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听后感
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观后感
梯门中学六年级杨绪昌
3月26-31日,我市举行了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我有幸听了两天半的课,两天半的时间,十几位老师展示了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对于我来说,着实是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坐在台下,我重新做了回学生,只是学习的内容不再是课本知识了,而是台上那舞动粉笔,神采飞扬,带领孩子们遨游知识海洋的语文教师们。
这十几节课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每一堂课都精心设计,浑然天成,让我如沐春风,也让我一次次轻轻地、静静地,那么真切地走进语文,感受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执教老师们针对各个年级学生特点,把握时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学生或带入遥远的年代,或走进诗人的内心,或展开丰富的想象,或以旁观者的角度学会评价他人;精美的课件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这些老师大部分都是年轻教师,但他们的课却上的非常精彩,不得不佩服他们深厚的语文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王明娜老师的语文课,令人耳目一新,神清气爽,听她的课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了课堂上真实的魅力。她的课让我震撼,让我乐意久久地回味。宋爱琴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优美,自始至终充满激情,自然流畅。上课时,她情感到位,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情感处理上,又不像演员那样只注重自己的情感渲染,而是通过自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和开口表达的欲望,达到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同学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轻松容易得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板书设计尽显课文特色。听她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
纵观这十几节课,这些授课教师无一例外地具有如下优秀品质。
1、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
这些上课老师都无疑拥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这对学生的字型的定型有较大的关系,我想自己平时应多加强粉笔字的书写。同时老师们具有优美圆润的音色,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2、丰富的教学语言激情于课堂
上课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语言的魅力。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往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学生学习、理解、感受文本作了铺垫;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的评价语,让学生更是眼睛一亮,提升了对文本的感悟;朗读指导的评价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悄无声息地提高了朗读的水平。
3、读中品情
读,是开启智慧之前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在本次优质课中,老师们都极其重视读的功能,指名读,男女读,齐读从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中去感悟课文“读”中尽显语文课堂魅力。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了答案,读出了情感,真正体验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由于之前教学经验较少,课堂教学感到很吃力,不能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顺序,许多课堂环节不知道该如何设计。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有针对性地学习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边听边记边思考,写下自己听到好的教学设计时的欣喜,写下感受到鲜活的教学理念时的激动,写下自身跃跃欲试的热情。我感到自身与优秀教师的差距,我会多读书、多听课、学会如何整合教材、反思、总结,学习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使自己各方面更上一层楼,尽快的胜任语文教学工作。
第二篇: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4-23 字体设置:[大 中 小]
这次有幸参加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注重汉字书写的指导。
新课标要求:“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本次讲课的所有教师都采用了田字格示范写形式,对文中较难写的生字进行书写指导,学生再在练习本上仿写,而且教师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始终不忘书写姿势的提醒。有的教师还把几个得好的同学的字投在大屏幕上进行展示。
二、识字形式灵活多样,巧妙借助多媒体的帮助。
新课标强调“识字要运用现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朱媛媛老师讲《三个儿子》时,利用了生字词开花的形式,学生读得声音小了不开花,读错了不开花;董淑娟老师讲《地球爷爷的话》时,巧用课件摘桃子,极大地调动了低年级学生学习生字词的积极性。中高年级老师则多采用象形字演变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张扬老师讲《最大的书》时,通过出示“册”字的演变,帮助学生理解“册”字的含义。
三、注重反复朗读,加强学生朗读的指导。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朗读的指导,并把朗读当做了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他们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能读好。但也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学习中还穿插着默读,示范读,分角色朗读。默读强调不出声,不指读;分角色朗读注重角色语气的把握;关键部分,学生读不到位的地方,教师示范读。如张扬老师讲《最大的书》时,学生没注意到分号,她就示范读,帮助学生理解分号的停顿作用。吴学云老师则直接示范示范读凡卡哀求的语句,再让学生仿读,比赛读。
四、注重对比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对比可以是文章前后词语、句子的对比,如孔文颖老师教学《可爱的沉默》时,让学生对比前后文中的两个“热闹”,体会到前文中是因为父母对自己的爱,后文中是思考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爱。对比还可以是原句与修改句的对比,如高霞老师讲《画家和牧童》时,去掉关联词“一„„就„„”和原句对比,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戴嵩是个著名的大画家。
总之,参加优质课评选的老师素质高,基本功扎实。他们优美工整的书写,抑扬顿挫的语言,激情四射的表现,精心新颖的课堂设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今后要将这些逐一落实,争取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沙河站镇曾庙小学
徐衍涛
2012-4-1
第三篇: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观摩心得
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观摩心得
2012年3月底,我有幸在泰安参加了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参加优质课评选的老师,大部分是全市最优秀的老师,经过了层层选拔筛选出来的。聆听了不同年级的课,确实能感受到他们对语文这门课的研究,短短的两天半时间里,二十节课听下来,收获与感想颇多。
在本次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中:
一、所有的老师都非常重视朗读,尤其是课文的自读。齐读有助于展示,自读有助于思考。大部分老师利用幻灯片出示自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放手让学生自读,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搜集相关信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读懂、读透、读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参赛的许多文本都是适合朗读的,在这次优质课评比中,教师们变换着形式让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学生代表读、配乐朗读、分角色读、齐读„„如《古诗两首》,高冬老师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诗词的意蕴;刘永琦老师在讲授《古诗词三首》时与学生的一唱一和。
二、老师们都重视了识字与写字。新的课程标准凸显了对识字教学的要求,高年级要求,识字教学不低于一节课四分之一的时间,低年级不低于一节课二分之一的时间。
本次活动中,大部分老师在识字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比如利用多媒体出示某一个字的演变,象形、会意„„比如郭琳老师对“鼻”字的讲解,呆板的生字立马变得生动起来,也利于学生识记。
三、学习方法需要时时渗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本次优质课评比过程中,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每位老师在自读课文、书写生字时,都对学生加以不厌其烦的指导。尤其是写字,“头要正,肩要直,一尺一寸一拳头”。在作文教学时对写作的指导,注重方法的渗透。例如在《凡卡》这一课中,两位老师对“凡卡”从外貌、表情、动作、语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指导,让学生在写作时做到有的放矢。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且,作用不容小觑。在所听的20节课中,所有老师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有的教师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但是有的教师由于课件使用不熟练效果不好,有的教师又过分依赖多媒体,关注学生过少,对课堂缺少监控。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我认为:
1、课件不必追求复杂、花样万千,应以使用效果为关键。
2、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是为课堂效果服务的。它只不过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
3、语文的课件教学如果有问题的设置,则最好不要出示答案。
五、语言能力及娴熟的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至关重要!讲课的教师虽然讲课的风格和方法不一样,但有一样是共同的,那就是得体的着装和精彩、精炼的课堂用语,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和动作。老师的语言切忌罗嗦、故作高深,这样一上来就会打消学生的自信心,削减他们的参与意识。
有些教师的语言极其富有魅力,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或者播放音乐,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另外,教师要在课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关注每位学生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处理,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听课能力,考验了教师的教育机智。
与这些老师相比,我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
1、专业知识需要加强学习。
2、课程标准需要深入理解。
3、教学水平需要继续提高。
4、教学理念需要时时更新。
有幸去观摩此次全市语文优质课的评选活动,使自己获益匪浅,有助于自己明确语文教学的方向,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学会了必要的教学方法,今后我要朝着优秀教师的方向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课反思
凤凰小学
张军
2012年4月6日和7日,我聆听了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教师的精彩讲授,收益不浅,现将自己的一点收获和感悟与同仁们一起分享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其一,真实性。首先是讲授教师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随机应变的各种能力是真实的,可敬畏又值得学习的。
其二,课堂的生成态。无论是教师的学案,还是多媒体课件,都立足于教师对课本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没有了多媒体教学开创之初的华丽,有的只是朴素的画面和间接明了、直接简短的学生学习活动指令,或者是富有情感化的启发引导语句。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的地位更明显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特别是挖掘和利用多种知识认知渠道,搭建把学生已有知识转化和升华为课本知识的平台,其三,新理念性。展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这节课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很多情景来自于学生的身边,创设合理的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提出问题,对于他们学习语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述《太阳是大家的》时,从质疑课题入手,让学生提出问题,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并引出了学习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其四,合作性。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协调配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索,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教师要站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观的高度,创设探究性的教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创新。
第五,把握好评价尺度。“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因此,课堂评价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几位上优质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当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当学生理解得不够准确、表达不够完整时,教师没有急于作出否定性评价,而采用延时评价,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这一生成性资源,补充设问,点拨学生引发思考,使学生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第六,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基本保障。备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备课的关键是对教材的解读,假如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就会使清楚明了的问题,让老师越讲越糊涂。因此在解读教材上下功夫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进行的内容。例如这15节课,每位教师都在教材的解读上下了功夫,究竟是精英风采展示课,体现出各位教师备教材、用教材很充分,而且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认知理解容易了一些。当然,备课的另一个侧重点是要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生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怎样预设才能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另外,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策略的选用,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题目。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都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才能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的重点、难点,丰富课程内容。
总之,这次听课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借此难得的机会,不断学习新知,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新高。
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学习心得
伏山镇中心小学
赵风
2010年3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的观摩。观摩了泰安市各县市区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我感受颇深,特别是授课老师标准的普通话,得体大方,一行一动都体现出很高的教师素质,他们的授课方式多种多样,授课方法新鲜、灵活、多变,让我在短短的两天中,受益非浅。这让我感到特高兴,两天的时间没白费,让我对课堂有了新的认识。
一、深钻教材,展现亮点
这次共听了11位来自各省市优秀教师精彩的课以及形象生动的课件制作,确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1节课11个闪光点,每堂课都有精彩绝伦的地方。他们能参加市里的优质课评选,我认为确实了不起,他们对教材的熟练程度,对课堂的驾驭能力,都体现了很高的教师素质。这让我感受到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咬文嚼字体现的很好,一个字都不放过,抓得很准确,真是嚼出了语言的味道,这需要教师下很大功夫,才能做到这一点。俗话说的好:“有付出,才有回报,用辛勤的汗水才能换来丰收的硕果”,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的好:“对教材只有钻进去的力量,才有飞出来的决心,教师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我们需要钻进去,只有自己钻进去探个明白,才能引领学生走出来的可能。
二、以读为本,突出韵味
阅读教学要把握教学的特征,以读为本,以感悟、阅读为基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实”字,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本次活动教师注重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了学法指导,彰显了语文个性的魅力。1、朗读体悟显示教师指导的魅力
很多课堂中会出现“有读无导,有读无效”的现象,但本次活动中朗读体悟显示了教师指导的魅力。
如岱岳区实验小学王继珍老师执教的《难忘的八个字》,教学中教师创设了情境指导学生朗读读。“多么可亲可敬的老师啊,此时此刻,我真想对伦纳德老师说——”然后师生接读,读得有滋有味。
如《左公柳》一课中,宁阳县第一小学刘恒勇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 “当朝廷重臣李鸿章提出放弃新疆时,你这样反驳——”,生接读课文。“当大臣们随声附和时,你断然指出——”,生接读课文。通过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来指导朗读,效果甚佳。2、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岱岳区蔡永玲老师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教学中,体会榕树的大时,学生找出句子,然后问:哪个词最能震撼你的心?为什么?学生找出“卧”,老师又让学生把“卧”换成“趴”自由读,比较,从而让学生明确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生也更能准确地读出自己的感受。3、读与说相结合
如如岱岳区实验小学王继珍老师执教的《难忘的八个字》,“多么可怜的女孩啊,所以,上课时,我„„ 课间时,我„„
放学时,我„„”体会小姑娘的自卑、伤心、难过。在伦纳德老师说出那八个字以后,“我会变得——上课时,我„„ 课间时,我„„
放学时,我„„”这个训练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注重细节,彰显个性 1、课前交流显魅力
本次讲课老师不约而同设计了课前交流环节,显示了老师亲和的魅力,课前交流有游戏、有谈话,课前交流的内容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合,体现了“自然”之道,既沟通了师生的情感,又活跃了气氛。2、教学语言精当
在本次活动中,无论是导语、发问语,还是过渡语、小结语,都精心设计,既给人以美感,又能准确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如《左公柳》教师结语:左公虽去,柳树仍在,左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我想这精神之树一定栽在了你们的心中。
3、评价准确到位
参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能做出准确回应,首先是基于老师精彩的教学艺术,当然也离不开老师课前充分的预设。评价语发自内心,真诚,富有变化、彰显个性,而且有导向性,激励性。如岱岳区刘俊老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老师启发学生“如果你是阿曼达,你为什么不第一个出来?”学生有些卡壳,师即时鼓励:“最简单的话最能表达最实的情感。”顿时激起学生兴趣,纷纷跃跃欲试。老师随机却恰当的点评,显示了老师智慧的魅力。
我们在课堂上不应只去教文本,而应该去教孩子怎样去运用文本。通过本次学习机会,听了他们的优质课后,我有些惭愧,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的教学,的确仅仅局限在文本上,以文教文,没有给学生带去文本外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文本不教学生也会知道其中的内容,在平时上课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掉,想想真有些后悔。除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感触外,我从11位优秀教师身上学到了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们表现出的一种责任:国家昌盛,系于教育,教育昌盛,系于我身。他们表现出一种风范:不能文章小而不规范,不以孩童小而不教文。在这里,我懂得了怎样做一名教师。例如肥城市实验小学的李惠老师,李老师给同学们上了一节《乡下人家》,这节课是透过文本看以外的东西,李老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想象,把乡下人家不同季节的景致体会深刻,这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知识,还懂得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飞翔。
总之,这几天使我明白了、懂得了很多,这将永远激励我前进,让我懂得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怎样做才是学生喜欢的教师。
第四篇: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观摩心得体会(推荐)
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观摩心得体会
时传河
2014年3月25日,我有幸观摩了在东平县第四实验小学举办的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这次观摩,让我见识了语文课堂形式的丰富多样,领略了语文教学艺术的精彩纷呈。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收获与感想颇多。
一、所有的老师都非常重视朗读,尤其是课文的自读。齐读有助于展示,自读有助于思考。大部分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自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放手让学生自读,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搜集相关信息。
二、老师们都重视了识字与写字。新的课程标准凸显了对识字教学的要求,高年级要求,识字教学不低于一节课四分之一的时间,低年级不低于一节课二分之一的时间。本次活动中,大部分老师在识字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呆板的生字立马变得生动起来,也利于学生识记。
三、学习方法时时渗透。每位老师在自读课文、书写生字时,都对学生加以不厌其烦的指导。尤其是写字,“头要正,肩要直,一尺一寸一拳头”。在作文教学时对写作的指导,注重方法的渗透。
每节课都是教师个人素质的精彩展现。符合了语文教学的要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发言,使学生实现由不会到会,由不会学到会学,认识由浅到深。情感由弱到强的转变。这些课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第五篇:优质课听后感
读思合一,学做相长
——听《草船借箭》、《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有感
教师:郝雅静
听了两位听老师的精彩授课,我收获颇深,我认为一节有效的语文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大的语文观着手,以“阅读为主题”的课堂,应把文章内容及有关的课外拓展理解深刻,掌握透彻,针对本课应做到知识渊博。如:在陈晓丽老师的《草船借箭》中,她让学生展示和《三国演义》有关的课外知识,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有的积累的是成语,还说出了成语的出处和相关三国的故事;有的积累的是古诗;还有的积累的是有关三国的谚语等,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交流,教师精彩的点评和补充,不仅体现了班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致盎然,还体现了教师的知识渊博、指导有方整节课气氛活跃,激情飞扬。以“习作”为主题的课堂,应把习作的方法按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引导,最后水落石出,清楚明了。如:在武文巧老师《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老师先让学生选择绘制《踏花归来马蹄香》的马蹄香,让孩子们一目了然衬托手法的含义;接着又通过找出《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精彩片段中体现衬托手法的句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衬托手法的含义;最后运用锦上添花一环节明示衬托手法的用法。整节课看似无声胜有声,孩子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受益无穷。
2、针对学生对课文的读
平时总觉得学生的读书水平差,其实不然。学生读的情感体现水平是老师引导能力的体现。只有老师正确、恰当、到位的引导,学生才能读到位,读出感情。作为教师应着重于对作者文本感情的剖析,准确掌握引导的方法,对学生一步一步引导,课堂上才能自然呈现感情饱满,激情飞扬的读。
3、只有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高效课堂的教师
一节人人爱听,听的轻松,甚至让听者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的课。这需要老师有渊博的语文知识、雄厚的语文涵养、有高度的敬业、献身教育的精神,也许只有具备这些,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