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课堂中怎样更好地进行德育渗透

时间:2019-05-12 01:2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英语课堂中怎样更好地进行德育渗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英语课堂中怎样更好地进行德育渗透》。

第一篇:在英语课堂中怎样更好地进行德育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怎样更好地进行德育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德育渗透呢?在我组教师的共同讨论后,将其归结于以下几点。

一、在词汇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在某些单词的教学上,教师通过挖掘单词的内在,将单词的拼写也赋予其含义,即达到了记住单词的目的,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例如,英文单词family家,可以被分解成f(father), a(and), m(mother), i(I), l(love), y(you)的形式,即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和妈妈,我爱你们)这时就可以自然让学生体会到家是什么了。

二、在例句中渗透德育

这一项在英语课中是经常被使用的方法,在英语课的备课中,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例句。而例句的选用是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德育教育的作用的。比如在讲到turn off(关电源)时,教师的例句可以是,在教室没人的时候,我们应该关上电灯。让学生说出句子,可以让很多学生去重复该句子。这样的德育教育是无痕且乐于接受的。

三、寻找教材中的素材渗透德育

英语教学教材是最直接的素材,如果能在学生教材中寻找到适合的德育教育内容是非常好的,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德育教育是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的。如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材中有这样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本课的内容写出如何成为一名好的导游,在这里导游与学生未来的工作有类似的东西,都是服务行业,所以教师在这里将练习改为了如何成为一名好的护士。学生实际利用了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且达到了让学生明确自己以后如何做一个好护士的目的。

四、在课堂设计德育渗透环节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课堂演讲或情景剧表演等环节,所涉及到的是该课的内容,其中可加入德育教育。如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面试的情景剧,在其中就蕴含了如何正确的进行面试,在面试中应注意什么等等。

五、利用课下时间创造英语学习和德育教育的机会

在本学期,英语组安排了涉外护理和口腔专业班的同学在每周二中午进行英语角的活动。让学生录制音频给校园广播站,在周四中午播放听英文歌,学英语的节目。给学生英文的名言警句,让学生理解并记忆等等。

第二篇:怎样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范文

怎样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穆棱市第一中学元媛

【内容摘要】:德育无处不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都体现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当然也包括英语教

学中。在解决英语问题的过程中,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积累解决高

中英语心理因素问题应采取的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教学成果将得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字】: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解决英语问题是学生能力的体现,它除受到知识和能力的影响外,还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心理品质极为重要。

一、在解决英语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德育

许多英语问题的解决,并不是问题太复杂或知识、能力的不足,而是缺乏自信、毅力、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品质。要培养这种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渗透,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学生的学习总是有一定动机的,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心理学家的试验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许多学生认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学习起来太难,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而失去了学习动机,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经常发现有许多同学害怕学英语,一遇到难题不是积极地解决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我不会,或者干脆就放弃了。态度消极,缺乏解决困难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缺乏顽强拼搏的精神,意志的水平往往是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程度为衡量的标准。还有许多学生养成思维定势,不易摆脱知识点用途的固有观念,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灵活的解决问题。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中,往往要求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但是由于高中英语与初中英语在知识抽象性、密度性、独立性方面的巨大差异,很多学生仍沿袭着初中的思维方式,从而对高中英语问题的解决产生很大的影响。有许多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往往考试发挥不好,一进考场情绪紧张得不得了,平时会的题目也不会了,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考试成绩。可见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让学生以轻松的情绪迎接考试,会使思路敏捷,有利于解决问题。

二、解决高中英语心理因素问题应采取的方法

首先,注重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式。英语的高度抽象化和形式化的特点,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己需要的东西找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对英语问题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等过程中,得出结论,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方法能解决什么样的英语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

其次,动机和态度。成绩的提高还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了学习的目标,就能改变学生学习的消极态度,培养积极的认知欲望和求知欲望。对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对能力较差的学生适当的降低要求,当他们有了点滴的进步时就给予肯定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又体验到失败感。

第三,培养坚强的意志。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怎样去想英语问题,通过不断的想与做,总结出学习英语的思想和方法。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总结出解决英语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应鼓励学生不要不会就问,尽量独自解决,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对做错的问题,要认真分析琢磨,及时纠正,不断的提高学生应付困难,面对挫折的坚强品质,逐渐的成长起来。

最后,适当的鼓励和评价,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在赞扬声中,花会开得更艳,草会长得更绿,所以在生活中对学生的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要积极的肯定,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解题策略,在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解决英语问题是学生能力的体现,它除受到知识和能力的影响外,心理因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稳定健全的心理品质尤为重要。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十分必

第三篇: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在下面的几个方面做了点点尝试:

一、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众所都知: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首先,我觉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例如:带领学生大扫除时,我与学生一道擦窗子,抹电扇,重活我领头做,有危险的工作我单独干,这样大家个个积极干,总会出现热火朝天的场面。锻炼时,我与学生一同打球,做游戏,赛跳绳,人人都会积极参加锻炼。升国旗时要求学生站正行礼,我首先自己严肃认真,站在队伍里我就端端正正,学生也就自然照样守纪律了。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记得有一次,小预备铃声响了,我象往常一样,第 1 页 拿着书往教室走去,走到教室门口,原来喧闹的教室“刷”地一下就安静了。看得出这里刚发生一场“战争”,教室门边的一大块地上到处都是纸屑,我没有批评他们,也没问是谁扔的,弯下腰就开始捡起来。孩子们慢慢聚拢来,一个,两个,三个,大家一起动手,教室很快就干净了。我什么话都没说就接着上课了,整节课上,同学们都很认真,教学效果很好,下课后,两个坐在门口的学生主动跟着我进了办公室,承认了错误,表示了改错的决心。(原来,他们为了一点小事闹起了矛盾,互相撕了对方的本子,并赌气的扔了一地)。另外,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好大量的准备,备好课,做好课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觉得要学生守的规矩,我们自己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

第 2 页 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我就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和我们浏阳近几年来的财政收入等数据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我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教材中,还有许多象“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里的小知识,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第八册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就有一段小知识是这样的:“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3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把整个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小数的名称是13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13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16世

第 3 页 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这个小知识就能起到既让学生学到有关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为有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并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的,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好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

第 4 页 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们谈谈我们该怎么办。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又如,学完小数的加减法后,我让学生开展“当一回小管家”的活动,要求同学们每天晚上问一下爸爸妈妈当天的开支情况,用一个表把每天开支的各个项目、金额记录下来。记完一个星期后,让大家计算一下自家每天花多少钱,一周花多少钱,照这样算一个月要花多少钱,爸爸妈妈一个月有多少收入,通过计算、比较、谈谈你的想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家长的不容易,从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出自:本网网

第 5 页

第四篇:浅谈在美术教学中怎样进行德育渗透

浅谈在美术教学中怎样进行德育渗透

论文摘要:

美术课作为德育教育手段方面,有其它学科没有的优势。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地渗透德育,充分利用美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关键词:美术教学

德育渗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结合美术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作为美术教师,要把德育寓于美术教学之中,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如此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适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育好人。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将德育与各学科的教学相结合,使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去,用各学科的知识去吸引、影响、教育学生。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由此可见在中学美术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发挥美术教育的特有功能,在美术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一、利用突发事件进行德育渗透

美术课堂是进行美术教育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与德育好像不沾边,但是在美术教学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进行引导,来渗透德育。那天我刚走进一(2)班教室,小军就在不停地说:“老师,课代表有没有能力,没有能力别当,发个书都不会发。”我看了看课代表,她低着头,等着挨我批评。我问班里的学生到底怎么回事?一问才知道,班主任给他们调换了座位,上次编的书号,这次打乱了顺序,所以这次发书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我又问老师是怎么调换座位的呢?学生们说:“老师,一组和五组的这两个同学不变,其他同学都是整组调换的,后面有个别调换的。”了解到情况以后,我又说:“同学们,那你们怎么帮助课代表解决这件事情呢?”这时,有的学生举起了手说:“老师,让课代表上前叫号,叫到谁,谁就上去领书。”还有的说:“老师还可以和班主任商量,每次换座位的时候,能不能只整组调换,不改变其他的位置,就不会有这么大的麻烦?”还有的说:“调座位也没关系,就是课代表累一些,在上每次课的时候,课代表都重新给同学们编号就是了。”我点了点头,看了看课代表,高兴地说:“看,咱们班这才是一个团结的班集体,班里同学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帮着解决。”这时,小军站起来,低着头说:“老师,我错了。”全班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有时一味的批评,反而适得其反,使矛盾激化。如果换一种角度,用潜移默化的行动去感悟,也许会认识更深刻一些。

二、在美术教学中有效的进行德育渗透。

当我们在一个教学活动中提出两个教学目标时,就增加教学的难度,复合量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需要有一些方法措施切实保障这个教学实践的进行。首先,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坚持双效教育的目标。其次,注意美术教学和德育之间的渗透、融合,将作品的思想情感,教师的情感引导,始终贯穿于美术课堂教学中。最后,除美术课堂教学外,与校园艺术化工程相结合,在艺术化、美术化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思想教育。比如,在欣赏中渗透德育教育。美术欣赏的内容包含很多,有绘画、国画、年画、雕塑、建筑等。祖国珍贵的美术宝库,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在欣赏课教学活动中,除了让学生依其直观感受产生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艺术表现的深入挖掘,在挖掘过程中,提示其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欣赏以及教师对艺术作品生动仔细的讲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如在欣赏《中国水墨》、《中国古建筑群》、《民间剪纸》是让学生在了解中国艺术美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间传统艺术,唤起他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这节欣赏课让学生的心灵感受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促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还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大型油画作品《格尔尼卡》体现了爱国、宣传和平的思想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也起到了教育的意义。

三、通过合作学习,进行德育渗透。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新的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合作学习,综合探究已成为美术课堂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和合作,分工负责,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或共同研究一个问题。从而都能够锻炼学生之间的沟通、谦让、互帮互助,从中学到互助、互勉、互爱的良好品质。我们应该积极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就收到了德育渗透。如:在进行版画的制作过程中,每组的成员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又互相合作完成版画的印刷,没有互相合作,版画的印刷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的时候,那成功的喜悦在每个学生的脸上洋溢着,让后我又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美术作品,说一说你喜欢的版画作品,并说明理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实践”活动,有意识的渗透德育

为了实现教育目的,美术学科应结合实际,利用各种教育因素,广泛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受到各种教育。美术学科除正常的教学时间以外,可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从中开阔视野,丰富课余生活。如组织绘画兴趣组、书法兴趣组、书画研究兴趣组、艺术品收藏兴趣组,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纵横驰骋于艺术的殿堂之中,从中受到审美教育。

总之,初中美术教育的德育渗透,不同于思想品德中的道德说教,他在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的,他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神奇效果。美术学科的德育渗透,关键是要充分利用资源,灵活多样结合实际,因势利导,自然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当然,在教育过程中,为师者更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做到耐心、细心,因材施教,讲求实效。只有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才无愧于“人类工程师”这一称号。

第五篇:怎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怎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李伟炎

(莞城英文实验学校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 要:“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在东欧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中已经变成现实。中国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在“和平演变”的诸多因素中,接班人的因素是首要的。而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邓小平曾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因此,我国要坚定地没着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培养“四有”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当前美术教育改革的方向性课题。

关键词:原则 欣赏 观察 创作 训练 德育 渗透

对于思想品德正处于形成和发展初期的儿童,不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是否注重德育渗透,这方面的渗透总是或多或少地作用于儿童。特别是美术学科,由于它与丰富的直观形象直接关联,因而涵养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道德关系、情感关系、认知关系、行为关系而使该学科的德育渗透更为广泛、具体。美术教师本人也必然会有意、无意地从思想品德、情感、行为上对学生产生影响。问题在于,这种教育和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对儿童的思想品德及身心发展、对社会是有益的或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即使是一个思想品德修养良好的教师,如果没有把握好德育的度,不能正确的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这种教育的结果,往往不仅是无益的,更有可能是有害的。从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我试图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进行思考。

我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德育渗透应建立在以下几个原则的基础上:

1、美术教学不是从属于德育的,它有自身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教学中决不可喧宾夺主。

只能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渗透这种教育,使美术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不能生搬硬套。教师应握准德育切入的位置、内容和时间的长短。

2、教师应以身作则,言行表率。

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受到的各种品质、言行、意志的培养,都是通过老师来进行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而言是学习的一个窗口,必然引发他们十分的关注。教师要特别注重自我教育与提高自己的修养,建树良好的榜样形象。

3、德育渗透要联系儿童实际。

根据儿童的心理状况、生活实践及其对真、善、美的朴素的认识基础,联系身边发生的各种现象,将德育渗透巧妙地融合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他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它们割裂对立,并要遵照循序渐进和刺激学习兴趣的原则,以生动、形象的正面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儿童的基本道德品质、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发展健康的人格精神为目标。

整体的归纳美术教学的活动过程,主要是欣赏和观察、创作和训练两大阶段,它们的德育渗透有相互联系的一面,也各有所长。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两大块具体谈谈德育渗透的介入内容和方法:

一、欣赏和观察

1、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教材中主要集中在欣赏课中。但是,其他的课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欣赏成分。小学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使儿童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其中的德育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从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中陶冶爱国主义情操。许多欣赏作品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注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便于学生了解祖国丰富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优良的艺术传统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如雕塑第11册《丰富多采的陶器烧品》,其古代出土的陶器,如唐三彩《马》等,作品强烈的民族精神对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2)从我国现代的优秀美术作品中了解我国革命战争期间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反映出的优良革命传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特别是反映历史上和当代的爱国主义人物、民族英雄和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作品是十分好的教育素材。如潘鹤作品《艰苦岁月》,等作品,通过教师分析画中人物的特点及艺术特色,阐述他们的优秀事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信念,也使学生知道胜利的果实、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而更珍惜今日的时光,热爱生命,为建设祖国的未来而好好学习。

(3)理解只有劳动和实践才能产生美。通过民间艺术和工艺欣赏课的教学,展示一些优秀的手工艺术品的图片和实物。如刺绣、竹编、小雕塑等等,让学生了解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产生智慧,人只有靠双手不断的实践才有收获,劳动人民就是以自己的实践和智慧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品。从而培养了儿童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美术创作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提高了对美的感受力。

(4)从反映儿童题材和动物、花卉题材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中感受人类对和平、友谊、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如齐白石《祖国万岁》等等,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和联想,或采用某种形式强烈的表达了这些愿望和追求,也反映了画家们对生活的深刻的观察和体验,了解艺术家对艺术不懈的追求精神,懂得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珍惜人类文化遗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争取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5)从同龄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感受健康的、积极的生活乐趣、陶冶美好情操。教材中,除欣赏课外,还有大多数的课都提供了较为典型的儿童作品供学生参考。这些作品尽管不及美术家们的作品的表现技巧和思想深度,但更接近儿童自己的生活,容易被儿童接受。如《记忆画 风来了》中的儿童作品,通过对风的形态的分析,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同时也讴歌了各种优良的道德品质。但是,在低年级的儿童作品中经常会有一些反映暴力及其它不利于道德健康的作业出现,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是儿童在一定认识阶段对外界事物刺激的正常反映,同时也伴随着一种模拟的道德判断意识。对这样的作品,教师不可轻率的予以否定。对个别心态很差的学生,可做一些调查和给予一定的帮助。

在以上的欣赏内容中,德育内容是较为明确的,一件优秀的艺术品,艺术性越高,其思想内容和感染力越强。把握住作品的思想内容,抓住作品的艺术特征,结合儿童的实际进行欣赏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提高 了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在思想品德上也与作品产生了共鸣。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形象说话,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可以替代的。

2、观察,这里也包括体验,都含有欣赏的意义,但更注重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从德育的意义上看,应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审美态度来观察生活和自然。

(1)对自然形态的观察。我们仍以《记忆画 风来了》为例。本课其实是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体会自然中的一种形态特征,它本身的注脚是科学的,但不同的观察心理(心境和心态)会产生不同的对生活的感受。如对风的褒贬倾向性和面队风的态度均可能产生出不同的作品来。这个课题本身并不含有显明的德育倾向。但必定会表现出儿童的道德准则或心理状态,正确引导学生而不采取回避的态度,不作武断的批评,而应客观地在赋予风以情感的同时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战胜困难、关心他人、保护公众利益、自立自主等方面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2)对人物及其生活的观察。人物的题材在美术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儿童眼里看到的人物千姿百态。他们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巨大的作用。老师在人物题材类的教学中,也应注意抑恶扬善,让儿童 知道哪里是真、善、美的事物,利用作品中的表现对象作为抒发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媒介,表露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如《我的同学》这一课,教师可在谈话中,引导学生互相谈谈好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的各种好人好事,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绘画的兴趣,进一步掌握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也使学生懂得了要珍惜好朋友之间的友谊,从而培养他们自信、谦逊、善良的品格。

(3)对各种动、植物和其他物象的观察。着重培养儿童对大自然及周围事物的关心、爱护,而对于一些不良的破坏行为,要有进行劝导和坚决制止的勇气;又如《家乡的山林》这课,让学生了解森林的作用,树立保护绿化、爱护绿化的思想。从而让学生建立不怕苦、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二、创作和训练

学生的欣赏和观察过程表现出更多的心理特征,而创作和训练在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则表现出明显的行为特征。衡量儿童绘画的潜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知识、技能的进步和成就为标志。而儿童知识、技能的进步是与思想、情感品质的发展形成而同步的。所以,老师在创作和训练课教学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逐步地、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创作和训练都离不开运用一定的工具材料来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技能技巧,并运用一定的形式表现一定的内容,提高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1、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和训练时,应给学生以宽容的作业空间。

教师设法解决好教学难点,消除畏难情绪,大胆作业。包括难度的要求、形式的要求等等都应尽量保证一定的自主空间以达到基本的、主要的教学目的为准。同时,还应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创作热情,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培养积极、认真、大胆、果断、耐心完成作业的良好品质。

2、利用绘画中的命题创作,让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如《各种各样的民居》、《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现在、未来的我》等这些课,通过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探讨和启发,让学生大胆想象创作,这对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将可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还可树立开拓的信念和创造的志向。同时,老师可有意地强调这些创作的难度,让学生懂得建设好这些美好的事物,除了有顽强不畏艰难的精神,还要有勤劳塌实、认真耐心的好学风。

3、在风景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大自然。

结合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记忆和感受,对儿童描叙祖国的秀丽风光和大好河山,在写生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让他们染起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理解这一切要每个人,特别是自己共同来维持,来建设。

4、通过在创作和训练使学生情感氛围获得良好品德的潜移默化。

通过在创作和训练中各种工具材料的了解和掌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识,还能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丰富对实际生活的体验,领悟劳动创造的愉悦,进一步培养尊重劳动成果、珍惜艺术作品的良好品德。如《美食快餐店》,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创作过程中模拟他们较熟悉的家庭生活,提高动手能力,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获得良好品德的潜移默化。

5、在剪贴、设计、造型作业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剪贴、设计、造型作业中,学生使用的工具材料较多,计划性很强。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有序的工作习惯和讲卫生、爱整洁、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习惯,逐步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的心理品质和创造性的工作态度。同时,学生的这些品质也会受到教师教学作风的影响,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示范过程中不可不予重视。

6、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态度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创作和制作往往表现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这种关系的有效调控和引导,也会影响到作业中的儿童之间在正确处理这种关系时的态度和合作精神的形成。如分组合作作业时,儿童之间的合作方法的训练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就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合作态度和合作精神,也就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其他还包括作业中的互相精神、谦逊态度等等。

以上所述,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我只是作了稍微深入一步构思。更具体的途径和更有效的方法,包括德育渗透的具体形成则只能根据教师、学生、设施、环境、条件以及课题内容等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我以为,这是德育渗透与教条格格不入的特征所决定的。也正因为如此,有效的德育渗透同时体现了一个美术教师除专业水平及思想品德水平之外的教育思想及教学艺术水平。

参考资料:

1、《中国美术教育》2005年版

2、尹少淳著《美术及其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下载在英语课堂中怎样更好地进行德育渗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英语课堂中怎样更好地进行德育渗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课堂中德育的渗透

    东都镇中心小学16-17下教育叙事 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德育的渗透 小学英语学科是九年义务小学阶段学生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诸多的任务。因......

    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德育(定稿)

    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开阔......

    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

    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而现代的教育推行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德育、......

    英语课堂德育渗透

    英语课堂德育渗透之我见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课堂既是播种文化种子的土壤,又是灌溉......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5篇模版)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非常感谢教研片给我提供的这次与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但凡教育工作者,大家都认同一个信条——教书先......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大全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谈了几点体会。关键词:数学;德育;渗透 新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庆安县巨宝山乡中学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现谈谈笔者的一些作法与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