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祖国真大 第一课 在世界的东方

时间:2019-05-12 08:4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祖国真大 第一课 在世界的东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祖国真大 第一课 在世界的东方》。

第一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祖国真大 第一课 在世界的东方

第五单元活动主题一 在世界的东方

学习要求:

1、知道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同时知道中国在亚洲的位置。

2、了解中国的邻国,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课前体验。

说说你的家在学校的什么地方?我们的祖国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在亚洲的什么地方?

二、课中深悟

1、创设情境 引入规则

①、出示课件地图:找一找,中国在什么地方?

②、在地球仪上找一找,中国在什么地方?

③、了解日本、韩国、朝鲜、印度、俄罗斯五国的概况及与我国的关系。

2、再现生活 体验规则

①、在地图上找一找,与我们国家相邻的有哪一些?

②、祖国的东南西北分别与哪些国家相邻?

③、读一读小资料:p73.3、拓展提升 内化规则

①、我国为什么要与邻国友好交往?

②、小组讨论交流,并选择相对应的邻国进行演示。

三、课后践行

在地图上量一量从乌苏里江到帕米尔高原的距离是几厘米,算一算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如果小明每天走20千米,他要走多少天?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祖国真大》单元备课教案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祖国真大》单

元备课教案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以祖国真大为切入点,包括《在世界的东方》、《我们的大中国》、《壮丽的山河》、《海峡两岸盼统一》四个主题活动。

二、单元达成目标

情感与态度:

1、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知道祖国山河壮丽、秀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多视角欣赏自然之美,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4、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行为与习惯: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2、了解台湾的美丽富饶,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相互合作以及善于表达的能力。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学生能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和海陆疆域。并掌握正确的识图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并且会用比例尺。

2、学习在地图上查找有哪些国家与我国相邻、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能用方位词正确地表述中国的地理位置。

3、通过看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4、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

三、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材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入手,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逐步将其对自己生活的地方认识转向对社会、对祖国的认识。因此本单元的四个活动主题重在引导学生对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的基础上,深入地了解作为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概况,从而强化热爱国土的情感。

“在世界的东方”作为本单元的开篇,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学会从全球的视角来认识祖国与世界的关系,了解中国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及其概况。

“我们的大中国”则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初步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查找省级行政区和省级行政中心。

“壮丽的山河”通过在地图上查找我国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和河流,开展“锦绣中华”图片、绘画展以及“祖国在我心中”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状况,指导我国是一个有着众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从而体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海峡两岸盼统一”这一主题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解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美好心愿。

四、《课标》“内容标准”要求

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和“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感情”以及“萌发民族自豪感的自信心”等方面的内容标准。

五、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属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关于地理知识教学专项学习。地理教学抽象、乏味而枯燥,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重在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生方式,这样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

1、师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特别是由于本单元是地理教学,师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要做好课前准备,及时完整的收集材料,主动地参与到每个活动中,而教师要做到钻研教材,为每一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资源库,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

2、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环境,灵活多样的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体验生活、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4、教师要拓展教学空间,学会利用课程,开发课程,建设课程。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鉴别者、开发者和利用者。教师要树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学时“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教师要一方面要充分的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源,另一方面也要把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本校,本家乡、社区的相关的资源及时的充实进来,积极地开发、引进和建设课程资源。

主题一 在世界的东方

教材分析 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居住着60多亿地球村民。其中有15左右的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他们生活在世界东方一片辽阔的土地上。这个国家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和人口,知道我国有辽阔的疆域和海域,并初步了解与我国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在世界的东方这一活动主题有分设了“地图上面找中国”、“我们的临国”两部分。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能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和海陆疆域。并掌握正确的识图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并且会用比例尺。

2、学习在地图上查找有哪些国家与我国相邻、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能用方位词正确地表述中国的地理位置。

教学建议

活动一 地图上面找中国

1、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前让学生课前通过多种途径调查了解祖国有多大、按组准备中国政区图,地球仪。让学生试着表述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2、歌曲《龙的传人》创设情境导入,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感知中国像一只雄鸡,站立在亚洲的东部,很神气,同时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3、让学生交流课前感知:中国在世界的什么位置?然后观察世界地图

4、在地球仪上找“中国在这里”:

小组内观察地球仪,并且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此时要引导学生了解:

a、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红色的线叫经线,这条就是赤道,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蓝色的就是纬线了,中间一条纬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b、掌握正确的认图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c、中国的位置:从南北半球看,中国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在东半球;从世界的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教师要充分挖掘地球仪上的知识宝藏,当学生说到地球仪的某一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补充相关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自己拿着地球仪向其他同学介绍。当学生所说的知识发生偏差或是掌握得不够全面时,教师要适时调控课堂,以便全体学生有所收获。)

活动二 我们的邻居

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地图或是课件,在图上找出与我国陆上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些?

2、对照地图说说我国的最南端、最北端、最西端、最东端是什么地方,了解我国的疆域的辽阔。

3、阅读p73小资料内容。

4、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在沿着国界线“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国界,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同时说一说看到的与我国相临的国家。

活动三 量一量、算一算(学比例尺)

1、观察与我国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示意图,发现比例尺,然后讨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动手量一量祖国最北端乌苏里江到最南端海南岛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3、算一算,乌苏里江到最南端海南岛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4、测量最东与最西的距离,最南与最北的距离,让后任意挑选两个地点进行测量后算出实际距离,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祖国真大啊。

主题二 我们的大中国

教材分析

这一部分内容通过组图配文这种独特的形式,通过在同一个时间,我们国家有的地方雪花还在飞舞,有的地方却已是鲜花盛开,这样直观形象的对比方法表现祖国之大。中国版图上标明拉最东段乌苏里江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以及哈尔滨,海口的位置,同时标出了乌鲁木齐,北京,长沙,台北的位置,名称及其天气情况。有心的同学会发现,同一个时间,在中国这片国土上,温差竟达到摄氏40度。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通过看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活动建议

活动一 东西南北中

1、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组图,提醒同学们注意四幅图上的日期,组织大家观察几幅图展开讨论,说说自己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让学生从同一时间内祖国的东西南北的气温、时间的巨大差异,两个方面直观的了解祖国到底有多大。

2、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想像这么大的祖国存在的各种差异。可以让学生从多方面和角度想像这种差异,如生活习惯等方面。

3、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经历,交流自己了解的祖国各地存在的差异,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说明。

4、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a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b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d、汇报交流:路程(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活动二 好大一个家

1、出示简明中国政区图,找到自己的家乡—山东。然后观察简明中国政区图,说出我们的大家有34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名称。各省的界限明显,各省的版图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来。

2、拼图游戏:每组一份中国政区图的拼图,先让学生先把各政区图一个一个的拿下来,在拼组成原来的样子。通过游戏进一步了解省级区划单位共有34个,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个特别行政区是指香港和澳门,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

3、自画像:结合刚才的拼图活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思选择某个省份进行外形描绘,说出于其相似的物名,并说出和你刚才说的省份相邻的省份或国家地区的名称。如:云南省上方式对称的弧形,下方是一个小尖,像蝴蝶。

4、猜猜我是谁:课前学生收集各省级行政区特色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叙述某行政区的特色,编写谜面。然后某小组出谜语,其他小组竞猜。通过了解各行政区的特点,进一步记忆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

主题三 壮丽的山河

教材分析

这一部分内容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读中国地形图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在地形图上查找我国主要的高原、平原、盆地、河流等,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教材呈现了一组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照片,这些照片就像一个个导游,带领学生饱览祖国壮丽的山河,走进灿烂辉煌的殿堂,真是祖国山美水也美,好山好水看不尽。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

2、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知道祖国山河壮丽、秀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多视角欣赏自然之美,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活动建议:

活动一 万水千山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壮丽的祖国的有关资料,激发起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2、让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学习。

a、地形图上的各种颜色就是代表不同的高度。教师点图片上的各种颜色,分别判断土黄色、黄色、绿色的海拔是多少。(教师扩展资料海拔:是指地面上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们用的《中国地形图》上中国各地的海拔是以青岛黄海水准原点为起算点的。水原点即平均海水平面。)我们从高空向下观看我国的地形,大体上分为三级阶梯,因为是从上往下看,所以第一阶梯最高,第二阶梯次之,第三阶梯最低,尔后是海洋。再仔细观察,我国的地势明显是西高东低。

b、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世界上的地形分为五种,具体是: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这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并且知道他们各分布在哪个地区。

c、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互相指一指。并填写P78的活动表格。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返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d、重点再次观察下长江和黄河。

3、观察中国各种地形面积比例统计图。交流:你的家乡是在平原还是在山区?有没有河流?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对自己家乡的地理概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活动二 好山好水好风光

1、观看录像片《中华奇观》感受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中国长城、故宫、兵马俑、云冈石窟、杭州西湖、大漠风光……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化。

2、交流课前调查研究,你了解哪些风景名胜?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小组活动:“带你游祖国”。

a、以小组为单位,组成旅游专列,自行设计旅游路线;在小组内介绍需携带的物品,采用的交通工具,观光的顺序、注意的事项等。

b、着重讲自己最想去的一个地方及原因,以及对那个地方的初步了解。

活动三 祖国真奇妙

1、播放有关祖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风光片;

2、根据风光特点猜出风景所属的省级行政区;

3、让学生谈一谈:你觉得哪里最美?为什么?说说你还知道哪里也很美?体验祖国的美丽。

4、在小组内说出我对祖国的爱。

5、小组收集好词佳句;

6、全班收集好词佳句编制成册,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

活动四 “祖国在我心中”系列活动

可以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抒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活动项目是:

1、编辑我的“中国之最”;

2、赞美祖国诗歌朗诵会;

3、歌唱祖国演唱会;

4、锦绣中华绘画展;

5、“中国知多少”手抄报比赛……

主题四 海峡两岸盼统一

教材分析

开篇一段充满感情的主题文,从地球变化的角度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使学生强烈感受到台湾与大陆的渊源久远,台湾与祖国大陆水相依,情相连,台湾天天向往着奔向祖**亲的怀抱。教材再现拉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收复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是他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那一幕,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台湾,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活动目标

1、了解台湾的美丽富饶,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教学建议

活动一 水相连 情相依

1、课前学生搜集关于宝岛台湾的资料,以及两岸亲人相会的动人情景的图片或影片。

2、教师深情朗诵《乡愁》,学生质疑。重点理解“乡愁”的意思,诗中“我”的乡愁是什么?然后师生一起诵读P84主题文,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师生体验台湾本来跟祖国大陆是一体的,现在分开的原因。课件演示:了解台湾岛的形成及发展。

a台湾岛的形成过程。b在中国的史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 称“东鲲”、“夷洲”,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

c、台湾在哪里 教师出示祖国地图,学生从地图上找到台湾,台湾岛是什么样儿的呢?

4、出示台湾地形图,了解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师逐一讲解图意,介绍日月潭的美丽传说。

5、学生交流、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台湾的资料,启发学生说出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搜集到资料后的感受。

台湾的富饶,老师应把台湾的别称一个个说出来,学生根据名字说出理由。如:米仓、东方粮库、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方盐库、兰花王国、蝴蝶王国、鱼仓等

6、学生交流课前反映海峡两岸亲人相会的动人情景的图片或影片。

7、师生共同体会P85主题图及主题文的内容,进一步感知层层山峦,怎把心阻隔,漫漫海波,怎能把情分割的两岸同胞盼统一的迫切心情。

8、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看到此情此景,你心情如何?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同时讨论讨论:促进祖国统一,小学生能做些什么?

9、写一段希望祖国和台湾早日统一的寄语,可以是小诗、一句话、一幅画、一篇日记、一封信等。

活动二 “宝岛台湾知多少”知识竞赛

1、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对台湾的了解;

2、播放有关台湾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风光片;

3、学生分小组就台湾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设置考题;

4、收集考题,组织竞赛小组,讨论竞赛方法;进行竞赛。

活动三 台独——不得人心

1、学生展示介绍课前收集到的台独事件资料,了解台湾现状,坚定一个中国的政治立场。

2、讨论、交流对此事的看法;预测此事的发展趋势及最终结果,说明理由。达到台湾自古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与大陆必须尽快实现统一的共识。

3、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和《龙的传人》,学生欣赏,领悟其中蕴含的思念之情。

活动四 朗诵会:共同的心愿—盼归

1、师生确定朗诵主题,提前一周布置内容,给出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查找资料,在查询的同时,学生不难体会:团聚时我们几代人的梦想,统一使我们共同的心愿。所有的人,都在为“团聚”而努力,为“统一”而努力。

2、布置教室,营造氛围。

3、组内推荐,选定16名选手参赛。

4、正式比赛,主持人要把P86-87的内容编入主持词,以突出主题:盼望祖国早日回归。

时间安排

主题一:建议本主题教学2----3课时 主题二:建议本主题教学1—2课时 主题三:建议本主题教学2—3课时 主题四:本主题建议2—3课时

第三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第一课 美丽的生命

福安小学

高业斌

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小保护动植物生命的习惯。

2、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4、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同学,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生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课件展示)动植物的画面。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意图:通过对话沟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产生兴趣。)

(二)、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

它们是多么可爱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再看一看我们班的同学,每个同学的身体长得多棒呀!(意图:通过观察使学生联系到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更加知道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同时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及表达能力。)

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同学们也在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课件: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师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它。

3、问: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

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学生交流)

4、对,(课件展示):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生命

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咱们的校园里看到了一棵大树正在生长,这也就是看到了大树的生命。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意图:通过交流及课件的出示和观察,使学生在生活当中不只是人有生命,动植物都有生命,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体验、感悟生命的美丽。

1、过渡:我们感受到动物、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丽的。(板书:美丽的)

2、(师出示一盆鲜艳、美丽的花),老师也养了两盆花,你看到它美丽的生命了吗?(生回答)

我精心的照顾她,它就用鲜艳的颜色、各种的姿态来展示出它们生命的美丽,给我带来了快乐!

3、师出示一盆植物(芦荟),我还养了一盆芦荟,你能发现它的生命吗?(生答)芦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衣,但它也给我带来了快乐。你能猜猜为什么吗?(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像芦荟这样的植物、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却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做很多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的校园才像花园一样,我们的地球才多姿多彩,才充满了活力。(意图:让学生知道生命的重要性,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美丽。)

4、你像认识一样照顾过植物、动物吗?(问:你的心情怎样?)(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实践体验)那它们知道你在关心爱护它们吗?(交流)

5、对呀,动植物是有感情的。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所有的生命只要在我们的关爱下, 它们就会生长得越来越美丽,活得越来越快乐。

6、动植物不仅有感情,还和我们同学一样,白天争开眼睛,看看美丽的世界。晚上,同学们睡觉了,牵牛花也睡觉了。(让学生体会动植物的感觉)

7、展示:你看,有的动物还很聪明,能用独特的方式保护自己。(师做简单讲解)。

过渡:每一种动植物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都用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生命的美丽展现出来;而且它们还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交流。

我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你知道小动物怎样说话吗?瞧:小猪、小鸟它们可能会说什么呢?(想像、交流)

8、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小客人,我先请出小白兔,想和他说说话吗?(展示各种小动物)把小动物分到各组去,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和它们亲密接触。

(四)总结:

老师希望同学们播下的种子,在你们的关心、爱护下早点生根、发芽,早日开出艳丽的花朵,接出果实,展现出它美丽的生命。(意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从中感觉到我们做为人要关心爱护每一个生命,让学生们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第四篇: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 第一课:通信连万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2.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难点是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教具准备

学生订阅的报刊、信件、电报单、生日贺卡、半导体收音机、儿童玩具电话机、儿童玩具无线电对讲机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在这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有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各行各业。在前面的两个单元里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通信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师: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有许多的事情告诉别人,或是别人有事情或信息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可以亲自面谈的,可是有些事情由于路途遥远或是时间的原因无法面谈。这就需要利用通信手段来解决。我们打个电话、写封信或拍封电报,这就是通信——“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教师:你们知道常见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吗?

学生:(学生讨论)寄送信件、发行报刊、打电话、拍电报、听无线电收音机广播、看电视……。

教师: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方式不断地走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像传真。卫星通信、电视电话等。

教师:(把报刊、杂志、信件、贺卡、明信片等展示给同学们)你们都经常阅读什么报纸,订阅哪些杂志,收到过别人寄来的信件和贺卡吗?

学生:《人民日报》——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大事;

《广播节目报》——可以了解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送的节目内容;

《中国少年报》——可以了解到全国小学生的各种活动。

教师:我们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可以了解到很多新闻和国内外大事,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互赠贺卡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教师:(手持半导体收音机)你们每天都听无线电广播吗?收音机里每天都播送什么内容?

学生:少儿节目、天气预报、新闻与报纸摘要……

教师:每天看电视,最爱看什么节目?(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拍电报这也是通信,此外还有我们平时接触不多的传真等。

教师:观察图中都是什么通信方式。

学生:(看图叙述。)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这些通信设施,将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我们现代社会生活是离不开通信的。

我们通过这些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可以非常快地看到、听到全国的和世界各地的新闻。有的当时就可以听到、看到。你们可以举一点这方面的例子吗?

学生:卫星转播的奥运会、亚运会、各种大型体育比赛。

教师: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好像把地球都缩小了,好像把我们和遥远地方的距离都缩短了。我们是“在通信中了解社会”了。

教师:在通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遵守相关法律)

教师依据板书归纳总结全课,巩固知识。板书设计:

一、传递信息就是通信

二、现代生活离不开通信

信件、报纸、电话、电和广播、电讯……

三、在通信中也要遵守法律

第二课:从烽火台到互联网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和特点;知道近代以来通信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小结的主要内容,并能有条理的表达大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教学重点:古代通信的特点和方式

教学难点:古代通信到近代以来的通信变化即如何体现“发展”。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启用电脑点击图片一,提问:画面反映了什么内容?(提示:烽火狼烟)。

2.教师点击电脑,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画面反映的又是什么内容?(提问:电波或电信号的声音,反映信息传递的快速。)

3.讲述:以上两组画面反映了通信在人类社会中的变化。导入新课。

(二)新课传授:

讨论交流:

① 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②除了烽火狼烟之外,古代还有哪些通信手段?

第一,古代的通信方式为依靠人力、畜力传递信件实物的邮政通信。第二,擂鼓传信和飞鸽传书。(教师追加提问“擂鼓传信传递什么信息,飞鸽传书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古代通信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燃起烽火点燃狼烟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当时社会最为快捷的通信方法,可以说是现代预警信号的前身。那么在我国还有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在国外,古代的人们又是怎样进行通信的?

提示从通信工具、业务种类、传递的速度与数量、传递的内容四方面进行。教师小结过渡:古代通信靠人力、畜力完成传递速度慢、数量少。传递的主要信函等实物没有民间的通信,多是官方通信,那么近代以来通信出现了哪些变化?

出示不同年代通信速度对照表,学生讨论。

(三)探究活动:

1.过去的电话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今天出现了哪些电话,有什么用途?

2.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回答进行归纳。

3.师生共同总结:过去的电话有话筒(听筒)、话机、话线、电线、很笨重,不能携带。只能听到声音。现在,有录音电话,电话有录音机的功能;可视电话,在打电话时能够看到地方,听到声音,拉近了打电话人的距离;传真电话有传真机的功能;电话现在可装分机;无线移动电话、携带方便,可打电话、发收短消息、存储信息、照相等多种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4.师生畅想未来的通信还会有哪些变化。

第三课:小窗口 大世界

一、学生实态 在城市中,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广泛地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传媒,对各种媒体的操作方法已经基本掌握,他们能够从各种媒体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众多的媒体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有电视媒体、广播媒体、广告媒体等类型,但在这些媒体使用的能力上,不同的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许多学生对媒体使用的选择上还有一定的误区,老师应当更多地给学生一定的导向。另外,在学习的方法方面,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小组合作预习、调查生活的方法,若要顺利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就要善于调动和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并引导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和调查方法,丰富发展他们的认知,理解和感悟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二、教科书分析

本课题是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主题三“小窗口,大世界”的第1课时,既要让学生了解大众传媒的概念,对各种不同的传媒进行初步介绍,又要让学生学习怎样在生活中利用各种媒体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不仅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传媒世界的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感受强烈的时代气息,激发他们探究传媒世界的愿望,进而进一步运用传媒。教材的编排提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前必须要充分地感知生活、了解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体验、合作、交流等途径来探究自己身边的传媒世界,使学生感受到信息传媒在生活的重要性。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学生准备

1、班级学生自由组合成8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利用课下时间查找有关传媒概念的资料。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电视、广播、书报、广告、杂志、网络等媒体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这些媒体的作用,并查阅相关媒体资料。

3、将学习小组收集的资料以各种形式在课前整理消化,以备课上交流。教师准备

1、摸底调查,知道学生对各种媒体的认知水平和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好。

2、收集各类传媒的资料,了解学生信息的来源。

3、提供搜索资料的门户网站。

4、春节晚会《千手观音》片断、歌曲《老鼠爱大米》、可口可乐广告图片及广告歌曲等传媒资料。

四、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大众传媒,以及大众媒体的种类;

2、使学生知道通过大众媒体这个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

3、了解传媒对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要学会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各种媒体,学会从电视、书籍、杂志、网络等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五、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课前准备,阶梯攻关

2、组内合作,回忆经验

3、广谈体验,争论疑义

4、课内调查,归纳整理

5、交流生活,解决问题

6、提出目标,评价自我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梯攻关

师:小小窗口感知大千世界,了解传媒,感受精彩,今天老师将同学们一起聊一聊有关大众传媒的话题。教师出示课前阶梯攻关目标:

1、什么是大众传媒?

2、生活中有那些我们熟悉的媒体?(要求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组的调查结果写出所知道传媒的种类,越多越好)

学习小组根据预习情况选择不同难度进行知识攻关。

(二)组内合作,回忆经验

1、师:下面进入生活测试目标,生活测试目标主要是要考察同学们的观察力,以及生活实践能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固定答案,但是要求同学们回答过程中,必须要联系自已的生活实践做答,下面每个学习小组有20秒钟时间选择决定自己的测题选项。

2、学生选择不同生活测试题,小组合作,回忆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三)广谈体验,争论疑义

教师从三个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媒体的传播,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播放网络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师提出问题:请问这段音乐你最早是在什么地方听到的?你能说出这首歌最初是通过哪种传媒来进行推广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小结)

2、教师提出有关广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学习小组合作解答。

3、学生总结媒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内调查,归纳整理

1、师:现在无论广播电视,还是书刊网络,各种媒体都和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多姿多彩的媒体世界中,哪些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受到大家欢迎呢?让我们做个课堂小调查吧。

2、学习小组调查同学们喜欢的电视广播节目类型、报刊书籍类型,有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填表。

3、学生自由总结自己喜欢此类型媒体的原因。

(五)交流生活,解决问题

1、师:随着大众媒体的普及,看电视、报纸、听广播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们是怎样利用身边的媒体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生活聊天室,一起聊聊吧!

2、出示问题:昨天,社会老师给我们讲了航天英雄杨立伟叔叔与神舟五号的故事,我们特别感兴趣,想了解更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可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这些资料,同学们,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3、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4、师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

(六)提出目标,评价自我

1、教师布置新任务,出示问题:

问题一:我家终于要买电脑了,可是爸爸妈妈却不知道哪种品牌最好,同学们知道吗?你们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呢?

问题二:最近我们要到郊外去野餐,可是总担心天气不好,如果万一下雨了,那多扫兴呀,这可怎么办呀?

2、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回答。

3、小组对课堂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4、教师总结。

第四课:从看电视说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选择健康电视内容进行娱乐的能力,能合理安排时间。

2、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

3、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

教学重点: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

教学难点: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播放一些精彩的电视栏目片头)。

师:平时你们都喜欢看哪些栏目?为什么?

二、看电视的**

师:我有一个小侄子,他也跟你们一样,喜欢看电视,尤其爱看《蓝猫淘气3000问》,可爸爸不让看,怕影响学习,只有周末才让看。他因此很苦恼,你能帮他想办法吗?

师:你们的主意都不错,我一定转告他。师:你们也有类似的苦恼吗?

生1:爸爸怕我眼睛近视,不让我看。生2:奶奶叫我离电视三尺远。生3:他说得不对,应该是三米远。

师:对,我们看电视一定要注童保护眼睛,不要离电视太近,也不要看得太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本,了解一下大人对我们看电视有哪些不同的意见。(师生共同看课本,教师在大屏幕上指导)师:看了他们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 师:大人的哪些意见我们是可以接受的?

(板书:控制时间、内容健康、合理安排时间)

师:看电视并不是一无是处,你能说说都有哪些好处? 师:你看电视时和家长争执过吗?怎么解决的? 师: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你能针对看电视的话题去询问哪些问题? 师:我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有好多问题要问,请你们帮他问一问。

三、采访活动

采访要求:3--5人自由组合,从电视内容、看电视时间和怎样合理安排三个方面选一个话题进行采访,注意填写好采访时间、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伴随轻快的音乐,学生们现场采访听课的老师。)汇报采访结果:

第1组:我们采访的是看电视的时间要求,结论是40分钟以内。

第2组:我们采访的是电视内容的选择,知道了只看适合小朋友看的一些栏目,少看或不看成人动画,也不看方言剧,因为对我们学习普通话有影响。第3组:我们采访的是允不允许孩子看电视的话题,答案是支持、限制。第4组:我们采访的是合理安排时间的话题,答案是在课余时间看。

四、拟订协议

师: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让我们开阔视野、放松心情,生活还真离不开!如果你们和家人有什么争执,可以拟一份协议。(多媒体展示一份阅读课外书的协议样本,学生草拟。)同学之间交流自己拟订的协议。老师随机抽取典型的协议,师生共同评析。展示协议:

(1)甲方与乙方看电视的时间规定;

(2)甲方和乙方看电视时把一个节目看完才能换;(3)甲方可选择哪几天晚上看电视;(4)电视内容必须对自己有益;

五、拓展总结

师:同学们拟订的协议真不错,希望你们回家以后同父母共同协商后再履行。除了看电视以外,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大众传媒吗? 生:网络、广播、报刊、杂志……

师:说得好!那你们应该怎样选择呢?

生1:要选择内容健康的,因为网络里有暴力等不好的内容。生2:要控制时间,注意用眼卫生。生3:要合理安排时间,课余再去阅读。师:今天老师很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我们知道了要尊重父母,学会了选择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

师:祝你们健康快乐成长!

第五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一二单元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播放《我们新疆好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1、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四、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五、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六、小结

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新授

1.启发谈话: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评议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活动:我是小导游。

第三课:浓浓乡土情

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2.探索家乡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课时安排:四课时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电子课件(1)各地区不同民族风情的画面

(2)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2.教师准备MTV

3.学生准备家乡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音像)

第一课时: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教师用不同的方言向大家问好。

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

师: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一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

师:同学们,我们同是家乡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

二、了解家乡文化渊源

师:那你们知道家乡文化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吗?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了解,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个别学生介绍,教师询问他是怎样了解到的,对于他的学习态度、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去追溯家乡文化的渊源。

(播放课件:家乡文化史)

师:从刚才的这一段资料片中,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师:勤劳智慧的家乡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并一代一代地继承发扬下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呢?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了活动小组,分别对我们家乡的音乐语言、舞蹈、戏曲及手工艺品等艺术进行了考查,要求大家制作一份《我眼中的家乡文化艺术》宣传册,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好,现在我宣布,家乡文化艺术节现在开始。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新课学习

三、家乡文化节活动

师:下面,我们举办一个家乡文化节活动,各小组准备一下,分别展示具有家乡特色的文化艺术。

1.家乡语言艺术展示。(以说、唱的形式展示)

2.家乡音乐艺术。

师:我们家乡的语言说起来干脆有劲,我们家乡的歌曲唱起来也是嘹亮动听。课前老师进行了认真的搜集,找到了一首歌曲,就是根据家乡音乐中的一种加工创作的,老师今天把它带到课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感受它的魅力,好吗?(播放:有特点的家乡歌曲)

师:大家听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我们家乡还有哪些音乐艺术呢?谁能给我们再展示一段?

(学生展示活动)

3.家乡戏曲。

A、学生先介绍。

B、教师播放家乡剧片段。学生谈感想。

4.家乡的手工艺品。

A、生展示照片、图片,并配以解说以及学生自制的手工艺品。

B、师:感谢这些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精美的手工艺品,看得我眼花缭乱。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件我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做得当然比较的简单,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一起去瞧一瞧民间艺人的杰作吧!(出示手工制作的录像)

C、师:这么多的工艺品,你喜欢吗?家里有吗?(体会,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美,这美又装点了人们的生活。)

5.家乡舞蹈。

师:我们的家乡人不仅心灵手巧,还能歌善舞。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家乡的舞蹈艺术。

A、学生介绍家乡的舞蹈种类。

B、播放摆手舞的场面。

C、师生共同感受愉快的摆手舞。

师:我发现,好多同学都被这热烈的场面所吸引,被这欢快的舞蹈所感染,家乡的孩子们,来,让我们一起溶入家乡的音乐,一起跳起家乡的舞蹈吧!

四、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五、全课总结。

师:谁不眷恋生我养我的家乡土地,踏一方土,饮一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智慧和力量。你们瞧,在我国,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创造,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灿烂的文化,每个人绽放的笑脸,每个人唱出的歌声,都表达出了浓浓的乡土情。

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

第一课:吃穿用哪里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研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基本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3.知道农、牧、渔、林的生产都是农业生产。

4.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家乡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的时令性的真实感受。课前准备

请学生在课前通过询问家长、网上查询等方式调查了解: 1我们当地农村主要生产哪些农产品?

2我们餐桌上的食品,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 3了解家乡的一种农作物,在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季节收获? 教学过程:

一、追根寻源──日常用品找“老家”

1.通过童谣引入课题。

学生根据提示:(1)人每天饮食、起居需要„„(2)学习需要„„(3)出行需要„„在书上列出所需用品

2.请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列出用品的名称。3.请学生给生活、学习需要的物品分分类,帮它们找找“老家”。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列出的物品是从哪里来的。

(2)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分类,说理由

二、到农村去看看──不同的农产品

1.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增加一幅林业的图片,让学生明白:农业(种植业)、牧业(养殖业)、渔业(水产养殖)、林业(造林营林)都是农业生产。(教师可以补充讲讲副业)

通过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书上相应图片旁写下:农业、牧业、渔业、林业。

2.引导学生着重了解种植业。种植业主要包括: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

教师出示关于种植业的一些图片,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种植业的内容。

三、了解家乡的农产品

1.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分组选择一种家乡的农产品,在班上介绍这种农产品的特点及其生长的环境。

2.利用苹果和柑橘的对话,引导学生了解农产品的种类会受自然条件影响。

教师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农谚,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会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3.激励学生为家乡的农产品打广告。设计广告词。

四、总结

第二课: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变化,认识生产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革新和发展。

2、从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中,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通过认识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变化,认识生产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革新和发展。

教学难点: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课前准备:调查、访问

1、让学生针对电视机进行小调查。

2、让学生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自己熟悉的产品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

3、问问父母或产品销售人员,这些产品为什么会不断变化更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找一找电视机的变化:

活动目标:让学生知道产品是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而变化的。

1、在课前我们就针对电视机做了一个调查,收获一定不小吧,现在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的收获吧!(学生分小组交流调查结果,师巡视和学生一起交流)

2、设计问题和学生交流:

3、你们家换过电视机吗?那么你们家换的是什么电视机呢?又是因为什么换电视机的呢?是现在这个电视机好呢?还是以前的好?但你想过没有以后还会换吗?

4、大家可知道我们最早用的电视机是什么样的吗?你们家里有吗?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5、观察、调查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出示课件,黑白电视机的图片)你们觉得以前人们看着这种电视机会怎么想呀?

6、(出示课件,彩色电视机的图片)把电视机换成彩色的,这下大家该满足了吧?为什么呢?这么说还想换更好的了?看来大家的需要在不断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7、据我所知,现在更多的人换上了环保的低辐射电视机,不伤眼睛的液晶电视机,还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等离子电视机。(出示课件,各种电视机的图片)看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机也越来越好了。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师小结: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东西是不是也越变越好,越来越高级呢?

活动二找一找其它产品的变化:

活动目标:从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让学生知道生产的发展也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1、让学生读读教材上几个小朋友的讨论。

2、小组讨论产品为什么会不断变化。除了这些东西在越变越好外,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在发生变化呢?小组讨论讨论,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发现(学生开始讨论,教师积极参与和学生共同讨论)生说自己所发现的东西:如手机、房子、书包、文具盒等等。每小组得出一个结论。

总结:同学们很会发现,说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通过了解电视机的发展变化,知道了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发展变化了。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把你想说的写在教材“我的总结”栏目里!

第三课:生活中的各行各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身边生活的调查,了解社会生活需要各行各业,并明白它们与工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

2.了解社会生产部门中的各行各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并认识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变化着,相应地,人们会随着行业的变化,可以变换行业。

3.引导学生运用调查了解的探究学习方式,了解和思考社会现象。

4.让学生感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课前准备:

1.给学生分发调查表,让学生了解家里或周围的人正在从事的行业。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互动,生成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论一个话题:生活中的各行各业。看了这个话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师相机归纳小结:生活中有多少行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他们的工作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师:今天,我们就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探讨。

二、唤醒生活记忆,拓展生活经验

(一)他们为我做什么?

1.感受一天中有多少行业的劳动者为我们辛劳

师:刚才同学们问了,生活中有多少行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

我们不妨从一天的生活说起,今天早上你们吃了什么?

(学生交流早上吃的早餐)

师:早餐真丰富!当你手捧香浓的牛奶,品尝可口的小菜时,你有没有想过,它们经过多少人的手才到我们手里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当我们还在睡梦中时,有多少行业的劳动者已经开始了忙碌?

2.观看录像(出示课件)

晚上在路上各种车辆在行驶;

很多奶点的工作人员开着小型车进配货场领奶,从大车上卸奶,装到小车上;

送奶员来自己的牛奶供应点领牛奶,骑上自己的三轮车送奶;

送奶员到达自己服务的小区,保安查他的证件,允许他进入小区;

送奶员把牛奶放进了奶箱;

环卫工人清理垃圾;

蔬菜批发市场呈现出忙碌的景象;

运菜的人在赶路;

运菜的人把菜摆在摊点上;

小区内清洁工把扔在外面的垃圾放进垃圾箱;公路上,洒水车在洒水,清洁工在扫街道。

3.交流讨论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观看录像的感受)

师: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好!

4.说自己日常生活

师:从白天到夜晚,还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请说一说你亲身经历的事。

(学生可能会说,我们穿的衣服先有农民种棉花,再由工人纺纱织布,然后裁剪,最后做成衣服;还有人运到商场,有人卖衣服,然后我们的爸爸妈妈去买;在学校不懂的问题,教师会教我;有的同学家离学校很远,他们坐车来学校,司机会帮助他们;出去游玩时,导游会给我们讲解,安排路线;邮递员给我们送报纸,让我们了解很多信息;我们住的房子先由设计师设计,然后由建筑工人修建楼房,还有装修公司的工人来我家装修„„)。

师:生活中有这么多不同行业的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我们试着把这些不同的行业分分类。

5.学生填表

(学生在书上填表)

师:同学们,你们想对这些默默为我们付出的人说点什么吗?请闭上眼睛默默地在心里说吧!

(学生虔诚说心里话)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反思思考:假如„„

师: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行业的人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忙碌着。也许我们并没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有多重要,假如有一天,他们都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选一个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学生交流,他们可能会说假如农民都不种地了,全世界的人都吃不到粮食,有钱也买不到粮食,都会饿死的;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停止劳动,我们就会没水洗澡,没水喝,都要渴死了;假如所有的警察都不上班了,我们的生活会是一团糟;假如所有的医生都不上班,病人会痛死的;假如学校没有老师,我们会没文化,也不会从老师这里懂得做人的道理;假如没有解放军保卫我们,就不会有幸福与和平„„)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师:是的,我们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三、挖掘课程资源,进行访问活动

师: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中,有的我们经常见面,却很少关注他们;有的我们满怀好奇,却没办法见面。你们想不想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一)确定沟通方法

师:有什么办法?

(学生交流:采访、打电话、写信、上网发E-mail)

师:想不想现在就去采访?

师: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模拟的小队采访活动

(二)讨论活动计划

师:要保证采访成功,要制定采访计划

(媒体出示小队采访计划,学生讨论分工)

师:小记者们,出发吧!

(学生分组到教师办公室、学校餐厅、校园、门房、商店采访)

交流采访收获

师:请每组派一位同学上来介绍你们组采访的情况

(实物投影访问记录,学生汇报采访情况)

师:通过采访活动,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采访后的感受)

师:我们一起大声地为辛勤工作在不同行业的人们说声:“谢谢你们!”

四、问题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师:同学们,活动进行到这儿,你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交流,师归纳:有这么多行业的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师:今天的活动虽然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相处是长久的。在生活中,让我们面带微笑,带着问题去面对每一个劳动者。我们还要努力学习,今后更多地参与社会、关注社会,让拥有的知识和本领去创设更加美好的生活!

下载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祖国真大 第一课 在世界的东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祖国真大 第一课 在世界的东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四年级思品学科现状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孩子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课本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四,土地养育着我们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们的一切都是源于土地,增强他们对土地的热爱。 2、 让学生简单了解什么是需要,人们的需要有哪些,以......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五、穿越时空的生活 3、多资多彩的传媒世界 第一课时 怎样看电视 教学目标: 1、 学会处理学习与看电视的关系。 2、 懂得怎样有效、合理地看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一单元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是我们生长的地方。家乡的()、()对我们都是那样的亲切。 2.看地图时,要先看......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复习题 第三单元 交通与生活 一、填空题。 1、我们的()和()离不开交通。()不仅方便了我们出行,而且它的发展也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甚至改变着()。 2、交......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课教学设计doc(最终定稿)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一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提高运用地......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世界之窗》说课稿 一、《世界之窗》这一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取名为“世界之窗”是希望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世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