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管理总结
课堂管理总结
也许是我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真的出了问题还是怎的,为什么学生对我的管教就是反抗和对抗,也许我真的需要反思一下我的方法方式了,真的应该坐下来与学生心平气和的去交流,而不是用过激的语言和自己的身体去学生冲撞。
第二篇:课堂管理技能总结
课堂管理技能总结
课堂管理技能总结
好的课堂管理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保障。开始时因为和同学们课下比较熟络,导致上课的时候课堂管理比较困难,学生们有些分不清上课和下课的状况。后来经过老师的指导,课堂秩序果然有了很明显的改善。在收到指导后的第一节课,我便和同学们商量着要如何确立上课的规矩。在本着自愿、公平的原则下,我问同学们上课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但是没有人回答我。所以我只好列举之前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向她们询问这样做是否正确,这样才有了回应。最后也确定了奖惩制度。开始时,同学们还不太适应,还是像以前一样。于是我便根据制定好的惩罚办法要求她在教室后面坐了5个蹲跳起。慢慢地同学们看我动真格的了,也就都服从了我的指导。以前在一次讨论过后至少要经过一两分钟才能安静下来,现在只要我说讨论结束,同学们就可以立刻停下来,即使还没有讨论完。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身为教师我很开心也很快乐。每当我上完一堂充满欢乐、学生参与性高的课时我都会感到非常满足。我知道心理健康是一门对学生产生影响比较慢但却持久的课程,它没有办法当堂测验学生的掌握程度,但是只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真正参与、真心地去体验,我想我的目标就达到了。真心地希望经过一学期的心理活动课,同学们能够从此更加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第三篇:课堂管理案例及总结讲解
课堂管理案例及总结 北师大珠海附中贾晓虎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如果潜心研究,大有文章可作。班主任不同于车间主任,因为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尊严、人格,作为教师,特别是任课教师,也许应该更多得去研究他们的心理。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人格魅力是不同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让自己的人格赢得学生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权威,而是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基础上产生的信赖,彼此之间是朋友,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朋友,这种朋友是上辈对下辈的关心与下辈对上辈的信任和依赖。在这几个月中,不断的上课,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分析,不断自我调整,基本上可以适应的这边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生活还有课堂生活的习惯。
记得有一次,一位班主任找到我,跟我说他们班上有一名学生非常的厌学。主要体现一个字“懒”上课时不动笔写字,只是在那看。经常出现很多错误。自己管不住自己,那有声音就往哪看,上课不专心。并和一些行为有问题的学生交朋友。针对他的这些问题,课上我经常与他沟通,做他的思想工作,可能他认为我是任课老师不是班主任,所以跟我聊了很多,我也抓住机会使他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到课堂上去。但是在中考结束后,他还是退步了,这时候因为感冒回到家中又有了厌学的心理。我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与班主任和家长取得了联系并细心做他的思想工作。认真分析了他厌学的真正原因是由于感冒头痛不能正常学习。通过分析和工作打消了他厌学的思想并及时的治疗。当返校时精神非常好,通过努力第三次月考中又回到入班的水平。所以,任课老师同样在工作中应该细心观察抓住学生的心理。及实习心得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运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教育好我们的学生。
对于这件事情,我回到办公室后,好好的想了想,认为以下几点对于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都有很大的作用:第一,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班级的每一个体,去读懂他们。我们对双差生,往往都特别的头痛,但如果我能把他们当作自己研究对象。也许就会乐此不疲。第二,以“热爱学生”为自己的工作出发点,去处理一切学生的问题。作为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对学生
中的不良行为,因刨根问底,“严”字当头。但人非圣闲,何况是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个错误也不会犯,那他已经是一个木头人了。我们教师的任务不是去指责,而是去引导,让他们走出人生的雾区;让他们在人生的品位中,寻找真实的生活。第三,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给以希望的教育”。只有充满希望的人生才是积极的人生。双差生听惯了批评,对批评已经无动于衷,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活着有自己的期盼。我们的教育因该是“给以希望的教育”。许多双差生在父母、教师的批评和指责下,他们绝望了,他们感到,在父母、教师的眼中,他们什么也不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给人以绝望的教育”,学生不喜欢这种教育。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问题也许是我们缺少发现。我们呼唤“给以爱和希望的教育”。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同时,班主任以及我们科任老师日常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精神,也能给学生以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从而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因此,我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认真钻研教材,努力让学生喜欢上课,喜欢学习。另外,我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努力做到真心爱护我的学生,使他们真诚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当然,班规的具体内容每
学期都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校的要求,及时地作出适当的调整,使班规跟上学生、班级的变化,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在于管理的无规章或制度不明,所以班级管理或随机应付,或有始无终,学生常常无所适从、我们说,没有制度谈不到管理,但制度既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意志,表现为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它执
行中必须考虑到学生对制度的接受程度,应该看到,只有学生愿意接受且愿意服从的制度才会发挥良好的管理效益,而那些教师规定必须服从的“法则”,则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抵触甚至反抗。
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给学生对一些鼓励,不断总结,是自己不在班级管理工作时间不断成长。当然这一切的取得离不开各任课老师的努力,更离不开所有同学的付出,我也经常跟同学们说这样一句话:要接受做,就尽自己的能力做好,要么不做。只要付出就可能有回报!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任何事情都存在不可预见性,每时每刻都会有事情发生,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我们能做得就只有尽心做,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人。
第四篇:课堂管理技能总结
课堂管理技能总结
好的课堂管理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保障。开始时因为和同学们课下比较熟络,导致上课的时候课堂管理比较困难,学生们有些分不清上课和下课的状况。后来经过老师的指导,课堂秩序果然有了很明显的改善。在收到指导后的第一节课,我便和同学们商量着要如何确立上课的规矩。在本着自愿、公平的原则下,我问同学们上课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但是没有人回答我。所以我只好列举之前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向她们询问这样做是否正确,这样才有了回应。最后也确定了奖惩制度。开始时,同学们还不太适应,还是像以前一样。于是我便根据制定好的惩罚办法要求她在教室后面坐了5个蹲跳起。慢慢地同学们看我动真格的了,也就都服从了我的指导。以前在一次讨论过后至少要经过一两分钟才能安静下来,现在只要我说讨论结束,同学们就可以立刻停下来,即使还没有讨论完。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身为教师我很开心也很快乐。每当我上完一堂充满欢乐、学生参与性高的课时我都会感到非常满足。我知道心理健康是一门对学生产生影响比较慢但却持久的课程,它没有办法当堂测验学生的掌握程度,但是只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真正参与、真心地去体验,我想我的目标就达到了。真心地希望经过一学期的心理活动课,同学们能够从此更加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五篇: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
1.课堂里的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群体的特征:(1)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2)具有共同意识的群体目标;(3)具有共同认同的群体规范;(4)相互交往,协调活动。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1)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2)群体凝聚力;(3)群体极化;(4)从众;(5)群体规范;(6)课堂气氛;(7)课堂里的人际关系。
4.群体对个体的行为是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取决于四个因素:(1)活动的难易程度;(2)竞赛动机的激发;(3)受到他人评价的意识;(4)注意的干扰。
——正式群体:是有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指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发展三个阶段: 松散群体、联合群体、集体(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5.群体动力的表现。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课堂气氛。
6.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加强群体凝聚力的措施:
(1)要了解已有凝聚力的强度情况;(2)要努力提高学生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的一致性;(3)要引导所有的学生在情感上加人群体,形成归属感;(4)促使学生在重大事件和原则性问题上达成共识和评价,形成认同感;(5)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期待行为时,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7.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地位的现象。
8.群体极化可分为两种情况:①冒险偏移 ②谨慎偏移。
9.从众: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家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10.从众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积极和消极
11.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12.群体规范的形成阶段:(1)相互影响阶段;(2)优势意见阶段;(3)规范确立阶段。
13.课堂气氛: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号隋感的综合状态。
14.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情感、意志、定势与思维等状态水平,将课堂气氛分为三种形式: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
15.教师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1)教师的领导方式;(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3)教师的情绪状态;(4)教师的焦虑水平。
16.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17.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协调教师、学生和课堂三者间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8.课堂管理的目标:
(1)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2)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3)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19.课堂上争取更多学习时间的策略:
(1)增加参与;(2)保持动量;(3)保持教学的流畅性;(4)管理过渡;(5)讲课时集中学生的注意焦点;(6)课堂自习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20.帮助学生自我管理的策略:
(1)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规则的制订;(2)用较多的时间要求学生反思原因以及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3)给学生机会考虑他们将怎样计划、监视和调节自己的行为;(4)要求学生回顾课堂规则,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
2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方式;(2)班集体规模;(3)班集体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22.课堂管理的策略:(1)明察秋毫;(2)一心多用;(3)整体关注;(4)变换管理。
23.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施加的准则和控制。
24.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
25.课堂结构: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情境这三者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包括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
26.课堂情境结构包括:(1)班级规模的控制;(2)课堂常规的建立;(3)学生座位的分配。
27.课堂教学结构包括:(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2)课程表的科学编制;(3)教学过程的合理规划。
28.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29.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1)外向攻击型问题行为;(2)内向退缩型问题行为。
30.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1)预防;(2)非言语暗示;(3)表扬;(4)言语提醒;(5)有意忽视;(6)转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