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时候学生们向我们提出一个难题,而我们一时答不出来,可能会让我们自己觉得很尴尬,但最让我们难堪的还是自己内心的虚伪所造成的。记得一次,我在给我们班上语文课的时候,离下课还有两分钟时,一位女同学站起来问我:“赵老师,你知道椰子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吗?”我一下子被她的问题给问住了,一时之间陷入于尴尬之中,因为我们这儿是北方根本没有这种树,平时我也没有过多的去关注这类事,但是处于老师的虚荣心,又迫使我小声对她说:“现在我很忙,以后再说吧。”这时下课铃响了,她用一种渴望的眼神看着我,匆匆离开教室。过了几天,我早就把这件事忘了,但是这位女同学却没有忘记,她再一次来到我的面前问起了这个问题,我这时候才焦急地去翻书查找,并告诉她:“椰子是通过海洋来传播种子的。”那位女同学吃惊了,睁着大大的,渴求知识的眼神望着我,好象还有一肚子的疑问。我看出了她的心思,就接着说:“因为椰子是生长在海边的,它还有厚厚的外壳,等它长成熟以后,便掉在了大海里,随着海洋漂荡,在海水的浸泡下,外壳脱落,来到新的海边时,种子便在那里生根,发芽,最后又长成了椰子树。”听了我的解释她非常满意,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临走时,她微笑的对我说:“谢谢你,于老师。” 通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无论是在课堂内外,学生提出一个让老师难以回答的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平稳的心态,及时去解决问题,不能遏制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在小学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教育活动认识的结晶,它既集中反映教育现实的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现实的存在。有了现代教育理念,才会有现代的教育。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基点。小学语文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方面应该有两个层次的教育理念不可或缺。
A、宏观教育的认知角度B、语文教育的认知角度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层复合性
(一)“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要求具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从而为从事小学多门课程教学和课开发奠定基础。首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这是评价其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这些知识要能够真正内化和善于运用。其次,各学科知识的快速增长和交叉、贯通与融合,各学科内涵的不断扩张和相互之间界限的模糊化,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对一门以上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与技巧。
(二)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对教师了解掌握历史、地理、艺术、哲学甚至于某些理科基本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方面是满足其自身教育教学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学有益的补充和拓展。
总之,现代小学教育课程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方面的专业人员,更要力争成为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开阔眼界的学者。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更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第三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语文学科教育是具有生命性的教育,要求我们教师的心目中,要处处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叶圣陶先生说过:“作为一个教师,只要把功课教好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而语文学科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呢?我现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感受、做法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称工具学科。然而,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每次上课,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致使语文变成了一门弱科。家长为之寒心,教师为之伤神。
第四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精选)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伴随着课改的脚步,也随着课改前进,踏着前辈的足迹,践行着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我遇到很多问题,相对比较突出的有:
一、写字的教学。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常采用向中间拉拢的方式巩固基础知识,为了便于检查,又常布置简单、重复记忆的作业,如:一字写十遍,抄写要求背诵的文章3遍等。这种做法不分层次,统一尺度,好多学生机械化识记,不思考,出现了记忆力减退,学习兴趣低下等状况。
阅读积累呈现单一化。
现在社会书籍无处不在,但学生阅读少,知识面窄,大多学生每年只读学校的课本。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校图书馆藏书众多,但好多都不开放,有的即便开放,大部分藏书太过陈旧,一点也激发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家长对书籍重视不够,舍不得投资,有部分家长愿投资,也不知道选些什么书籍,常常是在孩子小小年纪就买几本名著或几本作文书,孩子读不明白。当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时,家长又常常认为是闲书,不予投资。日久天长,孩子再没有阅读兴趣。
3、大多教师有比较新的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把大量时间用来教“教材”,快捷提高学生成绩,极少安排阅读指导课。
4、电视、电脑游戏的出现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
二.课堂交流形式单一。在课堂活动交流中,往往一问一答,或者满堂问,老师事先设计好诸多问题,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没有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空间与时间,也就使得合作学习成了一句空话,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被生生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失去了,这样导致学生的学习仍然是被动的,简单地应付与完成老师的问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探究性学习,那么,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三、综合实践呈现虚无化。
学校的综合实践课除了上级检查,平时一节都不上,学生根本没有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低年级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们今后的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呢?近几年,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探出了一条路子,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有效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认识到学习汉字的重要性,同时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能自觉主动地读书识字。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在教学工作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意学。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爱好,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在教学中语言、表情、动作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他们和老师的关系更亲近、更密切,其次根据学生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这一特点,可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小客人”等好听的名字,让学生对生字有一种亲切感。识字过程也随之变成交朋接友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也就随之而生。
二、变换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力时间短,无意注意力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40分钟的教学活动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要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游戏是学生乐意为之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游戏与相关教学内容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创新。
三、教给方法,让学生在学中悟。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的,而结果则是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中。为了让学生都想学、都愿学、都会学,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因为汉字是属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的汉字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 之一。在形声字教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清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拉、打、挑、推”和“踢、跳跃跑”两组字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区分“提手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提手旁”表示与手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和“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以后,就很好地掌握带有“提手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学生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只要能满腔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字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他们的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