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校生职业思想存在的误区以及解决办法
职校生职业思想存在的误区以及解决办法
迁安职教中心马志军
职业技术教育是连接教育与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纽带,是开发人力资源、加快科技转化的先导性产业,是促进科技进步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力量。《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由此表明,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必须置身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着力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把人力优势专化为智力优势的生产力服务,开拓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新思路。
职校生职业思想存在的误区主要有
1.对职业的定位存在误区
经调查发现,我校约70%的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是比较了解的。很了解占20%左右,不了解只占10%以下。约50%学生的职业意向和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专业方向比较符合,约10%左右很符合,约30—40%不符合。约5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抱无所谓态度,只有约25%的同学很喜欢本专业并愿意在将来从事所对应职业,约25%明确表示不喜欢该专业并不愿意在将来从事这一对应职业。这说明了我校学生的心态还没调整好,对职业的定位存在误区。72%的学生还是想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职业,但是测试结果发现学生所希望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专业方向很不符合。因此,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应该调整好心态,相信行行出状元,应该在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掘自己的潜力,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完善自身性格,使之更好地适应本专业的发展。
2.对职业的了解不足
我校学生对职业及其所需能力的了解很模糊,只有约15%的学生对职业及其能力很了解。约1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情况很了解,约60%对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情况比较了解,约30%对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情况不了解。而且,学生对某些专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认识不够,因此学生所掌握的专业能力之间、能获得的职业资格之间差异很大。因此,要加强学生对有关与专业对应的职业群的专业能力、社会地位、工作性质、素质要求、工资待遇、发展前景、就业形势、发展趋势、职业资格的认识。同时,约50%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思想品德、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约40%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只有21.2%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可见,只注意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职业的一般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另一个误区。我校在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要加强职业的一般能力的培养。
3.对择业认识存在误区
第一:择业期望值较高,但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和竞争勇气
在选择就业单位时,考虑前三位的是政府机关、国际贸易和企业管理,分别占36.8%、26.9%、25.4%。在选择企业时,54.2%的学生选择外资企业,26.1%的学生选择国有企业,13.1%选择私营企业,6.5%选择乡镇企业。在“择业时首选三个因素”的调查项目中,其“符合兴趣爱好”(占72%)、“能发挥能力特长”(占65.8%)、“工资待遇较高”(占40.9%)分别占据前三位,这说明我校学生希望在条件好、效益好、有利自我发展的政府机关、外资企业等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择业期望值较高,但同时调查显示他们择业时信心不足,竞争力和勇气不够。如“你对你的专业能找到工作是否有信心”调查项目中,回答“有些信心”为63.5%,“毫无信心”为17.7%,只有18.8%回答“很有信心”;在“对择业自身实力评价”中,60.6%的学生生认为“实力平平,缺乏竞争优势”,36.3%的认为“有竞争实力,适应性强”。
第二:自身素质欠缺,培养不够,但有发展潜力
经调查发现我校学生自身素质不高,平时注重培养不够。如在“择业中,你认为自身素质缺陷是什么”(多选)中,选择“社交能力弱”、“缺乏创新能力”、“口才不好”、“成绩不好”的分别是40.9%、37.3%、34.2%、34.2%。但是,我校学生认为自己的优势是有坚强的意志、心理素质好、能吃苦耐劳,分别占51.3%、47.7%、43.5%。在择业时,66.7%的学生会凭借实力,主动寻找合适单位,17.9%会依靠父母亲戚帮忙安排,15.5%会依靠学校推荐分配。可见,我校学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很有冲劲。但同时要帮助部分学生克服依赖学校、父母的心理,主动寻找工作单位。
4.对创业认识存在误区
调查发现,选择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学生占30.2%,只有11.2%的学生很了解创业需要什么品质和能力,64.7%的学生比较了解。34.5%的学生认为有些专业容易创业,有些专业很难创业,35.6%的学生不清楚。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足,以为创业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以为有些专业容易创业,有些专业很难创业;以为只有男的没有女的创业,这些错误认识都有待纠正。同时也发现,我校学生很有创业的潜力,有40.9%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正确认识自己,34.2%的认为自己有顽强的竞争意识,33.7%的认为自己有较强的自信、自强、自立精神,32.1%的认为自己有承受挫折能力,28.5%的认为自己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
5.对本地经济发展、有关政策的认识不足
总的来说,我校学生对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就业形势和当地政府的就业、创业政策了解很少。只知道本地适合发展花卉,机电,如花卉世界、科达机电、顺联机械。一半学生认为本地创业氛围很一般,较少人创业,如果创业,房地产业比较有机会,接着是花卉业和机械制造业。可见,学生对本地经济状况有一定了解,但很不足。对于可以就业的企业知之很少,对可以创业的行业的认识也有偏差。因此,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和当地政府对就业、创业的有关政策,加强学生对就业、创业的准确认识。
思想上这些误区的存在,会导致:
1.学生对职业的定位存在误区,引导学生调整心态,热爱本专业,培养职业兴趣和能力,完善性格,使之更好地适应本专业地发展。
2.学生对职业的了解不足,要加强学生对有关与专业对应的职业群的一般能力、专业能力、社会地位、工作性质、素质要求、工资待遇、发展前景、就业形势、发展趋势、职业资格的认识。
3.学生对择业认识存在误区:择业期望值较高,但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和竞争勇气。要加强学生择业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心理辅导,加强自身素质培养。
4.学生对创业认识存在误区,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和能力。
5.学生对本地经济发展、有关政策的认识不足,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变化的需求开展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解出这些误区上午教育对策有:
1.正确认识自我、调整自我,适应职业发展
结合学生已选择了专业这一特点,利用心理测试的结果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特点,去分析自己,找出自身的优势与差距,扬长避短,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弥补个性的缺陷或改变不适宜的个性,主动适应职业的需要。因此,在指导时,要让学生了解以下 4点:
第一,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应在让学生了解职业兴趣的种类和兴趣对从业重要性的同时,强调职业兴趣既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培养,更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得到强化。
第二,性格是可以完善的。一些职业对从业者性格有特殊要求,性格有许多“天生”的成分,但却并非一成不变,人群中有许多因从事某种职业而改变性格的实例。
第三,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不论是专业能力,还是一般能力,既可以在学习生活中得到提高,也可以在职业生活中得以强化。如一般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言语能力、算术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态能力、眼手协调性、手指灵活性等,均可以在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第四,潜能是可以挖掘的。每个人都具有未被发现的潜能,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中受到压抑的青年人,可能具有更多的潜能。进入职业学校以后,给予恰当的引导和合适的环境,潜能就能变为显能,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卓越的才华。
学校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例如:实习、专业技能竞赛、参观相关企业、观看录像、听讲座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完善学生的性格、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果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并不因此所适应和提高的情况下,本于学生的意愿和学校的建议,通过办理正常的手续后同意该学生转专业。
2.职业指导应“以能力为本位”
“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本位”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职业指导不应该是空洞的说教,应以能力的形成为主线,组织丰富多彩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职业能力的了解不深,只掌握某些简单的专业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应职业群的要求发生变化,学
生应掌握更多的专业能力和常为人们所忽略的职业一般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自己的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
3.加强学生择业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心理辅导
把职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注重释放学生的这种心理潜能,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演义为社会的自我。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举办面向全校的各种心理专题讲座,配合学校就业指导处,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服务、社会调查,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为掌握广大学生的择业倾向,我们可以利用常规量表和自制量表,大范围地对职校生的择业心理进行测试,以了解职校生的能力倾向、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职业适应等。在掌握了职校生的普遍心态之后,我们就有的放矢,利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个体咨询。如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定和能力测试,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特长,并及时对其择业作出建议,让其自己正确择业。
同时,可以通过心理讲座、心理训练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即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控制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消除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平衡。常用的方法如自我静思法、自我慰藉法、自我暗示法、松弛练习法、理性情绪法等。
4.调动全体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心理品质
在全面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要以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培养为先导。不管是针对即将创业者还是针对暂时不想创业者,均从转变学生的传统的就业观念出发,以强化创业意识和心理品质培养为先导。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人人都是创业者”、“人人都能创大业” “不仅要成为职业岗位的适应者还要努力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创业观。然后通过举办创业专题讲座、创业形势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主自强、创业光荣的时代精神;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优秀毕业生到校做报告,帮助学生树“创业是更高层次、意义更重大的”就业价值观;通过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和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使学生克服创业的畏惧心理,重点培养其独立性、敢为性、合作性等优秀的创业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努力拚搏为明天创业而准备的意识。
5.进一步提高职校生的社会意识,积极适应社会大气候
职校生要充分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能够进一步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到具体实践操作中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职校生首先要培养三种意识,即忧患意识、积极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其次还要注重人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增强社会竞争意识,了解国家和地方的就业形势及有关政策法规、用人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端正择业观念等。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浅议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浅议
资料来源:大学生教育资源
摘要: 以往的德育工作往往重社会需要轻人本身的精神需要。特别是在如今,国内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国际的形势复杂多变,大量信息涌入校园,常常使学生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学生在自身成长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也未能得到教师的充分指导和帮助,这就迫切需要德育工作者的指引与导行。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问题 解决方法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功利性。
现在多数高校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学生的身心规律,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这种学校德育的功利化直接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使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对道德问题麻木不仁,从而阻碍了思想道德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社会的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冲突,以及它们对大学生影响的客观存在性,如果让学生仍处在“我说你听”单纯说教的被动地位,忽
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如何提高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性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新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德育带来的挑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也为我们德育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程。正是由于这种经济体制的改变,使一些学生的思想仍停留在过去,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他们或迫于升学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或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缺乏艰苦奋斗和拼搏进取的意识;或对社会现实缺乏正确的认识……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心理健康,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的疏导,引导他们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人才。角色、环境的转变增加了学生心理的壁垒。
虽然大学生完成了从中学时代进入大学时代的时间跨度,但他们的心理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跨越而跟进。随着他们学龄一同变化的还有他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所处的不再是以前老师管教式的环境,与之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更多地感到空虚、迷茫和无所是从。此外,他们自身角色的转变也会引起心理波动。随着环境的改变,学校学生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1]这种心理的落差可能就使他们走向自闭,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一定的缺陷。
二、对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究
1.实施道德规范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相分隔的方法。
我们应该承认,道德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需要,并时刻反映着人们经济利益的变化。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道德就从属于政治,我们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以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教育方法采用参与和引导选择的双重性。
事实表明,只有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在本质上是主体的、能动的,因此主体性是人的本质。从这一理论观点衍射,科学的德育方法,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只有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从他们身上突破,充分了解学生的渴求,才能真正地发挥德育的思想引导作用。因此,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就是好的教育方法。德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遵循德育规律,加强德育的目标化、系列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研究。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个机遇,对大学生进行观念重塑。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2]虽然经济全球化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但有一点是不可
否认的,这种冲击和影响的背后也带来了一个重塑大学生各种观念和人生价值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者应抓住机遇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及法制观念。[3]教育他们从时代的高度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确立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把握具有时效、时事性的信息资源,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德育与心理相挂钩,以促进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他们走出精神空虚的泥潭,另外,增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让他们从根本上了解心理问题的危害性,并促使他们自主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彻底走出心理缺陷、人格失衡的困境。
在知识经济极度扩张的大潮中,高校肩负着培养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思想教育方法,利用新的教育手段,才能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取得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正林.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其引导[J].高等教育,2007.[2]龚先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教育理论,2007.[3]王绍玉,冯佰侠.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中国青年研究,2002,(5).
第三篇:浅谈职校生生存能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浅谈职校生生存能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寿县职业教育中心徐为进
摘要:缺乏自信心,缺乏自控力,不能吃苦,人际关系紧张是职校生生存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通过培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职业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增强职校生的生存能力。
关键词:职校生生存能力培养
在我国,青少年的生存能力正面临着退化的危险,尤其是职校生的状况更令人担忧,他们的生活自理和适应能力下降,有心里问题的比例较大,且有上升趋势,道德建设也出现了新的危机,严酷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育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的职校生,决大部分在初中属于差生。他们不仅学习差,而且思想品德,个人修养,为人处事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缺陷,这些方面的缺陷导致了他们的生存能力地下,具体表现为:
一、自信心缺乏。
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里,是一种积极的心里品质,是人们开拓进去,向上奋进的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里素质。自信心在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就中具有显著作用,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它能使人燃起智慧的火花,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而许多职校生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对许多事不敢尝试,缩手缩脚。他们常说,我不行,我太苯了,我学不会的,我做不好的,这件事我不行,反正我比不上别人。特别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更是自暴自弃。没有自信心,便丧失了上进心,甘于落后,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进步。
二、不能吃苦。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习惯于父母为他们安排好的一切,他们不会铺床叠被,不会洗衣,不会打扫卫生,不会料理事务,甚至不会买东西。他们遇到一点困难就束手无策,不肯吃一点苦,做事没有一点毅力,一点点挫折在他们眼里都如高山挡路一般。如在军训中,不少人因吃不了苦而整天哭哭啼啼、甚至想退学回家;在大扫除中,有的人嫌胀怕累而不肯干,或者让别人替他干;在生活中,只想吃好、穿好、玩好;在学习中不肯下力气,遇到难题就打退堂鼓,老师布置的作业稍微多一点就叫苦连天,总想轻轻松松取得好成绩。因此许多人把心思花在作弊上,却不肯下点工夫认真学习,这样的学生不仅学不到知识,而且将来也会一事无成。
三、自控力缺乏,生活习惯不良。
一个人应当有良好的自控力,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有时要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有时要抑制自己不当行为的发生。现在的职校生相当一部分缺乏这种控制自我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如在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爱开小差,打瞌睡,自己想改变这种状况却做不到;当与同学发生矛盾、争吵时,会无法克制地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家庭经济困难,可是看到别的同学买衣服、买零食,便也忍不住去买,虽然心理有负罪感受,但仍控制不住自己;在生活上表现为生活态度消极,懒散自由,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生活情调低下甚至放荡,生活方式低级庸俗。自控力缺乏,生活习惯不良的人,很难适应环境,不能令人喜欢,也不会取得成就。
四、从际关系紧张。
当今时代要成就一番事业靠一个人单枪匹马是不可能的,必须靠一个十分团结的团队共同努力,只有善于与人沟通的人才能有效的融入一个团队,人不能脱离集体,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要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要具有团结友爱的精神,要善于感觉别人的感受,要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要善于分析判断他人的情绪,这样才能与他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有更多的交流。现在的职校生从小被父母矫生惯养,做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他们不懂得忍让;不能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他们斤斤计较,处处要占上风;他们缺乏同情心与爱心,缺乏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导致同学关系紧张,班级缺乏凝聚力。可想而知他们以后走向社会也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生存能力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任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生存能力低下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除了家庭、社会的教育影
响外,关键是利用学校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从以上分析来看,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
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决定了21世纪将是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在这样的年代里,人们的学习能力不仅决定着整个民族的素质,也是每个人从业和生存的重要资本和先决条件。要教育学生珍惜在校的学习生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地完成在校阶段的学习任务,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终生学习将是人的立身之本,只有不断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自信心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职校生是“升学”的受挫者,不少学生已经失去学习的自信心,求知欲衰退,要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如实行分层次编班,分层次司教,学分制管理都是一些有效方法。职校生学习成绩差,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所致,其中最主要因素是学习习惯不良,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逐步形成勤学、乐学、认真,执着的良好学风和品质。
二、培养吃苦精神,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职业学校面临择业和就业,但目前的就业形势会对他们产生压力,使其对前途忐忑不安,教师要利用这种矛盾心里,引导学生形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提高职业能力以适应未来
工作的需要。针对职校生的特点,培养职业素质的重点应放在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上。要通过德育课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职业当成事业,自觉修养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同时,要使学生懂得将来所要从事的岗位即是自己的献身之地,也是自己的立身之地,做不好本职工作,就会失去生存之本。专业技能素质是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一个人的专业技能越熟练在职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就越显著,就越容易在职业活动中取得成功。从一定角度上讲专业技能素质是一个人社会生存和竞争的重要条件,要教育学生珍惜在校的学习生活、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技能训练和专业实习,以不怕苦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苦练基本功,掌握真本领。
三、培养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理性教育,让其认识到合作的具体意义。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渠道的增加,昭示着未来社会不能仅仅靠个人奋斗,更要靠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国与国之间的协作才会发展进步。要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精神是21世纪建设者的必备品质,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一是要通过班集体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这是培养合作精神的前提。要使学生懂得自己所生活的班集体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摇篮,一个人思想的进步,学习的提高都离不开集体的帮助,应自觉地从思想和行动上维护和热爱这个集体,逐步形成集体主义意识。二是要培养学生的互助互爱之情,这是培养合作精神的基础,要使学生懂得同学这间建立互助友爱之情,互相帮
助,互相关心有利于共同发展。团结友爱是集体中必不可少的,只有关心、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相应回报。在社会上也是如此,只有真诚友善待人,才能被社会所接纳。三是要促使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友好合作。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参与集体活动之机,培养合作精神,如在文体活动中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集体劳动中明确分工,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学习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等等。
四、提高自控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不仅是个人适应文明社会,寻求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学校要通过多种多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提高自控力,树立起健康向上的生活理想。同时,要通过严格、科学和规范化管理,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帮助学生克服和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使其健康成长,适应未来社会
第四篇:中国食品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管 制 经 济 学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
姓 名 胡 克 学 号 120107100112 学 院 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班 级 12经济(1)教 师 朱晓燕
2014年12月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的食品安全“四面楚歌”,各种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迫在眉睫。
关键字:食品安全;管制;法律制度;消费者
一、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不止于当今,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不管是食品开发商利欲熏心,各部门责任边界暧昧不清,还是法律惩罚力度欠缺,质监松懈等问题,都是引发食品问题的表面因素,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现有食品安全监管的领导体系制度上。以下从多个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原因做具体分析。
(一)法律体制的羸弱
1.法律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不完善,作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核心的《食品卫生法》,并无法对整个链条的每一环节进行严格而有力地监管,致使许多执法空隙和安全隐患的存在。
首先,现有的一些食品其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不仅没有达到国际标准,甚至远远低于国际指标,而更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形成食品安全隐患的巨大漏洞,这都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的行为愈演愈烈。
其次,对违法者处罚相对过轻。根据我国现有《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食品安全违法者均做罚款处理,违法企业也仅是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或者处以额度不高的罚款,只有“情节严重”才会被“吊销卫生许可证”。但相对于某些暴利型产品,罚款显得微不足道,处罚行为显得杯水车薪,违法者不怕被罚,食品安全问题只增不减。
2.执法部门的失责
执法部门的不作为。执法部门针对食品违法者的执法行为不到位,不能尽其所责是执法部门最大的不作为。在食品法已经存在缺陷的条件下,执法人员不能严禁恪守法律条款对食品违法问题做严厉的打击,甚至为避免麻烦和安全对违禁食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于消费者的投诉,更是存在处理速度慢,推诿扯皮等突出现象,严重损害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生产环节问题
1.食品生产集中化程度低
食品生产集中化程度低,就造成了标准的难以实施,产品质量的信息难以汇总。不利于企业增强良性竞争意识,提高食品质量。而作为食品来源的农鱼牧业,其质量状况受到农药、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影响。无法从食品源头进行监控,必然导致食品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2.生产利益驱使
生产者缺乏社会责任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均追求利润最大化,质检过严必然提高成本,使利润缩减。相对而言大企业控制较严,但是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大企业的严格质量控制形同虚设。更有利益的驱使下的食品生产者,置消费者生命安全与不顾,生产违法违规的食品以牟取暴利。
(三)管理缺陷
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整个体制错综复杂,各部门要么职责分工不清,分段执法、各依一法,重复执法,要么无人监管、相互推诿。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违法渠道。而有些政府为了经济指标的提升,放松对监管部门的监管,从而导致质管部门和监管部门没有把握好质量关。
(四)消费者的盲动
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也是食物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多数消费者由于低收入,消费能力不足的基础上缺乏相应的常识,往往忽略食品的质量问题。更有消费者抱着侥幸心理购买无质量保障食品,认为这种食品使用并无大碍。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无疑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对食品安全引发的消费者权益损害,消费者却面临着索赔困境。原因在于①食品质量责任不易认定;②消费生产信息不对称,费者举证存在困难③食品安全鉴定费用高,消费者自认倒霉心态严重。这些都是造成权益受损后索赔难的重要原因。
三、食品安全管制
(一)政府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
加强对食品的准入市场管制,提高食品的准入市场门槛,严防“三无”食品流入市场;有效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无证加工食品的行为;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装备,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对食品从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全面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规范食品采购渠道,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集成食品安全管理主体,变多头管理为责任主体明确的单一垂直管理体系。加强源头控制,治理环境污染,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减少农牧业中化学制药的使用,保障消费者获得安全的食物供应。
(二)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首先,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系统。对此,我国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食品安全生产领域内的法律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具体标准。同时,要提高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使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通过借鉴国外的巨额赔偿制度,对生产和销售质量不合格、不安全食品的厂商处以高额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加重追究其刑事责任,以达到足以震慑其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作用。
(三)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促使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辨别问题食品的能力,自觉抵制“问题食品”,把食用不合格食品杜绝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之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工具,定期组织健康饮食宣传活动,有计划地报道食品安全知识,并且要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些不法厂商及其商品,披露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以保障消费者的消费知情权。
(四)新闻媒体要严守职业道德,避免跟风乱报道
强化企业责任。作为一个食品企业,生产安全的食品,不仅是它长期生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也是其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和基本道德。因此,必须严格按照食品标准生产和加工食品。要建立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程质量监控,不能仅仅把重点关注在最终产品的监测上,而是要对原辅材料的供应、食品加工、流通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控制,建立质量信息的可追溯机制。完善食品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要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种植或规模养殖,控制原料质量。
四、总结
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损害,引发了消费者对不良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谴责,对政府监管部门的不满,使食品安全的问题成了社会舆论的焦点。分析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并就根本入手研究解决办法是食品安全问题解决的最佳,也是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新闻网.关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EB/OL].http://news.china.com/focus /shipinanquan/.
[2]百度百科.食品安全 [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Yj0DYKyB allYyf7UuqxpMAUDkqk7X9sC0IMt0rvoS_LIoL3C7oJuTC2VYqYR81SslGwWpiPPTTHOLhr8w0Ydy9OUjmn2eF1v6RQWhMpUKW .
[3]周凯 .“问题馒头”拷问超市食品安全监管【J】.中国青年报,2011. [4]中国政策论坛.六部委直面食品安全问题 呼吁做食品要有良心【M】.学术期刊,2011.
第五篇:九年级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九年级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现在九年级学生普遍没有升学意识,虽然每天来得很早,但学生到教室后没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虽然在上次家长会和学生会议上针对早自习读书的状态,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指导,但由于学生和班主任的认识问题,读书声音仍然没有多少改观。学生到教室后,学习气氛不热烈,据了解每个班只有几个同学能自觉学习,由于班级整体学习气氛不好,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气氛也会受到慢待。班主任每天很早在早自习来到教室,但对学生不做情绪上的调动,对学生早自习的任务不明确,学生没有任务观念,学习起来就没有劲头。和家长的联系也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学生家长反映,其他学校再利用校信通方面比我们学校要好。他们每次对学生布置的作业和家长沟通的好。而我校可能很少利用校信通和家长进行沟通。任课教师在布置作业和改作业上也存在问题,表现为不勤奋。给学生和家长的印象不好。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进行完善。
怎么完善,我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校主管领导到班里听课,通过听课进行学情和教情的调研,分析老师在教科方面和班主任在管班方面存在问题。找准对策,对班主任和教师进行沟通,提出相应要求。
2、找学生座谈,让学生就班级管理方面、老师教课方面、教师改作业方面、班级存在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广开言路,征求学生对目前九年级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学校进行研究,据此制定下一步在以上几个方面的整改措施。
2、召开教师会议,听一听教师目前对三年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让教师也充分发表意见,让教师对目前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群言堂达成共识,制定出一些整改措施,使一些措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将学生意见对教师反馈,让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心声。
3、对教师进行常规要求,从严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教师的备课、讲课、改作业和课后辅导的各环节认真检查,要求教师做好本职工作,保证好教师教育教学环节的质量。
4、召开班主任会议,让班主任多了解班级情况和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心理和学习情况,要分层做好每一个同学的思想工作。利用自习和空余时间多找学生谈心,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问题。
5、年级和班级多层次召开学生会议,对学生进行鼓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保持兴奋的学习状态。
6、给班主任指导校信通的使用问题,正确利用校信通,把对学生的作业布置和作业要求和家长沟通,使学生在家的时间,得到家长的配合,因为走读学生在家的时间很多,要好好利用。
7、加强年级长的管理,给年级长压担子,让其对年级作深入细致的工作,使下一步工作做的踏踏实实。
总之,九年级工作应该引起学校重视,尤其是一把手和业务校长要有工作力度和决心,如果工作不得力,今年的九年级会很糟糕,升学的前景很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