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如何在实践课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

时间:2019-05-12 01:0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育课如何在实践课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育课如何在实践课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

第一篇:体育课如何在实践课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

体育课如何在实践课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学习体育技能、技术,锻炼意志品质的根本途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项教学目标。其中心理健康 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会被忽视的一部分,下面我谈一下如何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或引导。

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是不一样的,体育教师担负几个班级、几百名学生的课程,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具体的指导,只能对学生进行分类,区别对待。在教学中要注意防止过分重视专项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略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因此可以在教学中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学会将体育活动中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通过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心,创造性和合作精神。

在跨越式跳高一课中,改变传统的练习模式,那一种跳跃方法比较好,先让学生自由跳练习,为学生提供了3块练习场地,提出不同条件和要求,分别解决不同环节的不同问题。学生根据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自主选择练习场地及练习方法,经过练习后再进行测试,对自己的选择、练习、测试、学生不断提高自我判断能力和跳跃成绩,品尝自主练习带来成功的乐趣,增加自信心。

2、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和集体观念。

比赛是体育教学中最吸引学生的组织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争胜心强的特点,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各类比赛项目,如接力跑、投篮比赛等等,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与人竞争、与己竞争的乐趣。比如在投篮比赛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然后开始比赛。其他小组充当裁判。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各小组内部的凝聚力和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

3、照顾个别,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

通常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心理脆弱、失调的学生,他们的表现往往是,缺乏自信心、自尊心、争胜心,或因极度自尊而导致自卑。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氛围。首先让他感觉到老师、同学都特别关心他们,喜欢他们,时时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送上一个真诚的微笑。其次,在练习中,对他们不露声色地降低要求,即使成绩没有进步只要他们尽力了,就给予表扬。

4、语言激励、自我暗示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觉得有些内容的练习过于单调和乏味,难免会产生一些厌倦甚至恐惧的心理。我们在教学中可通过一些名言警句或者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克服恐惧心理。也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之前进行心理的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鼓励,增加彼此的信心,巩固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举个例子,在上一节枯燥的中长跑课时,在学生练习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进行鼓励;然后是学生自我的暗示,例如“我一定行的”,“我是最棒的”之类的话;最后是学生之间的相互鼓励。通过这一系列的暗示和鼓励,一定会让学生的自信心更强,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也起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第二篇: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实践

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实践

摘 要:高中生物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解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主要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营养物质、遗传与变异、生物生理本质和环境等方面的生物学知识,还需要渗透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常识,引导学生形成有益于健康教育目标的课堂教学环境和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健康教育

高中生物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解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主要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营养物质、遗传与变异、生物生理本质和环境等方面的生物学知识,还需要渗透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常识,引导学生形成有益于健康教育目标的课堂教学环境和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但怎样在生物教学中渗入健康教育?基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认识,本人总结并提出几点策略如下。

一、紧扣教材,课堂渗透

1.紧扣课本,以案例资料指导。在生物课堂中渗透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利用多种多样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以达到渗透健康教育的目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健康教育应紧扣教材和教学内容。首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时,在能够完成生物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适当地拓展一些关于健康教育的资料。其次,在生物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营造学习气氛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本质学会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例1:在人教版必修1“细胞中的无机盐”这节中,通过情境设计,以健力宝运动饮料的成分,列举相关缺乏症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如急性胃肠炎挂点滴和发烧感冒时大量饮水),倡导学生合理的膳食,促进学生培养健康的饮食方式。以问题驱动策略处理教材,根据个体差异,见缝插针地给学生普及健康知识。例2:“受精作用”这节中,开始以一段一个生命在母亲的体内孕育彩超图的视频,提问相关的问题引起思考,说明这样的一个生命是经过了父亲体内的几百万个精子经过激烈争夺,仅一个健康最具有活力的精子冠军和母亲体内的一个卵细胞结合。因此,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奇迹,应更有勇气向前努力。意图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在今后的人生中更加尊重生命,珍爱健康!

2.提倡自主学习,参与课堂讨论。自主探究的新型教学方式,不仅开拓学生的思维,且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进行教学互动,不仅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适当将健康教育融入到课堂讨论中。例3:“食品健康和安全问题”。如今的食品种类多样,但由于青少年的健康意识较薄弱,往往是追求口感而忽略食物的安全?c否,则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在课堂讨论中渗透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引导学生提高视频安全意识,注意生活习惯。

3.教学策略中巧妙渗透。问题驱动式教学方式一般以问题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联系现实生活渗入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参加讨论问题的能力。例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类”一节,先给学生展示一段关于青少年肥胖的资料,尤其是青少年身上出现的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肥胖相关的病症。针对资料,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肥胖人群呢?学习新知识点后紧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中原因。此时继续恰当地提问:如何避免肥胖呢?通过学生讨论并总结注意事项:①合理的饮食习惯,营养合理搭配,少吃高脂肪、高糖食品,减少能量的输入;②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加体内能量消耗。

二、课外渗透

1.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课外可充分眼操时间、主题班会等渗透健康知识。例5:关于禁毒及安全教育的主题,搜集一些关于客观的吸毒数据及危害资料或视频,通过实例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吸毒的危害知识,引发学生树立健康安全意识,远离毒品,选择健康道路。

2.“第二课堂”中体验。第二课堂主要是指以发展人才的个性为出发点,除了教学计划,引导者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时间活动和学习。其形式具有丰富多彩和灵活生动的特点,学生学习的范围也较广。例6:在“减数分裂”一节中考察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提前布置模拟制作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实践活动,课堂上利用十分钟左右让学生展示与描述特点,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一个有力理论的形成往往源于发现者经历了艰辛的试验历程总结而来的。例7:在课堂中渗透发现遗传规律的科学史,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发现学说的历程,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及鼓励勇敢面对生活的困难。当然,若学校条件允许下,提倡课余时间可以定期开展生物方面的知识讲座和竞赛活动等,如此可相互交流生物知识的背景,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三、结语

健康知识的渗透可在生物教学中随时渗透。这需要教师多接触、多学习相关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向研究型教师发展。但也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生物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并总结有效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蒋承帅.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2]曾加梅.生活即教育――浅谈高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3]刘敏.生活,教育的源头活水――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重要现实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1):13-14.[4]朱惠珍.运用第二课堂活动深化高中生物教学的分析[J].时代教育,2013,(24).

第三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健康教育新

在初中生物教学如何渗透健康教育

咸丰县高乐山镇民族中学

谢梅珍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更是具有自己鲜明的生命教育的元素在里面。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新课标要求“教育教学必须以人的生存为根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而作为生物这一学科,在这一方面,更是具有其学科特点。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可以使人健康的生活。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健康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要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来认识生命,读懂生命,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及价值,从而学会如何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和尊重生命。同时健康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因为精神的丰富就意味着生命的充实与完整,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学生在这种精神丰富的教育中就能够得到全面的关注,这样,我们就会拥有一个丰富的人生,幸福的生活,健康地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从教近二十年,在长期的生物教学当中,认为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利用学科知识,不断渗透健康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以下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健康教育的一些感悟,说出来,和大家共勉。

一、思想上认识,观念上改变。

近年来,在媒体上经常也看到有关初中学生通宵达旦玩暴力游戏成瘾后自残、自杀或杀死亲生父母的报道,和生活中某些人残酷杀害动物行为,如曾报道的北京某动物园惨案,一体魄强壮黑熊、马来熊和棕熊,接连遭到一个大学生的残害,不由得使人心头一阵阵发颤,同时也让人感到唏嘘不已,令很多人困惑。究其原因为家庭坏境的变化(如学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离异等因素)和自身的身体、生理、心理的变化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或家长、学校、社会对学生心理急剧变化的漠视,部分青少年面对学习、生活及情感等方面的压力,由于受种种现实的困扰和自身欠缺经验和抵御挫折的能力,便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我封闭、抑郁症、暴力倾向等)或从小缺乏爱,同学、老师、家人没有给他足够的爱,导致部分青少年对健康、生命的漠视,产生消极的生命意识,而这种意识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便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或报复他人或残害动物的现象。而作为传统的生物教学,往往都只注重单纯的生物知识传授,很少去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的生命,他的存在,他的价值,他的重要。所以在自然生命的层面上,精神生命的层面上,都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和不健康的因素。导致了许多不该发生的发生了,不该有的有了。不该出现的出现了。

如果我们改变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意一些,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来帮助有暴力倾向、自残自杀倾向等人摆脱心理危机,重新树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他们走向一个完整、和谐的生命境界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实施健康教育的措施

1深挖教材,引导健康体验,教会学生欣赏生命 结合生物学的有关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认识生物的过程中走进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让更多的人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生物的《走进生命世界》的引入新课时,可以这样引入:“说到生物同学们会异常兴奋,很快会想到大自然中各种美丽的花草,想到令人陶醉的稻花飘香、茂密的树林和烂漫的山花,利用生物多媒体观察图片和观看影像资料,看到许多虫、鱼、鸟、兽等生物适应着坏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相适应。自然环境中,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逐渐发展成了千姿百态的生命”。这时他们会精神振奋,激情盎然,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讨论着各自熟悉的生物,欣赏着各种生命现象,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从而真正认识到,只有有了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生物,地球才显得生机勃勃、繁花似锦。此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自然界的和谐、关注生命的和谐与健康;另一方面,结合现实情况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学生适应能力很强,而有的学生则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为什么在我们中间会有这样,那样个性的人?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生命的多样性;让学生明白个体差异,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体验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诚然,生物课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生物老师也有其作为升学的功利色彩。但是,生物教材里面的“生命教育”的素材应该比比皆是,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只要我们深挖教材,找到生物教学和生命教育的结合点,学生就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可爱和可贵,真正自觉的去珍爱生命。

三、教学中自觉融入健康教育的元素,做到“润物无声” 学生对于“生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们每天都和“生命”在一起,无论是“自然”的生命还是“精神”的生命。然而,让他们去明确的表述“生命”是什么?他们又很模糊,甚至是陌生。而生物课,却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学科优势,科学而具体,形象而生动的去阐释“生命”这一现象,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无论是单个的还是集体的,却可以借助“生物”课这一学科平台,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所以,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入“生命教育”的元素,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节知识,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一亿万颗精子中只有一个可以和卵细胞结合,让他觉出生命的珍贵,自己的重要。学生自己通过视频、影像等资料,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自然会觉出生命的珍贵。在学到“分娩”这一知识时,更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母爱的伟大,生命的艰辛与伟大,从而让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而这些有关生命教育的相关素材,在生物教学中应该很容易做到,不需要我们刻意去追求,收到的效果也很明显,很容易就能够起到“好雨”的作用。

四、多角度、多渠道、多层面感受生命的存在,培养学生“生命”的意识。前面已经说过,生物课有其自身的优势,无论我们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在虚拟的世界里,还是在现实的世界里,都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影像资料、植物园、动物园、大千世界,大到整个宇宙,小到一个细胞,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个体的人,都是生命存在的方式。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去多角度、多渠道、多层面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在学生幼小的心里培养其最初的生命意识。

五、言传身教,提高学生品味,树立健康生活方式 生物课里有相当多的内容是涉及到人怎样的健康生活,而健康的生活是新课标中对生物课的基本要求,而作为教师,更是应责无旁贷。首先自己做到,并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这样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试想,一个生活非常糟糕的老师很难和热爱生活相联系,再借助生物课,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道德情操,并能正确面对人生中的生老病死,直面人生中的挫折和低谷,从而更好地成长。

总之,世界上最珍贵的是生命,人类最珍贵的也是生命,健康问题是全社会最关注的问题,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引导青少年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健康生命的意识,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身心,放飞生命,以茁壮成长。

第四篇:浅谈小学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体育具有其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渗透的方法,使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渗透 德育 以学生为本

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本人就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这样,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优秀道德品质的主题很多,有爱国、勇敢、团结等。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指定相关的内容以及游戏,让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学到这些优良的品质。

三、注重榜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

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还应注意寓情于教,以身作则,以情感人,师生间情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勇于吃苦耐劳,不怕苦累,不怕太阳晒,不怕风吹和寒冷,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示范认真规范,尽量满足同学们的要求,练习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落后的同学等。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根据体育运动项目渗透德育

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每个项目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如: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便于培养学生勇敢精神;篮球、排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等。如本人在教授中长跑时,把技术动作认真讲解示范并提出了练习的要求,注重强调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紧张、畏惧和怕苦心理,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体力好,感觉也不错,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用注意力转移法,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的节奏上来,这样既促进了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任务,也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时进一步磨炼意志品质。

五、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言传身也很重要。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附有朝气。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体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靠教师常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才能奏效。

第五篇: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品德与社会课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它是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一、准确把握小学品德教材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点。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提高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立、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在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行为要求中有“会与教师交换意见”、“学会与人交流”、“要自信、不自卑”等内容。只要教师善于发现,整体把握,找准切入点,分步实施,都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注重营造课堂教学心理氛围,真诚沟通

作为一名品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能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要营造健康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心理术语上称之为“心理相容”。只有和学生极力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真诚地和教师进行沟通,才能说出自己的心理话。而做好这些,前提有二点。首先,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爱,并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得到美的享受;让学生在兴奋中发现优点,在微笑中认识不足;让学生对你有亲近感,使学生

体验到上课是有趣的,活动是快乐的,成长是幸福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形成主动参与、敢于争辩的氛围,使思维得到开阔,使潜能得到发展,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其次,教师要充分接纳学生。无论学生的行为举止有多么的不良,教师都不应当排斥和拒绝他们。要仍然尊重他们的人格,承认和尊重。

三、寻找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触动学生心灵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处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对课程内容加以梳理,才能挖掘出教材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珍爱生命》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采访爸爸妈妈,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生命的精彩,从而更加深刻的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爱护集体的荣誉》一课,让学生们认识只有集体成员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才能建立一个温暖的班集体。感受集体温暖,进——步增进热爱集体的情感。让班集体更加有凝聚力,同学之间怎么相处等等;《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观看视频并让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的铁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列强所掠夺,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残酷的历史事实的了解,体验和感受中国曾经遭受过的那段屈辱历史。通过学生生动的表演,重现了这段历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从小捍卫祖国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地表现自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寻找能发扬自己优势、提高自我生活能力的角色。

上课时有一种普通现象,提问学生时,学生讨论热烈,唧唧喳喳的,一旦提问时指定个别回答,就一点声音都没有。即使老师一再强调说错也没有关系,只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行。最后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被“逼”出来回答问题。部分学生由于自信主不足,从不敢举手发言,大家应该知道这么一个公式:信心+

恒心=成功。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某一件事情的心理。还有:自信心是通往成功之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自信心相抵触的是自卑感,它是自我意识中的一种消极因素,处理不当,会影响学生自己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损坏身心健康,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绊脚石。因而,要帮助学生防止自卑感的产生,培养与树立自信心。我在教学中利用教材的内容的新异性、悬疑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渗透教育一步步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向上的情感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积极良好的情感可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而消极、不良的情感若不致意改善,则会阻碍智力发展,形成退缩、孤僻、胆小、敏感多疑等消极的人格特征,甚至有可能发展成精神性的行为异常。因此,满足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情感尤为重要。而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则能极大的获得情感体验,提高情感因素,使之成为行动的动力。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我们的学校”这一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的良好情感,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校园环境,了解学校历史和了解老师的劳动,我设计了校园寻宝、我的发现、我做老师等活动,通过观察、了解、体验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自己熟悉的活动中真切的感受到校园的美丽,了解到学校悠久的历史和体会到老师辛勤的劳动。在活动后的总结汇报里,有的孩子说:当老师真不容易,要知道那么多的知识;有的说:我没讲几分钟就口干舌燥的,老师一天要上好几节课,真辛苦啊;还有的说:我知道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得颈椎骨质增生病了,因为每天要低头改很多作业„„通过实践活动得到亲身体验,才让他们感到老师的辛苦和对学生的爱,从而激发学生的

爱师之情,这比简单的说教更具说服力。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其自信心与责任感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在品德教学中要采用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课堂,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又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许多活动中除了各负其责外,还要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共同配合才能取得活动的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探求知识的情境。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内容的新异性、悬疑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例如: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一课的教学设计,就完全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课前学生先分别收集制作不同的道路语言标志图片,在课堂的互相交流中,学生了解了不同的道路标志代表不同的道路语言,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学生受到教学内容的影响,必将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更注重自己的言行,实际上是让学生在行动中实践了教学内容。这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内容的理解,掌握了交友的技巧,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实践活动学会了交朋友,协调了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这无疑对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在开展实践活动今天我当小司机时,学生们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合作,开展活动。在小组内自行调整谁来当交通标志,谁来演司机,谁是交警,然后再在一起共同表演、发现、讨论、汇报,一起制作创造新的交通标志道路语言。这样在活动中不仅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

感,而且培养了孩子们合作意识,提高了合作能力。

四、能够调适自己的心理,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现在的学生大多娇生惯养,挫力差,当自己的愿望一再受挫,紧张状态逐渐积累,学生就会产生愤怒富有敌意的情绪。对于周围的人和事没有兴趣,意志消沉,这是一种心理障碍的表现。要教育学生做情绪的主人,及时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调整心态,消除心理障碍。

在课堂中我常利用一些活动来帮助学生宣泄自己的情绪。如教学“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时,我通过小卡片让学生写最近一星期令自己快乐和烦恼的一件事来,然后全部收集起来打乱,再分到每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最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我会用激励性的语言及时评价各组的表现,对他们的方法进行正确的指导,使他们了解人人都有烦恼,只要能够正确的对待,及时宣泄,做情绪的主人,就不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教育学生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是克服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总之,品德与社会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的过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贵在潜移默化,贵在润物细无声。小学教师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只要教师富有一片爱心和诚心,我们的教学就一定能把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机紧密地揉合起来,在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下载体育课如何在实践课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育课如何在实践课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 老金厂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命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走进课堂,近年来已成为众多研......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人类与自然是一种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人类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略。在全球环境日趋严重的今天,我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

    如何在数学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随阳山学校:周国素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但能在巩固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深度,而且可以体现法律与我们生活息......

    体育课中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经验总结

    体育课中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经验总结 前言: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课中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经验总结

    2011学年体育业务学习 ——体育课中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经验总结 一、了解体育课结构、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

    体育课中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经验总结

    体育课中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经验总结 前言: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

    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初探(写写帮推荐)

    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初探 摘要集体就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和谐的力量,有了集体的意识才能体现爱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爱国的信念,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体育和国家的关系......

    在中学信息课中渗透素质教育

    在中学信息课中渗透素质教育 獐沟中学 汤凤池 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实际上已经提高了我们对学生培养的目标:一是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