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01:33: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挥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挥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篇:发挥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发挥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作为一名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语文课上给予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应该有热情的支持,有充分的肯定,有真实的尊重,有温馨的提示,也有委婉的批评,让学生学得活泼、自信、愉悦。在教学过程中,着力构建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体,以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评价目标多维为特征的小学语文评价新体系,有效地促进了新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重语言,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语言激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语文课上的评价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根据发生的情况随机应变,教师要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让课堂评价语言发挥其独有的魅力。激励性评价语言要求准确、规范和个性化。我们要用激情满怀的话语激励人,用机智风趣的话语鼓舞人。

上课时,我对敢于发言的学生,特别是有独到见解甚至敢于对老师的观点提出疑问的学生,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加赞赏。对没有回答上来的,我也从不训斥,而是让他坐下来想一想,说:“老师相信你一会儿会回答的。不过,要好好听,一会儿我还叫你回答。”等同学们回答差不多的时候,我再叫这名同学,他就回答出来了。这时,我带头给他鼓掌,不会让他带着任何遗憾坐下。对于平时胆子比较小、性格内向的学生,我在叫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尤其小心,生怕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我往往叫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特别是有陌生人来听课的时候,我总是把这样的机会留给这些学生。<

记得在一节校级语文公开课上,我上的是《群鸟学艺》,我提了一个问题:“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一位平时成绩比较落后的孩子举手发言,当我叫他起来回答时,他又紧张地说不出话来,两只手紧紧地抓住衣服。我想他既然能举手,说明他一定是经过仔细思考的,他应该会回答,于是我面带微笑,耐心地鼓励他:“大胆地说吧,老师相信你能说得很好。”在我的鼓励下,他轻声而又认真地回答:“学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像课文中的小燕子一样虚心好学,认认真真,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位同学说得真好,但我没有用平淡如水的“好”字来对他进行“廉价的表扬”,而说:“你真是只可爱、勇敢的小燕子。”同学们笑了,他也松了口气,会心地笑了。这样一来,我相信他下一次会更加努力地表现自己的二 重体验,让评价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见证

让学生充分享受求知和成长的快乐。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

重要的地位。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受语文、理解语文、欣赏语文、表现语文、创作语文的能力”往往通过体验而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我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个体发展和个性生成,让学生在收集、丰富和欣赏成长记录的过程中成长,体验学习的快乐,降低学习与考试焦虑,使所有学生特别是语文成绩还有待提高的学生,也能在慢慢积累中逐步萌生成就感,有效地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心理,增加了学生的成功感。

我在班级的墙上设计了“学无止境”学习园地,把学生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如作文、书法、图画等贴在墙上,让学生在自我欣赏和成功体验中感受语文学习的愉悦和快乐;课上参与朗读、背诵、角色扮演等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推动学生经常性自我反思和自主调节。让学生参与评价,成为评价过程的主体,使语文、新课标关于“学生是学习过程主体”的理念落到了实处。让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和表现性活动,基于进步与成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增强学好的信心。一位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老师,我一直以来都很自卑,感觉自己真的很笨,因为每次考试都不如别人,所以我曾经想过放弃读书。自从您设计了学习园地,把我的画贴在墙上,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我后,我又重拾信心,发现自己也有比别人好的地方,老师,真的谢谢你!”促进了学生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三 重竞争,让评价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载体。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小学生有着好胜心强,而持久性差的心理特点,因

此在课堂中我适当地使用了竞争激励评价,这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你和某某同学一直是不分胜负,这次他能做好,而你没做好,我想你一定不甘落后,对吧?”这样做能激励学生奋进,激发学生的斗志,学生自然会相互比拼,竞争而上。竞争的形式比较多样,从内容上看,可以是朗读、表演、说话等竞争激励;从数量上看,可以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竞争激励,也可以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激励。我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是“我是最美那朵花”,分成四组,每组为一朵向日葵,内容包括智慧、纪律、劳动等,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

四 重情感,让评价成为温暖学生心灵的阳光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激励要求教师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温暖和爱,进而奋发向上。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用心上课用情交流。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励。夸美纽斯曾这么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

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气氛,对学生错误不加指责,而是报以善意的微笑,让学生悄然领会自己的错误,这样做,既能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有积极、合适的表情,而不是单调的一种表情。如在学生朗读时,读到紧急关头,老师也要带着焦急的神情:“你们看,他读得多好啊,情况好危急。”如果读到悲伤的语句,教师应该带有悲伤的表情:“是啊,好可怜的孩子啊,我们在你的朗读下,看到了可怜的孩子。”再如读到开心的语句,教师应该面带笑容,充满激情:“太棒了,谢谢你给我们带来欢乐!”

总之,激励性评价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也能使教师从中获取反馈信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进而产生精彩的语文课堂。<

第二篇: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示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评价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同时我们的评价也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这时,激励性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从我对激励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来谈点浅薄的看法。

所谓“激励”,顾名思义,激——使劲,使人的感情调动起来的意思;励——劝勉、励志、奖励的意思。我理解的“激励教育”是:以激发、鼓励、勉励等教育原则,营造“在激励中学习,在激励中成长”的教育环境,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确定学习目标,尝试学习成功,调动不同程度的学生奋发向上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我们的教学中,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讲解永远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只有通过各种刺激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在这里,激励性的评价分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下面,首先来说一下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作用。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适时的运用激励性评价,能创设一种愉快的教学氛围;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放心地、自由地从事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适时的运用激励性评价,学生的人格必然会得到充分尊重,学生内驱力就会增强,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

三、在课堂上教师能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激励评价,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深度,还能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由此可见,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就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与评价。

第三篇:浅谈在教学中对学生激励性评价

浅谈在教学中对学生激励性评价

毋庸置疑,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评价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以前那种太重结论、单一的评价标准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标指出:要改以往单一评价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多种方式。那么应该如何诠释评价的真正含义?下面我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再提高,这是评价的关键所在。在从事低年级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对低年级学生而言,鼓励性评价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鼓励性评价的激励作用如一束灵动的火焰,它燃亮学生内心深处求知上进的希望之路,使星星之火最终成燎原之势。

1.春风化雨贵及时

学生是一个个活泼泼的个体,他们身上随时都在闪光,就看我们老师是不是能捕捉住这些闪光点。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那么 老师的一个鼓励性的眼神、一个看似不经意的抚摸,一次会心的交流,只要发自肺腑,情感真挚,都有可能让时间凝滞,让瞬间成为孩子们成长记忆中的永恒。因为低年级孩子在道德评价能力方面,表现出“他律”的道德。在他们的眼中,凡是老师要求的、夸奖的行为,都是对的、好的。因此,每个孩子都特别渴望得到赏识。我班的一位学生,顽皮好动,如脱缰的小野马,对他来说,任何说教都是徒劳的。有一次下课后,他很得意地告诉我:“老师,我认识双人旁”。我马上笑了,说:“是吗?真了不起,从哪儿认识的?”“书上的”。说完一溜烟跑了。上课时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喜欢看课外书,并且知道了很多知识。让人惊喜的是,这此评价拨动了他看课外书的心弦,从此以后,一有时间他就来问我,“九大行星有哪些?孙悟空打了几次才把白骨精打死?……”知道的多了,上课便想显示一下自己,因此在课堂上他听讲专心了,时常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昔日那个把全班搅得鸡犬不宁的学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好读课外书,认真听讲的孩子。

2.中肯丰富有真情

其实,鼓励性评价仅仅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对人格尊严的维护。成功的教育者都清楚地认识到人可以一无所有,但一定不能没有人格尊严,否则将是一败涂地,即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只要老师的评价是真实的、真情的,孩子便会觉得自己是受人重视的、尊重的,他就会更加自尊、自重、自信。

在课堂上的评价中,教师的语言要丰富,更要中肯,恰如其分,最忌敷衍了事。如: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都是“太好了!”“太棒了!”“不错”。这样简单不动脑筋的评价会使学生如同吃鸡肋一般,收效甚微。如果我们能评出“好在哪里”,那评价的效果就非同小可。例如可以说“你的声音比以前大了”,“你读的真有感情,让大家仿佛看到了……”,“你看书真仔细”。我们不妨拿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但一定要从实情出发,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真诚。教育家赞科夫早就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3.独特自主显个性

在与低年级家长的沟通中,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们都是“报喜不报忧”。遇到老师表扬、考试成绩好就乐得手舞足蹈,赶紧跟家长说自己的“丰功伟绩”,一高兴就是半天。这是为什么?因为孩子们渴望被肯定、欣赏,希望证明自己是有用的、被需要的。那如何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喜可报?千人一面的评价方式当然会使孩子们兴味索然。如何让评价成为一种激励方法,根据孩子们的个性来评价他们,让孩子们乐颠颠地去提高自己并且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针对低年级课程标准对认字、写字和朗读的要求,我宣布开展评选“小百灵”(课文读得通顺有感情、声音洪亮的)、“小小书法家”、“优秀队员”活动。除了老师评选的项目,孩子们可以自报自己进步的一项,孩子们自报的项目五花八门,有“故事大王”、“跳绳冠军”、“古诗背诵大王”……评上的名单都在后黑板上的相应表扬栏目出现,老师再把孩子们得到的称号用印章刻在他们的作业本上。这样就有很多孩子可以“翘起尾巴做人”,就可以有很多在家人和亲戚朋友面前“炫耀”的资本。全班有 50位同学,有称号的就有将近40 人,没得到的也在某一个方面努力。从这以后,我发现孩子无论是练字、朗读还是读课外书甚至是做课间操都比以前更有劲头了!谁不想得到更多的嘉奖呢?

有一次,同办公室的一位老师看到我们班一位同学写的字说:“真漂亮!”“那当然!我是小小书法家!你好好练,肯定也会成为小小书法家的,……不对,应该是‘大大’书法家。”好一个小机灵鬼,稚嫩的话语里充满骄傲。“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的确如此。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找属于学生个体的独特的真实,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精神成长,最终使学生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真正实现大语文教学。

总之,如果我们老师学会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去评价他们。那么,评价就会如一束灵动的火焰,有效地加强了师生的交流,贯穿于课堂内外,而教师的鼓励性的话语,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第四篇:激励性评价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激励性评价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学科教学(思政)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本”,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如何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是我们班主任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激励性评价”就体现了这一要求。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本文从班主任的角度探索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及如何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首先我们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其次要善于抓住激励契机,善用激励语言,对学生的优点进行正面强化,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班主任

曾听人说,教育就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领另一群不完美的人共同去探索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初登讲台,感触尤深。不得不说,忙碌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底色,紧张的学科教学,还有忙不完的班级琐事,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按下葫芦起来瓢,真是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觉。同事戏言:忙碌吧,忙碌吧,不在忙碌中爆发,就在忙碌中灭亡。如何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这是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关于激励,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会把生命出卖于你,但会为了一条彩色的绶带把生命奉献于你。由此可见,激励是非常重要的。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我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对这些优点进行正面的强化,即进行激励性评价。

一、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激励性评价的前提

夸美纽斯曾这么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难想象,一个眼里总是看着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没有半点喜爱、平时对学生一味“打击、训斥”的教师,他们的生活是健康快乐的。在我们训诫学生的同时,我们自己 1

也在感受自己的愤怒和学生的不快带给我们的负面情绪。所以电视剧里的“教导主任形象”通常都是戴着一个黑框眼镜的古板、严厉的形象,好像他们看到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训斥的理由,这样的角色通常都是惹人厌的。

近段时间天气变化较大,学生普遍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因此迟到和上课睡觉的情况也逐渐多起来。某天早上我一进教室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面:大部分人在趴桌子睡觉,其他的在吃早餐或者小声聊天。于是我的火气一下子就冒上来了,以将近120分贝的嗓音把他们狠狠训斥了一顿,从班风学风不好、我们的个人意志不坚定到这样的状态今后我们能够上什么样的大学,把大家说的都惭愧地低下了头。相对于学生的沉默以对,整个上午我都处于焦躁的状态中,备课无法集中精神,跟同事说话也带着火药味。终于冷静下来之后我想想训斥学生的活真是吃力不讨好,得不偿失。很多高中生都存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一是住校环境确实不好,二是学习压力太大,许多高中生在第一节课上不清醒不足为奇。我用发火去遏制学生的睡眠,其实就是在用自我去压制本我,而这在成年人身上都很难做到,何况是高中生。所以我的愤怒只是让学生和我都体验了负面情绪而已。如果我能让他们感觉到我是爱他们的,也许他们就更能接受我的教导;如果我让他们养成更良好的睡眠习惯,对能够早睡早起的行为进行及时的正面强化,他们就会更感激我;如果我对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期的他们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上课睡觉的情况应该会少很多。

并不是我不爱我的学生,而是缺乏耐心,在最不理性的时候做了不理性的事情。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其实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用心学习、克服困难,那么学生就会更加热爱这位老师,同时也会更加愿意向老师期望的方向去表现。“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罗素的这句话更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多么大的作用,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宽容和理解,诚挚和友善,平等和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

事实证明,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代替训斥和责任,不但有助于放大优点,同时也可以缩小缺点。做一个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的班主任,不但受到学生欢迎,自己的工作心情也会好很多,同时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正能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正面强化,激励性评价的积极作用

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的环境当中,他们就学会了责备;如果学生生活在赞美的环境当中,他们就学会了自信。华生提出了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习惯,而习惯是通过学习将由于遗传对刺激做出的散乱、无组织、无条件的反应,变成有组织、确定的条件反应。我们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即对相应的行为进行强化,一般来说正面强化比负面强化要有效的多。如果学生做出某些符合我们期待的行为,我们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就感,那么他下一次就会更倾向于朝我们

期待的方向来表现。这就好比上幼儿园时表现好的孩子可以奖励小红花,我们都有这类经验,如果哪天得到了老师奖励的小红花,心情就会特别好,回到家爸爸妈妈也会夸我们这一天很乖,这样我们第二天为了再次得到小红花也会倾向于表现好,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班主任要承认学生不同差异,经常表扬、鼓励不同学生不同层面的不同进步,正确运用评价激励。

班里有个很聪明的孩子,却也很有个性。他似乎以不合作为乐,欲要忽略他,却又苦于他惊人的号召力,在他的带动下,自习课讲话、不交作业这些都是常有的事。为了“改造”这颗苗子,我着实头疼了一番。先是与他的父母沟通,了解这个孩子的个性及发展历程;又主动与他谈话,观察他的一言一行;还翻阅了一些关于青春期孩子心理方面的书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实他也只不过是想要吸引别人的注意,想要被肯定。

接下来的课上,我常常找他回答问题,总是想办法表扬他。印象很深的是计算价值量的那节课,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知识点。他先是自信满满地上讲台给大家演算,后来发现竟算不出答案,大家就在下面起哄,我看向他,他红着脸说要雪耻,要重新算一遍,结果还是不对,在他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稍微指点了一下,他满脸感激地连声道谢。我相信他的那声感谢是真心的,因为之后他明显“驯化”了很多。刚好那会有学校举办的经典诵读比赛,我知道他朗诵很不错的,就顺势要他组织训练。那次比赛在年级、校级都拿了奖,他的组织能力和朗诵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家对他的认识也得到很大改观,对他来说,可谓是名利双收了。因此我觉得要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不但要关爱学生,还要了解他们的需要,因势利导,及时点拨。

诗人王小妮在《上课记》中说过“在生活的角落,每个孩子都在发光”。王小妮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了一首教育诗,由她的笔描绘出来的那些同学,各显各的神通。关爱孩子,用心去温暖他们,尽力去挖掘学生的优点并使之不断发展,这是我们时代最好的灵性教育。使学生仰慕有时候比使学生敬畏的教育效果要好的多。

三、如何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人是水做的动物,给他什么容器,他就长成什么形状。作为班主任首先要营造班级良好班级氛围,每个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都会因为自己的良好表现得到及时的肯定,都能够体验成功,这就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每周的主题班会课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平台,根据不同主题不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如我与榜样在一起,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你是我眼中的天使。我曾做过这样一次班会,给每位学生发一张便签,让他们在便签上写上另两位同学的优点,之后把愿意分享的学生的便签当众念出来。便签里提到的学生都很惊喜,他们没有想到在其他人眼中的自己竟是

这么优秀。后来我把大家的便签都教室后面贴成了一课心愿树,让学生每天走进教室第一眼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点,后来很多学生都努力使自己表现得更符合那些优点。还可以在教室里专门设一块班级明星区域,根据量化评比及学生成绩,参与课外活动情况等评比相应的班级明星、文明学生等。这些学生又给其他同学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即榜样的力量,在整个班级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

1、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的原则

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使用激励性评价。如果有人激励我们跳一跳我们就能上月球,我们一定会认为他疯了;但是如果有人告诉我们再加把油我们就能从三本到二本,我们也许会更加努力。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在学生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区域实施激励性评价。我们的评价时不仅符合当时情况,并且还要提出期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只要努力便能成功,可以实现更高的目标。

及时有效。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当一个学生尽心尽力为同学为班级服务时,我们应当及时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出了一期精美的板报时,我们要及时表扬他,当一个学生主动捡起在地板上的一张纸时,我们也要表扬他;即使一个学生好心办坏事时,我们还要肯定他动机是好的,然后告诉他怎么做会更好一些。这样可以使学生及时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参与学习的热情。在对学生作激励性评价时,要注意尽可能地诱发师生之间的“亲密接触”,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客观真实,寄情于理。曾经听过一个老教师的课,他上课的时候不管是叫哪个学生回答问题他都会给予表扬,即使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他也会说“哎呀,你能站起来回答问题这种行为还是很好的,”诚然,这种评价不但起不到激励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感到难堪。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给出合适的理由,并且还要符合学生的情感判断标准。我们在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时不仅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的优点诚心赞扬,对其自尊悉心保护,对其不足耐心引导。而且语言要适度,情感要真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心育人,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客观的分析、归纳,给予合情合理的评价。

2、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的方法

激励语言的应用。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教育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启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一句入微而深情的关注、一声充满温馨和期待的呼唤、一段恰如其分的赞美—— 都饱含着教师真诚的关爱、深深的理解、殷切的期盼,像春雨润物,营造出催人奋进的、和谐的育人氛围。高中的孩子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羞耻感也在增加,他们不会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喜欢主动表现自己,在参加班级活动时尤其是创造性活动,学生经常会害怕自己做不好而干脆不做。所以为了让学生敢于、愿意表现自己,我们可以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在语言激励评

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出语的慎重和得体。第二、要让对方明确地接受并理解。第三、语言激励与其它身体语言密切配合,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制定可实现的目标。老师在希望学生做好某件事时,可以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对于学生来说可实现的目标,并在他们努力的过程中给予方法指导,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和鼓励。最近学校在组织“唱红歌,诵党情”比赛,学生们经过多番讨论选定了《大中国》,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原本歌曲的旋律很激昂,但是学生由于害羞都捏着嗓子唱。后来我只好选出了两位领唱,给他们定了目标,只要比隔壁班唱得好,进不进决赛都不要紧。后来只要隔壁班开始唱歌,我们班学生唱歌就特别卖力。渐渐地,整个班演唱的精神风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俗话说的好,“信任就是最好的褒奖”。老师的信任既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肯定。上周学校要开家长会,为了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家长的到来,政教处特地要求各班进行班级文化布置,时间只有两天。于是我找来班长和宣传委员,告诉他们文化布置的任务很重要,也会很辛苦,但是老师事情太多没有办法自己做,相信他们能够在两天内做好。时间太赶,我对这件事一直没抱希望他们会做好。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回去马上组织全班讨论,定出要在什么位置布置什么东西之后,宣传委员牺牲休息时间出去买,然后又发动很多同学在课后把这些东西都贴好,在家长们走进教室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个非常富有文学和艺术气息的学习殿堂。

在成长记录袋中运用激励性评语。一字一句总关情,激励性评语关注学生心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从评语中得到向上的动力。评语的撰写要注意几点:第一、要增强人情味,体现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评价的对象、内容、语言要具体,不能滥用一些空话、套话。第二、思想交流的最高境界在于两者心有灵犀,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正是如此。教师通过评语指出学生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或某些方面的发展意向时,要努力做到含蓄委婉,语言不宜过于直白、尖刻,学生能神领、意会即止。第三、要轻松活泼,谐中有趣。评语是教师给学生的“礼物”,不宜过于沉重、呆板,应用贴切恰当的形容与学生微微而谈,寓教于生动风趣的文字,让学生在愉悦中正视现实,改正错误,轻装前进。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自信心,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老师的鼓励及家长和社会的肯定。所以,运用激励性评价有益于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进取,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五篇:浅谈激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表扬要适时适度

中国有句古话“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马克吐温也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词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 这句略带夸张的话体现了表扬的魅力之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哪里有表扬,哪里就会有进步;哪里有进步,哪里就要有表扬......激励对孩子的成长如此重要,从古到今的教育家也都有共识。既如此,为何不多一分慷慨与宽容,多一句赞美与欣赏。运用恰当的激励方式,成就我们课堂的别样精彩,赏识每一个孩子,让每一朵花都开在灿烂的阳光下。

大量的现实和我在工作中的体会表明,表扬虽然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手段,但是不能过度、不能失时、不能多目标、不能太片面。因此对学生进行表扬时,一定要注意技巧,千万不能随便给予,要抓住时机、准确到位、入情入理、因人而异,从而充分发挥表扬的鼓励和促进作用。

一、表扬有度

今年我担任九年级三班、四班的语文教学及四班的班主任。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我在三班的激励、表扬幅度大一些,范围广一些,课堂要求松一些;而在四班严肃多了,连微笑的表情也少之又少,更何况对学生赏识的语言了。不是因为我太挑剔,不宽容,而是我一直把自己班的学生当做家人,要求过高、过严,长此以往,语文课堂气氛截然不同,形成了三班开放、活跃,学生重语言表达;四班严谨、内敛,中文字表述的不同风格。

记得一次语文公开课,我在上课导入时,对三班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众所周知,咱们九年级三班同学个个是伶牙俐齿,头脑聪明,可谓人才济济,群英荟萃,比拼争先的学风让别的班级是望尘莫及,甚至是望而生畏、自信全无,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投你们所好,用知识竞赛的形式完成《杨修之死》第二课时的任务,希望同学们尽情展示,大秀一把。”见于这段煽风点火式的导入,同学们一路争先恐后,你争我抢,以至在最后的辩论赛环节中,两队争得面红耳赤,几欲打起,根本超出了我的预料和掌控,有几次我不得不给出示两队黄牌警告。而在四班的课堂上,秩序井然,温文尔雅,学生大都不太爱说,于是我就注重对他们进行笔头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明显比三班高。一年以来,两班成绩不差上下。可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适度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

二、激励有时

我班上有位叫宁小娟的女同学,性格很内向寡言,只跟同桌交往,一年来,跟我的交流也只限于一问一答或者只听不答,我明白那不是她执拗,而是学习不好的自卑。两次质检成绩考试成绩依然很差,面临毕业的她的厌学情绪“日益高涨”,上课时经常趴在桌子上,作业也不好好完成,我跟她私下谈过好几次话都没有明显好转,我很恼火,试图放弃她之前最后一次再试试。于是装得漠不关心的样子,目光却时刻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寻找她的优点。不久机会来了,模拟考试的那一早晨到校后,其他同学都忙着读书,做考前准备,而只有她一个人在忙着扫教室的地面。第二天,我在班上充满感情地表扬了她“我欣赏每一位认真对待生活的学生,就像宁小娟一样,虽然她的学习成绩不出众,但我敢预言她以后的人生路会比你们在座的各位都宽广,就凭今天早上的表现。”我的表扬获得了一片掌声,从那天后,她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上课很认真的听课了,虽然我也预知她今年的中考成绩并不理想,但最起码她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会对她以后产生恒久的影响。

时机往往是事物发展连接和转化的关节点,抓住了时机也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要害。教师在实施表扬时,必须有较强的时效观。抓住了时机后,还必须做到表扬的分寸适中适度,使表扬恰到好处。任何过度的失去的表扬都会适得其反。

三、夸奖多样 对学生表扬有多种形式:口头、书面,物质、精神等等,具体使用哪种形式要因人因事而异。方式的因人而异是由对象的思想和心理水平不同以及气质、性格的有别而决定的。

1、语言表扬

口头表扬个人或集体。表扬个人时,有时联系事例点名表扬学生,有时只赞赏具体事例,不点学生姓名。表扬集体时,要根据实际灵活地确定“集体”:或表扬班级,或表扬小组,或表扬男生、女生、大组、同排,或表扬某分数段学生。口头表扬是表扬的基本方法,课堂内外、当面或背后都可以进行,易操作且最具及时性、灵活性。

2、文字表扬

利用“作业本、字条、板报”表扬。批改作业,要对学生予以表扬时,可在作业本写上表扬的语句,如“进步真大,老师相信你会写得更好”,“你对问题的看法有新意,见解独到”,“你的作文就像你回答问题时的表现,思维缜密、语言华美,让人感到兴奋”;出板报时,利用板报将学生先进事迹、荣誉、“闪光点”等予以公布。作业本表扬,几乎像口头表扬一样灵活,既不占用集体时间又不影响课堂教学;板报表扬,被表扬人数非常少,其所受的激励特别大。

3、体态表扬

用微笑、目光,动作等体态语表扬。学生发言或做一些活动时,教师或微笑看着学生投以赏识关爱的目光、或身体前倾表示聆听关注、或竖起大拇指表示满意祝贺、或很有分寸地轻轻拍拍学生肩膀表示亲近慰问。张口三分力,运用体态语不用说话、写字,最简单、实惠。

4、表扬家长

一方面通过家长表扬学生。通过家长会、家访和电话联系,老师将学生“闪光点”告之家长,有时家长将学生“闪光点”告之老师,并让学生知道家长、老师在表扬自己。与家长谈孩子的优点,家长最乐意,对学生这种“背后”形式的表扬,有时比当面表扬收效更大。另一方面表扬家长。告诉家长“你的教育方式很独特”“你的孩子很出色”“你有这样的孩子是你最大的荣耀” 让家长来学校将经验,以此为切入点,主动与家长在更多方面联手抓教育,定能取得突出成绩。

诚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不要忽略学生的不足之处,只有表扬与批评有机的结合,才能让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掌握表扬的艺术,多给学生一些关怀和帮助,多给学生一些阳光雨露,多给学生一些温暖的空间,要把表扬恰当地表达给学生,从而发挥其应有的巨大效应。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

今年四月份我陪孩子到潍坊一中参加了由山东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承办的第十八届全国“六一”国际儿童节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山东赛区决赛”,参加大赛的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三百多名中小学生。六岁的儿子能代表全县参加这次比赛我感到非常自豪。更可喜的是儿子荣获计算机网络基础赛学前组二等奖,因为他是我县唯一一位参赛选手,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而且年龄也是最小的,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已很高兴。当孩子坐在最前排上台领奖时,我告诉他得奖了,要发一个大荣誉证书和奖品时,他高兴极了。等到证书和奖品发到他手里,他双手捧着,认真看着荣誉证书上面的字会心的笑了。看到儿子的笑我顿时觉得孩子多么需要这份奖励,这也是一种激励。我想在孩子的教育中,应根据孩子的需求和动机加以激励,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使他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就感、尊重与自我满足,实现自我。

激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德里克曾说过:“孩子需要成人的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作为班主任也是孩子的家长我认为我们要及时的给孩子以激励和奖励,那么该怎么做呢?在此我简单说说我在激励教育中的几点做法。

(一)关心激励

关心激励指真诚地爱护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尽力为他们排优解难,增进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老师家长的信任,并由此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轻视孩子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一味说教而不为孩子做实事,不仅无法激励孩子,反而会刺激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能够产生强烈激励作用的关心往往体现在一些日常细小的事情上,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最能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真诚,记得你的一片爱心,从而激发力量,奋勇前进。

(二)认可激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关于预测儿童未来发展的实验。他在一至六年级小学生中选取三个班级,告诉老师其中一些孩子有超常发展潜能(实际上是随机抽取的)。8个月后,这些孩子获得明显的进步。显然,教师对这些孩子形成一种先验的印象,觉得他们与众不同并在教育过程中加以关注,从而促进了这些孩子的进步。可见,教师和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影响。我们应遵循正面激励为主原则,主动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客观地加以评价和肯定,满足他们成功的需要。长此以往,增强了孩子的上进心,并自觉自愿按家长和教师所制定的规范和要求去做。

(三)宽容激励

宽容激励指理解、尊重孩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从而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使之积极努力、奋发向上。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何况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的孩子犯了错却不承认,反而与老师家长顶撞。遇到这种情况,对原则性问题,我们应抓住不放,但要冷静处理;对于感情用事的行为则应宽容一些、大度一些,耐心地开导,细心地指导,做到以情感人。宽容常常会化做一种力量,激励人自省、自律、自强。

总之,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要充分发挥激励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真诚的鼓励孩子的积极感受,发挥成人的爱心耐心,孩子自然会感受到父母和老师提供的信息,从而使孩子把握自己的责任心,走向有意义的人生目标。当然,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情感也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浅谈激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圭峰小学:曹丽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语言是一门艺术。这是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通过语言来鼓励和激活的。适时、真切、慷慨地使用一些赞美、激励、启发性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刺激学生中枢神经,强化学生的行为,扩大和释放思维能量。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这句话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适时妙用激励性语言,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针对于此,接下来我就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课堂激励性语言运用的研究结果。

一、课堂激励性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我们龟峰小学的学生多来自农村或单亲家庭。他们自小缺乏鼓励关爱,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对生活的热情。他们多数没有目标,没有信仰,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比较差,课堂上不愿意展示,课下不愿意复习,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懈怠、懒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脑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语言在改变大脑化学物质方面有巨大的影响,而且是非常个性化的影响。负面、否定性的语言能产生阻碍大脑有序思考和学习的化学物质,而积极、肯定的语言则能产生帮助脑细胞生长和加强左右半脑交流的有益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能让大脑做好准备,有效地处理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应该时刻注意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用积极的语言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创建积极的氛围,使他们能建立起一个有利于学习的良性循环的习惯与机制。

二、课堂激励性语言运用的形式

经过多次调研我校和外校老师的课堂,我总结出了激励性语言运用的几种形式。

1.口头语言激励

这是课堂中最常用的激励方法。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前的鼓励、完成过程中的引导和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可以使用口头语言激励法。“不是聪明使人受到表扬,而是表扬使人变得聪明”。在我的课堂上,我一般都会用口头表扬对学生进行激励。

只要发现学生出现异常情况,我便忽略孩子正在进行的错误现象,用稍带夸张的语言激励去调控,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保证了课堂的高效率。

2.书面语言激励

这是口头激励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补充。无论是学生作业还是周记,一个“√”,一个笑脸,一个竖起的大拇指,或者是几行发自心底的赞扬与鼓励的文字,都能表达我们对学生的肯定。书面沟通有时候比口头教育的效果更好,特别是师生之间存在了误会或者学生比较固执的时候,心灵中流淌的文字更能架起信任的桥梁。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学生的心里。”教师用书面语言去激励孩子,只要发自内心,充满关心、信任和宽容,就能打动学生,产

生无与伦比的内驱力。

3.肢体语言激励

我们都习惯于口头和书面的激励,往往会忽略肢体激励的方法,忽视了肢体语言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你对学生的某个表现比较满意,可以竖竖大拇指,鼓两下掌;可以向他们点点头,笑一笑;还可以坐在他们的座位上,与他们同挤一条凳子,耐心地听学生的发言;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握握学生的手;做个V形表胜利,用手比划个OK表赞许。作为女教师,给女孩子一个轻轻的拥抱;作为男教师,可以同男孩子用力击一下掌。学生们都能心领神会,默契的接受到老师表扬的信号。这些充满信任与肯定的肢体语言会让学生倍感荣耀。

激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激励,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效地获得知识;激励,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使用激励性语言的注意事项

1.激励学生必须建立在关爱、尊重、理解、宽容的基础之上。陶行知先生说:“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孩子不犯错是长不大的。”我们的学生每天犯的错误要比普通的孩子多,如果我们一直用挑剔的眼光去看他们,可能就会觉得他们一无是处,更谈不上发现他们的优点并表扬了。而一直生活在批评声中的人是很难成长好的。给他们的比其他孩子多一点的关爱、尊重、理解和宽容更利于他们成长。

2.不同的学生激励的方式要不同。

孔夫子要求“因材施教”,激励也一样,应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的激励方式和方法,应视其性别、性格、年龄等的不同而具体化、细致化,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捕捉细节,善于把握学生个性的细微差别。教师善于鉴别,方法灵活,因人而异,行使“激励”就会事半功倍。

3.激励要友善、及时而不做作。

“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所以,干巴巴的没有饱含真情与爱的表扬是换不回学生的乐学之心的。

我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发自内心地去赞美学生的哪怕是不起眼的优点和进步;千万不要等到他们的下一个错误来到时才想起去表扬他们曾经的进步。

四、总结

通过这一年对激励性语言运用的探究与实践,我惊喜地发现,激励性语言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学生,也悄悄地改变了我的教育思维习惯,让我有了更多的进步,让我真正地去努力做到把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的主体来看待,让我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的需求,点燃他们的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

“激励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稿: 范玉昌

课题编号:DZ60009.1

【引言】 作为经济落后地区的一所办学水平相对滞后的县级学校来说,要改变现状,为国家、为地方培养出更多更为切合实际的优秀人才,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无论何种因由,时代不可逆转地赋予了林甸一中这一历史使命。于是,一个借助科研、点燃思想、扭转局面的大胆构想应运而生:给学校插上科研翅膀,开展全方位“激励教育”。

在这一思想的支撑下,2006年9月,我校立项并展开了大庆市“十一.五”期间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激励教育研究”,这一关乎学校办学水准、教育教学、心因发展等一系列办学方向、操控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课题研究工作。

如今,当我们再次品味一中人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时,我们十分欣慰。为广泛借鉴、深化研究,我们将三年所思、所获、所慰,向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市县教育科研部门及行政部门作以全面汇报。

【摘要】 落后的区域经济制约着学校办学思想的发展,改变思想才能改变面貌。为此,我校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激励教育研究”,力求实现学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我校的“激励教育研究”按其研究领域及相关内容可分为九个子课题,五大类:管理类、教育类、教学类、方法类、心因类。

为确保我校激励教育研究收到更高信度、效度,研究中,我们探索构建了“‘激励教育’系列推进框架”,这一做法确保了该项研究的独特性和实效性。

我校的“激励教育研究”自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结束,历时三年时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关键词】 激励教育

激励框架

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我校是一所县级普通高中,贫困的区域经济状况突出地制约了学校办学思想的发展。因此,生源基础、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诸多办学条件还较差。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经全校教师认真讨论,认为:最可怕的贫困是思想的贫困,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管理,加强两支队伍建设(班子、教师),不断激发起广大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面貌首先要改变思想。于是,学校紧密结合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等一系列理论和操作要求,从激励的思想、激励的方式方法入手,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激励教育”。

从国内激励教育研究的开展来看,八十年代开始,先后有广东的中山市仙逸中学、广州市109中学、武汉市卓力中学、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初高中学校对激励教育进行了实验研究,但多数课题只做了单方面的内容研究。研究的课题有《激励教育与教育整体改革》、《激励教育的教学模式》、《构建集体激励机制,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实施激励教育,创新办学模式研究》、《音乐教学中的激励教育方法研究》、《激励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激励教育”引起了全国多数中小学的普遍重视,激励教育模式、激励教育思想、激励教育方法、激励教育过程等正逐渐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领域。因此,围绕着激励教育将有更多的学校、更多的教师、学科,展开更具实效、更易于复制操作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

激励管理是学校管理心理学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激励思想、激励手段的恰当运用,对有效调控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着不同寻常的管理意义。

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激励教育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营造一种蓬勃向上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激活惰性心理、重塑一个全新的学生群体。

实践证明,要改变经济落后地区薄弱学校师资队伍的“矮化”状态与“矮化”心理,有效提升生源档次,取决于能否打造一个全新的思想观念。为此,“激励教育”的研究将是薄弱学校寻求突破困境的一个切入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搞好此项课题的研究,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科学进行学校管理、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有效改变农村学校的落后面貌有着不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三、理论依据

(1)在研究过程中,为有效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主动性,要密切结合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赏识、责任、挑战性工作及发展机会;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展开系列化牵引拉动的“鲶鱼效应”活动。

(2)在规范师生行为、强化成功意识、塑造整体优势方面,研究人员要充分运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以及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生存、安全、情感、尊重自我价值实现),以促成惯性意识、行为与优势的形成。

(3)在研究过程中,要借助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基本观点是:员工会同时关心自己报酬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工作态度),特尔曼的“非智力因素理论”,以及现代“激励教育理论”等引领师生转变、促进学生发展。

四、目标内容

总体目标:

通过研究,进一步强化“不言败、不服输、永远争第一”的林甸一中精神,使全体教工在激励引导下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乐于奉献;通过研究构建学校激励化、系列化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研究,深入推进班集体建设,使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得到发展,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和竞争力,呈现一个农村薄弱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典型思路与做法。

具体目标:

(1)通过实施激励管理和激励教育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实现学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2)通过激励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习动机转化,使其自觉地设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并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合作形成团队意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3)通过激励管理,使全校教职工具有“三性”、“五精神”。

三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精神:主人翁精神、铁人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4)通过激励教育,使学生具有“三性”、“六学会”。

三性:学习上具有自主性、合作性、创新性。

六学会: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爱护、学会辨别、学会做人、学会负责。

内容划分:我校“激励教育研究”按其研究领域及相关内容分为九个子课题,五大类:管理类一个:激励教育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教育类一个:“构建班集体激励机制研究”。教学类四个:“激励教育在艺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激励作用研究”、“信息技术教学中表扬的激励作用研究”,“激励教育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类一个:“主动性动机原则教学法研究”。心因类两个:“激励教育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动因的策略研究”。

五、方法措施

研究思路: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根据生源现状确定实验对象,明确具体研究方法和步骤,按照研究时间划分扎实开展研究。在学校管理上,分析教工现状、心理特点,恰当分解研究内容,确定研究目标,稳妥地展开相关研究。在教育教学上,要搞好实验前检测,承认差别,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而向全体因材施教,立足激发学习兴趣,鼓励信心,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逐步克服自卑心理,强化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调控能力。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各子课题组及研究人员,要根据不同内容及研究对象的需要采取相应的研究方法以取得预期研究效果。主要方法包括:

(一)文献研究法。重点研究国内外新的激励教育理论及方式方法,搭建本课题研究的高效度、高信度的理论框架,从而比对形成本课题独有的新观点、新体系。

(二)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法准确做好前测及阶段测试,为在各个研究阶段科学制定推进计划和行动计划提供实证前提。具体调查方法、内容、形式、类别等要结合主客体研究对象需要确定。

(三)案例分析法。在各个研究阶段都要运用好案例分析法,做到案例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科学有序,并借助由此而产生的理论思想恰当采取研究对策,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

(四)行动研究法。作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行动研究要确保在文献法、调查法、案例法及相关激励方法有效运用的基础上加以实施。对此要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指导研究实践,力求巧设计、抓普遍、重个性、谋实效,做到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具体措施:

制定“量化激励评价标准”确保“激励教育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的实效性;制定系列激励教育框架,确保我校激励教育研究的系统性、互补性、独特性及其实际效果;推行“法度”调控,确保高效、务实地操控课题研究,形成课题研究的长效机制。为此,要结合研究实际,修改并推行《林甸一中教育科研制度》、《林甸一中课题管理制度》、《林甸一中课题组成员责任制》、“周例会制、月汇报制”、《林甸一中教育科研课题组及实验教师动态管理规定(试行稿)》等一系列科研保障措施与制度。同时,继续推行学校关于“对教育科研工作成绩显著的领导、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将个人取得的科研成果成绩做为评模、晋级的重要条件之一”的政策;在课题管理方法与操作技术方面实行:(1)“树典型、带全面,巧引领、勤查验,重过程、活档案”(“活化”档案——普通档案及电子档案)的课题管理做法。(2)制定《林甸一中课题评估验收标准》,给课题研究一把衡量效度、信度的“卡尺”。(3)依课题研究的目的、要求,对课题组分理档案实行“立项卷”、“过程卷”、“成果卷”、“验收卷”等类别化管理要求。力求使档案的“时间性”、“类别性”、“可比性”一目了然,从而更加利于归档、利于检索,利于评估。(4)制定《林甸一中教育科研操作流程》。(5)聘请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方法、操作技术、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培训活动;为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学校将依据《林甸一中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预计投入研究资金20万元。

六、步骤过程

本课题正式实验时间为三年。

前期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8月)

进行全校研究领域的调查研究,学习有关文件,学习有关激励教育理论,进行可行性论证,对实验对象进行测试,成立课题组,撰写研究方案和阶段推进计划。

正式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9年9月),实行全员参与,子课题在总课题统领下,全方位开展实验。

2006年9月——2007年2月,在激励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基础上,探索总结激励管理新方法,班级激励新思路,完善民主管理,建立激励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把机制与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激励管理运用到学校各项管理,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初步形成激励管理体系,制定系列激励框架。

2007年3月——2007年8月,研究挖掘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系列方式方法,以及教职工成长过程中激励思路与激励手段的有效运用等问题,推进学校激励性、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建设。此阶段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形成教师工作激励考核细则,构建班集体激励机制的探索性材料、后勤教辅人员激励考核细则、教学百花奖考核办法等。

2007年9月——2008年2月,各子课题的研究实验,要在充分积累材料的基础上,按照实验方案,总结阶段成果,形成较丰富的激励教育思路。把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动因的策略”、“赏识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激励作用”、“激励教育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激励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等课题中获得的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有序投放到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之中。

2008年3月——2008年8月,经过近两年的实验研究在实行制度管理与激励管理的基础上,逐渐淡化制度约束,推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思想的初步形成,实现人本管理。

2008年9月——2009年9月,进一步对各课题进行深入实验,完善和再度投放实验成果,总结实验经验,真正使激励管理体现在学校管理中,通过实验将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部挖掘出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有更大的发展。最终完成研究成果时间为2009年10月份。

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总课题组及子课题组要分别对实验对象进行检测,对实验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整理各项实验材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系统做好结题验收工作。

七、研究效度期望与动力同在,责任与发展并行。“十一·五”以来,在上级行政、科研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在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激励教育研究”其深度、广度、信度、效度均得到了空前发展,也取得了更为喜人的成果。

实践成果:

为确保各项研究工作的扎实有效,学校及科研部门把“十一·五”各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定位在“以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为前提,以促进学校发展为根本,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的基础上。因此,总课题组以拓宽研究途径、服务学校大局为前提,深入推进子课题研究工作,实践效果十分显著。

(1)助推实效教学。学校结合“激励教育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这一课题,推出了“分层教学、分类管理、适时激励、整体推进”的实效教学思路,激发了广大学生的进取精神和斗志。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创新性(我校“激励教育研究”的三性目标)不断增强。

课堂教学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其成才。这一做法,使教学工作稳步发展,教学综合水平不断攀升,“十一·五”开局,教学工作再创佳绩,录入本科院校的考生高达400人之多。几年来,高考本科进段率一直保持在67.83%以上,2009年高考,我校在一类考生流失近70%的前提下,进入二表本科段以上的考生再次突破200人。

(2)动态班级管理。针对学生实际,在“构建班集体激励机制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将“动态激励”纳入班级管理,并由此形成了班级管理的动态激励机制。这一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成才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时机,使诸多学生从“普通班”进入了“网络班”乃至“英才班”。

(3)激发特长发展。通过个别激励、类别管理,特长班的学生得到了专长发展,在2007年大庆市“奥林国际杯”万人长跑比赛中,学校有四名学生分别取得了进入前十二名的好成绩。更有田源、程莉、全莹、刘佳等十多名同学分别获得绘画国际大赛铜奖、国际十佳小画家提名奖,以及国家级金奖、银奖等荣誉称号。

(4)活跃社团组织。激励效果显著,合作成长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社团活动积极踊跃,先后有近百名学生加入“校园电视台”、“校园电台”主播以及“校园记者”行列,2008年在我校与县电视台联合主办的,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的教育类专题报道《永远激励》、《天生我才》、《互动空间》三个版块中很好地展示了我校“校园记者”采访、撰稿、主持等多项才能。时至今日,“雪帆文学社” 社员发展到二百余人、“中学生业余党校”学员已发展到3500名,其中有13名学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通过上述一系列激励活动的有效开展,我校学生基本达到了三性(学习上具有自主性、合作性、创新性)、六学会(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爱护、学会辨别、学会做人、学会负责)的目标要求。

(5)拓展成才空间。通过研究,广大学生的成才空间进一步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强化。学生们在激励思想的感召下,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绿色温泉城”开发,新兴畜牧场、伊利乳业等众多项目、基地的考察,学生们写出了大量闪着智慧火花的感悟、建议及构想,从而推进了“激励强校、特色发展”思想的深入实施。(3)学生自管组织推进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良好态势的形成。我校的学生会与“校园记者”站通过岗位交叉,实现了舆论监督与规范检查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使学生自律能力、自律心理不断加强。

目前,我校通过激励管理和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已初步实现了“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实现学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的激励教育研究目标。

(6)形成系列制度。我校在“分层教学、分类管理、适时激励、整体推进”思想的贯彻过程中,随着“激励教育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这一课题的不断深化,学校各项制度措施日益完善并初步形成了激励化、系列化管理制度。在这一基础上,我校编辑出版了《林甸一中学校章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如:职责系列、制度系列、评价系列、发展系列(包括学生发展)等诸多内容体系。

不仅如此,通过具有激励作用的综合评价体系、师徒互励的“青蓝工程”等一系列做法的推行,广大青年教师得到了稳步提高,如勇于承担并较好完成班主任工作的肖蕾、张可佳等。涌现了王海山、王丽莉、佘洪英等大一批市教学能手、教学骨干。

(7)造就精神沃土。

不仅如此,通过激励框架的多层面、多角度深入,我校领导班子思想更加解放、广大教师信心百倍。他们以学校建设、学生发展为第一需要,经多方筹措资金、甚至掏出自家买房钱先后建起了4400多平方米的2号教学楼;建起了8700多平方米、市区一流的学生食堂、公寓;投资120万元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地位的数字校园网系统;建起了可容纳650个座位的阶梯教室和2个现代化的多功能理化生实验室。目前,3500平方米的三号教学楼已投入使用。与此同时,我们也打造了丰富的校园精神文化:“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对民族未来的繁荣昌盛负责”的教育理念、“忠诚尽责、慎思笃行”的校训日益深入人心,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不言败、不服输、永远争第一”的思想,催生了我校敢于胜利、勇于拼搏的师生团队。

我们难以想象,以陈新、范玉昌、刘永波、冯冬、胡兴海等一大批为代表的一中人,为什么能在没有任何利益左右(包括金钱)的前提下,连续多次整夜不休息,努力完成常人无法与之看齐的工作呢!我们不会忘记以老教师徐志山为首的一批“老黄牛”似的奉献精神,也不会忘记以刘剑楠、谢艳波等为代表的教务、政教主管人员那种以校为家的思想,更要看到青年班主任教师贾永德、冷超那种拼搏进取、孜孜以求的典型代表,还有不愿意公开姓名的两位青年女教师,在临产的头一天还分别坚守在白课、晚课的讲台上。

对此,2008年调任一中校长的刘满昌同志曾深有感慨地说:“一中的老师真是好样的,他们的好多事让人很感动!”、“我们不能让那些有贡献、肯发展的人伤心!”

其实,上面所提到的诸多人物不过是“一中人”这个优秀群体的代表而已。他们的做法、想法只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中人已经和正在形成某种思想、某种精神境界。这正是我们的“激励教育研究”具体目标所要求的:通过激励管理,使全校教职工具有“三性”、“五精神”。三性是: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五精神是:主人翁精神、铁人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我们不能把一切都看成或说成是“激励教育”的结果,但一任又一任一中校长的激励理论、激励思想却为“激励教育”的深入研究营造了极佳的发展环境。我们已说不清是激励伴随着一中人还是一中人伴随着激励,但我们却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激励和一中人在发展、在成长、在感动、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

理论成果:

(一)构建系列框架

为推动我校激励教育研究的顺利发展,在充分分析各地激励教育研究优缺点的基础上,时任一中校长、激励课题主持人的汪洋同志,从以校为本的思想出发,为学校激励教育构建了更为符合贫困地区学校经济结构、师资生源、配套设施等实际情况,利于操作研究和确保我校激励教育研究收到更高信度、效度的“‘激励教育’ 系列推进框架”。首先,这一框架独具特点地抓住了激励教育的核心——“情”,做到了以情切入、以研提效;其次,这一框架的链式反应方式做到了为“情”铺“台”,以台相助、以台引领;再次,这一框架在铺“台”的基础上,达到了跨越式的搭建“维度”、实现“超越”。

“激励教育”系列推进框架

投入真挚感情(感人、温暖、融化)

情——以情切入——唤起持续热情(勤奋、热情、专注)

燃起高度激情(忘我、创新、创造)

专业发展平台(传承、反思、展示)

台——以台相助——教育发展平台(呵护、引领、放飞)

自我发展平台(文化、经济、政治)

搭建系统维度(二维、三维、多维)

度——以度定标——确立执行力度(刚性、柔性、弹性)

达到满意效度(实现、跨越、超越)

上述框架从办学思想、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和思想出发,牢牢抓住“激励教育”的核心“情”,有“情”方可铺“台”,铺“台”要循三度:维度、力度、效度(教育哲学思想)。由此可以看出,“燃情”要看“需要”(教育心理学理论),“需要”定辅之以“台”(办学思想),如此做法,教育者才能有效结合受教者的心理需要、能力需要,最终使“施加教育”和“自我教育”密切结合,顺利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激励框架的制定成为我校激励教育研究的一大创新。

(二)形成系列文论

翻开一中科研史,其理论成果堪称多、也不乏“重大”,但“激励教育研究”却促使一中科研成果形成了相互促进、协同作用、系列呈现的趋势。同时,这些文章更从不同角度和领域体现了研究课题与研究目标的密切关联。主要表现为:(1)管理类:总课题组长汪洋结合“激励教育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写出并发表在2006年《黑龙江教育》的《教育需要接口》、《四维空间中的木桶理论》

等文章;08年调任校长的刘满昌同志撰写并发表在《黑龙江教育》的《学校和谐发展要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及“激励教育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子课题组长侯金玲撰写的《教师的道德素质是实施优质教育的关键》,课题组成员姜全撰写的《校徽情结》等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表述了学校管理的方式、方法及其重要意义。(2)教育类:子课题组长刘永波撰写了《加强中学生业余党校的实践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一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理论引领的促进作用。2009年2月,科研主任、课题组技术指导范玉昌撰写的《再解德育素质化》一文被国家级刊物《中国素质教育研究》等多家杂志、媒体转发。这篇文章为学校德育管理、德育途径、德育方式方法的尽快转换提供了理论前提。子课题组长贾永德、闫敬霞以及成员仲大伟、周晓娟等撰写的《用丹心育就桃李》、《班级工作中的激励》、《浅谈在班级管理中渗透激励机制》、《教育者要有赏识的眼光》等都为学校教育、班级管理工作作出了有益探索。(3)教学类:翻开《林甸一中激励教育成果选编》以及各课题组《成果卷》,你会惊奇地发现一中的激励教育真的是硕果累累——论文、案例、经验文章等多达600余篇。如:实验教师刘永波撰写的《提升教师个人魅力,“赏识”培养学生自理》、《思想,阅历,知识,才情》、《固定结构,限定格式》、《“赏识教育”的教学激励作用》、《“言者无罪”的启示》以及《谈赏识教育与后进生转化》(陶冬梅)、《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赵晓芳)、《激励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体现》(张明明)、《激励教育在教学中的体现》(张明明)、《不成功的教具导演的成功课堂》(王海山)、《赏析——黄河大合唱》(于铁健)、《浅谈体育课中如何调动女生的积极性》(闫建华)等等,不胜枚举。(4)方法类:提到方法,实验教师们总是谦虚地说,“没啥”。然而,我们仅仅从子课题组长臧艳玲、王爱民、闫敬霞撰写的《怎样合作学习才能高效有序》、《提升个人魅力,培养学生能力》、《探究式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尝试》、《学生错了,也可以用表扬解决问题》等四篇文章就已看出,他们正在探索一个不同寻常的新天地。(5)心因类:三年多的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让我们更加认清了把握被研究者的心因轨迹就把握了成功教育的前提。循着这一思想,研究者们撰写了一篇又一篇闪着“火花”的理论文章。如:《抓住学生兴趣的培养》(王爱民)、《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于铁健)、《成功蕴藏在你的肯定之中》(王爱民)、《真心的去欣赏每个学生》(王爱民)、《让火花重新燃起》(王海山、赵炫钢)等。

八、深化推广

存在问题:

(一)“激励”理论与学生实际,以及“激励”手段的有效运用与学生基本知识的占有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这些问题同时也给课题研究带来了生机、活力和成功的前景。对此,研究者们提出了“真实情景下如何有效运用激励理论”、“初中阶段相关知识的溃乏给激励方法的运用带来的先机”等课题中的“课题”。

(二)个别课题组深度研究不够,表现为有资料的收集、调查,但缺少分析、论证及相关措施。

改进措施:

(一)加强测试、析论工作,强化课题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二)强化课题组的自我检查、自我完善意识。

(三)进一步加强研用结合,实施案例教学,推进新课改的深层发展。

(四)通过“情——台——度”激励教育框架的进一步深层推进和有机结合,彰显我校激励教育研究的特色性、独到性。

(五)扩大现有成果的社会验证面,全面检验激励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激励教育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综上所述,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我校为期三年之久的“激励教育研究”一度动用上百次研究人员,实验对象涉及几千名学生、教职工,研究领域遍及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以及学生心因发展等诸多方面。

三年中,学校克服重重困难,投入研究资金近20万元。此间,虽然研究人员有掉队、有替补、有转出,但课题研究工作却在承接、延续、发展中日益唱响。总课题组及其各子课题组不但如期完成了研究任务,也基本实现了启动激励教育、激发成长思想、改变学校面貌、实现跨越发展、再创一中辉煌的良好期盼和各项目标。

同时,课题组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不仅撰写了大量有思想、有创见、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整体科研实力迅速提高并正在形成敢于并善于发展的优秀思想。

面对着总课题组及九个子课题组逾十四万字的研究报告,我们倍感自豪。我们深知,虽然这一研究的整体信度、效度较高,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个别课题组对研究对象的动态把握还有所欠缺,个别分析尚有以偏盖全的嫌疑。然而,大量探索与研究结果,却向我们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研究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薄弱学校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发展意义、借鉴意义。

我们相信,随着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续展研究,我校的“激励教育”必将不断深化、升华。

参考文献:

1.《教育发展的激励理论》著 罗伯特·W·麦克米金(美)译 武向荣

2.《我国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理论与实践研究》黄莹莹

网络文章

3.《激励教育理论简介》刘佳网络文章

4.《教育心理学》潘菽主编。

5.《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六版)》(美)约翰·肖内西,尤金·泽克迈斯特,珍妮·泽克迈斯特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6.《教育哲学》张栗原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7.网络相关信息。

下载发挥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挥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激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激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圭峰小学:曹丽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语言是一门艺术。这是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通过语言来鼓励和激活的。适时、真切、慷慨......

    激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激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每一个人都有闪光的地方,这会让他由此充满自信,同时又一种极强的价值感。激励性语言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法。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

    浅谈激励性评价

    浅谈激励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两年多的课改实验过程中,我们坚持......

    激励性评价

    让科学活动有“ 据 ”可评——幼儿园科学活动中评价策略的研究 评价环节是幼儿园科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但目前的“评价环节”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①评价前对幼儿探究过程的......

    语文教学中评价的激励作用

    语文教学中评价的激励作用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

    发挥评价在阅读教学中的激励功能[推荐]

    发挥评价在阅读教学中的激励功能 评价作为一种促使学生转变和发展的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积极的评价总会给学生愉悦感,从而产生一种不断向上的动力。......

    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原创 激励是学生进步和成功的催化剂和推进器。心理学研究显示:鼓励、肯定、赞许能增添人的自信心,而自信心......

    如何发挥成长档案袋的激励评价作用

    如何发挥成长档案袋的激励评价作用 1、档案袋评价是质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与教学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在评价改革实践中,将成长记录看做是终结性评价的辅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