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海淀区位优势大力整合开发区域人才资源

时间:2019-05-12 08:0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充分发挥海淀区位优势大力整合开发区域人才资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充分发挥海淀区位优势大力整合开发区域人才资源》。

第一篇:充分发挥海淀区位优势大力整合开发区域人才资源

充分发挥海淀区位优势大力整合开发区域人才资源

多年来,海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域人才资源整合工作,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以加强区域人才资源整合开发为基本着力点,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挖掘人才内在潜力,发挥队伍整体优势,用好、用活、用足区域各类人才资源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海淀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整合开发人才资源是海淀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举措

丰富的人才资源是海淀区最具竞争力的独特优势,也是推进海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淀在人才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一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地,二是国家级专家人才的聚集地,三是各行各业人才的集散地。如何把各种性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人才资源整合起来,更好地盘活利用,以促进区域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成为当前全区人才工作的迫切任务和重要举措。

二、海淀区整合开发各类人才资源的创新实践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海淀、大人才、大服务、大发展”为理念,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服务引导、推动合作,努力突破体制、行业、身份局限,引导、促进各层次、各领域的人才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人才资源在海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智力支撑作用。

一是搭建高层沟通平台,建立区域人才资源整合开发协调机制。建立了驻区单位高层联席会议制度,先后达成了军民共建医疗示范工程、动漫创意产业合作等10多个合作项目,形成了人才资源整合开发的长效机制。

二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优秀人才共同培养机制。建立“资本+技术+人才”的运作模式,促进优秀人才的联合培养和共同使用,推动区域人才资源整合开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三是搭建咨询问政平台,建立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机制。通过吸收各类区域专家加入人大、政协队伍等多种途径,搭建咨询问政平台,发挥区域高层次人才的参谋智囊作用。四是搭建多方互动平台,建立优秀人才学习交流机制。积极推动区属与区域之间、不同体制之间、城乡之间人才跨领域、跨单位学习交流,尝试开展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孵化培养工作。

五是搭建市场服务平台,建立区域人才流动保障机制。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

六是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区域人才信息共享机制。分门别类建立各行各业高层次专家人才数据库,加大区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人才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七是搭建宣传推介平台,建立人才合作开发激励机制,注重加强对人才扶持政策、具体措施、成功经验、典型范例的舆论宣传,营造“多方参与、广泛协作、相互开放、共同受益”的社会氛围。

三、整合开发区域人才资源工作的体会

第一,加强党的领导是前提。第二,突出共同发展是宗旨。第三,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第四,加强服务引导是保障。

第二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积极探索楼宇经济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积极探索楼宇经济

前言

楼宇经济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这里所说的“楼宇”,一般指城市内占地面积较小,容积率较高、建筑面积较大并用于经营性的写字楼、商务楼和工业楼房。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凡是以写字楼、商务楼和都市型工业楼宇为重要物质载体的经济活动,通称为“楼宇经济”。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的楼宇经济已呈炙手可热之势。据新华社报道,“2003年,上海浦东陆家嘴中央商务区18幢楼宇共入驻单位1160户,平均租金每天每平方米0.60美元。从单位楼宇产出计算,这18楼宇均营业收入达49.2亿元,税收2.1亿元。” 由于楼宇经济的出现大大拓展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空间,并成为国内一些城市经济最活跃的部分和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此受到我国城市政府和学术界 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楼宇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楼宇经济的形成与城市中心城区土地资源高度紧缺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缺,地价昂贵,经济的发展受到土地的限制,化解中心城区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日渐稀缺的矛盾,最佳途径就是发展楼宇经济,向城市空间和高度要更多的效益。其次,楼宇经济是随着城市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经济现象。从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的情况看,越来越多的公司、会计和律师事务所、金融服务和技术咨询机构、广告服务中心以及其他中介服务组织进驻繁华城区的写字楼,发达城区的写字楼、商务楼正在成为现代服务业的聚集中心。

近年来,根据地域统计、发展区域经济和区街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坚持突出加快经济发展,坚持以发展税源经济,实施招商引资带动战略,积极探索发展楼宇经济的长效工作机制,把握区域经济上规模、楼宇经济上水平,实现了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新突破。实现区级地税税收7470万元,同比增长25.25%。在发展楼宇经济工作中。

一、立足区域实际,明确发展思路。辖区内高档写字楼多,聚集了、注册资金过千万的企业60余家,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但从发展的空间看,2.7平方公里的区域除去几大公园、泉城广场和城市主干道,可利用空间资源十分有限,可谓寸土寸金。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式加工制造业项目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地区的实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地处城区中心的老街道办事处经济如何发展、着力点放在哪里,是摆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专门抽调懂经 济、熟悉片区工作情况的同志,按照街道划分区域,对辖区内经济发展的重点楼宇进行了调查。经过调查,辖区共有较大写字楼8座,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这些楼宇中集中了辖区内300余户企业,年实现税收占到了地区地方财政收入的80%以上,形成了地区的经济支柱。经济优势明显,极具发展潜力。充分利用这些楼宇资源,大力发展以壮大财源为重点的楼宇经济。针对这种情况,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提出了发展楼宇经济的工作理念,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思路,切实把发展楼宇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抓楼宇,聚精会神抓服务。

二、摸清楼宇底数,制定发展规划。结合全国经济普查,一是对辖区内所有楼宇资源进行了拉网式调查,对楼宇产权、面积、功能等情况逐一登记。二是对入驻楼宇企业按照不同的行业、规模和发展潜力进行调研分析。三是根据行业聚集效应。据此建立了楼宇经济档案,取得 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反复分析研究,并请驻地单位、楼宇单位和有关专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济南市城市发展规划进行了充分论证,研究制定了以改善投资环境和政策扶植引导,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以总部经济、金融、保险、现代服务、现代流通、广播电视、广告传媒和生物医学科技经济为主的楼宇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的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努力打造楼宇经济发展新格局。

三、强化招商引资,发展楼宇经济。从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两种扩大方式看,内涵扩大到了一定程度就难以有一个较大的增幅,外延扩大正是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最有效的增长方式。在地区,外延扩大不单是企业自身,而是企业数量的增加,依靠的就是招商引资。

(一)以招商引资为龙头,带动楼宇经济发展上规模。结合区域实际,以“借楼招商,外引内联,培植财源、实现双赢”的理念统一全办上 下的思想,把抓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引到借助区域楼宇资源大力招商引资上来。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实行干部包楼宇责任制、招商引资责任制,设立了楼宇经济发展联络员,加强与楼宇物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搭建楼宇招商信息平台,及时掌握楼宇房屋出租和空置房源情况,与楼宇业主实行联合招商,争取工作主动。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目标责任机制,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绩效目标考核,研究制定了招商引资具体实施办法,及时掌握楼宇房屋出租情况和空置房源情况,提前介入楼宇招商,对重点招商项目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跟上抓,从项目商谈、立项和落实做好全方位服务。同时,坚持“感情链接、服务为上、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的指导思想,切实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周到、热情的服务使该公司顺利落户南郊宾馆,成为辖区的税源稳定户。近几年来,每年均实现新引进企业注册资金过3亿元,大大的增强了地区经济实力。

(二)转变观念强化服务,增进交流沟通。为了加强与楼宇物业部门的联系,成立了区域楼宇经济联谊会,定期召开座谈会,沟通情况,通报有关政策,分析辖区内经营情况,互通信息,增进了街道办事处与辖区楼宇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强化了辖区单位的属地意识。认真倾听他们对发展楼宇经济的意见和建议。

(三)进一步完善“四个服务平台”建设。环境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体,哪里环境好,发展的潜力就大,资金就会流向那里,企业就会建在哪里。近年来,逐步建设、完善“四个服务平台”。一是充分运用政府的行政职能,运用好“信息服务平台”,分门别类地定期发布国家有关的行业政策、投资导向、法律法规等信息,引导企业投好资,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加强与区域内的联系,搭建好“资金协调平台”。三是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挥“科技服务平台”的作用,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成果洽谈会、推介会,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占用率。四是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服务的职能和建设服务型高效政府的要求,强化“环境平台” 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不干预、多服务,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努力营造了“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发展氛围,现在,地区每年的招商引资企业均达到40家以上,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奎文区始终把这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当做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调查研究,规范操作运营,逐步实现了养老、医疗保险的城乡一体化运行,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社会保险全覆盖,全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立城乡统一的政策体系 2006年,奎文区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被列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试点区。2008年,奎文区实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当年参加居民医疗保险38222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日趋明显、城乡资源日益统筹整合的大背景下,实行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成为必然趋势。取消城乡差别,只有推进新农合、居民医疗保险两项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建设,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性和资源的共享性,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同等医疗保障”的基本国民待遇。为此,区人社局组织开展了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体系建设调研活动,详细了解了两项医疗保险的参保现状、保障

水平和群众的需求等情况。通过调研发现,因为奎文区是潍坊市的中心城区,社会平均消费较高,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险的保障需求也高,群众普遍反响的是“同在一个区居住,医疗报销待遇却是两个标准”。2010年9月,奎文区完成“村改居”综合配套改革,全区59个行政村全部撤村设居,7.5万农民转化为市民,实现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市民,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城市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区人社局借助这一有利时机,抓紧形成了实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的意见,并对财政投入等进行了详细测算,积极向区领导汇报,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肯定。当年11月份完成了两项制度的并轨,将原参加新农合的47000多参保人员纳入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待遇均等。同年,我区出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并于12月份完成了省级新农保试点的参保登记和养老金发放工作。2011年初,局班子又着手部署安排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调查摸底工作,经过近半年的反复调研、测算和修改完善,形成了《奎文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确定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60元,缴费档次最高4000元,补贴标准提高到90元。8月份,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正式实施。至此,奎文区又实现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的并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到目前,全区参保居民达到31706人,收缴保费5070万元,60周岁以上直接领

取养老金的人员12390人,发放养老金718.5万元,发放率100%。

二、统筹兼顾,规范运作,建立城乡统一的工作体制 为切实规范社会保险运营管理,我们注重抓好体制统筹,建立区、街、社区三级联动运营机制,确保了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工作的有序推进。一方面,积极推行“城乡管理一体化、城乡待遇均等化、城乡服务网络化”的医保运行新模式,合理配置资源,全区所有医保定点医院实现了刷卡就医、联网结算,患者只需提供医保卡,就可在所有定点医院就医,享受“即结即报”医保待遇。另一方面,在认真抓好区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机构、人员、场地、设施、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在8个街道统一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在99个社区统一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并对服务大厅进行了统一规划设置。街道服务大厅统一设置“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劳动关系、调解仲裁、劳动监察”6个服务窗口;社区服务大厅统一设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个服务窗口。统一制定了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工作职责,明确了基层平台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向基层延伸,真正建立了区、街、居三级联动、上下协调、规范统一的便民服务体系。为切实提高基层工作

服务水平,我们还积极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之路,招聘60名本科以上学历大学生担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管员,全部深入到一线社区负责就业、社会保障等便民事务,实现了为群众面对面服务的目标。

三、创新模式,深化服务,建立便民利民的服务体系 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制定了涉及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6大业务范围的十几项业务服务流程和优质服务窗口建设标准及首问负责、“零失误”、“零投诉”等制度,切实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依托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全面建成了市、区、街道、社区“四位一体”的城镇居民养老、医疗保险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一点登陆、信息共享,数字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坚持“区包街办、街办包社区、社区现场参保”的“三级联动”工作法,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办人员现场抓”的“三抓”工作机制,实行“区社保中心现场答疑”“银行现场收费”和“社区现场参保”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实现了参保资格认证、参保登记、保费收缴、信息录入一体化运作,为基层群众提供了面对面的优质高效服务,牢固树立了“阳光社保、服务于民”的公益形象,开启了奎文区社会保障服务的崭新篇章。

第四篇:关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这次赴香港考察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深。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广东省南面、珠江口东侧,南临南中国海,北接广东省深圳市,总面积为1070平方公里。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与离岛四大部分。香港海岸线非常曲折,湾深港多。九龙与港岛间的维多利亚港,地处台湾海峡与南海的交汇处,遥望太平洋,是亚洲及世界的重要海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260多个离岛组成,香港得名于香江!香港岛及九龙半岛是香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区域。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

一、要发展经济,必须树立了大开放大发展的观念。

香港是一个经济高度外向型的城市,过去20年来,整体经济增超过两倍,人均GDp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香港的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分别为0.1%、13%和87%左右,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贸易及物流业比重较大,占GDp的35%左右。香港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信息中心,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实体、第十二大银行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及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亦是主要的黄金交易中心。香港是世界上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商品、资金进出自由,连续多年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经济最自由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香港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树立大开放大发展意识,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响堂管理区是一个在我市落后的镇区,如何推动响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香港的发展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招商工作力度,要把招项目、引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和推动力来抓,形成人人讲招商,人人会招商,人人能招商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1、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一切服从发展,一切围绕发展,有利于发展的事情多做,阻碍开放发展的事情不为;突破狭隘部门利益的束缚,讲政治、讲大局,以全局利益为重,坚决防止和克服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私利而置发展大局于不顾的思想行为。

2、强化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观念。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扩大开放,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形成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格局。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一定要落实到项目上。没有项目就谈不上开放,没有大项目就谈不上大发展。

3、强化自我发展观念。我们有些部门对自己所负责的领域,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开动脑筋想办法加以发展,凡事总是等待上级的落实,依赖上级的投入,似乎只有上级投入了资金,他们的脑子才会转动起来,否则,他们的这些领域永远是无人问津的“处女地”,极大地影响了全局的发展。因此,只有摒弃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致力于竞争中求发展求进步。特别是在筹措资金上,要真正摒弃“等、靠、要”,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可以用部分优良资产,吸引外部资金入股,形成多元投资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4、强化服务观念。加快发展靠投入,增加投入靠业主。既要启动民间资本,培育当地投资业,更要降低门槛,引进外地投资者。只有培育、引进一大批业主,兴办一批大企业,才能搞活一方经济。我们当地领导干部要学习像香港那样的政府,为客商服务的意识,要积极主动地接近和联系客商和私营业主,依照政策和法规,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到来投资置业感到安心、放心、舒心,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发展经济的“无形资产”来建设,形成服务“品牌”。

二、要发展经济,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是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我国的城乡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城市相对发展,农村的村镇建设,人均收入,精神文明和人们的生活需求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二00三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认为农村工作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围绕战略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十六大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我国现阶段正值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人均收入接近1000美元,工业的发展在近五十年的过程中得到了农业的支持,同时现在也发展的相对强大,可以对农业的支持,城市的发展,近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有能力有条件对农村的支持。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在建设和发展方向给新农村恰当的定了位,它借鉴了国际上成功的经验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这一提法在理论和实际生活中也是可以振奋人心,鼓民劲的。也是提高和发展我国的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的步骤。从思路上即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城乡,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从现实上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生产力持续发展,城乡体制日趋完善。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有条件,有能力实施支持和反哺,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这些措施的出台即利国又利民,可以断言,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是科学的,它一定能较短时间内把城乡,工农之间的差距缩小,一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一大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在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的新理念。这些理论的提出都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较高的理论指导和诠释。

海城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抢抓双重机遇,坚持五业并重,提升三化水平,建设和谐海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面对新的形式,我们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我市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要发挥优势,推进响堂新农村建设进程

响堂管理区位于海城市区东南,市区东大门、南大门皆位于响堂,地处城乡结合部,“半城半乡”是响堂的突出特点。全区总面积24.1平方公里,人口2.8万,下辖一个街道办事处、9个行政村。交通极为便利,海城外环路贯穿全区,海岫路、海马路穿境而过。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资源网fwsir.com网。有耕地面积10.163亩,人均不足0.4亩地,是典型的城乡型。经济发展现状是:

二、三产业发展势头猛进,个体工商业星罗棋布。有个体工商户1350户,个体工商企业156户,规模加工企业有3家,二00五年实现税收1681.8万元,其中地税625.8万元,国税1056万元,财政收入807.4万元,地方可支配财力407万元,人均收入5200元。

村级情况:响堂管理区集体财力不足,村级财力也明显力不从心,怎样在城乡结合部的位置搞好新农村建设,怎样使响堂管理区的发展为海城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即做到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又能积极稳妥,即破解城乡发展的难题,又能解决经济发展的低靡问题,这些问题和困难是现实的,但发展又是必然的。由于时间短,仅谈粗浅想法。

1、充分认识响堂管理区的区位优势

独特的区位优势,海城外环路两侧为海城市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而响堂占有东、南两面,又处海城河南岸,交通便利,工业发展的宝地,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黄金地段。响堂的发展已融入了海城建设的一体之中,这是优势。

2、专业市场优势。响堂荒岭村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形成的以钢材、装饰材料、木材市场为主的市场体系。荒岭的两个市场二00五年营业收入近10亿元,物业收入1200万元,上缴税金600万元。已经成为了继西柳服装、南台箱包市场之后的全市第三大市场。这一市场的初具规模就为打造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商贸交流中心创造了可能和便利。

3、工业加工业的优势。十分畅通的交通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何在已形成规模的加工业上作文章,把华银集团的镁铝深加工企业,金柜制造业做强做大,不但在国际市场有份额,还在知识产权、产业创国际品牌上下功夫,金柜加工业不但在东北地区有份额,还要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发展,创全国的名牌。

4、发展淡季菜和城市蔬菜基地的作用。响堂的地理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蔬菜生产,为城市提供副食生产创造便利条件,就西响一个村的暖棚黄瓜生产每年在1000万公斤以上并且全部是市场畅销,同时是人们喜爱的黄瓜品种,这里的养殖业鸡、奶牛、肉牛、商品猪都有很大的生产量和市场份额,这些即可以为城市提供食品,更是致富百姓的有效途径。

5、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抓新农村建设。我们响堂管理区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遵循市委、市政府的精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是的把外环路以内的四个村在高起点上,在与城市城乡结合上下功夫,使这四个村逐渐的向城市发展,向楼房和城市生活靠近发展,努力利用开发的优势,利用城市向外发的机会调动积极性,把新农村建设不但在外观上有变化,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城市化。在外环路外的六个村区别对待,实事求是的引导向集中发展,整洁规划发展,量力而行和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使全管理区的六个村逐步的形成整洁文明,管理有序,管理民主方向发展。

总之,我们响堂管理区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二、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有已初步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有独具特点的市场物流优势,有勤劳精明善于思考,勤劳善良的人民,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新一届党委班子的积极工作,我坚信响堂管理区的经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一定会有一个快速发展,质的飞跃。

二00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关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来自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充分发挥职能优势 大力关爱留守儿童

充分发挥职能优势 倾情关爱留守儿童

——汲冢镇妇联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材料

汲冢镇共有4所初中,33所小学,在校学生13679人。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经商人员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也逐渐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调查,仅我镇留守儿童就达7971人,其中特困家庭留守儿童630人。为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关爱,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我镇妇联充分履行职责、广泛动员各界力量,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为推进我镇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做法是:

一、整合资源,示范带动,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管教水平。

1、整合资源,加大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开设宣传专栏和下组入户访谈、发放致“留守儿童”家长公开信等形式,广泛宣传有关孩子教育方式、方法等家教知识,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健全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认识,引导他们共同关爱、教育和帮助“留守儿童”。

2、调查摸底,建立档案。对“留守儿童”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摸底造册(包括学龄前儿童),逐个建立成长档案和联系卡片,全面掌握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等,1 以方便对全镇“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3、培育典型,示范带动。镇妇联在充分发挥中心学校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的示范作用的同时,着重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做得较好的6所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家长示范学校,开设“托管亲属家教知识培训班”,帮助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尤其是隔代监护人树立科学育人观,提高代理监护人的家教意识和管理能力。

二、德育先行,健康为本,搭建快乐成长平台。

以“家”为着力点,以特困留守儿童为重点关爱对象,各村为留守儿童专门建立“德育工作站”、“健康管理站”、“留守儿童之家”,共同关注和参与留守儿童监护与教育,弥补家庭教育和监护盲点。

1、德育先行,培养留守儿童健康人格。“德育工作站”站长一般由村支书、主任或学校校长担任,并聘请老复员军人、退休教师及素质高的老党员担任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及时矫正不良习惯和行为。“德育工作站”还采取举办家庭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或其他监护人进行科学育人、科学监护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监护水平,保证“留守儿童”受到良好的养育和教育。

2、健康为本,提高“留守儿童”身体素质。“健康管理站”设在村

2 卫生室,由执业医师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管理档案,结合留守儿童各成长阶段的健康状况对监护人进行科学指导。

3、活动为主,搭建快乐成长平台。“留守儿童之家”建在村干部家中或村小学内,并且做到“六有”:有浓厚的氛围,有宽敞、安全的活动场地,有文体活动器材,有亲情电话,有图书室,有制度等。我们充分发挥亲情电话的作用,让留守儿童每月能和外出务工的父母联系一次;让班主任每学期能和每个留守儿童家长联系一至两次。双休日和节假日由村干部或志愿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看护、学习、教育、生活、安全、兴趣等服务,使“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留守儿童温暖的家。目前,全镇已建“留守儿童之家”10个。

三、凝聚爱心,专项行动,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扶助力度。

一是领导带头奉献爱心。在7月13日的启动仪式上,镇党政班子成员、妇联、团委、中心校等领导带头捐款,参加会议的单位和个人踊跃奉献爱心,为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了经费保障。

二是“爱心妈妈” 亲情温暖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处于“空巢”状态,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温暖,为弥补他们的情感缺失,镇妇联大力开展

3 了“爱心妈妈”专项行动,广泛召集全镇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共结对子,做他们的代管父母。妇联主任郭素华率先垂范,带头结对3个特困留守儿童。在她的带动下,全镇有128名干部、职工、教师、企业家、个体户纷纷报名担任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结对帮扶130名家庭贫困、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

三是发展服务网络,建立有效运行机制。镇妇联结合实际,将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与家庭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为特困儿童构筑以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园帮护网络、以“爱心妈妈”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使结对帮扶活动覆盖到家、监护到人、关爱到心。这些“爱心妈妈”都切实履行职责,对留守儿童在给以经济扶持的同时,更注重给与孩子情感慰籍、品格塑造、学习辅导等多重关爱,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的人间真情。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推进我镇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镇妇联计划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拓宽思路、强化措施,通过树立典型打造亮点、加强关爱创新活动等途径,为我镇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更加有利的空间。

1、今年镇妇联计划与镇团委、中心校联合推荐表彰一批关爱农村留

4 守儿童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家庭及一批“自强少年”,宣传推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过宣传和示范带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2、总结全镇留守儿童工作经验,召开专题会议,推广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先进模式;

3、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扩大帮扶队伍,健全帮扶网络;

留守儿童与所有孩子一样,都是祖国的娃、民族的花。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的问题,而应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良好空间。我镇妇联将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携起手来、整合力量,为进一步做好我镇的留守儿童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载充分发挥海淀区位优势大力整合开发区域人才资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充分发挥海淀区位优势大力整合开发区域人才资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