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研究》的课题总结

时间:2019-05-12 01:5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小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研究》的课题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小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研究》的课题总结》。

第一篇:关于《小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研究》的课题总结

在学校多元智能理论课题的指导下,我个人确定了语文学科的课题研究,我研究的课题题目是《小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研究》。课题从确立至今已半年了,在这半年里,我针对自己的课题进行了一些研究、思考。下面我就对我的课题作一下小结。

我作此课题的研究所运用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也就是将课题研究贯穿于教学之中,边学习理论,边指导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进行研究。具体作了一下的研究:

1.首先我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学习。通过对国内一些关于阅读教学理论书籍的阅读,我确立了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此课题的研究找到了依据。

2.依据课题方案中所提出的目标和内容,有计划地实施。目标由简到难,内容由容易到复杂。

(1)现代阅读理念所倡导的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学生还没有体会到,没有尝试到;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读什么的问题也要解决,这是源头活水。很多孩子,家长甚至包括我们老师也不太清楚到底让孩子读些什么;我们在自主学习的实验中确定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也需要探索一些指导策略,至今我们还没有成熟的可以推广的策略;任何学习活动都离不开评价,课外阅读的评价就更难以把握,这无疑就影响到阅读效果。

(2)对学生阅读情况的分析其实就是寻找问题。问题即课题,解决问题就是探索研究。主要发现了如下问题即研究对象:第一,解决孩子读什么的问题。课外阅读必须解决量的问题,量变才能达到质变。首先建立班级小图书角但是要与以往做法不同。我们现在只是简单得让孩子捐书,我一直在试着探索一种新捐书模式。我觉得应该通过网上查询,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指标,给学生列出相关的书目,发动学生的力量,去购买书籍,这样,我们班每个学生图书的拥有量就不是3本、5本,而是上百本,而且是高质量的。第二,引导孩子树立课外阅读的主人翁意识,也就是确立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本着这样的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所以应“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图书,自己确定在多长时间内读完一本书,自己选择读书的时间,自己选择阅读后成果的展示形式(目前我们的展示形式有阅读笔记积累、美文背诵比赛、讲故事、预备铃前十分钟的时间向同学们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等形式),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出来了,教师必须督促和调动学生,让学生学会做计划,学会确定目标。虽然仅仅半年时间,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三,关于课外阅读的评价,我拟想从阅读习惯、阅读态度、阅读能力、阅读效率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但目前评价机制还没有落实。

3.对学生阅读进行相应的指导。第一、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一是浏览性的泛读。对许多浅显易懂的书或报纸可采用浏览法,了解其主要内容,捕捉其中的知识要点或有价值的信息。二是探求性的速读。这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阅阅读材料,选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指向性非常明确,或是为解决一个问题,或是为了解某方面的知识。三是有品位性的精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引导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品位文章中的好词佳句,体会文章的深远内涵,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第二、教给学生“记”的方法。“作笔记能使人知识精确。”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要教给学生记的不同方法,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随感式笔记。这些笔记在学生阅读时随时进行。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注,还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个小问号,或写下自己的疑问,然后请教父母、老师,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读有所得。二是摘录式笔记。这类笔记是重在把阅读时发现的好词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录下来,并对此进行归类,使之成为独具自我特色的“工具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愿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从书中汲取知识。

第二篇:小学生德育研究课题

小学生德育研究课题——助人为乐

六(12)班

【背景】

作家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被人关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爱他人是一种高尚美好的品德。我们需要别人的关爱,别人同样需要我们的关爱。而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长在把全部的爱倾注给孩子的同时,却忽略培养孩子也去爱别人。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呈现出“单向输入”,而不是“双向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只知道获取,而不知去爱别人,不会体谅他人的难处与痛苦。爱心缺乏现象在我国儿童中相当普遍,这与当今的素质教育目标是多么的不和谐。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应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要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孩子学会感恩,培养孩子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孩子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孩子“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所以,今天,通气湾小学围绕“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的教育主题,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观看邹越教授的演讲录像《让生命充满爱》来培养学生的爱心。

【案例】

2010年9月28日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我校组织学生在卫星接收室观看邹越教授的演讲《让世界充满爱》教育片。学校师生一共130余人一起观看,场面十分壮大,孩子们也十分期待。进入接收室的时候老师给学生每人一张观后有感卡,布置任务,看完之后将你的感受写下来。想到什么写什么,让学生带着任务认真观看。邹教授从“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四个角度,将“爱”字诠释得淋漓尽致。邹越教授提出怎样用“心”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怎样付诸行动,才能做到真正地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让学生感受爱国情怀,感受父母、老师的辛苦,学会感恩。

奥林匹克赛场上的小黑人,拖着伤腿挣扎到了终点;繁华城市的年轻老师放弃自己优越的条件,扎根在平穷山区的小学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母亲靠捡破烂供养了一个清华大学的博士生„„

面对每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师生都止不住泪流满面;面对每一句肺腑的话语,师生震撼不已。对学生来说,既是一次聆听,又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他们坚定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好好学习,为自己,为父母,为老师,为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观看完教育片,同学们纷纷写出了观后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大部分同学都写出了自己要爱自己的父母,知道父母的辛苦;感恩自己的老师,表示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回去之后要对父母和老师说:“你们辛苦了,我爱你”。还有的同学说:“今天回去一定要亲自给父母洗一次手,洗一次脚”。还有的同学说:“自己是中国人,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听到国歌响起的时候都会肃立”。在观后感中同学们写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是多么幸运啊,被爱包围着,我要好好珍惜这份爱,决不辜负这些爱,今后一定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好好学习,做好我自己能做的事,认真对待每一天!”“通过观看“让世界充满爱”,知道了什么是爱,知道了怎样表达爱,更加能理解老师和父母的关爱,要感谢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抚育了我们;要感谢老师,是他们为我们的成长倾注了心血。”“身为华厦的炎黄子孙,我更应该学会爱、懂得爱、体会爱,让整个世界都能充满爱。”“我们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老师及身边的朋友,我们还要有一颗热心肠,热于助人为乐,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爱永恒的传递下去。”

观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决不辜负老师家长的期望,立志将感动化作为行动,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用充满感激的心,去热爱我们的学校、尊敬我们的老师,孝敬我们的父母,回报我们的社会。

【反思】

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心理过程决定着人的行为,这一过程可以分解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进而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心理学家也大多把思想品德结构看作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要素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让学生心底流淌出感恩的情感——感谢祖国、感谢老师、感谢父母;爱他人、爱自己,把爱贯穿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贯穿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的教育工作也才是成功的。要知道“爱的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源泉”。

小学生德育研究课题——助人为乐

三(9)班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自觉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本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让学生从小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有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长大后才能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自己的勉励和期望,坚持周一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从庄严的国歌声中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鼓舞下增添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课余聘请老红军和校外辅导员讲述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体会祖国创业的艰辛不易,让学生从小自觉地崇敬英雄,自觉地向英雄人物靠拢,时刻不忘长大后立志报效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二、对学生进行爱的情感教育

“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从小培养爱的情感,可使同学之间、家庭之间、师生之间充满爱的氛围,增强亲情、友情,增强凝聚力和团结精神。平时可以从一件小事做起:让学生做件让父母高兴的事、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帮助差生补课、让学生亲手为老师端上一杯热茶。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学之间的真诚,而师生之间的融洽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教育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造就人才、助人成功;不良的生活习惯则能埋没人才、毁人一生。为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正确行为习惯教育,平时要求学生自觉从《小学生手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具体做法为:一要礼貌待人;二要团结同学;三要尊敬师长;四要助人为乐。一争做

好人好事;二争说真话;三争做三好全优。及时开展例如上述。“四要三争”的行为教育活动,在学生中间引进竞争激励机制,相互监督,互评互学,短期内可使学生中间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美好的道德风尚蔚然成风,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对学生进行从小胸怀大志的理想教育

平时让学生阅读张衡、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爱迪生等古今中外名人的书籍画册,从名人的成长经历中汲取力量、感受心灵、时刻对比,从而使自己幼小的心灵受到震撼,得到勉励和启示,平时要教育学生特别注意理想和实际相结合,切不可好高骛远、华而不实。让学生在逐步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大目标中不断设立相应的阶段性小目标,让他们懂得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去做,才能不断克服许多外在困难,不断战胜自私、骄傲、懦弱等内在“障碍”,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内涵”。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可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应如何去做。教育学生只有真正实现了远大理想,才能更多、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那才是真正的英雄。瓦特从茶壶盖上受到启示发明的蒸汽机。张衡因翻遍了无数的书籍才探索出救国救民的真谛。告知学生:远大的目标,伟大的理想不是虚无缥缈的,只有从小事物做起,从自己感兴趣的那点事做起,你注重了持之以恒,你下决心去踏踏实实的做了,那么你一定能成功。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人类的希望,现在的儿童将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力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只有从小注重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小学生德育研究课题——助人为乐三(5)班

乐于助人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它作为一种社会公德,一种良好的品质表现,成为人们推崇的行为规范。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此时,我们往往会有一种无助、失落的心情,这时的一声安慰、一双热情的手,或者微不足道的同情话都会令人感动。这不仅仅是帮助了别人一次忙,更是温暖了一颗心,复苏了一份希望。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小学生从小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可生活中有些人, 却在碰到麻烦事时公然“悄悄走开”。为什么呢? 可能是那些人认为这是最好的一种“处世哲理”。但若你遇到麻烦事, 别人悄悄地走开, 你又有何感想呢? 你肯定说现在人人都自私, 不易团结。若此下去 ,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就消失了吗? 可见,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是很重要的。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将不再会看到别人得不到帮助时焦急的脸庞,雷锋就是乐于助人的楷模。小学时的雷锋,乐于帮助人,在学校是人所共知的。有一天下大雨,河水淹没了小桥,一群一二年级的小同学,上学去不敢过桥,雷锋就一个个地把他们背过桥去。同班有个同学患了重病不能上学,他就组织队员前去慰问,还经常到她家里给她补课。同学小朱上课不专心,作业做得马虎,字写得歪歪扭扭。雷锋为了帮助他,放学后,情愿自己多绕点路,也陪着他一同回家,给他讲要努力学习的道理,教给他写字方法。雷锋就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如果每一个人都像雷锋叔叔那样乐于助人的话,就如一根金线将所有人的每一颗心连起来,这便是世上最美、最珍贵的一条项链了。

乐于助人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巴金说过一句话:“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乐于助人,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通常心地善良、与人为善、经常帮助别人的人,自己心中也总存欣慰、愉悦的感觉。乐于助人的孩子时刻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从而形成热情豁达、活泼开朗的性格品质。时代要求祖国的花朵不仅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良好的品德素养。所以,从小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也是必要的。这样,才可以挑大梁,负重任。

乐于助人更是和谐社会的一首诗。《雷锋之歌》的节奏敲击着我们成长的步伐。我们形成了一种理性的信念:“助人为乐”是人类文明绽放出的灿烂花朵,“助人为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教师应该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才会迈得更稳、走得更快。我们应该

把“乐于助人”四个大字庄严地写进自己人生的答卷。

培养学生从小乐于帮助他人的美德,对他们今后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呢?

1、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随时随地去关心身边的人,随时随刻去关心自己的家人。即使一次真诚问候,一次打扫卫生,一次雪中送炭,一次指点迷津,也都是实实在在的乐于助人的精神!

2、阅读一些鼓励助人为乐的书籍

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读物关注培养孩子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行为。教师可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故事类书籍,让他们随时阅读,并从故事中懂得助人为乐,做个爱学习、爱同学的好学生,进一步懂得做人的道理。

3.给学生布置任务

让学生在校园里或是邻里之间做点有益的事情,比如关心同学,孝敬父母,教更小的弟弟妹妹们做游戏,或者向不幸的孩子献爱心,这些都可以培养大多数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

4.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有些教师非常注重创造和谐班级的氛围,经常鼓励学生的爱心行为,他们的学生就乐于助人,更富有同情心,更能为别人着想。同学之间互相感染,互相熏陶,感受着班级里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的种种温情,从而培养了他们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

5.表扬学生乐于助人的行为

在学生完成志愿服务工作之后,或是帮助别人之后,教师要主动和学生谈论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从中学到了些什么,并对他们的出色表现在班上公开表扬,起到榜样作用。

总之,乐于助人的品德要从小学生抓起,天真无邪的孩子是可塑的,他们的世界观和年龄正一道成长和成熟。因此,我们应通过系统的经常性的道德教育,让他们从小形成善良品德,养成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行为习惯。这样,学生快乐、教师快乐,社会也会和谐地发展。

第三篇: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呼玛县第一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HT〗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基”理论中对塑造未来新人的描述:“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与社会规范性的有机统一的发展„„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可以看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更注重于个性化教育。而写作能力则是构成语文素养的一个主要分支,提高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在新基础教育理念指导下对个性化作文教学进行深入探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以下现象:(1)重表达,轻育人。教师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至于作文内容是否真实,则全然不顾。(2)重模式,轻能力。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点作文知识和方法公式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的材料与模式。(3)重课堂,轻生活。在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4)重指导,轻讲评。很多教师片面注重作文前的指令性建议,面对作文后的讲评不重视,常常批完作文,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或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大刀阔斧的进行修改。这样,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假话连篇,假情假意,缺乏个性化体验,学生独具匠心的棱角受到压抑,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毫无童真、童趣,毫无灵性可言。

目前,世界各国写作教学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就是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日本语文教学界倡导的“生活作文的写作思想,值得我们借鉴。“生活作文”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的人格,这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学生的自由表达为主的教学形态。又如美国的写作教学也有一种盛行的做法,就是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写作的东西必须是学生真正相信和关心的。

据以上认识,我们提出并实践了“超越教材,张扬个性”的研究设想。所谓超越教材是指突破教材中相对固定的作文训练序列,有序与无序相结合,训练习作(教材上的)与引导创作相结合,允许和鼓励学生自主表达;使我们的作文教学随时适应学生变化着的现实生活,顺应学生不同的语言个性。这样,我们的作文指导就能从知识形态真正走向生命形态,将“习作”植根于学生真实生活的土壤,置身于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的环境中,润物细无声般地将鲜活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作文资源引进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来,使它每一天都焕发时代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个性才能获得自由张扬的空间。

二、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次研究,使学生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总结出作文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策略的基本目标、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得出作文个性化的教学策略的理论与操作性结论。

2、具体目标

我们的具体目标是以综合实验为背景,不同年级采用“专项突破”的方式进行。我们把一至六年组分为三个段。 一、二年级是准备阶段。应突出说话能力的培养。这一阶段是直观感知阶段,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观察、认识事物,进行说话训练。说是写的基础,突出个性化,做好“四练”:一是练胆,训练学生敢说;二是练看,看是说话的基础,要学会看;三是练听,听是发展语言的基础;四是练读,绘声绘色地读,积累语言,这是学生应用语言的基础。 三、四年级是过渡阶段。重点突出观察能力的培养。学会观察要做好三点:一是解放,把学生从狭窄封闭的课堂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去观察,体验,去广泛阅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素养;二是培养会看,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揭示事物的确良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有没有独特感受,有没有创意,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三是敢写,有时学生所写并非是学生所想、所见、所闻,而是说一些唯心的话,假话。因此,文章往往出现“假、大、空”。要激励学生敢说,敢于发表自己真实的情感,说真话,抒真情,这是写好个性作文的基础,使学生习惯于大胆地、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五、六年级,综合体现阶段。是学生把“观察、想象、写作”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训练的阶段;此阶段要求学生学会合理地想象、客观地分析事物的变化过程,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在综合体现阶段,要突出两个字,一个是“趣”,一个是“活”。要让学生觉得作文是一项轻松愉快而又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并且以浓厚的兴趣作动力。因而,教师在训练的方法上必须不断创新,推出新方法。

三、研究内容

1、将作文训练的内容向生活延伸;向不同的学科延伸,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

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深刻而细腻多角度感悟生活,有个性地表达生活。

4、真实,说真话,写真话,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真正做到“文中有我之心,有我之思,有我之情”。

5、引导学生实施个性化的阅读。

四、实验原则及研究方法

1、实验原则(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个性的发展。要使学生在写作实践活动中,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教师的指导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客观准确地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处理好顺应与引导的关系,特别要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方面多下功夫,使学生的写作成为一种自主的行为。

(2)求真求善的原则

一是要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实验,探索作文教学规律。二是追求最佳教学效果。(3)探究创新的原则

探索性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新规律,获得新的科学理论。探索性实验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发现新经验,新方法并及时总结交流。

(4)动态发展的原则

实验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本课题采取滚动式推进不间断实验的研究策略,以求推旧出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5)整体推进的原则

写作能力是构成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分支,个性化只是评价作文优劣的一个维度。作文个性化只是我们要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个切入点。在关注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同时,必须重视与之相关的诸如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将作文个性化纳人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之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特别是阅读教学的改革,尤其重要。

(6)多元开放的原则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百花齐放,求同存异。广泛吸收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广泛团结志同道合者,摒弃门户之见,共同切磋探讨。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侧重课题的前期论证,收集国内外有关内容、研究的观点、方法等。

2、调查研究法:各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了解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写成调查报告,明确研究方向。

3、行动研究法:及时记录在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来自教师、学生、教法和学法模式等,通过论证确定实际可行的实施策略。

4、个案研究法:针对具体情况,依据全面发展理论,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案记录和研究。

六、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6.3——2006.8)

调查、分析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完成调查报告,起草并拟定本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6.9——2008.8)

边计划,边论证,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边小结,边推广。

3、总结阶段(2008.9——2008.12)

整理资料,撰写报告、论文,提供优秀课例,学生优秀习作。

七、成果形式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论文集》 《呼玛一小学生习作选》 课题结题报告及工作报告

课题组成员作文“个性化”教学课堂展示

八、具体做法:

(一)建实验班,精选实验教师。

搞好此项课题研究,不能只顾一点一面,不计其余。所以,我们所选的是很普通的班级。对实验教师进行了精选,要求实验教师,首先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人,要热心课题研究,肯下功夫,有爱心,有敬业精神。

(二)制定实验方案及制度

1、依据该项实验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通过对我校作文教学现状的评测分析,对实验教师的摸底了解,制定了《实验方案》。

《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指导思想。

2、实验的目的要求。

3、实验的原则。

4、实验的方法。

5、达到的目标。有了这样的方案,就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课题实验的有效进行,我们课题组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其中包括:研讨制度、备课制度、观摩制度、交流制度,要求课题组成员应积极参加组织的各种探讨及实验等活动,把握实验方向与重点;课题组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本实验课题组的备课分为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两种主要形式,实验教师要对备课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如实总结,不断积累经验,并努力建立起本实验课题的备课资源库,提高实验的层次;学校每学期组织实验教师开展一次专题教学观摩活动,具体展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风格;学校每学期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开展一次讲故事、专题演讲、现场作文竞赛等活动,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推进实验进程,展示学生个性化发展风采等。

(三)研究的具体措施

在课题研究实施中,课题组坚持“科学、有效、创新”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初步摸底,搞清基础。

实验班确立后,通过测试;问卷等形式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作文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同时又对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进行了初步了解,目的是以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进行作文教学。通过调查了解,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孩子往往在大人的规范和劝诫下,要挑大人们希望他做的事儿来写,这些事也往往渗透着大人们所希望的思想或观念。如小学生应该听话,应该拾金不昧,应该见义勇为„„,不应该撒谎,不应该„,所以目前学生作文里的思想应该说是千篇一律的,看了一百个学生的作文,也就只看到一种思想。在本来就经历不多的小学生身上,就只有几种近似公式化的“范型”可写。如果没有,就只好依赖于编造。如拾金不昧是好的,但路上不是那么容易拣到好东西的,那就假想一件吧。难怪在学生周记中,竟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在路上拾到了钱。造成“似曾相识”的重要原因是我们教师的作文指导过于整齐划一,审题、选材、表达方法等都要一一落实,才能放手让学生写作;之后,教师精批细改,然后针对学生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体讲评修改等。这种指导其实是漠视学生的生命意义,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发展。缺乏个性化的指导,是导致学生作文缺乏个性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我们认为教师的作文指导工作的核心是加强个性化的指导,将主要精力放在启发、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写作上,成为学生写作上的合作伙伴。

2、转变思想观念,促进认识到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验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实践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新的作文理念要真正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才能成为教师理念建构的基础和准绳,从而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1)加强培训,理论引领实践

学校加强对课题的培训与学习,加强对课题的动态管理,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中学习上,我们实行例会制、学习制,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讨会议,安排一次评价专题学习,让课题组成员及时掌握当前有关作文个性化的新理念以及作文个性化的新方法,让课题组成员,及时交流各自对课题研究的经验与困惑。同时向实验的老师介绍一些书刊杂志,拓展教师的认知视野、拓深他们的研究视角、拓宽他们的研究范畴,从而使他们在理论上有更多的收获。研究伊始,组织实验教师学习课题实验方案和相关的理论,使教师深刻领会实验的目的、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目标;使教师真正领悟: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主体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是个性化教学理论在作文教学领域的实践体现。它除了作文教学所涵盖的学科定义和学科使命外还包含着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

在教学目标指向上,把培养学生优良素质最终形成以“自由个性”为核心的健全人格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个别化的教学方法。

在作文评价体制上,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概念化、模式化的评价方法,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不同学生提出分层级的教学要求。简单说,就是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自由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新颖。“思想”“自由”“真实”“新颖”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总之,个性化作文重在强调求异,尽量避免趋同。

(2)重视反思,提炼研究经验

加强实验教师的自我反思和随机沟通,积极撰写教研日记,实现以交流促思考和以思考促积累,以积累促发展的目的。促使教师从参与研究变为自觉参与,自觉地从理论上反思研究行为,逐步将经验提炼上升。

3、以课例引路,上好研究课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组织的各种探讨及实验等活动,把握实验方向与重点。以教学、教育案例为载体,实施行动研究,使教师与研究者(专家)在共同制作案例时出现困惑与思索,教师在理念与经验引领之下进行行为自省、教学经验重构、扎根埋论建立。研讨活动为集中研讨共三种形式,一般情况做如下安排:

(1)每两周由执行组长牵头,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开展一次研究活动,主要是学习本课题实验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经验,小结本课题实验的经验与教训,确保课题研究在正确的指导下有序进行。

(2)每月每个实验项组织一次公开研究课。

(3)每月由小组长牵头,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一次研究活动,主要是研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在互相交流中共同提高实验的操作水平与效益,并努力争取形成理论认识,不断丰富实验的内涵,使实验更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由于作文教学改革始终是一项难点,在课改背景下上好作文课,更有难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课的尝试,我们发现,执教者已经有课改意识,但行动上还是犹犹豫豫,力度不大,深度不够。为此,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观看“作文教学观摩课”的教学录像,写好教学小记并在课题组进行交流,以优质课促反思,以优质课来引路。通过“观看——反思——交流”这样一个过程,组员们从教学理念上有了根本的转变,从而切实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4、加强教师间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因为每位教师的学历不同、阅历不同、知识结构的不同,所以对课题研究的认识也不同,对个性化作文的理解、把握不同。为使课题研究顺利有效进行,我们采取先观摩课题研讨课,再集中交流各地课题研究情况的形式,老师们紧紧围绕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等,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践收获。老师们的交流中,有理论学习的收获,有教学困惑的剖析,有教学成功的感慨,有教学失败的倾诉。通过平等的对话、横向的交流、纵向的引领、思维的对撞、观念的争鸣,老师们都说,这是一次教学观念上的洗礼,也是一次教学经验的展示,更是一顿丰盛的精神佳肴。

5、反思、总结、提高。

为了保证本课题研究工作的落实,我们制定了研究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实施计划,做到人员、时间、效果三落实,并把课题计划分解纳入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之中。每次活动后都让教师及时反思、不断总结、提高。每次听课、看录像后,都要求教师认真填写课例分析。每学期,都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撰写一篇作文教学方面的论文。

九、取得的成效。

通过近一年的研究,我们在实施”作文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个性化作文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规范了训练过程,使每次的作文写有目标,评有依据,改有方向。实施全方位把关,面向全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文,改作文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由害怕写作文到乐于写作文;由“空洞无物”到“灵性四射”;作文题材俯首可拾,佳作妙语信手拈来。

(二)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在这一学年中,学生通过阅读,记笔记,写日记,办手抄报,作文园地等,写作能力日渐提高,并养成了随手记笔记,随时写日记的好习惯,为更好地进行个性化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仅在本年级中脱颖而出,在校内的各项比赛中纷纷获奖。

(三)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科研能力

课题组通过富有个性的教学实践活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果,得到校内同行的公认。

思考与启发

我们的“作文个性化”课题旨在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张扬学生的个性,这与新课程标准是相吻合的。

(一)培养兴趣为先导

培养学生个性化的作文能力,应当从低年级抓起。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办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教师对写得好的夸一夸,对不敢写的拉一拉,对写不好的帮一帮,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从而期待下一次的成功,渐渐形成写话的兴趣。

(二)重视个性化作文的引领

个性化作文,提起的时间不长,教师在指导上办法也不多,当前应予以更多的关注。低年级是最爱想象,最富于幻想的年龄段。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写想象中的事物,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的能力是无穷的,一旦让它释放出来,会给我们一次次惊喜!因此教师应取得家长的配合,使作文个性化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显示个性应和时代紧密结合,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但是教师必须在班集体中做出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真善美”的讴歌和对“假恶丑”的批判必须旗帜鲜明,避免学生走极端。

2、显示个性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它是一种有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才能得以更好的发挥,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拨云见日,其乐无穷。

3、教师的观念要从根本上转变,否则影响课题研究的成效。

十、下一步设想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作文教学的关键还是应该上好作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要重视作文评讲。今后,我们的研究工作将进一步侧重于作文课堂教学,向作文课堂教学要效益。我们还要让作文向其他学科更好地延伸,让作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与艺术学科相融合,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我们将不断建立完善的作文多元化评价体系,真正让学生爱写、乐写、会写,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下一步的具体做法:

1、学校每学期组织课题研究的教师开展一次专题教学观摩活动,具体展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风格。

2、学校每学期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开展一次专题演讲、现场作文竞赛等活动,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推进实验进程,展示学生个性化发展风采。

3、成立“个性化作文文学社”,每两个月由文学社负责出版一期专刊,刊登实验班学生的优秀作品及教师的点评,为师生提供发挥个性特长的舞台,以点带面,激励全体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

4、条件成熟时,举办对外的教学公开观摩、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推广实验的成功经验,提升实验的实际价值。

责任编辑:姚尚元

第四篇:小学生写字教学研究课题总结

小学生写字教学研究课题总结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语文课程课标》中也对不同的学段写字教学提出了不同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的目标即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的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本课题组成员在平日的教学中,抓住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正确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写字兴趣。与此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首先,课题组教师明确肩负的责任,即强化学生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一年级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属于刚起步阶段,每位课题组教师都从各方面不断强化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传授正确书写方法、用自己良好的书写习惯影响学生、同学间的榜样互相带动、评选书写“小明星”以及家长的配合,这样老师、家长、齐抓共管,同学间互帮互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二、培养兴趣,学会写字 1、在观察中识字、写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识字、写字过程中,除了运用故事、儿歌以外,比喻也是个好方法:“撇”像小扫帚,“捺”像桨,“点”像水滴„„在教学“人”字时,引导学生了解“人”字笔画很简单,一撇一捺,写起来却十分不易。我引导学生观察电脑画面上的笔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就好象自己和同桌互相支撑。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这个字就印在学生心里,变得生动可爱,激起了学生写字的热情。

2、在互帮、互比中写字

在学生中适时开展“一帮一”的写字活动,同学间互相提优点及缺点,落实到生字的笔顺、笔画及各部分的大小。使每个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及时开展写字竞赛活动。班级开展作业评优活动,“优+++”加五分,“优++”加四分,依次类推,学生写字积极性很高。本学期班级安排了三次写字竞赛活动,年级安排了二次写字竞赛活动,学生参与面广,获奖人数多,评选出班级、年级的“写字大王”。并选送学生优秀作品参加学校的六、一书法比赛、书法展示,让学生有成就感。

3、在自由选择中爱上写字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一年级小学生的手指还不够灵活,过多的书写会使学生的写字兴趣降低,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也有害。因此我们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严格坚持一个“少”字,保证一个“好”字。课堂练习,仅是练习当堂学习的四、五个生字,控制作业量,不求多,只求好。只要自己觉得写得好,可以少写几遍,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或同桌提出异议的,就可以多写几个。第三、让学生在评价中写字 1、老师的评价要及时,要有激励性 对于一年级初学写字的学生,我们课题组教师经常采用及时的、富有激励性的口头评价,以及发奖票的方式,使他们对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感到骄傲,使他们的写字兴趣也会更大。每位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小到一个字、一个笔画,或笔画的起笔、顿笔,给予学生到位的评价。“你的字写的像你一样漂亮。”“‘撇’画写的真舒展。”教师的鼓励使学生写字越来越专心、越来越有兴趣。2.学生也是小评委

写字教学中不但老师的评价会激发学生写字欲望,同样,同学间的评价也很重要。作为被评价者的学生若总是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课题组在对学生写字情况进行评价时采用了先学生自评,再同桌互评,最后教师评的评价方式。学生学着用自己喜欢的个性化方式鼓励自己的同桌,自己的同学,或一句赞美的话,一个大拇指,奖一个笑脸,贴一个小卡通图片等。一年级的小学生为了得到同学的鼓励,每次写作业,大多数学生都会非常认真地对待,认真读帖,看好生字的间架结构,一笔一画的书写。这样,充分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使学生重视学生自己、生生之间、生师之间的评价。3、让学生成为小老师

三尺讲台并非教师的“专利”,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更主动、高效的学习。小学生的表现欲较强,渴望自己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赏。同时,他们也掌握了一定的写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参与“教”,让他们介绍自己写字的心得,充分表现自我,当好“小老师”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养成认真、规范地书写习惯,我还设法与家长取得一致,让家长也参与到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中来。孩子在家与家长进行写字方面的练习、比赛,评价的角色大多由孩子来担当。孩子认真负责,效果好。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养成较好的写字习惯,主动的识字,认真的写字,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教师热情洋溢,使大家沉浸在“人人来参与,个个是主角”的氛围中。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写字习惯不太好,写字求快,笔画不扎实;有的容易写错字,写字过程中喜欢用橡皮去擦拭,卷面不整洁。接下来的一个学期,课题组教师将针对实际问题寻找解决的最好办法。1、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完成练习任务的情况有差异的情况,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将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书写习惯好的,完成质量高的学生,将有意让他们进行文章段落的硬笔书法练习。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学会动脑筋思考字形结构,布局疏密,静下心来写字。从而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对于速度较慢,接受知识困难的学生,要让他们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作业,保证质量,力求书写到位,扎扎实实写好每一个字。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眼到、手到、心到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这样的字要求做到左右基本等高,然后再看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上下结构的字各部分也要均匀,左中右结构的字每个部分要写得扁而且宽„„在写字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在这方面,课题组教师应花一定的时间指导,反复地训练,根据字形的难点,坚持训练下去,使学生慢慢地把握好字形,安排好字的结构。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就可以让让学生一笔一划写,尽量减少擦拭的次数。要写得规范,准确,与范字进行比较。眼到,手到的同时,都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专心致志。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静气和,这样才能把字写好。

古人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知之者不如乐知者”。我们认为写字教学使得学生达到乐于练字的状态,我们的写字教学才算真正的成功。在写字教学中,努力激活情感因素,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写字,认真写字,以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让良好的写字习惯陪伴自己一生。

第五篇:小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课题总结

小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课题总结

兴趣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想使学生爱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呢?

一、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有些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原因

1、教学形式:以往我们的体育课是以完成教学大纲为目标,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多以简单的讲解、示范、练习为主,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2、身体素质原因:体育练习是由速度、力量、耐力、灵活性等方面要求构成。由于有些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难以完成规定动作,长此以往,产生畏惧情绪,从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3、教师标准过高,对学生要求太严,教学方法、手段简单,不灵活,对学生训斥过多,造成学生心理障碍,不愿和教师配合。

4、评价方法单一:所有学生一个标准,造成先天素质好的学生永远好,那些先天素质差的学生无论怎样锻炼,也追不上他们,分数总是低,长此以往,就挫伤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1、体育教学是一种生动活泼,愉快身心的教育活动。新课标要求我们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遵循这一理念,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即为每一课都创设一个情境,使每位学生都融入到情境中去,使他们感觉到是在游戏而不是在上课。

2、优美语言艺术的应用

体育课的学习,虽然是以身体活动为主,但教师的教,还是以语言为主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语言精练、简明扼要,清晰准确,同时富有艺术性,有感染力和鼓动性,使学生在语言的刺激下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和情感变化,力争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始终兴致勃勃地处于觅求知识、锻炼身体的积极状态。如“请你出列为同学们做一下示范”等礼貌用语;又如上前滚翻课时,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动作,教师要用“别紧张,想想动作要领,你一定能行”等鼓励性语言,并亲自给予保护帮助,以减轻其紧张程度。整体教学以表扬、鼓励为主,尤其对技术水平,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更要鼓励、诱导,不能使用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哪怕只有一个动作细节做的好,也应给予赞扬。要让学生感到教师谦虚可敬,平等待人,进而乐于接受教师的谆谆教诲,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对学生责骂、训斥、讽刺挖苦,学生会处于一种被动,抑郁不快的状态,既影响学生学习,又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3、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为了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学习时心态好,积极性高,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课时应考虑教材的难易程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化难为易。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尽可能做到学习游戏相结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对难度大的技术动作尽量做到分解。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降低难度要求。让学生尽快掌握,然后逐步提高。学生对所学技术掌握越快、越好,心理状态越好,能够使学生经常在良好的心境下体验体育,学生就能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4、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制度

评价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制度才能起到激励学生的目的,所以在新课标指引下,我认为对学生成绩评定既要看最终测试成绩又要看平时进步幅度,进行综合性评价,这种评价制度的建立有效克服了旧评价制度只看最终结果的弊端,有效提高了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有的学生先天素质较差,经过一学期的体育课锻炼进步很大,但他的成绩离优秀学生的成绩还有距离,用新的评价制度来评价这类学生,他们的成绩就会很高,这样就会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综合上述,要想提高学身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必须找出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原因,并想办法去解决。经过实践证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良好语言艺术的应用,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建立完善、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是提高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有效方法。

下载关于《小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研究》的课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小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研究》的课题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课外歇后语大全(汇编)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

    小学生课外游戏

    小学生课外游戏 我准备了很多互动节目,有:击鼓传花,抢板凳,猜字谜,绕口令,心有灵犀。这些大概都符合你的要求吧,那么下面我就详细介绍一下吧! 击鼓传花不用说了吧。 猜字谜也还行,把......

    小学生课外读什么

    小学生课外读什么?朱永新推荐“新阅读书目”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王迪)昨天上午,由成都市教育局举办的今年首场“文翁大讲堂”讲座在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举行,特邀主讲嘉宾全国人......

    小学生课外知识

    1、称号“丹青高手”、“梨园子弟”、“园丁世家”所指的职业分别是画家、戏曲演员和教师。 2、古诗文中常提到的“岁寒三友”,它们是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

    小学生课外知识集锦

    小学常用词语分类 一、 描写人的品质:平易近人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废寝忘食 死而后已 大义凛然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 二、 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谋......

    小学生课外书目

    “暑假读一本好书”图书推荐目录: 1、中国力量——全国道德模范纪实(潘小平黄新) 2、我的第一套经典名著书•中国成语故事(彭凡 袁佩) 3、我的第一套经典名著书•爱的教育(亚米契......

    关于《小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研究》的课题总结(本站推荐)

    关于《小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研究》的课题总结(精选多篇) 在学校多元智能理论课题的指导下,我个人确定了语文学科的课题研究,我研究的课题题目是《小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研......

    研究课题总结

    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 关于《中学生早餐问题的透视》 我们小组的研究性课题题目是关于中学生早餐问题的调查,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组员都队早餐问题有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