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研讨会的四点体会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研讨会的四点体会 中小衔接阅读教学研讨 英雄城市掀起教改风潮
2010年10月31日,江西省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研讨会在南昌大学逸夫馆隆重开幕,至11月2日上午止,大会共展示了十一堂精品课和三堂精彩讲座。精品课其中有四堂是中小学获奖教师的“教学展示”,四堂是中小学知名教师的“同课异构”,还有三堂是著名特级教师的“示范观摩”;三堂精彩讲座都是针对“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衔接”的话题分别由我省小学语文教研员徐承芸、中学语文教研员刘珊以及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主持。另外大会还穿插了互动评课,真是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大会就这样集上课、评课、讲座为一体,为江西省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送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为我省以后的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衔接指明了方向,让我们这些身处一线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受益匪浅。参加这次研讨会我有四点体会。
体会一:既要重视学生感性的认识,也要重视学生理性的思考 体会二:既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习惯的养成 体会三:既要重视学生读写的训练,也要重视学生听说的训练 体会四:既要重视学生作业的布置,更要重视学生经典的阅读 下面我就针对这次研讨会的主题,结合听课和讲座,具体谈谈我的这四点体会。
体会一:既要重视学生感性的认识,也要重视学生理性的思考 会议的第一天(即10月31日)是获奖教师的教学展示,上午是小学的课,分别是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涂娟的《月光启蒙》和玉山县逸夫小学江晓峰的《大江保卫战》;下午是初中的课,分别是赣州中学邱显淋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和分宜中学李秋平的《散步》。两相一对照,到会的中小学老师都分明感到初中的课不如小学的课,于是在互动评课中大家普遍认为师生互动初中不如小学充分、情感激发初中不如小学热烈、教学过程初中不如小学明晰,给人的感觉初中的课就是没有小学的课美,小学的课既有柔情之美,又有阳刚之美,争论很是激烈。但经省教研员刘珊老师的点评后,大家才统一了认识。刘珊老师说中学老师因受中考指挥捧的影响显得太沉重、太讲理性,小学老师太洒脱,感性多于理性。这样说来,要做到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不管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初中七年级都要既重视学生感性的认识,也要重视学生理性的思考。这一点余映潮老师的课值得观摩学习。
体会二:既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习惯的养成 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表现为三破,一破课本为中心,二破教师为中心,三破课堂为中心。同时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统一思想也已深入人心。研讨会第二天(即11月1日)的同课异构和讲座我对这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只靠课本,不再只靠老师,不再只靠课堂传授,这表现为三破。但是学生仅仅是获取知识还远远不够,还要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进行迁移,这就形成了能力,我想这便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吧。
仅仅是重视知识与能力的统一还不够,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要教会学生方法。这次研讨会中所听的这些课都让人有这方面的体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明玉老师和曾珊老师。周明玉老师在上《最后一头战象》时,在课上她反复强调给故事拟小标题是训练概括能力的好方法,把小标题用一些词语贯穿起来复述课文也是一个好方法。为了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个好方法,周明玉老师让一个学生反复复述了三遍,这一教学环节获得了到会的全体老师的一致好评。曾珊老师上的是一篇自读课文《有的人》,在同课异构中对比向桂辛老师,曾珊老师就做得高明得多,向老师重在朗读,上成了讲读课;而曾老师则重在方法的运用,按要求上成自读课。所以说如何上好一篇自读课文,关键就在于教给学生方法。学生学习上有了方法,假以时日便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过程。我想这便是过程与方法的统一吧。当然,三维统一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这一点我顺便再说一下周明玉老师,她在让学生复述故事的时候,她基本上是搂抱着那个男生让他说的,那个男生就是在这样一种亲切地鼓励下把故事复述完整清楚的,我想这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吧。
因此说,要做到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三维一定要统一,既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习惯的养成,情感的渗透和价值观的形成。这一点省小学教研员徐承芸老师讲座中关于小学生应养成哪些学习习惯的内容值得我们学习。体会三:既要重视学生读写的训练,也要重视学生听说的训练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这四项能力的训练应该是贯穿语文课堂的始终的,应该是齐头并进的。可是长期以来,据我的观察发现学生进入初中就很少在语文的课堂上“说”了,也许正如曾珊老师所言学生进入初中后不屑于老师的简单提问,学生进入初中后叛逆心理在增强的原因吧!在所听的八堂课中也隐隐可以感觉到小学的课重在听说,显得热闹;初中的课重在读写,显得安静。这所反映出来的也许是目前中小学语文课堂的普遍现象吧!正因为如此,在我的初中语文的大部分课堂上听说读写的训练就侧重在读写的训练上了。省教研室的教研员刘珊老师在她的讲座中也谈到美国的课程标准,说语文的学习目的就在于熟练的阅读者和流利的表达者。其实我们的语文学科的“语文”二字不也正清楚地告诉我们语文的学习就在于“语言”口头语“说”和“文字”书面语“写”上吗?因此说,要做到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听、说、读、写能力的齐头并进不能忽视,这一点曾珊老师的发言值得体悟。
体会四:既要重视学生作业的布置,更要重视学生经典的阅读 这次研讨会我另外还有一个额外的收获,那就是在我们这次研讨会的同时,邻靠南昌大学逸夫馆的图书馆也在进行着“如何在小学阶段完成语文突破”的专题讲座。主讲的是我国目前一些知名的教育专家,如柳斌、曹文轩、徐中玉以及王尚文等。我进去听了一个小时,当时主讲的是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他在讲座中特别谈到要完成语文的突破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尤其是要尽量挑选那些“人文性”比较强、关注社会发展、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经典、强调名篇,这样的阅读材料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曹教授特别谈到要完成语文的突破,必须通过字源掌握5000汉字,读完四大名著原作,学通100篇文言名篇,大致读懂论、孟、老、庄。为什么要这样?曹教授还说从语文学习的规律看时间越早越好,中小学阶段正是语文学习的黄金时段。曹教授的这番论断也正诠释着这次研讨会专家讲座中谈到的要重视课外阅读。我想,要做到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重视学生经典的阅读这类的话不能不用心去体悟。说得更白一点就是少做作业,多读书。
当然,要说的远不只这些,我就说这些了。这次开会带来了一些资料,大家以后好好学习、多多思考吧!
第二篇: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初探
宝华里小学 丁伟俊 长期以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或严重的脱节)。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讲课速度较慢,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相对来说,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思维难度增大。由于课时紧,中学教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许多教学步骤与学生能力培养只能一带而过。中小学的评价标准不同,入中学的第一次考试一般给学生很大打击,中学试卷明显难度要大。这样就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
目前,语文新课标已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不少小学教师已着手做新课标教育的前期工作,向实现素质教育总目标进发,积极更新课堂教学观,展示广阔的精神天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进入初中后,学生有了升学压力。在教学上,一些中学教师容易把语文教育变成单一狭隘的工具性、知识性和政治性的灌输与教训,忽视了它是一门文学教育、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学科。尤其初一上半学期是学生的“过渡期”。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调整和适应。
为了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工作的衔接,我观看了崇文研修学院网站上的一节小学语文《桃花心木》和一节初中语文《散步》。
针对以上问题,我学习了一些资料,谈谈自己的体会:(一)针对各学科的特点采取不同措施的策略 就语文科而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由一般学习习惯向良好的学习习惯过渡衔接。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养成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行款正确的习惯:养成课外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看书做笔记,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养成订正错误、修改文章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那么升上中学后就能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学习。
2、在初一上半学期中教师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从打好基础向增强自信心过渡衔接。初一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该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
3、展开读写双翼,帮助学生由套路作文向开放式读写的大语文过渡衔接。读写被称为语文的两翼,是语文的两支柱,但是在小学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套路文”或称“八股文“。老师一让写好人好事,不是谁给谁补课,就是下雨了自己的伞舍不得用,留给别人。这种内容陈旧、形式模式化的作文,反映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思想的封闭和僵化,从而导致了学生思维灵性可能被扼杀的落后状况,这和应试教育求稳、求折中、不求创新、反对出奇的弊端是一路货色,我们必须从这种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开放式大读写的语文教学的新格局。
(1)向口头作文适当倾斜。首先做到口心一到。即“我口讲我心”,课文演讲、短剧表演、专题竞赛、趣味辩论等口头作文,学生可以克服对书面作文的畏难情绪更有兴趣。当然也可以说是向书面作文的一种过渡。口头作文同传统作文最大的区别是“由笔写”到口述,这种方式的变化要求学生从“静”到“动”,从个人写作到当众叙述。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情感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从阅读或学到方法或理解内涵,再延伸到写作或谈感受,或学技巧,把两者结合的比小学时再紧密些,树立读是为了写好,写能更好地读的“双翼思想”“比翼双飞”。
(3)发扬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把写日记当成提高语文能力的一根拐杖。有人说:“日记很小,只容得下我一个人,日记很大,又可包罗万象。”由于日记特殊的魅力,决定了日记提高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乃至人的本领的特殊作用。记日记是小学时形成的良好习惯。需要在中学巩固好发扬好,使它成为学习语文助推器和个人的小天地。其次,再看看数学这门学科。
(三)针对中、小学教材教法不同的特点,采取互相听课,取长补短的策略
如果有机会中小学教师互相听课,这的确也是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重要举措。老师精讲精练,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真正要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精细阅读。有选择地把某些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不因害怕学生掌握不好知识而把全部问题讲透讲尽,而是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去找寻答案。
第三篇: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之我见
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之我见
贾益群
从事了多年的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就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我想谈一点自己的拙见。第一、小学高段老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做笔记的习惯,订正错误的习惯,以及修改文章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若是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的话,那么升上初中就能更快适应初中繁重而快节奏的学习。特别是就象我们学校特别重视反思学习: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反思;分专题抓好知识整理和归纳、语段阅读整理等。总之,尽量消除学生的依赖,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在课堂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比如课前三分钟的古诗背诵,散文介绍,组织学生来当小老师,编排课本剧、辩论、家事小法庭等等形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学,又能联系我们的生活,让课堂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人文教育的作用。我上的《索溪峪的“野”》就是采用了由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来教学,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参与力都很强,上《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就编排了小短剧,学生也非常喜欢,同时还借入了辩论和法庭的环节,把内容进一步掘深,而学生听说读写中说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培养,思辩能力得到了锻炼,上完之后,学生一直惦记。最关键的是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使集体的力量得到了升华。或许中学的有些课目也可以作这方面的尝试。
第三、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多联系生活。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我以写作教学为例,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没有个性和情感体验,最主要的就是脱离了生活。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刘国正曾经说过:脱离生活,写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技巧就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而与生活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
一、提倡写生活随笔,最好一周两次。或者鼓励有灵感就写。不框定范围和题目,有感而发。张扬学生的个性,爱惜学生的灵性。相信这与写日记也是一样的。
二、老师大力表扬那些留心生活细节,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注重文章中可贵的点滴细节和感人的瞬间。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处处有心皆语文。鼓励学生广泛涉猎课外书,与父母亲人多交流,与同学朋友多相处,甚至去大自然放松自己。从生活积累点滴,写下心灵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其实,小学高年级语文和初中语文中的很多方法是相通的,一脉相承的。可以互相借鉴。
第四篇: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探究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探究
〔关键词〕 语文教学;小学;中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9(A)―0040―01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不少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却骤然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则是小学生升入中学后,由于在许多方面的不适应形成了学习“断层”。因此,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差异,寻找一条跨越教学断层的途径,实现中小学教学的无缝衔接,引领学生向更高的层级迈进,使小学生能尽快地适应中学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做好心理状态的衔接
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涉及的是处于两个年龄阶段的同一批学生,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儿童期和少年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适时地对其进行心理调节,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新环境,进而逐渐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
由于小学毕业考试的突击复习和一个假期的休息,再加上心理上对学习的松懈,必然造成学生对小学所学语文知识的遗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较小学毕业前有了一定的变化,如,表现自我的欲望不如小学阶段强烈,学语文的兴趣逐步下降等。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因此,教师要试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做好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喜欢上初中的学习环境,继续保持和发展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加强教学方法的衔接
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语文学习的好坏,是靠教师“引”出来的,而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对新的学习环境及新的教学方法很陌生,这时语文教师就要当好“桥梁”,多给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不仅让他们“学会”,更要让他们“会学”。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要使我们的教学有成功的希望,就必须以学生为本,积极摸索激趣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依靠全体学生共同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愿学、乐学、勤学中提高语文能力。
如,在讲授蒲松龄的《狼》时,笔者让学生八人一组研究文本,之后让学生当小老师,串译、讲解课文。讲课的学生在准备阶段全身心投入,将课文及课下注释完全背诵了下来。上课的时候,小老师们各显神通,有的用图画展示故事情节,有的讲故事,有的表演课本剧,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真正地把学生摆到了“学习的主人”的位置上,教学自然收到了极大的成效。
三、加强语文知识的衔接
众所周知,蓝图构想得再好,没有砖瓦不行。因此,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首先应严在字词句上。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是搞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重要前提。在严格训练、讲究实效的基础上,教师应着力于扩展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只有切实打好了学生阅读的基础,教师才能在写作训练上加大训练力度,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
四、做好考试评价的衔接
做好考试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的衔接,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考试,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与中学的考试有很大不同,如何做好衔接呢?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共同努力,即小学六年级教师在考试中应适当渗透一些初中一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和考试要求,初中教师在开学初期则应尽量使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内容和题型,做到平稳衔接。
初一上半学期是第四学段(7~9年级)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正是学生由小学学习生活向初中学习生活过渡的阶段,这就决定了初一语文教学中要有一个帮助学生逐步适应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教师可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适当放慢教学速度,帮助学生适应中学学习生活,实现中、小学衔接的平稳过渡。学生只有在初始阶段打好基础,增强自信心,才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作为初中教师,也要深入探究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迈好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第一步。
编辑:沈丽琼
第五篇: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广州市第十八中学
林莉蓉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学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脱节现象和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衔接问题 对策方法
一、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并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但是,如何处理好后两个阶段的“互相联系与螺旋上升”,也就是小学到初中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问题,始终是围绕中学语文教学的难题。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分家,各自为政,缺少沟通、联系,无论在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方法,学习环境等都存在着很大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升入中学后,由于许多方面的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在某种程度上讲,这影响了学生一生发展的走向。
二、中小学脱节的原因分析:
经过一段中学生活体验后,各门功课都将进行检测,检测前教师最多用
一、两节课来复习,有的甚至不复习就进行了检测。检测一下,教师发现这一届学生与上一届相差不大,而学生及家长的反应可大了。小学生活中普遍的优等生到了中学成了普遍的中等生了。面对第一次出现的七、八十分,心情是难以平静的。这时假如不做思想上的细致工作,学生的学习劲头、学习信心都会大打折扣。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这样劝慰学生,劝慰家长:进入中学,语文成绩每次能保持在八十五分以上已相当不错了,要在中学里仍保持小学九十多分的势头是很困难的。面对学生的眼泪,家长的叹息,作为教师的我,深深地自责:我这个教师是怎么当的,是我这个教师耽误了他们,还是由于别的原因?带着疑问,我和一些小学教师取得联系,并通过与学生谈心,观察学生的课堂反映,慢慢地似乎理出了一个头绪。
1、一个是作为小学告一段落的毕业班学生,一个是作为初中起始年级的学生,学习心理不同。
尽管小学生可直接升入中学读书,已没有升学压力,但是作为小学告一段落的毕业班学生,他自身也有一个用好的成绩来作为六年小学生活的结束的愿望,家长也有盼望子女高人一头的骄人成绩的想法,教师希望自己向中学输入合格甚至优秀的小学毕业生的想法,学校也盼望本届毕业生与兄弟学校相比有骄人的成绩。在这多种希望下,小学毕业阶段的学习也是紧张的。教师们倾力在学生身上,进行了课外补习、课外辅导,有的学校甚至安排一名教师只带一个班级。语文教学作为小学学习的重头戏,在学校蓬蓬勃勃地展开。每次测验都非常重视,有的甚至要求家长在测验卷上、作业联系单上签字,家长们也心甘情愿的在一旁,既是老师又是保姆地伺候自己的子女。作业除学校布臵的,还有家长布臵的课外练习,课外要花两、三个小时完成,有的甚至要做到晚上九点半。学习气氛紧张,自然而然学生的心理也紧张起来了。
作为起始阶段的初一学生,似是接力赛跑中刚交出棒那样,从紧张状态中突然松懈下来。初中还刚开始,往前走并不着急。学生的心理是这样的,学习也就放松下来。不同的阶段,就有不同的学生心理;不同的心理,也就会产生不同的行动。学生的学习相对而言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2、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心态不同,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看到个头要赶上自己或已超过自己的学生,中学教师一般把他们看成小大人了,认为学生有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授课、催交作业均以点到为止,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小学教师一般把他们看成孩子,孩子就需要拐杖,需要教师的督促,学生始终在教师的怀抱中成长,缺乏自主能力的培养。
例如平时的词语默写,出现错误的学生,每一届初一新生都会问同一个问题: “老师,订正好了要抄几遍?” “抄三遍。” “就抄三遍?”这样一个细小的问题,显示了学生已往的学习方式,也体现了不同教师的不同教法。在学生心中也会产生这样一个想法:小学的教师严格,中
学的教师不严格。而他们难以理解,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教法,有不同的学法。
进入中学后,自我调控强的学生,或者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就能迅速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而自我调控能力弱的学生就很难适应,甚至要跟不上同伴,假如教师及时地不断地督促的话,学习成绩也会上去,也能赶得上同伴,并在这个过程中,这类学生能慢慢养成自控能力,他们也能适应中学生活;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感到吃力而自我放弃,那他们就很难适应中学生活了。
3、课堂结构设计的不同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
小学生的语文课本中的范文,大多是记叙文,有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而初中的语文范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文章的思维慎密一些,知识性更强一些。不同类型的课就有不同的课堂结构设计。尽管中学教师尽力尝试并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但学生们总认为小学的课堂更能吸引他们,更使他们留恋。
4、课程内容增多,难度增大,也是学生难以适应中学的一个原因。
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两门重要学科,而中学阶段语文只是四门学科中的一科,难以突出它的主要地位。再加上语文学科的学习,既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有突飞猛进的成效,也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样的特点,既能让学生丧失信心,又能让学生放松警惕。
语文学习本身应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活动,但考试的内容与形式,致使语文教学被肢解成几大块:拼音,标点,背诵,字、词、句的分析等,语文教学越来越枯燥,并逐渐失去其生命力。
中学阶段不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其后果相当严重。在2002年1月10日的《中国青年报》第五版一文《弹性学制教得会大学生自主学习吗------学分制来了,不及格多了》结尾处有这么一段话: “某高校一位负责人分析,高校现在进行的教改和我国现行中学教学模式脱轨,也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该负责人认为,教改以后,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压缩讲课时间,还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用以自学。而目前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新生,习惯了中学教育阶段那种老师天天督促着往前走的学习节奏,现在老师腾出的时间,不是用于学习,而是干别的去了。”从而导致 “很多新生基础课考试不及格”。
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培养好,读大学造成困难,创造发明更难说起。
三、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1、教师要注意学生入中学的心理变化,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由双手扶着到单手搀,直至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要有一个过程,不能跳跃。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加鼓励。
2、希望家长配合。
在家庭生活中,要让学生能参加一定量的家务劳动,让学生参与家庭大事的讨论,推行民主作风,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责任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能再让孩子有依赖的念头。有了自信心,有了责任感,到了新学校就能很快适应。
3、呼吁有关部门,减轻学生负担。
学生的学业负担并不是教师一厢情愿加上去的。我们的课程设计,升学形式,考核制度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呼吁有关部门拿出切实方案,真正减轻学生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