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树教学反思
《那树》这篇散文写了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用形象打动人心。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教学本文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感知老树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体会托物寓意的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另外,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增强环保意识。最后,我用田震一首《好大一棵树》歌结束本节课,在歌词中再次感受那树的精神魅力,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总的来说,整节课效果不错,但是,课后我再仔细斟酌,发现有以下不足之处.第一 就是品味与欣赏这个环节,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文中有很多富有感染力的 句子,比如“绿着生,绿着死”“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等,这些平淡语言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可以感受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品性,更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宝贵的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这些对培养学生对散文的语感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这个环节我没有很好的把握,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有很多富有感染力的句子,学生自己很少有能够自己去发现和品味的,而是我是赶着学生发现的,或是我代替学生发现的。第二 教师的点评不到位
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再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当然不是。我认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现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我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现是精彩的,我的点评却显得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现。课后,我想,教师的点评是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发展:延伸式的点评;问题式的点评;归纳式的点评;指摘式的点评。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平时苦练。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注重这方面的学习和钻研。这次讲课,使我对语文教学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一节课,百样讲,但学生的接受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他们想学的,使学生对语文学科提高兴趣,每节课、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第二篇:《那树》教学反思
《那树》教学反思
《那树》教学反思1
通过充分的备课和制作精美的课件,我信心十足的展示了《那树》的教学过程,讲过课之后,和同事们共同讨论,这时我才发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有些是我从来都没有考虑到的。
有的同事说导语有些短,没有调动学生的情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跟着的字词检查更使学生的注意力松弛;学习目标在大屏幕上展示的时间过短,学生不能认真朗读和思考,有些流于形式,尤其是第二个目标,2、过程与方法:
(1)多种教学法相结合,以读为主,在读的基础上突破悟这一难关。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意蕴。
(2)倡导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乐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快乐学习,尊重阅读个性。达到知识互补和提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本次教学中并没有真正的实现,课上仅仅进行了范读、速读、指名朗读、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在学生自主、个性阅读这个方面受时间限制发挥得不够。
对于学生回答的有些答案我没有给予明确的肯定或否定,例如“倒霉的一棵树”这不符合答题的要求,这只是提到树的命运而非品质,我应该给出明确的.回答;蚂蚁和树告别时的对话,作为蚂蚁一方的同学根本没有同情的感觉,而是定格在表演,说明学生没有做到人文对话,本节课的教学没有达到感动学生内心世界的效果。
“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做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一个深入的探讨。
根据同事们提出的意见,我做的修改有:1、学生朗读时,我加强了朗读指导。(缓慢、沉重的语气及重音)2、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强化个性阅读,给够学生表达的时间。3、把语文教学进行延伸,课后作业改在课上来完成,并要求学生联系周边的生活环境来谈感受,提对策,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主旨,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每上完一堂课,回头反思,总会发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每次反思,都会有一些收获。
《那树》教学反思2
《那树》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含蓄而深刻的散文。它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的深厚感情和对它最终被伐的深切痛惜,表达了对都市文明发展利弊的`深层思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慨和忧虑。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客观地叙述大树的故事,用词达意尽量节制而含蓄,意味深长。读者稍加品味,便可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上课时采用下列阅读策略:朗读──整体感知;默读──了解行文顺序;跳读──发现精彩片断;精读──探究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层次的内涵;品读──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朗读方法的指导很有必要,也要求到位。不然的话,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感把握可能就不那么顺利,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深入,也就更不可能个性化、多角度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那树》教学反思3
《那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名作。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思维能力,对人生有一定的独特见解。但因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阅读作品易停留在表面,很难体会到文字背后深邃的哲思。所以,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味语言,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美和深邃内涵,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
本课教学其亮点表现在:
①重视朗读的语气和语调,切中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朗读方法的指导很有必要,也很到位。不然的话,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感把握可能就不那么顺利,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深入,也就更不可能个性化、多角度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②品味语言是这节课的`主旋律,这一构思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落脚点,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认识,使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
③无论是从学习方式、课堂气氛、理解深度,还是从个性张扬来看,“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既鼓励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又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教学阶段,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简洁有效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其发言也甚是精彩。
④由整体把握转移到品读重点段落,教学的层次感很强。赏析重点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了深度。
《那树》教学反思4
《那树》作者以形象和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那树的生命历程,尤其它的“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深深的震撼我们,“绿”成为了学习这篇课文的牵引线,因此通过把握树的“绿”力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认识自然方面都有收获,下面略说最为突出的亮点:
亮点一:简化教学线条。
将教学的过程学生主要活动首先读文,感知形象;其次赏段,精妙笔法;再次写句,表达心声三大版块,每个版块又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实现各目标的方法。可以说,设计思路自然流畅,教学线条明朗,由整体把握转移到品读重点段落,教学的层次感很强。
亮点二:注重选点训练。
每个版块都有个训练点,第一个训练点是培养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的能力。第二个训练点是培养学生“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和“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整体设计来说由面到点去注重进行扎实有效的课堂能力训练,教学设计以问题情境为主,问题的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这节课的主旋律是品味语言,因此设计主问题“品品短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这一主问题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落脚点,通过品“咬下去,嚼碎”“一声又一声,像严重的哮喘病”等短句更好的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树被屠杀的痛苦,人的无情,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了深度,并更好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认识,使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
《那树》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对本文的深层挖掘能力,重新认识生命及人与周围生物的关系等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在于理解老树的命运。
2、难点在于从老树的命运中挖掘作者更深刻的意图。
【教学设想】
教师试图从老树的特点、功用入手,探究老树的`命运,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辅助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那树》教学反思6
这篇散文写了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用形象打动人心。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教学本文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感知老树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体会托物寓意的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另外,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增强环保意识。最后,我用田震一首《好大一棵树》歌结束本节课,在歌词中再次感受那树的精神魅力,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总的来说,整节课效果不错,但是,课后我再仔细斟酌,发现有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就是品味与欣赏这个环节,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
文中有很多富有感染力的'句子,比如“绿着生,绿着死”“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等,这些平淡语言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可以感受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品性,更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宝贵的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这些对培养学生对散文的语感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这个环节我没有很好的把握,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有很多富有感染力的句子,学生自己很少有能够自己去发现和品味的,而是我是赶着学生发现的,或是我代替学生发现的。
第二,教师的点评不到位。
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再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当然不是。我认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现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我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现是精彩的,我的点评却显得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现。课后,我想,教师的点评是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发展:延伸式的点评;问题式的点评;归纳式的点评;指摘式的点评。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平时苦练。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注重这方面的学习和钻研。
这次讲课,使我对语文教学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一节课,百样讲,但学生的接受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他们想学的,使学生对语文学科提高兴趣,每节课、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看了周老师的教学反思,我找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同时周老师的几句话让我感触很深:“我是赶着学生发现的,或是我代替学生发现的。”想想自己课堂上不也经常干这事吗?!“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平时苦练”说得很好!要想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每节课、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师就得下苦功!
《那树》教学反思7
今天走进的王鼎钧所写的《那树》,地点是在多媒体教室。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想用一句话来写这堂课:非常出色的教学设计,比较沉闷的课堂气氛。
之所以说设计比较出色,是因为整个教学流程浑然一体,从导入到研读再到探究到最后的拓展延伸,一气呵成,尤其是过渡更是衔接得天衣无缝,极为自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感情由平静到激昂到理智,情绪能很好地感染学生,这得益于情境的有效的营造,如导入的MP3《好大一棵树》,配乐朗读,关于中国建国初期因为强权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图片……这些不仅感染了学生,也深深感染了我自己,所以整个教学过程的情感氛围相当浓;教学的过程中对目标的贯彻也较为到位,包括对树形象的把握及人类各种行为的点评。
之所以说沉闷的'课堂气氛,是因为在教学的拓展这一环节没有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即对人类破坏古代文明等更多行为没有拓展出学生的知识储备;在“你对安庆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有可建议”也没有让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使后来的气氛没有被激发出来。
《那树》教学反思8
通过充分的备课,我展示了《那树》的教学过程,讲过课之后,和同事们共同讨论,这时我才发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课堂活动形态和活动内容的不协调。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处理那棵树?小组讨论,写下来,请发言人来发言”。这个环节设计的本意在于:学生在对文章主旨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加入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理解,进而做到自我的发现。然而,小组讨论的形式,主要是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使问题的解决更全面,更深入的过程。而此时,学生对老树被杀一事,已经有了很感性的自己的理解,其实“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这个问题应该是指向个人的,这是一个学生个人对文本阐发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后来的书写也多表达了个人的意见。
2、学生发现以后教师的点评不到位。
在发现的课堂上,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在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当然不是。我以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现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教师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现是精彩的,教师的点评却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现。事后,我想,教师的点评是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发展:延伸式的'点评;问题式的点评;归纳式的点评;指摘式的点评。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平时苦练。
在这堂课上,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学生发现的时间不够;比如:有的地方有教师赶着学生发现的,或教师代替学生发现的。
这次讲课,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一节课,百样讲,但学生的接受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他们想学的,做他们爱做的,使学生对
语文学科提高兴趣,每节课、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那树》教学反思9
二、检查预习
1、生字注音。
2、解释词语。
三、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四、朗读课文,学生思考(缓慢、沉重)
1、请你概述一下那棵树的故事。
2、请你以那是一棵的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那树的品质。
五、讨论
明确:无私奉献、忍辱负重,胸怀豁达、善良、默默无闻、坚固顽强、非常可怜,为什么?
师:刚才,谈到大树的品质,树是自然界中的强者,也是人类的朋友,给人类送来绿荫,但人是世界的主宰,所有的生命都要为人类让步,当高楼林立,文明高度发展时,大树成为最大的障碍时,人类宣判了它的死刑,品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并思考。
六、品味欣赏(讨论)
1、请用直线划出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好?
明确:哪些事物代表人类文明:柏油路
哪些词用的好:一里一里铺,架,挨。
为什么好?
叠词,表现人类文明发展迅速。分析:挨、排排(密、发展迅速)
朗读时注意什么?(重读)学生齐读练习。
文明的发展如此迅猛,那树是难逃浩劫了,下面看一看那树的命运。
2、请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三处。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树的同情、对人的做法憎恶)
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在作者笔下人类非常残忍,用咬、嚼这些词,对人类恶狠狠的描写之外,作者把伐木工人称为刽子手,而对树充满无限同情,你怎样体会到的?作者在写树时,只把它当做一棵植物来写吗?读出相关语句(大头颅、踝骨、动脉、静脉)。
学生练习读──评价。
读的很有感情,作者的笔下那树也是感情丰富的,它提前通知了寄生蚂蚁使它们逃离灾难,同位合作。准备。
3、想象一下蚂蚁和那树告别时它们会互相倾诉些什么?
交流学生表达。
4、这么一棵有灵性的大树,难道就不能与我们人类和平共处吗?死亡、消失是它的唯一结局吗?请大家思考。
你是交通专家你将如何处置那棵树?
改道、移栽、修转盘、建设旅游景区。
小结: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谁是谁非难有定论,确实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冲突作为一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人类在享受文明带来的种种方便与舒适的同时越来越意识到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它盖起了高楼大厦,却毁掉了莽莽森林,它为我们提供了化工原料和电子产品,却带走了昔日的山清水秀,牛羊遍野。从在文明与自然之间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七、练习
请以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为话题,写一篇练笔,题材不限。
八、结语
我们可以把这节课对文明与自然的思考写下来,同学们,人类是善于思考的,充满智慧的,我希望我们人类能够找到一条万全之策,让人类的文明之花在充满生机的绿色星球上绚烂开放。
【教学反思】
通过充分的备课和制作精美的课件,我信心十足的展示了《那树》的教学过程,讲过课之后,和同事们共同讨论,这时我才发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有些是我从来都没有考虑到的。
有的同事说导语有些短,没有调动学生的情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跟着的字词检查更使学生的注意力松弛;学习目标在大屏幕上展示的时间过短,学生不能认真朗读和思考,有些流于形式,尤其是第二个目标,在本次教学中并没有真正的实现,课上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几条建议,而是放在了课后的作业中来完成,使这节课不完整。
有的同事说学生找错字的时间过长,对于学生回答的答案我没有给予明确的肯定或否定,例如倒霉的一棵树这不符合答题的要求,这只是提到树的命运而非品质,我应该给出明确的回答;蚂蚁和树告别时的对话,作为蚂蚁一方的同学根本没有同情的感觉,而是定格在表演,说明学生没有做到人文对话,本节课的教学没有达到感动学生内心世界的效果。
又有的同事指出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做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一个深入的探讨;课堂气氛不活跃。
根据同事们提出的意见,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删去啰嗦的内容,加上了必要的环节,进行了第二次试讲。我做的`修改有:
1、学生朗读时,我加强了朗读指导。(缓慢、沉重的语气及重音)
2、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3、把语文教学进行延伸,课后作业改在课上来完成,并要求学生联系周边的生活环境来写。
4、运用优美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通过改进,第二次讲课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更加完善、流畅。但是,一节课永远也不会十全十美,通过评课讨论,再一次指出了这节课的进步和不足:注重学生的朗读,并进行朗读指导;学生合作的环节也渐渐成熟;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落实到位;能联系周边环境来谈本文主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语言上的衔接比上次有了进步。但其中还有许多不足要改进:
例如教学目标过于笼统,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进行细化点明;学生对作者的感情的理解不够深入,有些武断;学习方式上教师还是居于主体地位,牵着学生走,学生缺少探究精神,自主学习环节欠缺,应该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才是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缺少板书设计,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不能完全摒弃原来的教学手段,而板书是一节课的灵魂,所以板书必不可少;音乐的选择上有些不妥,在结尾时如果配上《好大一棵树》,相信会使学生在音乐声中引起共鸣。
我想,如果我把大家提出的建议和自己的教学感受融合到课堂中进行第三次讲课,一定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会真正的走进课文,走进那棵树,走进大自然。
这次讲课,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一节课,百样讲,但学生的接受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他们想学的,做他们爱做的,使学生对语文学科提高兴趣,每节课、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那么,接下来我就谈谈本次讲课给我的最大启示: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五年的教学生活并没有使我从内心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重要性,我一直遗传着我的老师教我学习的方法,并且牢牢记在心中,应用于教学。尽管参加了教改培训,但我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总是我站在讲台上来讲,学生在座位上听,延续那种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由我带着少数优秀学生学习。我就是认为学生把老师说的重点都会背了,考试时就没问题了,而且仅仅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学习,结果是导致很多学生厌学,甚至辍学,一部分优秀学生也是学习疲劳,毫无兴趣而言,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更加严厉,那么恶性循环就开始形成了。
通过这次讲课使我认识到,要想使学生把这一科学好,首先要让学生爱学这一科。能让学生主动的努力的学,我们为什么非要自己生气挨累逼着学生学呢?看来教学方法非变不可。记得以前上课,我问学生问题,学生也不回答,提示了还是不说,最后只能是我一个人唱独角戏,现在想起来,我讲的都不是学生想学的,他们怎能爱听呢?而本次讲课尽管还不成熟,但学生却明显的有了兴趣,从学生的目光中,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上看,这是以前从未见过的。这就让我深深的感到,如果我再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不给孩子充分展示的空间,迟早有一天我会被赶下这个讲台。所以我打算先从学习的主体性上转变,我要了解学生想学什么,对什么有兴趣,在学生学习方法上也尝试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老师全权代劳。而关于语文学科的价值,以前我的认识也不太完整,经常忽视情感教育,认为那与考试无关,而通过这次讲《那树》,我看到了学生内心掸去灰尘后的纯真,我想这颗无邪的童心如果不经常吹到春风,也终会笼上厚厚的灰尘。
《那树》教学反思10
《那树》的教学重点是训练学生“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的能力,课上学生思维积极,注意力比较集中,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用三个关键词语贯穿全文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三个词语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暗示了“那树”早期、近期和现实的命运,“佝偻”是早期“那树”留给人们的容貌,“引颈受戮”是近期“那树”悲惨命运的写照,“周道如砥”是现时“那树 ”的灰飞烟灭,选择这三个关键词由理解它们的语境义入手,生发出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完善那树的形象,课堂结构清晰,流畅。本文的主题是重点引导学生对都市文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矛盾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在理解“周道如砥”这个词时可以在第三个问题前这样增设这样两个问题:人类追求“周道如砥”有没有错?为了达到“周道如砥”的目的杀死了“那树”值不值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三个词基本上都是由理解语境义入手进而生发出一系列问题,显得程式化,可以尝试着二三两个词让学生自己提问,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自问自答自评,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贵多思,学贵多问。
但仔细想想,本课的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
例如:
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读好文本。 读好文本是对话的基础。通读文本,并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才是自由的阅读,有效的阅读。而本节课上,为了节约时间,我只给了学生四分钟的默读时间,在这四分钟里,学生要读完一篇两千多字的文章,还要勾画和批注,外加思考,这怎么让他们去感知大树的'形象呢?难怪学生发言不够踊跃了,而在后来追加的课堂中,学生还是能够说出来的呀。同样在“品读体会”环节中,也是为了节约时间,我范读过文章之后,就直接进入到交流听读体会环节,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发言的时候,只有感受,但却不知道怎么来的。这一感受是我通过诵读强加给他们的,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此时若能给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品读,自己思考,我想想他们一定也能分析出来。
二、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而且要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 新课程也明确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确立了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虽然我早已认同了这种观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未能很好地去贯彻落实它。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总是想着要呈现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因而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意识地去控制时间。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发现,也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发言,更没有给他们充分的信任,而是急急地把答案就给他们了。我没有意识到教材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课堂教学是要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培养他们的一些习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老师要带领学生经历阅读的过程,然后看学生在学习这个例子的过程中获得了多少。我想在本节课中,我有些本末倒置了,我成了主角,而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
总而言之,设计很美,可实施起来比较难,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的教学之路就是努力把用心的设计尽可能付诸实施,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课堂的效果会更趋向完美。
《那树》教学反思11
10月13日第二节课,“一人一课”课堂考核,我讲授了《那树》一课。
讲授内容是随进度来的,没有刻意选择。散文教学对于我而言是短板,我常常困惑于如何分析含蓄而优美的语言,深刻而内敛的主题。所以面对课题,我有些畏难情绪,一时不知该从何入手。
记得今年4月份中心能手课评选时我曾经听过一节《那树》,设计比较传统、缺少创新,我想冲破“那是一棵 的树”的填空式教学的传统模式,所以教学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周折。
导入时,我借用了课后题第三题的语言,简洁、明了,直奔主题,我认为可以很好地带领学生入境。课堂设计了“读孰—整体感知、读懂—精读细品、读透—领悟内涵”三个环节,分别解决了“概述文章基本内容”“那树是一棵怎样的树?那树最终遭到了怎样的命运?”“你会如何处置这棵老树?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问题,能够梯度呈现,步步深入的'理解课文,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也较为满意。学生能跟上我的思路,基本按我设想的思路进行,整堂课进行得很顺利。结课后,我感觉课堂缺少亮点,生成的部分太少,但当我听完同学科老师的课后,我才发现了更多的问题,受益匪浅。
一、设计以“读”贯穿整个课堂,然而除了学生赏析句子时的个人朗读外,再没有读书声。课堂没能体现“读”的设计意图。
二、感觉课堂预设过多,一方面主被比较充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总是引导学生顺着我的思路走,没有生成,学生的主动
性发挥的并不彻底,课后,有位同事对我说“你的课上的太稳了,以至于不敢抓学生的亮点、不敢去展开。”我想这也是本人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够充分的表现,做不到收放自如、借助文本解决文本。
三、课堂上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太少,尤其是应对中考的答题技巧基本没有涉及。
四、自认为主题已经往深处挖掘,但仅限于“人类的文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没有结合作者的经历、背景继续挖掘一些思想性的更深入的东西。
我想:能够认识到以上不足对我而言何尝不是一种促进?
当然,除了缺点,我很自信这堂课也有优点,比如:课堂设计体现了课前预学、课后检测、小组合作;环节清晰、紧凑;问题设计符合课标,逐层深入;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等。
讲课时留下的得也好,失也好,只要能够反思、揣摩、总结,今后必能改进、提高。
倘若每一堂课都能精心准备、用心反思,效率一定出乎想象。
《那树》教学反思12
《那树》这篇文章,作者以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为我们讲述了那树的生命历程,用形象打动人心,尤其是那树“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更是给大家震撼。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以激情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作品融为一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好把握那树形象,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力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认识自然方面都有收获。
首先设置情境,创设氛围。
课前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用优美的歌声,创设浓浓的`氛围,以歌曲中对那树的赞颂抛砖引玉,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然后顺势导入。
进入第一个环节,默读课文,开阔文章内容,感悟那树形象。由于本课篇幅较长,我采用了默读。对于本课字词,我采用了提问检查的形式。一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更多的阅读。二是我不想因提问字词使创设的氛围消失。问题设置以一问概括全篇内容,以主问题带出次问题,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要想回答好,学生必须在整体感知、提炼、归纳后才能生成答案。从而,锻炼了学生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第二个环节品读课文,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个环节以读促讲,朗读是不讲之讲,是熏陶。朗读文本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音的抑扬顿挫,无不传递着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感悟与态度。通过朗读增进了对文章的理解,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又推动了朗读。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品析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这种情感,并通过自己的声音传达出作者的情感,然后交流,交流时加强对朗读方法指导。
第三个环节理解主旨。在学生准确感悟那树的形象,充分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上,我及时引导学生探究本文主旨,水到渠成。
第四个环节,让学生各抒己见,我口说我心。这个环节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答案涉及课文又超越课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将人类与自然、文明进步与诗意生活,对生命的认知与感受以简练而恰当的文字展现,使思维得以深化,能力得以提升。
板书清楚明了地显示了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系统、完整的印象。那树对人类无私奉献与惨遭人类杀戮形成鲜明对比,对比中引发学生深深思考。
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当的是学生学习上的同行者、陪伴者。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想得多,说得多。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老师适当的点拨、环节的合理设计,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升了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学生的思维还不能完全放开,答题角度有些单一,虽然一再启发,但效果不够理想。由于课堂更多的是生成,有些学生回答不到位或回答没有涉及到的地方,老师点的稍多一点。在延伸阅读环节中,学生在谈完了与那树遭受悲惨命运类似的生活现象后,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再举例,创设直观的强烈的情境,给学生以冲击力,教学效果会更好。
以后,我会向着高效的语文课堂奋进,使学生每节课、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那树》教学反思13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个人以为,把课堂还给学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应该是系着线的风筝,而不应该是系着牛绳的耕牛。在课堂上,也许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如何为发现寻找一片利于放飞的天空,让鱼跃于阔海,鸟飞于高天。
所以在《那树》的设计中的三大板块的内容就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包括:生读、听课文(自读、个别朗读、集体朗读、师读生听),生说说让自己最感慨万千的句子,生写写“如果我是一棵树,我要对人类说什么”,这三个环节预计时间为33分钟(整节课为40分钟)。设计之初希望:听说读写相结合,环环相扣,让学生的感悟和发现变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进入课文到投入感情,深入课文最后到探寻主题并自我发现。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这个预设,那将是既符合现实又合乎理想的一种课堂形态。
二、把“背课”还原成“备课”
很多时候,当我们夹着备课笔记自信满满地走进课堂的时候,我们的自信来自于“预设完毕”,但是课堂并非完全靠预设,更多的是生成。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自然带来更多的生成的危险。所以在《那树》的准备中,我竭力作到备课而非背课。如自己对文本多方位揣摩,不放过一个读音,一个句子的理解。如竭力设想学生的回答,希望做到兵来将挡。
然而,预设是美丽的,生成却是危险的。
经过反思,问题的出现有的在意料之中,有的始料未及。
一、课堂活动形态和活动内容的不协调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你是一棵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小组讨论,写下来,请发言人来发言”。这个环节设计的本意在于:学生在对文章主旨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加入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理解,进而做到自我的发现。然而,小组讨论的形式,主要是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使问题的解决更全面,更深入的过程。而此时,学生对老树被杀一事,已经有了很感性的自己的理解,其实“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这个问题应该是指向个人的,这是一个学生个人对文本阐发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后来的书写也多表达了个人的意见。
所以,课堂上形式的热闹与否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教师要巧用课堂形式配合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有价值的发现。
二、学生发现以后教师的点评力量绵薄
在发现的课堂上,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在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当然不是。
我以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现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教师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现是精彩的,教师的点评却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现。事后,我想,教师的点评是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发展:延伸式的点评;问题式的点评;归纳式的点评;指摘式的点评。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平时苦练。
《那树》教学反思14
普兰店市第三十四中学 徐大宽
本节课着重训练学生“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的能力,课上学生思维积极,注意力比较集中,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用三个关键词语贯穿全文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三个词语即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暗示了“那树”早期、近期和现实的命运,
“佝偻”是早期“那树”留给人们的容貌;
“引颈受戮”是近期“那树”悲惨命运的写照;
“周道如砥”是现时“那树”的灰飞烟灭;
选择这三个关键词由理解它们的'语境义入手,生发出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完善那树的形象,课堂结构清晰,流畅。
不足的是对“周道如砥”这个词的理解稍显浮浅,这也影响了对文章主题的挖掘。
文章的主题似乎仅仅停留在要保护环境这一层面上了,对都市文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矛盾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作家王鼎均说:“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不是否定文明!”这一点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理解“周道如砥”这个词时可以在第三个问题前这样增设这样两个问题:人类追求“周道如砥”有没有错?为了达到“周道如砥”的目的杀死了“那树”值不值得?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三个词基本上都是由理解语境义入手进而生发出一系列问题,显得程式化,可以尝试着二三两个词让学生自己提问,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自问自答自评,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贵多思,学贵多问。
第三篇:《那树》教学反思
《那树》教学反思 普兰店市第三十四中学 徐大宽
本节课着重训练学生“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的能力,课上学生思维积极,注意力比较集中,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用三个关键词语贯穿全文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三个词语即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暗示了“那树”早期、近期和现实的命运,“佝偻”是早期“那树”留给人们的容貌; “引颈受戮”是近期“那树”悲惨命运的写照; “周道如砥”是现时“那树”的灰飞烟灭;
选择这三个关键词由理解它们的语境义入手,生发出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完善那树的形象,课堂结构清晰,流畅。
不足的是对“周道如砥”这个词的理解稍显浮浅,这也影响了对文章主题的挖掘。
文章的主题似乎仅仅停留在要保护环境这一层面上了,对都市文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矛盾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作家王鼎均说:“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不是否定文明!”这一点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理解“周道如砥”这个词时可以在第三个问题前这样增设这样两个问题:人类追求“周道如砥”有没有错?为了达到“周道如砥”的目的杀死了“那树”值不值得?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三个词基本上都是由理解语境义入手进而生发出一系列问题,显得程式化,可以尝试着二三两个词让学生自己提问,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自问自答自评,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贵多思,学贵多问。
第四篇:那树反思
——《那树》教学反思
龙华新区民治中学
肖慧敏
3月16日,在余映潮工作室第二次培训活动在中,我执教台湾作家王鼎钧先生的《那树》。课后,余映潮老师给予了一针见血的批评意见,认为这是就课文问课文、碎问碎答的一堂课,而这也是在语文教学界已存在多年的普遍弊病。余老师的话让人警醒,反思。
先说说我这节课的设计及教学过程。经反复研读,我发现《那树》通过写一棵常年造福于人类的大树最终被“屠杀”的故事,揭示了现代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与攻伐,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的深层思考,是一篇主题非常深刻的散文。而文本本身极具张力,文字颇值得玩味,多处有呼应、对照,那树给我们的启示,就暗含在字里行间。值得教的东西有很多,而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呢?经反复思量,我决定在进行简单的字词积累后,从题目《那树》入手,引发学生思考三个主问题:那是一棵怎样的树?那树的命运如何?作者写那树要表达什么?以此带动同学们对文章内容及主题的理解和赏析。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自然体会整体把握、关注细节、品词析句、揣摩玩味的文本细读之法。而在具体执教过程中,课堂组织存在明显问题,学生回答跟不上,而我又过于急躁,不停地追问、启发,一节课下来,我自己也有一种碎问过多、强拽着学生走的感觉。
在评课环节,余老师主要给了这样的批评意见:
一、应确保字词教学的量。本文的美词美句太多,很有让学生学习和积累的价值。
二、应有训练意识。本节课碎问碎答、不管年龄特点,设计的问题没有难度,全是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回答的内容,没有达到训练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应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品析能力。如第10段,为什么要写蚂蚁?为什么要写扫地的大妈们?这是文章浓墨重彩的一笔,应进行作用分析。
接着,余老师给出了以下创新教学设计方案:
在进行充分的字词积累后,设置三个教学活动板块:赞叹地说、生动地写、深沉地品。第一个板块,赞叹地说:“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通过学生的朗读和品析,把树的形象和命运描述出来;第二个板块,生动地写:写树之哀歌,即学用课文语言,写一段话,而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第三个板块,深沉地品:聚焦第10段,品析词句中的情,分析写蚂蚁国和清道妇的作用,这是文章的神来之笔。
仔细琢磨余老师的批评意见,再对比我和余老师的教学设计,我发现我的课堂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我着眼于“教课文”而不是“用课文教”,只关注文本基本内涵的分析教学,不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与学用能力的培养,不关注学生的集体技能训练。
这是一种陈旧的教学习惯。长期以来,我们认为阅读教学就是课文分析的教学,就是读懂课文的教学,就是解读提问式的教学,却鲜少去反思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即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浅薄,同时课堂上又没有给学生静学静思静写的集体训练时间,师生的互动很难顺畅深入,很容易将原本灵动多姿的教学过程变为单一的琐碎答问活动,造成处处提问、不断追问、碎问碎答、碎问碎读的现象,师生的对话缺乏思维流量和知识含量,一堂课下来学生所得其实极其有限。
余老师则不同。这种不同首先源自于他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及对语文课程教学任务的深刻思考。
2011年版新课标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余老师认为:“这些阐释语文课程特点的文字,准确而简洁地表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种定位将影响语文教学格局的重大变化:从讲解、品析为主转向语言学用为主。尽管目前我们几乎看不到这种变化,但这种变化迟早会到来。”因此,余老师说:“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将力量与智慧向语言文字学习运用的教学倾斜。”
为此,余老师身体力行,经常尝试、创造全新的语言学用课型。而余老师给出的《那树》的创新设计就很能体现他的语言学用课型的特点:
首先,充分利用丰富的课文资源,给学生进行“美词美句”的集合积累训练。这是课文集美、基础知识方面的语言学用训练;
接着,设置三大教学板块,其中第一个板块,赞叹地说:“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通过学生的朗读和品析,把树的形象和命运描述出来,这是进行文意概括、主体形象感知评价的语言学用训练;
第二个板块,生动地写:写树之哀歌,即学用课文语言,写一段话,而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这是进行静思静写、自由写话的语言学用训练;
第三个板块,深沉地品:聚焦第10段,品析词句中的情,分析写蚂蚁国和清道妇的作用,这是进行语言品味、文学手法赏析的语言学用训练。
整个教学过程是用板块式教学连缀而成的,体现了教师精心地研读教材,优化整合课文内容,提炼合宜的教学的内容的高超的教材处理水平。同时由于板块的有机划分,教学流程清晰并相对独立,注重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从而充分地进行活动,注重集体静思静写,读写说结合,让全体学生切切实实地在大量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训练。看完这个创新设计后,我不禁感叹:如果教师都有这种高超的处理教材利用教材的能力,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长期接受这种语言学用的训练,课堂何愁不高效,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何愁不大幅提高呢?!
《那树》的教学设计只是让我们窥得了余老师语言学用课型训练的一角。
除此之外,余老师常常有变化地设计这样一些“语言学用”习练活动:故事复述、朗读体味、诗文读背、短语学用、成语接龙、句式写作、段式学用、补写续写、语言品味、课文集美、古诗改写、想象创编、读后随感、作品评论等。现再举几例:
课文集句。如《珍珠鸟》的教学,用“集句”的方法描写小小珍珠鸟: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红嘴红脚,银灰色的眼睑,灰蓝色的毛,后背有着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
段式学用。如《观舞记》的教学,请同学们学用下面段式写“欢迎词”:
北京的早春,找不到像她们的南印度故乡那样的丰满芬芳的花朵,我们只能学她们的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充满诗意的说法:让我们将我们一颗颗的赞叹感谢的心,像一朵朵的红花似的穿成花串,献给她们挂在胸前,带回到印度人民那里去,感谢他们的友谊和热情,感谢他们把拉克希曼姐妹送来的盛意!
内容替换。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教学,请同学们再写一个点题段:
这则寓言讽刺那些自以为胜过别人其实远不如别人的人。要想真正获得人们的尊敬,就不要贪慕虚荣,妄自尊大。一心只想着自己的身价,想着自己受到多大的尊重,希望人家特别尊重自己,是一种虚荣心。短短的篇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盲目的自高自大者的形象。
读后随感。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学,学生写微型读后感:
生活严酷的考验,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生活给予我们的磨难与痛苦,也许是我们特有的财富。在失意的时候,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让我们拾起勇气,对生活微笑,然后奋勇前行。
„„
这次的培训收获很大,感谢余老师!他让我认识到了改变旧有的教学习惯的紧迫性,让我感受到关注语言学用是破除“碎问碎答”沉疴的良方,我们很有必要深化对“语言学用”教学的研究。要克服碎问,使教学从感性走向理性,实现“经验教学”走向“有效教学”,路还很长,但至少我们已有所认识,并将付诸行动。
第五篇:初中语文《那树》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那树》教学反思
通过充分的备课和制作精美的课件,我信心十足的展示了《那树》的教学过程,讲过课之后,和同事们共同讨论,这时我才发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有些是我从来都没有考虑到的。
有的同事说导语有些短,没有调动学生的情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跟着的字词检查更使学生的注意力松弛;学习目标在大屏幕上展示的时间过短,学生不能认真朗读和思考,有些流于形式,尤其是第二个目标,在本次教学中并没有真正的实现,课上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几条建议,而是放在了课后的作业中来完成,使这节课不完整。
有的同事说学生找错字的时间过长,对于学生回答的答案我没有给予明确的肯定或否定,例如“倒霉的一棵树”这不符合答题的要求,这只是提到树的命运而非品质,我应该给出明确的回答;蚂蚁和树告别时的对话,作为蚂蚁一方的同学根本没有同情的感觉,而是定格在表演,说明学生没有做到人文对话,本节课的教学没有达到感动学生内心世界的效果。
又有的同事指出“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做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一个深入的探讨;课堂气氛不活跃。
根据同事们提出的意见,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删去啰嗦的内容,加上了必要的环节,进行了第二次试讲。我做的修改有:
1、学生朗读时,我加强了朗读指导。(缓慢、沉重的语气及重音)
2、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3、把语文教学进行延伸,课后作业改在课上来完成,并要求学生联系周边的生活环境来写。
4、运用优美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通过改进,第二次讲课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更加完善、流畅。但是,一节课永远也不会十全十美,通过评课讨论,再一次指出了这节课的进步和不足:注重学生的朗读,并进行朗读指导;学生合作的环节也渐渐成熟;学生想像力的培养落实到位;能联系周边环境来谈本文主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语言上的衔接比上次有了进步。但其中还有许多不足要改进:
例如教学目标过于笼统,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进行细化点明;学生对作者的感情的理解不够深入,有些武断;学习方式上教师还是居于主体地位,牵着学生走,学生缺少探究精神,自主学习环节欠缺,应该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才是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缺少板书设计,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不能完全摒弃原来的教学手段,而板书是一节课的灵魂,所以板书必不可少;音乐的选择上有些不妥,在结尾时如果配上《好大一棵树》,相信会使学生在音乐声中引起共鸣。
我想,如果我把大家提出的建议和自己的教学感受融合到课堂中进行第三次讲课,一定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会真正的走进课文,走进那棵树,走进大自然。
这次讲课,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一节课,百样讲,但学生的接受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他们想学的,做他们爱做的,使学生对语文学科提高兴趣,每节课、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那么,接下来我就谈谈本次讲课给我的最大启示: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五年的教学生活并没有使我从内心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重要性,我一直遗传着我的老师教我学习的方法,并且牢牢记在心中,应用于教学。尽管参加了教改培训,但我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总是我站在讲台上来讲,学生在座位上听,延续那种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由我带着少数优秀学生学习。我就是认为学生把老师说的重点都会背了,考试时就没问题了,而且仅仅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学习,结果是导致很多学生厌学,甚至辍学,一部分优秀学生也是学习疲劳,毫无兴趣而言,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更加严厉,那么恶性循环就开始形成了。
通过这次讲课使我认识到,要想使学生把这一科学好,首先要让学生爱学这一科。能让学生主动的努力的学,我们为什么非要自己生气挨累逼着学生学呢?看来教学方法非变不可。记得以前上课,我问学生问题,学生也不回答,提示了还是不说,最后只能是我一个人唱独角戏,现在想起来,我讲的都不是学生想学的,他们怎能爱听呢?而本次讲课尽管还不成熟,但学生却明显的有了兴趣,从学生的目光中,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上看,这是以前从未见过的。这就让我深深的感到,如果我再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不给孩子充分展示的空间,迟早有一天我会被赶下这个讲台。所以我打算先从学习的主体性上转变,我要了解学生想学什么,对什么有兴趣,在学生学习方法上也尝试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老师全权代劳。而关于语文学科的价值,以前我的认识也不太完整,经常忽视情感教育,认为那与考试无关,而通过这次讲《那树》,我看到了学生内心掸去灰尘后的纯真,我想这颗无邪的童心如果不经常吹到春风,也终会笼上厚厚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