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五篇

时间:2019-05-13 03:1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议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议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第一篇:议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议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摘要本文在理解素质教育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再次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1996年4月日颁发的《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说明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政府行为,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同时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认为有必要对素质教育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意义理解:素质教育

1.1 内涵

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教育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下面我们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定义:

(1)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江苏省小学素质教育教育研讨会)

(2)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杨银付,1996)

(3)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要义有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十让学生主动发展。(柳斌,1996)

(4)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挖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刘明,1992)

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无论文字上怎样表述,都应当将思维的焦点聚集在人的素质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问题上。简言之,怎样的教育才能促进人的素质完善与发展。

1.2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根据目前学界的研究,总的概括起来,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全体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的这种“片面性”相对立的,它要求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的产生与发展自始至终是互相交织、相辅相成的。素质教育全面性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即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三方面的素质应当全面发展,具体到教学活动而言,既要重“认知过程”的教育,又要重“情感过程”的熏陶和冶炼;其二: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人生打基础或做准备的教育”,所以,受教育者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和整体必须受到特别重视。

(3)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对待学生最基本的态度。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教会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4)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科研成果、潜能和个性的发展。而这些素质单靠老师的“灌输”是很难提高的。脑科学研究的大量成果表明,人有巨大的潜能,现已开发的只占它很小的一部分。潜能就是每个人潜藏着的智慧才干和精神力量,被称为“沉睡在心灵中的智力巨人”,“每个人身上有待开发的金矿脉”。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意味着素质教育对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高度重视。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的这种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里最充分地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才能。

(5)素质教育的开放性。我们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大部分是课堂教学,知识和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教师和课本,从而形成了封闭的教育空间和单一的信息来源渠道,因此,也导致了应试教育的“封闭性”。素质教育的开放性,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空间,真正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途径、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向

在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同时,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培养,体现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原则。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师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再次探讨:

2.1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思想观念转变

素质教育提了这么多年,然而,目前还没有哪一所学校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我们学生“减负”的文件可谓是数不胜数。探究原因有多方面的缘由,但我们广大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非常不足,对“应试教育”的危害性认识也很不够,教育思想观念上还没有“转轨”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的一个前提。

第一,教师们应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的直接表现和结果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要以历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去战胜旧的教育观念,坚决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第二,教师们要明确在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全体的、全面的。素质教育不但强调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知识,形成一定水平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语文来学会做人,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陶冶学生真善美的情操等等。

2.2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教学方法改变

在语文课堂上要应实现开放性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时代育人”为宗旨,着眼于人的教育塑造,着眼于人的能力培养。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UNESCO提交了题为《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的报告,我国将其译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份报告认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被称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如下表所示:

2.3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重视个性的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个性化教育是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普遍性的指导思想,个性具有独立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或复制性。就个人的发展而言,培养和形成个性是孕育和引发创造力,形成开拓进取品质的原动力和心理基础。而创造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直接动力。

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包括语文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的安排都要适应于受学生的不同情况与层次,让他们在每一次体验进步和成功的喜悦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归属感,真正体验快乐的学习。

2.4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评价标准的改革

目前,很多学校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依然是以考分的高低作为唯一的依据。这种一元化的教育看似公平,实则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②(1)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具有八种智力,只是其组合的方式和发挥的程度不同。(2)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智力领域,人人拥有一片希望的蓝天。(3)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风格类型和发展特点。(4)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学生的问题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究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

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是多样化的评价观,主张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切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产品(精神的/物质的)能力的评价,是一种以评价促发展的积极评价观。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关系我们民族的振兴,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作为实现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的语文教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尤为显得重要。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坚持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大胆探索教学规律,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良素质,并为培养新世纪的建设者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钟志贤.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7-30.②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7.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陕鼓小学

韩利利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叶老说得好:“听说读写宜并重”。即是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语文能力,当然是指学生具有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养成了,语文科的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既然听、说、写都要靠语言,那么,中国语言要塑造“中国心”,就是说,要具有中国人的灵魂。比如:中华民族崇德重义的风尚,要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见贤思齐的理想人格,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礼仪之邦的伦理原则等,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学习祖国语言中,理应接受、培养和发扬光大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具有两个文明素质的中国人。

(二)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

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工作。

(三)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

1.语文教育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学会听话,学会识字写字,进而学会读书作文,通过训练逐步形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来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

2.语文教育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基础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比较准确、比较全面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有众多的课程当中有一门课程的内容比较特殊,那就是语文,语文所教授的材料跟其它学科很不一样。一部语文教材几乎可以说是青少年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微型“小百科”。这对于充实和完善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素质关系极大。

3.语文教育为学生提高认识、丰富情感、激发思维提供一个有血有肉的赁借物。语文学科指导深重阅读的那些典范的语言作品,往往是作者对于自然、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一些卓越见解和独特感受的集中体现。学生读这些作品,不便从“写什么”方面增长了知识,而且从“怎么写”这个方面获得启迪,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丰富自己情感内涵,激活自己有创造性思维。

二、小语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

(一)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异化了的教育现象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丢掉了其它,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提出素质教育,其目有是使教育的本质回归,提高素质教育,是力求实现教育发展人的功能,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期为国家不断地大量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以历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去战胜旧的教育观念,坚决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二)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

1.凸现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要充分地控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地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从小逐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2.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必须加强字、词、名、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3.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实行开放性教学开放性小语教学有自己明显的特征:1.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实行“三沟通”的原则,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沟通。

2.实行“四维课程”。“四维课程”指小学语文课由四个块构成:(1)语文的课堂教学;(2)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和兴趣课;(3)语文的社会实践应用;(4)环境语文,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这样,构成了开放性小学语文课程结构。

3.以训练为主。一是要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低年级突出在“读写中识字”;中年级“以读为主———读通、读懂、读熟、从读到写,在读的基础上落实重点训练项目”,高年级增加自学份量———采劝四步教学:自学报告———讨论深化———总结纳———课外扩展”,强化实践环节,培养自学能力。二是渗透学法指导。三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训练的归宿。

(四)学生———现代化语文教学的主体

1.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到感情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2.要创造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

3.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思考,发挥、表现以至于演示的机会。4.要恰当地引进竞争机制,培养和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表现意识,强化语言训练,提高教学的效率。

5.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要教给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6.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

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排意图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

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爱劳动爱人民有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运大抱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是要紧密结合教学

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是教师有意把学生推向做学习主人的成功通道。只要教师教学中能坚持正面教育为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铺路搭桥,就会逐步形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产生越来越带劲的主动学习氛围。

(五)减轻课业负担

教师要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魄和体能。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脑、眼、耳、口、手并用,在身心的整体活动中协调其身体器官的和谐发展,以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第三篇: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一、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小学语文教学

1.对“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简言之,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

2.“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

“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中小学中一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

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基于“语文学科的功能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既包含发展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任务,又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和任务,也还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务”。不难看出,组成语文学科功能的各要素,与人的素质结构各层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通过个性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素养的过程中,语文的学习必然会施以重大的影响。此外,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素质的特点之一。素质是社会文化通过个体有意识地反复交错进行的“内化”和“外化”,逐渐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而这种“内化”与“外化”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况且,小学阶段是整个学龄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其它学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区域性的教育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教育飞速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范围地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和其它的概念一样,“素质教育”也具有“内涵”与“外延”这两个逻辑特征。内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则是具有这个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只有注重概念“外延”与“内涵”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认识。

在这种认识下,才能不偏离“培养人”的基点,使听说读写训练作用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比如:识字教学,就会既完成一定的识字量,又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不会忽视“四会”(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使用)的要求,而造成学生能记得“这个生字是××课生字表中的第几个”,但作文时却写错这个字的现象。阅读教学,就会既注意字、词、句、段的基本功训练,又注意篇的整体内化吸收;既注意语言完整性、准确性、形象性、条理性等方面的培养,又注意晓以规律、渗透学法。就不会忽视听话、说话、朗读、复述、背诵方面的教学。作文教学,就会把作文过程视为一种有规律的认识过程,体现出观察是前提,表达是结果,思维是核心。就不会再让学生背记范文,考试时按照题目“一文多变”了。

2.“内化”与“外化”

内化和外化是马克思提出的哲学思想,在心理学方面的运用。“所谓内化指的是一种过渡,由于这种过渡的结果,对外部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转变为在智慧方面、意识方面进行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经受了特殊的转化――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最主要的,是能够超出外部活动可能性的界限而进一步发展。”素质就是在不断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它显然蕴藏在体内,一旦需要,可以按主体的意志转化为行动。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就是利用文化的作用,使潜能走向现实。这一开发的过程,即被视为素质的发展。

由于儿童年龄特征的局限,教师在听说读写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内化吸收及外化表达。鉴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要重视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的作用,二是前三年(六年制小学)完成大部分识字任务――1850字,目的在于促进阅读和作文的训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把精力集聚在书面考试的答卷上,甚至不惜加重负担,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这样,不但不利于内化吸收及外化表达,而且从客观上起到扼制个性发展的负作用。

最近,接触了一些有关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资料,概括起来有如下若干方面:一是评价制度的改革,使评价标准适应素质教育,考试内容体现全面,评价程序趋于民主化;二是教学方法注重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三是教学内容为训练服务,加大阅读和作文的份量,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些做法的核心,是优化内化与外化的进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3.能力和习惯

听说读写能力属特殊能力的范畴,严格地讲,在小学阶段只能是技能。它是以一般能力(注意、记忆、观察、思维、想象等)为基础,一般能力的培养又是靠特殊能力的训练而体现的。而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固定的、机械地完成的自动化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可以这样讲,习惯应该属于作为个体的“人”素质的有关部分。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八段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与素质教育[推荐]

小学语文与素质教育

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面对新的人才需求,我们不得不深思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又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要求、新课题。如何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语文素养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应试教育是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面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我们必须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能片面强调突出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所以语文教育成为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体现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它主张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使学生主体性、教师的 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它以培养能力,提高文化素质、文化修养为出发点;它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而且重视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这样内外结合,全方位多侧面地学习语文,而不是让学生在做大量的应试篇章或练习册,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多写课外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二、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是个性发展的教育。如果教师还是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一言堂教育,是很难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

1.首先要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及教师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在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机制,不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学习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教师要用自己真、善、美的精神去培养求真求善求美的一代新人。

2.明确语文课程目标,准确理解和正确处理教材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符合语文教育特点的思想教育,要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其次,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突出了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的选择有所展开,尽可能通过语文实践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完全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再次,从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当今意识信息化时代,对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能仅仅局限于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阵地。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较差,对世事的接触较少,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很强的注意力。教师如果不注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40分钟的教学都放在分析课文、传授知识上,就会使小学语文课变得枯燥五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们要创设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结合教材本身的情感和快乐因素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入情入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和满足。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创设情境,为使学生产生共鸣,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伴着哀乐,进行沉痛而又缓慢的叙述,把学生带到了催人泪下的情境之中。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长期养成的一种学习的自觉、自动的行为倾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良好习惯,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首先是善于倾听习惯。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这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培养孩子在有限的集中注意的时间里倾听别人的话语的习惯。

其次是善于思考的习惯。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丰富个性、创造意识、完美人格的社会主人。为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保护其智慧的火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望,启发他们善于思考、大胆提问,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超越教师,并逐步形成习惯。

第三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障碍,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要马上说出答案,要与学生共同动手查工具书,耳濡目染以逐步形成习惯。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的体现,为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能自觉地查一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上是停留在口头上。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传递场所。在全球都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语文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综合性的学习必然要进入我们的视野,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通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为通过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努力,以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姓名:梁丽霞 年龄:26岁

学校:白桑联校白桑完小 单位:阳城县白桑联校白桑完小 联系电话:***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之我见

刘晓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时代已跨入二十一世纪,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李岚清同志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强调指出: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条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职业的本质是育人,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具体的说是引导青年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叶老说得好:“听说读写宜并重”。即是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语文能力,当然是指学生具有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养成了,语文科的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

既然听、说、写都要靠语言,那么,中国语言要塑造“中国心”,就是说,要具有中国人的灵魂。比如:中华民族崇德重义的风尚,要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见贤思齐的理想人格,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礼仪之邦的伦理原则等,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学习祖国语言中,理应接受、培养和发扬光大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具有两个文明素质的中国人。

(二)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

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工作。

(三)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

1.语文教育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学会听话,学会识字写字,进而学会读书作文,通过训练逐步形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来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

2.语文教育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基础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比较准确、比较全面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有众多的课程当中有一门课程的内容比较特殊,那就是语文,语文所教授的材料跟其它学科很不一样。一部语文教材几乎可以说是青少年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微型“小百科”。这对于充实和完善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素质关系极大。3.语文教育为学生提高认识、丰富情感、激发思维提供一个有血有肉的赁借物。语文学科指导深重阅读的那些典范的语言作品,往往是作者对于自然、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一些卓越见解和独特感受的集中 1 体现。学生读这些作品,不便从“写什么”方面增长了知识,而且从“怎么写”这个方面获得启迪,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丰富自己情感内涵,激活自己有创造性思维。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应当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形成自己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授业”不但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还要他们能吸收新信息,具有新思维,也就是说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有现代的新鲜的“活水”。“解惑”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在课堂上不但能解决书本上的“惑”,还要能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发生的知情意行几方面的“惑”。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一定教育技术的能力和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要达到上述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认真学点教育学、心理学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重视文化、业务的进修,同时苦练教学基本功,这样,自身的素质才能再上一个档次。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处在世纪之初的教育工作者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提高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树师德,铸师魂,修师业,笃师行,使自己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下载议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议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精选五篇)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教师:申军玲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之我见 [摘要]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内容提要: 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教育,是从培养人与塑造人的角度出发的一种教育。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新)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平班镇中心学校教师:陈 涛 联系方式:*** [内容摘要] 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

    基于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 段屋中心小学钟丽珍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关键,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5篇可选)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

    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具体在......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普安小学 杜冰心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