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们的班集体说课
《我们的班集体》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我们的班集体”第一课时。
品社这门课程,它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材呈现的具体内容是从合唱比赛的照片引入的。这个内容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通过生动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从具体的情感体验上升为抽象的理性认识,帮助学生认识集体生活中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集体生活中的各种规则,教育学生学会欣赏别人。
二、活动目标及准备
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懂得合作和规则的重要意义;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能够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3.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关心班集体,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活动,维护集体的荣誉。在活动准备上,我收集了小故事——三个和尚及图片;让同学们搜集自己班集体里同学之间的故事。
三、说教法和学法
按照教材所呈现的思路,我联系学生实际和班级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通过回忆班级曾经举行过的集体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明白集体的成功与荣誉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体验活动与教材提供的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分析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提高认识以后再来分析教科书中的故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集体荣誉,达到让学生认识到应以诚实、正直的行为赢得和维护集体荣誉的目标。“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我力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丰富教材,也想通过学生真实感受引起心灵的碰撞,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共鸣。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活动化的教学策略。学生在交流和活动中提高了认识,升华了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导入这个环节我创设符合学生情绪水平的氛围与环境,从心理学角度讲,贴近儿童生活经历的情景,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容易受到情绪上的感染。为此在导入环节我出示两张照片(一张是六一儿童节同学们的演出的照片,另一张是全班集体照片。)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张照片都是我们什么时候照的吗? 现在,我们闭上眼睛回想一下当时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在这种真实的回忆、谈论中,学生的观点也便流露出来,这时教师便
及时抓住这些教育点,帮助学生总结出:这些展示的都是班集体的图片,班集体是我们的又一个家。同学们亲如兄弟姐妹,共同分享健康成长和成功的喜悦。在学校里,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同学们的团结合作才能完成。(过渡)
一、团结合作(板书)
老师:合作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合作能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快乐。老师讲述“三个和尚”的故事,提问:三个和尚最后怎么没水吃了呢?这是为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然后引导学生: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最后没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唯恐自己吃亏,以至于谁都没水喝。相机板书:团结合作。师:在学校生活中,团结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课本第66页的篮球赛事,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红队能胜利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取得胜利)
在整个导入环节,我从学生实际和班级实际出发,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通过学生讨论,让他们明白团结合作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大家只有团结合作,才能胜利。同时导入67页图片,观察图片,讨论图片中的同学是怎样团结合作的?师总结:合作是倾听,合作是交流,合作是分享。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同学们在一起会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我们大家还要遵守集体生活中的规则。(过渡)。
二、集体生活中的规则(板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我设计了“跳大绳”游戏。1、2、3、把学生分好组,讲解游戏的要求及安全。组内练习,交流。开始游戏。
游戏结束后,讨论,刚才同学们玩的怎么样?每位同学的表现有什么缺点?
最后指出:如果大家玩游戏时,不按照规则玩,如跳绳时不按顺序跳,自己独霸某项器材玩,还能玩得高兴吗?请学生们自由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在集体生活中要有规则,在课堂学习中也要有规则。(过渡)
三、课堂学习中的规则(板书)
(给同学们讲文本资源中“老师为什么不叫他”的故事。)提问: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呢?讨论,小结:当同学发言时,有些同学总是打断别人的发言,或者与其他同学交头接耳,不注意听发言同学讲话,老师讲课都受到了影响。所以我们应该遵守课堂学习中的规则,大家说是不是呢?在学校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则,你知道哪些呢?一起说一说吧!
四、总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体会到了在班集体中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班级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可下请同学们自己制作一张小卡片,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
范》以及《小学生守则》,写出你都做到了那几条?找出自己的不足,多多改正吧!
板书设计
我们的班集体
团结合作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取得胜利 集体生活中的规则
课堂学习中的规则
第二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说教材
山东人民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研说。
一、说课标
(一)总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
1.情感与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热爱班集体的生活,亲近每一位班集体的人员。
2.行为与习惯方面使学生懂礼貌,行为文明,并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习惯。
3.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环境、社会常识;了解家乡故事,知道初步的环境保护知识;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尝试用观察、体验、实验、比较、讨论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在总目标之下课标又分别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方面作了具体要求。1.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家乡。认识家乡的美丽,感受家乡的魅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乡的情感。
2.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关注身边的生活环境。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3)了解有关家乡的故事。
4、过程与方法(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二、说教材
我将从教材内容结构、编排体例,教材编写特,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三方面来说。
(一)教材内容结构、编排体例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本册教科书,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共设3个单元,分别:在集体中成长,我们生活的地方,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在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主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研讨。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以下是各个单元内容结构:教材内容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主题,即:“在集体中成长”,“ 我们生活的地方”,“ 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包括3个主题我们是一个集体,快乐的集体生活,大家都是好朋友。把这一单元作为品德与社会的开篇,让孩子学习后了解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正确处理班集体中的事我们生活的地方由欢迎到我家乡来和家乡的故事2个主题组成。本单元把学生的活动主线由学校延伸到了家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去更进一步的了解家乡。提高学生热爱家乡的品质意识。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包括3个主题垃圾带来的危害,节约用水,环境好我快乐,一次卖报的体验四个主题。学生的认知层面也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对社会的认知也有了初步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编写特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本册教材无论在体例设计、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做到准确把握课标精神,全力体现课标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这些体验活动,围绕学生社会生活这条主线,由家庭体验,到学校体验延伸到社会体验。体现了教材知识的综合性,螺旋上升。为本学段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三))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1、纵向整合 本册教材始终贯串一条主线:以学校生活为基础。在班集体的生活中通过认识学校、了解社会、把握自我,在今后的社会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2、横向整合,围绕一个专题把各项教材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这样安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说建议
1、课前探究指导建议孩子们可以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对这次活动主题进行相应的资料搜集、课前体验、准备素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么做的目的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前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可以去体会、去感受,为课堂上的学习提供前提基础。
2、课堂活动设计建议
创设活动情境,使教学内容“活”起来。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实”起来。提供足够时间,使教学活动“高效”起来。3课后实践活动建议活动的开展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关注和指导。老师们应及时捕捉校内有利于学生实践的契机,将品德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学校德育活动、少先队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后实践活动更离不开家庭、社区的支持和配合,毕竟学生每天的大多时间还是家庭和社会上度过的。家校实施互联互动;既有益于沟通信息,优化育人基础,又能发挥各自优势,取得“双赢”的育人效果。
4、评价建议注重活动中的个性评价,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会鼓励、尊重、欣赏,在活动中善于发现,更应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加强人文性教育引导,促进学生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和谐发展。
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
1、立足课本,挖掘品社教材资源。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参、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我们应改变简单“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品德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2、联系生活、创建环境资源。我校利用图书室、绿化园地、校园墙壁、黑板报等为学生创设了学习和实践的有利环境。
3、加强渗透,整合学科资源。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界限,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和整合。在教学中,语文、音乐、美术等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4、重点训练,培养主体资源。班级中总有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将这些资源开发出来,并利用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山东人民出版社版小学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指教!谢谢!
第三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1.在邮局工作的人
活动主题:在邮局工作的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材分析:
活动目标:
1.知道邮局是人们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了解邮局的人所从事的工作。
2.了解邮局的设施及服务项目。
3.知道一封信要经过许多邮政人员的分工合作,体会邮政人员工作的辛苦。
4.懂得如何尊重邮政人员的劳动,不给工作人员添麻烦。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相关图片资料,可前在父母的带领下去邮局调查访问;卡纸。
教师准备:信件、报刊、包裹等邮寄物品。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寻找绿衣使者
1.教师谈话:
有一种工作人员每天穿着绿衣服,用绿色的交通工具,为人们传递信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被人们称为绿衣使者!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2.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在邮政局工作的人们:(1)亲人、邻居中在邮局工作的人。(2)说说为自己服务过的绿衣使者(通过自己切身的体会初步了解邮政人员的工作)。
二、走进绿衣使者,了解他们的工作
1.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在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后进行归纳整理)。
(1)邮局里都有哪些设施?(2)邮局都有哪些服务项目?(3)如果没有邮政人员会怎样?
2.帮助学生根据选择的内容分组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学习
(1)确定研究内容
(2)把个人搜得的信息进行整理
(3)选择本组队员喜欢的形式汇报
3.分组行动并填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
调查的方式或途径
调查对象
调查的过程和收获
不明白的问题
自我评价
二、汇报研究成果
学生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向全班汇报、交流。
1.对于邮局里的设施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并加以解说。
2.服务项目可以用解说的形式介绍。
3.第三个题目可以大胆的假加以设想,感受绿衣使者工作的重要性。
4.可以将填好的调查报告向大家展示。
四、活动延伸
1.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亲自投一次,了解有几种投递方式。
2.调查访问一封信的旅程。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故事:星期天的时候,丁丁跟爸爸一块去邮局给舅舅寄信。爸爸到了邮局,把信投进绿色的信箱,对丁丁说:“好了,信很快就会送到舅舅的手中的!”丁丁听了爸爸的话,不解的问:“爸爸信是怎么到达舅舅的手中的呢?”小朋友们你能帮丁丁这个忙吗?一封信到底是怎样到达收信人手中的呢?
2.学生发问,提出自己的方法。
3.教师:上节课后同学们作了大量的调查访问,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帮好丁丁这个忙!
二、汇报形式,讲述一封信的经历
5.小组讨论用怎样的形式进行汇报。
6.确定汇报形式:(1)可以用合作表演的形式展示一封信的经历;(2)可以用“我是一封信”为开头,讲述自己的旅行经过:我是一封信,主人把我投进信箱里,我就展开一次旅行。
(3)可以用图示进行解说:
投递---邮政人员取信---盖邮---分区分拣---送各地---再分拣---送信---收件人
7.教师引导:同学们讲得这么生动,丁丁一定会感谢大家的。通过了解一封信的经历,你有什么体会?
8.小结:别小看一封信,他只有经过了许多人的分工合作,才能到达了收信人的手中。
三、开展“我是小小邮递员”的比赛
1.教师事先准备好活动用的报刊、包裹、信件等物品若干。
2.教师讲清活动要求(1)按物品的类别进行分拣;(2)以完成任务的时间先后顺序确定比赛优胜者。
3.比赛开始。
4.教师谈话:通过分拣邮寄物品的活动比赛,你有什么感受?(分拣邮件只是众多环节的一项,同学们都觉得辛苦。可见,要完成整个邮递任务,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邮递人员工作是多么辛苦呀,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
四、制作爱心卡片
1.教师谈话:邮政人员是传递友爱的使者,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我们每个人设计一张爱心卡送给他们好吗?
2.学生制作爱心卡,协商自己最想说的话。
五、活动延伸
把自己制作的爱心卡送给身边的邮政人员,送上你的祝福。
第三课时
一、情境导入
教师谈话:前天,小明写了一封信,寄给远在上海的姑姑。可是今天却被退了回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二、找出问题,指导行动
1.猜一猜信被退回的原因。学生提出种种假设,如:写错地址、邮资不足、没写邮政编码、不是标准信封等情况。
2.教师:只要出现上述各种情况的一中,信件就难以顺利到达收件人的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信件顺利送达而不给邮政人员添麻烦呢?
3.学生发言。
4.教师小结:不给工作人员添麻烦,按要求去做,是我们尊重邮局工作人员的最好表现。
三、活动体验,纸上投递游戏
1.教师可见或挂图出示一组新建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判断能否直接投递。
图一 邮资不足,应为0.80元,不是0.60元,不能投递。
图二 挂号信,要在窗口办理,不能直接投递。
图三 没写邮政编码,不能直接投递。
图四 字迹潦草看不清楚,不可投递。
图五 信内夹带现金及物品,不可投递。
2.教师引导:从以上游戏中尼得到什么启示:
四、知识拓展
1.教师引导:对于本主体的内容,除了课本上的指示,你还了解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
2.学生发言。
3.教师补充:
(1)邮政特快专递业务。
(2)未经别人允许不得撕去别人的邮票、私拆他人信件使违法的。
(3)邮寄现金等其他物品应注意的事项(对于学生想了解的内容,教室可作适当补充,也可以将部分内容留到课外进行探究)。
五、我的收获
1.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2.把自己的收获填在收获卡上,收藏在成长记录袋里
六、课外延伸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信服务以其迅速、即时、可视听等特点逐渐代替了部分邮政服务的内容。是否会代替所有的邮政服务项目呢?我觉得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请同学下课进行调查访问,小组合作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教后反思: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劳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习惯。
3、尊重并感谢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重点难点:
1、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劳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习惯。
活动方法:
调查、讨论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分组调查访问某一行业的工作者。
2、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过家家的游戏吗?(玩过)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玩得?
师:其实,过家家就是小朋友们扮演不同角色的一种游戏。同学们想玩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告诉你们吧,咱们三年级二班的全体同学就是这座城市中的市民,由你们来组成一座城市好不好?
好了,市民们,咱们这座城市要想正常运转起来,你觉着哪些行业的工作者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说,老师帖)生:环卫工人、理发师、医务工作者、教师、超市售货员、厨师、民警、交警、出租车司机、电视、电台工作人员、纺织工人、服装设计加工人员、建筑设计施工人员、水、电安装设计维修人员……
二、体验交流
1、这么多的行业都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离开哪个行业的工作者我们这座城市都无法正常运转。那在这些职业中,市民们你来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职业吧。选好之后可以与你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说说你选择这个职业的原因。最后,把写有你名字的卡片帖到你选择的工作那一栏当中。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我们这座城市的分工情况吧。指名说这样选择的原因。
老师发现一个问题,选择做清洁工的同学为什么这么少呢?既然同学们都不愿做这项工作,那咱把这个行业去掉吧,行不行?为什么?
那你有没有好的办法吸引大家去做清洁工呢?
各行各业都是我们生活离不开的,每一种职业都是光荣的。你觉得这些劳动者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什么?(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
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都明白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离不开这些普通劳动者的。正是有了这些普通劳动者的艰辛劳动,才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享受着那么多普通劳动者给我们的服务,将来我们也会成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为他人服务,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和他们平凡的工作呢?
(学生纷纷表示要尊敬劳动者,要尊重劳动。)
3.我能为大家做什么
分析教材:
本课为小学义务教育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中的第3框题。教学目标:
1.能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劳动。
2.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作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并达到乐于其中的目的。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自己能做到的事,其实有很多。靠自己积极努力做到的力所能及的事,有益于身心发展。
教学过程:
一、现在我能做什么
1.导入:上课以前老师想请大家听一首歌,大家猜一猜歌的名字,如果会唱的可以一起唱。(播放音乐《劳工真光荣》)
2.同时播放准备好的课件,播放一组小学生劳作的图片。
3.谁来猜一下歌的名字
4.刚才看的图片上有好多小学生,他们都在干什么?
5.平时你为大家做过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6.你有没有参加过像图片里小学生一样的活动呢?有什么感受?
7.你怎样对待别人的劳作成果,怎样做是尊重他人的劳作成果?(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组织活动:
可以以一次校园内实践的方式进行,使学生们积极的发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去做,记录此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的人、实施怎样的行动,最后总结劳作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心得,交流体会。(出示活动表格,让学生们参照着填写)
小结:
大家看着自己完成的每一项工作开心吗?看着因为你的劳动而绿化的校园,心里甜吗?同学们,自己动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让我们将这种开心进行到底,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快乐的光荣的小学生。
二、将来我想做什么
1.导入: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憧憬,同学们,你们大家将来都打算做什么呢?为什么?
总结:
听大家说完自己的理想,老师很高兴有这么一班积极向上的学生,遇到困难,开动脑筋去解决它,而不是放弃,逃避,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才一步步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着。为的是实现它,而不是说说罢了。如今我们还小,不要急,站稳脚下的每一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希望大家拥有最美好的明天,上扬着嘴角去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去完成属于自己的将来!
4.一次卖报的体验
教材分析:
本课为小学义务教育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中的第4框题 活动目标:
1.通过一次卖报的亲身体验,体会挣钱的辛苦。
2.设身处地的站在卖报者的角度体会卖报的不容易。
3.为他人提供方便。
课前布置:
1.课前要求学生先进行一次小采访,采访路边的卖报亭,询问他们卖报的经过,步骤。
2.在征得家长同意或帮助下进行一次卖报亲身体验。
3.认真记录好卖报的过程与步骤。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填写。
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做好活动准备。做到不慌张不忙乱。
活动重点:
1.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2.体会卖报不易。
组织活动:
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分区域进行卖报体验,教师可跟踪调查。记录小组成员的各个表现。写总结报告,观察学生的认真态度以及对工作的热诚和良好的服务。
活动后讨论:
各个小组汇报卖报成果,卖报过程。以及时间地点,经历的事。
教师总结:
老师知道大家都很辛苦,终于卖光了所有的报纸,我们可以把卖报纸挣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这是大家第一次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老师相信大家一定都有很多感受与心得,相信大家都体会到了卖报的不容易与辛苦,看大家累的满头大汗可却依然笑的这么甜,老师猜想大家一定帮助了好多人顺利的买到了当天的报纸,大家为他人提供了不少方便,老师为你们感到开心与骄傲!
课后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感触记录下来,记录这难忘的一天,记录这第一次实践,第一次体验,第一次收获。并从中获得感悟,我们为他人服务,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他人开心的笑脸,幸福的表情,所有的汗水都会化为喜悦映照在红润的小脸儿上,因为我们做了最光荣的事——为人民服务!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Health/spysh/61819.htm
第四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2016—2017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试卷(秋)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填空。(30分)
1.游戏规则是由()的人共同制定的。2.规则有大有小,()就是最大的规则。3.邻里之间的(),令人感到快乐和温暖。4.()的生活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建设。
5.我国的老人节定在每年农历的(),即传统的“九九重阳节”。6.每年的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联合国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
二、判断。(20分)
1.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从事着不同职业的人们。()
2.在我们的周围有一些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有许多不便,我们应当友爱、关心和尊重他们。()
3.邻里之间的矛盾、误会,通过彼此的谅解、谦让,是得不到解决的。()4.各种职业的劳动都不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
5.人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满足大家的需要,得到自己的报酬。()
三、回答问题。(50分)1.合作有什么作用?
2.每个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怎么解决?
3.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什么?
4.虚岁的来源是怎样的?
5.人们为什么要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
第五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第一课 爱护自己的身体
教学目标:1、2、3、知道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注意用眼、用脑的卫生,防止过度疲劳。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自觉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和行为,防止受到伤害。教学准备:1、2、3、教学过程:
一、说说自己生病时的经历。1、2、3、4、二、听故事。
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一次病痛。生病时有哪些症状,自己有什么感受? 自己的症状最后是怎样消除的? 人体器官的挂图或课件。
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健康的小常识,并做成小卡片。调查身边同学产生近视的原因。
认认我是谁。
1、出示人体的某一器官图,让学生认认它是什么。
2、说出这个器官的主要功能及日常生活中保护它的相关知识。
三、小探究:他们为什么都是“小眼镜”?
1、调查学生中眼睛近视的情况。
2、寻找自己近视的原因。
3、总结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视力的方法。
四、健康习惯小测试
1、填写教材中的表格。
2、家长监督检查。板书设计:
爱护自己的身体
病痛的基本症状及防治
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功能
怎样科学用眼用脑 教学后记:
第二课
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交交通通工具。
2.感受不遵守交通常识,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严重后果。
3.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学会保护自己。教学准备:
1.了解交通工具的演进。
2.搜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案例。
3.让学生搜集有关的交通安全小常识,并制成考题卡。教学过程:
一、探究:交通工具的演进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说说交通工具的演进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2、探讨为什么当地人们经常使用某种交通工具。
3、模拟选择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
4、畅想未来交通工具的发展前景。
二、交通知识小擂台
让学生分成小组,以必答、抢答等多种形式进行组际间的知识竞赛,每个小组出一组题考一考其他组的同学,答对一题加10分,看看哪组得分最多。考题卡是学生课前准备的,可以将教材9—11页中的交通安全规则及出现的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设计到考题中。
三、小调查:身边的交通安全隐患。
1、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走上街头,观察本地的交通秩序情况,找一找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存在哪些交通安全隐患,并做好记录。
2、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由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加以总结,并共同探讨合理的解决办法,板书设计:
注意交通安全
选择和使用安全合理的交通工具
知道有关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劝阻或制止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
教学后记:
第三课 小心受骗 教学目标:
1. 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欺骗手段,具有初步的识别能力。
2. 在日常生活中有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教学准备:
1.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
2. 搜集身边发生的人们被骗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演一演:小东受骗
1.由学生角色扮演,再现小东受骗的经过。
2.让学生换位体验,说一说如果自己是小东,受骗后自己的心情。
3.分析小东受骗的原因。
二、说说身边发生的受骗故事。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身边发生的受骗的人或事,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骗局和陷阱,自己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三、小讨论1:她该怎么办?
1.教师讲述文文面临的突发事件,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教师汇总观点,给文文出主意,想出一个周全的办法来。
四、小讨论2:小学生该不该玩游戏机。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看法分成两组,各抒已见。
2、教师在全班同学中进行调查,请爱玩游戏机的同学说说自己玩游戏机时间最长的一次,并说说自己长时间玩游戏机后的感受。
3、教师对同学们的观点加以总结,并向同学们提出要求:在休闲时间适当玩游戏机是可以的,但不能沉迷于游戏,否则对自己的身心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
五、和父母交流如何防骗。
请同学们回家后和父母交流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防骗,并将与父母沟通的意见写下来,回校后与同学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小心受骗
学会识别骗局
理智冷静应对
不沉迷游戏机 教学后记:
第四课
学会自护自救 教学目标:
1、懂得一些常见事故的预防和解除方法。
2、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能够机智冷静地保护自己,寻求自救的方法。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常见事故的预防和解除办法的相关资料。(如防火、防触电、防溺水、防煤气中毒等)
2、寻找存在于家庭、学校、社区中的安全隐患。
3、制作“探险夺宝、安全归来”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寻找身边的安全隐患。
1、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寻找学校、家庭、社区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2、各小组将全班汇报收集到的各种问题,向有关单位提出解决办法或督促消除建议。
二、自护自救方法。
让学生以两人为单位,互相演练在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怎样进行自护自救。如当遇到火灾、溺水、煤气中毒、触电等情况时,怎样自护自救。
三、小辩论:小学生要不要见义勇为。
1、将同学们分成两组,赞成要见义勇为的为一组,不赞成的为另一组。
2、各小组就自己的观点陈述理由,教师将各组的理由加以归纳。
3、让同学们通过辩论得出正确的观点,即当前在小学生中不提倡见义勇为,小学生首要的是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
四、自护自救小锦囊。
让同学们按照教材的要求填写自护自救小锦囊并互相交流,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多最好。
五、游戏:探险夺宝、安全归来。
让同学们通过多媒体课件,同时开始游戏活动,看谁最先安全归来。板书设计:
学会自护自救
学会自我保护
积极寻求自救
不做危险事情 教学后记:
第五课
我有一把“金钥匙”
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的宝贵,在学习中珍惜时间,懂得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一些中外名人有关学习习惯的故事。
2、教师准备一台小闹钟,一台录音机,一盒轻音乐带。教学过程: 一、一分钟能做什么?
1、先不给学生提任何要求,随便让学生抄抄语文书上的字。
2、老师拿出游闹钟,让学生感受一分钟有我长时间。
3、老师要求学生开展写字比赛,看谁在一分钟内,抄得又快又好。一分钟后让学生再数一数自己抄了多少字。
4、对比两次数量,让学生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5、让学生说说一分钟的重要性。
二、交流学习经验。
1、先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谈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由小组长将大家的经验加以概括。
2、班内共同交流,由小组长将每组的经验在全班进行汇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三、我的一周课余时间安排。
设计自己一周的课余时间安排表,并与同学相互交流。说明自己这样安排的理由,并在同学的帮助下对不合理的地方加以调整。
四、学习习惯自查自纠。
结合课文提供的“自主学习表现”自查表,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说说自己还应如何改进。
五、故事会。
将自己搜集到的中外名人学习习惯的小故事在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参加故事会的感受,并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与父母讨论一下。板书设计:
我人一把“金钥匙”
有好的学习习惯
珍惜时间
提高效率
教学后记:
第六课
说声“我能行”
教学目标:
1、在学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2、能够在老师、同学和家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学习困难的好办法,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并分析其原因,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教学过程: 活动目标:
1、关心家庭生活,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者做,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2、通过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爸爸妈妈添负担。活动时间:4课时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你是家庭的小主人吗?
2、小组汇报问题,得出“小主人”的标准,验证自己和别人是不是合格的“小主人”。
3、进行汇报准备: 列出自己能做的事情
列出正在学习或想做学习的事情。小组设计情景,编排模拟为家庭做的事情。
4、各小组汇报交流。汇报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反思,你做到了那些?这样做到自己和佳人带来那些好处?遇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5、总结反思成果:
写出一份倡议书:“小主人,你想对你说”用于自勉和勉励他人。板书设计:
说声“我能行”
不怕困难
增强信心 教后记:
第七课
我的兴趣爱好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学习兴趣所在。
2、能够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教学准备:
让学生准备自己的才艺作品。教学过程:
一、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程。
1、老师让同学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并写上自己的名字交给老师。
2、老师随意从其中抽出一张,被抽到的同学走上讲台,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程,为什么喜欢它,以及自己是怎样学好它的。同学们可以向这位同学发问。
二、小小辩论会:偏科是否有利于我们成长?
1、请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各组成一组,分开两边。
2、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看法和掌握的资料陈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各组请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3、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引导同学们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才艺展示会。
同学们将自己的才艺作品展示出来,也可以当场演示给同学从头看。最后可以将同学们的才艺作品收集起来做一个小型的展览。
四、过关游戏。
让同学们参照教材提供的游戏,自己尝试一下,看能否顺利过关。请过关的同学谈谈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
板书设计:
我的兴趣爱好
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教学后记: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八、她为什么不高兴 教学目标:
1、能意识到别人的不高兴,并表示关心。
2、知道日常交往中让人讨厌、生气的言行举止。教学准备:
1、由同学们在课前准备小品《她为什么不高兴》。
2、准备一个小纸箱做“垃圾回收箱” 教学过程:
一、小品表演:她为什么不高兴。
1、由提前准备的同学在课上表演小品《她为什么不高兴》。
2、看完小品后,请同学们讨论:如果你是张青,你会有什么感受:丹丹和何莹莹谁对谁错?
3、根据教材地提示,想一想:丹丹和张青会说些什么呢?
二、谈心屋:说说自己不高兴的事。
让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回忆一下,因为别人的不当行为引起自己不高兴的故事,说说当时自己的感受,希望别人怎样对你。
三、垃圾回收站。
此活动主要是检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将自己不当的言行写在小纸条上,教师可以请同学们一个个的上台讲述自己不当言行的表现和过程,然后将写有自己不当言行的小纸条扔进垃圾箱并表示今后改正的决心。
板书设计:
她为什么不高兴
意识到别从不高兴的原因
体会别人不高兴的心情
避免让人不高兴 教学后记:
九、我做错吗? 教学目标:
1、在与朋友的交往中知道反思自己的言行,2、体验被别人误解时的感受
3、学会处理生活中的矛盾。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说说自己被人冤枉的事。
1、回忆自己有没有被人误解的事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请同学们帮忙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被误解。
3、今后应该注意什么?
二、讨论:好朋友要不要说实话?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中的情节,说一说丹丹要不要对莹莹说实话?
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自己又是怎样处理的?
三、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矛盾。
1、说说自己和朋友闹矛盾的经过。
2、自己用什么办法化解了矛盾?
3、如果现在还有矛盾,你打算怎么做?
四、讨论:当错不在自己时,要不要主动与人和解?
板书设计:
我做错了吗?
反思自己的行为
学会处理生活中的矛盾
教学后记:
十、真正的朋友 教学目标:
1、知道真正的朋友应该以诚相待、互信互助。
2、辨别是非,正确处理朋友关系。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友谊的格言,并准备相关的手工材料,如纸、笔等。教学过程:
一、我的交友小档案。
1、请同学们如实填写教材中提供的“交友小档案”。
2、教师将同学们填写的表格收上来,然后随机抽取,请被抽到的同学在全班讲一讲自己的交友经历,说说自己常常和小伙伴一起做些什么,为什么喜欢和他交朋友。
二、没有朋友的日子。
说说自己在与朋友闹矛盾的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
三、友谊格言大赠送。
请同学们将自己搜集的格言写在小卡片上并制作成精美的手工艺吕,把它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板书设计:
真正的朋友
朋友之间以诚相待
正确处理朋友关系
教学后记:
十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3、初步尝试自己制定规则,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要自觉遵守规则。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生活中人哪些规则。
2、教师准备:准备相关的课件或投影/ 教学过程:
一、体验游戏中的规则。
1、先找一两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戏让大家做一做。
2、讨论:游戏中有什么规则?没有这些规则行不行:我们在游戏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不守规则的人?如果不按规则做会怎么样?
二、找找生活中的规则。
1、课前,请同学们分成几组,分别找一找家庭生活中规则、公共场所的规则以及学校中的规则。
2、课上,大家结合自己调查的情况,谈一谈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3、播放课件,或老师边讲故事边放影,让学生边看边找一找其中的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行为,并分析他们遵守或违反了什么规则。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三、说说儿童活动场所的规则。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57页的画面,找一找有哪些违反规则的行为,这些行为有什么后果。
2、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还街道哪些其他的儿童活动场所的规则,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
板书设计:
没有规矩不在方圆
人人都要守规则
教学后记:
十三、我和我们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集体的确良一员,感受集体的温暖,愿意为集体做贡献。
2、明白集体的成功及荣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3、懂得用诚实、正直的行为维护荣誉。教学准备:
1、排演课本剧:《集体的事大家做》。
2、搜集班集体的活动照片。
教学过程:
一、课本剧:《集体的事大家做》。
1、由同学们表演先排演好的课本剧。
2、表演结束后,请同学们讨论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二、五人绑腿游戏。
1、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让中小学重用 绳子横排绑好自己与其他四位同学各一条腿。当比赛开始以后,五人一起向前进,以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为胜者。
2、游戏后请优胜的小组给大家讲讲获胜的经验。
3、讨论:如果有一个同学不好好走,行不行?如果大家比赛前各有各的想法,不能统一意见,行不行?
三、说说自己在集体中受到过怎样的关心和帮助。
让同学们回忆自己在集体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怎样关心自己的,将把它写出在纸上,并与同学们交流。
四、说说我们班。
1、我们班开展过哪些活动?取得了哪些荣誉?
2、回忆当时的情况。看看每位同学在活动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些荣誉是怎样取得的。
板书设计:
我和 成长
离不开集体
维护集体荣誉
教学后记:
十四、我来投一票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集体中的民主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2、了解民主选举的基本程序。
3、感受民主选举需要公平、公正、民嘛、平等,初步树立现代民主意识。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小调查:你认为班干部选举与你有关吗?为什么?
1、教师给每个同学发一张纸,请大家就上面的问题作无记名问答。写完后教师收上来。
2、请两位同学当场汇总大家的调查情况,将有关与无关的同学数量统计出来。
3、教师抽出同学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拿出来供大家讨论。
二、班干部竞选活动。
1、班主任宣布选举规则与办法。
2、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报名参加竞选。
3、公布候选人名单。
4、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讲。
5、全班同学投票。
6、公布投票结果。
7、当选人宣誓就职。
三、小调查:爸爸妈妈参加过折民主活动。
此生活可以作为课前活动,也可以作为课后活动,让学生向父母了解一下他们参加的民主活动,是怎样做的。
四、小活动:我是学校小主人。
1、组织同学们在校园分组进行观察、访问、记录。
2、将了解到的情况加以汇总。
3、共同讨论,提出大家的改进建议,形成书面文字,向校长或老师反映。
板书设计:
我来投一票
选举要民主、公正 教学后记:
学期备课
一、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学科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主要内容:
1、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共产党的热爱。
2、了解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3、要学生明白,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以及它所带来的生活的变化,这些虽然学生并不注意,但是确确实实能感受得到的。
4、了解我国的经济开放的政策、历程,以及现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些国际组织。
三、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社会性。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逐步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组织教学内容。它的综合性非常强。涉及的教学内容的要素是综合的,涉及的社会领域是复杂的,交叉的。同样的内容后续年段重复出现,要求提高,螺旋上升。(1)学会为别人着想,与邻居和睦相处。(2)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3)从小养成合理、文明消费的习惯。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五、教学措施:
(一)、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朗及其合作者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背景”大部分是指实际生活或者模拟的实际生活。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二)大胆想象,解决生活问题。
品社课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把社会生活化,把社会知识实际化,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与生活紧密联系,还使学生应用社会中学到得知识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课文
课时
1、爱护自己的身体
2、注意交通安全
3、小心受骗
4、学会自护自救
5、我有一把“金钥匙”
6、说声“我能行”
7、我的兴趣爱好
8、期中复习1
9、期中检查 1
10、检查反馈
11、她为什么不高兴
12、我做错了吗
13、真正的朋友
14、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15、我和我们
16、我来投一票 1 1 1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