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二班班级读书计划
四年级二班班级读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倡导“新教育”实验,响应学校的课题“营造书香校园”,努力营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大家的读书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浓浓的书香洋溢整个班级,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故我们四(1)班在班级内也要“营造书香班级”。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个人情操、社会情操。让孩子与书结缘,丰满人生。
二、活动措施:
(一)环境的营造:
1、黑板报的布置。发动孩子到课外去搜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写在画纸上贴在教室里的黑板报上,栏目专题为露一首,每两周更换一次(按小组轮流),让孩子们体会读书使人快乐、读书使人聪明。另外摘抄古诗词,粘贴在名文诵读这一栏目,并且在黑板报上张贴学生写的读书心得。班主任每两周推荐一些好书,把简要的内容贴于黑板报上,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推荐。
2、设立图书角。在教室的后墙角设立一个图书角,每个学生至少带来一本书,使图书角都有一定数量的书籍,再由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后供学生借阅。通过开展“献一本看多本”的活动,可供学生丰富阅读。
3、开展交换活动。班级的同学与同学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教师本学期向学生推荐两本好书,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这学期我班将阅读《弟子规》、《窗边的小豆豆》
(二)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1、每周二下午的活动课作为阅读课。教师精心设计课外阅读指导课,包括整本书的推荐,也包括一篇美文的阅读,使课上在点子上,能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对你推荐的读物不看不快,对你推荐的美文心领神会。
2、每天早到的时间是美文诵读的时间,诵读古诗、美文、同步阅读。
3、每天中午12:00——12:45定为自由读书读报活动时间。回家以后,每天自觉看书30分钟。
(三)教给良好读书习惯。
1、勤查字典。鼓励孩子遇到生字时能“咬住不放”,勤查字典,不光要知道字音,还要了解一下字意,把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
2、快乐积累。我们提倡学生在看书时养成摘录好词佳句的好习惯。每位学生自制一本美词佳句本,每天摘录几个好词或几句好话,并和家长交流5分钟。周五——周日这三个晚上,抽一个晚上作一次简易的读书笔记,内容包括:书名:《》;摘录:好词好句或好段;阅读感受:„„
3、做好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对不同的读物能采用不同的方法。(诵读、默读、跳读、浏览
(四)加强阅读评比。
1、制作一份阅读评价表,请家长合作把学生一周来的阅读情况进行周评,然后于星期一早上交给老师进行批阅,对达到三颗星的学生发给学习“我最棒”标志,并把每一位学生一周阅读情况展示在“千里之行,始于读书”的班级评价表中,以供互相学习,进取。
2、定期开展班级读书活动,组织朗诵、故事赛,每学期评出一名“阅读之星”,颁发奖状。
(五)积极推进亲子阅读。
1、加强宣传,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改变过去“读野书”的传统观念,能积极配合教师督促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2、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探讨书本中的一个话题。
3、指导家长选择图书,向家长传授和探讨家教读书经,让家庭生活因为有了“亲子共读”而洋溢温馨和活力。
第二篇:四年级二班读书计划
恒源小学四年级二班读书计划
读书是充电,是积累,更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孩提时代读书的收益更是成年后读书所不可比拟的,优秀的读物犹如甘甜的雨露,滋润学生稚嫩的心田,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自然奥妙,认识世间万物,丰富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结合四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及阅读水平,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阅读能力的一般情况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读书的兴趣和氛围还不是很浓厚,部分学生整日沉浸在电视及电脑游戏中,将书籍束之高阁,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更别谈个人素质的提升。还有部分学生虽然喜欢读书,但是苦于没有良好的读书方法,死读书,读死书,耗费时间不少,但是读书的收效却甚微,严重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和个人素质的提高,所以迫切需要合理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读书兴趣,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其在读书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乃至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阅读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2)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都再上一个台阶。
(3)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有机的整合,改变作业内容的设置,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眼界开阔,思维敏捷,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要求:
1、阅读能力要求:
学生学会略读和精读。略读,即学会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断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精读即采用品读、背诵、摘录、写体会等方法促进对精读内容的理解、积累乃至运用。四年级学生每天至少读2000?3000字文章,能复述故事情节,背诵精彩语句,每天记录不少于100字或填好“课外阅读摘录卡”。一学年,读100万字,能养成良好的自觉读书习惯,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
2、阅读常规要求
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教室的图书角(全日开放,为图书编好目录、制作借书卡、找两名管理员、一周内归还、可续借)学校的阅览室(每天中午、下午4:00后、双休日下午开放)市图书馆(办借书卡,随时读)。
学生在上好阅读课的同时要及时做好读书笔记,原则上每周两页,每页不少于300字。正反两用。正面做好摘记,反面用来填写课外阅读摘录卡。
三、活动的形式和进度
(一)步入书海感受书香
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科学有效的指导将对学生步入书的天地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四年级第一阶段的读书工作便是引导为主,领学生以良好的姿态步入书香世界。
1、营造氛围家校共读
好的读书环境将对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产生重要的影响。本学期学校加强了对图书馆的建设为孩子找到了读书的好场所。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班级读书氛围的建设。我们充分发挥班级和走廊看版的作用,张贴读书宣传标语,让学生走进教室便会沉浸于读的氛围之中,不由自主想读书乐读书。加强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及管理,让每个孩子都有书看。同时,不能忽视家庭读书氛围的创设。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及家校联系卡等方式了解家庭藏书及学生在家读书情况,并将学生在校读书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家校园携手共创读书的新格局。让孩子生活在书香世界,受到濡染及熏陶。
2、方法指导读有所获
有效的方法指导将会对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读更多的书。教给学生图书借阅的方法,严格遵守阅览室的纪律规定,读书前要鼓励学生气定神闲,读深读透,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始终保持良好的读书心态,共同创设安静的读书环境,融入到读书的氛围中。
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渗透读书方法。教给学生读书“六字诀”:即读、查、摘、想、记。及时了解学生读书中的困惑并有的放矢进行指导。使学生读有所获,读有所得。
(二)品味书意共赏书趣
1、好书推荐
有了良好的习惯作开始,学生便会提起读的兴趣。这个时候的好书推荐便显得极为重要。每次阅读课之前,各班级要利用课前十分钟或晨会时间,由师生共同推荐课外的好文章,可以节选一段读给大家听,也可以简要说说文章的内容梗
概,吸引大家自己去读。教师应适时选取一些合乎学生心理特点,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课外读物或文章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有亲近感。创造机会让同学们自己把喜欢的课外阅读材料向同学们介绍,促进大家多读书,争相读好书。
2、读书交流会每两周阅读课后,各班级要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可让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或谈自己读后的感受,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围绕某一主题开展专题讨论或综合评论课,让学生畅所欲言,共同分享读书的乐趣。既加深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又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3、读书笔记展
教师要鼓励学生作好课外读书笔记。可采用摘抄、列提纲、写体会、制卡片等方法。每个月末,班级内要开展读书笔记展评,评出班级优秀读书笔记,颁发班级读书标志。并在班级进行公开展示,便于学生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读书笔记。
4、手抄报展评
手抄报是课外阅读积累的另一个途径。每月要围绕读书办一份别开生面的手抄报,内容可以是新书推荐,可以是精彩文章选段,也可以是书中人物谩评,或者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心得,图文并茂,让手抄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读书收获的平台。读后习作交流课将读与写紧密的结合起来,教师要要求学生及时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也可以让学生随便将自己在近期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预定每周至少要有一篇日记,并定期进行班级优秀日记评比,使学生的读与写得到同步提高。
此外,结合学校开展的如“快乐读书节”“演讲比赛”“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等活动,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体味读书的喜悦,巩固学生读书成果。
五、评价的方式
(一)评价的项目:
学生的“课外阅读”评定从“态度”、“习惯”、“阅读量”、“积累与运用”四个方面进行。用积分法进行评分。每个月形成性评价一次,登记分数;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成绩参与期末总评,占语文科总评的10%。
(二)评价方法:
1、日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读书卡”,读书卡上,家长每天在卡上签名、写时间,组长检查,做好记录,各小组组长互相抽查,评出每日最佳读
书小组,该小组在教室中的“读书榜”上,得到一枚小组喜欢的小标志,小组成员在“读书卡”可以得到1分。
2、周评价:每周填写小学生“课外阅读”摘录卡2张,优秀者可以得到2分;读书笔记2页,优秀者得2分,老师进行检查。背诵优秀诗文2篇,可以得到2分。各项超额完成每周双份任务的,可以每项多加1分。每两周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会”,优秀者可以加1分。每周一篇优秀日记,加1分。
一周内,读书卡上积5分以上,摘录卡积2分,读书笔记积2分,背诵优秀诗文积2分,“读书交流会”积1分,优秀习作积1分,共计积13分以上者,可以得到“读书章”一枚。
3、月评价:每月填写小学生“课外阅读”月登记卡最后一项,填写认真积1分。每人办一份手抄报,每月评选一次优秀“小主编”,颁发“小主编”名片;同时设有“最佳创意奖”“最受欢迎文章奖”和“最佳版面设计奖”等。获奖作品除了张贴于专门为读书开设的长廊内,优秀者可以积2分。
一月内,月登记卡积1分,积4个“读书章”,手抄报积2分,阅读考级成绩优秀,可以被评为“阅读小能手”。在剩下的同学中评出5名读书进步快的同学。
4、学期评价:根据每月的“阅读小能手”的积分,评出“阅读之星”,参与学校图书的选购。
主要篇目:
1、盘古开天„„„..(中国)
2、女娲造人„„„(中国)
3、女娲补天„„„.(中国)
4、神农尝百草„„(中国)
5、黄帝战蚩尤„„.(中国)
6、仓颉造字„„.(中国)
7、共工怒触不周山„„.(中国)
8、大禹治水„„„.(中国)
9、牛郎织女„„„.(中国)
10、钟馗捉鬼„„„.(中国)
11、后羿射日的故事„„.(中国)
12、嫦娥奔月„„.(中国)
选读书目(20本)
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邶笪钟编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2、《三毛流浪记》张乐平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3、《严文井童话选》严文井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版
4、《稻草人》和其他童话叶圣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
年版
5、《小兵张嘎》徐光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月版
6、《三寄小读者》冰心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版
7、《皮皮鲁传》郑渊洁学苑出版社1995年版
8、《乌丢丢的奇遇》金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
9、《我要做个好孩子》黄蓓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0、《糊涂大头鬼》管家琪浙江少儿出版社2001年版
11、《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杨红樱作家出版社2003年4月版
12、《普希金童话》(俄)普希金著,亢甫,正成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13、《丛林传奇》(英)吉卜林著,徐朴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
14、《科学家故事100个》叶永烈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版
15、《中外探险故事精选》伊明选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16、《科学王国里的故事》王会等主编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17、《与鸟儿一起飞翔》郑作新著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18、《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法)蒂皮.德格雷,黄天源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9、《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集》杨鹏、刘道远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文化教育
20、《中国民间故事》宣仁选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
21、《上下五千年》林汉达曹余章著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
22、《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董宏猷21世纪出版社1997年版
2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著 李汉昭译 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三篇:一年级二班班级读书计划
一年级二班班级读书计划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课外书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他们看到一个魅力无穷的大千世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体验:读书,是快乐的!
一、指导思想
一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阅读教学还很薄弱,但适当地提前渗透一些阅读方法、阅读书籍还是很有必要的。阅读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提高听话、说话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喜爱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通过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欣赏能力。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构想
(一)制定班级读书计划
1.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读书计划
2.学生准备好一学期要读的书。(读书三本以上)
(二)营造一个书香班级
1.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每天做到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2.要求每个同学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走进教室就看书。
(三)建立“班级图书角”
学生每人至少带两本图书。由学生自己选出图书管理员,并制定借阅制度。
(四)开展“故事会”
1.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必读三本书以上,并会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到班上讲给大家听。
2.每天的晨读背诵经典读物,也可以背一首新学的古诗或诗歌。
(五)让背书与游戏结合1.背书的同时,同学和其他同学对对拍手背,做这些游戏可利用课间活动的时间。
2.鼓励自己发明游戏背诵的方法。
(六)开展“我和父母共读书”活动
利用校讯通,把一些家长好的做法介绍给他们听,让家长懂得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儿童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七)换一本书,交一个友
鼓励小朋友们好书要相互交换看,好书共分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不仅读到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借别人的书,一定注意爱护。
(八)评比“读书好儿童”
1.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或背书任务的,奖励一颗星。
2.自己在家读的书完成3本以上的(需有家长的签字),可以评为班级“读书好儿童”。
四、读书内容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
五、推荐阅读:
《爱心树》(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
《长袜子皮皮》(瑞典)阿斯特丽德.林格伦
《爷爷一定有办法》 菲比.吉尔曼
《没头脑和不高兴》 任溶溶
《木偶奇偶记》(意)卡洛.科洛迪
《魔法师的帽子》(芬兰)托芙.扬松
《小故事大道理》
《格林童话》
《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
《伊索寓言》
《哈佛家训》
有书就有希望,读书就有幸福,生活里没有书,就好像没有阳光。愿学生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的翱翔,汲取到更多的知识!愿书伴着每一位学生幸福、愉快地成长。
第四篇:四年级二班读书计划
四年二班阅读计划
王文超
一、指导思想
四年二班积极响应学校“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的倡议,以学校书香校园行动计划为指导,以“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为读书活动主题,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以期待师生共同成长、教学相长。
二、活动口号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三、活动目标
1、做好图书推荐工作。依据读书活动的要求,结合实际,为本班同学推荐一批好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动学生借阅、传阅、网上阅读、有条件的家庭自己购买等,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教师的指导要建立在共同阅读的基础上,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使学生在读书中增长知识,明理懂事、陶冶情操,享受成长,学会做人、处事、交往,从而在班级、年级内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文化氛围。
3、把读书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4、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按照计划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开展校级“读书考级”活动、写阅读积累卡,读后感卡等,多角度地开展读书活动。
四、活动要求
1、充实更新班级图书角,专门配备班级图书管理员,定期组织向学校图书室借取图书,并负责班级图书的出借、归还等工作。
2、上好每周的阅读课,组织好班级午间的阅读活动。
3、养成阅读好习惯,做好阅读积累和阅读感悟,评选“读书之星”。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
4、创设环境,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布置好教室的展示栏和教室外墙的阅读墙报等。
5、进行考评,不断提高。
五、推荐书目
针对四年级的读书能力,制定本学期必读的书目:
1、《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2、《鲁滨孙漂流记》
3、《我要做个好孩子》
第五篇:四年级班级读书计划
四年级班级读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倡导“新教育”实验,响应学校的课题“营造书香校园”,努力营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大家的读书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浓浓的书香洋溢整个班级,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故我们四(4)班在班级内也要“营造书香班级”。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个人情操、社会情操。让孩子与书结缘,丰满人生。
二、活动措施:
(一)环境的营造:
1、黑板报的布置。发动孩子到课外去搜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写在画纸上贴在教室里的黑板报上,栏目专题为露一首,每两周更换一次(按小组轮流),让孩子们体会读书使人快乐、读书使人聪明。另外摘抄古诗词,粘贴在名文诵读这一栏目,并且在黑板报上张贴学生写的读书心得。班主任每两周推荐一些好书,把简要的内容贴于黑板报上,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推荐。
2、设立图书角。在教室的后墙角设立一个图书角,每个学生至少带来一本书,使图书角都有一定数量的书籍,再由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后供学生借阅。通过开展“献一本看多本”的活动,可供学生丰富阅读。
3、开展交换活动。班级的同学与同学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教师本学期向学生推荐两本好书,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这学期我班将阅读《弟子规》、《窗边的小豆豆》
(二)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1、每周二下午的活动课作为阅读课。教师精心设计课外阅读指导课,包括整本书的推荐,也包括一篇美文的阅读,使课上在点子上,能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对你推荐的读物不看不快,对你推荐的美文心领神会。
2、每天早到的时间是美文诵读的时间,诵读古诗、美文、同步阅读。
3、每天中午12:00——12:45定为自由读书读报活动时间。回家以后,每天自觉看书30分钟。
(三)教给良好读书习惯。
1、勤查字典。鼓励孩子遇到生字时能“咬住不放”,勤查字典,不光要知道字音,还要了解一下字意,把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
2、快乐积累。我们提倡学生在看书时养成摘录好词佳句的好习惯。每位学生自制一本美词佳句本,每天摘录几个好词或几句好话,并和家长交流5分钟。周五——周日这三个晚上,抽一个晚上作一次简易的读书笔记,内容包括:书名:《 》;摘录:好词好句或好段;阅读感受:……
3、做好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对不同的读物能采用不同的方法。(诵读、默读、跳读、浏览
(四)加强阅读评比。
1、制作一份阅读评价表,请家长合作把学生一周来的阅读情况进行周评,然后于星期一早上交给老师进行批阅,对达到三颗星的学生发给学习“我最棒”标志,并把每一位学生一周阅读情况展示在“千里之行,始于读书”的班级评价表中,以供互相学习,进取。
2、定期开展班级读书活动,组织朗诵、故事赛,每学期评出一名“阅读之星”,颁发奖状。
(五)积极推进亲子阅读。
1、加强宣传,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改变过去“读野书”的传统观念,能积极配合教师督促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2、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探讨书本中的一个话题。
3、指导家长选择图书,向家长传授和探讨家教读书经,让家庭生活因为有了“亲子共读”而洋溢温馨和活力。
三、活动时间: 2013年3月到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