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政治课功能中的评价方式的看法
我对政治课功能中的评价方式的看法政治课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的改变,既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又要探讨学习的过程,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我认为要采取以下的方式进行: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性,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以前学习成绩是考查学生学习好坏的尺度,不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周期在缩短在更新,只知道书本的知识和理论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多方面评价,不能以考试的结果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更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综合能力,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综合评价学生。
2、注重全体学生的主体性性,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发挥主体性。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只是老师的惟一权力,我们也可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形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如通过学生自评,提倡学生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最好的作业 最满意的作品、最感兴趣的课外书、最难忘的事等,及时发掘并展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又如通过小组互评,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作出较为客观的评判,能使学生看到他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最终实现自我改正、自我完善。这样的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3、尊重差异性。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人总是有差异的,人的思维也不一样。根据差异性原则,教师应以最大的宽容鼓励学生去学习,允许有不同的速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对一些认识事物较慢的同学,要注意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别人的帮助,争取达到基本要求,稍有进步就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性。平时多留心和培养学生的闪光点,让其发扬光大,逐渐成为合格的各具所长的社会有用人才。
4、重视实践性。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比如,设计一份社会调查的作业,然后评价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完成这一调查任务,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存在问题的忧患意识,能否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只有在参与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人文精神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但这又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使人文精神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得到贯彻、落实,是值得所有政治教师积极研究探索的问题。只有在开放的观念、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式、开放的评价中反复感知、理解、实践之后,才能很好地去把握新形势下初中生人文精神教育的规律性。
第二篇:高校政治课评价方式探讨
高校政治课评价方式改革探讨
茹贡忠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735000)
【 摘要】:高校政治课课程教学的考核与评价应以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思想道德人格和社会化人格形成为目标,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必须以科学评价体系为牵引。本文就政治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方式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和同仁商榷。
关键词:建构综合评价体系牵引学生学习力生成谋学生社会化能力发展
一、政治课要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化能力为评价的核心要素
评价体系是教学工作的“引擎”和“风向标”,它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具有精力投向定向和风向标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亦将产生精力投入定向、发展方向指向的作用。要从转变纯理论课传统教学理念为根本要求,转化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切入点,采用新型评价体系为突破口,要全面实施能力本位的教学观,打破以“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和教师灌讲的课堂观,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增减、重组、精化、提炼”,课堂要以真切的对话交流、生动的现身说法、真实的社会案例去挖掘有说服力的素材,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自主感知、理性认知的能力。
(一)要抓住学习力①的生成这个重点。着力在指导学生“自己摘桃子吃”这个环节上下功夫,着重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及检索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把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老师的备课、案例搜集要注重于解决学生思想中的迷惑问题,行为中的出轨问题,意识中的偏差问题。要重点针对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婚恋态度畸形、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的突出问题;
(三)拓展“课堂外”学习领域。结合学生实习、见习、顶岗实习、企业观摩活动要求学生撰写“企业观摩感想”等作业,把《思法》课相关知识的学习同顶岗实习中的实际锻炼相衔接,真正把能力培养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1
(四)创设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要深度挖掘相关知识的背景材料,充分利用历史素材中的伟人风范、名人名言、感动中国英模人物的事迹感染学生,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冲击效性和感染效应;
二、传统评价体系的结构缺陷与指标的过于简约问题分析
必须建立多元化新型评价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的综合系统, 反映在评价的内容、过程、方式、方法、手段及其管理等环节的多样性上。分析当前评价体系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缺少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注重的是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忽视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学习方式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缺乏了解和考核,使教师忽略了学习者的学习信息反馈,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过分注重终结性评价,以考代评
目前多数高校都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很少顾及学生平时的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期末考试的功能。不仅把期末考试成绩看做是学生课程学习合格与否的条件, 而且将它作为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以及入党、推荐担任学生会干部、班干部、学团干部的基本依据。在以考代评的情况下,考试成了教学评价的同义词。
(三)考试方法过于单一
高校现行的考试方法中普遍采用闭卷和开卷两种方法, 以闭卷考试为主。据对某高校调查, 采用开卷的占22 %;采用闭卷的占53 %,考试命题也以反映机械记忆的能力为主,试题以知识概念为主,反映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辩证性题目不够。
三、多元化评价体系要以学生的发展过程为考量重点
多元化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从教学管理理念、教学模式创新为改革起
点,完善考试方法及评价模式, 形成评价过程多元、评价方式多元、教师教学理念新颖为主要指标:
(一)评价过程多元
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采用作业、提问、口试、课堂笔记、小论文、创意性作品、寒暑假调查报告、期中考试等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 明确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例。
(二)评价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要求
激发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针对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兴趣淡化的情况,要重点启发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要通过提交创意作品、论文报告、使学生达成一定的认识能力。
(三)新型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理念及其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评价体系不仅是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手段,更是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态的应然要求。要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有创新和突破:
一是教学情境有吸引力。要力求融合最新时政内容和政策要求,给学生以清新、实用、时代的知识信息,使学生产生责任感和时代感;
二是教学方法有粘合力。综合应用案例教学、目标教学、互动教学等形态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实用感和新鲜感;
三是考核评价有促成力。把知识传授、能力发展、态度转化、学会做事和做人相统一,把发展现状跟发展潜力开发相联系,重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产生生长感和荣誉感;
四是教学理念人本化。从关爱学生成长、帮助学生进步着手,通过心理开导、人际矛盾纠葛劝疏,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助力学生成长的过程,使学生产生信赖感和亲近感;
五是教学手段现代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质教学课件、多媒体电化教学工具、电子图书、专家讲座等优质资源教学,给学生以厚重感和震撼感;
六是实践教学常态化。依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利用文体文艺、歌咏、学生社团活动,校内外考察活动等平台,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轻松愉快、活泼欢快的过程中进行,给学生以轻松和愉快感。
做到此,才能实现袁贵仁部长所要求的政治课的上课标准:使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②”。
【参考文献】:
[1] 见《21世纪干部学习力培训教程》2005.6.18p5,[2] 见教育部长袁贵仁2009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三篇:我对高一政治课教学的一些看法
我对高一政治课教学的一些看法
合川大石中学姜游
本学期,我任教的年级是高一。这些刚刚从初中升上来还带着稚气的学生,明显还未从初中生的角色中转换过来,尤其是对政治课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阶段,认为政治这一个学科只需要上课时勾勾书,考试前背背题,拿个七、八十分没问题。可是,在上星期进行了高中以来的第一次月考后,政治成绩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全年级平均分不到六十分。这让学生们有些无法接受,因为他们在初中时政治成绩总是在七、八十分左右。这次考试让学生们对高中政治有了新的认识,但同时也让部分学生产生了一定的畏难情绪。为了让学生们能真正进入状态,调动他们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我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应注意采用多种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一上册政治课的内容是《经济生活》,这个板块的知识有很多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师教学时,应从学生关注的热点入手,抓住学生的“眼球”,要让学生感受到上政治课“真有意思”,要让学生每天“盼着上政治课”。只要学生对政治课产生了兴趣,便会自觉地参与进来,那么,还有什么知识不能掌握的呢?
二、适当布置“作业”,不要让政治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
任何学科都必须要布置作业,但作业多了,学生也会很辛苦。政治课布不布置作业?我认为,要,但必须要适度、灵活。作业可以是课后,也可以是在课堂就能完成的。高一年级还未分科,所以在布置作业不必加得太重,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让学生不“反感”,要想办法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去做。
三、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尊重你、信任你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一旦喜欢自己的老师,必然对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有深厚的兴趣。同时,由于政治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如果具备广博的知识,更能树立自己的权威性,让学生尊重你、信任你。
2012年10月15日
第四篇:对思想政治课的看法
学号
对思想政治课的看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涉及到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以及自然的、人类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问题,这种内容的广阔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空间的不确定性,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效果评价,仍保持着课堂教学知识获取情况的封闭性评价观念,忽视了学生课外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运用,缺少对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关注,忽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把复杂的评价简单化,把考试和评价等同起来,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实际效果在评价过程中得不到真实地反映,出现了学习活动实际效果和评价结论不一致、不协调。如有的学生平时经常不遵守组织纪律,而思想政治课考试成绩却是优秀。
长期以来,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意义不大、空洞、不实用、更不实惠,甚至产生思想政治课:“讲过去 的过时,讲现在的不真实,谈将来的不现实。”的错误看法。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有相当一部分理科学生不愿意上政治课,教师在上面讲,学生下边躺的抵触情绪是一大特色,造就教师上课也马马虎虎,不负责任,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陷入低谷。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形成良性循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不同的师生关系,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氛围和不同的行为方式。传统的师生关系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是居高临下,具有绝对权威。学生规规矩矩,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而非主动状态,缺乏学习激情,学习效率低下。现代师生关系则倡导以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的合作、和谐、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与能力。所以,政治课堂教学要重视师生交往,强调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我在课堂教学中提出要构建轻松课堂、和谐课堂、高效课堂,有利于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和师生平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因对老师的畏惧感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但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并不多,怎么办呢?为此,我经常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和感受,并告诉他们即使你的回答是错误的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有不知道知识才需要学;因为我们有不能够完全理解的问题才需要学。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因担心说错而遭老师批评的疑虑,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活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实现教学目标。
二、创设导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如果学生学习有了兴趣这种内部动力,那么,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中就会体会到乐趣,虽苦犹乐;如果仅靠外部力量的推动,难免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就是设置一个好的导入:“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一上课,教师就填鸭式的满堂灌,进行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但一个好的导课,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像磁石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导课技能有:直接导入、衔接导入、悬念导入、典故导入等等。抓住社会的存在的一些政治经济问题展开讨论,例如国企改革,医改,政改,保障房建设,宏观调控为什么越改越糟,人民币升值会有什么后果,等等一系列社会热词,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观。
三.设计小结,升华主题
课堂小结做得好,不仅是让学生对本节内容从整体上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把握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和知识深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第五篇:我对化学教学中使用表现性评价的看法
我对化学教学中使用表现性评价的看法 新化学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到:“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学业评价,其功能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该善教师的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方案”。在日常的教学中由于学习任务不同评价的方式也有差异,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化学教学中使用表现性评价的一些看法;
一、正确认识表现型评价的特点和功能
表现性评价考核的是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表现,评价学生在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时表现出来的真实水平。它既是一项评价,又是学生真实的学习活动。作为一项活动,表现性评价是一项具体的任务,有着具体的要求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取得的成绩和得到的提高,从中感受自己的成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作为一项评价,就教师而言,在表现性评价中,可以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了解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努力和进步.发现学生有待解决的间题,明确学生发展的需求,以便调整教学,给学生以适合的帮助。就家长而言,在赏识和评价孩子的成果和作品的同时,可以了解和激励孩子的进步,了解孩子需要的帮助。同时,家长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学生作品的制作,进行交流,教孩子学会修正和完善。就学生而言,他要在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审视,自我评价,倾听意见,借鉴、学习,完善作品,得到主动发展。表现性评价还是学生间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学习借鉴的过程。学生在创作实践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的成果和作品更加出色,会认真听取同学的建议,借鉴别人的长处,合作进步,共同发展。
二、新课程表现性任务的设计
l)不是知识与技能的记忆和再现,表现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技能的实践水平,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在学校环境下,是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中.呈现需要学生解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完成的任务一般是比较复杂的,答案多不是唯一的,是多样的。)要有可供参考的表现性评价标准,并引导学生反思和主动发展。)要有教师、学生和家长多方参与,评价是教育和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判断学生的学业等级,也可检验和分析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帮助。)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特长和学习个性,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激励学生进步和发展。
三、如何有效地使用表现性评价?
首先,要有效地使用表现性评价我们要明确实施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时要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非结构性知识,发展实际操作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其次,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或结果采用相应的评价标准,要有据可依,要体现出评价的可操作性。
第三,在使用表现性评价时应该从设定其评价目标、明确评价内容、建立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工具、确定评价方式和选择评价方法等方面,并运用地理教学案例来说明表现性评价实施的基本过程,设计表现性评价的结果评定表。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在化学教学中使用表现性评价的一些看法总之,表现性评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成为新课程地理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