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精选)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伴随着课改的脚步,也随着课改前进,踏着前辈的足迹,践行着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我遇到很多问题,相对比较突出的有:
一、写字的教学。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常采用向中间拉拢的方式巩固基础知识,为了便于检查,又常布置简单、重复记忆的作业,如:一字写十遍,抄写要求背诵的文章3遍等。这种做法不分层次,统一尺度,好多学生机械化识记,不思考,出现了记忆力减退,学习兴趣低下等状况。
阅读积累呈现单一化。
现在社会书籍无处不在,但学生阅读少,知识面窄,大多学生每年只读学校的课本。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校图书馆藏书众多,但好多都不开放,有的即便开放,大部分藏书太过陈旧,一点也激发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家长对书籍重视不够,舍不得投资,有部分家长愿投资,也不知道选些什么书籍,常常是在孩子小小年纪就买几本名著或几本作文书,孩子读不明白。当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时,家长又常常认为是闲书,不予投资。日久天长,孩子再没有阅读兴趣。
3、大多教师有比较新的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把大量时间用来教“教材”,快捷提高学生成绩,极少安排阅读指导课。
4、电视、电脑游戏的出现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
二.课堂交流形式单一。在课堂活动交流中,往往一问一答,或者满堂问,老师事先设计好诸多问题,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没有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空间与时间,也就使得合作学习成了一句空话,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被生生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失去了,这样导致学生的学习仍然是被动的,简单地应付与完成老师的问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探究性学习,那么,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三、综合实践呈现虚无化。
学校的综合实践课除了上级检查,平时一节都不上,学生根本没有语文综合能力。
第二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在小学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教育活动认识的结晶,它既集中反映教育现实的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现实的存在。有了现代教育理念,才会有现代的教育。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基点。小学语文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方面应该有两个层次的教育理念不可或缺。
A、宏观教育的认知角度B、语文教育的认知角度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层复合性
(一)“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要求具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从而为从事小学多门课程教学和课开发奠定基础。首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这是评价其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这些知识要能够真正内化和善于运用。其次,各学科知识的快速增长和交叉、贯通与融合,各学科内涵的不断扩张和相互之间界限的模糊化,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对一门以上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与技巧。
(二)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对教师了解掌握历史、地理、艺术、哲学甚至于某些理科基本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方面是满足其自身教育教学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学有益的补充和拓展。
总之,现代小学教育课程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方面的专业人员,更要力争成为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开阔眼界的学者。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更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第三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语文学科教育是具有生命性的教育,要求我们教师的心目中,要处处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叶圣陶先生说过:“作为一个教师,只要把功课教好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而语文学科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呢?我现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感受、做法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称工具学科。然而,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每次上课,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致使语文变成了一门弱科。家长为之寒心,教师为之伤神。
第四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低年级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们今后的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呢?近几年,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探出了一条路子,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有效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认识到学习汉字的重要性,同时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能自觉主动地读书识字。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在教学工作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意学。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爱好,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在教学中语言、表情、动作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他们和老师的关系更亲近、更密切,其次根据学生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这一特点,可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小客人”等好听的名字,让学生对生字有一种亲切感。识字过程也随之变成交朋接友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也就随之而生。
二、变换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力时间短,无意注意力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40分钟的教学活动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要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游戏是学生乐意为之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游戏与相关教学内容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创新。
三、教给方法,让学生在学中悟。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的,而结果则是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中。为了让学生都想学、都愿学、都会学,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因为汉字是属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的汉字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 之一。在形声字教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清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拉、打、挑、推”和“踢、跳跃跑”两组字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区分“提手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提手旁”表示与手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和“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以后,就很好地掌握带有“提手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学生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只要能满腔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字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他们的一种乐趣。
第五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素养漫谈学习心得体会
——敖寨民族中心完小杨浪
教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学从来都是相互的。如何引导我们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既得到通常说的语文知识,又能完善其人格,使之成为一个学识渊博而又有人格魅力的人,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有道是:“学高为师,德正为范”,被誉为人类文明的工程师的教师,在这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就成了一个必须拯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这漫漫之路摸索,不断前进中,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
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将以别人的长出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虽然教学工作苦乐相伴。但是一定会让我在成长的同时收获到更所惊喜。
名师不愧为名师,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这样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师生互动是一大亮点,引领学生在书海中畅游,他那扎实的语文功底,广博的语文知识,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了解诗词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