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柏成刚教授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有感
听柏成刚教授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有感 2011年5月29日在府谷中学有幸听了柏成刚教授的报告。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柏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化解教育千千结——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柏所长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严谨的理论,详实贴切的事例无不让听者震撼!让听者茅塞顿开!大家都听了一上午的课,中午又缺休息,都很累。但在他的演讲进行了5分钟之后,听者全都全神贯注,近三个小时的演讲中,会场里没有接打电话的声音,没有人走动的声音,有的只是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就柏成刚所长的几个观点,让本人感触颇多。
1、高效课堂的特征
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
我们注意到我们的学生是主动学习的吗?我们又为我们的学生不能主动学习思考了多少?我曾经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喜欢老师直接讲解解决问题吗?”不同的班级回答是不同的。通过对比,我看到了其中的原因,回答“是”的班级,很多老师的教学习惯就是直接讲解,感觉很省时省事。学生也已经形成了惰性,习惯了轻松的听听课就可以了。结果考试的结果可想而知。同学们也没能感受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而回答“不是”的班级,大多数老师都是让学生先预
习,生成问题,在自信的课堂讨论中解决问题,在激烈的争论中有老师生动的点拨,在问题解决后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你的课堂生动吗?
死气沉沉的课堂只能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有些老师习惯了一言堂,对课堂教学改革提不起兴趣,对高效课堂的要求不思考,不作为。结果课堂上有很多学生睡觉,成为“学困生”,上课就困的学生!我曾经上过一节课——《功率》,因为牵涉到生活中汽车启动的问题,我怕学生不懂,很卖力地讲,讲了两节课,又讲了两节习题课,结果不会的还是很多。后来,我改变了做法,请学生讲解汽车是怎样启动的。一个会开车的同学主动请缨,要求讲解。这个同学在讲的同时,不时有同学向他提出问题。其他同学也都帮忙解释,课堂上讨论气氛热烈,这样同学们不仅自己生成了问题,又自己解决了,理解和记忆效果可想而知!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这样启动,而是另外一种启动方式,会出现什么情形?学生正在沾沾自喜中,一听这个问题,难住了!有的眉头紧锁,积极思考起来,有的瞪大了眼睛,在向老师,向同学寻求答案。在同学们充分讨论后,我和同学们一起总结了不同启动时汽车的运动规律图。同学们带着成功的喜悦上完了这节课。我把作业布置下去的时候,没有看到以往迷惑的眼神。只用了一节课就解决问题。
活泼生动的课堂是学生自己做主的课堂,是老师引导恰当的课堂。
2、高效课堂的内涵: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体验的是对“学生”和“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权、自主性、丰富性、多义性。
狂欢:从“知识”到“生命”,课堂立意的变化带动课堂价值追求的“质变”。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心灵的跑马场。
不同的学生可以在“超市”里获得不同的东西,他有充分的自主权,才能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我们何必非要“塞”给他东西?只要我们组织好“超市里的商品”,让它们琳琅满目,摆放有序,一目了然,恰当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个优秀的引导员,我们的学生就能愉快地、高效地找到他需要的东西。适当的肯定和表扬,也会让学生对“超市里的商品”流连忘返,甚至忘记吃饭和睡觉。学生在同伴中的充分表现,更能让学生展演激扬青春,放逐心灵!哪里还会去无事生非!
3、高效课堂的灵魂
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相信学生才是“师德”。
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
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
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
真希望,还能再次听到这样有意义的报告。
第二篇:听高效课堂研讨有感
听高效课堂研讨有感
在学校“有效教学之打造高效课堂”第三届教学论坛中,听了四位老师从不同角度谈高效课堂,教龄还不满半年的我深有感触。地理组任双花老师从趣味、生活、知识、管理方面谈了高效课堂。英语组伏慧钦老师用讲课如炮制大餐的鲜明类比,结合本学科的各个课型形象而生动的传达了高效课堂的指导精神,并就具体操作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政治组的张文博老师以其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教学风格及信手拈来的气度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化学组的李海红老师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结合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谈了对高效课堂的把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引发了老师们深层次的思考。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的90%。论坛中伏老师的发言让我有很大的震动,让我明白了英语的高效课堂是什么样的。现在中国至少有两亿人在学英语,虽然英语环境较原来改善了很多,可是毕竟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我们的大环境还是汉语。学生每天用汉语的思维来思考、交流、学习,就是英语课上,有的时候也不都是全英教学,必要的时候还需要用汉语来解释。有一个结论表明:一个非英语为母语的人在非英语国家要想达到英语为母语国家的6岁孩子的水平,要经过27年!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而我们的学生获得进步主要的来源还是学习,这就更要求我们老师给学生提供高效的课堂,让他们事半功倍,为将来储备知识,打好基础。
就像伏老师说的,语言的输入是基础。只有一定的输入量做基础,学生才能输出,而输入量至少包括两个方面:输入的数量以及输入的质量。英语老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对学生来说都是输入,这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最直观的英语,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量的输入量。与此同时,我们的语言质量也需要提高。高质量的英语表达,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英语不像理科知识那样系统,语言本身的特点是知识点比较琐碎,所以需要大量的重复。在同义词的互换上,在相近短语的应用上,在用已学知识牵引新授知识的语言呈现上,在交流中,学生才能完成学习的过程。所以语言的输入是很重要的,这也就对我们英语老师的个人专业素质提高了要求。我们先要发展自己,才能给学生创造高质量的英语应用环境,才能促进学生更快的发展。
此外,课堂设计也是关键。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在抓基础上注重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课堂设计一定要有亮点。譬如:单词可以按词性分,用事实串联,也可以编故事,总之用种种方式创设情境,完善设计,充分为学生提高效率。这次高效课堂的研讨引起了我新的思考,有了想法,也就有了改变的可能,我要多向其他老师们学习,开阔自己的思路,尽快形成自己的风格,创设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
衡中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的沃土,在感激学校的同时,我也会抓紧机会提高自己,尽快成长,争取早日成为这个优秀团队中出色的一员。
第三篇:听高效课堂问道有感2013
听“高效课堂问道”有感
昨天在一中听了张海晨先生的“高效课堂问道”讲座收获很大。通过听讲座使我明确前七轮教学改革是以教为主的。第八轮教育改革是因材施教,比如洋思中学的教学方法是先学后教,关注学生的学。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又进了一步,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也就是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确立面向全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育理念:利用学生身心特点,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培养自信,幸福成长,真正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透析传统教学与有效教学,传统教学的教学思想是以知识为本位(书),有效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人),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本位,有效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位,从教学关系来看,传统教学是以教为本位,有效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位,从教学之本来看,传统教学是用教案,有效教学用的是导学案。从教师角色来看,传统教学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授者,有效教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从学习方式来看,传统教学是以接受式、机械式学习为主,有效教学是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从学习行为看,传统教
学是集体化、个体式、无个性,有效教学是多样化、合作式、个性化学习。
高效课堂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生为本、学为本,以生为本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以学为本就是以学定教、以评促学、自学为主。教师课堂上要做到三点:点燃、点拨、点化。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点播学生学习中的困惑,点化学生使学生明得悟道。老师就是质检员。
高效课堂“六项技术”:
导学案是路线图(集智备课作支撑)
小组学习定成败(小组建设很关键)
学情调查是起点(问题教学是主线)
独学、对学、群学是方法(自学能力最重要)
展示、反馈、评价是手段(多元方式来驱动)
达标测评是关键(话实结合有保证)
五步三查基本模式:五步有第一步独学,第二步对学或群学,第三步小展示,第四步大展示,第五步学案整理、达标测评。三次检查,独学是第一次检查,小展示和大展示是第二次检查,达标测评是第三次检查。
2012.2.27
第四篇:高效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高效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程 锦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必备的教学形式,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基础。它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然而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许多学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热烈,启而不发,呼而不答,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如何有效的优化课堂提问在当前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高效课堂中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1.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
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个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这种情况出现在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1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
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甚至未开讲,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信心。教师的提问随意拔高,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
1.2教师的问题表达不清楚,学生不知如何作答。
首先,问题表达不清楚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备课不清楚,胡乱提问,连教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问的是什么问题,学生也是乱答一通,像这样上一堂课,学生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教师也不知道自己上了什么课。另一方面就是语言表达不清楚,前后矛盾。比如教师复习了分式方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及其步骤,然后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有的学生回答:我觉得是抓住解题步骤。有的学生回答:我觉得是抓住等量关系。教师又问:那到底关键是什么呢? 教室一片沉默。
一个提问,它必须是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的。这位教师在复习了分式方程中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及其步骤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答案就可能是学生回答的这两种,因而一问下来,学生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时间也白白浪费了。
1.3教师提问的用语不当,学生不愿回答。
课堂上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谁会?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会的请举手。这样的用语就不准确,学生答上来是理所当然,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说回答不上来,说明连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其他的知识可能更不会,学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挫。一些尖子生也不屑回答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既然非常简单,让那些学困生回答就好了,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效果就不好。而有的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说也不好,既然是“非常难”的问题,学困生就不愿思考了,反正我答不上来,尖子生回答后,感觉非常容易,易产生骄傲情绪。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教师认为非常简单的问题,对学生来来说不一定简单,如几何题作辅助线“连接某一条线段”,知道了就非常简单,不知道就非常难,这就造成了师生间的交流障碍。
1.4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提出的问题,便急于让学生回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需要时间来思考问题的,而我们通常在讨论中很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大部分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就必须对老师提出来的问题作出反应。其实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认真独立的思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有些时候保持沉默是教师的最佳选择,这对提高学习效果有巨大的作用。
2.高效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2.1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力求新颖巧妙,要能激发兴趣,引人深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设计问题,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从而获取数学知识。一次听过一位教师上课,在学习了同类项内容后课后小结时,巧妙地举了个例子“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降幂排列,如果说降幂排列好比是按照个子高低去排队,那么今天学习的同类项可以好比是什么呢?学生们立即开展了讨论,小结后发言异常踊跃:好比是按照男生、女生排队;好比是卖水果,各类水果各归一类等等。学生们充分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兴趣盎然。教师马上追问那么同类项分类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通过这样巧妙设计问题后提问,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思维,学生会牢牢掌握同类项的分类应注意的问题。
2.2提问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和深度
教师所提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适宜,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如果所提问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而难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智力范围,会使学生丧失信心,降低学习兴趣。我们提倡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出发,从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通过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多种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和健康情感的培养。2.3提问必须精而准
精准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提问要恰当,准确无误,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有效性,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思绪又得到严格的训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问题过多,且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都是一些诸如“懂了吗?还有什么不会的吗?找到了吗?”等无效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站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角度上,多设计一些启发思考、拓展思维的综合型问题。
2.4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人而异
提问涉及面要广,要注意被问的对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可以获取知识营养,满足其“胃口”的需要,使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回答。同时,教师要吃透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有梯度的问题:对学困生可适当降低要求提出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在数学课中获得成功感,从而产生兴趣。对中等生提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既获得了成功感又能激励其上进。对尖子生,提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激励其上进。提问要因人而异,因人施问,消除中等生与学困生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培养各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
2.5提问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的时间
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提问后要耐心等待,课堂提问的发问间隔时间还是一个很有讲究的学问。教师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一般来说对于事实性的低级认知问题,等待1秒左右为宜;而对于批判性和决策等高级认知问题,等待时间要适当延长。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不到一秒增加到3至5秒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如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增强。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0秒。因为时间过长,课堂气氛会变得异样,很多学生开始处于思维游荡状态,即已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问题范围。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2.6提问过程中给予学生鼓励并及时评价
对于学生的回答应给予及时的评价,这个评价要客观,中肯。否则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是教师对概念性的知识重点强调,对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总结,达到对知识概念不混淆,对知识规律系统掌握,提升学生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
总之,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提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研究,用心体会,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才能使课堂提问真正发挥它的正面作用。
第五篇: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最终版]
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近年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打造优质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有几条教学策略。
一、备好课,是奠定高效课堂的根本基础。
把握教学内容、课型的有效性。数学教学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类型;新授课中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有些知识是学生有生活经验,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有些概念是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的:同一种教学方式在低年级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放在高年级就会使学生感到幼稚。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方式可分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类,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探索学习和接受学习应各司其职、灵活运用。因此针对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是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推动高效课堂的进展的重要环节。
新知识的理解、巩固,不可能一步到位,它始终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一直处于动态之中。因此,教师必须随时捕获信息,灵活选择教法。随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而灵活应变,需要一个信息的交流反馈处理、再反馈的过程。这就是活跃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逐步掌握所学知识。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而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在教材的中心及重点、难点处设疑;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及个人经验,即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过程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三、加强练习引导,确保练有成效。
练习是数学课堂中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是基本的活动形式,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命题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还是学生智力的发展,都得在合理的练习中得以提升,但练习不能过量,过多的练习不仅会增加学生负担,而且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为此,练习中更离不开教师的巧妙引导,让学生在有限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活跃数学思维。
总之,教师要有效地启发引导,要做到适时、适度、适当,不断地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思考问题,这样课堂才能实现内在的、深层的动静结合,数学学习活动才是有效的,数学课堂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教师的教学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教育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魅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这才是我们提倡有效教学、积极进行巧妙引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