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兴趣-引起读书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本人在深圳从事培训教育十多年来,在语文方面教学并不是很多,但有几个暑假期间,我也曾对学生的语文进行过补习。在补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孩子在听、说、读、写方面,往往倾向于听、写,而轻说、读,尤其是那些语文成绩差的人,在听、说、读、写方面几乎没有一项能说好的,为了提高学生对说、读兴趣和热情(尤其是“读”更为突出)。本文就激发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创设阅读氛围等进行了探究。
经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朗读‘PK’游戏”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先有兴趣,后才有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就说朗读课文吧。我对全班学生提出如下五点要求:
1、大声(声音宏亮,全班人都听得到);
2、清晰(全班人都听得清楚,没有含糊不清的字词);
3、快速(以最快的速度去读);
4、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5、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溶入文章,体会文章中的喜乐悲疚等感情)。学生之间“PK”,进行朗读课文比赛。按上述评分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既是参赛者,也是评委,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比赛,学生之间展开 “对决赛”。
头一天宣布这个游戏,第二天上课我就实行比赛,学生一听说这么快就可以比赛,立刻来了劲,个个昂首挺胸、跃跃欲试,充满自信。就连班上的“闷
肚子”也是激情高涨,要知道,他可是班上出了名的“不说话”,一天下来难得跟其他同学说上几句话。现在,映入我眼帘的他与以前判若两人:双手捧书、目不转睛,仿佛书中有他最喜欢的玩具,口中念念有词„„此时此刻,我想,任凭什么好玩的也不会吸引他。比赛过程中,大家都捏着一把汗,生怕读错一丁点儿,格外小心,一点儿都不敢马虎。那份专注,那份谨慎真叫人感动。
二、增加了阅读量,提高了阅读水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量的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广博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从而使其个性健康发展。
由于每次“PK”,朗读的内容都不同,有的是我从网上随机选择的一段文字,有的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章(可以预先读熟练),这样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主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自从实行了“PK”制后,学生一周得交流一次读书心得,谈谈自己读课外书的收获、感受。在我的提议下,学生书包里不但装课本和纸笔,还把课外书带到了教室,有:各类作文书,科技类,军事方面的,经济类等各种书籍,更有甚者,把《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也带来。学生之间交换阅读,一改往日自习课及课余时间无所事事的局面,学生坐得住、静得下心来看书。
后来,通过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回家以后,与以前判若两人,变得爱读书了,不再那么痴迷电视动画片、网络游戏。还询问我给他们施了什么魔法。
我想,如果所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能多举行一些类似这样的“PK”,那么学生不但能极大地增强阅读的兴趣,也能极大地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这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一定能保证阅读的量,学生的知识面宽了,眼界也越来
越开阔,口头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看着这些惊人的变化,面对学生那股不服输的犟劲,我只能惊喜万分。
三、丰富了学生词语的积累
经过几次“PK”之后,我对他们进一步提出了要求和标准,那就是:
1、每人每天都要能说出一个成语。
2、每人每天必须积累一段自己喜欢的话或一句名言警句,达到背诵,并作好记录,抄写在笔记本上,比赛时,形式由学生定。
3、每人每天至少说出一句赞美人的话语:“你好厉害啊!”“你是怎么做到的?” “你读得好好听哦!”“你这个字写得太好看了,能教教我吗?”
“没有什么东西比赞美他的成功更能鼓起他进一步求得成功的欲望的!”学生一旦尝到成功的滋味,有了成就感,而且每天还可获得别人的认同和赞美,还愁读书没兴趣?
作为老师,常常感慨于学生习作的词汇匮乏,语句干巴,也曾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劝说学生多读课外书,多积累词汇,然而都无济于事,学生难得动起来,即使动也不能持之以恒。但是,学生之间进行“PK”之后,由于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听到来自别人口中的词语,自然而然地就起到反复记忆的作用。
亚洲成功学大师陈安之说过:“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地做。”我觉得语文的学习也在于两个字-----“反复”。
几个星期练习下来,“栩栩如生生”“虎虎生风”“如虎添翼”“义不容辞”“兢兢业业”“龙飞凤舞”“道听途说”“闻鸡起舞” “望尘莫及”“势利眼”“物以稀为贵”“神不知,鬼不觉”“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学生嘴中脱口而出且用得恰如其分。这样检测学生阅读的“质”。学生们一个个精美的笔记本上留下了自己阅读的足迹,当他们再去翻阅时,脸上写满了自
豪,显得那么满足。学生习作中分明出现许多好词佳句,写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很多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真不愧是“教学相长”,看到学生们这么喜欢我的课,这么有长进,我就想起了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想,今后的教学中还真得提醒自己要不断地去探究新的教学方法。
但愿在校的老师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这篇文章只是我个人教学经验中的一部分,能否适合所有的老师和学生,还是个未知数,需待大家的检验。
谢谢阅读!认为好的请转发,认为不好的,请多多指教!
黎勇
2014年2月21日星期五
第二篇:读书、兴趣
话题:读书
参考素材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杜甫)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读书犹如采金,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书破万卷小康而己,有的人点石成金,随手翻,便成巨富。周国平《人与永恒》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长才。其怡情也,最贝干独处幽居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时;其长才也,最见以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一一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英·培根
●读书的灵魂应该自由,每每夜幕低垂(寒)窗外塞风起得紧,雨珠敲的勤的时候,特别是冰冷彻骨的冬夜,房间是暖融的,一盏孤灯,一杯香茗,一把软椅,一个平和的环境再加上一本好书,真是人间难得的幸福,这是宁静与沉思的享受。
●读书使人于峻峭呼啸处可得岿然,于清风朗月处可见飘逸,于百花争艳处可嗅独芳;读书会使你心驰神飞,奇思遐想,思载千接,视通万里,可上九天揽月,亦可下五洋捉鳖,可朝谒秦皇汉武,幕访孔孟太白,夏可观十里荷花,秋赏三秋桂子,北可驰骋于塞外草原,南可踯躅于江春雨巷。
●偶得假日闲暇,独伴青灯,引卷在平,诵读其中妙句锦句,顿感余香满口,身飘:然而神游其外,在读书时,我们从现实的时空到另一个时空,这个时空是精神的,过去的,未来的,也是超现实的,这种对现实的暂停达到的是生命空间的无限扩大和生命历程的极度延展,读屈原我们体会二千年前的情怀,读李白我们面对一千年的风流,生命最大的快乐乃是生命最丰富的体验,给予我们这种体验的,至今为止还没有别的东西能代替书。它可以使我们悲凉干残山剩水,豪放于清风明月,也使我们晓人生之难,说天地之大,有自知之明,预料之光。
●最喜明月之夜,清辉满室,或台灯一盏,或红烛一支,书页轻翻,心旌微摇,叹梁祝身化彩蝶,喜崔张终成眷属,羡东坡把酒临风,慕清照泛舟浩淼。有高山流水鸣于耳畔,瘦菊幽兰,馨于鼻尖,芳草连天,长亭古道,红有樱桃,绿有芭蕉,坐拥书城之中,三更之梦书可当枕,书香盈鼻,此乐何极!
●看《红楼》:识聪慧黛玉,痴憨湘云,豪爽探春,更有怡红公子——宝玉,王蒙云:《红》是一部最经得住读,经得住分析,经得住折腾的书。你永远不可能战胜它,它强大的却可占领你的一生;它潇洒里蕴藏着悲哀,百悲哀中也渗透着潇洒;它会让你觉得世界上还有林林总总,让人为之死为之死为之哭为之笑为之发疯的事情。读之,你的感受是丰富和复杂的,因为,其中的语言不是在思维的纱团中抽出的一根线,而是在心灵的织机上跳动着的,闪烁着的一张网,是汹涌而来的一道智慧的瀑布,是一道语言的激流,更是人生大彻大悟的参透,无穷无尽的思索;读之,你会感到何为磅礴,何为宏伟!它的睿智,它的绚烂,它的辉煌,更会令你目眩神迷,美不胜收。谢哉曹公,赐此佳粮,伟哉曹公,著此伟文!
学生优秀习作范例
书•社会•生活
古来名人都爱将书比作朋友。金缨有言:“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考尔德也说过: 1
“仅次于选择益友的,就是选择好书。”有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享受,寂寞也会感到充实。
古人读书勤奋刻苦的故事很多。孙敖的“悬梁”,苏秦的“刺股”,孔子的“韦编三绝”,匡衡的“凿壁偷光”都是刻苦的典范;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柳永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亦是勤奋的楷模。勤奋,就像一把金色的钥匙,它能打开知识的宝库;又像一股飞湍瀑流,能冲开智慧的闸门。
读书需要选择。如果被书征服,便如培根所说,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那样的话,再好的书也将失去魅力和价值。
一本好的书,有如一盏神奇的灯,不过它照亮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就像培根说的那样:“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生不懈地品读,它就是社会这部活书。卢梭有言:“社会就是书,事实就是教材。”是的,大道理总是蕴含在小故事中:一位丈夫因意外车祸变成植物人,当时他刚刚结婚三年。年轻的妻子以柔弱的双肩挑起他们生活的全部重担,并尽一切努力去唤醒丈夫。或许爱心感动了上苍,15年后,丈夫慢慢苏醒,但更加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丈夫丧失了15年间所有的记忆,连妻子的面貌也忘得一干二净。15年啊,15年的岁月,就是一个女人的青春,倾注了一个女人的整个爱心!但妻子只是淡淡地说:“我不后悔。我用15年的刻尺度量良心,远比用一生的惭愧谴责良心幸福得多。”――就是这样一把良心的刻尺,让我震憾至今。
生活也是一本书,需要你一字字一句句去咀嚼。美词佳句要细细品味,幽默之言需含笑领会,名言哲理该悉心揣摩。人生的坎坷可教你学会了承受?生活的打击可教你学会了坚强?社会的多元可教你学会了选择?亮丽的美景可教你学会了欣赏?时光的流逝可教你学会了珍惜?„„
把生活当作一本书来读,放出眼光去观察它,用心灵去感悟它。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埋怨理不清看不懂,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它需要你去慢慢体味。
读书是享受,把社会和生活当作书来读,你会领悟更多,获取更多。
读书赞
书是人们的良师益友,既可以细读,有可以消遣,一举两得,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啊!
读书,就是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可以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正如莎士比亚说的:“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启发,引导你走上成功的道路。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你从狭 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大海。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在谈话”。这句话说得没错。读历史书,就是和革命老前辈在交流,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读科普书,就是在探索世界的奥秘,来等待我们的发现,解答多有谜题……读书有苦有乐,苦的是,如果你看到一本好书时,你会想方设法地得到它;乐的是,你得到一本好书时,一种满足感涌上心头,难以言状。现在我快毕业了,应该好好学习,做最后的冲刺。但是,书仍然和我形影不离。成了一对好朋友。上回,经过同学的推荐,我读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的形象,坎坷的命运。惊人的毅力,给了我极大的教育,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使我明白到,怎样去对待人生。怎样生活,路该怎样走。只要你爱读书,就会很快地陶醉其中,形成了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习惯。
读多点书,对写作也有很多帮助。不读书,知识怎能饱满?不读书,怎能写出一篇好作文来?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多读书。读书。可以从中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写作方法。到写作上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当一
篇作文经过十几遍地修改,就成为一篇好作文,被发表了,不是又好又乐吗?写作既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又可以作为平常生活中的一种消遣。
让自己融入书的世界里吧!感受一下,体会一下,是人生中的一种乐趣。
读书与我的成长
人生就像一个乐章,而读书则像其中的一个个符号,它伴随着我的成长,让我的生活绚丽多彩。记的小时侯我就爱看书,它摇响了“开心果”点燃了青春梦。长大以后我则爱看漫画与世界名著,漫画书让我的青春在笑声中闪光,心灵在快乐中成长,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我喜悦的心花在尽情怒放。那《哈利· 波特》带我走进了魔幻的世界,让我认识了美与丑,善与恶,还有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神奇吸人的魔法,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我的惊讶长留。《骆驼祥子》带我走进了黑暗的旧社会。那一场场战争打破了百姓的梦想,那畸形的婚姻打破了一个个人的幸福,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我的泪水下落。书中的故事是说不完的,因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仿佛生命中的所有喜怒哀乐都会聚在了这里,否则我的心情何以这般的像大海是似的多变。
书中有几分色彩,生活就有几分风趣。既使最甜蜜的表达,也抵不上书中的一个故事。
书中的点点滴滴,心雨淋湿了一个个生动的细节;真真切切,双眸蓄满了一个个生趣活泼的故事。书中世界中总有某个故事令你身心陶醉,仿佛严寒中走进了暖洋洋的小屋。
书像轻舟划破一汪碧水,微风拂动一片清潭,让人顿感清醒。
书是蓝蓝的天空横挂的一条彩虹,是漫漫长夜骤燃发亮的一颗明,是枯树逢春时的激动,是微火经风时的欢呼。
一年又一年,我们在书中思考、成熟;一天又一天,我们在书本中温故、知新。
书能使岩石一瞬间化为七彩的云霞,书能使现实化为梦幻般的童话,书能使堆满心头的哀草化为一望无际的绿波„„
如果我们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鲜花失去了雨露。
生命的激情时时澎湃;智慧的火花随处闪烁,只要有书,自然就心无芥蒂,它打开了我心中的每一个关紧的大门。
书如云缝中射出的一道精光,如朝阳唤醒了沉睡的山峦━━只要有书中的故事存在,就会有明亮的心情。
学会用书化解学海的风浪,才算是真正体会了千帆竞渡的激昂。
每一本书都是感情之源,不论是阴雨绵绵,还是鲜花盛开,故事里停泊的依然是我们多彩的年龄。书就像是一种奇妙的催化剂,保障了我们时时勃发的生机。
在书中带着甘露的枝枝蔓蔓,被一片片阳光尽心呵护。渐趋成熟的每一颗心,都积淀着山灵水韵。透明的年龄,多汁的心事,在书中反射着一丝丝情感的光纹。
书让我们在奋斗中迸发出幽默,引爆出我们全部的欢乐,不可阻挡的激情,点燃了我理想的篝火。书是我们的伙伴,他增长了我的知识,调出了我的喜怒哀乐。每当看完书,打开窗户,眺望那无比宽广的大千世界,呼吸着新鲜空气,微风吹过,心中感到无比的宽阔,无比的舒服自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瞭望世界的窗口,它为理智和心灵插上了翅膀。伏尔泰说过:“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侯,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着本书的时侯,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书籍是巨大的力量,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知识之泉,经书籍而奔流。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旧愈深。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它对于人类之所以必要,就在于它是滋补光明的养料。高尔基说过: “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落淹死。”
书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的遨游。让我在欢乐与知识中尽情成长话题作文:兴趣
在一次问卷调查中,对于“你认为做人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的问题,有的说要有健康的体魄,有的说要有高尚的人格,有的说要有丰富的学识,有的说要有良好的名声,有的说要有适量的金钱„„但是,唯独没有人说要有兴趣。
人形形色色,兴趣各种各样,有益乎?无益乎?请以“兴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这个范围之内。【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① 兴趣的诠释
万能的造物主,造就了芸芸众生,也成就了千奇百怪的兴趣。兴趣是什么呢?是指引方向的北极星?还是调剂生活的调味品?我也不太清楚,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不同的人对它的不同诠释吧!
渊博的学者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门学问感兴趣,才能真正把它学好,才能从中体会到无限的乐趣;对学问不感兴趣,只是为了那‘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人,只能看到知识的表面,却不能真正掌握它的灵魂,他永远也欣赏不到书中那美好的风景。”
伟大的艺术家说:“兴趣是通往艺术殿堂的最好途径。只有对艺术感兴趣的人,才能在《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中徜徉,去感受命运的顽强与伟大,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温暖,才能在《清明上河图》和《蒙娜丽莎》中遨游,去重温中国古都的繁华,去体味微笑的魅力。像如今那些受父母逼迫才学音乐、学画画的孩子,他们感受到的只能是艺术的枯燥与乏味。”
著名的发明家说,“兴趣是创造的源泉。只有对一切都感兴趣的人,才能有创造的激情,才能有创造的动力,很难想想像一个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会有什么创造。”
勤奋的工人说:“我们没有什么高雅的词来形容兴趣,但我们觉得有了兴趣,我们工作浑身就有了使不完的劲。看着那小山似的产品,我们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也就觉不出苦和累了。”
我们敬爱的老师说:“兴趣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片热爱之心。我们的兴趣就是学生。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获奖,就是我们的最大鼓励。”
噢,我明白了:兴趣是老师、是途径、是源泉、是浑身使不完的劲,也是一片赤诚之心。无论你怎么看兴趣,只要你给它找到了正确有位置,它对你就是最合适的。
② 鸟儿聚会
明月,清辉,大树,小鸟。
春风摇醒了沉眠的老树,也融化了鸟儿们冬日里的那份懒惰。小鸟们停在老树新发出的嫩叶上,又开始了一年一度对南方趣事的谈论。
小鸟A拍拍它的翅膀,迫不及待地嚷道:“我先说,我先说。我安巢的大树对面是一幢很高的楼,我正对的楼层里住着爸爸、妈妈和他们的小女儿甜甜。有好几次我都看见那可爱的小甜甜站在窗前抹眼泪。
过一会,她妈妈就怒骂她几句,然后硬拽着她去练钢琴。小甜甜往往一边哭一边弹,琴声一点也不动听,还不如我婉转悦耳的鸟鸣呢。”
说完她朝着众鸟们唱了几句。鸟儿们都急了,都伸长脑袋,“为什么?”小鸟A接着说:“有一次见甜甜在屋里自言自语,好像是她妈妈是音乐家,逼她从小学钢琴,想让她继承母业,她却不感兴趣,想成为一个书法家。还说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干一行没有兴趣是不会成功的。”
小鸟B接着说:“真可怜呢。谈到兴趣,我也有个故事,有一次我正在窝里晒太阳,忽然一张纸飘到了我头上,我拿起一看,原来是一个名叫小祥的男孩子的成绩单。上面门门科目都优秀,还有3门是满分呢。下面老师的评语是:兴趣广泛、品学兼优,各方面全面发展,被评为‘三好学生’。接连好几天,我注意到他被同伴喊作小祥的男孩子,果然‘帅’啊,有时看到他在篮球场上奔跑抢球的英姿,有时看到他在草地上专心阅读的身影,有时听到他在书房里传出的嘹亮优美的歌声„„他果然对什么都感兴趣,那次还看见他房里自己创新钻研出的小飞机呢。今年他又是‘学习标兵’了。”
小鸟C不甘示弱:“人类常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有好的兴趣,那么就有了成功的基石。可是不好的兴趣呢,简直吞噬人心灵的毒蛇。我的邻居小黑可应验了这句话。不知怎的,他对游戏机染上了兴趣,天天跟狐朋狗友上游戏厅,旷课打架,还偷他父母的钱,不仅成绩一蹋糊涂,还‘臭名昭著’呢。前两天因为犯罪被警察抓走了。”
小鸟D总结道:“同伴们,人类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我们干一件事既要有兴趣,又不能让坏的兴趣耽误了前途。请大家牢记今天的关于‘兴趣’的故事。”
③ 读书,永恒的兴趣
书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生命虽短暂,书海却无涯。于是,很小的时候便与书结缘。从此,读书便成了我永恒的兴趣。
一、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种粟。
身体饥饿的人是可怜的,而精神饥饿的人却是可悲的。在书中,品味文人的豁达,好汉的侠义,英雄的气概,哲人的智慧,君子的洒脱。如此,我又何愁精神上的饥饿呢?
二、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徜徉于天文地理,泛舟于历史长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书中聆听古人的教诲:向孙子请教兵法,跟海明威谈斗牛,跟司马迁谈历史。书,操持着我生命的盈缩亏胀,赋予了我博大浩瀚的文化殿堂。
三、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有权有势又有钱,更有一位“颜如玉”来“红袖添香夜读书”。废寝忘食又岂在话下?
慢慢地,我发现世界如此之大,生活如此多彩,大自然如此奥妙无穷,所有的画卷都在我脑中一一展现,我也超然物外的关注着一切。
有这样一个读书的兴趣,的确是一件乐事,读书乐,乐在俯仰间,纵览千古,横历八荒;读书乐,乐在掩卷后,灵思飘逸,神清气爽;偶尔莞尔一笑,偶尔潸然泪下,如此丰富的表情,又有哪一张如玉之颜如此精彩!
拿起一本书读得入境时,就觉得那些文字都幻化成一股汁液流入我的血液。读一篇精美的散文,就好像欣赏一曲悠扬的音乐,心也随着飞到很远。整个身体里因为有了这种细胞而充满感情与活力。
正因为书有如此大的魔力,我才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使我的智慧变得永恒,使我的思维更加敏捷,使我的思想变得锐利。读书,这一永恒的兴趣,我不会放弃你,因为是你——
填补了我生命的空白。
读书,读人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一永恒的精神空间,寻求我更多的快乐。
④ 趣话兴趣
兴趣,真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活题。这不下面就有人要畅所欲言了
一、灵感:兴趣是我最好的朋友
大家都说我灵感是个性格孤僻的家伙,不肯轻易亲近别人。确实,对那些头脑中充斥着懒惰、妄图不劳而获的人,我永远不会亲近他们;而对于那些对自己事业充满着巨大兴趣的人,我却不禁要青睐他们,因为兴趣是我最好的盟友,我对它十分信任,我相信兴趣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浓厚的兴趣可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浓厚的兴趣可以使一个造诣极高的人不甘停滞,继续奋斗,追求更高的境界。对于这样的人,我怎么不与他们交流呢?
二、奋斗:兴趣是我的知己
人们谈起我奋斗,都不由地产生一种敬畏之情,联想起居里夫妇在破旧的实验室中提取镭,贝多芬在无声世界中创作音乐。在人们眼中,奋斗必然有痛苦与牺牲,这一点的确不可否认,但是,我的朋友,当你真正走进我,亲身体验我时,你会知道,只有兴趣才是我永恒的知己与伴侣。对理想的兴趣和热情,使居里夫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我,并沉醉其中,终生乐而忘返;对音乐的兴趣和痴迷,使双耳失聪的贝多芬毫不犹豫地抓住了我,让生命重新燃起了光彩。奋斗在兴趣的陪伴中成为生命的重要的一部分。
三、乐观:兴趣是我的前锋
不知为什么,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乐观似乎越来越来难以走进人们的心灵。我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为什么我总是不快乐呢?朋友,其实想得到我并不难,只要你先与我的前锋——兴趣达成默契。一个郁郁寡欢的人,世界在他眼中失去了色彩,他对周围的一切甚至自己失去了兴趣,怎么会从中得到快乐呢?快乐其实很简单,举个例子,你对某个人感兴趣,上去跟他聊聊,或许你会发现他很幽默,很博学或者饱经沧桑,一阵交谈后,你就会发现自己也得到点启发,不是挺快乐的吗?
瞧,兴趣就是一个这么有兴趣的东西。你对它产生兴趣了吗?如果有,恭喜你,你将从中得到很多。
第三篇:读书兴趣活动主持词
读书兴趣活动主持词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勤劳的蜜蜂爱跟花朵交朋友;奋发的种子爱跟土壤交朋友。飞翔的海燕爱跟大海交朋友;上进的孩子爱跟好书交朋友。
今天,又到了我们读书的快乐时刻,在此,我宣布,今天的活动议程:
一、畅谈本周二我们读书体会:
二、推荐新书:
三、自由阅读: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畅谈本周二我们读书体会:请大家踊跃发言
(指名同学发言)
第二项议程:推荐新书:
同学们,大家爱读书,每周都有好书、新书在我们班流传,也有传统的书目让我们爱不释手,让我们好不吝啬的推荐给大家,享受最崇高的精神食粮。
(指名推荐)
大家的好书真多,相信,经过同学们的推荐,下次交流,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三项议程:自由阅读:
第四篇: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沐浴书香
伴我成长
阅读能力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不一定考第一,但各门功课都不会差。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阅读是学生获得幸福的基础。喜欢学习的孩子在学校里会感到幸福,而讨厌学习的孩子在学校里就会痛苦。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不论能不能上大学,这十多年的学校生活是大部分孩子都要经历的,不爱学习的孩子如何忍受这漫漫的岁月?所以,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孩子喜欢阅读。
一、全班共读同一本书。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只有持续阅读才能形成习惯。每天午餐过后到上午自习正好有一段时间可以组织孩子安安静静地读书,每天的阅读时间要求不高,一般是20分钟,但是要保证坚持读,一个班的学生阅读水平差异很大,识字量大的孩子在阅读中会感到“跳一跳摘桃子的”快乐阅读,水平不高的孩子会感到很困难,读书容易半途而废。因此我们会经常组织能力强的孩子大声读书给同学听,既是对爱读书的孩子的一种奖励,也是对读困生的帮助,这样的读与听都是快乐的。
老师也积极的参与其中。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就会发送一个“愉悦”的信息到孩子的脑中,甚至将之称为“广告”亦不为过。我们推销的东西叫“阅读”,而朗读故事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推销方式。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一次,我听到他们在讨论《神探柯南》,就告诉他们会破案还不算有大智慧,能运筹帷幄的人才是有勇有谋的,于是,我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简笔画,给孩子们讲了孙膑不平凡的一生和几个《三十六计》中的小故事。没过几天,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武老师,《三十六计》买哪个版本的好?孩子听了你讲的故事喜欢的不得了,吵着要。”
二、双管齐下。“双管”指家长和老师“双剑合壁”,让孩子的读书之路走得更坚定。此招重点是个氛围问题,决定孩子将来的,首先是家庭。负责任的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决不仅是孩子生活所需要的衣、食和漂亮玩具,而是能留给孩子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则是学生的榜样。父母和老师都不读书,你还能要求孩子吗?各班每天的家庭作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读书半小时。为了培养这个习惯,我们经常以发短信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让家长监督,在家校联系表上对孩子进行评价。同时我们 “诱惑”家长和孩子共同体味亲子阅读的幸福,让家长们和孩子们在一起分享读书之乐。三一班王一诺是个语言能力、记忆力很强的孩子,她经常向我炫耀周末妈妈又给她买了什么书:“我妈妈给我买了《时代广场的蟋蟀》,还买了《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这个羞涩、天真的小女孩一聊起书就滔滔不绝。和她妈妈交谈发现父母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和孩子相处像朋友一样平等,经常和孩子谈心,买书舍得花钱,而且有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习惯,现在每到读书时间,孩子读一段,妈妈读一段,有时还能指出妈妈发音的错误。大道至简,道法自然。从“爱”出发的父母都是教育家,在亲子共读之路上,他们一定会走得更稳更快。
让孩子们感受到读书带来的喜悦。孙老师在班上经常开展各种活动,一周五天,每天一个内容:我是小主播、童话王国、科学之光、脑筋急转弯、儿童诗欣赏……请同学们根据兴趣随意报名,提前一周准备,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5分钟展示。还可以在月底进行竞赛,老师把各种小问题写在纸条上,装进纸盒里,全班分成三大组进行较量,活动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凡是回答正确的发一颗糖„„各种活动有的会让孩子一支独秀,更多的则是满园春色,毕竟我不是要让他们比个高低,我所关注的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竞赛中体验读书的快乐。
四、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的抱怨:书读了不少,却一问三不知。这时因为孩子们大都喜欢默读,虽然快,却囫囵吞枣,生字该不会还不会,根本没读懂。孙趁华老师要求学生在家读书时要出声,带着字典读书,不认识的字标出来注音,用记号笔画出生动的词、句、段。并反复出声诵读,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随着年级的增高,指导孩子在书上进行简单的批注。
五、养成日有所诵的习惯。有的孩子读了许多书,但作文写得不好。不是孩子不聪明,而是“日有所诵”的习惯没有养成。谁有这样的习惯,谁就是未来的胜利者。我们的经典诵读就是很好的文学积累。白洋老师每周在黑板上抄两首古诗,在每节课上课起立后诵读一遍,然后再讲课,这就分散了学生回家背诵的压力,日日读,一周足可以背熟。我们班遇到节气或传统节日,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白露节,就读读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引领孩子们一起读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词灌溉了伟大的民族,抒写了辉煌的历史,浓缩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绵延五千年人文精神的种子,被播撒在幼小的心灵之中,奠定了他们较为厚实的人文底蕴。
六、制作读书卡。在学生读完书后,鼓励学生制作读书卡。包括书名、作者、我喜欢的词语、我欣赏的句子、主要内容、我的感受。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读者、作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之中读者会有所习得(积累了什么),有所判断(评价人物、事件),有所感悟。在对收集上来的读书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首先,在“好词好句”积累一块,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态度端正,书写工整,积累的词句准确,可用价值很高,如:德高望重、美不胜收、姹紫嫣红等。再次,在“我的感受”一块,有对文本的理解,如“老鹿王无私地把自己毕生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斑比,还多次在斑比遇到危险时出手相救,在别人最需要帮助时悄无声息的给予帮助。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有对写作方法的积累,如“我们要像作者一样去抓住动物特点写动物”;“我感受到作者通过卡洛斐的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害怕的心理”等。有对人生的体悟,如“读了这一章,我明白了,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激发我们最大的潜力”;“我们要像莫格里一样勇敢、坚持不懈。”。还有情感的真切流露,如“我们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不屈不挠的面对各种困难和逆境。”;“朋友之间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争论不休,要谦让”。阅读是心灵的窗户,学生的这些出自肺腑的话语,使我们看到了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收获,他们的知识逐渐丰厚起来,他们的情感逐渐丰富起来,他们的个性逐渐丰满起来。一幅幅灵动的画面,使我们如临其境,赞叹不已。主动的创造怎能不优于被动的接受呢?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学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让阅读兴趣持久的关键,在于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到阅读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一句话,千招万招,只要让孩子体味读书之乐就是好招。更有“无招胜有招”,那就是
—和孩子们一起去读书吧!
第五篇:温儒敏:语文课为何难于引起读书的兴趣
温儒敏:语文课为何难于引起读书的兴趣
日前在人大附中召开“北京市名著阅读现场会”,我提交了书面发言,并刊载在11月26日《中华读书报》上,题为《如何提升青少年名著阅读的兴趣》。文如下:
让中小学生多读名著,非常重要,不只是学语文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的需要。现在的学生读书很少,好多人除了教材教辅,基本上不读书,课外阅读,特别是经典阅读也未能认真列入教学的视野。我们老是抱怨语文教学低效、贫血、不健全,什么原因?很多人可能全归咎于考试,认为是中考高考和各种考试制约了语文教学,所以学生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都在责怪应试教育,就是没有从自己教学上找找原因。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我们肯定会受到制约,但总也还会有些空间,我们可以让学生考得好,但又学得不那么死板。如果一个学生阅读面广,视野开阔,语文素养一般也会比较高,考试也不会差到哪里。不要把一切负面的东西全都归咎于应试教育,我们要面对应试教育这个现实,采取某些必要的平衡。让学生多读书,同时又应对考试,考得好,这两者完全可以结合。所以你们倡导经典读书风气,我是非常赞成的。不过我希望大家最好还能研究一下,如何帮助一线教师改善他们的教学,在语文课中多激发读书的兴趣,学习读书的方法。
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在读书方法的引导上,做得很不够。很多语文课几乎全都是精读精讲,什么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生词修辞,等等,扣得很细,就如同手术解剖。老这样,学生会腻味。课改之后想改一改,又增加了许多课堂讨论,很热闹,但读书兴趣还是起不来,阅读能力和口味也不见得提高。现在的语文课是分精读与略读两类课的,本来精读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兴味,然后在略读课中让学生用这些方法去读,多做自主性的泛读。可是老师担心考试,生怕有什么遗漏,把所有课全都讲成精读,细嚼慢咽,学生就没有自己阅读延伸的空间了。而且精读课全都是差不多的面孔,都是为了应试,怎么还会有读书的兴趣?孩子们本来有些兴趣,也可能被扼杀了。
另一个弊端,就是不教或少教读书的方法。上了那么多课,做了那么多题,考了那么多试,还是不会读书,特别是不会完整地读一本书。最近我在海淀区给高中语文老师上课,我说,泛读很重要,要教浏览和快读,这是学生们日后生活中最有用的。我举例说,要求高中生在2个小时之内读完一本15万字的小说,行不行?在场的老师几乎都轰动起来了,说这怎么可能?我说应当有这种浏览泛读的能力,这也是读书的方法之一呀。你们的学生不会,只会精读,他们就缺少这种能力,日后在他们生活中精读毕竟少,泛读浏览反而是常用的。你们为什么不教这个?这是缺陷。所以我主张语文教学改革要重视精读与泛读(略读)结合,并且一定要指向课外阅读,把课堂教学引申到课外,和学生们语文生活联系起来。现在有些语文老师不一定了解学生们的语文生活,你讲你的,下课后学生开个玩笑就给你颠覆了。
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除了精读,还有浏览、猜读、跳读、群读,等等,都是有用的,也都需要给具体方法。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对此很少关注,专家也很少研究。这是个大问题。我现在特别要提出,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学会“连滚带爬”地读。不要每一本书都那么抠字眼,不一定全都要精读,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连滚带爬”地读的,否则就很难有阅读面,也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来。我说的“连滚带爬”地读,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但有老师指导一下,甚至纳入教学,就事半功倍了。这可能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回忆一下,小时候我们读书,很多情况下都是“连滚带爬”、老师不怎么管,但我们自己也读得不错。记得我小学四五年级读《西游记》,很多字都不认识,按照现代的语文教学的要求,不认识的字就要查字典,可是如果每隔几行就查字典,大概也就读不下去、趣味索然了。所以我那时的读法就是跳着读,猜着读,大致能懂就一气呵成读下去。小孩子嘛,看到写风景的跳过去,看到诗词也不去管,遇到写妖怪的就多看两眼,很快读完一本,就有信心了。后来又读三侠五艺、七侠五艺、包龙图什么的,阅读面就上去了,读书的兴趣也有了。对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很重要,但不能都是精读,在很多时候,应当是“连滚带爬”的读。语文老师应当鼓励,而且给方法。
我最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一篇讲稿,建议让学生多读“闲书”。“闲书”是指规定读的书之外的那些课外书,是学生自己有兴趣选择读的书。现在很多家长老师是不让学生读“闲书”的,怕耽误考试,学生自己选书还要经过老师批准,怎么可能还有兴趣?家长老师越是不让孩子们读“闲书”,就越是打压阅读兴趣,语文素养也就不可能提高,考试也不见得考得好。检讨一下,我们有些关于读书的传统的观点是不一定对的,比如“不动笔墨不看书”。在一定的情况下,比如强调读写结合,可以这样要求。但这不应当作读所有书都必须遵循的戒律,凡是读书全都要求“动笔墨”,那就不切实际了。还有,现在的阅读教学往往都要指向写作,作家的意图呀、手法呀、篇章呀,处处都是导向练习写作,这也未免太累了。能不能不那么“实际”,多让学生欣赏和感悟一下?有些司空见惯的观念,也未见得就正确,要想一想,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过犹不及。
如今读书的风不盛,甚至低迷。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有过调查,发现国民读书读得较多的还是小学生,但到了初二,就几乎是个转折,之后便一路下滑。现在高中生几乎都是应考,除了教材教辅,就很少读课外书。高中三年完整地读过几本书的是少数。大学生读书状况也不乐观,很多大学生没有读书的习惯,即使读书,也是为了考试或者求职,读的是很实用的书。还有,就是网上的作品。
前几天有一个家长送他的孩子到国外留学,去之前到我家里玩。我问那个同学平时多读什么书,他有点不好意思说几乎全是上网阅读,最喜欢网络小说。他可能连一本正经的书都有完整读过。我为他感到有点可惜。跟他说,网上阅读也是阅读,也能提升阅读能力,但网上的确有太多的垃圾,要注意选择分辨,老是读那些消遣的刺激的甚至低级的东西,上瘾了很难办,培养什么口味还是要留意。年轻人还是要读一些有经典性的基本的书。
我们的学生读书情况不够好,国民阅读状况很差,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据调查,也是很不理想的。有的教师阅读甚至比学生更糟糕。很多老师也不是不读书,他们读的主要是与职业需要相关的实用的书。我称之为“职业性阅读”。明后天就要上课了,赶紧找有关材料读一下。或者要评职称了,立竿见影读一些“救急”的书。此外,就很少自由的读书了。很多老师一年到头除了读几本备课用的书,其他很少读,除了上网,就是读一些畅销杂志。其实杂志是不能取替读书的。语文老师要养成读书的良性生活方式。如果老师自己不是“读书种子",你的学生就很少可能会喜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