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陈魁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摘要: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往往遇事任意而为,造成与周围环境难以相容,对其发展极其不利。而要让其能较好的融入社会,只能让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无疑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其能很好的调节自己,是很重要的。那么该怎样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本人认为在让学生有自我教育意识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适当地进行引导对我们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是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自我教育意识空间自由发展适当引导
自我教育是一个人不断取得进步所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然而本人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由于缺乏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在生活学习中自控能力很差,稍遇一点困难或外界环境的诱惑,就控制不住自己。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随便说话以及骂人、打人等。而且在做出一些有损别人利益的事情后,也很难对自己进行反省和教育,以至于在后来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仍然会处理不当,使其与其他人的关系变的恶劣,而难以弥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就告诉我们学校在进行教育活动开展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完善。以便让学生对一些常遇的事情能够多一些控制,使其能更好的与周围人相处。但是怎样做才能让学生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心态,及时有效的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我认为既然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主要靠学生自己来进行培养和提高,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掌握住事情发展的尺度,创造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的外部环境,使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又能自由发展的情况下,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这样才会有效的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
具体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自我教育是一种主观的、自觉的行为,需要调动内在的动力才能完成,而这需要学生有强烈的意识。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要有做这件事情的强
烈意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是自我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和保证,而这只有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才能做到变“要我上进”为“我要
上进”。要想让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教育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是尊重、爱护学生。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认识,他们也需要别人的认
同,往往有时不能控制自己也是因为觉得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和自由,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使学生
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殷切期望,享受到做人的尊严和权利,在健康、愉悦的心理环境中产生自我教育的内驱力。接着是培养学生的爱心,教育学生
懂得爱国家、爱集体、爱他人的意义,同时也学会爱自己。要想能真正为
他人着想,就要有为他人着想的意识,也只有在爱心作用下,学生才会自
觉地为国家、为集体和他人做到严以律己,端正言行,提高自身素质。也
能珍惜自己,为实现自我价值而锐意进取,谋求良好的表现。三是帮助学
生认识到自身优势,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自爱情感,激发成就
欲,增强上进心。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身上存在着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
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有些同学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
如别人,结果就丧失了上进的激情,破罐子破摔使其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别谈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了。所以让其看到自己的优势就很重要,让学
生知道别人能做到的,他也是可以做到的,这样就会潜意识里对自己提高
要求,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四是唤起学生危机意识,产生紧迫感。人生
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要让学生有时处于危机中,明白如果自己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不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让其知道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重要性,从而给自己更高的要求来进行自我教育。五是有榜样激励
学生。学生中间及周围有一些条件并不优越,能力并不出众的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用这样的事例激励学生去进取,以那些好的事
例为榜样,把自我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六是当学生在自我教育中遇到挫折
时,要给予充分的安慰和鼓励,劝导学生不要气馁,客观分析失败的原因,把失败的经历变成获取更大成功的宝贵财富,使学生不会在挫折面前轻易
动摇,坚定学生自我教育的信心。
二、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只有让学生经历自由发展的实践过程,他们才能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评价,进而进行自我调节,在不断的认识与实践
交替过程中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而这需要我们要给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
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那怎样做才算是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呢?第一,学生应有高度的行为自主权,自由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选择自己喜
爱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自由地交友,自由地装饰自己,表现自己。教师不
需要按自己的经验或意愿来安排学生的生活,不必试图为学生规划出一条
“正确”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我们些教师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学生
只要照自己安排的去做,就不会出现错误,就会成为一个真正所谓的“好
学生”,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由于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这总是被老师所谓的教导引向其他的方向或者被直接扼杀,使
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更难以锻炼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所以我们要
相信一些事情,学生可以自己安排的很好,完全可以放手让其自己去处理。
第二,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参与班级及学校管理的机会。在参与管理的过程
中,是最能锻炼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的。因为在参与中学生加深了对校纪
校规和各项学生行为规范的理解,更能自觉地按规范调节自己的言行,锻
炼自我教育的能力。在管理中也是最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与事的,这需
要学生在做事情之前,就要考虑更多方面的问题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事情。
也由于往往会有意外发生,这也要求学生要有更好的自控能力,以便更好
地处理事情。第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实践中去锻炼,并为
之创造条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对自
己的高层次要求,找到自身素质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明确自我发
展的方向,提高自我教育的目标性。当然在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时,由
于学生的经验毕竟不足,可能会出现对事情判断失误,问题处理不周的情
况,这时教师不必担心学生处事不周,影响活动效果,只要学生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审查、反省,对错误的行为进行纠正,这就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使学生活动出现失误,也能使学生在挫折中经受磨炼,提高行
为合理性的辨别能力,这也就达到了我们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给学生空间,但也不能放任自流。
当然学生自我教育需要有发展的空间,教师应全力配合,但并不是放
任自流,不管不问,应该在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学生由于认识水平和
活动能力上的限制,难免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和偏差。有些是可以让
学生自我去调节,自我去教育,但学生由于年龄限制,其承受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一旦事情的发展超出其承受能力,就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
学生在自由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陌生的问题,例如如何面对失败,如
何择友,如何处理一些特殊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虽然为他们锻炼处
事能力提供机会,但处理不好也可能引发不良的后果,降低自我教育的效
果。为防止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挫伤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在让学
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过程,关注学生的自由发
展趋势,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思想引导和方法的指导。
总之,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能自我调控的好习惯,达到他们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而以上几个方面在培养学
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中互相支持,紧密联系。在他们拥有自我教育的意识时,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在放手让他们自由发展的同时,又适当地给他们
以正确的引导,以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安徽教育
2、人民教育
3、现代教育学原理
第二篇: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雷锋小学赵文芹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我产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它是在学校教育影响的基础上,依赖于学生个人的心理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心理内部矛盾,通过学生个人的自我教育而逐步形成的。我们学校借助雷锋这面旗帜,通过雷锋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学生在教育的影响和教育者的指导下,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没有学生的自我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不完全的,也是很难奏效的。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应该注意开发学生认识活动的自觉能动性,启发、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其思想品德塑造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如何做好这一工作,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能动地发挥,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没有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我教育,而受教育者的自觉性不可能自我地产生,需要教育者的诱导和激发,需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制宜。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呢?
一、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美国哲学家、散文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埃墨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热爱学生必然会得到学生爱的反馈,而师生间的这种情感交流,有利于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学生进步的心理动力。
二要信任每一位学生。因为信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尊重,具有特殊的功能。小学生处于自我认识阶段,他们常常愿意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思想、能力和性格,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对他的品德、智慧、意志、能力的充分肯定。教师的这种信任感是激发孩子不断奋进、创造的精神力量,并有助于孩子自觉纠正错误。因此,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因为这样会在学生身上产生一股巨大的自我教育力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二、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不定型,需要教师予以多方面的帮助和引导,要讲究教育方式方法,不能用没有感情、空洞、冷漠、刻板、机械的语言进行说教,这样既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也不能引起学生理智上的共鸣,也就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作用。反之,必须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接受能力,创设恰当的教育情境,循循善诱,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引发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所以,我们展开学习雷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了教育。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过这么一个事例:有位班主任规定学生不能在教室里吐痰,违者一律罚款五角。有一学生违反了本规定,吐了一口痰,班主任发现后马上执法。学生不情愿地拿出一元钱准备交罚款,班主任说无零钱找,学生白了班主任一眼,狠狠往地板再吐上一口,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教师十分难堪班主任经过反思,吸取了教训,把以前所罚的款如数退还给学生,用班级的勤工俭学收入给每一位学生买了一块手帕,要求学生随身带上,上课时间需吐痰者就吐在手帕上;在教室墙角设置了痰盂,供学生平时使用。这样,学生心服口服。
三、注重学生自我反省,提高教学实效
自我反省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学习榜样人物,对自己平时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思想认识等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检查、自我鼓励、自我命令、自我禁止、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训练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在学生品德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学生在每课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学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控制、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自我反省法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自觉性,提高道德自律水平,是思想品德课的一种主要的学习方法。
四、注重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认为,“课堂教育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的德育方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使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再好的教育思想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在主体积极参与下,才能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如《爱护花草树木》一课,要求学生知道花草树木的作用及如何去爱护,可以让学生广泛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认识绿化的好处和有关知识;可以让学生发现某些不良行为,如随意采花,在树上刻字等,让学生明白其害处,讨论如何爱护花草树木;还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手来,如亲自栽一些花草树木,设立“爱绿”公益标牌等。这样比之传统的教法,“后劲”更足,更利于学生认知,明理,并内化为行为;再如组织学生参加少年军校的军训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国防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达到自我教育目的。
第三篇: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在不断引起教师的注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采用一些科学的办法,让学会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我觉得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找到自己的缺点,弱点。并在集体活动中认识到自己在思想、品质、才干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突出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优势。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激发自己的尊严感、自豪感,产生一种内在的乐观情感和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乐于并善于控制自己,战胜自己。要让学生懂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首先要面对自己的心灵,对自己的约束要有意志、有义务、有能力,如果做错了事想到对不起自己,并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好习惯,还要教育学生养成自己鼓励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要增强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组织能力,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让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锻炼各种能力,发现自己潜在的特长,并体会劳动的快乐,进而培养学生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要造就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让学生在集体中去受影响,并热爱班集体,自觉遵守纪律,自我教育。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的风气,成为一名好少年,好儿童。
第四篇: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王光胜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才是多样性的,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其独具特色的个性才华。因此衡量教育是否成功应该看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所谓个性是指在人生观支配下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其特点表现为普遍性、多样性和特殊性,即同一时代的人群,个性中有着共同点,比如现在学生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具有这一时代印记的普遍特点;但是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又因不同的性格、气质表现出个性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是以班集体为教育客体,针对的是他们的共性特征,很难涵及每个学生个性中的特殊性,当然,找学生单独谈话,或进行家访可以弥补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但我认为最好的、行之有效的个性教育的方法是对其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个体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按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求教、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它是以自我认识为基础、自我要求为开端、自我完善为目的,经过自我体验、自我践行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个过程。它是让学生站在教育者的立场,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来完善个性,开发自我潜能,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只有这样不断的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才有可能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认知自我,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形成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可师生交流或同学间交流,如总结可以包括:(1)适应能力,适时作息,状态良好,整洁大方;(2)理财能力,住学生至少月底有饭吃,有车费等;(3)交往能力,和谐相处,共同进步;(4)学习知识的能力,主动学习,不耻下问(5)创新能力,学而致用,动手实践,成果交流;另外,评改总结,避免了个别谈话时就事论事或审问式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学生写周记的过程实质是跟老师作心与心的交流,这种平等、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既有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又有对其自尊心的保护。自尊心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克服其消极因素力量源泉。有了自尊心,才能自信、自重、自强。我们在评改总结时,如果注意尊重学生的思想表现,启发鼓励他们内在的精神努力和上进愿望,保护学生身上的一切好的东西,哪怕是非常微小的闪光点,那么无疑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我虽然成绩不好,可我在追、在赶、在拼命的学,但我无论如何摆脱不掉同学们那瞧不起的眼神,老师,我是不是完了?”我在评语中这样写道:“你是个上进心很强的同学,有着敢于拚搏的勇气,老师相信你,为你加油,让我们一块努力吧!”短短几句话给了他很大的精神动力,它不再像以前那样颓废、悲观了,不再自寻烦恼了,经过努力,肯定会有较大进步。
当然对学生人格尊重的同时,还要利用评改总结的机会,针对其心理状态的不稳定性,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真、善、美,懂得什么时光荣与耻辱,启发学生自觉通过“内省”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再如一个在运动会上失利的同学这样写道:“在比赛时,尽管我全力以赴,但最终还是到数第一。看着同学们那失望的眼神,我难受极了,心中感到一阵阵屈辱,老师,我如何面对全体同学呢?”我在评语中这样写道:“人生贵
在参与,尽管你在运动场上失败了,但你却战胜了怯懦的自我,勇敢的站在了起跑线前,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成功啊!老师为你的参与精神深感自豪,你没有给集体丢脸,你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勇气和信心。”很显然,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激励,不仅可以使这位同学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而且使之体验到自身的闪光点,明确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能够客观评价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也就因此慢慢培养起来了。
总之,评改总结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最佳途径,利用这种教育方式易于抓住每个学生最佳的教育时机,促进他们个性化的健康发展。当一个人具备了良好的自我意识之后,就能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能动自觉的对自己的思想道德和实际行为进行转化控制、学习迁移,就会越来越强的加强自我教育意识,主动自觉的进行自我的个性完善。那么,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自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第五篇:班主任与学生自我教育
谈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的自我教育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李亚明
学校中班集体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培养未来人才的基础组织。班主任是这个组织中的负责人,他担负着教育、培养和塑造合格人才的职责。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班主任是一个凌驾于全班学生之上的教育者,而学生是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师生互动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班主任和学生的传统角色也受到冲击,发生着变化。从学生的角度看,班主任不仅是一个教育者,一个良师,更应该成为能指导和参与学生活动的可信赖的朋友,而学生也不应该仅是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他们应当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有自己的认识、体验,由他律向自律转化,最终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学生看成能动的、独立的主体,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他们在学校和社会活动中的自主性、自为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社会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再把学生简单地看作“单向的、被教育的、被塑造的”的群体,而应当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他们不应该成为教育者的复制品。教育只能遵循人发展的内在规律,努力把人的自主意识和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其生命感和价值感。学校和教师做的是外化的工作,而内化的工作是在学生接受外界教育并通过自身的理性思考、情感体验获得的。
学生的自我教育在班主任指导下进行,班主任首先要树立新型人才观,发展观,对学生主体性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有明确的认识。其次,在思想上有足够的准备,在平等、信任、尊重的基础上开展指导性工作。第三,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要循序渐进,逐步到位,不可操之过急,要行之有度。
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方面,班主任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建立健全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自我教育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除了国家、学校规定的教育方针、政策外,作为班主任要与学生骨干一起研究制定一份班规,以便大家日常生活中有一个自我约束的标准。这份班规出台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确定班规(草案)后,要在全班范围内组织学习讨论,认真研究,提出意见,进行修改,最后要用表决的方式通过,形成绝大多数同学认可的一份班集体的 “法规”。而后公之于众,用于集体对每个同学的要求和每个学生的自我要求。
二、要建立好班级的组织,选拔、培养和使用好学生干部。在班集体中推行学生自我教育,一定要有好的带头人。学生干部要经过民主选举产生,在实践中让学生干部真正成为班集体的核心骨干,学生干部要真正在班集体中以身作则,发挥作用,成为学生们可信服朋友,班主任老师的好助手。
三、要确定班集体的明确目标。一个集体没有目标就等于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也就形不成凝聚力。学生在一个没有目标的集体中也就缺乏一种动力和自我要求。因此,班主任在摸清班级底数的情况下,适时、恰当地提出班集体奋斗目标,并提出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这个目标一定要让同学们认可,并愿意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有了目标就等于种下一颗集体主义的种子,期待她开花结果。在实现班集体目标的努力过程中,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激励。确定目标可以从点入手,分阶段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一个目标,再推出新的目标,最后达到一个综合的全面的班集体创优目标。例如,有些班级经过努力达到了“团结的集体,温暖的家”“诚实做人,勤奋做事”“环境优化,行为规范”等目标。
四、营造宽松、民主、自律、向上的和谐氛围,调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积极性。班集体一组建就告诉学生要有自我要求,在分析自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自己的座右铭。通过班组会的形式,大家在一起座谈,达到心灵之间的信息交换,即有明确的自我要求,又把这个想法通报给大家,达到自我约束和互相帮助的目的,形成良好的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还可以通过每月的德育自我量化表或每周的自我分析评价表来进行。同时一定要认真作好学
生个人的阶段性总结和活动后的小结。总结作到布置具体、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班级开展总结性主题班会。
五、正面引导,榜样激励。树立身边的榜样,建立激励机制,让学生对照身边的榜样,自己找差距,比进步。每学期要表彰优秀生,设立奉献奖、勤奋奖、进步奖、学优生奖和单科优胜奖。在每次大型集体活动中都要注重表扬先进、树立榜样:学雷锋活动中评选先进个人、军训中评选优秀战士、学工活动中评选优秀学员、运动会后评选优秀运动员、歌咏比赛中评优秀队员、每学年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学生展示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寓自我教育于活动之中。学校里每年的大型活动有田径运动会、爱科学月、艺术节、迎新年、红五月歌咏活动等,这些活动都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很好机会,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选拔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同学组成领导小组,让学生自己定计划,开展工作。三月份学雷锋,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安排;“三.八”妇女节学生自己给母亲写一封交心信,达到母子交流,融洽感情;教师节学生主动开展尊师活动。春游活动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好时机,此时可以把游览祖国美好河山与美育、环保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在推行学生的自我教育中,要真正把学生当成主人,真正认识到他们是德育实践的主体,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环境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和道德体验的机会。
一、要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班集体中,每个学生承担一项社会工作,学生参与班集体的服务和管理,在服务和管理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使整个班集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做事的过程同时是自我锻炼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和人格完善的过程。
二、要使学生内心得到净化和升华,必须有能启发和打动他们心灵的东西。现代社会丰富多彩、信息繁多、人心浮躁。外界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接受什么样的信息必然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根据青年学生世界观形成初期易受客观外界影响的特点,有计划地实施读名人传记活动,不失一种良策。名人传记故事性
强,人物真实,形象饱满,尤其是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过杰出成绩和贡献的人物,他们的生活道路曲折坎坷,为青年学生获得间接的道德体验、成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教材。
三、丰富的社会实践给学生提供直接的道德体验和成功体验的机会。军训、学工活动是学生参与实践的最好时机,认真组织好,会使学生有很大收益。学生参与校值周工作也是直接的道德体验。学生自己组织班级内和班级间的体育活动,如篮球比赛,不仅锻炼身体,而且培养了同学间的交往能力,遵纪守法的习惯和青年学生的自我克制力。在比赛中发生的一些摩擦和矛盾,同学们都能自己去处理和解决。主题班会和辩论会更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形式,学生自己在主题班会、辩论会的准备和召开的过程中,查找资料,排练体验,以及在班会和辩论会召开的时候,充分的自我展示,据理论争的场面,使学生最终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明辨的目的。
四、对待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要采取帮助学生分析、诊断的方法去解决。自我诊断出现错误的“病因”,形成“疾患”的过程,治疗“疾患”的“药方”。安排好治疗的疗程,通过自身的思考、认识、实践,达到祛病化瘀,“强身健体”的目的。
提倡学生自我教育,不是老师撒手不管,也不是老师消极无奈。而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根据现实情况和青少年学生成长的规律,以及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提倡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总结我们培养“四有新人”的经验,提出来的。这是一种师生双向的互动,是发挥了师生两个积极性,是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在做人方面的体现,有利于学生自身人格的完善和将来的发展。但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一定要在学校和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营造环境,激励学生内在的因素来开展,才能达到我们所期待的目的。
2004月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