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教书育人
什么是教书育人文/罗浩盛
教书育人:“教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发展学生的智能,“育人”是指教师通过课上课下教学活动和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的一些显性的或隐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书和育人的紧密结合其结果必然是学生的德才兼备。如果只强调教书,不重视育人,不教学生如何做人,那么“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可能是个不合格品,一个没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人。甚至掌握的知识越多可能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相反,只强调育人,不认真教书,学生虽然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未能很好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技能,这样的“产品””就是个“废品”。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我们知道教书只是一种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所在。我们要用祖国丰厚优秀的文化底蕴熏陶学生,用我们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模范行动去影响感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平行发展,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又是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领路人。教师在教学中把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结合起来,是教书育人的价值取向。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取决于学生思想的水平。
做好教书育人,教师要有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教育的理念是指教
育行为的思想理念和精神追求,我们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不仅是知识的传递着,而且是道德的引导着,思想的启迪着,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教书育人要关心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甚或,寓教于乐。由于不少学生不会利用课余时间,在空闲的时间里精神生活的空虚而受到“精神污染”,不慎误入歧途。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创设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吧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种教学活动之中,如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受到高尚的思想情操的陶冶。使学生在盛满文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认真负责,精心施教;教好书,备好课,上好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钻研教材,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欣慰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用先进的科学思想武装学生,用传统的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兢兢业业对待每一堂课,全神贯注的上好每一节课尽职尽责,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既教书又育人,我们每一个老师要把教育工作当做一项光辉的事业去完成。
第二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
如何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换个说法,就是知识的教学,品德的培养。两者之于教育,都很重要,不这样就做不到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
教书和育人是分不开的。之所以把教书和育人分开来说,是为了提醒我们对这两者不可偏废。教书和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通过教书来达到育人的目的。
教书之所以还须教人,首先在于教书有别于当司机、做车工、搞科研等。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正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青少年。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观点和道德、作风势必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生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纯粹地传授知识,往往是不存在的。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教人,这一点,文科教学比理科的教学尤为明显。
育人即品德的培养,不可能无所凭借或只是空洞的说教。所凭借的是知识,是对社会的认识,是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通过知识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去获得这些认识。不少教育工作者责备现在的青少年精神空虚,缺乏理想。责备之余,也该反躬自问,我们用什么去充实他们的思想?我们做了些什么去启发诱导他们探索理想?如果听任他们无识无知,浑浑噩噩,只凭一点儿直觉的反应来对待生活,那么理想、道德、情操,这些都会成为空话。
第三篇: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传授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技巧,解答疑难问题。
教书必须育人,这首先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所决定的,并且有其深远的社会和历史渊源。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它不仅受人的生理规律所制约,而且受社会政治目的所约束。
学校教育通过塑造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人。
怎样才能教书育人?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加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引导者。教师可以说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特别是小学生,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同时,一个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的职责就是
教师既要认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注重思想教育,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教育于师生的交往之中。师生关系除了表现在教学环节之外,更多的表现在师生平日的交往之中,以个别谈心作为主要交往方式。通过谈心,可以交流思想观点,增进师生感情。师生之间的亲密谈心,内容广泛多样,大至对国内外形势、对当前改革的看法,小至个人爱好志趣、追求向往、家庭生活等等。友好的交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以诚相待,能够收到课堂上难以得到的良好效果。学生可以视教师为良师益友,愿把他们心中最为机密的事吐露给教师,求得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有时学生可以提出各种知识性,哲理性很强的问题,要求教师给以解答,这就充分地说明了教书必然育人,育人需要知识的深刻道理。
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都应该是毫无保留,一视同仁的。无论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对顽皮、学习成绩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教师都要主动去亲近和关爱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最信赖、最尊敬、最亲近的人。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发现,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历史作用,不仅要求教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更要求教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既是新时期为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特点和崇高职责的客观要求。只有具有高标准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关键
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关键
蔡军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江泽民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尊重学生 每一位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把学生平等看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努力进取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更会在道德和作风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第五篇:教书育人是快乐的事
教书育人是快乐的事
-------读《教育,当是一首田园诗》有感
莆田第十一中学 吴 超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是教师,教师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点亮他人的世界。教育中,师者的言语当如清明的露珠,滋润靴子的心田,让他们内心的芳郊遍野,从而能在风雨中挺立。师者的目光当如四月的阳光,透明温润有着琉璃的质感,使得每一株作物都能翡翠繁生,在心灵深处书写明日之诗,诗篇七色一如彩虹,所以才有马卡连柯这样的喟叹:“教育史诗一样的事业。”当然这也是我们的憧憬。
“农人犁田,师者耕心。”教育耕耘的是学生的心田,心譬如地,善意如禾,恶意如草,不去草秽,禾实不成。教育者应当专神与心地,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底色。尤其是面对误入歧途的孩子,教师当竭力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的爱,良知和尊严,播下良善的种子,让他们如农作物般向上向光地生长,最后收获一片无忧的所在。我想农人在收获时的那份喜悦就好比教师看到学生成功时的那份喜悦一样,都是发自内心得喜悦。
然而教育中,教师何尝不会遭遇愁苦与困顿,只有我们勇敢地面对,不畏艰难,坚信自己心灵深处那份快乐是来源于学生,学生在无助的时候需要教师向他们深处温暖的手,所以我们不能愁苦;学生在无知的时候,需要教师给他们传播知识,所以我们不能气馁。在学生的心中,家长的眼里,社会的期望中,教育者就是知识的化身,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因此我们必须坚强,必须勇敢。
教师是快乐的,因为学生就像花朵,每天都簇拥着我们,闻着花香,我们是陶醉的,然而他们需要教师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花朵的芬芳也是教师无私奉献的结果。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所以我说教书育人是一件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