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情感交流。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的大门,痛快一点的,也是半开半闭。显而易见,老师如不能了解、不能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素质教育无形中就被架空了。从有关调查报道中可以看出,“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这种现象已非常普遍。现实需要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必须努力开启
学生心灵的大门,这就涉及到一个方法问题,方法对头了,才有可能达到目的。我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潜心探索,想打造出这样一把改善师生关系的“金钥匙”。我认为这把钥匙应该由四个部件构成:即自身素质+为师观念+处事方法+耐力恒心。
一、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
学生对老师持有敬慕心理,老师就是他们的引路人。开始学生有着很强的上进心,他们愿意学,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多种 方式向 老师表达这样一个信息:老师,希望您能承认我,肯定我,给我鼓励。这个时候师生之间最容易沟通。时间久了。学生与老师熟悉起来,他们获取的知识逐渐增多,追求的目标也不断地提高。为师者如果不能始终让学生折服,学生心里就会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老师要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永不贬值,我认为起码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工作、教学能力。“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准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
2.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学生最初的崇拜是盲目的,只有当老师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深深折服时,他们才会找到人生起步的座标点。自尊而不自负、自爱而不自封、自强而不蛮干、自信而不盲动,举止得体、儒雅可亲、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才是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3.要坚持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落伍。每天站在学生面前时,都能别具一番神韵,别有一番风采。教育者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这一方面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殊需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教师的良好风范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了这个吸引力,学生才乐意从情感上接纳老师。
二、教师必须在观念上摆正师生的位置
在社会主义教育的辞典里,师生关系的概念同封建社会的师徒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教育方式需要的是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教育者不能高高地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放下“架子”,摆正师生的位置,认清对学生平等相待的重要性,从心底产生与学生交友的愿望,正所谓“良师诤友”,而不能带有丝毫勉强的色彩。能做到这些,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获得了尊重,因而就 能尊重
老师,能理解 老师的用心,才 能向 老师敞开心扉。
三、改善师生关系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这一点对 于班主任 老师来说最为重要,也最有条件做到。学生居家、在校总免不了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涉及学习、生活、情感、交往等诸多方面,都需要 老师帮助解决,事情不同,处理方法就不能一概而论。
1.多鼓励、少批评。对学生学习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指出,耐心地帮助他们,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使用严厉的口吻,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下课后不要夹着课本就回办公室。课 余正是 老师和学生平等、自由地对话,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最好时间。
2.坚持家访,尊重家长,不可动不动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谈话”。了解和介绍学生情况时,要注意用词,不要让家长难堪,否则,家长就会责罚孩子,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告状”。有了这种感觉,学生就不再相信自己的老师,更甭谈敞开心扉了。
3.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我不止一次地自掏腰包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无人做饭的学生买吃的;对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不止一次地捐钱、捐衣服。这样还愁搞不好师生关系吗?
4.进入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作为老师此时不能一味强求他们说出心里话,而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利用伟人故事、英烈遗风等积极健康的内容,再辅以集体活动、大家讨论等形式,把他们从狭小多梦的天地里拉出来。
5.要注意选拔班主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创造民主气氛,不能把班级变成“一言堂”,更不可搞专制。要把学生之间的交往定格在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个大框框中。在处理学生纠纷时,教师必须本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行事,不可偏袒任何一方。
6.集体活动、公益劳动,教师要起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光说不干、指手划脚,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7.学生在家有父母,在校靠老师。天冷了,要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头发长了,要提醒学生去剃一剃;要提醒学生晚上要早点睡,早晨要吃好,中午争取休息一会;放假了,不要玩水,水火无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做老师的时刻要为学生想周到一点,既要有严父般的要求,更要有慈母的心怀。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允诺过的事一定要兑现,切不可失信于学生。唯有如此,学生才会觉得自己的老师可亲、可信;也唯有如此,学生才 能向 老师敞开情感的大门,师生关系才能积极健康地发展。#p#副标题#e#
四、管理班级、教育学生要有耐力恒心
学生是不成熟的群体,考虑问题不全面、遇事易冲动。在班级的管理中要做到“三勤三到位”:“三勤”就是:
一、勤到班级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勤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个人学习和生活情况。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对学习后进的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
二、勤与课 任 老师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情况要及时地解决
第二篇:如何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情感交流。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的大门,痛快一点的,也是半开半闭。显而易见,老师如不能了解、不能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素质教育无形中就被架空了。从有关调查报道中可以看出,“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这种现象已非常普遍。现实需要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必须努力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这就涉及到一个方法问题,方法对头了,才有可能达到目的。
我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潜心探索,想打造出这样一把改善师生关系的“金钥匙”。我认为这把钥匙应该由四个部件构成:即自身素质+为师观念+处事方法+耐力恒心。
一、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
学生对老师持有敬慕心理,老师就是他们的引路人。开始学生有着很强的上进心,他们愿意学,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多种 方式向 老师表达这样一个信息:老师,希望您能承认我,肯定我,给我鼓励。这个时候师生之间最容易沟通。时间久了。学生与老师熟悉起来,他们获取的知识逐渐增多,追求的目标也不断地提高。为师者如果不能始终让学生折服,学生心里就会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老师要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永不贬值,我认为起码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工作、教学能力。“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准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
2.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学生最初的崇拜是盲目的,只有当老师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深深折服时,他们才会找到人生起步的座标点。自尊而不自负、自爱而不自封、自强而不蛮干、自信而不盲动,举止得体、儒雅可亲、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才是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3.要坚持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落伍。每天站在学生面前时,都能别具一番神韵,别有一番风采。教育者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这一方面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殊需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教师的良好风范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了这个吸引力,学生才乐意从情感上接纳老师。
二、教师必须在观念上摆正师生的位置
在社会主义教育的辞典里,师生关系的概念同封建社会的师徒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教育方式需要的是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教育者不能高高地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放下“架子”,摆正师生的位置,认清对学生平等相待的重要性,从心底产生与学生交友的愿望,正所谓“良师诤友”,而不能带有丝毫勉强的色彩。能做到这些,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获得了尊重,因而就 能尊重 老师,能理解 老师的用心,才 能向 老师敞开心扉。
三、改善师生关系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这一点对 于班主任 老师来说最为重要,也最有条件做到。学生居家、在校总免不了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涉及学习、生活、情感、交往等诸多方面,都需要 老师帮助解决,事情不同,处理方法就不能一概而论。
1.多鼓励、少批评。对学生学习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指出,耐心地帮助他们,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使用严厉的口吻,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下课后不要夹着课本就回办公室。课 余正是 老师和学生平等、自由地对话,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最好时间。
2.坚持家访,尊重家长,不可动不动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谈话”。了解和介绍学生情况时,要注意用词,不要让家长难堪,否则,家长就会责罚孩子,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告状”。有了这种感觉,学生就不再相信自己的老师,更甭谈敞开心扉了。
3.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我不止一次地自掏腰包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无人做饭的学生买吃的;对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不止一次地捐钱、捐衣服。这样还愁搞不好师生关系吗?
4.进入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作为老师此时不能一味强求他们说出心里话,而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利用伟人故事、英烈遗风等积极健康的内容,再辅以集体活动、大家讨论等形式,把他们从狭小多梦的天地里拉出来。
5.要注意选拔班主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创造民主气氛,不能把班级变成“一言堂”,更不可搞专制。要把学生之间的交往定格在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个大框框中。在处理学生纠纷时,教师必须本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行事,不可偏袒任何一方。
6.集体活动、公益劳动,教师要起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光说不干、指手划脚,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7.学生在家有父母,在校靠老师。天冷了,要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头发长了,要提醒学生去剃一剃;要提醒学生晚上要早点睡,早晨要吃好,中午争取休息一会;放假了,不要玩水,水火无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做老师的时刻要为学生想周到一点,既要有严父般的要求,更要有慈母的心怀。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允诺过的事一定要兑现,切不可失信于学生。唯有如此,学生才会觉得自己的老师可亲、可信;也唯有如此,学生才 能向 老师敞开情感的大门,师生关系才能积极健康地发展。
四、管理班级、教育学生要有耐力恒心
学生是不成熟的群体,考虑问题不全面、遇事易冲动。在班级的管理中要做到“三勤三到位”:“三勤”就是:
一、勤到班级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勤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个人学习和生活情况。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对学习后进的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
二、勤与课 任 老师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情况要及时地解决。与课 任 老师商讨解决的办法。
三、勤与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与家长共同管理学生。“三到位”就是:
一、早晨和中午第一个到班级,督促学生学习;
二、上课铃响时就到班级门口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放学时到班级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告诫学生路上注意安全,到家要进行学习。
三、经常到学生家进行家访。这些工作很烦琐,也很浪费时间,如果没有耐力恒心是办不到的。
当然,我这样一说,有人可能会发出感慨:太理想化了,太神圣了!是的,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正在塑造着国家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如果没有超乎寻常的细心、耐心和恒心不能贯彻整个教学工作的始终,那么,我们是拿不到打开学生情感闸门的“金钥匙”的。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何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如何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如何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供大家阅读参考。
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情感交流。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的大门,痛快一点的,也是半开半闭。显而易见,老师如不能了解、不能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素质教育无形中就被架空了。从有关调查报道中可以看出,“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这种现象已非常普遍。现实需要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必须努力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这就涉及到一个方法问题,方法对头了,才有可能达到目的。
我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潜心探索,想打造出这样一把改善师生关系的“金钥匙”。我认为这把钥匙应该由四个部件构成:即自身素质+为师观念+处事方法+耐力恒心。
一、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
学生对老师持有敬慕心理,老师就是他们的引路人。开始学生有着很强的上进心,他们愿意学,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多种 方式向 老师表达这样一个信息:老师,希望您能承认我,肯定我,给我鼓励。这个时候师生之间最容易沟通。时间久了。学生与老师熟悉起来,他们获取的知识逐渐增多,追求的目标也不断
地提高。为师者如果不能始终让学生折服,学生心里就会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老师要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永不贬值,我认为起码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工作、教学能力。“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准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
2.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学生最初的崇拜是盲目的,只有当老师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深深折服时,他们才会找到人生起步的座标点。自尊而不自负、自爱而不自封、自强而不蛮干、自信而不盲动,举止得体、儒雅可亲、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才是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3.要坚持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落伍。每天站在学生面前时,都能别具一番神韵,别有一番风采。教育者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这一方面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殊需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教师的良好风范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了这个吸引力,学生才乐意从情感上接纳老师。
二、教师必须在观念上摆正师生的位置
在社会主义教育的辞典里,师生关系的概念同封建社会的师徒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教育方式需要的是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教育者不能高高地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放下“架子”,摆正师生的位置,认清对学生平等相待的重要性,从心底产生与学生交友的愿望,正所谓“良师诤友”,而不能带有丝毫勉强的
色彩。能做到这些,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获得了尊重,因而就 能尊重 老师,能理解 老师的用心,才 能向 老师敞开心扉。
三、改善师生关系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这一点对 于班主任 老师来说最为重要,也最有条件做到。学生居家、在校总免不了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涉及学习、生活、情感、交往等诸多方面,都需要 老师帮助解决,事情不同,处理方法就不能一概而论。
1.多鼓励、少批评。对学生学习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指出,耐心地帮助他们,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使用严厉的口吻,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下课后不要夹着课本就回办公室。课 余正是 老师和学生平等、自由地对话,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时间。
2.坚持家访,尊重家长,不可动不动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谈话”。了解和介绍学生情况时,要注意用词,不要让家长难堪,否则,家长就会责罚孩子,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告状”。有了这种感觉,学生就不再相信自己的老师,更甭谈敞开心扉了。
3.尽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我不止一次地自掏腰包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无人做饭的学生买吃的;对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不止一次地捐钱、捐衣服。这样还愁搞不好师生关系吗?
4.进入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作为老师此时不能一味强求他们说出心里话,而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利用伟人
故事、英烈遗风等积极健康的内容,再辅以集体活动、大家讨论等形式,把他们从狭小多梦的天地里拉出来。
5.要注意选拔班主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创造民主气氛,不能把班级变成”一言堂”,更不可搞专制。要把学生之间的交往定格在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个大框框中。在处理学生纠纷时,教师必须本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行事,不可偏袒任何一方。
6.集体活动、公益劳动,教师要起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光说
第四篇: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
我们对于过去老师对学生的统治深恶痛绝,于是我位置上学生的展在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上,从情感、态度和言行等方面给教师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这种规定被全社会所认同并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以维持师生关系的发展。诚然,老师作为引导者和灵魂工程师,应对和谐的师生关系负责,但我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师生关系的构建者之一,学生也应付出努力。正如有学者指出:强调老师在教育中的发燕尾服,与学生一道获得幸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考虑老师的幸福只考虑学生幸福的教育,客观上是要求老师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这是不现实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学生作为被统治者对老师的绝对服从,也不是老师作为工具任凭学生游戏。只强调单方面的师生关系是不健康、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乃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含义及特点
师生关系,是指老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从师生关系的概念中我们可以认识到:首先,师生关系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即老师作用于学生,学生也要作用于教师。其次,师生关系中师生通过相互作用产生了相互影响,即在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老师产生了影响。再次,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但又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是在特殊的环境——学校中,通过专门培养人的老师及其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发展的美好阶段,对于老师和学生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那么,什么是和谐呢?一般认为:“和谐”是事物发展的成熟阶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原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三个时期,而和谐只产生于成熟阶段,和谐是人的思想协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作用的结果;和谐是事物内部关系全面协调的统一。由此可知,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师生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协调内部关系而形成的,是师生关系发展的成熟阶段、完美阶段。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特点:一提到师生关系时人们更多地会想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对话,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然包括这些内容,但这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区别于一般的师生关系的本质特点。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均衡发展: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但又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间为完成教育任务而发生的工作关系,为满足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以情感、认识等交往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其中师生的工作关系是最根本的并受教育目的制约,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根本需要,是师生最基本的关系;人际关系是师生社会化和个人满足的需要;心理关系是师生的情感和认识的需要。这三个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这三种关系的均衡发展。忽略了师生之间任何一咱关系的发展都是不和谐的而且是不健康的师生关系。
2、双方付出:从上述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办公室中我们可以发现,和谐师生关系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不是老师或者学生任何一方的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在重视老师如何处理情况下,学生也应抓住时机,积极配合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因为:学生是学校中任何革新活动的参与者或革新者的主体之一,而不仅仅是获益者。只有师生 的共同作用才能 发生革新。我们要突破以前不良的师生的界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付出。
3、双方获益: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双方相互促进、共同获益的结果。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取得好的效果,还让学生感受到有种安全感、归属感和爱,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情感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另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会满足老师作为人的心理需求。学生的进步也体现了老师之作为老师的价值,体现了他们的能力。曾有人指出,在教学过程中,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这一过程 中,老师获得的发展则是这一目标派生出来的产品。可见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活动本身的结果也是老师发展、老师获益的一部分。哈格里夫斯曾提到师生关系依据彼此情景定义的一致性与否存在着三咱可能:和谐、不和谐、假和谐。其中和谐就是师生双方均获益,不和谐是师生双方均受害,假和谐是有时获益有时受害。他指出,尽管老师拥有绝对的权利,但事实上很少有老师会不折不扣地使用;尽管学生处于被动、无权的状态,但事实上学生仍可以通过破坏等手段以无形的力量进行对抗。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双方共同促进,彼此获益的结果。
4、双方愉悦: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彼此感到愉悦、满足。首先,这种关系是以一种平等的、信任的、尊重的态度和行为来维系的。这种过程是令人轻松、愉悦。任何一种以牺牲师生任何一方的愉快和满足为代价换来的师生关系的和谐都不是持久的和谐,是一种假和谐或者是不和谐。在师生交往过程中,通过师生双方各自合理发挥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彼此尊重、相互促进,在愉悦的气氛和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师生关系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完成的。师生双方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运用各种策略来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掼,树立正确的观念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老师应做到: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老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将学生的最大发展看成是自己最大的成就和满足。认识和履行老师的职业道德,认识到职业道德是老师的灵魂,是穿教育的精神支柱。其次,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认识到教学不仅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以成绩的好坏、是否对自己言听计从来评价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把学生作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再次,树立正确交往观。老师应正确认识社会中的不良观念给师生关系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自觉抵制不奶思想的侵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名利观,不以学生家庭的财富和免得来确定交往的对象和交往的目的。同时,学生也应做到:第一,树立正确的老师凤。学生应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尊重老师的人格,支持老师的教学工作。学生还应从小学会宽容、学会爱自己和爱别人。学生应知道老师也是人,也需要爱。学生对老师的爱表现在学生对老师的接纳,真诚、热心地对待老师。第二,正确的学习观。学生学习观是指学生个体对知识、经验所持有的直觉认识,也有人把它看成是学生个体对知识和学习的一 认识论信念系统,它涉及对知识性质、学习性质、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等多的直觉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对于正确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评教和师生关系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三,正确的自我观。学生应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变自己的劣势。这就要通过与老师的交往,竞争者监督阅历、经验和见解等作为自己的借鉴。学生应树立自信,克服胆怯心理,认识到老师是一般的、同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敢于同老师交往,乐于同老师交往。
(二)提高能力,正确对待
能力素质是师生能否建立起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师生提高彼此的能力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为此,老师应做到:第一,提高自身素质。老师应注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来提高自身素质。在道德方面,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做到为人师表。在个性方面努力做到开朗大方、积蓄可亲、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等。第二,全面了解学生。老师只有全面地学生才能正确地对待学生。如果老师没有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他就常常对学生抱一种完全不正确的看法。因此老师需要全面地观察、了解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考虑学生的举爱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第三,平等对待学生。学生对老师对待自己和同伴的态度是很敏感的。学生会为老师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而对老师产生反感态度,并进而影响师生关系的发展。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曾指出: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自己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因此老师应不因学生的家庭条件、外貌特征、成绩状况、性格特点等而不公平地对待学生。第四,主动关爱学生。爱是一切情感建立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公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良好 心理品质的形成,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只有教师和学生真诚地相互关爱,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发展。教师还要对每一个学生抱有期望。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期待会带来对象的戏剧性变化,即按照期待的结果变化。因此,教师应对每个学生抱有期望,主动与每个学生接触,更多地关注学生,关心滨身体和心理,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时,学生也应做到:第一,主动提高自己,始终追求进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首先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不断努力学习使自己身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学生会赢得教师对他的好感,并激发教师教学以及与学生交往的热情。这种好感和热情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另外,学生还应注意自己的交往方法,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第二,尊敬教师,善待他人。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叫育人,这种劳动是不能用金钱来徇的,它是倾注了教师大量的心血、精力以及情感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和。因此,学生应该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爱教师。学生的尊敬和爱慕,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爱,而学生的对立情绪又往往是许多教师感到对学生爱不起来的原因。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是人格上的尊重,而不是对教师一味地服从,学生还应主动关心和善待身边的其他人通过善待其他人,能更好 地记得他人和教师的好评和喜爱。
(二)运用策略,深入交往
由于教师经验的丰富性和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中处于主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这里主要探讨教师如何运用策略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换位思考。师生应多丫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彼此交往的态度、言行等。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兴趣爱好,理解学生不成熟的态度和言行。教师在要求学生的时候,应考虑是否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且自己应做出表率。
2、兴趣融合。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爱好,形成与学生兴趣的融合点,再逐步扩大对话范围。兴趣融合点就是双方共同感兴趣的事物,它不是强者对弱者兴趣的剥夺,即不是教师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兴趣也不是教师迫于某种压力而向学生的兴趣无原则的让步,而是形成师生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兴趣是师生扩大和深入交往的基础,是师生形成良好的印象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3、批评的艺术。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而是要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批评方式。在批评学生的错误时应视其所犯错误的性质、严重程度、学生的性格和批评的场合,灵活地运用批评。在批评学生后,应适当给予安抚。这种批
评不会伤害学生自尊心,学生易于接受和改正并且不伤害师生关系。
4、恰当赞赏。教师应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秀表现加以赞赏。老师的赞赏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素。恰当的赞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挑选值得赞赏的地方来以各种方式进行赞赏。这种赞赏包括教师眼神的肯定、语言的赞赏、行为的认可、物质的奖励等。教师在称王称霸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赞赏过度和赞赏不及,避免对不值得赞赏的行为的赞赏。
5、及时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匿名信等方式保证学生反馈通道的畅通。这种反馈包括学生自己的教学、交往的方式自己做错的要改正,做得不好的要改进,学生误会的地方要想办法澄清。
第五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祥德路小学 吴建
在践行国家、上海市和虹口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我区教育局确立了以“绿色生态化、特色多样化、教育国际化”为抓手的教育转型新思路。为了落实这“三化”的目标,首先把“师生关系”作为改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途径。
区教育局提出的“三个课堂”建设,即温馨课堂、情趣课堂和有效课堂,为师生关系的构建上积累了许多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了较高的起点。2012年5月16日,虹口教育和民进虹口区委联合举办举行的首届白玉兰教学论坛,更是把我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推向了高潮。此次论坛的主旨,就是要让教育真正与学生个体融为一体,使教学真正的回归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作为基层学校,校领导借着“白玉兰论坛”这股东风,组织全体老师认真观摩了论坛的教育录像,组织全体教师从自身谈起,谈如何践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总结出了新型好老师的关键词:有爱、幽默、公平、创新。新型师生关系最看重:爱心。在白玉兰论坛上,我们第一次认识了史金霞老师,一位漂亮、儒雅的高中女教师,也从而拜读了她的著作《不拘一格教语文》和《重建师生关系》。
提到老师,我们往往会和“严肃”联系在一起。说到现在的师生关系,我只能遗憾地说“惨烈”。我们的老师苦口婆心、声色俱厉,每天起早摸黑。可是我们的学生欢迎吗?喜欢吗?它需要我们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好好想想。史金霞老师的这本《重建师生关系》为我们开启了一盏改善师生关系的明灯。史金霞老师在书的自序部分引用了夏丏尊先生的话,给我印象深刻。他说,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书中史金霞老师用了几个关键词来阐述了如何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一个字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一切。爱是在长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渐堆积起来的,类似亲情或者就是亲情的感觉。第二个词就是“理解”,了解是理解的延伸。理解这个词,我们每天都挂在嘴上,但我们能够真正做到理解吗?很难。史金霞老师说,孩子很难理解老师,因为孩子没有老师的生活经历,即使想换位思考,也很难给自己定好位;同样地,老师也很难理解学生,因为教师经常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学生。第三个词就是“对话”,沟通是对话的第一块基石。对话指的就是第四种意义的“谈”。要对话,你就必须对他人抱着“绝对尊重”的态度,发自内心深处地尊重他作为一个人的本质价值。对话有两个核心概念:即关系和理解。第四个词就是“尊重”。而尊重,就体现在爱、理解、对话„„的所有环节之中。对于这几个关键词,史老师还举了许多非常生动丰富的实践案例,大家看了以后可以借鉴和运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反之,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苦学,使学生厌学,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更谈不上课堂效益的提高。下面举一个我校教学过程中的例子。小刘老师每天带着希望和喜悦走进教室,可是却总有一个座位空着。课后去班主任那了解情况,原来这位叫平某的学生害怕上学而谎称肚子疼。接下去的一个月中,她断断续续来了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星期,每次来都哭着进教室,抹着眼泪上课。通过多方了解,才知道她最害怕的是英语。英语课节奏快,又有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内容,她对自己没信心,更害怕老师批评她。根源找到了,就需要对症下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学得好,是英语教学的内涵。抓住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所在。因此,要达到学好的目的,就必须研究、理解、满足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
一、在课堂教学中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多说”,建立“双向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师生关系是“双向型”。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在课堂中形成“双向型”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清楚哪些内容应“少讲”,确保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一味地对教材上给出的教学事例和过程进行一一解释,那么这只能算是一种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教学,部分学生常常在教师的讲解、分析中处于被动和漠然的境地中。因此,在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
间内,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利用教材创设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情景,对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的内容少讲、对超越学习要求的知识少讲,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来获取知识、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感。
2.其次教师要清楚哪些地方应让学生多提“为什么”,多说“怎么办”
教师的“少讲”是为了让学生“多说”。教师要研究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多说”,怎样让学生“说”,才能保证教学活动过程的和谐发展。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说”为主线,在“精讲”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在教学的主要环节多说。教师可以在几何证明时多说,帮助学生理清几何证明的思维过程及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以在展示思考过程时多说,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让生生间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在评价反馈环节多说,让学生针对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甚至让学生之间进行辩论,以实现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协作精神,达到建立“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留出充分的时间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关爱每一位学生
尊师爱生,这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显著特点,就是说学生应该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爱护学生,这也是建立良好、协调的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大量实践证明,尊师是爱生的结果,爱生是尊师的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师真情地投入,一定会得到学生真情的回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赶进度,在教学知识的重点、难点部分时,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这些不起眼的“群众演员”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建立起平等、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最能体现自己教学特色的课呈现给学生
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完善,把自己教学过程的魅力展现给学生,流畅工整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简洁明快的上课节奏,声情并茂的内容讲解,生动和谐的师生互动等等,都可能成为教师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要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课堂经常处于生动活泼的情景之中,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化时代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教师就不能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体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要能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通过有特色的教学,拉近师生情感上的距离,从而达到彼此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融,这将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