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作文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2 01:5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乡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作文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乡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作文教学案例》。

第一篇:《家乡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作文教学案例

《家乡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作文教学案例

执教: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实验小学 代士云

评析:唐山市丰润区小学教研室 高启山

2003年秋季开始,我们和唐山西实验小学五年级开展了联谊活动。联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交流的情境,扩展学生的交流层面,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写作能力。联谊活动有两种形式:一是学生通过自由书信往来进行交流;二是作文异地交流批改。

我们的作文教学采用了唐山市丰润区教研室高启山老师的活动设计,围绕着一个个主题开展活动,把“交友、实践探索、习作教学”整合在一起来进行。

第一次作文活动是为对方小朋友介绍自己《美丽的校园》。第二次是为对方介绍自己身边具有美德的人物故事。第三次就是为对方介绍具有地方特色的《家乡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

由于前两次活动开展的比较扎实,所以,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开展第三次活动前,他们就对活动的内容开始打探、猜测。当我宣布了活动的主题后,学生不禁欢呼起来。看来,这次活动的内容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我在课上对学生的选择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发现,竟然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选择了“家乡好吃的”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流程,接下来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选材,然后说一说,评一评,再开始写草稿,接着读一读,互相评一评,再修改,最后抄写到作文本上。我觉得,如果这样完成一篇作文,就不能够使学生将作文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虽然学生对此有生活的体验,但积累和沉淀得不够,作文中的灵性就不足,写作的能力就很难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所以,我没有草率的让学生动笔去写,而是让学生先讨论:“我们为对方小朋友介绍‘好吃的’,应该介绍哪些方面?”学生们踊跃发言,经讨论和归纳,得出结论:“可以介绍这些小吃或者食品的色、香、味、制作过程、独特之处„„”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我们既然为对方介绍,那么你想让对方读了你的介绍后,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学生马

上说:“要让他和我一样喜欢吃!”我接着说:“要想让对方也喜欢吃,我们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对这种食物有足够的了解,这样在写的时候,才可以写的真实、具体。”

这样启发之后,我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去认真观察、研究:“自己喜欢的那种小吃到底为什么这么好吃?除去好吃,还有没有其他值得介绍的地方?”当学生再去观察时,就有了针对性和目的性,他们不仅注意看小吃的制作过程,还注意观察食物在形、色、香、味各方面的变化,而且注意调动各种感官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观察和研究。如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手摸,开口问问、动手做做„„对部分有困难的学生,我还亲自领着他们到拉面馆去体验生活,现场指导观察。观察的方式有了改变,观察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有了这些来自于生活实践的丰富、鲜活的素材,再回到作文课堂上时,学生的语言明显地生动起来。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时,他们兴奋极了,边说边比划。研究煎饼的几个同学在那里争论煎饼那种诱人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儿,该怎样用语言来描述。研究饼夹肉的同学们正在讨论吃到嘴里的感觉到底是不是软软的、滑滑的。研究糖葫芦的几个人急着喊我过去评判,因为他们说到糖葫芦如何从案板上往下取时,有的说要往上轻轻推一下,有的说不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完善了文章的构思,提高了的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对于家乡的小吃随着了解的深入,情感体验上也逐步加深了。

但是,我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研究活动仅停留在对事物的表面观察和了解上,虽然也有新的收获,却没有多少有价值的思考。如果单从这一次作文的角度来看,活动至此,应该是比较成功了。大多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事物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也基本上做到了文从字顺,表述具体。不过,我感觉,研究活动的意义远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承载的。如果在活动中,学生没有发现问题,说明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是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就不能养成。没有这种习惯,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很难再提升。为此,针对典型事例,我引导学生要注意追究根由。如“金丝小枣”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什么样的饺子陷煮熟后成丸儿不散?买的糖葫芦的糖皮为什么比我们自己做的要脆,要光亮?„„

学生带着这些追问出的问题返回生活中再次研究,就又有了新的发现。如:鸡蛋磕到煎饼上之后,要捣碎蛋黄才能迅速摊好,不然鸡蛋会“到处跑”。做拉面时案板上要抹油,手上也要蘸油,这样面才不会沾在手上和案板上。做糖葫芦时,糖里要放白矾,糖皮才会凝固的快,案板上要抹油,糖葫芦才好往下取,糖葫芦从糖锅里拿出来要往案板上“摔”一下,糖片才会大一些,金丝小枣里有密密的、亮亮的金丝所以叫金丝小枣„„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生对自己所研究的事物更加的关注和喜爱。看到这种现象,我突然之间来了灵感:研究的过程不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吗?孩子们在研究过程中有了多少有趣的发现啊。于是,我提议让他们把自己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烦恼的事情以《××××外传》为题写下来。没想到的是,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就这样,一次研究活动,很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选材,写出了个性十足的两篇文章。

我让学生互相读一读自己写的两篇文章,听取对方的意见,再进一步的修改自己的文章。然后,组织学生把习作寄给了丰润的小朋友。对方的小朋友也把习作寄过来,学生要调动自己平时积累的写作知识来评价别人的文章,同时也在别人评价自己文章的同时学到了新的写作知识。在与对方小朋友共同分享研究乐趣的过程中,学生的习作兴趣、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附学生习作

金丝小枣

作者 黄修齐

你吃过金丝小枣吗?即使吃过,也不一定亲眼看到过它的生长过程吧!幸运的是,我的家乡---青县,就是金丝小枣的产地。所以,你就不要着急了,坐下来听我细细道来。

枣树发芽比较晚,春色满园的时候,才刚刚长出嫩绿色的叶芽,不过,没多长时间,就长成大叶子了。枣树叶子绿得发亮,像是涂了蜡。

快要立夏时,小小的枣花苞慢慢长出来,嫩嫩的、黄黄的,像是小米粒。瞧,多可爱呀!慢慢的,枣花开了,五个小花瓣上,有像蜻蜓翅膀上那样可爱的细丝。那小小的枣花黄中带绿,藏在绿叶间。你不仔细看,就不会发现它。不过,你一定知道它开了,因为满枣园都飘散着它那甜甜的花香,引来无数的蜜蜂嘤嘤地飞舞。据说,蜜蜂酿枣花蜜非常有名呢。

初秋时节,枣树上挂着许多青青的、小小的枣。开始只有绿豆大小,慢慢地长成“黄豆”、“花生”„„颜色也由青转黄,由黄变白,由白变红„„到了中秋,枣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枣。看哪!绿绿的叶儿,鲜红的果儿,煞是好看!摘一粒放到嘴里一咬,哇!脆脆的、甜甜的,让你吃不够!

对了,你知道它为什么叫金丝小枣吗?这个呀,原来我也不知道,后来才知道,小枣晒蔫了之后,用手轻轻掰开,就可以看到密密的细细的丝,对着阳光看,闪闪亮亮的,怪不得叫金丝小枣!

怎么样?这回长见识了吧?你来吗?来了我会请你吃用金丝小枣做的醉枣和枣糕。

金丝小枣外传

作者 黄修齐

这次作文活动,老师让我们研究家乡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我选择了金丝小枣。经过调查和整理,我写完了作文。我以为已经把小枣的底儿摸透了,而且觉得文章写得也满生动的。哪知到了学校,老师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它为什么叫金丝小枣吗?”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把我变成了小哑巴。半天我才说:“是随便起了个名字吧,好听呗。”老师看着我笑了,说:“每一种事物的名字都是有来历的,回家再好好研究一下吧!”

经过询问,我听说金丝小枣里有金丝,所以才叫金丝小枣。可是我吃了那么多的枣,没有见到金丝呀!我把疑问向老师提出来了。老师笑着说:“回家拿一个晒过的枣掰开看看。”

回到家,我找了几个小枣试了试,嘿!果然,在我掰开的一刹那,我真的看到了“金丝”!它是那样密,那样细!对着阳光看,真是名副其实的金丝────亮亮的,细细的。

为了和我一起研究,老师让我把枣带到了学校。

我把枣交给老师,老师挑了一个干得发硬的小枣,用力掰开。咦?怎么没有细丝出现?老师又拿了一个较软的枣,再迅速掰开,咦?怎么还是没有?我心里有点紧张了:莫非今天我拿来的不是金丝小枣?

正在我疑惑时,只见老师又拿起一个,轻轻地掰开,小心翼翼地向两边拉去。哇噻!那像蜘蛛网似的金丝终于出现了!围观的同学们不仅一阵欢呼。老师继续“实验”,结果,有个小枣的金丝达到了20厘米呢!一时之间大家一人拿一个枣都拉起来。

这时,李一鸣递给老师几个大冬枣。可是老师拿过来就扔到了嘴里---“私吞”啦!我们不解地问:“老师,您为什么不做实验了呀?”老师一边吃一边说:“这些冬枣是鲜枣,里面的是水分多,糖的浓度小,所以,是拔不出丝来的。”哦!原来如此呀。

接下来,老师让我总结一下,怎样才能从枣里拉出丝来。我说:“枣太脆不行,得是晒过了发蔫了的枣。太干了也不行。”“那为什么呢?”老师追问我。“脆枣里水分太多。干枣太干了。”我得意地说。老师听了补充道:“太干了的枣,糖分凝固在枣肉里了,所以就拉不出丝来了。”老师接着问:“你还发现什么啦?”我想了想,说:“没有了。”老师启发我:“怎样拔才能拔出又密又长的丝来呢?”“哦!”我恍然大悟,急忙说,“要轻轻掰开慢慢地拉。”老师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生活中的知识真不少呀!

评析

1.“作文易地交流评议”是我们“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研究中所采用一种重要策略。通过异地交流评议,使学生感受到“作文写了能给别人读,也可以让别人和自己一起分享快乐,作文是有用的”,“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写作”,作文成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写作是主动积极的;同时,恰当利用了“同辈间的影响”(孙云晓),使教育活动产生了更大的教育效益。

2.将“研究性学习活动”与作文教学相整合,研究性学习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经历和认识,加深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研究的过程,成了作文素材不断积累和丰富的过程。研究中的新的发现和体验,激发了学生的表达交流欲望,为学生作文奠定了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作文不再空洞无物,而是“呼之欲出”。

3.写作是学习的工具。美、日学者提出“将写作当成学习的工具”的观点。当写作成为学生完成感兴趣的学习和交流任务的工具的时候,写作就不再是负担。这时,“如何写作”的学习也变成了主动的事情。在这里,学生的写作,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历”,是为了交流。

4.在这样的习作教学活动中,因为活动本身是综合的,学生感兴趣的,学生的发展自然是多元的。

第二篇:《好吃的水果》教学案例

《好吃的水果》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生活中,好吃的水果有很多。小朋友们也大多喜欢吃水果,但很少主动把水果作为绘画的对象进行表现。本课以生活中常吃的水果为题材进行创作,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观察、品尝的方式,认识感受好吃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并能自主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美术表现。在创作中,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作美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意识。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与色彩,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各种水果的味道。

3、引导学生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表现,体验各种材料的的不同效果。教学重点难点:

1、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大胆的表现好吃的水果。

2、画面的组织能力及创造表现能力。教具准备:

课件、范画、水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搞一个小小游戏叫“猜猜我是谁”。生:太好了。

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纸箱,让一名学生来看一看里面装的什么,然后用动作表演出来,让大家猜一猜里面装的什么。学生将谜底猜出:香蕉。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地给表扬与鼓励,并将课题写在黑板上。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生:喜欢!

师:下面老师就带着大家去果园参观一下好吗? 生:好!

教师播放课件。边让学生看课件边给学生讲解各种水果。

三、讲授新课

师:生活中好吃的水果还有很多。能告诉老师你都喜欢吃哪些水果吗? 生: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有桔子、菠萝、荔枝。生: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有桃子、李子、梨。……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老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喜欢吃它呢? 生:水果的颜色好看,味道也好。生: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

生: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对我们人体十分有利的营养成分,味道又好,因此我很喜欢。

师:回到得非常好。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是从哪儿了解到这些知识的吗? 生:从课外书上看到的。平时我喜欢看课外书。

师:看书的确可以丰富我们各方面的知识。希望同学们以这位同学为榜样,养成多看书的好习惯。

师:同学们,现在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放在桌上。大家一起欣赏讨论:这些水果的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味道怎样?

学生将水果摆放在桌子上,同学之间观察、交流。教师将课前准备的水果分放在各小组的桌子上,(其中有学生没有带的水果,有用盘子盛好的插有牙签的水果块),参与讨论的同时,引导学生可以品尝各种水果的味道。教师发放部分湿纸巾,提醒学生注意卫生。教师听取学生分析的结果,给予肯定,并进行简要总结。播放课件,欣赏部分儿童优秀作品。师:如果现在老师让你们选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进行美术表现,你会采用什么方式呢? 生:这些水果的颜色很好看,油画棒的颜色很纯,最适合表现它们了。生:我想用橡皮泥捏出来,让这些好吃的水果长久的留下来。生:我想用撕纸的方法表现它们。生:我用彩笔画我最喜欢吃的水果。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老师很高兴。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们自由创作吧。出示作业要求:看看想想,自己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样的,把它们表现出来。教师指导重点:

1、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积极协作。

2、鼓励学生可突破水果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形象与创造。

3、可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色彩表现出水果的味道。

3、可画出自己认为好吃,现实中不曾有的水果。

五、作业展示

1、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作业讲评,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交换,既可以了解对方,又可以留作纪念。

六、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教师用素描、水粉、油画、摄影的方式表现水果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并尝试其它方法。总体评价:

生活中可以表现的内容很多,但学生往对身边每天都接触的东西不屑一顾,或熟视无睹,恰恰身边的事物,却隐含着好多可以开发孩子智力的东西。其实,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引导。本课教师在组织《好吃的水果》一课的教学活动时,从引导孩子谈自己日常喜欢吃的水果入手,分析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学过程以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孩子的视觉分析水果是怎样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中,既是引路者,又是参与者,较好的体现了设计者、组织者的作用。不代替学生思考,不干扰学生探究,充分的处理好了教与学、师生互动的关系。教师不过分规范学生,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表达事物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进行表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家乡水果”作文教学案例

“家乡水果”作文教学案例

一、案例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设有这样的练习题:学习课文,描写家乡的一种水果。如何有效地进行这次习作训练呢?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品读《我爱故乡的杨梅》中的最后三自然段。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发现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师:课文的这三段文字,分别写了杨梅果的形、色、味,这就使写作的思路显得清晰明了。课文写形状时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写颜色时写出了其变化的过程,写味道时写出了自己的感觉,这就使内容显得很具体。我们家乡的虽然没有杨梅果,但作家写杨梅果的方法我们完全能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山桃,怎样运用课文的写法描写咱们家乡的这种水果呢?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把老师写的短文默读三遍。

山 桃

山桃有拳头那么大,它的形状像什么,我说不上来,但我知道人们常常把人的心画成山桃。

山桃刚出生的时候是浅绿色。渐渐地,小小的山桃就知道了害羞,生出一层毛茸茸遮掩,又偷偷地在毛茸茸下把浅绿变成深绿,并把整个身子藏在绿叶中,不让你发现它成长的秘密。成熟的季节到来了,它便脱去厚茸衣,给你透亮的光泽,以黄里透红的容颜惹逗你。

山桃熟了的时候,我就摘几颗,擦去毛茸,装进书包,带到学校。课间地时候,我掏出一颗咬一口,饱胀的汁喷进嘴里,馋得同桌淌口水,这时候,我就再掏出一颗给同桌,让他的嘴也甜一甜。

师:怎么描写家乡的山桃呢?写形、色、味。怎样写山桃的形、色、味呢?老师完全仿照了作家的方法:分段写。写形状的大小和样子,写颜色的变化过程,写自己尝到的味道。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山桃,什么样的语言写山桃呢?老师竭尽全力地用同学们的眼光看山桃,用同学们的语言写山桃。希望同学们借鉴作家的作品和老师的短文,把自己最喜欢的家乡水果介绍给大家。

生:独立习作。

化心果

我最爱吃爷爷种的化心果。这种果子到冬季就被爷爷放在阴冷的地方结冻,想吃的时候就取一些放在暖和处解冻。过一会,果皮里的汁就化成水了,所以叫化心果。

化心果的形状像梨又像苹果,因为很特别,所以很引人。

化心果小时候是浅绿色的,长着长着就变成了黄色。雨水充足时,它的皮肤好得很,光滑而透亮;雨水不充足时,它的皮肤就有点粗糙,而且上面有不少小黑点,像人脸上的黑斑点。结冻了的化心果就成深褐色的了,表面丑得很,内心却美得很。

化心果的味道自然是果中王了,它为你把心都化了,难道你就不觉得它的甜美吗?

二、案例简析

1.作家指路。作家指路旨在充分发挥课文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我在教学时把握课文特点,凭借课文这个例子,把阅读与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通过老师的再点拨,让学生把作家的作品内化、吸收,并巧妙地运用。

2.老师搭桥。老师搭桥就是老师用“下水文”做具体指导。

《我爱故乡的杨梅》,文中的描写对象杨梅是我的学生所不熟悉的一种水果,因此,我们能让学生学到手的只是写作的技巧,但对小学生来说,习作的困难不是怎样写作的技巧问题,而是用什么词句写的语言问题。我选择学生都十分熟悉的山桃作描写对象,把作家的写作技巧嫁接到自己的“下水文”中,引领学生在学习习作技巧的同时,感知并领悟具体的词句,这样,老师就成了作家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

3.学生创新。即学生独立地有创意地作文。学生在作家的指点和老师的引导下,既学到了作家的写作技巧,又领悟了老师“下水文”的准确生动的语言。知道了“怎样写”和“用什么样的词句写”这两件法宝,学生就能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作文”了,而且,这种“自能作文”既不重复别人,又不重复自己,实属学生个体的独立创新了。

邢玲,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第四篇:幼儿园小班主题优秀教案《糖果好看又好吃》及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小班主题优秀教案《糖果好看又好吃》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并乐于和同伴、教师交流。

活动准备:

1、各式糖果若干放在玩具柜上:跳跳糖、橡皮糖、棉花糖各三盘。干净的手帕六块

2、活动室布置成糖果王国

3、幼儿洗净小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开着汽车到糖果王国:

1、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到糖果王国去玩,好吗?

2、看桌上的糖果宝宝都想和我们做好朋友,你愿意吗?

请你找一个糖果宝宝做你的好朋友,带着你的糖果宝宝到座位上吧。

(二)探索糖的特征:

1、小朋友找到了糖宝宝,谁能告诉我,你的糖宝宝穿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

2、现在请你们摸一摸你们的糖宝宝,告诉我你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你看到了糖宝宝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我们一起来看看。

4、(师做吸气状)每个糖宝宝都有不同的气味。你想知道你的糖宝宝的气味吗?

5、教师小结:糖宝宝的衣服是五颜六色不一样的,糖宝宝有圆圆的方方的、扁扁的,-------摸上去有的硬的、有的软的、闻闻他们都有不同的气味。

6、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想办法,帮助糖宝宝脱掉外衣。然后请你告诉小朋友你是怎样帮糖宝宝脱衣服的?

7、把糖宝宝放在嘴巴中会是什么味道?

你的糖宝宝是什么味道呢?

品尝几种特殊的糖果:你想不想去看一看,尝一尝?

8、幼儿品尝几种特殊的糖宝宝,并讲讲自己的感觉。

(幼儿交流:糖宝宝在我口中跳呢;我的糖宝宝象棉花一样软;我的糖宝宝酸酸的---)

(三)结束部分:

下次我们再到糖宝宝王国来玩,好吗?我们都很喜欢糖宝宝,那多吃糖宝宝好吗?对,我们要爱护牙齿可不能多吃糖宝宝。今天,已经不早了,我们乘汽车回家吧。

教学反思:

喜欢糖果是每个幼儿的共性,而这一活动,正是在幼儿最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的。原本在设计这一活动时,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并能够乐于和同伴、教师进行交流。但在实际活动中,发现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远远超出了我的设想。孩子们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对糖果的各种认知。

小班主题优秀教案《糖果好看又好吃》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397字。

第五篇:体育教学案例:好玩的轮胎

体育教学案例:好玩的轮胎

【案例背景】

最近我发现活动区摆放的几个轮胎对一年级学生的吸引力非常的大,一到课间活动,孩子们争着抢着去玩轮胎,尤其受到男同学的青睐。因此,我就想“车轮胎”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又是他们不容易玩到的材料,既然同学们对它这么感兴趣,何不利用轮胎来开展一节体育教学活动呢?于是在认真分析了一年级学生的运动兴趣、性别差异、年龄特点、以及运动规律和教育内容要求的基础上,我开展了这节以好玩的轮胎为体育器材的活动。【案例描述与评析】

活动1(单人玩轮胎):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玩轮胎呢?

学生:非常喜欢。

教师:那你们想怎样玩轮胎呢?试试看谁玩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提供大小不同的轮胎)。

学生:每个人利用不同大小的轮胎尝试轮胎的各种玩法。评析:

通过自由探索,学生们想出了许多有趣、新奇的单人玩法:有单人滚轮胎,跳轮胎(单、双脚两种跳法),跨轮胎(从一端跨跳到另一边),搬轮胎,背轮胎,转轮胎(把轮胎竖起来用双手旋转),有玩蹦床似的在轮胎上蹦跃的,有利用轮胎学划船的,有用小轮胎做汽车方向盘“开小车”的更有利用轮胎当床的等等不同的玩法,每个学生都全神贯注,这不仅仅是本活动体能练习的开始,更是一种思维运动的起始。

活动2(双人玩轮胎)

教师:刚才同学们创编出了好几种单人玩轮胎的方法,那两个人怎样玩轮胎呢?大家想不想挑战自己呢?比比看谁想到的玩法更多。评析:

学生在单人玩法的基础上,又想出了好几种双人玩轮胎的方法,是我都没有想到的,有两人滚轮胎,两人跳轮胎,两人跨轮胎,两人抬轮胎(用手抬),两人合作背轮胎,两人合作垒轮胎等等。看来双人玩轮胎是他们最衷情又具一定锻炼价值的动作,在双人玩的过程中,两人要不断的进行商讨、学习、影响,合作,这对发展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合作玩轮胎,学生想出了很多的玩法,活动又一次达到了高潮。活动3(多人玩轮胎)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那我们三个或四个同学一起可以怎样玩轮胎呢?请自愿结伴试一试。评析:

在启发学生进行多人玩轮胎时,同学们想出的玩法真的很出乎我的意料,非常的有意思,如:多人合作垒轮胎,多人绕轮胎走、跑、跳、跨、翻(从轮胎上走过去,像翻小山)等等,而且学生们的玩法更多、更有趣。这不能不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让学生当主体,自己试一试,是他们创造思维发展的前提。

活动4(辅助材料玩轮胎)

教师:刚才同学们创编的玩法真的非常有趣,老师太崇拜你们了,那你们想不想挑战难度更大的玩法呢?对自己有没有信心吗?

学生:有

教师:那我们一起尝试利用辅助材料来玩轮胎吧。(提供辅助材料有棍子、绳子、平衡木等)评析:

不同层次的辅助材料投放,使学生的创造能力进一步发挥,他们利用辅助材料自由探索出了好几种不同的玩法,比如:用绳子拉轮胎(可以让轮胎竖起来也可以将轮胎平放两种玩法)走、跑。两人拉轮胎走(用绳子栓住轮胎)、跑,多人用棍子抬轮胎(用一根粗而长的木棍穿过几个轮胎大家一起抬),多人合作搬轮胎(借助辅助材料小推车),多人合作用绳子拉轮胎(学生利用绳子把好几个轮胎串一起合力往前拉)。多人合作过天桥(用几个轮胎分别把平衡木支起一定的高度,学生掌握平衡通过平衡木,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能力的表现,增加轮胎数目,提高高度和难度)。不同辅助材料的玩法,使同学们在快乐的尝试、探索中达到了锻炼的目的,而且学生们对辅助材料的利用超出了我所预设的环节。【案例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活动目标较好地完成了,结合教学重点,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通过观察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发展中的强项和弱项,提供适宜的语言启发指导和帮助,突破重点,促进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处理难点方面,考虑到轮胎玩法的可变性和幼儿创造能力的不同,我采用了经验分享和利用辅助材料的有效措施,体现材料的层次性,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条件。

同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体能从开始安静状态逐渐上升过渡到平稳状态,达到高潮以后回落。活动量、练习密度适宜。学生能够积极动脑想玩法,亲自尝试,不断探索,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我适时适当的引导,学生不但学会了分享、创造轮胎的多种玩法,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自身创造的乐趣和合作的快乐,大大开阔了学生发散思维空间,激发了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同时,不同层次的辅助材料投放,使学生的创造能力进一步发挥,使同学们在快乐的尝试、探索中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下载《家乡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作文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乡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作文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好吃的家乡特产枇杷_说明文大全

    好吃的家乡特产枇杷_说明文 好吃的家乡特产枇杷 苏州是盛产枇杷的地方,东山、西山的枇杷特别有名,比如白沙、红沙和青种枇杷。其中,我最爱吃白沙和青种枇杷了,因为这两种枇杷都......

    家乡的小吃(教学案例)专题

    《家乡的小吃》 《家乡的小吃》:选自人美版第11册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本地区的饮食文化,简单了解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制作方法; 2.尝试着采用彩色面粉等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来......

    想象家乡的未来作文教学案例

    想象家乡的未来作文教学案例 有侧重,用修辞,精描细绘构想家乡未来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二 背景: 本节课是在上节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指......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学案例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学案例 一、教材解读 、基本介绍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乡的变化”的第一。本的编写意图在于让学生了解经济......

    活动案例:好玩的纸球

    活动案例:好玩的纸球 [来 源: 《当代学前教育》0503] [作 者: 纪曼曼] [发表时间: 2005-12-07 16:16:30 ]活动设想 在幼儿玩报纸时,有的幼儿将一张报纸揉成团,变成纸球互相扔......

    我的家乡手抄报简单好看8张[5篇材料]

    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小书屋。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梅花树。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小石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的家乡手抄报,供大家参考。我的家乡手抄报1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

    数学好玩教学设计

    数学好玩(一) 教学内容:淘气的校园 北师大一年级上P88 教学目标: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议一议、做一做的活动中,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

    《好吃的水果》教学设计[最终定稿]

    《好吃的水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与色彩,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各种水果的味道。 3、引导学生大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