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部分大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动力的原因
探究部分大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动力的原因
姓名:·班级:·学号:
清华大学物理课老师说,“上第一节课,整个教室都会坐满,第三节课的时候,一半人都会走掉。”大学课堂正逐渐失去吸引力,高等教育在不断被批判,我们小组对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决定对部分大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动力的原因进行了解探究。
首先是对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过程中学生中多数都有明确的生活学习目标,可他们却无法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他们给自己定义,认为自己是“拖延症患者”。还有些同学严重地表达了对大学生活的不满。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又针对种种现象,又采访了一些社团主席和班级干部。以下是对此种现象的分析和探讨。
一、现象产生:
刚进大学的新生在开始上一门课时十分认真,每个人的桌上都无一例外的放着课本,前排大多坐地很满,而在几节课之后,前排的位子变得空空荡荡,学生们大多挤在教室的后排,有些自顾自地玩手机电脑,有些在一起聊天,全然不顾课堂是个教书育人获取知识的严肃地方,更甚者开始出现了逃课的同学。
朝气蓬勃有目标的新生缘何会变得懒散失去学习的动力?我们发现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还表现在其他方面。
我们调查了俱乐部的部长和学校社团的社长,他们说,一开始报名的学生有很多,而在后来真正参与到俱乐部或者社团活动的学生并不多,甚至到后来只剩几个去参加,每次活动看到的大多都是社团里的“老将”。
我们又调查了几个班级的团支书,问询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团学活动和各类讲座的情况。我们发现,自愿参加各式活动的学生比较少,而那些少部分愿意去的同学里一部分还是因为学校给予了学生第二课堂学分。
我们根据这些现象做了调查,并研究了产生其现象的原因。
二、原因分析:
(一)大学目标与独立意识的缺失
大部分新生对大学都有强烈的期待和规划,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未入大学之前,想象的大学生活很美好。学校充满学习气氛,富有艺术的学院建筑,丰富的大学社团,学识渊博的教师。然而真正进入大学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真正的大学生活与他们想象中的并不一样。
第一,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大学的学习气氛不够浓烈;第二,大学社团活动少,社团成员一学期难得能见上一两面,加入社团甚至成了一部分学生获得第二
课堂学分的工具,社团不是纯粹的以相同爱好为原始动力聚集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地方。第三、参与学生组织工作不能给人带来锻炼,作为干事,大部分时间都在做重复性的劳动工作,这样一来更是占用了学习时间,组织的官僚之风也十分严
重;第四、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讲课枯燥;第五,专业并没有想象中有趣,作
业繁重也消磨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这些落差使得学生对自己的目标和生活产生
了怀疑,失去了学习动力。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国基础教强度高,中国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没有学习
和玩乐的自由,以至于上大学就像是受长期高压后突然获得释放,产生了自我放
纵的心理。基础教育更多地着重于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使许多学生上了大学却
缺乏自律、自我选择的能力。不清晰的独立意识使得学生更容易盲从他人,举例
来说,大学的宿舍相比初高中室友相处时间变长,同学有什么的爱好,很容易就
影响到同寝室的同学。同寝室的同学玩沉迷游戏、沉迷小说,会带动一个寝室的同学一起玩游戏,看小说。
甚至有些在初高中不曾接触过这些娱乐活动的同学,因为想要创造和舍友之
间的共同话题而去刻意地接触这些娱乐活动。而这些娱乐活动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使得学生无法兼顾他们的大学学习。
(一)公选课选择权的缺失
这些年兴起一个名词“水课”,指那些看似无法获得有用的知识又浪费时间的课程。有趣的是,一方面学生评价这些“水课”内容枯燥乏味,但另一方面这
些课又在公选课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大一年级的同学还对
选课抱有很大的热情,乐于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高水平教师的课,然而大二大三的同学在选择课程时就显得没那么在意了,更多地是考虑所选课的教师给的分数
是否高,课程是否好通过。
公选课的设置本意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开拓不同学习领域,但如今大多数学校却把公选课分成人文类,艺术类,自然类等,规定须选修固定
学分的本专业相关选修课学分。在功利性地获得分数和自我的喜好之间学生往往
会踌躇,这种变相的必修课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选择权利。学生对所选课没有兴
趣,哪怕再有趣对学生而言也是“水课”。
对比国外的公选课,国内大部分学校与其有几点不同,拿哈佛大学为例,在选课之前,学生可以在开学一两周内先对感兴趣的课试上几节,并且有专门的选课指导老师可以供学生咨询,台湾香港的许多大学也有这样的选课制度。这种
制度不仅能清楚地知道自己选择的课程是否合适自己,并且最大程度的尊重了学
生的自主权利。另外,学生有退选课程的权利,教师和学生是双向选择的,教师的水平不好学生可以自主退选,这样就使得老师需要花很大的心思在如何上好一
门课,如何留住学生的问题上下苦功夫。
完善选课制度,减少功利性的选课,最大地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这样才
能留住学生,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二)社会规则的变化
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知取向中有道德认同的观点。在基础教育阶段,环境所
主导的是努力学习,在高考上取得好成绩,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处于青少年的学生
容易产生逆反逃避心理。一些学生把眼光放在更宽阔的知识领域,他们关注社会,科研,与他人相比显得知识渊博,这样的“不同”使他们因此获得关注和赞赏,他们因此能到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在大学,社会法则却改变了,拥有强大
社交能力的同学,有创意有执行力的同学,思辨能力强的同学太多了,身处创业的群体发现自己能力太差,身处享乐主义的人中又发现自己玩得不够不精彩。对
自己的不满足固然使他们有前进的动力,然而无法适应新的法则的他们,无法再
制造出所谓的“不同”,在短暂努力之后并没能获得社会认同,使得原本在别人
眼中“优秀”的他们逐渐变得“平庸”,很多人选择融入周围的人,一部分没有
坚强的内核的人,逐渐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另一些学生在初中高中一直学习优秀,他们埋头读书,不擅长社交。但在大
学,人际交往变得更加重要,各门学科的作业形式也变的丰富。不仅需要学生能
够沉下心来读书,提笔能写,还要求学生张口能说,有些作业还需要用到电脑技
术。而根据我们的调查,由于在初高中阶段他们生活在在封闭的校园环境中,严
格限制他们用电脑的时间,有些甚至连基本的办公软件也不会用。大学需要这些
综合技能,然而这些同学往往需要重新的去学习,不顺利的学习之路令他们产生
了强大的挫败感,这也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四)娱乐产品与教学
大学课程的设置不完善以及教师教学投入不够都使得学生对课堂积极性不
高。中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强化基础学科,同时优化课程结构,文理工科相互渗透,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这样的政策使得大学基础课时间
增加,大一大二这两年时间非常适合培养专业兴趣,然而在应该强化专业基础训
练的时候,这项设置使得大学不得已减少了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和时间,这也是造
成学生无法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原因。
大学教师讲课的水平参差不齐,据调查显示,近8成学生认为自己的任课教
师教授内容枯燥,形式乏味,并且教学热情不强等原因使得学生提不起兴趣。娱
乐成熟发展的今天,一款娱乐产品就要花费动辄千万的金钱,每一款产品的背后,都有无数的受过高等教育并且专业知识丰富的制作者花费巨大的精力合力研发,研发者充分了解设计心理学,拿游戏举例,在一款游戏的各个关卡都能使玩家获
得即时的满足感和新鲜感,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来自于比课堂更多的时间金钱和
人力,电脑游戏这款产品做的比上课要用心得多。而其他的娱乐产品电视剧小说
八卦新闻音乐电影的等都不是随随便便产生的,大学生更愿意花时间在娱乐产品
上也是不无道理的。当然娱乐产品毕竟是用来愉悦人的,相比严肃的学习从本质
上就应该更加吸引人。但教授知识在用心方面应该不输于电脑游戏,教师应该用
更诚恳的态度对待课堂对待知识,如果授予知识的人都不能做到热情和真诚,如
何让学生投入课堂呢?
三、总结与反思:
大学生从满怀理想地进入校园到对未来感到失望,这其中一定还有更多的原
因我们没有考虑到。我们根据调查结果,从学生个人、学校、社会以及教师四方
面出发做了讨论。虽然剖析了各方面问题,但我们认为没有一个问题是单方面的,都是和其他方面挂钩。
大学生意志力较差等性格的不完善纵然与社会基础教育、家庭教育有关,但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后应该从自身做起锻炼自己,解决自
己的不足。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每年都有人在提出,有大量的建议,2014年国家的重点放在改革之上,希望能在这一年里吸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完善课程制
度。教师也要用心教授课程,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处,是提供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实现梦想的地方。希望
在不断的学习改进中,学校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在这里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参考资料]:
【1】《浅析高校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 刘艳霞
【2】《游戏改变世界》 简·麦戈尼格尔
【3】《大学“水课”为何受追捧?》北青网
【4】《国外公选课的设置及其借鉴意义》陈联·孙慧
附件一:
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
年级: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
1、你满意你的大学生活吗?()
A.满意B.不满意
2、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专业?()
A.一如既往地热爱B.曾经喜欢,现在没什么感觉
C.曾经喜欢,现在讨厌D.一如既往地不喜欢
E.一如既往地没什么感觉
3、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A.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B.努力是为了对家庭负责
C.吃喝玩乐也是一种生活目标D.为了更好的生活F.实现梦想
4、你觉得看电影玩游戏等娱乐是否浪费时间?()
A.浪费生命B.在娱乐中也能学点什么C.放松自己不算浪费时间
5、你有逃过课吗?()
A.逃过B.没有
6、你对逃课的看法是?()
A.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干点其他事B.逃课无所谓不发现就好
C.如果讲得好,我也不会逃,老师有很大因素
D.老师就算讲得不好,也因该尊重不能逃课
7、你会使用办公软件吗?()
A.熟练使用B.基本的都会C.不太会使用
8、学校选课获得的学分与专业挂钩,你认为这样是否自由,你对所选课发看是?
()
A.选课自由,老师教的不错B.选课不自由,但是老师还是不够有水平
C.选课自由,但老师教的不够有水平D.选课不自由,但老师教的不错
9、你在大学里遇到过几个令你折佩服的老师?()
A.1~2个B.3~4个C.4~5个D.6个以上E.没有
10、你对电脑游戏的态度是?()
A.太好玩了B.无聊C.浪费时间
第二篇:大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怎么办?
大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怎么办?
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说学习是一个持续努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坚强的毅力不懈追求和发现的过程,如果把持续努力和不懈追求丢在一旁,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倒退!
首先,给自己的定一个考取优秀成绩的目标,优秀的成绩是多少呢?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增加多少分才能适合于你呢?比如下次考试在原有的基础上总分增加50分等,然后把这个分数按自己的各学科的学习情况恰当分配,这样就形成了各科的小目标。
其次,用白纸黑字的形式写出自己用什么样的行动和努力达成这个目标,这就是每月、每周、每日的行动计划,比如,每天在完成老师所留作业的前提下要读完哪一门或哪两门学科的多少页课本,以及做完这些页面之中的几个练习,等等,并安排一个顺序,什么时候干什么等等,然后就按部就班地去执行。每天晚上上床之前检查一下自己当天的计划完成情况,如果完成了当天的计划,就给自己一个奖励——或精神上的或物质上的;如果没有完成当天的计划,首先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是计划不切实际还是没有按计划去做,属于不切实际就要进行修正,属于没有按计划行事就要对自己进行检讨或惩罚(比如让自己把今天的内容重新再做一遍)。这种做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那么您也就有了克制力。
第三,把立即投入完成计划的行动与幸福、愉悦和快乐链接起来,比如写论文之类的事情,我们把老师布置下来的事情立即投入去做,看作是无比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事情,那么我们在立即去做的过程中就会体验到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享受;如果我们把坚持学习通过积累养成一种习惯看作是无比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事情,那么我们每天完成了自己的学习计划之后就会体验到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享受。所以,只要我们把做事善始善终与幸福、愉悦和快乐链接起来,把做事半途而废与痛苦、沉闷链接起来,那么我们心里总是太浮躁,不能安心学习的情景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第四,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告诉同学、朋友和老师,这样你就会觉得有无数双眼睛在监督自己,进而促使自己立即投入行动并按部就班的去完成计划。
第五,有意识的强化自己完成计划的行为,比如当你完成了当天的学习计划之后,你一定要给予肯定和褒扬,比如,今天我做的作业这么多,想不到我的效率如此高,今天完成了这么多作业,我又学到了很多知识,甚至比别人又多学了一些知识。这样就等于增加了自己的愉悦和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如此每天反复,用不了多天你就会把学习真正接纳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一旦这样坚持下来,你就会换来一直充满激情和信心的学习下去的行为习惯。
第六,一个人的所有一切都来源于心里所想。每个人的头脑就是这样神奇,你输入什么信息,它就产生什么结果。你给自己头脑所输入的是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你的心智系统就会起来强化你的思想和行为,让你向得优异成绩的方向发展,那么你就会精力充沛、充满自信的去想尽办法而发奋努力,当然成功也就会紧随你的行动向你走来 第七,坚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当一个人坚信某件事要发生的时候,我们就会主动的去寻找和发现符合自己所期望的正面信息,而不断获得的正面信息又会给我们强大的信心,我们的行动也会在这样的信心之下变得更加积极起来,那么我们所想要的一切也就会在我们坚实的行动之中如期而来。
第八,让自己意识到后果,比如,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考不出优异的成绩→学校不能保送自己出国→毁了我这辈子的前程,并引导自己去理性地思考,这样也可以达到提高自制自控能力的目的。
专注大学生就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万企千校平台提示,:成功者,凡事主动果断行动;成功者,往往是比别人多做了一步的人;成功者,是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的人;成功者,是按自己追求的目标以最短的时间,采取最大量的行动的人;100%的成功决定于100%的态度,只要我们自我认定自己,只要我们有100%的成功意愿,只要我们有实现梦想的切实行动计划,只要我们以100%实际行动按部就班坚持完成自己的计划,只要我们深刻反省自己在学习之中所暴露出问题并切实做到查缺补漏,只要我们坚信切实的努力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那么我们就有100%的成功!
第三篇:大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怎么办?
大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怎么办?
杨老师:
您好!我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在上海还不错的一所大学里,我的成绩在系里一直名列前茅,今年还拿到了国家奖学金。但是最近我越来越发觉自己不那么热爱学习了。我自己分析过原因,请您先看看我的分析对不对吧。
首先,我自身本来就不是一个学习十分踏实的人,但是还算认真。我是那种平时上课很认真,作业也十分认真完成,但并不是那么刻苦的人。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自己能一直成绩那么好,其他同学都认为我很聪明。我是因为高考失利才进这个学校的,所以我一直觉得可能是我本身基础比别人扎实,又运气好,再加上点小聪明吧。到了大学三年级,我变得越来越浮躁,大概也有点自负,开始认为自己真的很厉害,所以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开始减少。结果这次考试成绩排名有了一点下降。我知道比我厉害的人到处都是,我也责备过我自己,不断提醒自己要努力,但是现在做一些事情,比如写论文之类的总是要到最后上交时间快到了的时候才开始做。
另外,我的学习方式属于被动学习,我很内向,从小到大就一直很害怕老师,所以不敢去向老师问问题。现在我发现自己竟然都找不到有什么专业课上的问题去问老师,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与老师沟通,这让我很困惑。但是,由于我成绩好,会有很多同学来向我请教问题,我和同学们相处的还不错,经常一起讨论问题。他们问的很多问题是我没有想到过的,我十分努力地帮他们解答。通过这种方式,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个学期,由于我们专业的一个交流项目,我们系里的几个成绩很好、一起和我讨论问题的同学去了英国,我慢慢的发觉自己没有了学习动力,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有时候真的很后悔,如果我和他们一起去了英国该多好啊。
杨老师,我正在准备6月份的GRE考试,我想要出国。3月份就要考GRE的作文机试了,我是有紧迫感,但每次拿起书却不想看下去。我的自制能力不是太强,又有点容易受周围人或环境的影响。我看过您在博客上关于如何提高自制力的方法,我也用过,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对了,我想还有一点原因是我对自己出国的把握不大,毕竟我的学校不是像清华、北大那么好,我家境也不是很富裕,要拿到一定的奖学金才能出国。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另外,我对考研又一点信心都没有,我也不知道我自己究竟是在怕考研太累呢?还是怕自己又一次失败。我从小到大成绩都不错,曾经还跳过两级,六年级和初一都没有上。但是遇到重要的考试,比如中考、高考,我都考不到自己应有的分数。我希望学校可以保送我,这就需要我优秀的成绩和与专业课老师的沟通。我真的很困惑啊。
杨老师,我希望您能帮助我,给我一些建议和方法吧。我说了那么多,条理也不是很清楚,春节里打扰您,真是不好意思啊。最后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合家欢乐!
这位同学:
您好!关于你的问题,我认为你是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好做了错误的归因——“我本身基础比别人扎实,又运气好,再加上点小聪明吧”,这显然是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的。你的“成绩在系里一直名列前茅,今年还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其根本原因不是来自于你所谓的“运气好”和“聪明”,而是来自于你“平时上课很认真,作业也十分认真完成”。另外你说“我自身本来就不是一个学习十分踏实的人”,我不知道你所说的“十分踏实”是什么样子,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废寝忘食呢,还是别的什么样子?不过我认为刻苦对于学生来讲,首先就是课前预习,课上认真仔细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及圆满完成作业。所以从你的行为表现来看,你的好成绩的取得应该是你刻苦努力的结果。其实你在自我的分析中已经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我变得越来越浮躁,大概也有点自负,开始认为自己真的很厉害,所以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开始减少”。针对这一点我要说的是,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我说学习是一个持续努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坚强的毅力不懈追求和发现的过程,如果把持续努力和不懈追求丢在一旁,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倒退!
你说“我也责备过我自己,不断提醒自己要努力,但是现在做一些事情,比如写论文之类的总是要到最后上交时间快到了的时候才开始做”,从你的情况来看,你的大目标是具体明确的——出国,你也说了“我希望学校可以保送我,这就需要我优秀的成绩和与专业课老师的沟通”,优秀的成绩是多少呢?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增加多少分才能适合于你呢?比如下次考试在原有的基础上总分增加50分等,然后把这个分数按自己的各学科的学习情况恰当分配,这样就形成了各科的小目标。
其次,用白纸黑字的形式写出自己用什么样的行动和努力达成这个目标,这就是每月、每周、每日的行动计划,比如,每天在完成老师所留作业的前提下要读完哪一门或哪两门学科的多少页课本,以及做完这些页面之中的几个练习,等等,并安排一个顺序,什么时候干什么等等,然后就按部就班地去执行。每天晚上上床之前检查一下自己当天的计划完成情况,如果完成了当天的计划,就给自己一个奖励——或精神上的(如自我夸奖)或物质上的;如果没有完成当天的计划,首先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是计划不切实际还是没有按计划去做,属于不切实际就要进行修正,属于没有按计划行事就要对自己进行检讨或惩罚(比如让自己把今天的内容重新再做一遍)。这种做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那么您也就有了克制力。
第三,把立即投入完成计划的行动与幸福、愉悦和快乐链接起来,比如写论文之类的事情,我们把老师布置下来的事情立即投入去做,看作是无比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事情,那么我们在立即去做的过程中就会体验到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享受;如果我们把坚持学习通过积累养成一种习惯看作是无比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事情,那么我们每天完成了自己的学习计划之后就会体验到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享受。所以在此我要告诉你:只要我们把做事善始善终与幸福、愉悦和快乐链接起来,把做事半途而废与痛苦、沉闷链接起来,那么我们心里总是太浮躁,不能安心学习的情景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第四,把自己的学习计划用白纸黑字写下来,并把它告诉同学、朋友和老师,这样你就会觉得有无数双眼睛在监督自己,进而促使自己立即投入行动并按部就班的去完成计划。
第五,有意识的强化自己完成计划的行为,比如当你完成了当天的学习计划之后,你一定要给予肯定和褒扬,比如,今天我做的作业这么多,想不到我的效率如此高,今天完成了这么多作业,我又学到了很多知识,甚至比别人又多学了一些知识。这样就等于增加了自己的愉悦和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如此每天反复,用不了多天你就会把学习真正接纳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一旦这样坚持下来,你就会换来一直充满激情和信心的学习下去的行为习惯。
第六,在成功学上一条重要定律说“你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而你却是你所想的”,它与爱迪生的这里名言“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他怎么可能是别种样子呢?”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所有一切都来源于心里所想。每个人的头脑就是这样神奇,你输入什么信息,它就产生什么结果。你给自己头脑所输入的是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你的心智系统就会起来强化你的思想和行为,让你向得优异成绩的方向发展,那么你就会精力充沛、充满自信的去想尽办法而发奋努力,当然成功也就会紧随你的行动向你走来
第七,坚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心理学上有一个“自证预言”的定理,它是说,当一个人坚信某件事要发生的时候,我们就会主动的去寻找和发现符合自己所期望的正面信息,而不断获得的正面信息又会给我们强大的信心,我们的行动也会在这样的信心之下变得更加积极起来,那么我们所想要的一切也就会在我们坚实的行动之中如期而来。
第八,让自己意识到后果,比如,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考不出优异的成绩→学校不能保送自己出国→毁了我这辈子的前程,并引导自己去理性地思考,这样也可以达到提高自制自控能力的目的。
最后我要告诉你的是:成功者,凡事主动果断行动;成功者,往往是比别人多做了一步的人;成功者,是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的人;成功者,是按自己追求的目标以最短的时间,采取最大量的行动的人;100%的成功决定于100%的态度,只要我们自我认定自己,只要我们有100%的成功意愿,只要我们有实现梦想的切实行动计划,只要我们以100%实际行动按部就班坚持完成自己的计划,只要我们深刻反省自己在学习之中所暴露出问题并切实做到查缺补漏,只要我们坚信切实的努力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那么我们就有100%的成功!
第四篇: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原因及措施
主要原因:
1、进人大学后没有及时确定学习目标,心理落差大。进人大学前以考入理想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缺乏长远目标,因此,虽然学习动机非常强烈,但却属于狭隘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很多同学一且考上大学,实现近景目标,就进人了“动力真空带”,出现厌学情绪。此外,进人大学前由于繁重的学业负担,没有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的特长和业余爱好,进人大学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于是就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迫切的想锻炼自己在其它方面的兴趣爱好,而对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兴趣。
2、大学前后学习模式的巨大差异,部分学生学习适应困难。大学前后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入大学前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活动相对比较被动且有章可循;而大学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学习的兴趣,要求学生具有独力思考和研究学习的自觉性。大学里课程门类多、课时多,教师讲课又不拘泥于一本教材。这样一来,对于依旧沿着中学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的学生便产生了学习适应困难。加上大学教师与学生课后对话少,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答,致使疑难问题越来越多,部分学生无法听佳授课内容而产生苦恼,对学习失去信心。
3、专业思想动摇,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失去信心。学生在入校前,填报志愿非常茫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读的专业并非自己所选择的理想志愿,对所学专业、发展目标、就业前景等了解甚少或者一无所知,更谈不上热爱自己的专业和学习了。所以在学习上常显茫然和被动。调查显示,学生所读的专业是否自己选择,对学生在校时的学习状况影响较大:凡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由自己选择专业或由父母提出参考并指导其选择专业的学生,进人高校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放松学习,认真努力学习各门功课,往往能取得好的成绩;而由父母做主,或经学校调剂的学生,进校后其学习成绩一般较差,也最容易出现降级、退学、转专业等情况。
4、就业的困扰。自2002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与年俱增,从2008年的550万,2009年的超600万,到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630余万。在社会需求与往年基本持平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严峻。面对这一现状,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困扰越来越突出。有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比较普遍地认为自己在大学中并没有掌握实用的知识,埋怨学校没有教会他们更多适应市场所播要的技巧和能力,因此极易产生茫然、不知所措的消极情绪。
学校角度措施:
1、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引导他们及时确定高尚的远景性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的理想。一年级是大学阶段的重要时期,因此,大学新生入校后,学校领导、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以及专业老师都应该及时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聘请知名教授、青年学者为新生开设系列讲座,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民族贵任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使社会和教育的外部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内部孺要,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远景性学习目标。
2、创造全员育人的学校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教育与加强理想教育同样重要,提高教学效果,主要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人手,要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多样性,教学难度应该适中,使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学方法上,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从单纯“知识传授型”向“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型”转变,培养学生对所讲授学科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3、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思想教育。如果说理想教育是帆,那么专业教育就是桨,它在学生的大学生涯中起着不可取代的导向性作用。一方面,学生入学后,学校及时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专业前沿知识以及就业前景等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为今后大学的学习打下方向性基础;另一方面,学生所在学院的学生工作人员和专业负责人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过程性的专业思想教育,避免学生因专业思想动摇而产生的学习倦怠、学习目标不明等消极情绪。
4、学校结合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目标体系。学校应善于将国家、社会需要和大学生个人发展实际需要有效的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目标体系一般可由强制目标和激励目标组成。强制目标包括教学大纲、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毕业和取得学位证书必需完成的要求等等,它是大学生需要在大学时期的不同阶段予以完成的短期目标,作用在学生身上体现为一种压力,因此设计强制目标要注意难度的选择,难度过大容易使学生气馁,失去信心;过于容易又不能对学生构成压力,发挥不了作用。所以目标设计要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赋予一定的挑战性,使学生
跳一跳才能达到。激励目标一般表现为一种主动进取的精神,具有长期性和导向性。此目标体系应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应与时俱进地给予修改调整。设计目标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原则,学校与学生充分互动、反复讨论,学生参与目标体系的制订。这一目标体系的制订,使学生一进大学就明白在校时期的阶段目标,一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目标引导;另一方面,使学生可以运用目标管理法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实施目标管理,结合其内在学习需要,充分发挥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主动利用好外部有利条件,从而有效增强学习动力。
5、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面对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人的新形势,学校除了不断拓宽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努力构建起“一个目的、一个基础、一个手段”的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更好地促进这部分大学生成功就业。首先,就业指导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的,即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获得求职择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其次,就业指导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即学生个人应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最后,就业指导要以持续改进过程为手段,即必须针对大学生可塑性强、自主意识强等特点,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通过科学的持续改进的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地去解决一个又一个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引导学生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克服学习动力不足带来的懈怠情绪。
学生角度措施:
1.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许多学子们的学习动机都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制定拟取的。大学生并没有完全踏入社会,社会经验远远不足,许多事情都是以个人意志来做的,而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们影响几乎是决定性。正确的价值取向会给他们以正确指导,从而是正确的做法。同样,错误的价值取向会给他们错误的指导,从而是错误的做法。有些大学生做事,或许很个性,但却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2.拥有自信心,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学习者个体拥有的关于他自身存在的而且与他的性格特点相一致的主观评价和意识的全部。自我概念的最主要含义是自我形象。自我形象指每个人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其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和意识。自我概念与师生关系,同学间关系以及他自己的性格特点都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学习者从老师、同伴那儿得到良好反馈,他会更加自信,他会有更加强烈的动机去取得更大的成绩。Williams &Burden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受到学生自我评估的影响。学习者的自我概念会对他的课堂表现产生很大影响。学生个体应努力消除对自己的自我形象持消极否定态度的错误观点,全面地了解自己,乐观地寻找机会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3.确立学习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学习目的有远期与近期之分,远大的学习目的是建立在社会需要基础之上的,例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近期学习目的是以学习的具体活动或具体教学要求相联系,如准确理解某个词义的含义就是课堂教学要求的反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长远的明确目标,又要有短期具体的学习目的,后者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成功地达到远大学习目标的关键。
4.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不仅具有促进人的学习作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会使人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促进人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可以说就有了很好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
(1)学生可以通过找课本中有用的、切合实际的、易与现实联到一起的东西去读,使自己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才会想去学习。
(2)组织一些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验成功的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这是提高兴趣的重要途径。
5.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在人的成长道路上,失败与挫折就像预先为人设下的激流险滩,只有通过它,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当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要挺住,不气馁,敢于承认和正视挫折的存在,要有与挫折抗争的精神,学会在失败中奋起,在挫折中成长。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较为普遍和严峻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来自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应当着重从学生、教育体制、课程设置以及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加强工作。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力;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用不到1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人才。在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背景之下,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但也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混文凭的现象,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高校教育质量。因而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一些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时间观念淡薄,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谈情说爱、上网玩游戏、打扑克等娱乐方面,而基本的学习时间却没有办法保证;厌倦学习,听课缺乏兴趣,上课纪律差,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甚至千方百计的逃课;无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计划,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以及怎样学习,作业抄袭应付老师乃至不完成作业的大有人在,并且考试时只靠突击。
二、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1.社会转型时期的消极因素对大学生求学思想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改善。但是同时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体制运行仍然不健全,社会上存在着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不公平和腐败的现象。一些商人知识文化水平虽不高但是通过非法手段牟取暴利达到了致富的现象,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而社会不正之风以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对前景感到迷茫。大学生择业就业机制尚不健全,就业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且在就业双向选择中常出现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不一致,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对学习的消极态度。
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与频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冲击碰撞。个人利益至上,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价值观逐步侵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的思想也渗透进来,严重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体系中,价值观占主导地位,价值观不够健全,对其他事物的看法也会出现偏差。”[1]由于文化的冲击,价值观念的不同,使得大学生在人生定位上出现了偏差,进而对大学生的学习认识,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2.教育制度的缺陷对大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度不高。应试教育造成学生精神上的贫困。“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处于‘贫血状态’,即既有的教育已经很难使广大青年获得足够丰富、正常的精神滋养,以帮助和支撑他们能够较好的应对自身成长过程中及前
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2]我国的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即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学生读书是为了上大学,上名牌大学的影响之下,被动甚至是强迫地学习,变成了学习的奴隶和考试的机器,一切与考试无关的东西,学校都会尽量减少和压缩。这样使得学生的内心世界出现严重的空位,兴趣、爱好、潜能和天赋等受到严重的压抑,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得其学习兴趣在应试教育体系中得到削弱甚至扼杀。这种现象令大学生上了大学之后不知如何主动学习,没有自我发展的意识。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使得大学生缺乏危机感。“高等教育由于专业设置的多元化,专业水平的多层次性,各高校对学生的专业要求难以形成可供操作的量化标准。”[3]大学由于缺乏必要的淘汰率,形成了学好学坏一个样的环境,使得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高校的考核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与漏洞,考试时通常由任课老师出卷,复习课上划重点,而毕业论文的审核则只是走走过场。这使得学习认真刻苦与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拿到同样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没有任何的差别,这也造成了学生学习动力的不足。
大学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以及个别教师素质较差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当前大学教育课程设置功利性太强,人文精神不足,忽视了学生内在的主观需求。大学不仅应当培养有知识的人,而且应当培养有文化的人,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满足其价值追求,个性发展需要,使之具有远大的理想,广阔的胸怀,从而从深层次上激发学习动力。同时我国部分高校专业设置陈旧,高校在扩张时未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对专业结构,教学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知识面较窄,实践能力较差,无法符合社会的需要。少数高校的教师素养不高,教学方法上无创新,内容陈旧,缺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责任心不强,都较难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自身素质的欠佳使得大学生学习无自制力与抗挫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脱离了老师和父母的管教与束缚,感觉到自己是被解放了。新环境、新知识和新愿景不断激发学生对自身进行探索和思考,指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宽松舒适的氛围有可能使得一些学生只是沉浸在社团组织或其他活动当中,而没有将自己主要的工作即学习摆上日程,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得其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与爱好,脱离了自己的主线。因而如果不能及时地对大学生加以引导,则他们就无法正确地进行自我管理,从而导致学习没有了自制力,荒废学业。
大学生处于风华正茂、青春年少的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得他们的情感日益复杂。学生不仅要学会独立生活,而且也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情感问题等。但由于中学时代的一切包办,只注重学习方面,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生的抗挫能力越来越差。一旦他们遇到挫折时就会苦闷,怨天尤人,不知如何是好,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三、增强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对策
1.进行正面疏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远大的理想与目标是产生持久学习动力的主要源泉。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而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将小我置身于大我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市场经济的利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将他们的个人成才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纳入到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的轨道上来,使二者统一起来。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危机意识教育,增强他们学习的紧迫感。
2.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办学体系是由国家统一计划和政府直接管理的,忽视了高校办学的自主权与社会和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参与过程,从而将学生隔离起来搞教育,结果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脱节,无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高校应当加强调研,了解当前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与标准,根据需要设置相关的课程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使得学校与社会紧密接轨,使大学生学有所成,将来能有用武之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公正、合理、有效的淘汰机制。淘汰机制是一种利益驱动机制。学生作为社会的个体,如果没有一定的淘汰机制,就会像温水中的青蛙一样,慢慢地失去上进心,只是沉浸在安逸的环境中“消亡”。若处于竞争淘汰的环境之下,学习成就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紧密相连,则淘汰机制就有可能转化为内在的竞争意识而形成学习动力。在适当的淘汰机制之下能够使得我们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而在非淘汰的条件之下,我们却培养出大量名义上有文凭而实际上却不合格的学生。因而应该引进适当的淘汰机制,以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从而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符合社会发 展的人才。
4.完善课程设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大学在必修课之外应该多为同学们开设一些选修课,使得大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科,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更好地应对来自社会的挑战。学校应该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保证其前沿性,将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反馈给老师和同学,使得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能够了解自己所学领域的最新科技进展,从而激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教师在上课时不应该照本宣科,而是应该多与同学们互动,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学习和进步,结合一些实例引出所学的相关的知识,进行小组辩论等。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养成独立钻研的能力。
5.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宽松活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够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较好地培养和激发师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师生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学校的稳定。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学生受到感染会不由自主地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因而学校应该加大建设校园文化的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寓教于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气息,增长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舞台,以便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6.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其进行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目标的缺失,即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不能对自身进行很好的定位分析,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在大学期间,应该及早引导大学生了解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要求,使大学生能够尽早地进行人生职业规划。通过职业规划,使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并发现自己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的不足,调动大学生完善自我的愿望,增强学习的动力;并通过对职业的调查了解,发现自身与理想职业的距离从而为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去做各种准备,使得其具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总之帮助大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可以增强学习的有序性,使得大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
高等教育阶段的生活即大学生活是人生旅途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人生方向。学生学习动力的加深使得他们能够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从而能够在大学期间获取能量积累资源,进行专业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并根据社会的需要适应环境,提高自我素质,成为社会所欢迎的人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增强同样有利于保证高校的教育质量,促进高校的发展,因而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的增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