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让激情在英语课堂上燃烧
浅谈让激情在英语课堂上燃烧
【摘要】英语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能有效灵活地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激活课堂气氛,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英语课堂绽放生命的光芒,以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的三维目标的统一。
【关键词】英语课堂 充满激情 竞争机制
如何使自己成为充满激情的老师,燃情我们的英语课堂呢?本人拟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下探讨:
一、教师自身要有激情,要做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教师一进入课堂就满怀热情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来,并将每一位同学都引领进兴奋的学习状态中。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学会用智慧驾驭操纵课堂,在对课堂的操控得游刃有余的基础上,放心大胆地释放激情。在课堂上要“舍得做、放得开”,大胆的说,大胆的唱,大胆的跳,用你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教师尽可能多地用灵动有趣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体态语言来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激情的教学环境。学生就会积极响应,课堂上会充满欢乐和笑声,同时学生聚精会神,流露出渴求的眼神,他们的大脑风暴就会形成,这样强刺激下习得的语言知识,其记忆的长久性是可想而知的,其形成的语言技能也是很恒久的。
二、教师要富有幽默感。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指课堂上教师运用幽默要恰当。宜顺其自然,不须刻意追求,不论是幽默的口吻还是幽默的举动,都应是灵气的跃动,不事雕琢,简洁自然。一位英语教师拥有了一份幽默,就拥有了一种高超的艺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幽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喜悦和欢乐,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快感,激发其思维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活跃学生学习的气氛,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运用幽默能把一些抽象的、复杂的教学内容,以一种生动而饶有兴味的形式表现出来,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学难度,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幽默教师的教学是有个性魅力和智慧的光彩的,教师本人也常常是学生的崇拜者,偶像,英语课堂也会是他们踊跃学习释放激情的空间。
三、引进竞争机制。学生存在的群体一定存在着竞争,课堂则是语言的交流,个性的张扬,思维的展示,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胜人一筹,可以说竞争心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为“赛”能激活学生的好胜心,“赛”能刺激他们放弃腼腆与矜持,“赛”能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对教师的提问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形成争先恐后的局面,课堂气氛就因之活跃起来。一旦学生的情绪高昂,个性得以张扬,他们无穷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被激发起来。尤其重要的是,“竞争”能转变学困生学习态度,使其潜质得到发挥。学困生一般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较差。但在竞争机制中,他们或是为了表现自己,或是为所在组争面子,也会参与竞争,甚至是积极的参与。他们有时在答题中答得非常正确,我们教师要及时地表扬他们,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唤醒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发挥潜在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在单词、短语的默写和口语的背诵中,由于课堂时间紧、背诵要求高,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背诵任务较难;有时高年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甚至会进入低迷的状态。此时我们不妨添加竞争“催化剂”,尝试引入竞争机制,让全班学生一下子“沸腾”起来,在强烈的记忆、背诵氛围中,学生会全神贯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立竿见影”的效果。竞争机制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如下几种。小组竞争。这是最常用最简易的竞争机制。将学生划分若干小组,并将各组号列于黑板,在组号下画五角星。例如,某组组员回答一道难题正确其所在组得一颗星,某组组员口语测试的一篇话题在规定时间内背完其所在组得一星,某组组员课堂默写全对其所在组得一星等等,下课前统计,得星最多的小组胜出,并当堂奖励。要强调的是,划分小组时,要将各组的“优”生与“差”生进行适当调配,以便各组学生实力均衡。只有旗鼓相当的竞争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个人积分制。对于课堂提问可自由抢答,课堂学习任务也通过自由竞赛完成,并对每个学生个体打分,每天或每周评选若干“Superstars”,值得一提的是,采用抢答的形式,往往容易造成不公平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有意识的进行调控,可以根据题目难易程度,注意按学生的基础好坏,分别选择答题学生,让一些“差3 结对子。将两个成绩不相上下的同学结成互为对手的对子。先自己去找竞争伙伴,竞争伙伴一旦确定,课堂上的英语学习活动该竞争组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化成分数进行统计,得分高者胜出。由于对手旗鼓相当,学生不易产生挫败感,他们会为了赢对手主动去改善自己学习方式,并对英语课始终持有饱满的热情。鲶鱼效应。当遇到一些难题时,课上常常冷场,我们不妨用激将法或对比法放几条“鲶鱼”在这群“沙丁鱼”中间,让那些优秀的“鲶鱼”去影响、带动其他学生,以激活课堂,把整个班级的活力调动起来,有效地扭转滞顿、懒散的态势,从而使课堂上集体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绝不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力,而是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因此,我们的课堂提问率要达到百分百,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组织一些pair work,group discussion,debate等合作活动,促进生生互动,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戒备兴奋状态,让他们没有机会去分散注意力,始终情绪高昂,激情洋溢。总之,课堂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生命家园。生命一旦缺少了活力,就算是一株灿烂的鲜花也会枯萎。激情不仅能改变课堂,激发学生创新潜能,而且能改变教师自己的人生。拥有一份持久永恒的激情,你也会因此而更加年轻美丽、智慧自信。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灵气、智慧、活力的课堂,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让我们用激情燃烧课堂。生”回答一些浅显的基础题,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自信心;对基础好的学生,多给予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他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深化。
第二篇:让激情燃烧在语文课堂
让激情燃烧在语文课堂
常常羡慕钱梦龙、于漪、魏书生等大家们在课堂上的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他们或激情澎湃,或慷慨激昂,或行云流水,或轻松自如,既可以演绎小桥流水,也可以尽显金戈铁马。听他们的讲课,那是一份享受,一份入迷,一份如痴如醉。细细品味,他们的风格虽然迥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蕴含其中,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用满腔的激情在课堂上掀起滚滚浪潮。
事实确如此,语文教师需要激情,语文课堂需要激情,要用激情吹皱一池春水,一石激起千层浪。语文课堂必须是流动的、活泼的,以情激情,以情启智,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真切地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尽享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当然,课堂上的激情不是做作和表演,而是一种真情流露,情至所然。但要想真正地做到这一点,是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的。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就有意识地利用一些小的细节在课堂上来一番激情演绎。每次与一批新的学生见面,我总要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比如:我可以用一首诗开始:“不知多少次暗中祷告/只为了心中的梦/不再缥缈/有一天,我们真地相遇了/万千欣喜/竟什么也说不出/只用微笑说了一句/能够认识你们,真好!”相信这样的诗句,能够迅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彼此陌生的心在刚接触的一霎那间就贴得很近很近。再如:面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我会精心拟写一副对联送给他们:“学海泛轻舟群豪逐鹿尽显英雄本色,考场竞风流蟾宫折桂敢问舍我其谁”,横批“志在必得”。同学们听后群情激昂,相信这片刻的激励会使他们豪情万丈,信心百倍地去奔赴人生的考场。
当然,这些仅仅是激情课堂的冰山一角,在课堂上的激情演绎是不拘一格的。那么怎样才能拥有激情的课堂呢,我认为不可缺少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个性魅力
教无定法。现实教学中,配套的教参,或是特级教师编写的教案,只能是必要的借鉴。但决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白石老人曾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样的教诲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以这样说,一味地模仿某种教法和模式,是一种不科学、不严谨的做法。因为那不贴近语文教学实际。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并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将各种教法融会贯通,为我所用,让自己的教学充满个性。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泯灭了其个性,就像花儿少了雨露,就像万物失去了阳光。语文教学的个性,是一种特色,一种风格,是教师人格的外化。发挥教师个性,就“必须绝对保证有个人的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列宁语)。教学有个性,才能使课堂富有情趣,课堂的感染力才会大大增强。比如: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我就从不去排斥,而是把流行音乐带到语文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探讨其中的奥秘。在《老鼠爱大米》的歌词中研究修辞,在《两只蝴蝶》优美的旋律中学习写作,在国际风云变幻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让自己的心永远与年轻的心一起跳动,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成为鲜活的课堂。
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使用典故、谜语、谚语、歇后语等,经常地显一显幽默,也是很好的激情方法。像讲解对联的对仗技巧时,我先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吝啬的大地主为母亲祝寿,因舍不得花钱,就把门上原有的一副对联“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让账房先生改一下,把上联的“人”改成“妈”,然后又故作斯文地叫账房先生一定把下联的“福”改成“爹”,并说这样才符合对仗。学生开怀大笑,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有的教师象涓涓流水,滋润学生的心田;有的教师象明星演员,让学生去体会其中人物的酸、甜、苦、辣;有的教师像导游,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总之,不论你拥有怎样的风格,只要你扬长避短,就能让你的语文课堂激情荡漾,个性飞扬。
二、真情地投入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不是无情人。作为一位语文教师站立讲台,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情感鲜活的人,激情似火的是你,柔情似水的是你,铿锵有力的是你,缠绵悱恻的也是你;你就是横槊赋诗的曹孟德,你就是执手相看泪眼的柳三变,你就是歌“大江东去”的苏东坡,你就是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李易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为有了激情,屈原才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因为有了激情,李白才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因为有了激情,苏轼才有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堂好的语文课,老师必定是充满激情的。面对着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面对着精美的语言文字,面对着几十个渴求知识、渴求精神陶冶的学生,你必须充满激情地进入角色,用你的激情将学生带入兴奋状态。哀婉处还它一个哀婉,悲愤处还它一个悲愤,昂扬处还它一个昂扬„„
智慧灵感来自激情,思维张力源于激情,彰显教学个性需要激情,锻造学子英才不可以没有激情。激情澎湃你就可以左右逢源、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曲径通幽,妙语如珠,声情并茂,这样的语文课会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兴趣。歌德有句名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引导学生随着教学内容情感脉搏的跳动而跳动,才能真正品味出文章的精华。
我喜欢看倪萍主持的电视节目,悲痛时声泪俱下撕肝裂肺,喜悦时春风拂面阳光灿烂。有人说她只会煽情,可没有激情谈何煽情!一个语文教师真正地在课堂上能够煽起学生的情感来,那不正是语文课堂的生命力所在吗?因此每每在课堂上朗诵文章时,我总是事先结合名家的朗诵带反反复复揣摩朗读,力求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记得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的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许多学生当场流下了眼泪,这强烈的情感共鸣不正是经典文学历久弥新的无穷魅力所在吗?
三、不竭的源头活水
语文教师要想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必不可少的是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它是语文教师的命脉。教师自身文化品位的高低决定了其语文教学的层次,有品位者
在课堂上自会风流潇洒,游刃有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有品味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位善学之人,一定是位博学之士。因此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读各类书,让自己拥有广阔的文化知识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其高品位的文化修养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人格,铸造学生的灵魂,影响学生的一生。只有拥有了丰厚的知识库存,方可在语文课堂上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这是语文教师的事业之“本”。
“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语文教师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一个语文教师,自己的素养要高,力求方方面面做学生的表率。作文课上,我就常常写下水作文,与学生同场竞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这样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学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让激情燃烧在语文课堂,和年轻的心一起歌唱;让激情燃烧在语文课堂,与大家一起共赏;让激情燃烧在语文课堂,一定会演绎出热烈和辉煌。有努力就有收获,让我们在感受课堂的情感涌动中与学生一起幸福地成长,享受语文教学带给我们的一个个意外惊喜!
我的语文教育同行们,我的有志于做优秀语文教师的朋友们,要使自己多一份才情,少一份匠气;多一份沉静,少一份虚浮。当你走上讲台面对学生时,意识到语文教师所肩负的传承文明、启迪智慧、陶冶心灵、健全人格的神圣使命时,就让激情在你的胸中汹涌澎湃吧!
第三篇:让生命激情燃烧
让生命激情燃烧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让生命激情燃烧》。
还记得两年前,一部《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名为石光荣的革命军人以他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回顾了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激情岁月,也开启了无数人心中封存已久的涌动激情!两年后,一个“富有激情的干部”——牛玉儒又一次用燃烧的激情感动了内蒙草原,感动了中国,也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心灵。
激情是社会前进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就不缺乏激情的民族。李大钊在绞刑架前的豪迈誓言就是一种激情,方志敏在就义前的慷慨陈词也是一种激情,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一种激情,陈铁军、周文雍刑场上的婚礼也是一种激情,孔繁森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同样是一种激情,牛玉儒的“工作一分钟,创业六十秒”更是一种激情。正是那些激情澎湃的共产党人,用他们充满激情的奋斗,用他们充满激情的奉献,谱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和开放的辉煌篇章。
然而,进入新的时期,这种“激情”似乎已经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君不见,有的领导干部,把“难得糊涂”高高挂起,一心一意做“老好人”;有的领导干部,对事业没有激情,对工作没有热情,对群众没有感情;有的领导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暮气沉沉,碌碌无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于是,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激情的年代”。
难道我们的激情真的消失了吗?没有,绝对没有,你看:九八抗洪,冲在最前面的是谁?是对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共产党员,;“非典”肆虐,喊响“让我上”的又是谁?还是那些对死亡无所畏惧的共产党员;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各条战线上,到处都飘舞着许许多多忘我工作、激情奉献的共产党员的身影。“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在严酷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激情就是冲锋在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在火热的建设年代,共产党员的激情就是吃苦在前,把享乐的机会让给群众。在激情奔涌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激情就是奉献、开拓在前。正是因为我们党内有这么一些永远洋溢着激情的党员干部,我们的事业才得以不断前进。卫生局局长xxx就是这样一个对工作、对事业充满激情的干部。XX年,xxx调任xx乡任党委书记,在xx的3年时间里,xxx以一种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追求,以一种忘我工作激情奉献的精神,使一个经济基础较差、区位优势不明显、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乡镇,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年撤乡并镇,xx乡一时陷入了人、财、物极度紧张的困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xxx带领办事处的干部一起,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凭着一股韧劲,靠的是一种激情,成功地引进了天时碳业公司、龙凤制氧厂等一批大项目,为了引进制氧厂,他赴厦门、奔鹰潭、下赣州、跑南昌,往返20多次,终于签下了这个项目。在xx,xxx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撤乡并镇,人心不能散,工作不能断,秩序不能乱。”面对纷繁复杂的林改工作,xxx经常深入农户,深入山场,亲自参与各村组林改方案的审核把关,xx乡林改的进度和质量居全县第一,也创出了许多林改工作先进经验,赢得了省市县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赞扬;在新农村建设中,xxx与办事处的干部一起,自我加压,主动要求增设两个示范点,在一个不是重点乡镇的乡镇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这就是xxx的激情,这种激情就是源自于对工作的执着,对事业的追求,对百姓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种亲身实践。
第四篇:让生命激情燃烧
激情是社会前进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就不缺乏激情的民族。李大钊在绞刑架前的豪迈誓言就是一种激情,方志敏在就义前的慷慨陈词也是一种激情,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一种激情,陈铁军、周文雍刑场上的婚礼也是一种激情,孔繁森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同样是一种激情,牛玉儒的“工作一分钟,创业六
十秒”更是一种激情。正是那些激情澎湃的共产党人,用他们充满激情的奋斗,用他们充满激情的奉献,谱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和开放的辉煌篇章。然而,进入新的时期,这种“激情”似乎已经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君不见,有的领导干部,把“难得糊涂”高高挂起,一心一意做“老好人”;有的领导干部,对事业没有激情,对工作没有热情,对群众没有感情;有的领导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暮气沉沉,碌碌无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于是,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激情的年代”。
难道我们的激情真的消失了吗?没有,绝对没有,你看:九八抗洪,冲在最前面的是谁?是对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共产党员,;“非典”肆虐,喊响“让我上”的又是谁?还是那些对死亡无所畏惧的共产党员;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各条战线上,到处都飘舞着许许多多忘我工作、激情奉献的共产党员的身影。“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在严酷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激情就是冲锋在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在火热的建设年代,共产党员的激情就是吃苦在前,把享乐的机会让给群众。在激情奔涌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激情就是奉献、开拓在前。正是因为我们党内有这么一些永远洋溢着激情的党员干部,我们的事业才得以不断前进。卫生局局长XXX就是这样一个对工作、对事业充满激情的干部。2001年,XXX调任XX乡任党委书记,在XX的3年时间里,XXX以一种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追求,以一种忘我工作激情奉献的精神,使一个经济基础较差、区位优势不明显、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乡镇,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2003年撤乡并镇,XX乡一时陷入了人、财、物极度紧张的困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XXX带领办事处的干部一起,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凭着一股韧劲,靠的是一种激情,成功地引进了天时碳业公司、龙凤制氧厂等一批大项目,为了引进制氧厂,他赴厦门、奔鹰潭、下赣州、跑南昌,往返20多次,终于签下了这个项目。在XX,XXX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撤乡并镇,人心不能散,工作不能断,秩序不能乱。”面对纷繁复杂的林改工作,XXX经常深入农户,深入山场,亲自参与各村组林改方案的审核把关,XX乡林改的进度和质量居全县第一,也创出了许多林改工作先进经验,赢得了省市县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赞扬;在新农村建设中,XXX与办事处的干部一起,自我加压,主动要求增设两个示范点,在一个不是重点乡镇的乡镇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这就是XXX的激情,这种激情就是源自于对工作的执着,对事业的追求,对百姓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种亲身实践。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奋斗者是要有激情的。有激情才能产生热爱,热爱才能带来投入。我们的事业要推向前进,就是需要这样一大批永远充满激情的干部。有一名这样的激情洋溢的领导干部,就是会感染一大批人,进而激发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工作活力。这样的干部,往往走到哪里,哪里就发展;到哪个岗位,哪里的工作就有起色;到什么地方,很快就会在那里有好口碑;接触到谁,谁就会被激起干事创业的强烈欲望。打江山需要为共产主义献身的激情,坐江山更需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激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需要激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激情;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同样需要激情。今年县委发出了“快中求好谋发展,建设和谐平安新XX”的号召,面对不进则退的巨大竞争压力,面对加快发展的繁重任务,要求全县7000多名共产党人充满激情、振奋精神,保持昂扬进取、开拓创新的斗志,要有自我加压、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冲刺的状态,让发展的步伐快些、快些、再快些。保持一股激情,让激情击打心弦,让激情荡气回肠,让我们的生命在建设“和谐平安新XX”的实践中激情燃烧!
最后,我要用江泽民同志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演讲,“如果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坚如磐石。”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上飞扬
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上飞扬
——论有关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必须要不断继承、发扬我们伟大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播至世界各地。而当今的传统文化必须要与国际接轨,与时俱进才能符合世界发展的步伐。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的教育忽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就从英语教学而言,很多学生能说出外国食品,如汉堡包、蛋糕等,而对中国食物的很多英文表达法却感到陌生,这充分说明了当今的教育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堂为第一主体,即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应该说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要阵地,它可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不断汲取博大的中华文化知识,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又利于学生正确处理好英语和母语的关系。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要在课堂中不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加强传播。
为了能更好的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需做到以下几大方面:
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要在完成课标要求的知识传授外,还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备课环节就应特别注意。因为只有不断熏陶、不断地学习传统文化,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下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伟大,从而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如我在教授PEP5五年级上册Unit 1 My new teachers时,在教授中外称呼的不同表达时,我也向学生讲授了我们中国古代时的百家姓,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姓氏的来源和中外文化的衔接及不同。而德育教育的渗透也是我教学的一大重点,如在教授Unit 3 My favourite 1 food时,我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均衡饮食,并让学生认识到健康是第一本钱,以及弘扬中国优良传统文化——节约粮食!让学生从小就意识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以及在Unit 4 What can you do?时,我让学生认识到爱劳动才是家里好帮手,并认识到劳动最光荣,积极、主动去劳动,能让自己更加快乐!
在平时教学时,我能让学生对当天的节日进行大致认知,如刚好是中秋节或国庆节时,我会教学生学习英文表达: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国庆节(National Day)等,并让学生回去查阅相关资料或完成一些小任务,如让学生在感恩节时写一封小感谢信或一张感谢卡给自己要感谢的人。这些都无形中让学生懂得了互相关爱及认识到了不同节日所代表的不同意义,让学生学会心中有爱并心存感恩之心。
二、以身立教,以身作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渗透传统文化的前提是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提高意识及专业素养,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作用。如中国优秀文化--文字书写,教师在要求学生书写端正的同时,自身必须要以身作则,如中文、英语的书写都应美观、大方,让学生能进行模仿和学习。在此同时,也应告诉学生关于中华文字的大致流派及造字来源,让学生能对文字书写产生一种敬佩的崇尚之感。
除了书写文化,我们中国亦有博大精深的成语、谚语文化。在每个课时讲授完后,我会坚持教授一两句谚语英文。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等等,让学生能了解中西文化的关联,以及能产生对自己国家精深的语言文化的一种敬爱。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必须要先以身作则,只有教师重视了,才能无形中给予学生影响和熏陶,从而让学生能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需要新时代的新人类去继承和发扬,才能让学生在掌握英语的同时学习更多的中华文化。
三、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与时俱进即指能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发展或者指观念、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摒弃旧思想、旧文化以及传播的旧途径,即传遍传统文化必须要体现进取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1.进取性(aggressiveness):在平时英语学习时,我注重让学生关心时事,如现代社会里出现的学习汉语潮,儒家文化在东南亚国家的推崇。这些课外知识的拓展都能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仍具有较大的进取性和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传统文化。还有近代社会的出现的男女平等观念亦体现在英文里,如在教授PEP3Unit 6 Meet my family!时,我通过让学生认识男女职业的不同称呼的改变,如男警察(police)和女警察(policewoman)、男服务员(waiter)和女服务员(waitress)等彰显了男女平等观念,让学生摒弃了古代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学会用进取的眼光看待文化。
2.时代性(Modernity):文化必须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脚步,学习传统文化亦如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讲述,如讲到节日时,我会提出端午节的发展、起源及代表食物的英文表达。与此同时,我亦会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我国及世界对中文文化学习的热潮。如2005年,韩国申请的“江陵端午祭”以及2009年中国申报中国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这些都说明我们应该要更加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而且端午节成功申报世界非遗,对彰显荆楚文化、激励爱国情怀都有重要意义。
在教授PEP5 Unit 5 My new room时,我让学生先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并让学生根据时代的发展查出不同建筑的英文表达,如别墅(villa)、平房(cottage)、公寓(flat/apartment)等建筑的英文表达。在学习英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的建筑文化,如北方与南方房子的不同建造及坐向,这些知识都更加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的热爱。
3.开放性(Openness):课堂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需兼顾开放性原则,即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中国伟大的文化遗产,如在教授PEP5 Unit 2 My days of the week时,我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分三个小组让学生回去自行查阅中西 3 节日的英文表达及大致内容,即分成中国节日、西方节日、中西方共同节日。这项任务的提出,让学生对节日的了解兴致大涨。在小组汇报时,他们能基本上分清中西方节日的表达法以及能认识到当今中国人民“重西轻中”节日的不良现象,他们亦自行提出以后将会更加注重中国文化节日,如重阳节、中秋节等,努力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小使者。
4.创新性(Innovativeness):课堂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体现创新,一味的讲述只能让学生只懂表面涵义而忽略情感渗透。于是在讲授节假日时,如母亲节、父亲节或者感恩节时,我让学生制作亲情优惠券(discount coupon),并写上“(免费拥抱)Free hug”“(爱的早餐)Love breakfast“"(爱之吻)Love kiss”等向家人表达爱意的优惠券,并写上有效期及使用次数。这些活动不但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向他们传递爱意,亦加强了关爱家人、朋友的个性培养,让学生懂得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亦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寓教于乐,突出特色
在每个单元里,都有Good to know, task time,教师需在课堂讲解前动员学生自主去学习、制作。在自主的学习下,学生才能更有兴趣的去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讲解食物时,我让学生联合不同的节日,学习不同食物的英文,并让学生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如外国人喜欢吃hamburger,noodles,cake,而中国人喜欢吃rice, porridge等。在此基础上,还让学生了解中国南北方的不同饮食文化,并粗略介绍中国的几大菜系,让学生对中国的饮食文化进行了解。
而在学习节日和食物的整合中,我不仅让学生懂得外国食物文化,如万圣节(Halloween)时吃糖果(candy)、南瓜(pumpkin),圣诞节(Christmas Day)时吃火鸡(turkey),而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时吃月饼(mooncake),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时吃粽子(zongzi),春节时吃饺子(dumplings)、汤圆(sweet dumplings)等。让学生能够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从而增强对我国的饮食文化的自豪感。
在讲授这些国内外饮食文化时,我亦加强了本地饮食文化的渗透。如河源“四宝”:“霸王花”米粉(rice-flour noodles)、新丰江纯净水(purified 4 water)和“万绿宝”腌萝卜(preserved radish),以及其他乡镇的特产,加强学生对本地饮食文化的了解。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的一体化,各国文化、经济的冲击,使得本国文化的继承日益重要。众所周知,一个没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而想要去吸收别人的先进文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目光短浅,心胸狭隘。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不是培养能力,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蓄了很多美好的人性元素,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了解中国文化,与圣人为友,与经典同行,继承、发扬优秀的文化遗产,能让学生更加懂得自尊自立、尊老爱幼,最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不断提高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不断加强自己的使命感。
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教师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并用多种形式、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进行渗透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吸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更加努力、认真去学习英语,才能让中国文化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