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时间:2019-05-12 01:3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第一篇: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内容提要:

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教育,是从培养人与塑造人的角度出发的一种教育。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站在历史与时代的至高点俯瞰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本文对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陈述己见。1.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培养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凸现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加强审美教育。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问题要开放和评价要延时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挣脱标准答案的束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等。3.加强理论学习,改小语文为大语文,变封闭的小课堂为开放的大课堂。具体做到两沟通: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沟通,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4.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创新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面向21世纪,中国的基础教育该何去何从?一项紧迫的任务是要摆脱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走向素质教育的轨道。①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分数为依据的教育模式,使得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学校教育偏离了自己的目标,服务于选拔考试的需要,导致了一些学生高分低能,片面发展,被动发展。难怪日本青年在与中国青年举行辩论后说出了警世之言: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不如我们日本青年。②而素质教育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所以,语文教学在向素质教育转轨途中,应充当排头兵,彻底解放自我,更新观念,真正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主张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它以培养能力、提高文化素质、文化修养出发;它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而且重视课外语文活动。这样内外结合,“双轨”运行,全方位多侧面地学习语文,教师不是让学生做大量的应试篇章或练习册,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多写课外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目前语文教学都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真正落到学生身上,似乎还有一段距离。现在教育有一种说法:“课外抓能力,课内抓知识,热热闹闹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③这种说法反映了不少学校搞素质教育课内课外两张皮,表面文章多,实在东西少。那么,究竟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培养学生语文整体素质。

语文教师要牢记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的指示,高屋建瓴地驾驭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的实际应用,重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还要让思想 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内容像春雨一样随着语言训练的春风,“潜入”学生心田,做到自然贴切,“润物细无声”。使学生不但语文知识丰富,语文能力高强,而且人格健全,品质高尚,能够胜任愉快地承担未来社

会的工作、学习、生活。具体应该做到:

1.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必须加强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凸现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为思想道德素质作为调整人们的行为的准则规范,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人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不是完全自觉的,而是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学校语文学科教育在形成人的良好道德情操和品德方面较其他学科教育要独特得多,有利得多。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这一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与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另外道德情操教育具有继承性,虽然道德具有历史性、阶段性,但是社会主义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现阶段的精神产品,并不完全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而是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继承了先人几年传下来的宝贵遗产,比如孟子的“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语文教材中闪烁着光辉、照彻着学生的心灵。还有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在不朽的篇章中体现出来,如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等,它们都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引着青少年前进的方向。再者,道德情操教育具有层次性。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初级层次为:反对一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等思想行为;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高级层次为:公而忘私、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在语文教材中,反映这两个不同层次的道德情操的文章有很多,教师合理地恰当地运用这些例子,有利于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如《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精神,《人民的勤务员》中的雷锋精神,《母亲》中的勇敢斗争精神,《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牺牲精神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楷模。所以语文教学中的这些陶感染力,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是有巨大作用的,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心中树立起一个塑造自己灵魂的榜样。

3.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感知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审美当然也须从感知开始,通过感知形成表象,入境见形,从而激起美感,产生美的愉悦。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既能零散地感知审美对象,又能从整体上把握,透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进行深层的理解。引导学生鉴赏美。审美鉴赏力是比审美感知力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既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性质的深刻理解,又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语文课文都带有作者的审美情感倾向,表达着作者的审美理想。教师首先要根据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去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情感,使自己从作者崇高的精神美和自身创造的价值美的享受中受到强烈的感染。情是文之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抓住情之根,才能转变学生之意,从而体味到寻幽揽胜的乐趣,使学生在美的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并能自觉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作品作出中肯的评价。激励学生创造美。由感知美、鉴赏美到创造美,这实际上是一种反馈,即吸收、加工、输出。而这“输出”就是创造。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又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必须以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为基础,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语文教学中激励学生创造美的途径很多,比如作文、周记、课前演讲、课内讨论等。用优美的文字准确地表情达意。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贬恶扬善的同时尤为强调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和新颖性。在提高辨析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逆向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江总书记曾指出:“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

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④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工作者,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从人类社会的进步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生离开学校后,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语文教学是一种创造力很强的复杂劳动。它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规格。它是师生间在课堂上以和谐共融的形式形成最大最佳的合力,提高效率、共同创造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对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一定问题情景中独立钻研,培养和提高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但是,我们的教育被太多的“标准化”统治了!且不说“标准化”的考试,就是本应该焕发出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也让教参一类“标准化”的东西来个五花大绑,循规蹈矩。如一位老师教《皇帝的新装》。有一个问题“你如何评价文中的'皇帝'?”学生答:“知错不改。”老师说:“不对!”又答:“坚持错误。”“不对!”“顽固到底。”“不对!”“顽固不化。”这下对了!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再这样要求“统一”,岂不是与之背道而弛吗?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创造能力的发挥。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如果课堂只是“老北京的传说”,那么,讲台下面就只会是“死海一片”。

语文教材作为一种静止的“产品”,只有在师生的创新运用中,才能焕发出其生命的活力。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我们的教学?问题要开放和评价要延时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挣脱标准答案的束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等。如这一个教学片断:幼儿园的老师这样问小朋友:“花儿为什么会开?”第一个小朋友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个小朋友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最漂亮。”第三个小朋友说:“她伸懒腰,就把花骨朵儿顶开了!”突然,第四个小朋友问老师:“老师,你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儿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她的小脸,笑了!”听到这儿,孩子们全笑了。那笑脸比花儿更好看。只有老师知道,她原来的答案是:“花儿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⑤ 课堂教学,就是要像这位幼儿园老师那样保护这种积极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果地思考问题,就是培养这种洞察的敏锐性,哪是虚假和错误的,将感性认识暴露出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还要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大胆创新。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⑥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而直奔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使学生陷入被动局面。

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思维来寻求正确的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地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例如:语文阅读教学,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它的教学模式很多,具体教法多样,但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真正读懂文章,要让学生有一个“读--悟--回”的学习过程。学生要主动质疑,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提问。而质疑是学生阅读能力、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反馈,也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在课堂中,教师搭桥点拨,指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找出矛盾,从新旧知识间发现矛盾,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大胆创新,突破传统观念,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念,创立新理论。这样,课堂学习就会变得主动、积极、有效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从而“造就能够创新,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情。” 21世纪是一个呼唤个性、呼唤创新的年代,作为工具学科和人文学科相结合的语文学科,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倡创新精神。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语文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三﹑加强理论学习,改小语文为大语文,变封闭的小课堂为开放的大课堂 根据教材的开放性的特点,我们应积极拓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努力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教学形成一种开放式的格局。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的,要让语文学习成为一泓活水,而不是局限在狭小课堂里的死水一潭。语文教育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教师应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使家庭、社会的信息流向课堂。教师要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破除那种把语文教学跟语文课堂教学等同起来的观念,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这个新的体系要求在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环境,具体做到两沟通:

1. 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沟通。生活是语文素养最鲜活的源泉。语文学习有其他学科无法企及的优势,我们可以时时学语文,处处学语文。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图景,应该怎样吸收呢?关键是培养敏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春夏秋冬的景色更替,风云雨露的无穷变幻,日月星辰的阴晴圆缺,世间万象的兴盛衰亡……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无穷无尽的变化。只要你热爱生活,用心去观察、感受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你一定会拥有永不枯竭的表达素材。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观察不光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去体验。总之,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调动一切感官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在观察的同时,我们还要用脑去思考,要透过生活的表象,看到生活的真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逐渐丰富腹中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从而挥洒自如地表达自我。此外,善于倾听不仅仅是语文能力较强的一种表现,更重要的是,从别人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重要的知识,或者得到某些启迪;另外,还可以学到新鲜活泼的语言,不少文学家就非常善于从他人的谈话中学习语言。值得注意的是,泛泛地听效果并不很好,要多向水平较高的人学习,特别是向那些知识丰富、出口成章的学者、老师们学习。他们新颖深刻的观点、严密清晰的思维方式给人的影响是受益终生的。使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接轨,提倡课内外结合,提倡实施“大语文教育”。

2、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总结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之后,不无启发地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道出了博览群书的重要意义。目前许多学生由于受到来自家长和学校强加的升学压力,甚至从上幼儿园时就被家长或老师人为的送入了考试分数的竞争大军之中,以至错过了对他们阅读的培养,从而使他们成了新一代“功能性文盲”(指受过教育却不会阅读甚至讨厌阅读的人)。墨尔本大学教授瑞朋指出:“阅读兴趣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从出生到8岁是文学语言发展最快的时候,其次是从四年级到九年级,在孩子这一段最容易对阅读发生兴趣的时间里,如果他们的阅读兴趣人为的被压制或剥夺,那么,在以后的岁月里就很可能失去阅读的能力。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将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⑦

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不要为了孩子一时的考试分数,而让他们错过未来岁月里更大的发展机会。给孩子留一些纯粹为了阅读而阅读的时间。每周可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广泛的阅读并不就一定是为了成为什么五经博士,而只是借别人的火照亮自己的路,于轻松之中得到不尽的益处。读书要讲效率,讲效果。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读过之后,第一要记住点什么,第二要懂得点什么。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理解、思考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光读不想等于不读。但是,随着世界知识总量的剧增和各种出版物的迅速出现,人们要想不断扩大知识视野,涉猎更多的书籍,必须提高速读能力。此外,要养成寻章摘句、勤于积累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如果不适当作些笔记,就很容易遗忘。即使记得一些,也不一定精确。一旦想用某方面的素材,就很难用得上。另外,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古谚云:“积沙成塔,积腋成裘。”不要小看平时这一点

一滴的积累,只要坚持不懈,语文素养就会越积越丰厚,最终发生质的变化。

总之,语文学习的范围是很广阔的,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应该把眼光放宽,从课内教学的狭窄范围向课外延伸,使语文教学在与生活、与社会、与现代化结合中搞得更加生动活泼,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四﹑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把现代电化视听觉工具应用于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综合性的手段。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运用多媒体,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教师、学生、媒体是教学过程的三个要素。多年来,教师仅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讲、学生听,形成一种传统。但是这种课堂教学往往把学生的思维空间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的媒体被应用到课堂上来。多媒体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的,它既注重“双基”教学,更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它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电教的手段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良好的氛围。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在他的“经验之塔”理论中曾提到三个问题:

1、学习要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到抽象。缺乏具体经验而去学习抽象的概念之类是注定要失败的。

2、学习不能停留在具体经验的水平上,必须向抽象发展。

3、视听工具的言语“视觉符号”,更易于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⑧

从这一理论来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体的经验、依赖于形象。另一方面,从人的思维方式来说,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运用左脑来思维工作,而运用多媒体,它能够开发人的形象思维,左右脑并用,让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和谐地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从视、听、触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较多的信息,其中许多信息是读书、听讲所无法替代的。这就为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提供了条件。而学生在学习中把视与思结合起来,采取开放式的学习,灵活自主地选择信息进行学习。或循序渐进、或跳跃前进、或随时发问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拓展,创新意识也得到培养。如教学《负荆请罪》时,笔者剪辑了电视剧《战国故事》中一段关于“负荆请罪”的故事,让学生欣赏。而后充分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描写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准确掌握了蔺相如、廉颇的性格特点,大家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更被蔺相如心系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和廉颇的知错就改的人格力量所深深感染。于是有的同学给蔺相如、廉颇画出了自己心中的形象、有的则根据故事内容排演小话剧,结果画画得惟妙惟肖,小话剧演得栩栩如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深化了语言训练,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兴趣和能力。又如在教《江雪》时,教师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语文教学课件,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用鼠标直接在屏幕上点出知识点,整堂课图文并茂,用图形、图象、音乐和动画等多种信息补充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器官,使教学内容真实化、趣味化和多样化,有力地唤醒学生的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促使思维发展、提高认知能力。总之,我们必须从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深入语文教学改革,通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努力,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

注释:①《中国教教育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2.13印发

②《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第二期2000.2.③《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陶行知.1946

④.《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 1999⑤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8 第七.八期合刊.⑥⑦[瑞士] 《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 ⑧[美国]戴尔.《视听教学法》

参考文献:陶行知.《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1946参看《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0卷.第255页.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瑞士] 《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5 [美国]戴尔.《视听教学法》

6《语文教育学的现代阐释》

7《中国教教育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2.13印发

8《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第二期2000.2

9《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8.第七.八期合刊.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陕鼓小学

韩利利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叶老说得好:“听说读写宜并重”。即是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语文能力,当然是指学生具有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养成了,语文科的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既然听、说、写都要靠语言,那么,中国语言要塑造“中国心”,就是说,要具有中国人的灵魂。比如:中华民族崇德重义的风尚,要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见贤思齐的理想人格,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礼仪之邦的伦理原则等,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学习祖国语言中,理应接受、培养和发扬光大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具有两个文明素质的中国人。

(二)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

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工作。

(三)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

1.语文教育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学会听话,学会识字写字,进而学会读书作文,通过训练逐步形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来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

2.语文教育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基础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比较准确、比较全面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有众多的课程当中有一门课程的内容比较特殊,那就是语文,语文所教授的材料跟其它学科很不一样。一部语文教材几乎可以说是青少年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微型“小百科”。这对于充实和完善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素质关系极大。

3.语文教育为学生提高认识、丰富情感、激发思维提供一个有血有肉的赁借物。语文学科指导深重阅读的那些典范的语言作品,往往是作者对于自然、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一些卓越见解和独特感受的集中体现。学生读这些作品,不便从“写什么”方面增长了知识,而且从“怎么写”这个方面获得启迪,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丰富自己情感内涵,激活自己有创造性思维。

二、小语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

(一)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异化了的教育现象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丢掉了其它,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提出素质教育,其目有是使教育的本质回归,提高素质教育,是力求实现教育发展人的功能,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期为国家不断地大量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以历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去战胜旧的教育观念,坚决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二)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

1.凸现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要充分地控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地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从小逐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2.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必须加强字、词、名、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3.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实行开放性教学开放性小语教学有自己明显的特征:1.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实行“三沟通”的原则,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沟通。

2.实行“四维课程”。“四维课程”指小学语文课由四个块构成:(1)语文的课堂教学;(2)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和兴趣课;(3)语文的社会实践应用;(4)环境语文,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这样,构成了开放性小学语文课程结构。

3.以训练为主。一是要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低年级突出在“读写中识字”;中年级“以读为主———读通、读懂、读熟、从读到写,在读的基础上落实重点训练项目”,高年级增加自学份量———采劝四步教学:自学报告———讨论深化———总结纳———课外扩展”,强化实践环节,培养自学能力。二是渗透学法指导。三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训练的归宿。

(四)学生———现代化语文教学的主体

1.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到感情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2.要创造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

3.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思考,发挥、表现以至于演示的机会。4.要恰当地引进竞争机制,培养和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表现意识,强化语言训练,提高教学的效率。

5.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要教给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6.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

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排意图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

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爱劳动爱人民有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运大抱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是要紧密结合教学

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是教师有意把学生推向做学习主人的成功通道。只要教师教学中能坚持正面教育为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铺路搭桥,就会逐步形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产生越来越带劲的主动学习氛围。

(五)减轻课业负担

教师要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魄和体能。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脑、眼、耳、口、手并用,在身心的整体活动中协调其身体器官的和谐发展,以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第三篇: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新)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平班镇中心学校教师:陈 涛 联系方式:*** [内容摘要] 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搞好语文课堂教学就显得愈来愈重要。要致力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要重视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 教学 素质教育

“素质”一词原是医学上的述语,指容易患某种疾病的先天因素。心理学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而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学上的一个科学概念,其“素质”的含义是:在人(个体、群体)的自然秉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和主体参与教育活动、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符合社会文化要求的素养和品质。简言之:素质就是人的素养的品质、体质。素质教育思想,简单地讲,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个性等方面都得到主动地、健康地发展。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搞好语文课堂教学就显得愈来愈重要。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要致力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显著特点是感知的直观、形象高度的感染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不是靠抽象说教、传授灌输,而是必须借助情感的熏陶,形象的感染,激发兴趣热情,在独特的艺术享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教育,实现素质发展的目标。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安排课堂40分钟的教学活动,既要使课堂教学活动趣味盎然,生动再现作品蕴藏的思想美、艺术美,又要从琐屑的讲解、分析、训练中解放出来,提纲挈领,巧作点拨,以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要强化和突出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学,围绕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哪些素质和怎样培养的中心问题。教师对长、短期教学目标,都要做到明确和具体化,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施教方案,落实每一教学目标,以课堂活动的计划性、有序性替代教学活动中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使语文教学活动由粗放型向目标型、节约型、高效益的方向转变。

二、要重视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让学生主动发展,诱发,挖掘其潜能。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从单纯的重视教法,向不但重视教法,同时更重视学法的方面转变,以此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自学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终身受益。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授人以渔”和 “教学生发现真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就是贯之以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并具有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要把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作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学法指导和训练的主要基地。如指导学生课前主动预习,通过查字典、默读朗诵、编写提纲等,引导学生加强信息贮存与积累,从文质兼美的教材中吸取营养,积极寻找发现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问题争辩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主动自学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在学科考核测评时,要坚决摒弃以一两次书面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或主要依据的做法。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重在平时的考查。平时课堂上的朗读、背诵、回答问题、练习、作文等,应作为评定学生语文成绩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减少考试的次数。柳斌同志说得好:“素质不是考出来的。”一般来说,一学期举行一次比较全面的考试就足够了,不宜搞得再多。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要重在鼓励。这里所说的重在鼓励,当然不是要混淆是非界限,把错的说成对的,把差的说成好的。而是说,要看到学生的进步,看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看到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希望当一个好孩子的强烈愿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习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其语文水平及应用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三、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 此,作为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然而应试教育的误区就在于,一方面,施教者未能完全明白这一点,只强调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教学方法,是满堂灌、一家言,久而久之,学生只是接收器、盲从者,谈不上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施教者缺乏“全体”意识,注意的只是几个学习尖子。围绕尖子施教,针对好生发问,冷落了其它学生。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一改应试教育的弊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创设和谐的氛围,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学生在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其具体施行办法如下:

1、形式灵活,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表现是,面对全体学生,选择灵活的教学形式,动员全体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教师应按照听说读写的要求,安排好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思考,个个踊跃发言。集体活动、个体发言交替进行,要切实避免老师和几个尖子学生反复“表演”的现象。对差生回答浅而易懂的问题,这样可使学生不至于在回答中因答不出问题而尴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优秀生则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为了促使学生人人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老师也可采取小集体活动的方式,如复述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章节、默写词语、讨论疑点等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依据教材,设臵活动。要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就必须多 设臵课堂活动内容,老师可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制具体作安排。

3.分层设臵活动,保证活动质量。安排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如同对教材的处理一样,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这就要求老师在安排活动时应考虑教材难易和学生程度,以保证活动质量。首先,学生活动的起点要适当,因为活动目标定的低了,就会影响优生水平的发挥,使他们觉得有劲无处使;高了就会影响中下水平学生的情绪,使他们望而生畏。活动要定在全体学生都敢于、乐于参与的形式上,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各个活动层面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四、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非常中肯的话:“教是为了不教。”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却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唯考而教,单纯进行知识的传授,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高分低能,或只能起到留声机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因材施教,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就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能力,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及书写的能力。听、说、读、写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会说、会写是学生最起码的素质。在农村中学的学生中,能讲普通话的不足一半,能讲比较纯正普通话的更是凤毛鳞角。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在写的方面,不少学生写字潦草,模糊难辨,下笔非常困难,一篇文章不到二四百字。由此看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及书写能力并非小题大作,而是当务之急。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严格要求他们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并辅之以方法技巧的传授。如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好语调及节奏,读出情感韵味等。说一口清晰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交际的需要。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课是基础课、工具课,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拓创造能力。现在的中学生,可以说是集思想感情和主观能动性于一身的人,他们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针对这一特点,老师要加以指点、引导,让他们学会多元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等,用丰富多彩的思维去创造丰富多彩的思想。老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优势,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从课文中设臵思考点,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教材中也不乏优美典范之作。如《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西湖的绿》等文章所呈现出的大自然的奇境,其钟灵神秀,可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从而投身于保护大自然。《古井》、《峨眉道上》、等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人间的美情、美意,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能够给学生以思想的洗礼,并能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体会到美是社会的主旋律,美必将会战胜丑。教材是挖掘美的矿藏,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美。关键是在于我们语文老师是否善于挖掘,善于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美景、美行、美情中去挖掘美,感悟美,接受美,并通过审美的过程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

语文学科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其广泛的外延。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文化等等,都有所涉及。我们要把素质教育与 语文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锤炼思想,锤炼语言,是培养有全面素质的新一代的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决不能等闲视之。

参考文献: 徐巧英《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组织编写》。

第四篇: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一、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小学语文教学

1.对“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简言之,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

2.“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

“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中小学中一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

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基于“语文学科的功能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既包含发展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任务,又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和任务,也还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务”。不难看出,组成语文学科功能的各要素,与人的素质结构各层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通过个性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素养的过程中,语文的学习必然会施以重大的影响。此外,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素质的特点之一。素质是社会文化通过个体有意识地反复交错进行的“内化”和“外化”,逐渐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而这种“内化”与“外化”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况且,小学阶段是整个学龄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其它学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区域性的教育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教育飞速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范围地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和其它的概念一样,“素质教育”也具有“内涵”与“外延”这两个逻辑特征。内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则是具有这个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只有注重概念“外延”与“内涵”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认识。

在这种认识下,才能不偏离“培养人”的基点,使听说读写训练作用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比如:识字教学,就会既完成一定的识字量,又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不会忽视“四会”(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使用)的要求,而造成学生能记得“这个生字是××课生字表中的第几个”,但作文时却写错这个字的现象。阅读教学,就会既注意字、词、句、段的基本功训练,又注意篇的整体内化吸收;既注意语言完整性、准确性、形象性、条理性等方面的培养,又注意晓以规律、渗透学法。就不会忽视听话、说话、朗读、复述、背诵方面的教学。作文教学,就会把作文过程视为一种有规律的认识过程,体现出观察是前提,表达是结果,思维是核心。就不会再让学生背记范文,考试时按照题目“一文多变”了。

2.“内化”与“外化”

内化和外化是马克思提出的哲学思想,在心理学方面的运用。“所谓内化指的是一种过渡,由于这种过渡的结果,对外部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转变为在智慧方面、意识方面进行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经受了特殊的转化――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最主要的,是能够超出外部活动可能性的界限而进一步发展。”素质就是在不断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它显然蕴藏在体内,一旦需要,可以按主体的意志转化为行动。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就是利用文化的作用,使潜能走向现实。这一开发的过程,即被视为素质的发展。

由于儿童年龄特征的局限,教师在听说读写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内化吸收及外化表达。鉴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要重视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的作用,二是前三年(六年制小学)完成大部分识字任务――1850字,目的在于促进阅读和作文的训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把精力集聚在书面考试的答卷上,甚至不惜加重负担,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这样,不但不利于内化吸收及外化表达,而且从客观上起到扼制个性发展的负作用。

最近,接触了一些有关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资料,概括起来有如下若干方面:一是评价制度的改革,使评价标准适应素质教育,考试内容体现全面,评价程序趋于民主化;二是教学方法注重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三是教学内容为训练服务,加大阅读和作文的份量,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些做法的核心,是优化内化与外化的进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3.能力和习惯

听说读写能力属特殊能力的范畴,严格地讲,在小学阶段只能是技能。它是以一般能力(注意、记忆、观察、思维、想象等)为基础,一般能力的培养又是靠特殊能力的训练而体现的。而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固定的、机械地完成的自动化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可以这样讲,习惯应该属于作为个体的“人”素质的有关部分。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八段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之我见

刘晓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时代已跨入二十一世纪,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李岚清同志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强调指出: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条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职业的本质是育人,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具体的说是引导青年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叶老说得好:“听说读写宜并重”。即是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语文能力,当然是指学生具有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养成了,语文科的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

既然听、说、写都要靠语言,那么,中国语言要塑造“中国心”,就是说,要具有中国人的灵魂。比如:中华民族崇德重义的风尚,要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见贤思齐的理想人格,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礼仪之邦的伦理原则等,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学习祖国语言中,理应接受、培养和发扬光大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具有两个文明素质的中国人。

(二)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

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工作。

(三)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

1.语文教育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学会听话,学会识字写字,进而学会读书作文,通过训练逐步形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来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

2.语文教育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基础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比较准确、比较全面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有众多的课程当中有一门课程的内容比较特殊,那就是语文,语文所教授的材料跟其它学科很不一样。一部语文教材几乎可以说是青少年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微型“小百科”。这对于充实和完善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素质关系极大。3.语文教育为学生提高认识、丰富情感、激发思维提供一个有血有肉的赁借物。语文学科指导深重阅读的那些典范的语言作品,往往是作者对于自然、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一些卓越见解和独特感受的集中 1 体现。学生读这些作品,不便从“写什么”方面增长了知识,而且从“怎么写”这个方面获得启迪,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丰富自己情感内涵,激活自己有创造性思维。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应当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形成自己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授业”不但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还要他们能吸收新信息,具有新思维,也就是说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有现代的新鲜的“活水”。“解惑”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在课堂上不但能解决书本上的“惑”,还要能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发生的知情意行几方面的“惑”。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一定教育技术的能力和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要达到上述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认真学点教育学、心理学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重视文化、业务的进修,同时苦练教学基本功,这样,自身的素质才能再上一个档次。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处在世纪之初的教育工作者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提高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树师德,铸师魂,修师业,笃师行,使自己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下载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精选五篇)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教师:申军玲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之我见 [摘要]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

    小学语文与素质教育[推荐]

    小学语文与素质教育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面对新的人才需求,我们不得不深思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又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这是小学......

    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五篇范文

    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丁培忠内蒙古教研室一语文教学在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为主要任务,而语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

    毕业论文:古诗词教学与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古诗词教学与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摘要: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

    议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五篇

    议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摘要本文在理解素质教育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再次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策略。关键词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小学中图分类号......

    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邹会峰1李祖锋 (商南县十里坪九年制学校,陕西 726306) 摘要:本文阐述了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想......

    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 作者:王 静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年第01期 琴棋诗画,琴居首位,六艺之中,乐列第二。可见,音乐的重要地位在古代就已经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