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反思和体会

时间:2019-05-12 01:2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反思和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反思和体会》。

第一篇: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反思和体会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反思和体会

民权县龙塘镇轩庄学校史聚义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本校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案例入手,以自身大量实践工作为依托,从学生和学校教师两方面全面细致进行了原因分析,并进行了反思,着重指出中小学生心理变化及教师教学方式差异是造成小学升初中英语学习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根据自身体会,提出从提高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加强教师交流合作、改进激励评价方法、调整课程课时等五个方面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顺利衔接,为解决实践中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中的问题找出新的思路,具有现实操作性。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衔接反思体会

我所教班级的陈同学,小学时英语成绩优秀,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很容易就得到了英语星。升入初中后,呈现出很强的表现欲,一想到什么马上就要说出来,不管是不是打断课堂教学。但是如果他有点懂了,他马上就不听了,要么做小动作,要么走神,小组合作敷衍了事,做出来的作业全对的时候很少,测试当然也不够理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首先想到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问题。我在初中部和小学部都担任有英语教学课程,对小学英语教学和初中英语教学都有切身感受,有条件零距离接触观察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分中、小学两个学部,小学五年,中学四年。我校实行从二年级开始教授英语,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打好英语基础,为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但我发现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部分小学生对英语很感兴趣,成绩也过得去,但是升入六年级(初一)以后就出现对英语缺乏兴趣.、动力不足、自觉性差、方法不当、厌学等现象。同时初中老师仍普遍反映小学毕业生的英语基础十分薄弱,而小学老师觉得颇为委屈,小学英语教师少,任务重,辛辛苦苦的劳动就这样被同行否定?现中小学的英语教材做了衔接,小学采用了PEP英语教材,初中采用了GO FOR IT教材,可小学与初中英语脱节现象仍然存在。

我对我校中小学衔接工作进行了反思,我认为中小学英语教学脱节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方面来讲,主要存在两点原因:

首先是学生生活及心理。生活上本校学生家庭条件都较优越,小学生寄宿有生活老师负责照顾,依赖性要比同龄孩子强,在学习上也同样反映出来。小学的胡同学对英语很有兴趣,但是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说如果现在学不好,反正初中还是要从头学起,因此抱无所谓态度,学习目的没有初中生那样明确。而中学生则自认英语已经学过,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在初中英语学习初期有自满心理,对今后的学习产生了前摄抑制。同时与中学生相比,小学生不怕出错,踊跃举手回答问题,这种心理状态对儿童学英语十分有利,但随着年龄增长,进入中学后,他们的心理负担加重,害羞感加强,甚至还出现了焦虑心理,影响英语 1

学习。初中生普遍感到中学老师不像小学老师“盯”得那么紧,这样就给学生一种错觉,认为中学比小学“松”,使一些自觉性差的学生在学习中分心走神,不能尽快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导致进入初中后英语学习成绩下降。

其次是学习独立性和容量。一方面是独立性要求不同,小学生的自修课要比初中生少,虽然每天下午第三节课都是作业整理课,他们一般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不够,自学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中学则对学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要求较高,因此一些刚进校的初一学生对学习无所适从,比如有一次自习课,我发现一个学生在发愣,我就问他是不是有什么难题,结果他说他作业完成了,接下来不知道该干什么。这种不知如何安排时间、不懂如何预习、复习、不能及时改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的现象在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中非常的普遍。另一方面是学习容量要求不同,中学学习科目突然增多,让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顾此失彼,如果再存在偏科或部分学科基础薄弱,日积月累会造成积重难返、学习吃力、难以适应,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加大与难度的提升以及失败次数的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与愿望将会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部分学生的“两极分化”与“滑坡”。

中小学英语教学脱节,从教师和学校方面,我认为主要也有两点:

首先是教师方面。一方面,初中老师的讲课方式相对比较传统,课堂形式较单调,课堂气氛相对容易显得沉闷,而小学课堂强调学生的口语,课堂活动的形式和课堂的演习,活动较多,但是很费时,经常是一个活动的开展需要大半节课,这与初中英语教学内容明显增多是冲突的。上学期在教研室安排下我曾经去新城中学听过两节由中小学老师上的公开课,中学教师对难点、重点的把握比较准确,对知识点的落实比较到位,很实用,但课堂活力不够;小学课堂则显得比较活泼,游戏、表演等形式丰富,但课堂比较松散,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我看来小学应该教得更加扎实一点,中学则应该多学习一些小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学习。

另一方面,中小学各阶段的老师相互之间的交流机会少,教师埋头于自己的教学活动,很少顾及低一阶段或高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不太了解彼此阶段的教学模式以及教材、方法、要求、特点是什么,自然也就使相互之间的教学出现了脱节,无法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整体。同时,由于讲授内容重复,教学方法缺少创新,不但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还会极大地破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对小学生的表扬较多,在课堂上学生还能得到娃娃笑脸、苹果贴图等奖励,而初中生受到表扬的机会明显要比小学生少。

其次是学校课程设臵方面。学校起初设臵小学英语这门课程,在教学要求上仅仅是为了办成特色学校,而且在五年级毕业班时因为课时紧张,英语与音乐美术一起提前作为考查科目结束,使英语科成为学生心中次要的“副科”。而进入初中后英语又成了重要科目,很多学生不能适应。

以上是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如何铺垫搭桥,引导小学英语向初中英语顺利过渡,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使小学英语

2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和谐衔接是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迄待解决的课题。为做好衔接工作,我们在英语课堂中作了以下这些尝试。

首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使学生从“要我学 ”转变成为“我要学”,关键是激发他们的兴趣。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不断寻求更好的教法。初中教师学习小学教师运用游戏、卡通图片人物、唱歌、chant等有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小学教师则在课堂中适时地安排了一些看图说话,值日生汇报,或free talk的一些话题,或布臵一些必要的口头、笔头作业,注重平时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注重音标、拼读规则和语感的养成。我在教学生新单词时尽量采用图片和卡片甚至实物,比如教食物名称时我把真实的carrot、broccoli、apple、banana 等蔬菜、水果带入课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品一品。我还把学生喜欢的KFC的赠券投影出来,能说出这个单词的,就把赠券奖励给他。,这样直观教学效果很好,学生非常感兴趣,并且很快就记住了这些单词。对于阅读类课文,学生一般颇感头痛。但如果把每一篇课文都尽可能设计成情景对话,中小学生积极性会很高。在教How much are your pants?时,我让学生分组用废报纸设计布臵clothes store,先让他们做广告宣传自己的时装店有些什么服装,什么样的优惠价格,再让同组成员做顾客向售货员问价砍价购买,通过错误或延误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两组的胜负,胜者发小礼物奖励。将语言学习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语言,在笑声中学英语,有助于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保证了英语教学课堂的生动性、活泼性和寓教于乐。在争先恐后表演对话的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就能把课文应用起来。此外,还可以采用讲英语幽默故事,猜谜语,阅读英语趣味短文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五年级学生制作了作业反思本,把自己作业中的错误记录下来,反思错误生成的原因,作出今后的打算。六年级教师制定了补差计划,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发问讨论;小组合作交流,互相学习;每日一回顾,每周一小结,每章一总结”的学习方法。学生自建成长记录册,不断地回顾自己档案中的发展与进步并不断地改进它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再次是积极参加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听课与交流。

为了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工作,学校安排中小学部教师互相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互相学习。通过双向听课及研讨,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各自教学中去。两个学部的教师共同开展了阳光特色的体验课堂教学,生成课堂教学,打造一课多教的反思型教学,打造精品课堂。上学期五年级的张育爱老师开了主题是My home的精品课,韩旭丹老师开了 What’ your hobby ?

3的阅读课。而我则代表六年级的老师上了一堂Where is your backpack?的对话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体验,效果明显。

第四是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培优补差

我校小学生采用绿卡、铜卡、银卡、金卡和学科星评比激励学习的方法已经实行一年,并且取得良好成效。初中教师依照本校学生的特点,在开学初有意识地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低起点,缓坡度,小步子”和激励评价的方法,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大多数学生等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我在课堂上经常使用great,marvelous,clever等语言表扬他们,及时鼓励学生的成功,结合德育,采用品德积分的方式,鼓励学生进步。在学期初制订培优补差计划,对学习较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为他们查漏补缺,加强课后辅导,做好学科教学衔接工作。

第五是对课程的设臵适当调整

小学英语课不再作为考查科目,也作为统考科目;课时安排更合理,每周两节长课两节短课,重视口语交际的同时,加强了书面写作的引导,为学生感到困难的英语作文打好基础。

对于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体会:中小学教学衔接应该是平缓、渐进式的发展,而不是突然性地拉高。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完全撒手。在教学上初中老师要借鉴一些小学老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改进其中不符合学生发展的内容与要求,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以具体为主,抽象为辅;小学教师要学习中学教师对内容把握的整体性,给学生以较多的思考余地。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进一步密切了中小学教师的合作关系,定期的网上集体备课,不定期的联合活动,使大家产生了合作共事的愉悦感,并在合作中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彼此增加了信任感,发现、学习对方的长处,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的教学合力,对于本校中小学的师资的优化组合、协调平稳发展大有裨益。

做好英语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方法不一而足,关键是我们应找出问题所在,有针对性的解决,不断发现分析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出现的新问题、新办法,从而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和谐衔接,使中小学学生学习兴趣得到稳定与提高,学习习惯得到改进,学习行为得到优化,为中小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书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冯忠良著《教育心理学》2004.7月.3.傅道春.《新课堂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4.B.L.McCombs著,伍新春、秦宪刚译:《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2004.75.[美]Bill Walther.著,陈如平译;《自主课堂》2001.7.

第二篇:音标教学——中小学英语衔接的基石

音标教学——中小学英语衔接的基石

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书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相信大家对这些密密麻麻的符号并不陌生,是的这些就是学生在读单词的时候,根据老师的发音所标的符号,于是课堂上就有了千奇百怪的发音:pencil(铅笔)喷馊,umbrella(雨伞)俺不玩了,Excuse me!(打扰了)一刻四个是米,My name is...(我的名字是„„)买来一只„„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学英语教学中音标教学开展较少,在词汇量少的情况下,学生能记住单词,但在升入初中后,由于发音不准,会说不会写,不会读生词,初中大量的词汇学习会让很多学生感觉到力不从心,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为了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优化英语语音教学,逐步渗透音标教学,让学生掌握纯正的语音,鼓励学生自我探究,掌握单词的发音规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才能做好小学英语音标教学呢?下面谈谈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1.逐步渗透 音标教学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所熟悉的汉语拼音知识来引出音标概念,使学生明白如同汉字的发音,英语单词也可通过音标拼读出来,汉语拼音有韵母与声母之分,英语音标也有元音与辅音之分。在教学26个字母时,从归纳字母读音入手,开始逐步让学生接触音标,讲清字母和音标的区别,讲解一些简单的发音要领,结合所学的单词,对其音标进行分解,或单音素拼读,或掐头去尾,使学生初步分清开、闭音节和长、短音。然后,我采取“教者有心,学者无意” 的办法让学生拼读课本中出现的一些非常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使他们获得发音和拼读的初步机能。

2.做好示范 鼓励开口

教音标时要做好示范,让学生看得清口形,听得清发音,教授音标时一定要循序渐进,强化训练,以求字正腔圆。如:在教元音/a I /时,学生不敢张大嘴巴,发音不准,我反复做示范,请发得准确的学生逐个上台朗读,鼓励同学加以模仿,为学生正音。教学时要及时抓住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动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对于那些英语较差的学生尤其要特别关注,哪怕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进步,比如说对了一个音,读对了一个单词,或上课开口讲英语等,我们都要给予肯定,大加赞赏、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加强英语学习的信心。

3.灵活多变 因词施教

教发音时,不能直接传输发音规律,这样学生难以接受,同时会产生厌恶感。如果一味地重复、机械记忆、缺乏语感,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应把语音教学渗透在一定的情景中,采用新旧单词对比,由此及彼,发现规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的单词。

我在教 “cook”时,先让学生与学过的单词 “book”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共同点,接着按音节对这两单词进行一一拼读,在拼读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感受ook发[uk]这个音,最后再结合所学过的单词 “foot、look good”,让学生自己去找规律并感受[u]这个音。新旧单词对比,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生词时轻松许多,而且在遗忘单词发音时可以根据旧单词的发音自己试着拼读,不再需要老师的帮助,因而提高了记忆单词的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游戏教学,激发兴趣。

(1)巩固音标认读的游戏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如:快速认读音标卡片记时赛、钓鱼比赛等。钓鱼比赛,就是每条鱼都写一个单词,如leg, red ,pig ,sit 等,鱼篓上贴上一个音标,学生将含有相同元音的鱼放入相应的篓子里,如将写有leg ,red的鱼放在贴有[e]的篓子里,将写有pig ,sit的鱼放入贴有[i]的篓子里,比比谁钓的鱼

最多,又准确无误。学生十分喜欢做这类游戏,我利用学生的兴趣,使其在玩玩赛赛中巩固了所教知识,取得良好的效果。

(2)听得准,才能说的准,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听力训练是相当重要的。我经常让学生做一些听一听、连一连、圈一圈的练习,不断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有意无意的让学生模仿地道的语音语调。

(3)学习音标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拼读单词的能力。一开始,我把音标单词的拼读与汉语拼音相比较,让学生自己发现读音规律“辅音轻,元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引导学生进行最简单的拼读,如[b]-[i:]→[bi:]等等。

学完48个音标以后,提出“快认辅音,读出元音,迅速拼出整个音标词”法,引导学生认、读、拼结合,提高速度,最后要求学生一气呵成,达到“速认,快拼”,一次性读出音标词,这样学生的拼读能力不断增强,直至能拼出少量双音节和多音节词,基本掌握重音、次重音。在学习新单词时,好表现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自己会独立拼读单词的成就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这与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4)合理的利用课本中简易的chant和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记忆、学习,从而使音标教学真正从枯燥中摆脱出来。比如:Bob, Bob, Bob, it’s an orange dog.这个chant内容很简单,但它很好地突出了“o”的发音。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把握好音标教学的时机很重要,以往的音标教学中,部分老师会专门抽出几节课来讲音标,认为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音标,我不太赞成这样的做法。我们知道音标源于单词,音标教学应该渗透在日常教学中,这样学生不会对单纯的音标学习觉得枯燥乏味,而且音标结合日常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的有意记忆。当然,教师可抽出一节课或更少的时间把音标做一个框架性、结构性的介绍。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音标教学任重而

道远,只有不断地总结教学应验才能更好的完成英语教学任务,为中小学的顺利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最终版)

《新课改下初高中学科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四川省罗江中学校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分析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包括优生在内的大面积学生出现学习成绩急剧滑坡、学生心理落差大的现象,产生“衔接错位”的问题,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此非常焦虑和不安,希望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给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以期实现顺利过渡,更好地完成高中学业,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几乎人人都知道,高一是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是飞跃。如果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后,学生能较快适应高中生活,就能顺利完成学业,也更容易在高考中化茧成蝶,圆升学再造之梦,实现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难以适应,学生在焦躁不安中,那么高一的基础没打好、高二的关键没把握住,高三就很难实现飞跃,有些本来就比较优秀的学子可能就蛹死茧中,给学生、家长和教师留下诸多遗憾。

初高中衔接的问题,是一个全国的普遍性问题。罗江中学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学,初高中一体化学校。虽然学校在初高中衔接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仍出现了初高中衔接的问题,而各乡镇来的学生表现更为突出。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初中生升入高高后,除了在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学习方法等方面不适应外,还有在心理、对教师、对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由此引发了初高中教学上的一个“断层”。因此研究初高中各学科教学的衔接,寻找一条跨越教学断层的途径,实现无缝衔接,使初中学生能尽快地适应高中学习,让更多学生顺利“过桥“对于我们这个生源锐减、教学要求高,教学压力大的中学非常重要;同时这也是其他城市中学、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这个课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对我校和其他学校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模式。

通过查阅图书馆相关著作、资料及搜索互联网发现,同类课题在国内个别地方已有所涉及,但数量有限,更多涉及是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如广东等省区、北京市教科院的梁威研究员进行的小中数学衔接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阶段教育衔接中的一些问题。由此可见,只要能运用一些新的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缓解新教育阶段给学生带来的各种不适应状况。但国内的研究更多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学科,这就针对不同学科难以形成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衔接策略和体系。

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各国的国情及教育制度不尽相同,但大家都在谋求一个重要的目标,实现不同阶段教育的良性循环,杜绝“断层”现象的出现,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意大利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深刻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内容也涉猎到不同阶段的要求和衔接问题。

二、选题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的不断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结合我校实践情况,我们开展了此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衔接, 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衔接,学习兴趣及情感衔接等方面研究。本课题的研究符合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也符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与我校目前的教改措施相一致,因此,此课题得到各方面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支持。我们的设想是:从研究初

三、高一学生的教学现状和心理特点入手,强化初中毕业年级和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学,针对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探索、优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探讨落差出现的根源,加强心理疏导。

关于不同教学阶段衔接的论文并不少见,但从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情况来看,大部分采用的是思辨性或描述性的方法,也就是说教研重点是对教学工作发表议论和看法,或就单一学科进行阐述,并在论述过程中举一些例证。这类文章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性指导,实际操作性也不强,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也缺乏实践证明的有效性。而且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学生成绩下降的成因缺乏实验数据支撑和相应解决对策。因此,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促进教学领域中有关衔接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补充,形成较为系统的初高中衔接理论和行之有效的衔接策略,供各类普通中学的师生学习、参考、借鉴。

本课题的研究,将促进教材的更新和完善;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更新和选择;促进初高中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合格的初高中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打造;促进教师对过渡阶段学生心态的把握。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以期帮助初升高衔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促进教育的顺利过渡,让学生在初高中过渡中顺利跨越“断层”,保证高中教育及时有效的发挥,更好地为各类高等学校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

(一)研究教育教学中的衔接

衔接之一——教师熟悉教材,衔接教学内容。教师熟悉初高中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比较性联系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学习作好铺垫。加强初高中教师业务交流,开展教研活动,增强对衔接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感性认识。

衔接之二——用新课程理念,衔接教学方法。高一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出现把以往旧的教学经验用在新的同学身上,结果是学生学得很苦,教师教得很累,教、学严重分离。基于此,在初三的教学活动中,让高一教师多听初三教师的课,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初三教师多听高中教师特别是高一教师的授课,两者的结合,可以产生结合点,给自己的教学把把脉。比如初三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适当拓展,让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相对顺利,也能较快的适应。通过相互听课及教学研讨,把握初高中教学方法的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去。初高中教学共同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

衔接之三——了解学生心理,衔接师生交往。初高中教师在师生交流问题上存在方式的不同,造成学生心理变化的差异,让衔接老师提前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状况。通过集体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保证学生身心发展的平稳过

渡,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二)研究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学习方法上的顺利衔接。衔接之一——加强动机教育,衔接学习心理。开展初升高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

衔接之二——培养自觉行为,衔接学习能力。优秀是一种习惯,完成由初中良好习惯的初步养成变成高中一种自觉的行为目标的训练。同时围绕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善于吸取他人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

衔接之三——培养各种能力,衔接学习方法。初中阶段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等诸方面的能力,为高中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三)本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1、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高一新生在很多方面都感到不适应,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学习方法、对教师的适应等各个方面。由于高中对每个学生的要求达到成人标准,比如在推理、想象、运算、创新、研究的能力要求大幅度提高,而且试题难度增大,知识容量加大,学习节奏加快,理解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增强,自主学习要求进一步提高,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一度时期很难适应。

①初高中学科教学衔接策略研究,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

②初高中学生学习指导衔接策略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本课题研究的难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入,看问题从接受到更多的独立思考,因此初高中德育的衔接策略研究——如何更好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课题的一个难点。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目标

1、调查研究法:设计各类问卷,如高一教学现状、学生学习心理调查;初三和高一学生学习方法对比;初高中学科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座谈。

2、文献研究法:查阅文献,通过Internet查阅资料,借鉴和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3、个案研究法:建立部分初

三、高一学生的成长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过程。

4、比较研究法:比较各类型学生与各种教学手段的情况,寻找其中的规律,探求合适的教学方法。

5、经验总结法:及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五、课题的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一)主要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最终研究成果

六、研究步骤及阶段性目标

本课题计划利用2013年10月——2015年12月循序渐进、科学严谨地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时间: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负 责 人:冷文毅 李明

研究内容:

1、申报立项:制定研究计划,申报立项(已获得立项)。

2、分析现状: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科研现状。

3、确定对象:确定获得研究数据的学校、年级、班级,就初、高中学生管理、初高中师生情感、初高中教材、初高中教法学法、初高中德育工作、初高中家长工作、初高中学生心理等衔接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为课题的实施制定出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方案。

4、设计问卷:①高一教学现状、学生学习心理调查;②初三和高一学生学习方法对比。

5、个别交流:找初

三、高一部分学生就学习心理、学习方法进行交流座谈,做好记录。

6、建立档案:对部分初

三、高一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建立调查跟踪档案。

7、撰写报告:分析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相关结论,结合座谈记录,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时间:2014年1月——2015年7月

负 责 人:石浩 陈自元 冷文毅 李明

研究内容:

1、深入调研:本课题进入实质性的探索与实践研究阶段,课题组将通过更加有效的科研、管理和培训方式,以学校初

三、高一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着重做好深入调研,了解情况,撰写论文。

2、定期讨论: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挖掘和探索,定期集中讨论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共同研究出解决的方案,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3、学习能力下降研究:利用相关研究资料,结合准备阶段所研究得出的调查报告相关内容,深入实际进行研究,科学撰写科研论文《高一学生学习能力下降成因分析》。

4、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以学科为单位的研究小组,即子课题研究小组。

主要研究任务是根据学科特点,理清衔接的知识要点,知识关联性研究,通过各科研小组(中高考科目为主)研究的衔接成果,科学撰写科研论文《高初中学科知识关联性研究》,对各科知识的衔接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做到初

三、高一学科知识系统衔接,编写适合我校实际的衔接教材。

5、提出教育教学策略。高初中教育教学策略研究:通过高初中各科研小组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及初步研究成果,科学撰写科研论文《高初中教育教学策略初探》,对各科在初

三、高一的教育教学策略加以研究,最终形成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方法。

6、衔接教育教学策略研究:通过分别研究的高初中教育教学策略,总结归纳初

三、高一教育教学策略的异同点,科学撰写科研论文《初高中学科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去粗取精,寻找到更为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快实现初高中学习过渡。

7、调整深入:发现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研究方向,深入实践研究,得出具有较强指导性的课题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时间:2015年8月——2015年12月

负 责 人:陈自元 石浩 冷文毅 李明

研究内容:

1、汇编文集:收集整理阶段性研究成果,汇编成文集。

2、实践检验:将研究成果进行教学的实践检验,不断改进、完善,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能指导实践、形成具有操作性强的评价模式和方法,完成课题的研究。

3、申报结题: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初高中学科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申请结题,申报成果。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组织保证: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研究风气浓厚,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有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很高的责任研究成员,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保证;有一支年富力强且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保证。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均为专职教师,有55个教学班,同时各乡镇学校为课题提供研究平台,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时间、人力和研究对象。

本课题组采用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既发挥个人优势又注重精诚团结。

(1)石浩负责课题的分项研究和全面研究,并确保研究经费等物质保证的落实、报告和阶段性成果的审核修改等工作;

(2)陈自元主要负责课题的具体管理,进行分项研究,联系总课题组和省市县

教科所或教研室,召集各研究小组进行富有成效的研究并对报告和成果进行审核和修改;

(3)冷文毅进行分项研究,联系课题具体研究对象,对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4)李明进行分项研究,着重对初

三、高一的教师、学生的调查进行具体实施,包括问卷发放、访谈记录,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建立相关档案,形成初步成果,为课题组提供准确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课题组四位主研人员的研究要贯穿课题的始终,对问卷、访谈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主研人员必须选择学生或班级进行个案研究,积极撰写各阶段的论文,形成个人研究成果,最后集思广益,撰写成阶段性报告,形成集体阶段性研究成果,最后集结成总的研究成果。

(5)各子课题主要由学科教研组长担任负责人,开展适合本学科特点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3、物质保证:

(1)学校具有进行科研的物质基础,有专项教育科研资金。

(2)学校电视台、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网、校园网等多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为本课题的资料的查询和相关研究动态的了解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有德阳市教科所、罗江县教研室和部分学校的大力支持,保证了科研工作稳步推进和顺利开展。

八、主要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版

2、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初中新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中考科目为主)

4、高中新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高考科目为主)

第四篇:浅谈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衔接

浅谈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衔接

泰兴市河失初级中学

陈留贯

[摘要]:中小学两学段之间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衔接上形成了较多的难题与障碍,直接影响了初中英语教与学的发展。“脱节”问题产生的三大因素是1.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2.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3.阅读教材的差异。解决“脱节”问题首先要抓好初一过渡阶段,在“渐变”中顺利完成衔接。要明确目标,由浅入深,达成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其次遵循学生的英语阅读心理规律,促进英语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加强中小学的联系,构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衔接策略

我市中小学两学段长期以来都是处于各自独立相对封闭的状态。由于各成体系,中小学教师之间彼此缺乏相向的直接交流,“闭门造车”的情况较普遍,从而给中小学两学段之间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衔接上形成了较多的难题与障碍,直接影响了初中英语教与学的发展。

为了弄清中小学之间英语教学上形成脱节的原因,最近几年笔者专门到就近小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听课与考察,并与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我把中、小学英语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比较,从而发现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较大差异,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教材设置、教学容量(尤其是阅读课的教学容量)、课堂气氛、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造成了衔接问题的产生,也是形成“脱节”现象的直接因素。

下面就“脱节”问题形成的三大因素和应对的策略谈谈本人的见解。

一、“脱节”问题产生的三大因素

1.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

鉴于我市中小学生的年龄不同,社会对中小学的要求和评价取向也不同,因而使中小学在教学管理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各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少,自控能力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跟得紧、管得严、过问多;老师跟班、盯班很紧,保姆式地扶着学生走,实践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管理方式。课堂上,由于学习容量相对较少,老师能督促每个学生跟读、背诵,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度极高,老师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跟读的时间与空间,十分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后基本上能要求学生背过当天所学的内容。由于学生所学内容的难度较少,大部分学生能过关,因无法跟上进度而放弃学习或厌学的情况相对较少。但相对而言,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较弱,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

初中阶段,学生年龄渐渐增大,而教材难度和课堂教学容量也大幅增加。教法上教师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主。讲课过程点到即止,学生学习的灵动性大大增强,很多情况下老师再也不包揽代替,也不再事事过问。这样就形成了中小学教师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上有一个很大的跨度。这种教学管理的教学方法上出现的差异使一些早已习惯于小学阶段保姆式教法而依赖性较强的学生一时无所适从,部分学生因无法适应而致成绩急剧下降并产生厌学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再者,当今中学教学整体下仍难于摆脱中考甚至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在成绩就是硬道理的大环境下,部分老师迫于成绩的压力,教学上出现急攻近利的情况较为普遍。教学过程中没能严格遵循阅读课教学的要求而过于关注中考题型的分析研究。讲授阅读课则过分强调单词、短语和语法,往往违背了学生阅读心理的规律,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很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英语阅读的兴趣。

2.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英语基本上以机械模仿为主。书写字母,单词,基本上属于被动性的技能培训,而视、听、跟读活动则远远多于读写活动,“读”的训练也只是侧重于拼读和简单的朗读。学习方法以被动性占支配地位,主观意识较弱。

初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习过程逐渐强调独立性,教师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安排学习,强调动口、动手、动脑,注重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种中小学学习方法上的较大差异和转变,往往使一些刚从小学升上初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尤其是阅读课程的学习上形成了较大的障碍,从而出现了“脱节”现象。

3.阅读教材的差异

小学阶段接触比较多的阅读材料都是以对话课的形式出现,即使到了六年级才开始有一些语篇,但也只是作为知识的拓展而设,而这仅有的一篇还设有相应的连环画,学习难度较少,学生易读易懂。但在初一教材中,却在每个单元中出现两个或更多的语篇,且篇幅较长,这对刚从小学升上初中的学生来说,其阅读能力要求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学生往往在短期内难于应付,这也是形成“脱节”现象的一大因素。

二、解决“脱节”问题的应对策略

1.抓好初一过渡阶段,在“渐变”中顺利完成衔接

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衔接最关键的过渡阶段。该阶段的衔接过渡是否顺利和成功,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生整个中学阶段英语学习能力的正常发展。在此阶段教师要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教学上宜采用平缓、渐进的发展模式,切忌大刀阔斧式的冒进方式。虽然该时期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加强,但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因而初一刚开始时候的阅读教学,教师切忌单调呆板,教法要灵活多样,应尽可能采用实物、简笔画或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有一个适应期。在整个过渡阶段,阅读教学应适当降低阅读难度和要求,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初中的教学方式和要求,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并逐步形成适应初中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例如,在初一英语的最初几个单元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先不要急于展开较深层的阅读理解,而应侧重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侧重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充分了解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并介绍初中英语阅读的一般规律和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步改变原来被动学习的习惯,养成适应中学阶段的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

2.明确目标,由浅入深,达成阅读教学的总目标

课程总目标对英语学习有持续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简述简单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都有着很明显的区别。教师应做到充分把握其特点,教学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并能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教学计划。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由浅入深

虽然,阅读教学在各个阶段要求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内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基本上按循序渐进的要求而设置,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具体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本学段的目标进行。小学只要求“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而中学则要求能“抓住大意”,这是有明确 2 区别的。因此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各学段不同的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阅读教材内在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那么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衔接问题就容易得到解决。

3.遵循学生的英语阅读心理规律,促进英语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外语教学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个认知和语言交际的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很不一样。因此,在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都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因人施教,要遵循学生的英语阅读心理规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阅读教学中宜重点加强直观性,通常要借助各类图片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不断加强,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宜通过诱导、启发等形式,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习惯,并学会在思维活动过程中总结和推理,并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活动去了解作者的意图,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达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加强中小学的联系,构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当前,中小学之间仍处于各自相对封闭的状态,缺乏相互之间进行经常性直接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因而相互间进行交流、学习、沟通教学信息仍缺乏必要的条件和相应的环境。因此,搭建中小学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让中小学教师开展经常性的相互听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教研活动就很有必要。这样就能让中小学教师之间有更多机会相互感受一下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各自的教学法模式,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为教师制定具体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这对解决衔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更有助于减少因“脱节”面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衔接是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难题。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是包括全体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师必须面对和深入探讨的教研专题。如何在当前的教改现实中探寻一种能顺利进行衔接过渡的有效途径和策略,以减低或避免因“脱节”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中小学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中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让我们共同为达此目标而努力。

第五篇: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初探

宝华里小学 丁伟俊 长期以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或严重的脱节)。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讲课速度较慢,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相对来说,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思维难度增大。由于课时紧,中学教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许多教学步骤与学生能力培养只能一带而过。中小学的评价标准不同,入中学的第一次考试一般给学生很大打击,中学试卷明显难度要大。这样就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

目前,语文新课标已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不少小学教师已着手做新课标教育的前期工作,向实现素质教育总目标进发,积极更新课堂教学观,展示广阔的精神天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进入初中后,学生有了升学压力。在教学上,一些中学教师容易把语文教育变成单一狭隘的工具性、知识性和政治性的灌输与教训,忽视了它是一门文学教育、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学科。尤其初一上半学期是学生的“过渡期”。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调整和适应。

为了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工作的衔接,我观看了崇文研修学院网站上的一节小学语文《桃花心木》和一节初中语文《散步》。

针对以上问题,我学习了一些资料,谈谈自己的体会:(一)针对各学科的特点采取不同措施的策略 就语文科而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由一般学习习惯向良好的学习习惯过渡衔接。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养成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行款正确的习惯:养成课外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看书做笔记,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养成订正错误、修改文章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那么升上中学后就能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学习。

2、在初一上半学期中教师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从打好基础向增强自信心过渡衔接。初一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该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

3、展开读写双翼,帮助学生由套路作文向开放式读写的大语文过渡衔接。读写被称为语文的两翼,是语文的两支柱,但是在小学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套路文”或称“八股文“。老师一让写好人好事,不是谁给谁补课,就是下雨了自己的伞舍不得用,留给别人。这种内容陈旧、形式模式化的作文,反映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思想的封闭和僵化,从而导致了学生思维灵性可能被扼杀的落后状况,这和应试教育求稳、求折中、不求创新、反对出奇的弊端是一路货色,我们必须从这种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开放式大读写的语文教学的新格局。

(1)向口头作文适当倾斜。首先做到口心一到。即“我口讲我心”,课文演讲、短剧表演、专题竞赛、趣味辩论等口头作文,学生可以克服对书面作文的畏难情绪更有兴趣。当然也可以说是向书面作文的一种过渡。口头作文同传统作文最大的区别是“由笔写”到口述,这种方式的变化要求学生从“静”到“动”,从个人写作到当众叙述。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情感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从阅读或学到方法或理解内涵,再延伸到写作或谈感受,或学技巧,把两者结合的比小学时再紧密些,树立读是为了写好,写能更好地读的“双翼思想”“比翼双飞”。

(3)发扬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把写日记当成提高语文能力的一根拐杖。有人说:“日记很小,只容得下我一个人,日记很大,又可包罗万象。”由于日记特殊的魅力,决定了日记提高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乃至人的本领的特殊作用。记日记是小学时形成的良好习惯。需要在中学巩固好发扬好,使它成为学习语文助推器和个人的小天地。其次,再看看数学这门学科。

(三)针对中、小学教材教法不同的特点,采取互相听课,取长补短的策略

如果有机会中小学教师互相听课,这的确也是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重要举措。老师精讲精练,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真正要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精细阅读。有选择地把某些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不因害怕学生掌握不好知识而把全部问题讲透讲尽,而是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去找寻答案。

下载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反思和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反思和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大全)

    如何做好中小学教育衔接 香乐一中 任丽君新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分为三个学段,其中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为我们传统的小学,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教育衔接问题,第三学段为中学。在现行......

    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之我见

    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之我见 贾益群 从事了多年的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就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我想谈一点自己的拙见。 第一、小学高段老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阅读的习惯,......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探究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探究 〔关键词〕 语文教学;小学;中学;衔接〔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9(A)―0040―01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

    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广州市第十八中学林莉蓉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学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脱节现象和原因,并提出了解......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黔江区小南海镇中心小学校向吉海 [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中心小学校联系电话:*** 邮编:409002] 目前中小学数学学习存在着严重的脱......

    抓好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衔接的几点体会

    抓好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衔接的几点体会 广州市第十八中学 刘书堂 进入初中的学生,由于刚从小学的襁褓里解脱出来,因而在学习的习惯上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在思维的形式上以具体......

    中小学德育衔接

    《德育原理》课程论文 对各学段德育衔接问题的探讨 姓名:严莉娜 班级:10小教2班 学号:20101202228 对各学段德育衔接问题的探讨 德育广义上是指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衔接

    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衔接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永红 日期:2009年08月27日 访问次数:初中与小学的学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但小学与初中彼此独立又相互连接。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