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心得(共)
没有爱,就是没有教育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南庄路学校张志英今天,我终于把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读完了。当时初读时并不热心,只是一种随意。但随着一步步深入的阅读,便逐渐喜欢上了这本书,也喜欢上了李镇西为师的风格,常常被李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向“如何做个好老师?”“如何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好老师?”等问题,李镇西老师用25年的教育教学思想来回答了我们,他教育智慧的精华就是一个“爱”字,要求教师要有爱、感恩、希望、信仰、探索、合作。而自由与自主的“爱”要放在首位,因为没有爱就是没有教育。
序言让人印象极为深刻:李老师在序言中这样写到----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是最充实的;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人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更深深地感受到当一个好老师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要宽容学生,要与学生沟通等等。如何让去爱学生?
一要用爱激励学生。崇高的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教师应当用自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身先士卒,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动去
影响学生。爱学生不能仅仅凭个人的感情只爱那些自己认为可以的学生,爱学生意味着一种责任,要把欣赏与赞美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包括那些与班级纪律要求格格不入的孩子,爱学生包括善待这类学生的缺点。同时,更多的是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赏识他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优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盯着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相信他能做的更好。李老师说得对,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同学心贴心;因为有爱,才有崇高的灵魂和蓬勃的朝气。
我们的很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误区的,比如我们的老师经常会“犯错误”,那就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做错事了,如违犯纪律了,老师们就很恼火,常在学生面前乱发脾气,结果效果却很不好,并且学生有抵触情绪。长期以来我们总因为学生表现得不好而批评他们,却很少表扬他们,好象把工作重心都放在学生表现不好的一面了。此书中,李老师对学生的“爱”作了全新的深刻阐述,爱学生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首先就应该要有一颗与孩子一样的童心,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许只有爱心才能滋润童心。正如书中所叙的那个大男孩,我们学校也有许多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课前老师也经常找他们,还会将他们当众批评,可纯洁的孩子并没有因老师的批评而忌恨,而是对老师喜欢如故,因此做为老师要爱学生。
二要用爱温暖学生。班主任要关心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要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使学生“悟”出做一个高尚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注意引导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要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你只有让学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要从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如学生生病后,我总能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头,帮他(她)补课,与班上的同学一道照顾他,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班集体的温暖。
三要用爱鞭策学生。真心爱护教育对象,就必然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便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教师对学生要求要适度、合乎情理,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古人韩愈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说法。教师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恰当的批评,春雨润物细无声嘛!总之,批评的艺术应是严格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对班主任的批评,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
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热爱你这位老师,才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才会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仅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的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要思想过硬,乐于敬业;要做到献身、求真、创新,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让我们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吧!
《教育的智慧》读后感
南庄路学校宋瑜
这本书是写给教师的,诸如《教育漫话》、《给教师的建议》等。初读之,“教育的智慧”使人感动,感动在作者提供的基础教育“操作指南”如此实在,感动在作者对中国基础教育强烈而持久的特殊情节,感动在先生“豁达”、“勤奋”的学者风范;再读之,“智慧的教育”使人感慨,感慨于作者所倡导的、为我们今天所逐步接受的基础教育新理念竟始于20年以前,感慨于作者在民间的影响竟达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实验学校就有3000所,更感慨于先生对基础教育的期望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反复翻阅这本书,再次咀嚼作者流畅而充满智慧的文字,我感到手中的书越来越重。因为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凝聚了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对中国教育的反思与探索。
“德育为一切的教育之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智、体、美、劳”诸育中德育排在首位,他是米粒中的胚芽、果核中的仁。我们以前这里曾流传这么一种说法,“读书好,思想好是正品;读书不好,思想好是赝品;读书好,思想不好是危险品”。不管你读书好不好,思想好才是关键,最起码不会给国家给社会造成危害。但在当前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今儿童思想道德较以前有较大的滑坡。现在很多教师都说现在教书越来越难教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不是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上梁不正,下梁歪吗?现在很多父母为了生计,无暇管教子女,不是过于溺爱就是过于严厉。我班就有这么一个学生,平时父母对他很溺爱,高兴的时候孩子范错误也不管他,任其自然,烦心的时候就狠狠打他一顿。所以孩子在家里根本就不听父母的话,老是偷别人的东西。可这孩子在学校、在邻居面前却表现的完全不一样。所以他父母反映说这孩子就听老师的话、听别人的话,不听父母的话。现在这孩子已经改掉了偷别人东西的坏习惯,但对父母的话还是不听,问他原因,他说自己的父母有时候做的也不对。看来这父母对孩子从小就教育不当,使孩子对是非观念模糊,不能明辨是非。现在好了,他自己能明辨是非了,真希望他的父母也能明辨是非,做好孩子的榜样。林教授还在书中提出了“三教一体化”这一概念,“三教一体化”就是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相
互配合协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但其中又以学校教育为主。当前虽然在进行素质教育,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从教师、家长到学生,没有一方会真正接受所谓的素质教育,德育在这里显的那么微乎其微,显得有的有点力不从心。看起来德育任道而重远啊!
“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不求人人上大学,但求人人成才。”要学会因材施教,学会赏识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顾名思义为因其材而施教,自古以来它就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清雍正年间,西征大将军年羹尧年幼玩劣,桀骜不驯,曾打跑三位先生。其父只好张榜募师,一位老先生应募。年父以实情相告:“儿不肖,师傅去者三矣。”老先生自信道:“固闻之。”老先生三次试探:先关门“取胡琴弹之”,年闻破门求学,继而辍止。后关门“吹胡笳”,年求学又辍止;先生再“戏习拳棒”,年破门“跃入”,后习武棒拳并举,终使纨绔子弟年羹尧成为文武双全的国家栋梁。年羹尧的成功凝聚了老先生的教育智慧。他首先认定年羹尧的可教性。大家知道,大教育家孔子既主张“有教无类”,更注重“启发诱导”,那位老先生诱导年羹尧用了三种方法,而只有第三种方法才能触及到年羹尧的兴奋点,才深挖到他的真正潜能。这就是因材施教。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曾说过,孩子天性中就有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世界的好奇,老师的本领就是顺其天性而诱导鼓励。“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本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桡之则衰瘘„„”。现在不少孩子厌学,教育专家普遍认为是“应试”惹的祸。教育制度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每一位老师是否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大多数孩子不再厌学,让大多数孩子喜欢学习。像那位老先生一样,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他们人人成材呢?我记得钱中书刚考进清华的时候数学只有16分,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时数学还老是不及格,但这也并不影响他们成为大作家和成为国家主席呀。
教育家陶行知曾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我们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与赏识学生。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是呀,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与追求,他们比大人更希望得到他人的信任与赏识。就以我班那个会偷东西的小
孩为例,(他在幼儿班就已经是大名鼎鼎了。)他原本一天不偷别人的东西就手痒痒,因此刚开学时,差不多天天有人向我报告,他偷了某某同学的什么东西,差不多天天被抓到办公室批评。跟他讲道理,讲故事他都无动于衷,还是我行我素。突然有一天特别安静,没有一个同学来向我报告。放学时,我问班里同学有没有丢东西,学生都说没有。原因是他今天在家里偷东西,被他的爸爸狠狠的打了一顿。虽然我知道他今天没有偷东西的原因,但我还是抓住这一机会在班里表扬了他,说他今天没有在学校偷东西,值得表扬,并奖给他一个“小笑脸”。并跟他约定,如果他能做到连续两天不偷东西,我就奖给他一颗“小星星”,并以此类推。再后来延长时间,最后如果能够做到在家在校都不偷东西,就奖他一张奖状。在这样的鼓励下,他不仅在学习上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还多了很多朋友。在学期结束时,我奖给了他一张“诚信”奖,他当场就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拿别人的东西了。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可以改变甚至影响人的一生。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拿着这本书,慢慢回味,咀嚼,其实教育的智慧就是教师的智慧。他需要教师的因材施教,需要教师广博的知识,更需要教师的师德去感染、去熏陶每一个学生。毛泽东一生最敬佩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特立先生,因为他们都有渊博的学识,都有公正无私的精神和崇高宽广的胸怀。在徐老60寿辰时,毛泽东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寿镜吾先生是鲁迅的启蒙老师,他虽然有点古板,但他对学生却极其认真负责。鲁迅每每念及,总有说不尽的感激。著名文学家魏巍笔下的蔡芸芝先生,温柔善良,她以爱和诗化的语言给学生以心灵的引导。因此作为教师,惟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持续的精进才能领悟到教育智慧的真谛,才能瞭望到灵魂工程师高远而旷达的人生境界。
第二篇: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今天看到了关于苏轼的文章,心中一动,因为他的《江城子》,喜欢他的 痴情已久!看后才知道苏轼不仅有值得悼念的“敏而静”的王弗,更有与他相偎相伴祸福相依的王闰之(王弗之堂妹),理解包容苏轼,结婚六年时苏轼写下的悼念王弗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王闰之想必是知道的,也没有嫉妒和埋怨的心。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守,是在心里守着他的位置,凭谁也取代不了,后来人的影像也不要与先人重叠,各有位置才好!因其理解,苏轼死后和王闰之埋于一处,实现了他“死则同墓”的誓言!
其实还有一个人王氏女,名朝云的,十二岁邂逅苏轼于西湖之上,入苏府后于苏轼相伴几十年,王闰之去世后,她更是和苏轼不离不弃,随侍终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一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即是初见王朝云而作!朝云死后,苏轼葬她于惠州西湖,墓边筑“六如亭”常伴红颜,他与她既是生死相知相重的夫妻,更是比爱人还要难觅 的知己!
除此之外,据《女红余志》记载:惠州一温性女子名超超,到了十五岁还不肯嫁人。当听说苏轼到了惠州,才欢天喜地的说“这才是我的夫君”,天天徘徊在苏轼的窗外听其吟诗作赋。后来苏轼超超对他的仰慕之情,恐有不便之处,匆匆离开了惠州。数年后故地重游,听人说超超已死,葬在沙地里,悚然动容,为她写下了《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运笔之空灵不亚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然超超等只不过是苏轼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而已……
现在不在执拗的认定,一个人一辈子只能爱一个人是值得称许 的,童话里王子只爱公主一个人,那是童话,要保留纯净。现实中,城堡已经凋敝,爱的时候只爱一个人,不要有旁枝进来缠夹牵扯,这爱就如舍利,金贵完满。!
读《江城子》,读破苏轼一片心!
第三篇:读书心得
共鸣之音
——读商友敬《眷恋讲台》文摘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商友敬的《眷恋讲台》。这是一本教育随笔和杂谈性质的著作,分五个板块,即“同教师谈心”、“同家长谈心”、“同老人谈心”、“同书本谈心”和“同故人谈心”。从这本书中,我聆听到了共鸣之音。
在《读书笔记》一篇里,作者提到,写读书笔记,是学会读书的一个标志,而要养成这个习惯,需要一个过程。最简单的读书笔记是“摘抄本”即摘抄佳句,天天读天天记;进一步的读书笔记是把“摘抄本”变成“对话录”,也就是在摘抄下来的佳句警语后,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或同意,或反对,或延伸,或加以消化。接下来,就能写“心得式”笔记了,不用再摘抄原文,而是直接把自己每天的读书心得写下来,这样日记月累,就成了一本本读书笔记。如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王夫之的《读通鉴论》,钱钟书的《谈艺录》《管锥篇》等。我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当时我的语文老师也时常让我们做读书笔记,说是对日后有帮助,可惜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没有坚持下来。面对这本书,我顿时有了自责的情绪。
在谈到诗歌教育时,作者提出的个人意见是:21世纪以人为本的“诗教”,应围绕三个维度来发展,一是发展语言修养,二是发展情感世界,三是发展想象空间。诗歌的力量就是使人之常情提炼成纯洁无暇的结晶体,使它长留在我们心中,常常得到慰藉,得到鼓励,得到排解,得到共鸣,如有诗情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如何痛苦坎坷,他的心是不会孤独的。看到这里,我的心砰然心动,确实,如作者所言,人生是劳累的,但只要心底有那么一点诗意,就能安居在这大地上。
在“同家长谈读书”一篇里,探讨的一个话题是“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是为了明理,是为了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与时代不会脱节的明白人,一个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不断进行思考的人,因为书中有学问,有道理。是啊,真正的读书,应该是透过书本,面向整个社会,自然与人生。读书如登山,要从山脚一级一级往上登,不可能坐直升飞机,在读书求学上这个问题上,是不可能“速成”的,“欲速则不达”。要登上山,至少要有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毅力,不怕苦,不怕累,能坚持到底。二是有人指导途径,就是人们常说的“指出向上一路”,这样的人,一定也是喜爱读书的人。
从这本书中,诚然我得到了数次的共鸣。我想,如此,也算是在书中有了一些收获吧。
第四篇: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发展——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科学史资源》,本书绪论 《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史》包括生命科学史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高中新课标要求重视生命科学史的学习、实施好新课程必须学习一些生命科学史——现代课程教学论研究的视角;《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发展》分三篇: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第一篇 分子与细胞主要包括对生物体构成元素的研究历程、对生物大分子的认识、细胞学说的建立、科学家是怎样阐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对细胞分化的研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对细胞衰老研究的新进展和对细胞癌变研究的新进展;第二篇 遗传与进化主要包括人类是怎样认识到遗传因子的、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遗传物质的确定和基因控制代谢过程的发现。第三篇 稳态与环境包括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传染病作斗争、植物激素的研究历程和生态学核心概念的发展历程。本书内容的选择注意突出重点,不平铺直叙、简单再现历史,而是围绕“核心概念”构建和发展,突出前人在探索生命科学问题中的科学思想、过程和方法,揭示科学的本质。语言力求平实、通俗、活泼、流畅。《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发展》附录提供了一些补充文献,如生物学大事年表、诺贝尔奖授奖词等。
拿到这本《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发展》就被它独特的名字吸引了,后面还有一行小的批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科学史资源,这便更加勾起我的好奇心,而且,它好像就是某个时候我渴望去阅读的书本。于是,我拿起这本“教师阅读工程”的书籍开始细细品读和学习。从一名高中生物教师的角度出发,我在这本书的绪论部份学习到了:生命科学史具有多种独特的教育价值,并且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起到很强大的辅助作用。如思想教育价值: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比如我们必修二教材中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探索历程,从人们认为的“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到格里菲斯、艾弗里、赫尔希等等,这都是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进行的,而问题又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背景,因而可以引导学生在重走前人的探索之旅时体会和了解人们的思想变化。
其次,生命科学史又是一部“历史”,是生物科学的历史,其中重合了许多分支学科。如孟德尔遗传定律与数学统计、遗传物质的发现和同位素标记、光合作用和原子示踪等等。通过这些“历史”的重温和回顾,总体上告诉我们各个分支学科在解决什么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还能告诉我们各个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助于学习者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完成的知识网络结构。由此,我觉得在平时的模块和章节的学习中要注意之间的联系,寻找共通点,建立联系,有助于学生生物学思维的及知识网络的构建。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生命科学史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生物学科是一门子然学科,有定量和定性的分析,需要非常丰富和细致的观察与实验,通过实验来研究事物,特别是对照试验的精确和应用又是一大特色!在现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所接触到的很多实验分析题都应用了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这就是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本质。如:酶的活性、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等等。通过实验去研究和解决问题是学生能力的一种锻炼和体现。
从以上的三点我们可以知道:在如今的新课程改革中,一线的生物教师特别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硬性要求,更是学科学习的刚性需要。课堂不再是灌输式的,而是充分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的注意、参与、展示和质疑。这就是问题的解决和分析能力,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就是一种素质!如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如果像书中提到的“去背景化”,直接讲授光合作用的过程,那样的课该是过么乏味和无趣,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被动认识光合作用的过程,而对光合作用是如何被发现的,又是如何通过科学家的研究了解其微观层面的过程的,学生不知!因而我们才越来越重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分析和讨论。
最后,书本还提出了对一线生物教师的要求,要求我们要有较高的生物科学素养、把握科学的本质,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修养,包括生物学基本项成果成,生物学思想方法、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体验。正如古语言“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第五篇:读书心得
读吉春亚系列书籍的心得体会
很幸运地能够到现场听吉春亚老师的课,我听完了她的一节课就被她深深吸引并震撼了。回来后马上找来她的书——《吉春亚讲语文》《吉春亚课堂实录》等书籍来学习。她是聪慧灵秀的女子,她是温柔亲切的老师。我非常喜欢她清新诗意的语言,喜欢她快乐儒雅的风度。当她的学生很幸福,听她的课很幸福。原来充满着浓浓语文味儿的课堂原来就是这个样子。我真的是受益匪浅!相信学无止境!
在拜读吉春亚老师的著作之后,我有几点感悟:
首先,吉老师的教学让我明白到学习语文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就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吉春亚讲语文》传播了新生代的语文教学“名师”吉春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全书结构新颖,内容丰满。由四大板块组成,内容包括:我的语文人生,我的语文理念,我的语文实践以及我的教学语录。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人们学习语言的规律,对文章语言的感悟,积累,最后运用。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在一节语文课里应着眼于语言形式的训练(听、说、读、写)。要让学生对文章语言有感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读。吉老师的课堂读的形式多样,在读的过程中,她也扎实地训练了学生说与写的能力。如“自主品读,欣赏语言。”她让学生在品读过程中动笔墨,让学生觉得哪些语言值得你欣赏、明了的记下来,并用自己的话语说一说。语言的积累,就是学生在感悟语言后,通过背、默、或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已有的积累。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就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吉老师的课堂让学生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绝不仅是生搬硬套。很多时候,她的课堂让学生在诗意的安抚下“创编名言”、“为画题词,表达心声”„„吉老师认为:言语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的言语实践,就没有处于动态发展中的精神活动,也没有不断生成的言语。所以吉老师的言语教学始终都贯彻于言语实践与学生精神通融的高度结合。这一点让我的语文教学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的确,学生只有运用积累的语言来实践日常生活中语言的需要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学生能灵活运用积累的语言,并且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创造并非易事,因为这是一种质的飞跃。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这质的飞跃,除了引导学生平时的积累,还要创设情景,巧妙地将文本情感与学生精神动态的发展相结合,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让他们有练习、实践的机会。这样学生运用与创造语言的能力就会慢慢地生成,这是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相结合。
其次,在吉老师的课堂中,我体会到她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学生是具有不同个性的独立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学习经验与方式。如在朗读指导中,吉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她认为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活动,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体会也会不同。如她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让学生朗读父亲说的话时,让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但她并没有否定学生的朗读,而用鼓励性的话语激发学生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还有吉老师给学生的习作写评语时,不是像我们平时写的千篇一律,而是像与学生心与心之间的交流,理解学生写文章时感受,与他们谈心,与学生交朋友。从吉老师的教学中,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身为教师的我们,面对一班几十个不同的,活生生的个体,我们不能熟视不睹他们智慧的火花,只是我们有没有悉心去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多用鼓励性的话语来引导。
最后,吉老师的课堂上体现浓厚的人文气息。课堂上浓厚的人文气息是师生之间共同创造的出来的。在她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吉老师与学生一起背、默、朗读课文,在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时,她自己先写下水文,与学生一起学习,体现课堂上师生互动平等的意识。吉老师这样做的目的不但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和好朋友一样解决问题,而不是像以往的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且她让学生明白,老师能这样学习,你们也能这样学习,这样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相信只有老师与学生的心灵拉近了,学生才会更愿意跟着老师学,自然学生的成绩便会提高,老师所花费的精力与心血也会减少。
看完这本书后,我明白吉老师能成为中华名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她以持支以恒的求学心态,不断广博群书,丰富多自己的文化底蕴,以实事求是科学精神,不断探索语文学科教学的规律。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些新教师最缺少的一种爱自己事业,爱语文教学的一种态度。所以,吉老师坚信地说:“只要把爱洒在语文路上,我们就一定会抵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