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下册《那树》教学反思
重鉴赏与探究,学出语文味儿
——公开课《那树》教学反思
在这次市级常态课展示活动中,我做了一节九年级散文《那树》的研究课。走下讲台,回顾这一节课,有些感想,期望与同行共同分享。这节课是起始课,内容是散文的欣赏与写法探究。在授课之前,我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一番研究,发现文章中的可挖点还是很多的,那么如何在课堂短短的45分钟内强化教学效果,是我在备课过程中考虑最多的问题。散文阅读最重要的莫过于赏析美感和探究写法,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也就从这两方面展开。把作者简介、疏通文字、初读课文、把握大意这类问题放在预习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其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检测,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能突显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在阅读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因而对本课我不是采用常用的阅读方式,而是采用互动性阅读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借助这样一种开放型的阅读活动,激起学生身上的文化素养与文本这间的碰撞,促进学生实现文化的构建和再建。
这篇文章的处于九年级第三单元,这个单元以“生命”为主题,王鼎钧“那树”通过描写那树,含蓄地表达对自然界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因此,处理教材时我将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共同探讨人类文明和自然冲突的话题。
在引导学生感知老树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托物寓意的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了两个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那树的故事。此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只要学生能够答出大致内容就得到了本环节的目的。以课堂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类似目标的达成,就完全可以交由学生独立处理。
(2)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说说,那是一棵________的树。这里由于学生的注意点比较分散,所以在引导学生思考前,划定了文章一至五小节的思考范围,加强了课堂实效性。此环节涉及的问题比较零散,涉及的知识点有:排比句的表达作用,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作用,典型动词的表达作用,等等。期间时刻注意让学生进入文本,体验文本内涵,以朗读带理解,通过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美感。其中写到大树给人类贡献了浓荫这一内容,里面有个动词——“吸”用的非常生动,这里让学生做“吸”的表情和动作,加强了学生对内容的体验,符合体验式教学的精神,收效明显。
在探究文章打动人心的奥秘,品析鉴赏本文的哲理美、修辞美,感受悲剧色彩,深层体会王鼎钧散文的艺术魅力这一主要环节。采用了类似的方式,以人类残忍对待老树的描写为主线带动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字的魅力,以及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进行充分的理解。
整个过程中,我既作为一个普通的阅读者参与,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并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进行交流,借助集体的智慧,进一步修正、完善和发展,并实现成果共赏。这一环节,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对他人的观点的“审查----扬弃----再建”,即文化的构建过程。让学生用胆识、智慧、心血和汗水创造一个绿树葱茏的明天。
在主题升华的部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这样就使学生又从文本中走出,进而去思考更广泛、更深刻的问题。以期达到课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之处,有些细节的问题,没有点破、抓死,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把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尤其要注意。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下册《那树》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那树》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知 识 , 技 能 , 情 感 态 度、价 值 观)
1.知识与技能
(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
(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
(3)能够理清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并进行概括。
(4)理解文章主旨。
(5)理解文章的创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浓重的悲剧感;研读重点片段。
(2)小组探究,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3)合作探究,对文章的写作目的形成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文明进步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增强保护美好生活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
1、城市发展图片;
2、环境破坏图片。谈话导入:2001-2013年之间,南美洲有1680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消失不见。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在一点点的吞噬地球上宝贵的绿色。引入文章。
1、预习准备: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课堂交流:
1、介绍自己查阅到的关于作者王鼎钧的资料。
2、梳理生字词。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2、师友互助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1、细读文章,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2、人们为什么要砍伐这棵树?你认为应该砍掉吗?
学生朗读文章。
1、研读文章前半部分,理解这棵树带来的历史感,以及对人们的城市生活的改变。
2、理解后半部分文字。说说自己的看法和依据。
对文章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3、对比探究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
1、《三棵树》《那树》两篇文章的主旨是否相同?
2、两文语言有何不同?
(苏文抒情外露,情感深挚;王文含蓄委婉,语言富有诗意。)
学生回顾,比较,交流。
(参考:两文都涉及了城市建设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问题,苏文还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童年生活的追寻;王文还批判了人们的自私、冷漠。)
对比探究,理解文章的不同特色。
4、分层提高
教师引导探究:文章中有许多句子的表达极为特别,试找到一处做简单的评析。
学生自读寻找、评价。
学生交流。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5、归纳总结
说说读了这两篇文章后自己的看法。
学生自由谈论。
6、拓展提高
1、资料见后。
读一读,从普通民众、林业工作者身份出发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写给市长的一封信》谈谈自己对城市绿化的建议。
学生交流、习作。
培养学生对身边社会问题的关注。
三、板书
深沉稳健 生命力强
自然古朴 无私奉献
向往人与自然
抗台风 带来阴凉清净 是鸟儿的栖身之所 和谐相处的生活
那树 为情侣带来温馨 滋润泥土 让人们避雨 尊重生命 保护自然
醉酒出事-锯倒树身-蚂蚁搬家-挖树根、平路面
四、反思
第三篇:《那树》教学反思
《那树》教学反思 普兰店市第三十四中学 徐大宽
本节课着重训练学生“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的能力,课上学生思维积极,注意力比较集中,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用三个关键词语贯穿全文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三个词语即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暗示了“那树”早期、近期和现实的命运,“佝偻”是早期“那树”留给人们的容貌; “引颈受戮”是近期“那树”悲惨命运的写照; “周道如砥”是现时“那树”的灰飞烟灭;
选择这三个关键词由理解它们的语境义入手,生发出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完善那树的形象,课堂结构清晰,流畅。
不足的是对“周道如砥”这个词的理解稍显浮浅,这也影响了对文章主题的挖掘。
文章的主题似乎仅仅停留在要保护环境这一层面上了,对都市文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矛盾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作家王鼎均说:“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不是否定文明!”这一点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理解“周道如砥”这个词时可以在第三个问题前这样增设这样两个问题:人类追求“周道如砥”有没有错?为了达到“周道如砥”的目的杀死了“那树”值不值得?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三个词基本上都是由理解语境义入手进而生发出一系列问题,显得程式化,可以尝试着二三两个词让学生自己提问,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自问自答自评,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贵多思,学贵多问。
第四篇:那树反思
——《那树》教学反思
龙华新区民治中学
肖慧敏
3月16日,在余映潮工作室第二次培训活动在中,我执教台湾作家王鼎钧先生的《那树》。课后,余映潮老师给予了一针见血的批评意见,认为这是就课文问课文、碎问碎答的一堂课,而这也是在语文教学界已存在多年的普遍弊病。余老师的话让人警醒,反思。
先说说我这节课的设计及教学过程。经反复研读,我发现《那树》通过写一棵常年造福于人类的大树最终被“屠杀”的故事,揭示了现代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与攻伐,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的深层思考,是一篇主题非常深刻的散文。而文本本身极具张力,文字颇值得玩味,多处有呼应、对照,那树给我们的启示,就暗含在字里行间。值得教的东西有很多,而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呢?经反复思量,我决定在进行简单的字词积累后,从题目《那树》入手,引发学生思考三个主问题:那是一棵怎样的树?那树的命运如何?作者写那树要表达什么?以此带动同学们对文章内容及主题的理解和赏析。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自然体会整体把握、关注细节、品词析句、揣摩玩味的文本细读之法。而在具体执教过程中,课堂组织存在明显问题,学生回答跟不上,而我又过于急躁,不停地追问、启发,一节课下来,我自己也有一种碎问过多、强拽着学生走的感觉。
在评课环节,余老师主要给了这样的批评意见:
一、应确保字词教学的量。本文的美词美句太多,很有让学生学习和积累的价值。
二、应有训练意识。本节课碎问碎答、不管年龄特点,设计的问题没有难度,全是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回答的内容,没有达到训练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应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品析能力。如第10段,为什么要写蚂蚁?为什么要写扫地的大妈们?这是文章浓墨重彩的一笔,应进行作用分析。
接着,余老师给出了以下创新教学设计方案:
在进行充分的字词积累后,设置三个教学活动板块:赞叹地说、生动地写、深沉地品。第一个板块,赞叹地说:“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通过学生的朗读和品析,把树的形象和命运描述出来;第二个板块,生动地写:写树之哀歌,即学用课文语言,写一段话,而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第三个板块,深沉地品:聚焦第10段,品析词句中的情,分析写蚂蚁国和清道妇的作用,这是文章的神来之笔。
仔细琢磨余老师的批评意见,再对比我和余老师的教学设计,我发现我的课堂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我着眼于“教课文”而不是“用课文教”,只关注文本基本内涵的分析教学,不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与学用能力的培养,不关注学生的集体技能训练。
这是一种陈旧的教学习惯。长期以来,我们认为阅读教学就是课文分析的教学,就是读懂课文的教学,就是解读提问式的教学,却鲜少去反思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即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浅薄,同时课堂上又没有给学生静学静思静写的集体训练时间,师生的互动很难顺畅深入,很容易将原本灵动多姿的教学过程变为单一的琐碎答问活动,造成处处提问、不断追问、碎问碎答、碎问碎读的现象,师生的对话缺乏思维流量和知识含量,一堂课下来学生所得其实极其有限。
余老师则不同。这种不同首先源自于他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及对语文课程教学任务的深刻思考。
2011年版新课标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余老师认为:“这些阐释语文课程特点的文字,准确而简洁地表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种定位将影响语文教学格局的重大变化:从讲解、品析为主转向语言学用为主。尽管目前我们几乎看不到这种变化,但这种变化迟早会到来。”因此,余老师说:“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将力量与智慧向语言文字学习运用的教学倾斜。”
为此,余老师身体力行,经常尝试、创造全新的语言学用课型。而余老师给出的《那树》的创新设计就很能体现他的语言学用课型的特点:
首先,充分利用丰富的课文资源,给学生进行“美词美句”的集合积累训练。这是课文集美、基础知识方面的语言学用训练;
接着,设置三大教学板块,其中第一个板块,赞叹地说:“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通过学生的朗读和品析,把树的形象和命运描述出来,这是进行文意概括、主体形象感知评价的语言学用训练;
第二个板块,生动地写:写树之哀歌,即学用课文语言,写一段话,而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这是进行静思静写、自由写话的语言学用训练;
第三个板块,深沉地品:聚焦第10段,品析词句中的情,分析写蚂蚁国和清道妇的作用,这是进行语言品味、文学手法赏析的语言学用训练。
整个教学过程是用板块式教学连缀而成的,体现了教师精心地研读教材,优化整合课文内容,提炼合宜的教学的内容的高超的教材处理水平。同时由于板块的有机划分,教学流程清晰并相对独立,注重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从而充分地进行活动,注重集体静思静写,读写说结合,让全体学生切切实实地在大量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训练。看完这个创新设计后,我不禁感叹:如果教师都有这种高超的处理教材利用教材的能力,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长期接受这种语言学用的训练,课堂何愁不高效,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何愁不大幅提高呢?!
《那树》的教学设计只是让我们窥得了余老师语言学用课型训练的一角。
除此之外,余老师常常有变化地设计这样一些“语言学用”习练活动:故事复述、朗读体味、诗文读背、短语学用、成语接龙、句式写作、段式学用、补写续写、语言品味、课文集美、古诗改写、想象创编、读后随感、作品评论等。现再举几例:
课文集句。如《珍珠鸟》的教学,用“集句”的方法描写小小珍珠鸟: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红嘴红脚,银灰色的眼睑,灰蓝色的毛,后背有着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
段式学用。如《观舞记》的教学,请同学们学用下面段式写“欢迎词”:
北京的早春,找不到像她们的南印度故乡那样的丰满芬芳的花朵,我们只能学她们的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充满诗意的说法:让我们将我们一颗颗的赞叹感谢的心,像一朵朵的红花似的穿成花串,献给她们挂在胸前,带回到印度人民那里去,感谢他们的友谊和热情,感谢他们把拉克希曼姐妹送来的盛意!
内容替换。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教学,请同学们再写一个点题段:
这则寓言讽刺那些自以为胜过别人其实远不如别人的人。要想真正获得人们的尊敬,就不要贪慕虚荣,妄自尊大。一心只想着自己的身价,想着自己受到多大的尊重,希望人家特别尊重自己,是一种虚荣心。短短的篇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盲目的自高自大者的形象。
读后随感。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学,学生写微型读后感:
生活严酷的考验,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生活给予我们的磨难与痛苦,也许是我们特有的财富。在失意的时候,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让我们拾起勇气,对生活微笑,然后奋勇前行。
„„
这次的培训收获很大,感谢余老师!他让我认识到了改变旧有的教学习惯的紧迫性,让我感受到关注语言学用是破除“碎问碎答”沉疴的良方,我们很有必要深化对“语言学用”教学的研究。要克服碎问,使教学从感性走向理性,实现“经验教学”走向“有效教学”,路还很长,但至少我们已有所认识,并将付诸行动。
第五篇: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那树教案
10《那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那树的形象,理解那树的价值、品质。
2、赏析文章凝练而深刻的语言,掌握句子赏析的方法。
3、正确认识现代文明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文章凝练而深刻的语言,掌握句子赏析的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走进那树 课前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佝偻、坚固 总结赏析句子指导:a修辞方法
三、研读课文,探究命运
1、那树遭遇了什么命运?——引颈受戮
2、圈画那树被屠杀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并进行赏析品味。总结赏析句子指导:b词语
四、深读课文,领悟主题
1、那树消失后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周道如砥
2、那树的死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五、作业练习,巩固学法
选择文中至少三个句子进行赏析,用上赏析句子的方法
板书设计:
周
那 佝偻 坚固 道 赏析句子
{ ? 修辞、词语 树 引颈受戮 如 内容
砥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