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探究、合作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丁涛 莫燕

时间:2019-05-12 01:3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探究、合作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丁涛 莫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探究、合作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丁涛 莫燕》。

第一篇:创新、探究、合作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丁涛 莫燕

创新、探究、合作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云南省富源县胜境中学丁 涛莫 燕

邮编:655500邮箱:260147830@qq.com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的,充满活力。在一定程度上,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许多盎然生机,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新的教学理念和传统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上不断地碰撞,但是有的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却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教学理念;学生;学习方式

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 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反思提前几十年,做到了这点,便有50%的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我们的教学中,多一份反思,或许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

一、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却淡化了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东西。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

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语文科千万不可因为强调了“人文性”而又忽视了“工具性”,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

二、追求热闹的形式而忽略文本的解读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图、采访、辨证会、播放课件等众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深长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而已。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新鲜的活力和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了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证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语文知识?发展了哪些语文能力?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扎实不足,只是空洞的热闹。就语文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了文本,无异于本末倒置。

常言道:一千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说明了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证明了解放教学思想,开放教学活动的价值。然而,不要忽略这话的前提是读《红楼梦》,如果是读《窦娥冤》,读《祥林嫂》呢?我们何从读出一千个林妹妹来?因此,语文教学的核心准备,还是应该有效地完成文本的解读和感悟。语文学习应以“读进去”作为基础,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是我们当前使用新课程标准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三、教师角色的定位,过分强调个性的发展而忽视有效的引导。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新课改提倡教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

独特的体验。而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不敢带有半点否定之词,惟恐招来“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或“不以学生为主体”的“罪名”。

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结果是一节课上完了学生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应加以引导,既充分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勇气同时,又要启发学生进一步有效思考,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2]”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一篇文学作品,允许有多样化的体会和理解。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然而,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提倡不同的理解呢?答案是否定的。不妨其始妄听之,继而启发之,使之不偏离文本大前提。即教者还应有引导能力,使学生学习质量保持在同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让每一个人都能畅所欲言,而却不能对其给予点、引导,我们的教学难以提高,深长理解也势必停留在一个低层面上,难以突破。

三、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泛化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努力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意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问、讨论、交流,成为教师们用得最多的手段。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

1、课堂设置了许多问题,一环紧扣一环,老师问,学生答,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似乎这就是探究。

2、有的教师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不管什么问题,难易程度如何,总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3、布置了探究任务之后,教师袖手旁观,任凭学生去交流,只等到规定的时间到了,叫几个同学说一说,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把答案统一一下,或对学生鼓励一番。

4、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

5、小组成员默不做声,自己想自己的。

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

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是有违于新课程理念的,因此我们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丰富内涵,真正调动学生的激情。进行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时,必须以学生扎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古语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竭力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实践证明:“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往往会使学生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但是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驶进。良好的教学提问艺术既是一种镇静剂,又是一股凝聚力,它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4]”提问要讲求实效,要有针对性,难易适中,富有启发性,提问的数量也不宜过多。设计小组合作的时机,过程,在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年龄和学生水平等,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不能走过场,追求表面的热闹,要讲求课堂的实效。

四、过多讨论探究而忽略背诵积累

新课标在编排教学课程的时候,对背诵是非常重视的,不仅课文中规定了背诵的篇(首),而且还附录了课外背诵的60首古诗词,并要求任课教师向学生推荐。熟读背诵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是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逐渐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只有厚积才能做到薄发,没有积累更谈不上良好语感的培养,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就学不好语文。正如李如密在《教学艺术论》说“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陶冶情操,积累知识,增加语文感受力和表现力,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5]”

但是有些教师受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影响,冠冕堂皇地认为阅读背诵,是一种死读书,读死书的读书方法,认为这种读书方法在大的语文观下更是一种不可取的读书方法。死记硬背被无情打入冷宫,课堂时间被老师的讲解分析和学生的讨论探究所占用,课外被题海、查找资料等淹没,学生根本没有读、背的时间。但是没有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没有大量的读背,就不能有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积累过程中最重要的形式便是背诵,尤其是古诗文不能不背。古文化的载体多在古诗文,不背若干,则对中国文化无法体会,更不用说传承了。著名学者程千帆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看似笨拙,实则巧妙。”古今很多大学者,都是从小背下“四书五经”,许多名篇佳句,积淀了许多古文化。周恩来曾说他在15岁,差不多读完了十三经,那时的读,也就是背。鲁迅十二三岁能将《诗经》倒背如流。这都为他们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可置疑,背诵这是积累知识、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

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但多读多背,强化积累,“培养语感,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升个体人文素养,在此基础上实行愉快的教学

方法[6]”,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化与共性化在愉悦中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进入一个新的理想境界。

五、追求朗读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忽视读书的实效性。

朗读教学历来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随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老师们更加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丰富他们的语言材料,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因而朗读教学被语文老师运用得淋漓尽致。

现在在我们的课堂上,已很少见教师手执粉笔,口若悬河,学生正襟危坐,洗耳恭听的景象,代之以书声朗朗、此起彼伏的热闹场面:范读、自读、分组读、表演读„„这些方法很好,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课堂上一篇课文反反复复的读,可每次读前老师不给提任何要求,或者提的要求很随意,只是注重朗读的声音效果,是不是只要开口读了、形式足了就有了收获呢?我认为并非如此。“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边读边想,才能有所收益,所以,我认为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朗读教学,在朗读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明白带着问题去读书,才能有所收获;给以读书方法的指导,如圈点阅读、质疑阅读、精读、浏览等,不同的学习目标可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

总之,每一次的朗读都应该“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深一层理解,每一次的朗读都应该让学生得到一些读书的方法[7]”能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掌握学习的策略,确实发挥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

[2] 朱向东:《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4年

[3]陈英.告别课堂“伪讨论”,还课堂一分纯净[R].[4] 刘显国 等 编著:《语言艺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5] 李如密著:《教学艺术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6] 冯克诚 刘以林 编著:《实用愉快教学方法》,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7] 董操 宋尚桂 王本法:《新编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自己和不少教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表现出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新课程

课堂教学

反思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随之而来在全国推广的课改,让每一个困惑中的语文教师眼前一亮,看到了新的教育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希望之光。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自己和不少教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讲人文,但不能淡化工具性学科这一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课堂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却淡化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就不重视了。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不会用,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会成为“空中楼阁”。

二、讲自主,但不能丢掉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人认为自主学习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师的职责很大程度只是维持纪律,或者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背诵、记忆,教师讲得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其学习主人的地位。这种观点其实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一种误解。当“讲”不讲:学生各抒己见时,没有教师精要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想象体验时,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诵读感悟时,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殊不知,丢掉了精要的“讲”,学生的思维难以深入,创新精神难以得到培养,学习往往缺乏深度和广度。

自主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而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指导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自制能力差,对自主学习的适应性不强。所以,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资质、基础、接受能力……并根据其特点和教学内容提出真正有启发性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能最终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既让学生百家争鸣,又能够殊途同归才行。

叶圣陶先生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给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很好的启示,教学反思《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绝不是放任自流。

三、讲合作,但不能忽略学生的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但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如公开课上,教师在教学《〈名人传〉序》时,学生对课文都没有深读和细读,就让学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⑴、为什么需要英雄?⑵、什么样的人需要英雄?⑶、什么是作者心目中的名人、英雄?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深刻,因而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说是小组合作讨论,实是不容分说,最终统一由教师电脑投影显示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合作似乎没有多大意义。有的教师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小组讨论,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

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当“忠实”的听众,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

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得其乐,自己想自己的,缺少最终的“交集”。

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千姿百态”,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看课堂氛围较好,实质上是徒有形式。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忽略了合作的深层指导,学生没有充足而独立思考的时间,最终教师表演了,语文的“精英分子”活跃了,却忽视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推进。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四、讲对话,但不能远离文本这一根本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李镇西)。《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围绕文本来展开的。这种对话交流的结果,一方面是读出并体验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情感、意志、观念,品味负载这一内容的外在言语形式;另一方面是读出自己,以文本来观照自身,从中受到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从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实践中,有的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当教师确定的时间一到,汇报的往往是爱表现的学生和教师事先指定的组长,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遍课文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这种现象,在公开课和观摩课上表现尤为明显,由于时间紧,教师要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推进教学内容,就会在“读”上“挤压”,可又不能不读,于是乎,有限定时间读的,有叫学生默读的,有让学生研读某段的……这种做法,表面上有“读”,为对话奠定了基础,实际上没有学生的细读和深读,对话质量可想而知,很大程度只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一个流程展示,没有多少实效。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一个汇报接一个汇报,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五、讲新颖,但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发现·创新”课程目标,并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些教师尤其看重“发现·创新”与探究式学习,本想引导学生观察中外文学和文化现象,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问题的敏感性,追求思维的创新,可是教师本身不能对作品进行准确理解与把握,一味探异求新,对作品的解析随意发散。如有教师在教《林黛玉进贾府》中,引导学生分析王熙凤,让学生对王熙凤所说的话大胆挑刺,找出不得体之处,这种创新和发散,有何意义?就课堂而言,有何实效?

新课改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的教师理解成语文课件展示课。有教师在教《荷塘月色》时,为了表现荷塘月色的美,把四五六段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一幅图一幅图的幻灯显示。且不说这些画面能否表现课文所要呈现的意境,最为根本的是这些图片展,让学生获得什么呢?这样的视觉图像定然是不能与朗读、想象之效相提并论的。为了追求新颖,课文的品读、赏析成了展示课件、图解课文、图解教学流程。

对于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模式,没有固定的“标本”,只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但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方法,终极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切方法和模式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以学生实际学到什么为依据,切不可为新颖而“创新”,尤其是阅读教学,更不能为新颖而“花样百出”,忽视教学效果。

毋庸置疑,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的课堂教学与改革实践,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积极探索,结合学生实际,找到行之有效的课堂模式,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参考文献、张兴爱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中学教学参考 2009、28、刘党桦、于颖泓

语文课改别“陷入”十种误区

云南教育 2011、(1、2)

第三篇: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严鑫华

(琼州学院中文系,海南五指山市572200)

摘要:本世纪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育有喜有忧。本文就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前言

本世纪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由讲堂变成了学堂,由“一言堂”教学模式向“群言堂” 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由权威变成了参与者,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课堂由集中营变成了娱乐场,等等。

新课标实施到现在出现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除了与新课标实施时间太短、教育体制有关外,很重要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师的教学创新太“新”了。于是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的教学有必要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反思。

一、语文教学内容——重人文性,轻工具性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很多教师认为,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外乎是一篇篇课文而已。其实则不然,教的和学的是一篇篇课文,但是课文并不是我们所要教和学的内容,其实课文只是我们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而已。

(一)重人文性

新课标对语文的性质做了科学的阐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正是在这个理念下,于是就出现了广大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注入鲜活的人文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堂一改往日的沉闷枯燥,变得丰富多彩。现在的语文课上更多的是拥有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可以说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轻工具性

传统的语文课上,语文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在新课程下的教学,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笔者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内容,淡化语文基础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或者甚至根本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关注“工具性”就违背了课程改革的精神。他们一味地强调让学生空泛讨论课文内容,把语言文字上的必要训练视为保守。看似他们的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的画面,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

语文课程的最基础的语文知识被忽视了,比如,语法知识无论在教师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在各种教学评价中都没有涉及,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遇到困难。再如,在鉴赏诗歌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听不到老师对好词好句的分析,老师强调学生从诗的意境上把握。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语文教学方法——重学习方式,轻语文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教师对学习方式的关注热情日益升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成为教师们的上课的法宝,他们改造“喻”与“导”,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倡导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变“灌输式”为“对话式”,提倡探究学习与发现学习。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师—生”关系扩展为“师—生”、“生—生”、“生—本”多向关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尊重,潜智潜能得到发挥,语文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我们却使语文课更远离语文味。

比如一位教师对鲁迅的《祝福》的教学设计,这位教师引导学生从他杀、自杀、意外死亡的角度来探究祥林嫂的死因,最后得出祥林嫂是他杀。我们不否定这位教师的课改意识,也不怀疑他对于引导学生的探究意识的设计,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这样来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那么语文课堂也就成了训练刑侦能力的场所,语文味也就荡然无存了。众所周知,学习方式的变革促使了教育进步,提升了学生的基础学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各个学科有各自自身的特点,如果我们为强调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却忽视了语文学习本身的内涵,那么这就显得本末倒置了。

此外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许多问题。许多新方法、新方式有其名无其实,有些只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而已。笔者分析认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自主:学生太过于主动,教师不能一味被动,适当时候也要主动,该主动时就应该主动。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充裕的时间。学生本来是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确定学习进度,可以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安排汇报次序,自主确定汇报方式。可是我们要不得不考虑以下问题。

语文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在知识经验以及个体的差异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弱化老师的主导作用,应及时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安排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时,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发挥;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教师事先要有所预计,努力去引导,以保证自主学习的效果。

(二)探究:有些教师把对话教学等同于问答教学,两三个问题一问一答便是对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探究教学。

探究学习关注的不是研究成果、学习水平的高低,而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重探究过程。探究性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关注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实践活动,解决问题。

(三)合作: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合拼”学习,三五张桌子课堂上简单拼凑就是合作,没有真正形成所谓的课内与课外合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而言,以互助性为主要特征的学习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它利用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互动,形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获取知识,感悟方法,与此同时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从而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并不断地充实自己,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灵活地加以指导,以实现合作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以上三个方面如果没有引起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关注的话。势必会造成许多语文课表面上热热闹闹,然而却无多少实际效果。我们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高品质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与学习主题都要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寻求一种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三、结尾语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了新的成绩,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对此,我们的语文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埋头苦干,更需要的是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理性的反思。只有冷静地反思得与失,辩证地认识利与弊,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走出目前的教学太“新”的尴尬,迎来语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

[3]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二版

[4]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活动初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5)

[5]王志生,顾朝阳关于语文课改的辩证思考[J] 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12)

[6]李海林 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J]中学语文教学,2006,(2)

[7]耿彪拨开云雾,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8)

第四篇: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设置以切合学生实际为序曲的三维目标,设置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板块,设置以文本探究为重点的讨论活动,设置以成果展示为高潮的读写结合活动,设置以反思提高为尾声的自我总结阶段,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因此,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个性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教学理念,重新建构崭新的语文教学课堂模式。

当代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核心是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考察其理论的或实践的基础,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体系。”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正走入教与学矛盾冲突的发展瓶颈。既要改革以教师为主角不顾学生感受的注入式教学,又要反对以学生为绝对中心的散漫式教学。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试图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下面,我将结合语文教学案例对这种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作出阐释。

一.设置以切合学生实际为序曲的三维目标,使语文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所谓三维目标,是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语文课堂进行目标的设置,是语文课堂从单调平面的教学向丰富立体的教学转变。例如《雨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教学此诗,既要学会赏析诗歌的一般技能,又要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和美学熏陶。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诗人戴望舒及其作品;掌握比喻、象征手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诵读,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学会鉴赏诗歌的感情、意境和语言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迷惘感伤而又期待的情怀,坚定自己为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三维目标的确立,为课堂教学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设置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板块,使语文课堂教学气氛热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这就是说,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学习兴趣浓厚了,创造潜能就会不由自主的激发出来。

1.设置学生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一般不超过6个人,组内民主选举组长1名,负责小组的总体学习情况和纪律监督;选举副组长1名,负责小组的讨论情况汇总。小组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措施,并有相应的制度约束。

2.精心实施讨论活动。预习学案的研究讨论,课堂重点和难点的探究,课文细节的深入研究,都要在组内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一环节切记言必有据,自圆其说。例如,《第十二座雕

像》中课文中有两处特别传神的描写梁思成先生流泪的细节,一处是毁城的炮声令梁先生保护北京古城墙的计划失败之时,他流着泪说:“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第二处细节是在文革期间,他的设计原稿被批斗者扔在地上,踏上很多脚印。他流着眼泪用火柴把图稿点燃。两处细节描写,使学生朗读品味,从而得出:这既是对梁先生痛心疾首,无可奈何心情的描写,又是对梁先生建筑成就和高尚品德的赞颂。以感悟细节为手段,可以深化对文本人物形象的理解。

3.精心准备成果展示。组内的讨论成果由1人做典型发言,组内成员机会均等,轮流做发言人;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演出可以由小组之间资源共享,人才共享。

三.设置以文本探究为重点的讨论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语文课堂上能不能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说是检验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江城子·记梦》是豪放派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婉约词。词人可谓侠骨柔情,他把对亡妻的满腔哀怨化为动人的词句,词风清丽缠绵,一反豪壮之态。这堂课的文本探究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学生问题展示:

1.上阕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是什么?

2.“不思量,自难忘”既然“不思量”,为何又“自难忘”,这是否矛盾?

3.如何理解“尘满面,鬓如霜”?

4.下阕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是什么?

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那么刻骨的思念,为什么相逢无语呢?

(以上问题是学生随机提出,由学生合作解决。)

(二)疑点讨论:

简要说说本词的在表达情感方面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虚实相生,想象丰富)

通过课堂探究,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充分认识到:作者感情一浪高过一浪,把梦前(难遣愁情),梦中(愁肠百结,)梦后(愁肠寸断)的深情一步步推向高潮;这深挚的情感,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来的。

四.设置以成果展示为高潮的读写结合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满蓄激情。

学生经过思维的训练,写作的提升,一定会有课堂表现的冲动。让他们通过语文课堂这个舞台表现出来,达到课堂生成的最高境界,这正是提升创造能力的佳境。例如,在《江城子·记梦》的课堂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的课堂练笔:

请学生也拿起笔,踏着苏轼那寂寞悲凉的脚印,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抒情散文(100字左右)。佳作展示:

倾听苏子的心声

“十年的时光啊,就这样无情地逝去。妻啊,你我相隔生死,十年了啊,我都不敢想你。因为我怕,我怕那案头只有青灯残卷,没有你研墨铺纸的婀娜身影,这不是叫我肝肠寸断吗?可我又如何不想你?茫茫的旷野是如此的空荡,这么静谧,这么冷清,这么让人悚然。瑟瑟秋风中,唯有沉默的独冢,我的凄凉向谁诉说?我也只好沉默。”

“唉„„你怕是要不认识我了,岁月的流逝染白了我的发际,时光的消磨已污浊了我的面容,我只与苍老、凄凉为伴。妻啊,真怕相见的那一天你都认不出我了,那我情何以堪?” 褪去 “抱明月而长终,携飞仙以遨游”的飘逸,褪去 “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多情,褪去 “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只剩下伤情的我,用那悲伤愁苦的思念吹奏着这一曲伤逝的情歌。在低回凄切的哀曲中进入梦乡:轩窗下,那是妻子正在梳洗,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真切.“好梦留人睡”,可好梦也容易醒,醒来却只有孤身一人,只有无言的泪,带着思念,带着感伤,流

淌,流淌„„直到心灵的深处。

通过当堂写作展示,学生既体会了苏轼的深情,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又锻炼了写作的能力,使“感情真挚”和“想象丰富”这些写作目标落到实处。

五.设置以反思提高为尾声的自我总结阶段,使语文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荀子在《劝学》中也表述了这样的观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也就是说,每日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断修正,就会变得学问渊博,品德高尚。如果把这些道理推广到语文课堂上,自我反思阶段就是不可或缺的。

自我反思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用口头回答的形式,可以用整理笔记的形式,也可以用静静思考的形式。只有这样对知识反刍式的思考,才会有修正错误的行动,这便是古人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了。

综上所述,“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语文新课标》)因为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展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不但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而且是我所探索的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部。

《“八有四环节”教学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一)》

据徐光华的分析,我国“二十年来对于语文教学模式的各种探索,基本上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宗旨的”。[1]这种追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探索至今仍在进行之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基于此,关注课堂教学已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并把它作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力抓手。

当前,我校已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并且派老师外出学习,我觉得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探索出华龙区高中特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之一,也时时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什么模式才是适合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好我班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班,这让我有了实验的场地。下面我把自己正在摸索的所谓课堂教学模式写下来,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点。

我给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命名为“八有四环节”教学法,八有即

1、有学习目标和导学案

2、有探究课题

3、有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4、有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5、有师生交流和共同展示

6、有学生动手写作

7、有学生对文本的诵读

8、有充裕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四环节即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巩固提高。

“八有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我的公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已得到初步的体现,当时在设计这一课时,我的课堂设计理念就是“八有四环节”。这个教学模式正在得到我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也急需得到各位老师的指点和帮助。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公开课来具体谈一下“八有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也算是对这一课的教学反思。

有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课堂学习开始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一点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也是判断这一课是否高效的主要依据;同时如何达成学习目标,采取哪些教学活动,也最好明确出来,算是导学案,让学生在你导学案一步步的引领下去达成要达成的课堂学习目标。我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学习目标为: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探究。

有探究课题。课堂上要有探究课题来引领学生的学习,整个课堂的学习将围绕探究课题来进行。所以探究课题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探究课题的提出可以有学生提出也可有老师提出,但一定要经过慎重筛选,这一点在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一课时感受特别深。刚开始我设计了十一个课题,后来逐步压缩成九个,后来经过和学生交流,这九个课题要么他们感到没话说、要么不感兴趣,我吸取他们的建议,和同学共同备课,最后把课题再次压缩为三个,前后反复几次的磨合,让我深深感到课堂探究课题的设定是多么关键,设计的好整个课堂就会顿然声色。最后呈现在课堂上的三个探究课题为:

1、孔子是我国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后代尊为“圣人”。当子路说完自己的理想后,夫子“哂”之,请你就“哂”字来分析孔子的做法是否合理?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觉得孔子哪些地方可取,哪些地方不可取。如果你是孔子,你会如何对待子路这样的学生?

2、孔子为什么独独赞赏曾皙,说“我与点也” ?而且记录者还在曾皙发言前先制造一种气氛:“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特意表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气象。

3、有人说“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请你在文中找出依据来支持这一观点。

有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在展示学习目标和出示本节课的探究课题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这是非常关键的,它昭示着学生的学习起点。我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是这样设计的:

1、把课文朗读一遍。

2、读完的小组到讲台领取探究课题,每位同学就领到的课题进行自主探究。

3、把你的见解形成书面提纲,以便于交流。

4、时间为6分钟。

有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也证明,这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现在我们实验班分成了学习小组,六人一组,并且按组调整了座位,这就为课堂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创造了先决条件。实践也证明小组充分合作,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对于宽松和谐课堂氛围的创造,对于保证课堂效益的最大化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现在课堂上有许多假合作,以合作为名,办非合作之事。表现为刚让学生合作老师就喊停,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另外学生合作没有课题,没有老师的有效指导,小组内部合作没有有效地组织,而是大喊一通完事。这些都是有待于改进的地方。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组长要认真组织本组的合作交流,每位同学都要发言。

2、发言人要整理本组内同学的观点并形成书面提纲。

3、同一课题由最先出成果的一组把自己的书面材料以提纲形式写在题板上。

有师生交流和共同展示。师生交流和共同展示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一节课的精彩处往往在此。以往别人评价语文老师只会发球不会接球,是说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没有有效地引导和点评,老师精彩的点评往往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升华。老师如果只是说“好”“请坐”是远远不够的,是很贫乏的,理想状态是老师和学生应该争论交流。在课堂展示这方面,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是展示环节的核心,但不可忽视教师的展示。这不是老师的炫耀,而是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当然老师的认识高度要在学生之上。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按照大屏幕出现课

题的顺序,请刚才在题板上展示成果的小组派一人到讲台来阐述本组的观点。

2、抽到同一课题的其他小组,如有异议或补充可进行展示,观点相同者不再展示。

有学生动手写作。我个人认为,学语文和学英语是不同的,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判断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是否高,重点不在于他的口语运用能力,而在于书面语的运用能力,这也是重点测试的部分。比如有些人不认字,但特别能说,那么你能说他的语文学的好吗;相反有的大作家是不擅长说的,但我敢保证这人的语文绝对好。所以如果一节课没有学生动手写作将是有缺憾的。我们在课堂上应有意识的要学生把口语变成书面文字。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在自主学生环节,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见解形成书面文字;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我要求学生把本组的成果形成书面文字和提纲,在展示时要拿着书面文字;在课堂巩固提高环节我要求学生:请你把自己在刚开始所写的文字材料进行重新整理,形成一篇小短文。

有学生对文本的诵读。课堂的学习我们不能脱离文本空谈,应该是手不离书,眼不离文,言必有据。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应该保证整个课堂不游离文本,并且能够让学生对文本有深度解读,有整体的把握。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我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前一定要先朗读文本,确定学生的阅读起点,同时我要求学生的发言不能脱离开文本,必须在文本中找到依据。我认为,好的状态是文本原文加上自己的理解分析最好,而一般的文本赏析文章也是这样写成的。

有充裕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以往我们也有让学生在课堂有自主学习的理念,但往往都是理念上的,在具体操作层面流于形式的比较多。我们不要贪多图快,课堂学习的主人只能是学生,学习别人是替代不了的,特别是语文,他需要一个人认真的阅读文本,认真的思索回味,阅读的过程可在思想上受启迪,可借鉴别人的写法,并把自己阅读后的见解写出书面文字,然后慢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要压缩老师的时间,增加学生的时间。把有充裕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是需要有教学魄力的,同时这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四环节是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巩固提高。我认为四环节是比较便于操作的,同时也符合学生的逻辑习惯。课堂提出探讨课题和阅读文本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自主探究,然后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小组交流后要有展示环节,这是课堂的核心,基本样式是师生交流共同展示,最后一定要有巩固提高环节,要清楚地体现出课堂开始的学生学习起点和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后学生达到的高度,变化越大课堂效率越高,这是老师达成学习目标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体现。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板块自主探究

要求:

1、把课文朗读一遍。

2、读完的小组到讲台领取探究课题,每位同学就领到的课题进行自主探究。

3、把你的见解形成书面提纲,以便于交流。

4、时间为6分钟。

第二板块合作探究

要求:

1、组长要认真组织本组的合作交流,每位同学都要发言。

2、发言人要整理本组内

同学的观点并形成书面提纲。

3、同一课题由最先出成果的一组把自己的书面材料以提纲形式写在题板上。

第三板块成果展示

要求:

1、按照大屏幕出现课题的顺序,请刚才在题板上展示成果的小组派一人到讲台来阐述本组的观点。

2、抽到同一课题的其他小组,如有异议或补充可进行展示,观点相同者不再展示。

第四板块巩固提高

要求: 相信通过合作探究,你的观点会更加丰富和深邃,请你把自己在刚开始所写的文字材料进行重新整理,形成一篇小短文。

以上是我探索的一个课型,我称为一个教学模式,我把它称为教学模式

(一),今后我打算搞一个系列,从课型上搞如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从文体上搞如古文、诗歌、散文、作文等,就某一类推出一个课例。我想借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此恳请得到语文组各位老师的指点

第五篇: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探究

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探究

【摘 要】以历史学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为例,针对传统课堂低效性问题,提出应吸收“慕课”的优势和理念,构建“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开展研究性授课模式。

【关键词】慕课 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路径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13-03

当前,以Coursera、Udacity、edX等为代表的“慕课”,正以其强大广泛的辐射性能、高品质的课程教学、短小精悍的视频设计、创新考核方式等特征,革新着人类文明传承方式和知识学习方式。“慕课”掀起的教育领域的革命,被认为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事件之一,正引领着全球教育的发展新趋势。随着“慕课”的普及,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高等教育。作为历史学专业必修课程的通史类课程如何适应“慕课”所引发的教育变革,或者说,这一场基于网络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会为历史学专业通史类课程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通史类课程应如何应对慕课的潮流?我们应如何吸收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弥补通史课程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提高通史课程的教学效率?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当前高校历史学专业亟须面对和回答的。本文以高校历史学专业通史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类课程为例,探讨慕课背景下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的路径和方法,旨在抛砖引玉。

一、传统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识压缩与教学内容过多的矛盾凸显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涵盖1840年至今的历史,有三门课程,分别是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百年的历史中,它涵盖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曲折探索,也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以及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内容非常庞杂。但在当前学分制的大背景下,通史类基础课的课时不断压缩。因此,按照传统的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事件、史实为载体的传统课程讲授,无法深入挖掘中国近代史的内涵和本质。

(二)传统理论教学无法彰显近现代史的功能

中国近现代史类课程每个历史时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当前学术界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要讲述的是1949年至今的历史,包括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就课本的内容而言,讲授内容主要以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外交等各方面内容,勾勒了新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轨迹和基本特点。从教学核心而言,应该着重叙述19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也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从正反两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思考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仅仅根据课堂内容,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学生很容易厌倦各种枯燥的政策、会议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历程和社会发展路径很难有深刻的认识识和思考。传统课堂教学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思维模式,即单纯理论知识的讲授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索的动力。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和历史是疏离的,学生无法真正走入这段历史,用正确的价值观、充沛的情感去感悟这段历史,使得国史的功能无法有效彰显。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的不足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深化;另外,由于目前的实践教学评价和监督体系没有形成或不完善,致使学生课程实践环节收效甚微,实践教学成为一种形式,而不具有实质性的效果,这极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课堂模式的意义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如何利用课题项目推动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如何构建“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开展研究性授课模式,对慕课浪潮下的历史学专业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革新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以时间为轴线的历史事件为载体的理论授课模式的摒弃意味着新的教学模式的推行。“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促使学生由粗浅的知识掌握走向研究分析能力的提升。通过制定新型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方案,运用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为历史学科基础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借鉴,甚至革新传统教学模式。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项目化课堂模式的构建的实施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教学方式,改变授课教师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很少参与课外指导的现象,上课教师全程参与项目的课内课外指导。同时也要求教师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寻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故步自封,而是根据学生的问题和研究不断的反省和调整教学策略,形成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良好互动。

三、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诚然,历史学专业通史课程属人文通识类课程。传统课堂教学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思维模式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积极参与教育领域的理念革新和技术革命,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才能紧跟时代潮流,实现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认为,当前的课堂教学应积极吸收慕课的教学理念,以弥补通史课程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从而提高通史课程的教学效率。因此,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开展研究性授课模式是解决这一尴尬困境的有效途径。其具体路径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以研究性学习为使命,构建研讨性课堂

中国近现代史的内涵非常丰富,学术界的成果也可谓汗牛充栋。但是教材因为篇幅的限制,编写模式强调革命高潮和阶级斗争。以中国共产党探索新民主主义道路为主线,内容比较集中于政治史和革命史。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研讨性,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在抓住课题主线的同时,应以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努力把学生引向近代社会各个层面,从而激起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兴趣。

此外,还应坚持将国内外当前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引进课堂,以问题为中心,引领学生思考国外学术界研究问题的范式与国内的差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除学术研究成果外,还需要将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与当前国际关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让他们对整部中国现代史有更好的了解和更深的感悟。

如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突破传统的胡绳、范文澜对近代史解读的模式,用现代化的视野看19世纪以来中国的政治选择以及现代化过程。以此来作为解释近现代历史的框架与参照系,“政治选择”路径使学生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运用新的解释框架,来重新认识中国百年以来的历史演变。

如我们将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百年现代化,分为清末开明专制化时代、早期议会民主、袁世凯的强人政治、国民党权威政治、全能主义计划体制与邓小平的后全能主义型现代化发展模式这六次政治选择。中国百年的现代化运动是由这些不同政治模式前后相继构成的。这是一个在不同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下持续进行的政治社会运动,其凝聚中国人集体经验的历史选择和社会发展过程。课堂教学通过这一历史考察揭示,思考这一历史进程发展的原因,探讨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传统国家,其政治体制变迁的轨迹以及对当前社会改革发展的启示。由此而进一步考察各种内外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百年现代化政治选择,在当时解决了什么问题,又面临了什么新的矛盾或困境,为什么前一种政治选择会被后一种政治选择取代,这些政治选择在现实中的正面与负面效果又有哪些。这一系列问题一次又一次把学生的思维推到新的高度。新的教学体系给学生打开了新的思路路径,有利于开阔他们的学术视野,引领他们进一步去思考近代史的相关问题。

同时,研究性学习也让学生能更好把握当前中国学术界在近现代史领域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他们将来的毕业论文或本科毕业后的进一步深造提供思考的方向和路径。除了学术研究成果外,还应该坚持将国内外不同的各派争鸣的学术观点引进课题,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让他们对整部中国近现代史有更好的了解和更深的感悟。笔者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要以研究性学习为使命,积极开拓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

(二)以项目为主体推动教学,强化教学实践

构建研讨性课堂,主要路径是将学生由客体转变为主体。让学生由听课的被动客体转变为自主研究的主体。因此要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史料的分析和问题的探讨,让学生边学边研究,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强化研究性授课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各种各样的问题,以项目为载体,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中国近现代史领域有许多热点问题和值得争论的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吸收学界的各种观点,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以更开阔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思考中国历史。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围绕各种各种的问题,以课题项目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如中国现代史领域有许多热点和值得争论的问题,围绕如何评价第一次国共合作中陈独秀的“右倾”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国际的作用和失误、如何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十年、南京国民政府政权的特点以及影响、抗日战争中的汉奸问题、延安整风等等各种问题,将其设计成一个个小课题,让学生思考研究探索。在指导学生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要努力吸收学界的各种观点,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以更开阔的是视角去看待问题、思考中国现代史。

例如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笔者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以家乡的抗日战争为课题作出自己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作课题展示。在课堂上,将抗争抗战时期的统一战线内容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规定每组代表一个中国的特定势力:共产党,国民党,对日合作者和民主党派。每一组的任务就是熟读并研究本小组所代表势力的立场和政策,进行课堂演示和辩论。每一组阐释他们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困境解读以及未来计划,并指出对手的缺陷。实践证明,这种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基本功,还需要重视史料教学。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课题研讨,都要重视将相关的原始史料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亲历史料,尽力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以学术性的眼光看待曾经发生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些事件和生活,引领他们学会在历史的表象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笔者认为,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的通史课程变为历史学专业师生共同研究的有深度思考的课堂。

(三)紧跟学术前沿,创新考核模式

受教育的个体千差万别,在教学过程中对一张试卷考核全部学生的现状如何改变,能否做些改善?这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不容回避的问题。当我们在讨论高校专业理论课程如何创新,何以成为创新型考核项目之际,如何设置有效的考核方法和评价体系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显得尤为迫切。因此,笔者认为,创新型考核效果与评价体系建构应该是项目化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部分。应努力建构一种全新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即根据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史料洞察能力、史观和阅读兴趣进行考核,根据教学实践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核进行成绩评定,创新教学考核模式。这种考核模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以实现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为落脚点,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历史学专业的教学考核,主要包括课堂讨论、课程实习参观、课程作业、学年论文、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除了传统教学实践环节外,笔者认为当前应该有希望借助网络平台,吸收“慕课”的优势,探索新的考核方式。既能使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洞察力。

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国史实效性特点将“口述史的研究与实践”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教学实践和课程考核中,探索培养学生研究分析能力的新路径。希冀改变一刀切的考核和评价方式,结合课题研讨、口述史的开展以及课程考核对学生进行立体的全面的考核。

口述史学是一种收集、保存史料、抢救史料的方法,也是一种生动的历史教学手段、它把以往的静态历史教学变为一种动态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把口述史学的研究与实践纳入到课程教学实践中,通过这种方式的考核,达到了培养考核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史学理论、社会调查、新闻采访、文字写作、与人交往及克服困难等一系列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此外,在当前慕课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网络教学、视频教学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当前的高等教育无法回避这波浪潮。在教学实践中,只有紧跟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才能使课堂保持时效性和前沿性。因此课程的考核模式也应该利用当前“慕课”和“微课”的特点,创新考核模式。笔者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教学中吸收“微课”的特点,以开放性的视角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就自己对共和国的理解做一段微视频。这次作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通过查找文献资料、亲身调查,通过各种形式用微视频记录下了他们对共和国史的理解。他们的作业内容涵盖非常广,形式多样、灵活,有创意、有创见。学生用自己对共和国史的感悟和最新技术手段,丰富了共和国史的内容,也使国史的呈现形式更多样化。

诚然,一种新的课堂模式需要建构一种新的考核和评价方式,笔者认为革新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根据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史料洞察能力、史观和阅读兴趣进行综合考核,需要根据教学实践作业、课题研讨表现和期末考核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带着项目学理论,同时在项目研讨过程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应用能力,能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协同创新的能力,是“慕课”浪潮下高校历史学通史课程可以尝试的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1]McAleese R.Towards a meta-language of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TeacherEducation,1975(2)

[2]Yorkey R A.Study skills course for foreigncollege students[J].TESOL,1970(2)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2013(8)

【作者简介】黎 瑛(1979―),女,广西容县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近代社会史。

(责编 何田田)

下载创新、探究、合作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丁涛 莫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探究、合作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丁涛 莫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新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鹤峰中心学校宋奇 新课程的实施,标志着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一大背......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合集五篇)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是课堂,课堂教学应怎么发展,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急待研究的课题。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

    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追求

    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追求 茹官娥 陕西省山阳县城区二小 726400 内容摘要: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追求教学过程的优质化、教学原则的科学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化、教学评估的规范化,研......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内容提要】 “理想课堂”是一种能激发孩子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的心灵火花,使语文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的语文课堂。“理想课堂”创设......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全面,急功近利,课堂教学的形式化、功利化等方面原因,语文课堂教学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合集)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当我们还在解读《课标》,准备贯彻落实时,走在课改前沿的人们已经在反思课标了,提出“课标不是真理,还在实践中,还要纠正修改,不能照办,不去思辩,一......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常见问题的反思与改进(精选五篇)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常见问题的反思与改进 松山区第四中学高金玉 内容摘要: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进行的,到目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