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角色扮演”激发历史学习兴趣的法宝》课例研究报告
《 “角色扮演”激发历史学习兴趣的法宝》
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一)、历史是有关时间的学问,历史教学“繁、难、多、旧”。长期以来,各地初中历史和地理、生物一样处于“小三门”的地位上,学生和家长不重视,而教师采用的又是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样,就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一部分学生把历史列为“最不愿意学的课”和“没有意思的课”。内容丰富生动,本应该极具吸引力的历史课沦落到了这个地步,原因较多,而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陈旧,方法单一,应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心理学表明,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不仅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且还愿意在众人面前说出来,以引起师生的关注和激励。因此,角色扮演方式是初中学生最好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这不仅能满足他们各自的表现欲,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本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尝试了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来。我们以七年级人教版上册《秦王扫六合》以课,对“角色扮演”-----激发历史学习兴趣的法宝”课题进行研究。首先经过集体讨论制定,我们形成了初步的教案。
(二)、教学流程:
(略)见备课本
(三)、第一次课堂实录
(略)见备课本
(四)、第一次反思
本节课,我让同学们课下编排了两幕历史短剧,《秦始皇登记》和《秦始皇微服私访记》,教研组成员对“角色扮演”提出了值得肯定的地方:
1)、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达到了空前活跃。
2)、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不足指出:
1)、内容应该有可演性,应服务于本节课堂教学,不应为活跃气氛编排。
2)、排练不充分,浪费大量时间,以至于完不成教学任务。
3)、教师应处理好角色扮演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和地位。
在以上建议基础上,经过改进,我进行了第二次课堂实录
(五)、第二次课堂实录
(略)见备课本
(六)、第二次反思
角色扮演是生生互动,是合作学习最有益的尝试。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的学习情境。角色扮演迫使学生与他人合作,打开心灵的壁垒,因为一个人是演不成戏的,演出需要收集资料、编剧、确定角色、设计道具、排练、修改、确定等,演得好,是学生集体的智
慧,这就使他们围绕着共同的目的出谋划策。
课下据调查了解,角色扮演使全班学生几乎都参与了。有的演出,有的设计,有的做道具,有的出主意、想办法,有的提意见帮助修改,还有的就有关问题主动向老师、父母请教。这种合作学习体现了集体的力量,无疑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集体主义教育。
整体反思:
经过集体讨论,我们对课堂中运用角色扮演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内容应有可演性,要适应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能力,要满足学生个人的主体需要和兴趣。角色扮演应选择课文中可演的内容,同时应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就把可以演这一客观条件和愿意演这一客观意愿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其次,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在课前准备时,教师不要编好剧本让学生排练,需要让学生自己编排,教师可以先观看,可以提出建议,否则,就失去了角色扮演意义。教师应允许学生出错,不要求全责备。
再次,角色扮演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调动全体学生,发挥全体学生的智慧,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上台的机会。因此,演员应采取轮换制。教师要把角色扮演过程中,参加人数和参与程度作为评价演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以此来促进生生互动、合作学习。
再次,教师要处理好在课堂中的位置和作用。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
着。
最后,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要适时、适量,尽量演短剧,在5分钟左右。因为角色扮演毕竟要老师、学生付出一些心血,目前学生的课务还较重。
课前,我们布置了任务:由第一组合第二组编演“秦始皇即位并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幕戏。老师明确了要求:
1、要选好演员,演得要精彩,要像戏;
2、要较好地表现出书中的知试点;
3、每幕戏不超过10分钟。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围绕中心搜集材料,并编写了小剧本,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也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黄克剑曾说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这一转,转出了学生的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心,也转出了先前可能处在压抑或非觉醒状态的那种自觉、自断的智慧。”事实证明,角色扮演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不仅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独创性,使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了施展的空间和氛围。
第二篇: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胡爱芝 洪湖市老湾中心学校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兴趣的诱导又怎么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呢?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本文试从重视课文中的导语部分、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创设参与情境、适时激励评价、运用多媒体教学情景再现等几个方面浅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有效 激发 学习历史 兴趣
兴趣是智能发展的起点,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学生刻苦学习的“原动力”,“催化剂”,有了兴趣才能去学、去想、去做。这正如爱因斯坦的一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在应试教育思想还未彻底根除的广大农村,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只要把主科学好就行了,在学生中“小科”、“副科”成为历史等学科的代名词。“小科”课堂被学生用来攻克“主科”的情况时有发生,课余时间,基本上不在历史学科上花时间成为普遍现象。学生的偏见无疑会使新课程理念在实践中严重打折。
由此可见,历史教学必须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习,才会积极思考,才会让课堂变得充实、和谐、精彩,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一、重视课文中的导语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石。导语的效用在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材中每课都设置了导入框,上课前,先让学生阅读导言部分,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引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如学习《中华文化的勃兴》时,教师可以先写出一些甲骨文,让学生猜一猜文字所表达的含义?这些文字后来又是怎样发展的„„上课开始,就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愿意学,喜欢学,自然而然就将学生带入了知识的海洋。
二、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历史课堂充满情趣。
我们知道,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精练简洁、准确严谨、幽默风趣的语言,就能拨动学生心弦,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乏味枯燥的语言就像一盘没有放盐的菜肴,让人食如嚼蜡,淡而无味,而幽默风趣的语言则是瞬间光彩夺目的火花,让听者乐此不疲,心情舒畅。因此,在学习初中历史教材时,我总是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体验课堂的快乐,让学生在谈笑风生中感悟知识的真谛。例如,在学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时,我这样说:同学们,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面前,中国共产党没有被他们吓倒,而是擦干眼泪,挥挥手,昂首阔步向前走,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终于形成燎原之势。又如,在学习《钢铁长城》一课时,我用这样的语言:我们的军队虽然用的是小米加步枪,但是他们百折不挠、前仆后继,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军队,还我们一个全新的中国,这支英雄的队伍,他们的名字叫什么,就叫“钢铁长城”。正是这幽默的语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情趣。
三、创设参与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在要躬行”。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务的最佳办法是亲身参与、体验。因此要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通过课外考察、编演历史剧、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创设参与情境,让学生真情投入,手脑并用,启动多种感知器官,接受知识。例如讲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时,要求学生扮演英、法、美、日、中等国代表参加巴黎和会,学生分工合作查找资料、编写台词、上台表演,让学生认识到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分赃会议,像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是无法用外交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感受到中国代表的无奈与抗争。这样既巩固了书本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比起教师空洞、乏味的说教,此刻留给他们的体会更加深刻。又如;在讲述戊戌变法时,让学生代表维新派和顽固派之间展开辩论,使学生在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辩中,亲身感受到康有为等人为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所作的努力,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这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自然高涨。因此,教师要创设一系列可参与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趣味横生的活动中,感知历史的真实,挖掘学生的潜能,体验到参与之乐。
四、适时激励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多元激励性评价。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早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候,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上课时,对敢于发言的学生,不论学生答对与否,我都对这些同学战胜自我的勇气大加赞赏,日积月累,这些同学渐渐地自信起来,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课堂学习,并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情景再现,增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踏着新课改的脚步,多媒体教学技术进入了我们的历史课堂,多媒体教学将声音与图像结合起来,文字与影视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更加直观,让那些已逝去的历史现象重新复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例如,在学习《贞观之治》一课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贞观之治”时的景象,学生在声情并茂的动画中了解了当时的历史。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作为一名历史老师,除了要不断丰富知识的积累,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让历史课堂教学更有效、高效。
参考文献:
1、李吉林 《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上、下)教育研究 1997年第3、4期
2、徐赐成、张汉林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4
作者简介
胡爱芝
女 41 历史教师 中二
洪湖市老湾中心学校
433219
***
hu850869@163.com
第三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课题研究报告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东港市龙王庙中心小学 栾彤 ***
一、课题提出:
我校多数家长忙于农活或在外打工,留守儿童较多,忽略了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特别是音乐方面,欣赏水平不高,学生接触社会影响单一,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决定申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必要条件,所以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学习兴趣一旦形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音乐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成为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新人所不可缺少的美育教育。不抓美育教育就不是完全的教育,不向学生实施艺术熏陶就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所以说音乐教学也是很重要的教学。尤其在当前农村的音乐教学现状中,离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课的距离确实是太远了。
二、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志在探索小学现有各种条件中(包括硬件和软件)、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兴趣: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中来,使学生主观地希望能在这节音乐课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同时,使音乐老师通过音乐课的教学,更好地在另一个侧面提高其他文化课的学习效率。从而让音乐老师为师生都喜欢的“音乐课”,成为能促成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美育教育课程。
三、课题研究对象、方法:
1、体验教学法 :根据课堂上播放的音乐让学生进行表演、创作,在亲身经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 :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搜集相关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对作品进行创编。
3、比较教学法:通过学习素材的比较,来培养学生辨别音色的不同,来体验音乐的不同风格。
4、师生合作教学法:运用肢体语言与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更进一步的发挥想象,进行创作,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5、文献法:主要收集各种教学参考书,集中搜集关于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进行研讨总结,然后运用于实验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为见就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后盾武器。
6、总结法:确定研究专题,指定研究方案和计划,平时注意积累资料,研究过程中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研究结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措施: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能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我在教学中利用打击乐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口风琴教学增强学生的乐感与识谱能力,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创作,培养和发展他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
1、通过观察与调查谈话掌握学生在音乐课上喜欢哪些环节,喜欢干些什么的原始资料的原始状况。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谈话,了解学生在音乐课中的兴趣所在,为后面的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每次谈话,做好归纳和记录。
2、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培养音乐兴趣。平时,教师多与学生交谈,对学生采取循循善诱,多鼓励、引导,精良让他们对音乐有关的产生兴趣。特别是社团活动后,要对学生的反应作及时的调查和记录。
3、围绕教材,促进学生理解教材。要求每节课都能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组织课堂教学,很好的保证完成课前设定的教学任务。游戏形象化、多样化,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意志比较弱,学生的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因而游戏的设计力求形象化,多样化,面向全体,着力于每个学生的提高,要注意、关心对音乐特别没有兴趣的学生,使他们能达到基本要求,也要关心音乐方面能力强的学生,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过程:
(一)创设小学音乐课堂兴趣化教学模式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研究工作,需要实践检验和反复证实,为此我将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2015.01~2015.02): 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对集体的兴趣进行四次调查,第一次对三年级进行调查,第二次对一年级进行调查,第三次对六年级进行调查,最后对四年级的个案进行调查。
2、实施阶段(2015.03~2016.3):
主要是上实验课。实验课的设计,我们分别从各个环节设计,努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对音乐课中的各项内容感兴趣。
3、成果展示阶段(2016.4—2016.5):
结合研究过程,撰写相关论文,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撰写论文可以促进我们进行理论思维,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进而调整我们的思路,积小胜为大胜,从而圆满达成课程研究的总目标。
(二)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从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着手,对如何激发小学生音乐兴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了更深层的研究。
1、关于小学生学习兴趣课题研究的做法和体会。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基础。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尤其对低年级孩子学习更为重要。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易受外界干扰。在音乐学习中,当学生产生这种学习倾向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油然而生。这样,学生就会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刻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情绪不稳定易受感染。教师的教态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用亲切自然的教态感染学生,用愉快、欢乐的情绪,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对所教内容的喜爱之情来感染、影响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低年级《数鸭子》是一首曲调生动、活泼,充满了童趣。首先我从学生兴趣入手,孩子们都喜欢看动画片,我在设计本课的课件时,我先放一段视频,《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引入新课,学生们看的津津有味。我用数羊的形式来引出数鸭子,学生都觉得很新颖,因此吸引他们关注下面的情节发展。我将本课课件的乐谱部分设计为上下两个方面,上面是静止的抽象的符号式,下面则是具有动态的图形化的旋律线。这条小小的旋律线的作用就是有效帮助学生精确地掌握歌谱中美妙旋律,使枯燥的歌谱教学立刻变得活灵活现。我制作的乐谱课件,可以转化为动、静转换的状态,让静止的知识概念“活”起来,引起学生的兴奋,把课堂教学激活了,从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3、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常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我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使学生有极大的兴趣来参与歌曲学习。创设歌词内容情景,不仅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让学生对所学的歌曲内容产生兴趣,投入到内容情境中。例如在教学歌曲《清晨》时,以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为背景音乐,以配乐朗诵的形式导入新课:清晨,太阳出来了,雄鸡扬起脖子高声唱道:“喔喔喔——,天亮啦——”顿时,花儿醒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开始造新房,小蜜蜂忙着采蜜糖„„美好的一天从美妙的清晨开始,让我们学会这首歌曲吧!”这时孩子们已经被老师创设的情景所感染,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学唱歌曲《清晨》的欲望。
4、运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他们不满足用歌声来表达情感,更喜欢用肢体动作加以补充,边唱、边动作、边欣赏。在教学《小雨沙沙》,我们用手指表现下雨的样子学生很喜欢,整个身体左右摆动像从土里转出来的样子,学生边做边唱,歌词和动作一致,两遍后学生既会唱又会表演,还记住了歌词。有的学生主动到讲台前和老师一起表演,其乐融融。让学生亲身体验,用肢体语言,去触动他们的心灵。因此,律动与音乐相结合是最能让低年级的学生产生共鸣,这也是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5、让学生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
学生的可塑性和模仿力都很强。在教学中我善于抓住这些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听到的旋律、节奏、音色,这是对学生音乐素质、技能的训练。模仿,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模仿中感知音乐的节奏、音色和力度,模仿利用人声和器乐进行。如用自己的声音学学叫卖声、机器声、动物的叫声等,用拍手和打击乐器模仿一些节奏,用琴的音模仿洒水车、救护车的叫声,用肢体语言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这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模仿的体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更浓的兴趣,使一些抽象的训练、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游戏教学。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且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二)课题研究带来的初步成果
1、教师方面:(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书籍及文章。如《音乐之流》这本书,包含演奏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电子琴、古筝和竖琴,以及演唱等等,我认为钢琴即兴伴奏和演唱特别实用,在教学中我借鉴了很多,很实用。《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未来音乐教育的一个主流。针对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兴趣就是小学生们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来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低年级教学,所以我把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作为一个重要任务。
(2)在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中,坚持每节课从孩子兴趣入手,对孩子们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的科研能力同时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书写的案例、论文、优质课取得了好成绩,教育教学水平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学生方面: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建立了孩子们良好的自信心,拉近了师生距离。特别是口风琴学习上,孩子们能吹出几十首曲子,并能进行齐奏、二声部轮奏、领奏等,在识谱方面孩子们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我们进行新歌教学感觉很轻松。校合唱队,在市里的比赛中,还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在我校第六届 “燃起梦想之火,点亮未来之路” 校园艺术节的舞台上,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参与活动,表演了自己拿手的节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体现了当代小学生的风采。
六、课题研究反思:
在课题研究中,我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
1、孩子们来自农村,家庭条件有限,家长对孩子教育存在差异.还有个别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习惯不好.2、虽然孩子们整体的学习学习兴趣和习惯有所提高,但还不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如刚学习口风琴时,孩子们积极性很高,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两级分化厉害,有的吹的很好,参加了校艺术节汇演,有的只是会吹简单的音节.在今后的研究中,我继续研究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形成系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培养他们学会在音乐学习中合作和交往的能力,这是我想继续研究的内容.3、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素质.只有我们不断提高技能,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这样使我的教学路会越走越宽,让我的教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要“放飞激情,张扬个性,展示魅力”塑造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上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七.主持人简介:
姓名:栾彤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1990.11.25 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从教年限:3年 任教学科:音乐
成 果 展 示
在我校第六届 “燃起梦想之火,点亮未来之路” 校园艺术节的舞台上,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也体现了我们课题研究的点滴进步。
第四篇:激发学习兴趣策略
激发学习兴趣策略
一、求新求变策略
新鲜的东西容易引起兴趣,这已是常理。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森认为:对于一种刺激重复多次而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便失掉它开始时引起兴趣的效力。我们教学就该常教常新,以“新”来吸引学生。
适当地掌握教学进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引向一个又一个新的知识台阶,使学生总是保持吸收新知识的新鲜感。
教学手段方法要不断更新,富有变化。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可以变换教法,即使同一课中,也要使设计有节奏、有起伏,动静、张弛、收放、疏密对比转化,读读、讲讲、练练、议议交叉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各得其所,恰到好处,切忌单调枯燥乏味。
二、以“奇”取胜策略
好奇心人皆有之。所谓“奇”,就是某一事物所表现的状态异乎寻常,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和原有的经验,这种新的刺激与原有认知之间的极大反差,引起高度的兴奋,产生质疑和释疑的强烈冲动。我们教学如果能以“奇”取胜,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新奇的课堂设计,奇妙的教学语言,奇异的事物和奇怪的现象,新奇的解法,奇特的活动都会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向趣味盎然的学习境界。
三、竞争激励策略
一般来说,青少年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的某些环节,可以适当地引入竞争的机制。各式各样的竞赛常常使人忘掉犹豫、忘掉自卑,竞赛可以刺激大脑的活动,竞赛造成热烈气氛。魏书生当班主任时,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每周都有一天下午是竞赛时间。他选择一首诗让学生在3分钟内背诵,看谁背得快,结果有的人2分钟就背出来了。为什么效率这么高?同学们说:“因为是竞赛,把吃奶劲都使出来了。”有一次举行数学竞赛:在一小时内,把一本数学书里的42道应用题全部列出方程来,看谁列得好、快、准。尽管比赛没有奖品,可比起来热火朝天,同学们评价说:每个人都获得一份奖赏--集中全力,紧张思维时的幸福感。魏书生正是充分发挥了学生这种好胜向上心理的有利优势。当然,老师也要注意引导得当,强化协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四、情感影响策略
人们对真理执着追求背后,都有一股浓厚深沉的情感在支撑,只是这种情感往往不为人们所觉察。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古人说“亲其师,受其教”,就是说教师可亲可敬,学生才愿意接受他的教诲。同一个班的学生,他们特别喜欢某个学科,不为别的,就因为该科任教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循循善诱,热情辅导,经常给他们正面的鼓励,因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学生也就不知不觉地爱上了他所教的学科。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兴奋的情绪、热情的关注、勃勃的生气,殷切的期望都会转化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动力。由此看出,教师的品德修养,人格魅力,对祖国、对事业乃至对学生热爱的情感都给学生以熏陶,并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五、亲自参与策略
学生对于亲自参与的事情会特别关切,特别有兴趣。现代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作为评价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教育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条件和机会,比如尽量做到六让:让学生自己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例如观察、自学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校正;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而且在参与时要允许学生有缺点、错误,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允许讨论、争论,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活跃的宽松的氛围。
六、榜样导引的策略
人在社会群体中活动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学校生活中也是这样。运用榜样导引就是创造和提供接触良好榜样的机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引发对某个方面积极向上的兴趣。组织观看一场高水平的羽毛球比赛,校园里就出现羽毛球热;英语课组织学生会话表演,使一些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学生也放胆讲了起来;教师鼓励敢于提出问题和敢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就使积极创新思维、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蔚然成风…… 先进人物、科学家是学生的好榜样,教师也是学生的榜样,而年龄相近,能力相近的同学更是学生的榜样,因为他们更容易引起相互观察、相互比较、相互模仿、互相学习。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对榜样的趋同心理倾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创设情境策略
从广义上说,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在不同的情境,学生的心理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创设相应的情境,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服务。例如,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举行作文观摩教学,故意迟到了几分钟,学生们异常着急。这位教师不慌不忙走上讲台时,向大家宣布一道作文题:“当老师迟到的时候”,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训练。这位特级教师根据写作训练目的为学生创设心理体验的情境,真是煞费苦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节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八、学以致用策略
知识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又反过来运用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知识的价值也就在这里。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略了知识的源泉和归宿,以抽象的枯燥的东西填塞给学生,这是很多学生厌学的原因。我们应当还给知识本来的面目,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与人类实践紧密联系的丰富底蕴,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记得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教三角时让学生自己设计测量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和不可渡越的河宽,思考如何运用三角知识求出地球与月亮距离;教学双曲线时,让大家思考为什么炮兵能通过敌方炮声测出敌方炮兵阵地方位;教复数时介绍它在很多领域运用的生动例子。这些做法无疑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的决心。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品尝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乐趣。比如让学生练习写作向报刊杂志投稿,一旦作品被发表,学生的兴奋心情是难以言喻的。当年学生时代的谢冰心就因为叶圣陶发表了她的一篇习作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此外学生可运用所学的生物、理、化知识参加工农业科技、环境保护、发明创造等活动,这些都有益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成功激励策略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多次成功体验会激发学习的兴趣,反之,反复多次的失败也就会丧失自信,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成功教育模式使大批学习后进的学生克服了厌学和自卑,一步步跟上了学习的步伐。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当使学生都能成为“成功者”,让他们从内心产生“我能行”的自尊和自信。运用成功激励策略首先要转变学生观,坚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朝着适合他们的方向不断地发展。第二,在教学上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起点,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这样他们才能通过跳一跳去摘到可以摘到的果子,不断地尝到成功的喜悦。第三,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根据多重智力理论,每个人都是某个智力方面的优秀生,让学生发扬自己的优势,就能在自己的特长方面取得成功。第四,教师应当善于用辩证的发展性的评价来激励学生,千万不能用绝对的静止的观点评价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制造“失败者”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十、砥励志趣策略
学生的兴趣有的比较短暂,不稳定,有的能长期存在成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特别应注意到有不少人因为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所以能坚持一个信念,坚韧不拔地朝着一个奋斗目标而努力。他们的学习已经不是为一时的好奇心和需要所驱动,而且服从于他的志向,这时他的兴趣已经升华为志趣。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古往今来,不少有志之士能自觉地学习,经受磨炼,最终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不朽的贡献。茅以升因家乡端午节桥梁断塌而立志为人民造好桥,终于成为著名的桥梁专家。所以,我们应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把眼前的学习同终身奋斗的目标联系起来,同今后为人民、为祖国甚至为人类作贡献的志向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稳定而强大的学习动力。
第五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龙门镇中心综合组教师学习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讨活动方案
从新课程改革实验进行到今天,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和教者的关注。我们教研组也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研究课题,开展了研究活动,以提高了师生素质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参加学习人员:全体综合组教师
一、学习内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探讨
二、时间安排
5月18日:下发学习材料,集中讨论学习。
5月19日——5月24日:自主学习
5月25日:上交感悟或反思,组长做活动总结。
2013.5.16.龙门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