企业的更新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改善生产卫生条件,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稳步发展酱油、食醋、酱类、酱菜、味精(鸡精)、芝麻香油等调味品的同时,重点开发复合调味料、新型调味品、方便调味料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以及低钠盐产品。重点扶持菱花、三
九、阜丰、欣和、玉兔、德馨斋、富氏、巧媳妇、玉堂、福瑞等企业。
(十)食品添加剂。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发展现有主导产品,限制化学合成及安全性较低产品发展,重点开发天然高安全性产品。乳化剂重点发展单甘脂、卵磷脂、大豆磷脂等;营养强化剂重点发展氨基酸、维生素、β—胡萝卜素、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等;甜味剂重点发展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及低聚糖醇、山梨醇等,防腐抗氧化剂重点发展山梨酸、异VC钠、儿茶酚、丙酸盐系列产品等;增稠剂重点发展黄原胶、改性淀粉等。
五、发展措施
(一)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制订科学的营销策略,建立新型的营销机制,提高营销队伍素质,完善连接国内外市场的营销网络,加强市场调研,把准市场变化趋势,有针对性的组织参加国内外重大食品展会,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有关权威认证,加强与国际间大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引进国外资本、先进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努力提高食品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食品出口水平。
(二)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完善自主创新机制,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打造食品工业自主创新平台。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注重培养和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强力技术支撑。增加技术改造资金投入,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设备,加快传统食品产业的改造,提高食品工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优化投资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全省食品工业结构升级。
(三)全面实施品牌推进战略。制订食品工业品牌发展规划,强化企业品牌意识,扎扎实实地推动品牌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开展山东省食品行业品牌创建活动,培植和发展一批特色突出、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竞争能力强、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知
名产品、知名企业、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食品工业园)和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加快食品产业的聚集,提高农副产品的加工深度和食品工业增长的质量,推动食品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四)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安全师培训工作,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质量控制管理和标准化生产体系,实现从原料生产到食品加工、储运、销售等全过程监控。要认真贯彻执行工信部等十部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增强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快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建全企业诚信制度,严格食品市场准入,加大食品质量管理和监管力度,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五)推进节能减排。全面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量为重点,推广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食品工业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和废水废弃物的综合治理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实现食品工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六)搞好食品原料基地建设。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的原则,建设一批适应食品工业发展的专用原料生产基地,逐步使原料基地建设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原料生产基地或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发挥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形成互利互惠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
(七)加快鲁西及基础薄弱地区食品工业发展。我省西部及食品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地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龙头企业少,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与东部地区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要制订扶持发展政策,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内外公司通过合资、股权收购、租赁等方式去西部及基础薄弱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市场辐射面广等有利条件发展食品工业。通过强弱结合、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企业扩张和区域经济发展双赢,培育食品工业新的增长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省食品工业协会 编制)
第四篇: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原材料基础工业,产品范围包括三大部分,即建筑材料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物材料。我省是建材大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工业体系较完整,区位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建材工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十二五”是我省建材工业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战略时期。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经验,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我省建材工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基本情况
(一)发展特点
1、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2009年与2005年相比,规模以上建材企业达到3430户,增长了61.03%。完成销售收入3509.1亿元,增长1.28倍;完成工业增加值1074.1亿元,增长1.21倍;实现利润255.9亿元,增长1.48倍;实现利税404.3亿元,增长1.33倍。以上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出口创汇额由2005年的10.39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4.99亿美元,增长44.27%,居全国第三位。
2、主要产品产量适度增长。2009年与2005年相比,水泥完成1.42亿吨,居全国第二位,比2005年的1.41亿吨略有增长;平板玻璃完成6092万重量箱,居全国第三位,增长27.95%;建筑陶瓷完成12.76亿平方米,居全国第三位,下降11.33%;玻璃纤维纱完成46.85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增长71.92%;石膏板完成5.62亿平方米,居全国第一位,增长70.30%;花岗石板材完成6036.65万平方米,居全国第二位,增长53.17%。推广散装水泥8391万吨,散装率达59.78%,分别列全国第一位和第六位。
3、已经形成较完备的建材工业体系。到2009年,我省建材工业已基本形成了以水泥及制品、平板玻璃及加工、建筑卫生陶瓷、非金属矿深加工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传统房建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建材机械加工等多产业、多门类、多层次的较完备的建材工业体系,成为我省六大传统产业之一。通过资源与市场的合理配置,产业布局日趋合理,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水泥、玻璃、陶瓷、非金属矿采选加工、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石膏板等产业基地。水泥工业已形成集中生产熟料,分散配套粉磨的生产格局。
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水泥工业经过多年的淘汰落后和发展新技术,使产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得到全面提升,新型干法水泥产能比重达到了60%,比2005年的40%提高了20个百分点;水泥企业平均规模由2005年的37.3万吨提高到43.5万吨,山水和中联两大企业集团产能已占全省总产能的42%,占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能的63.81%。预拌混凝土产能约达2亿立方米。玻璃工业的浮法玻璃比重已达到95%以上,适用于建筑节能的新产品不断增加,深加工率不断提高。建筑卫生陶瓷在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加花色品种,增强配套能力,提高产品档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型建材以积极推广新型墙材为重点,加快淘汰实心粘土砖,不断提高新型墙材的生产和应用比例。无机非金属材料已形成了以泰山玻纤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在数量上跃居世界第五位,而且在产品的开发及深加工等方面已具国际先进水平。
5、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步伐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形成,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不断加快。山水集团、泰山玻纤、金晶集团、德州晶华、威海蓝星、中联水泥、泰山石膏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推动行业的自主创新发挥着领率作用。至2007--2009年,山东建材名牌产品总数已达到79块。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企业普遍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使建材工业的技术装备整体水平有了全面提升。
6、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依靠科技进步,把结构调整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和挖掘建材工业在吸纳消耗各种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全行业综合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消纳量达到3500万吨以上,建成投产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站11座,总装机总量100兆瓦,吨熟料发电35千瓦时以上,年节标煤23.5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2万吨。水泥单位综合能耗达到110千克标煤/吨,玻璃单位能耗达到18千克/重量箱。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水泥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全省立窑水泥产能尚有3000多万吨。占水泥总量20%多。玻璃生产的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平板玻璃的深加工率较国外差距更大。建筑陶瓷行业个性化、高附加值产品少,名牌产品少,产品同质化严重,产业配套水平低,个别地区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落后工艺仍占一定比重,先进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缓慢,低端产品多,许多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非金属矿物材料深加工产品比重较小,高附加值产品少。全省仍有砖瓦厂3000多家,占地20万亩,每年生产实心粘土砖200多亿块标砖,毁田4万多亩。我省60%的石材产量为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所生产,石材加工企业70%是小型企业。
2、可持续发展问题仍是建材工业面对的最大挑战
建材工业对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都严重制约建材工业的发展。目前建材及非金属矿山采选技术比较落后,大部分乡镇矿山仍处于人工开采、手工分选的落后状态,分选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乡镇和个体矿山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开采或乱采滥挖等现象,使资源受到破坏。烧建材工业又是高耗能工业,其产品大都经过高温烧成或熔制工艺过程,建材工业能耗仅次于电力工业,居全省第二位。如水泥,水泥生产吨熟料耗标准煤110千克; 全省水泥工业年耗煤达1600多万吨,约占全省煤炭产量的11%。环境污染较重。建材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水泥生产中粉尘和废气的排放。目前我省水泥粉尘排放量占全省粉尘排放总量的80%。加上建材工业燃料构成以煤为主,每年CO2及SO2、NOX等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为严重。
二、“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为前提,以加强宏观调控、淘汰落后,优化结构为主线,重点发展优质水泥、优质浮法玻璃和中高档建筑卫生陶瓷;完善、延长建材产业链,提高产业综合配套水平;积极培育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各种轻质、高强、低能耗的新型建筑材料,特别是新型墙体材料和化学建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是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大对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形成建材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市场为导向,支持优势企业发展,扶植特色产业集群,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建材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我省建材工业由大变强和可持续发展。(二)主要目标
2015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经济增长目标。建材工业增加值达到2400亿元,年均增长25%;出口创汇22.5亿美元,年均增长10%。
2、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目标。水泥熟料产能1亿吨,全部淘汰立窑水泥,水泥散装率70%;平板玻璃产能9000万重量箱,进一步提高优质浮法玻璃比重;建筑陶瓷产能12亿平方米,进一步提高高档建筑陶瓷比重,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到90%以上。
3、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科技进步对建材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延伸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主要建材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建材产品平均能耗降低15%;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力度,使用总量提高20%;水泥企业粉尘总量减少40%,建材企业生产达到环保要求。
三、“十二五”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水泥工业
1、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优化结构。“十二五”末,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亿吨。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大型化装备,五年内全部淘汰立窑水泥产能,相应增加日产4000吨以上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和年产100吨以上的的水泥粉磨站,根据市场需求,研究开发新的特种水泥。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区域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原则,从全省资源分布以及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水泥工业布局进行合理调整。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及沿海城市和旅游城市禁止再建新的水泥生产线,同时要有计划地减少上述城市熟料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我省水泥工业原则上不再布新点,要支持优势企业集中布点,规模化生产。要加快大型水泥出口基地及散装水泥出口配套设施建设,以适应水泥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要求。
3、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推进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推动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重点支持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鲁南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等集团的发展,使其水泥熟料产能占全省水泥熟料总产能的80%以上。通过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规模化程度,使企业平均规模达到100万吨左右。引导大企业、大集团向上、下游产业发展,延长水泥产业链。
4、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治理污染。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研究开发可利用废渣的超细粉磨技术,由此达到节料、节能和环保的目的。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强化污染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水泥粉尘和烟尘的达标排放,彻底改变水泥工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对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沿海城市和旅游城市的水泥企业进行重点治理,强制关闭一批污染重、能耗高的企业。
(二)平板玻璃工业
进一步提高玻璃实物质量,发展深加工产品,加强硅砂等原料基地建设,加快企业重组联合
1、重点发展优质浮法玻璃。通过技术优化与集成,全面提升浮法成套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使玻璃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超薄、超厚及大规格产品,开发多品种着色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等,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研究深加工玻璃应用技术,开发新品种,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以适应建筑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及其它相关产业发展需要。
2、抓好硅质原料开发,实现基地化和商品化生产。发挥我省硅砂储量丰富、品质优良的资源优势,建设优质硅砂原料基地,实现玻璃硅质原料的标准化供应。同时,对纯碱、芒硝、白云石、长石等原料的生产和供应亦要进行定点和规范,以确保原料质量的稳定可靠。
3、加快企业重组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十二五”期间,我省玻璃工业原则上不再布新点,重点支持金晶、蓝星、晶华等大型优势企业集团发展。推动淄博、青岛、威海、德州等地玻璃企业实现强强联合,组建大型玻璃企业集团,发挥整体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快滕州市现代玻璃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建筑卫生陶瓷工业
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加快基地化建设。
1、实施总量控制,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工艺装备水平。限制中低档产品发展,淘汰低档、低规模建筑陶瓷生产线和卫生陶瓷生产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采用新工艺、新装备、淘汰落后工艺装备。改善燃料结构,节约能源,鼓励采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焦炉煤气等洁净燃料,淘汰以煤和重油为燃料的工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用工业尾矿和黄河淤泥、淤砂等作原料生产建陶产品。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
2、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综合配套能力。建筑陶瓷重点发展大规格、多花色、多品种以及防潮、抗冻、抗菌和高强度产品;卫生陶瓷要向优质、节水、配套以及健康型、舒适型、豪华型发展。要不断研究开发新产品,进一步增加高档产品比重,注重开发多功能配套产品,延长、完善产业链,提高综合配套能力,以满足和适应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要求。
3、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按照专业化、标准化、配套化的要求,搞好淄博、临沂建筑陶瓷工业基地和潍坊卫生陶瓷工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中高档产品。加快建设陶瓷原料基地和色釉料生产基地,发展原料专业化工厂,改变目前落后的坯料配制和色釉料制备工艺。鼓励建设与卫生陶瓷配套的五金件、塑料件生产基地以及卫生间整体配套基地。搞好产、学、研联合,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四)新型建筑材料工业
以建筑市场为导向,以改善建筑功能和推进住宅现代化为目的,围绕“节土、节能、利废、环保”的发展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发展系列化、配套化、标准化的新型建材产品,重点抓好墙体材料革新,尽快使新型建材产品在全省建筑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1、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降低实心粘土砖的比重。重点发展空心砖、混凝土空心砌块和各种轻质板材。空心砖要重点发展利用废渣的高掺加量、高孔洞率、高保温性能、高强度的承重多孔砖和外墙饰面的清水墙砖;混凝土砌块要重点发展承重砌块、双排孔或多排孔的外墙保温砌块及装饰砌块等;轻质板材要重点发展与住宅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相匹配的机械化生产的轻质多孔条板、外墙复合保温板和带装饰面的装配式板材。充分发挥我省石膏资源丰富的优势,调整结构,淘汰落后。进一步扩大石膏轻质复合墙体材料生产规模,淘汰年产2000万平方米以下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限制年产3000万平方米以下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建设;鼓励开发玻璃纤维增强石膏、玻纤面石膏板、有机纤维面石膏板等石膏基复合材料及其系列制品,扩大石膏在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利废产品。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做原料生产墙体材料,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研究开发和推广利用煤矸石、粉煤灰、页岩等生产空心砖和装饰砖的新技术与新装备,推广高掺量高空洞率、高强度粉煤灰、全煤矸石烧结空心砖新工艺。发展生态建材产品,开发采用农作物秸杆为主要原料生产环保型轻质板材的新技术、新工艺。继续抓好利用建筑垃圾和黄河淤泥、淤砂生产墙体材料的示范基地建设,尽快实现集约化生产。
2、加强主导产品开发应用,加快化学建材产业化发展。化学建材要以发展塑料管道、塑料门窗、土工材料、新型防水材料和建筑涂料为重点,带动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产品的发展。新型防水材料要重点发展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三元乙丙、聚氯乙烯等新型高分子防水卷材,积极发展聚氨酯和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努力开发硅酮、聚氨酯密封膏等建筑密封材料,淘汰低性能的纸胎沥青油毡。建筑涂料要重点发展环保型乳胶漆和高性能水乳型外墙涂料,逐步淘汰聚乙烯醇类及其改性涂料和各类溶剂型内墙涂料,进一步提高玻璃空心砖、建筑涂料在内外墙装饰中的应用比重。新型装饰装修材料要重点发展高装饰性、耐久性、抗玷污性、低毒、无毒环保型材料,重点开发防火、阻燃、节能、节水等新型化学建材产品。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提高节能减排工艺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同步发展配套产品,进一步提高新型化学建材的配套应用技术水平和配套产品的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新型内外墙装饰材料、现代门窗以及新型管材管件等建材产品,加快新型建材的 基地化、产业化发展。
(五)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
大力促进玻璃纤维工业的战略性可持续发展,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复合材料工业的集约化发展,促进特种纤维、高性能陶瓷、人工晶体等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1、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加快发展无碱池窑拉丝先进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无碱玻纤生产能力。把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作为我省的战略性优势企业进行重点扶植,在企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加快扩张,使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优势企业加快新产品研制开发,重点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特种用途的玻璃纤维及制品,如,风电叶片玻纤材料,覆铜板玻纤电子布,扩大玻璃纤维应用领域。淘汰坩埚拉丝等落后工艺,加快发展与池窑拉丝配套的产品应用开发和制品深加工。
2、复合材料工业要向自动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片状模塑料模压(SMC)工艺、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和纤维缠绕技术及拉挤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大力发展绿色玻璃钢-热塑性复合材料(FRTP)制品及配套原材料和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环境。积极开发新产品,加快主导产品的专业化生产。重点建设泰山复合材料产业园、德州玻璃钢产业基地,把高起点、集约化、规模经济化做为发展目标,推动复合材料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如以高强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以及混杂纤维为增强材料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等,以满足航空航天及国防等领域的需求。
3、重点发展结构陶瓷、功能陶瓷两大系列产品,加快产业化步伐。重点抓好结构陶瓷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功能陶瓷材料,采用先进的粉体合成和加工技术,专业化生产各种高纯超细粉料,如氧化铝、氮化硅、钛酸钡和氧化锆及常温远红外材料等,以满足特种陶瓷生产需要。推动人工晶体的产业化发展,建立人工晶体工程化基地,加快新品种、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建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科研开发体系,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快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
(六)非金属矿物材料工业
加强对非金属矿资源的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新型矿物材料及精细技术功能材料,加强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研究,不断开发新产品。积极开发新一代非金属矿物原料,研究非金属矿产品提纯、超细改性技术及设备,非金属矿产品改性、复合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
1、加强石材资源的保护性开采,重点建设名优石材基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深加工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异型材、超薄型石材等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名牌战略,使石材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集约化生产。大力培育莱州、平邑、五莲等石材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以莱州市为中心的北方石材基地,发挥山东石材的整体优势。
2、抓好滑石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如超细滑石粉、改性滑石粉、无菌滑石粉以及造纸、塑料、医药、化妆品用的各种功能滑石粉及母料。加强矿山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四、“十二五”发展主要措施(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认真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加强调查研究,从行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及时提出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促进行业健康、协调发展。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国有资产出售和国有股份转让,使国有资本逐步从不具竞争优势的传统建材领域退出,投入到成长性更好的新型建材和高新技术领域。改善资本结构,加快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非国有化改造。推进建材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发展新型建材、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物材料,改造传统建材工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向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倾斜,逐步取消立窑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免税政策。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关闭一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
加快行业管理的法制化、社会化步伐。通过建立和完善建材行业管理地方性法规,尽快将建材行业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行业发展研究咨询机制,组建专家库,对建材工业发展战略、项目投资、技术创新等提供决策咨询;加强对行业协会、学会和研究会等中介组织的管理和培育,充分发挥它们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建材行业的社会化管理。
(二)用信息技术带动建材工业的发展 推进信息技术在建材行业中的应用,在企业中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建立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等系统,率先在大中型企业实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监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改造和完善生产工艺。用2年时间,统计口径内的所有企业全部接入互联网,大中型企业建立起独立网站、企业网页及内部网络管理系统。
(三)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支撑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大中型企业要建立技术中心,围绕市场需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大力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支持和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省)级技术开发中心。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企业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或共同组建技术开发机构,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共同组织攻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重点支持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转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新材料领域863计划和新材料领域重大专项的竞争。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立足优势产业,依托重点企业,追踪世界前沿技术,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把引进关键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大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施人才工程,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多形式、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快建材科研人员的知识更新。
(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全行业开展以节能、节水、节材为重点的节约活动,减少资源消耗。引导建材企业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管理体系,修订完善各项节能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研究制定可行的节能措施和目标。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和工艺,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中原燃材料及其他材料的消耗。开发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大力发展绿色建材。落实国家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消减废弃物的鼓励政策,大力支持能源和资源投入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低,不污染环境并可回收利用的绿色建材产品的发展。强化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禁无证开采和乱采滥挖等破坏性开采,限制不具备合理开采规模的小型企业、个体企业低水平开采,鼓励合理开采,综合利用,加强资源的集约利用。大力发展环保生态建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用工业废渣、废料做原料生产建材产品,加快对建筑垃圾和黄河淤泥、淤砂的规模化利用,重点建设一批有规模经济的利废建材生产示范基地,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加强污染防治,搞好环境保护。加大污染治理措施,控制水泥粉尘和烟尘排放。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研制开发具有国际水平的环保设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以全程控制污染战略取代末端控制战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新建和扩建生产线要全部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尚未达标的企业必须进行以环保达标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限期实现环保达标;对污染严重且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达标的企业要进行淘汰。
(五)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发展
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步伐。推动企业产权在不同企业、不同所有制之间依法合理流动,加快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公司法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规范化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按照扶优扶强、优化资产结构的原则,采取股份制、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组建一批主业突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其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产业的集中化、大型化、基地化,带动行业的发展。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强对大企业、大集团的扶持,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其健康发展。重点支持以新材料为主导产品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加快高新技术在建材领域的应用。打破地区和行业壁垒,尽快培育和组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快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规范中小型建材企业民营化工作,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建材行业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数量和影响力。坚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并重,积极引导、鼓励企业从国内外广泛吸纳可用之才,创造育才、引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创建国内一流的新型材料研发中心与孵化基地,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六)实施市场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以适应市场国际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我省建材工业的比较优势,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开发高技术出口产品,培育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发展深加工产品,改变长期依靠原矿或初级产品出口的状况,进一步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扩大出口创汇。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抓住国际性产业转移的机遇,通过加强与国际大公司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推动技术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方针,积极探索利用外资的新方式,通过引进外资,跟上世界技术进步的主流,加快建材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在境外投资建厂,发展国际贸易,开发新的市场资源。
第五篇:山东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范文]
山东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根据山东省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要求,为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我省把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服务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发展速度加快。201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4429亿元,比2005年增加8509亿元,总量规模明显扩大,居全国第3位。五年累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2363亿元,年均增长13.4%。二是贡献明显提高。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个百分点;服务业实现地税收入939.3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达到56%;预计服务业从业人员206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2%,比2005年增加350万人。三是投资增长显著。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完成11377亿元,同比增长26.9%,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的比重达到48.9%。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370亿元,年均增长26%,促进了重点服务业城区、园区、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成为推动全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四是发展环境优化。服务业领域改革进程加快,文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投资、金融、财税等改革迈出新步伐;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实际,- 1 -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了服务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 全省初步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服务业工作机制。
“十一五”时期,我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把国家政策与我省服务业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服务业发展积累了经验:加强宣传、统一思想认识,全省上下形成发展服务业的浓厚氛围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前提;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是服务业工作的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服务业科学发展的先导;坚持创新、突出工作重点是服务业发展取得成效的关键;明确责任、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是调动各级各部门发展服务业积极性的重要保证;优化环境、政策扶持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必要手段。但是,从总体上看,我省服务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增加值占比较低。尽管全省服务业总量规模在全国列第三位,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2010年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仍低6.4个百分点,分别比广东、江苏低8和4.3个百分点。二是投入相对不足。服务业投资占比不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与沿海省市相比差距较大。2010年,我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6个百分点,分别比广东、浙江低17.5和10个百分点。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我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42.3%,分别比广东、江苏高10.5和5个百分点;金融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8.2%,分别比广东、江苏低 - 2 - 4.1和3.6个百分点。传统服务业占比过高、现代服务业占比较低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
纵观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环境和我省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十二五”时期,我省服务业发展既有有利因素,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看,推动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十二五”时期我省服务业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从有利的方面分析:
(一)宏观环境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从国际环境看,国际金融市场逐步趋稳,国际服务业转移步伐加快,“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将成为我省利用外资的亮点。从国家宏观政策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经济发展的主线,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这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从我省经济基础条件看,我省工业、农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区位优势明显;我省服务业规模快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持续增长,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已经具备了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十二五”时期,我国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将加快推进,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有利于非公有制服务经济的发展;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不断完善,企业非核心业务的剥离,将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事业单位改革稳妥推进,将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
- 3 - 好的环境。同时,服务业自身改革步伐加快,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水平提高,发展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三)制造业强省建设要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我省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迫切需要将产前、产中、产后非生产性业务外置给专业服务机构承担,这为发展研发设计、科技信息、金融、商务服务、现代物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创造了条件。“十二五”时期,我省推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必将为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四)城市化进程加快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服务业的规模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十二五”时期,我省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将由2010年的49%提高到55%。这意味着将有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加之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将对服务业产生更大的需求,为我省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拉动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居民消费将逐步从温饱型、舒适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更加注重消费质量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将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由过去的预防性储蓄逐渐转变为适度超前消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是未来一个时期促进我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六)现代科技为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我省科研 - 4 - 力量较强,“十二五”时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换步伐的加快和在服务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将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创新能力,为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
(七)扩大开放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已经结束,金融、旅游、商务、贸易等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将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人才、技术等进入我省服务业领域,同时也有利于我省发挥比较优势,扩大齐鲁文化、教育、劳务合作、工程承包等服务贸易出口。“十二五”时期,我省服务业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
同时,也应看到,“十二五”时期,我省服务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进入一个艰难的调整期,全球贸易摩擦和经济动荡可能会贯穿整个“十二五”期间,这将对世界自由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我省作为沿海省份出口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从国内经济发展看,在金融危机冲击下,面对全球经济疲软的前景,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转方式、调结构”促经济增长的动力还不稳固,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从我省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看,我省经济处于工业化后期,一产二产发展势头强劲,三产内部结构层次低,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十二五”时期,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困难和压力较大。同时,我省南临长三角,北接京津冀,这些区域发展较快,对我省服务业发
- 5 - 展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三、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任务目标和指导原则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是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是有效缓解能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扩大对外开放新形势、提高全省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吸纳新增就业、惠民生、保稳定,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内在要求。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坚持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增强素质、提高层次为主线,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促进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业;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布局,强化载体建设,培育服务名牌,构建起与生产、生活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为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
(二)任务目标。到“十二五”末,力争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到2.7万亿元以上,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左右。“十二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
(三)指导原则。
- 6 -
1、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强化政府推动,积极推进服务业重点行业改革,通过体制改革释放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服务业企业改革;培强做大服务业市场主体,优化服务业企业的组织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
2、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统筹考虑,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把突出发展城市服务业与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统筹考虑,促进城乡服务业共同发展;把提升东部沿海和先进地区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与扩大中西部地区服务业规模和优化结构统筹考虑,促进东、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协调发展。
3、科学布局,优化发展。发挥各地优势,合理规划服务业发展布局,形成地方服务业发展特色;明确区域服务业功能定位,促进服务业在空间上相对集聚,通过服务业集聚区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优先培育服务业发展载体,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区域服务业的率先发展。
4、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抢抓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资本输出的机遇,扩大服务业引进外资和外地资本规模,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培养与引进服务业人才并举,强化对服务业的智力支撑;加大拓展国际市场的力度,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5、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引导鼓励服务业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服务业的引领作用;培育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创造新的价值,优化服务供给结构,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着力改善民生;扶持服务业企
- 7 - 业服务创新,培育服务名牌,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产品,引领并创造消费。
四、服务业发展布局
“十二五”时期,依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确服务业区域功能定位,引导服务业合理集聚发展,逐步形成“突出两核、提升两翼、拓展两沿”的服务业发展布局。
(一)突出两核。突出发挥济南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青岛在山东半岛城市群服务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把济南、青岛发展成为面向全国、服务全省的服务业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依托便捷的交通,在空间上形成以济南为核心,以淄博、泰安、德州、滨州、聊城、莱芜为周边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全省服务业的发展引领区。山东半岛城市群依托港口和交通区位优势,青烟威潍配套联动,打造半岛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成为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导区。
(二)提升两翼。抓住黄河三角洲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机遇,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和鲁南经济带的服务业,提升我省南北两翼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全省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北翼的黄河三角洲服务业发展带,突出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构建完善的服务业体系,提升服务功能;南翼的鲁南服务业发展带,依托区位交通优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旅游等服务业,培育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和基地。
(三)拓展两沿。充分发挥运河航运、文化旅游和生态资源 - 8 - 优势,把运河沿岸打造成物流、文化旅游和宜居的生态经济带。发挥黄河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为龙头,以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为重点,把黄河生态旅游打造成山东省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五、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及重大投资项目
“十二五”时期,围绕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批零餐饮、科技信息、商务服务、家庭服务、房地产、文化旅游、社区服务和农村服务业十大重点领域,着力培育重点服务业城区、园区、企业和项目四大载体,全面提高我省服务业发展水平。
(一)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适应我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快构建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全省服务业跨越发展的主体。
1、金融业。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大力推进金融产业化,全面提升我省金融业综合竞争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统筹城乡金融发展,鼓励大中型金融机构向县域延伸,促进和带动农村金融发展;围绕我省实施区域带动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重点区域金融业发展,加快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增强金融资源的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吸引外资银行来鲁创业发展。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整合地方金融资源,积极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促进形成大中小银行的层次化竞争格局;做大做强恒丰银行、齐鲁证券、泰山财产保险等地方金融企业,发挥金融龙头带动作用;发展壮大城市商业银行,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培育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完善金
- 9 - 融中介服务机构。加快金融市场建设,着力构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等协调发展、运作规范、监管有力、交易便利的市场体系,积极探索发展新型金融要素市场和新型金融业态。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创新金融发展理念,完善金融创新机制,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开发市场细分化、差异化金融业务品种,稳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发展各类担保抵押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全民金融信用意识,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加强地方金融法规建设,优化金融监管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维护金融秩序,积极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到“十二五”末,金融业力争实现增加值3000亿元,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全省综合运输规划,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以国家高速公路和重点区域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为重点,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以加快铁路干线和城际铁路建设为重点,形成快速便捷的现代化铁路网;以提升沿海港口和内河航道综合通过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积极推进青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加快运河济宁北段开挖工程进度,支持枣庄、济宁提升运河航道等级,提高京杭运河山东段的通过能力;以开辟、增加国内外航线为重点,加快青岛、济南两大国际空港和烟台、威海、临沂、济宁、东营、潍坊等区域性机场的改造,着力提高我省航空客货运输能力。积极 - 10 - 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规划建设国家、省级、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现代物流园区,促进物流向中心城市、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物流园区集聚,构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提高物流效率;充分发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烟台保税港区的作用,加快建设日照保税物流园、淄博国际保税物流中心、临沂临港保税物流园和威海、东营、潍坊临港物流园,重点发展一批集海运、陆运于一体的大型运输企业,使沿海港口成为承接国际现代物流的平台和桥梁;内地以物流园区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提高物流业集聚发展的水平,重点发展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和特色物流,延伸物流服务网点到农村,提高城乡物流配送功能,鼓励现代物流企业实现集团化发展、连锁化经营、智能化管理,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骨干物流企业。提升邮政业发展水平,发挥邮政网络的优势,在做好邮政普遍服务、特殊服务和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加快发展邮政快递、邮政储蓄和邮政物流等业务。到“十二五”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力争实现增加值4300亿元,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6%以上,年均增长14%以上。
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大力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加大投入、规范建设的要求,加快通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三网融合”发展,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构建服务到所有乡镇的综合信息服务网。拓展服务领域,以软件和信息系统
- 11 - 集成为重点,加快建设公共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增值电信服务,提高信息服务、信息集成的水平,重点发展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等,促进信息服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和服务质量;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建立和健全信用、认证、标准、支付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积极发展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兴服务业态。在互联网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服务领域,通过建立完善物联网标准,规范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到“十二五”末,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力争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
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不断提高服务业自主创新能力。健全科技服务网络,加快科技创业园区建设,支持科技机构、技术交易机构建设公共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健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为科技创业服务的能力。增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加快技术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大中小企业创新联动,加快先进技术向中小企业辐射和转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支持计算机及应用软件和新兴科学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培育为创新主体,加速科技的传播与应用。加快科技推广应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和技术服务工作,推动科技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加快发展科技创业投资服务机构,为科技创业提供融资服务;加强和规范对知识产权 - 12 - 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重点提升科技服务质量。提高地质勘查业服务水平,逐步增加对地质勘查业的投入,加强基础测绘和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框架建设,提高地质勘查装备水平和研究分析能力,不断拓宽地质勘查服务范围,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搞好服务。到“十二五”末,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力争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
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适应社会化分工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租赁业,以融资租赁服务为重点,规范租赁市场,重点发展房屋、设备等租赁业务,实现融资与贸易和服务的结合。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着力发展会计和审计等财务类、律师和公证等法律类、信息和咨询等咨询类、代理和经纪等市场交易类中介服务业;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才推荐、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着力培育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水平,形成省、市、县、乡四级相互衔接,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中介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培育一批品牌商务服务企业。积极发展会展业,按照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贸易型为主的发展要求,重点培育济南、青岛、烟台和临沂等会展博览园,使之成为区域性会展中心;把济南信博会、青岛国际啤酒节和烟台国际葡萄酒节等一批节会,培育成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会展品牌。到“十二五”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力争实现增加值7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二)加快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以提高服务科技含量、- 13 - 规范服务标准和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1、批零餐饮业。推广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大力推进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改造零售业,大力推进商业结构和业态调整,加快发展超市、便利店、综合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重点推进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增强商业聚集效应;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电视购物、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发展网上商城;积极运用无线射频、条形码、商业智能等现代技术和管理软件,改造提升传统零售业。完善批发业,改造现有综合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强化市场经营管理,建立适合不同层次消费需求、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积极推进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在农副产品和工业品产地、销区或集散地,重点建设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批发市场,形成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辐射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品牌,增强批发经营在流通领域的控制力。提升住宿餐饮业,实施住宿餐饮业服务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弘扬鲁菜品牌,鼓励名牌、老字号住宿餐饮企业实施连锁化经营、集团化发展;推动中式快餐生产工业化、经营连锁化、服务标准化,促进家庭餐饮服务社会化。到“十二五”末,批发和零售业力争实现增加值7000亿元,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6%左右,年均增长13%以上;住宿餐饮业力争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2、旅游业。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发挥资源优 - 14 - 势,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弘扬“好客山东”品牌,加强以城市旅游品牌为重点的“好客山东”体系建设,强化品牌宣传,全面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树立城市旅游品牌形象,依托济南、泰安、济宁、青岛、烟台、威海等旅游重点城市,打造全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地和国际海滨旅游度假目的地。积极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以“三孔”、泰山、蓬莱阁为代表的传统知名景区,在山水圣人旅游线重点打造天下第一泉、尼山圣地、泰山封禅古道、齐长城等新文化景区;在黄金海岸旅游线重点建设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个滨海休闲度假酒店集群,推动国际邮轮旅游,加快发展海上游艇,重点打造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荣成好运角国际旅游区和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三大滨海旅游区,建设中国最大的休闲半岛;在运河旅游带重点建设台儿庄古城、微山湖、水上古城、水浒文化等旅游区;深入开发齐文化、沂蒙山文化;依托旅游城市、乡镇和特色旅游村,着力培育一批文化旅游休闲类服务业园区,推动文化旅游集聚发展。培育旅游大企业,深化旅游资源管理和投资体制改革,创新旅游区域协同发展和国际旅游合作机制,实施旅游大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推进银座、南山等十大旅游集团做大做强,争取5年内一至两家企业集团进入国家旅游集团行列前10名;鼓励以资产为纽带,积极推进旅游企业的重组、兼并、联合,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大企业上市融资。到“十二五”末,全省接待国内游客4.8亿人次,接待入境游客550万人次,力争旅游总收入55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3、房地产业。完善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市场机制和政府
- 15 - 保障机制,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合理引导住房消费,稳定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以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为重点,实施土地供应、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最大限度地解决中低收入和特困人群的住房问题。坚定不移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重点支持海尔、力诺瑞特、万华三家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发挥现代工业生产的规模效应,推进全省住宅产业化发展。引导房地产和建筑施工骨干企业组成战略联盟,与勘察设计、科研开发单位密切协作,提高企业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依法规范房地产市场,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需求;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房地产交易服务体系;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放开搞活住房二级市场;规范发展房地产中介市场,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依法规范物业管理,进一步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到“十二五”末,房地产业力争实现增加值22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
4、服务贸易。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我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能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贸易发展格局。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扩大运输、旅游、对外劳务及工程承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稳步提高文化、教育、医疗及设计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新兴服务贸易出口比重;鼓励各类有实力的服务贸易企业到境外设立经营网点或分支机构,增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服务业利用外资步伐,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 - 16 - 方面的积极作用;吸引国际知名服务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在我省发展,加快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加快形成以济南、青岛为核心,其他城市外包产业聚集区为辅助的“双核多点、特色发展”的服务外包区域发展布局。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外包,做大做强业务流程外包,积极开展知识流程外包,推进服务外包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开拓日韩、欧美、印度等国际市场,有效承接京津沪服务外包转移,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到“十二五”末,服务贸易在我省外贸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提高到10%,全省离岸服务业外包额力争达到35亿美元。
5、家庭和社区服务业。完善服务设施和网络,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化服务企业,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强化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老年公寓,从事养老服务业经营活动,在全省培育形成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实行连锁经营的养老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研究制定和推广养老服务业行业标准,规范养老服务业服务行为,面向市场,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构建家庭和社区服务网络,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加快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平台供需对接、信息咨询、服务监督等功能,整合家庭和社区服务资源,形成便利规范的家庭和社区服务体系;完善家庭和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和网点建设,鼓励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资、独资等多种形式兴办家庭和社区服务业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拓宽家庭和社区服务
- 17 - 领域,适应生活节奏加快的趋势,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等服务,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支持各类服务企业进入城乡社区,从事零售、餐饮、代购、洗染熨烫、喜庆、丧葬、心理咨询等社区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规范家庭和社区服务业市场,维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强化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人员和经营管理者素质,培育服务品牌。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好的家庭和社区服务体系,实现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家庭消费需求满足率达到90%以上。
(三)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适应人们消费需求多样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瞄准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加快推进服务创新,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逐步将其打造成为全省服务业的亮点。
1、创意产业。积极发展创意产业,通过科技支撑和市场化运作,使其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培育创意产业发展主体,重点培育一批数字技术、广播影视、动漫游戏、虚拟现实、表演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创意群体,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创意产业,大力支持民营创意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创意精品;促进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城市功能定位、突出地方特色,规划建设体现本土文化内涵和市场差异的创意园区;鼓励企业利用老厂房改造开发创意产业集聚区;完善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创意产业集群,提高市场竞争力。突出创意产业发展重点,以科技为支撑,做强做大文艺演出、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广告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动漫、网络传媒、网络 - 18 - 游戏、手机内容产业、网络出版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文化创意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发挥我省比较优势,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绿色设计、轻工业产品设计、纺织品设计、船舶设计、汽车设计、精细化工工艺设计、工业品外观和包装设计等工业设计,以及行业应用软件、制度设计、咨询策划和品牌营销设计等;大力推广虚拟现实技术,重点培育壮大一批专业的工业设计公司,充分发挥嵌入式设计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作用,把工业基础较好的青岛、淄博、烟台等市,发展成为面向全国、服务山东的“设计之城”。
2、节能环保服务业。适应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需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优先发展节能服务业,重点发展节能技术、节能监测诊断服务、节能咨询服务、节能环保贸易与金融服务等服务业;鼓励发展建筑物节能整改、工业企业整体节电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提供市场化节能服务。积极发展环保服务业,大力发展工业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鼓励企业自行回收利用废弃物;积极发展环保工程总承包服务,治理设施运营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大力扶持环保咨询、信息和技术服务业;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建立全省环保产业技术、人才、服务、产品等系统信息平台;培育集科研、设计、制造、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大型专业环境工程公司。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业,倡导绿色消费,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支持建立符合环保要求的专业化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再生资源企业做大做
- 19 - 强,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利用率。
3、健康服务业。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和生活方式变化的需要,积极发展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医疗、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服务业。倡导健康消费理念,加强健康教育,普及中医药等卫生保健常识,倡导预防保健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逐步使居民健康体检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个人健康管理和健康维护,使人们对疾病的态度从“重治”转为“重防”。培育健康服务机构,建立健全覆盖广、功能全的政府各级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服务机构,加快建设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健身基础设施,满足人们的基本健康需求;积极培育发展民营、合作、合资、独资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组织机构,加快发展健康产业,适应人们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规范发展各种非政府部门以及广大群众自发组建的健康社会团体,促进健康经验与学术交流,维护群体的健康权益。加强健康服务业管理,充分发挥健康服务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进一步完善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强化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准入管理,加强对健康服务业市场的监督管理。到“十二五”末,初步构建起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健康服务网络,基本满足人们的健康消费需求。
(四)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依托公共服务机构、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逐步构建起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供销社农资公司为依托,减少经营环节,开展以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 - 20 - 防治为重点的技术服务,完善农资配送服务体系。以农业部门为依托,完善扶持政策,多渠道增加投入,不断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提高农机作业率,扩大农作物疫病统防统治范围,完善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农作物疫病防控服务体系。以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为依托,强化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服务,加强流通环节质量监督检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以农业部门为依托,加强与电信部门合作,强化网络建设,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快速、便捷、优质的信息服务。以构建农村投融资新机制为重点,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担保公司等农村金融企业,支持建立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专业化农业担保公司和农业发展基金,形成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多渠道较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企业,围绕优势农产品,建设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创新营销方式,完善农产品加工营销服务体系。支持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储运设施,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网点,开展农产品、农资物流服务,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加快形成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民生活服务体系。适应农民消费需求,着眼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积极构筑标准化、规范化的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大力推进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工程,带动日用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通过配送网络,扩大鲜活农产品进城数量,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完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支持供销社推进以经营性服务项目为主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 21 - 建设,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搞好服务。
(五)促进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供给能力为重点,促进公共服务业普及发展,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社会满意水平。
1、教育。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加快实施学前教育普及计划和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改造我省基础教育硬件设施;推动城乡学前教育普遍发展,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普通高中内涵建设,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和普及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创新职业教育科研、专业和课程设置,贴近经济发展的需要,使职业教育成为连接产业与学校的桥梁与纽带,最大限度满足服务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实施高等学校内涵提升计划,优化层次、类型、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实施办学多元化,促进高等学校特色发展;积极支持我省高等学校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提升高等教育科研创新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到“十二五”末,教育实现增加值1600亿元,年均增长16%左右。
2、文化体育。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繁荣发展文化体育,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培育文化产业发展载体,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打造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在 - 22 - 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一批规模大、拉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强的文化产业重大项目,促进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着力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重点培育特色文化产品市场和网络文化市场;加快建设覆盖广泛、技术先进、传输快捷的文化传播渠道,推进大中城市演出场所连锁经营,推进广电网络跨区域整合;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保护文化知识产权,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发展文化新兴业态,积极发展以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发展。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数字多媒体广播、高清电视等广播电视新媒体产业;鼓励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服务,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促进文化消费,推出一批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文化精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培育城市、社区和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倡导和促进文化消费。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开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全民体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健全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广泛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推动群众体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大力推进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培育优秀运动员、运动队,加强体育院校建设,提高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使我省成为东部沿海文化产业高地和环渤海文化产业圈的重要支点。
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快建立与人民生活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普及公共医疗卫生
- 23 - 服务,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卫生信息网络、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到“十二五”末,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以综合性大医院为核心,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市场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加大政府社会保障投入,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尽快形成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与我省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到“十二五”末,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力争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16%左右。
围绕服务业重点领域的跨越发展,着力抓好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十二五”期间,全省规划投资建设重大服务业项目733个、总投资17593亿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项目278个、总投资6789亿元,生活性服务业项目403个、总投资9733亿元,公共服务业项目52个、总投资1071亿元。(详见附件《山东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项目汇总表》)。
六、保障措施
实现全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目标,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工作积极性,各市、各部门要形成共识,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按照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加快推进我省服务业改革开放,探索适合新型服 - 24 - 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快服务业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放宽非国有经济准入的限制,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服务企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积极推进服务价格和服务收费改革,完善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大力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实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积极推进机关、企事业等后勤服务部门的社会化改革。深化国有服务企业改革,对服务业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竞争性服务领域非公有制的比重;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服务业企业的改革;深化服务企业内部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做好济南、青岛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选择部分市、县(市区)和重点服务业园区进行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的资金、管理、技术及服务品牌,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鼓励国外大型连锁企业来我省设立采购中心、分销中心和物流中心,兴办批发零售企业;进一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对外开放,争取外资在城市供水、供气、垃圾处理和公共交通等行业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有新的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水平。坚持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与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并举,优化服务业布局,着力提升服务业竞争力。加快推进行业结构调整,支持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充分发挥其在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 25 - 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提升产业结构,提高我省服务业发展层次。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合理配置服务业资源,促进服务业优质资源向城区、乡镇驻地集聚,形成发展特色,体现城镇功能定位。做大做强服务业集聚发展载体,进一步提升重点服务业城区功能,带动服务业上层次、上水平;强化重点服务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服务业园区化布局、集聚化发展;做大做强重点服务业企业,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科学规划建设服务业重点项目,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服务业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境内外投资共同参与的服务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服务业,利用资本市场扩大服务业融资。争取金融信贷资金的支持,组织经常性的服务业企业与银行之间的项目洽谈活动,推荐优质服务业项目,争取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支持。引进外资投向服务业领域,采取灵活招商方式,通过媒体和各种类型的招商活动,吸引国内外知名服务业企业来鲁投资兴业。引导民间资本扩大对服务业的投资,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标准,发挥政府服务业引导资金的作用,大力吸引民间资本投向服务业。
(四)健全人才队伍,强化智力支撑。适应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加快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全面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和素质。强化院校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需要,有计划地在现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服务业急需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大力培养服务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大力发展 - 26 - 职业培训,针对不同类型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特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从业者的服务技能和职业素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各类规范化、专业化的就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学校;加强对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开展业务技能比武,培育个人服务品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和服务业转移。积极引进服务业所需人才,积极推进高端服务业人才的交流合作,招揽国内外高端服务行业领军人物;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技术入股、管理入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招揽人才;以重点科研开发、大型服务业项目为纽带,开展招财引智,营造良好的服务人才创业环境。
(五)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现代科学技术普及和应用,以科技为支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服务创新,制定支持服务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设面向中小服务业企业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服务业创新体系;推动服务业重点领域自主创新,努力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智能交通管理、信息增值服务等关键技术专项上取得突破,加快信息网络技术在服务业的普及和应用;鼓励企业大力发展自有技术和核心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市场信誉和服务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和创新服务方式和业态,挖掘发展潜力,延伸服务内容,提高服务附加值。积极推广服务业标准化,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大力推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研究制定地方行业标准或
- 27 - 企业标准,重点围绕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立健全我省服务业标准体系;对不具备标准化的服务行业,广泛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等制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引导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服务业发展。
(六)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规划落实。组织实施好规划,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形成发展服务业的合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级服务业组织管理机构,理顺服务业管理职能;完善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促进服务业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和重点工作有力推进;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完善服务业绩效考核办法,调动各方面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和落实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政策,清理阻碍发展的法规、政策和文件,规范政府部门管理行为,改进监管方法方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增强规划意识,树立长远发展观念,自觉以规划指导工作;把实施服务业规划与编制行业计划紧密结合起来,使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通过计划得到贯彻落实;适时开展规划评估,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附件:山东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项目汇总表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