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简写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
一、PICC适应证与禁忌证。
㈡PICC适应证
1、缺乏外周静脉通道或条件不好。
2、需要中心静脉穿刺(CVC)置管输液者。
3、需要中、长期保持静脉通道者。
4、颈、胸部手术的病人。
5、需要经常测量中心静脉压力的病人。
㈢PICC禁忌证
1、严重出血性疾病。
2、有静脉血栓形成史。
3、有血管外科史或外伤。
4、外周静脉不能确认。
5、己知或怀疑与插管相关的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迹象。
6、已知或怀疑病人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者。
7、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
㈣PICC导管特点
1、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
2、是一条放射显影的导管。使用时,可通过放射影像学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
3、导管总长度通常为65cm,可根据个体及治疗需要预先进行裁减。
4、导管上以厘米做的刻度标记使得修剪导管时既准确又容易。
㈤PICC应用的要求
1、肘部血管良好。
2、穿刺部位无损伤或感染。
3、健侧手臂。
4、配合的病人。
5、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
二、PICC穿刺点选择
成人:PICC导管通常插入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儿童:PICC导管通常插入贵要静脉、头静脉、头皮静脉或隐静脉。要根据小儿的体型和发育程度选择最合适的静脉。
㈠静脉选择
1、首选右侧。
2、首选贵要静脉:管径粗,解剖结构直,位置深。
3、次选静脉:肘正中静脉
4、末选静脉:表浅、暴露良好,有分支,静脉瓣相对较多
㈡各静脉优缺点
1、Basilic(贵要)静脉:
优点:上臂最粗最直的通路;上臂与身体成90度角时,更容易穿刺。
缺点:位置远离中线,使插入和护理困难;只有很短的一段血管能够触摸到。
2、Median cubital(前臂正中)静脉:
优点:易于穿刺和护理;是肘窝部最突出的血管。
缺点:不同病人之间解剖差异较大;由于静脉瓣的存在,放置导管有一定难度。
3、Cephalic(头)静脉:
优点:易于穿刺放置和护理;容易触摸和定位。
缺点:血管较细且扭曲;汇入头静脉时呈一定的角度,可能导致导管推进困难;在前臂以下血管腔比较狭窄。
4、Brachial(肱)静脉:
优点:血管腔大;保持最完好,即使在多次静脉穿刺的病人。
缺点:位置较深,限制了使用。
㈢穿刺点位置选择
预穿刺点选择在肘下两横指处。如果进针位置偏下,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果进针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此外上臂静脉瓣较多,不宜做穿刺点。
三、PICC的穿刺
㈠导管的选择
在输液流速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最细型号腔最小的PICC导管穿刺为佳。因为较粗的导管其使周围血液动力学变化而引起的并发症,增加静脉炎或血管阻塞的可能。
在任何时候穿刺部位下方出现水肿,但不是由于绷带或衣物过紧所致则应考虑是导管相对静脉较粗,导致静脉回流受影响所致,应是拔除导管的指征。㈡置管前准备
1、遵照医嘱,穿刺前进行病人教育:解释操作过程及合作期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其他相应穿刺工具的选择可能性、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
2、病人或家属(委托人)签署置管同意书。
3、穿刺用品(参阅锁骨下静脉穿刺),一次性PICC穿刺包。
4、导管尖端位置确定:遵医嘱和考虑以下几种情况,如液体和药物的类型、输液疗程、药物的PH和渗透压、液体流速和体积。建议有两个可供选择导管尖端的位置: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
㈢PICC导管留置长度的测量:
测量病人插管部位到上腔静脉的长度,以确保导管放置后尖端在上腔静脉内。
1、成人:将上肢从躯干部向外展大约45°~90°角。从穿刺部位开始,沿着准备通过导管的静脉测量距离。导管尖端最终应位于上腔静脉远离右心房的外1/3处,并与上腔静脉壁平行。如果要使用StatLockâ胶贴,应在测量的基础上
加2.5至3.8cm,作为导管的长度。
2、儿童:从穿刺部位开始,沿着准备通过导管的静脉测量距离。导管尖端最终应位于上腔静脉远离右心房的外1/3处,并与上腔静脉壁平行。当通过大隐静脉穿刺时,导管尖端最终应位于下腔静脉远离右心房的外1/3处,并与下腔静脉壁平行。如果要使用StatLockâ胶贴,应在测量的基础上加2.5至3.8cm,作为导管的长度。
3、上臂与身体成90度角,使病人处于最佳穿刺体位。注意体外测量永远不可能与体内静脉解部完全一致。
㈣PICC的穿刺方法:
1、直接穿刺:
⑴使用带有可撕裂鞘的穿刺针进行静脉穿刺,回血后放松止血带。
⑵保持可撕裂鞘不动,拔出穿刺针。注意:穿刺针拔出后不能再次插入鞘内,以减少鞘内血栓栓塞的机会。
⑶检查是否出现搏动的血液流出,验证没有穿入动脉。注意:流出的血液颜色并不是穿刺进入静脉的最可靠依据。
2、使用Seldinger穿刺方法:
⑴确定静脉的位置。
⑵将穿刺针插入静脉并回抽。
⑶卸下注射器并检查有无搏动性血流,出现搏动性血流提示误穿刺入动脉。⑷将导丝通过穿刺针插入静脉。
⑸推进导丝直到需要的深度。注意:导丝穿过针尖斜面后不能后退,以减少针尖割断或损伤导丝的危险。
⑹固定导丝,退出穿刺针。注意:在退出穿刺针时,防止导丝脱出。
⑺将导丝尾部穿过扩张器和可撕裂鞘组合尖端。固定附近的皮肤,轻轻旋转并推动扩张器和可撕裂鞘进入血管直到足够的深度。扩张器可抽出一部分,以方便推动可撕裂鞘通过弯曲的血管。注意:直到可撕裂鞘被很好的放置在血管中,才可以完全的抽出扩张器,以防止损伤鞘的尖端。
⑻固定附近皮肤,轻轻旋转,推动扩张器外的可撕裂鞘进入血管。
⑼固定导管鞘,将导丝和扩张器一同退出。注意:不能把扩张器作为导管留置,否则有穿破血管壁的危险;不适当的暴力操作可能损坏导丝。
㈤PICC导管的放置
1、握住抗菌保护套的远端,推送PICC导管进入可撕裂鞘。随着推进操作保护套将与导管自动分离。
2、如果在推进过程中遇到阻力,可以后退导管后边冲洗边推进。
3、在到达预定的插管长度之前5厘米处,停止插管。
4、后退可撕裂鞘,直至鞘退出穿刺点。
5、抓住鞘两边的拉片,向两侧拉开,直到可撕裂鞘全部被撕裂离开PICC导管。
6、推进导管到预定的留置位置。注意:当导管尖端大约到达预定部位时,让病人摆正体位,以降低导管尖端误入颈内静脉的可能性;成人:让病人把头转向插管的上肢方向,并将下颚贴在肩部。
7、用足够量的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管腔以保证没有残留血液。
8、检查导管位置:用注射器通过导管抽取,直到可以看见血液。对于双腔导管
而言,打开近端腔的帽并根据导管大小抽取血液。
9、把延长管连接到合适的接头管路上。不使用的管腔用肝素帽封好。
注意:该产品中有水止卡片,有可能被小孩或意识不清醒的成人拿去并误吸入气管。因此,术者在不使用水止卡片时应将其拿走。水止卡片在延长管上,用于更换肝素帽或输液导管时闭塞管腔。注意:为防止过高的压力损害延长管,在通过管腔输液之间应打开水止卡片。
㈥导管的固定:
1、插管完成后,有两种固定方式可以选择。根据导管在体外留置的长度,你可以使用固定在导管尾部的固定翼,也可以使用导管夹及其加固器。这两种固定方式都可以用锁定(StatLock)装置固定,以便将导管固定在病人的臂上。
2、这种背面有粘性的固定装置简化了最后的导管固定和伤口敷裹过程。
3、导管夹及其加固器使你可以在尽可以靠近穿刺点的位置固定导管,使你可以保留兰色柔软尖端及其带来的种种好处。
4、用无菌敷料掩蔽穿刺点,弹力绷带包扎24小时。术后24小时更换敷料一次。
5、建议在连通输液系统之前,在X线下对导管头部的位置进行定位。㈦影响PICC导管流速的因素
1、病人的基本情况。
2、静脉壁的完整性。
3、静脉系统的阻力。
4、液体的渗透压。
5、导管的长度与内径。
6、注射泵的压力。
7、不适当的导管固定可导致导管打折影响流速。
㈧PICC导管的拔除
1、去除敷料。注意:为避免损伤导管,不要使用剪刀去除包扎。
2、将导管从固定胶贴上取下。
3、沿与皮肤平行的方向慢慢拔出导管。注意:为避免导管断裂,在拔管遇到阻力时不要使用暴力。遇到阻力时,可在局部加热20~30分钟,再沿平行皮肤的方向慢慢拔出导管。如果仍有阻力,照X光并通知医生。
4、在丢弃导管前,要测量和观察导管,以确定导管全部都被拔出了。
5、覆盖穿刺点。
四、PICC的护理
㈠操作后记录
1、导管型号。
2、导管长度与内径宽。
3、外露段的长度。
4、注射部位、臂围。
5、选择注射血管。
6、导管放置时间。
7、放置过程。
8、放置时出现的任何情况。
9、导管留置在左侧或右侧。
㈣留置过程中观察
1、穿刺点有无红肿、液体渗出或水肿。
2、穿刺点周围有无疼痛或硬结。
3、体温有无变化(体温是PICC留置过程中监测感染的重要指征)。
4、液体输入状况。
5、导管有无脱出。
6、测量上臂周长:手臂外展90度在臂与肘部位之间进行。如大于2cm或以上,这是发生血栓的早期表现应特别注意。
五、PICC潜在并发症及处理
1、穿破血管
原因:因外周静脉不及中心静脉粗大,即管壁簿,所以在进针时动作勿太快,进皮时力稍大些,进皮后再进血管;未触及血管(穿刺时)。
处理:PICC穿刺针相对普通输液针头较粗,加上在外周穿刺,所以在进针时未碰见血管,可将止血带稍下移(接近穿刺点)以便膨胀血管或位于穿刺点上方,用手造紧或在穿刺点附近轻轻拍打,也可在穿刺前用毛巾热敷所选择的血管使其更充盈。
2、导管堵塞
原因:穿刺时间过长,病人年龄偏大,血粘稠度高。
处理:在穿刺前可将导管注满肝素盐水后再穿刺。
3、穿刺针在血管里但未回血
原因:因病人自身血管条件限制,肿瘤化疗病人血管较硬。
处理:在穿刺前穿刺针接注射器穿刺,避免穿破血管。
4、送管不畅
原因:导管前端触及静脉瓣。
处理:可将导管往外退2cm左右再转一圈避开静脉瓣送管,在腋窝处扎止血带或导管接注射器,边推盐水边送管,但必须确定导管在血管内。
5、液体输入不畅
原因:导管只有一末端孔,如末端孔顶到血管壁,回血抽不出且液体滴入不畅。处理:将导管外抽l~2cm,如再不行将导管外端转几圈,避开静脉壁。
6、误伤动脉
原因:穿刺过深,误入动脉。
处理:退出穿刺针,加压止血。
7、心律失常
原因:导管尖端位置过深所致,进入心房或心室。
处理:应准确测量长度避免置入过长,退出导管少许。
8、机械性静脉炎
原因: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当有关,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处理:湿热敷20min/次,4次/日,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若三天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应拔管。
9、血栓性静脉炎
原因: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有关(导管外周形成血栓)与穿刺时损伤血管内膜有关。处理:热敷、尿激酶溶栓、拔管。
10、感染
原因:与无菌技术及不及时换药有关,免疫力低下病人。
处理:严格无菌技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换药,细菌培养。
11、导管阻塞
原因: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之间不相溶,未经盐水冲管就肝素封管,脂肪乳剂沉淀引起或血管内膜损伤,正压封管不严格引起。
12、前臂水肿
原因:加压时绷带缠绕过紧,体位关系或侧支循环不良引起。
处理:适当调整绷带松紧,防止穿刺侧肢体受压,适当抬高穿刺侧肢体
第二篇:PICC工作计划
PICC工作计划
在护理部的信任和支持之下,我参加了由湖北省卫生厅主办的二级医院PICC专科护士培训班,圆满完成了学习计划并取得了PICC专科护士证书。随着我院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也为了能学以致用,我计划在全院开展PICC工作,现先将PICC介绍如下: 1.什么是PICC?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导管最佳的尖端位置是在上腔静脉下1/3右心房入口处。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5天至一年)。
2.PICC在护理工作中的优势有哪些?
(1)(2)(3)(4)(5)(6)(7)(8)(9)降低颈部和胸部插管的严重并发症,如血胸、气胸。可长期留置,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保留外周静脉,作为远期治疗的血管通路。减少静脉炎,保护外周血管。特别有助于高危和免疫抑制人群。
输注高渗高刺激药液,减少药物外渗的风险。感染发生率<3%。可由护士操作。
适合医院、社区医疗、家庭病床慢性病需长期输液者。
3.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的优势?
PICC即减轻了肿瘤患者长期治疗需要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又避免了化疗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损伤所致的静脉炎。4.PICC的优点?
(1)(2)(3)响。(4)价格适中。易于操作,不需要缝针,不需要局部麻药,止血容易,床边完成。低感染,并发症少。
留置时间长,最少留置时间可达1年,并且对患者生活基本无影
5.PICC的适应症有哪些、(1)(2)(3)(4)(5)(6)(7)有缺乏外周静脉通道的倾向。
需输注PH>9或PH<5,渗透压>600mmol/L的药物。全胃肠外营养。
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或反复采血。需要使用微量泵。
需要长期静脉治疗,如补液治疗或疼痛治疗。同样适用于儿童及家庭病床的患者。
6.PICC的禁忌症有哪些?
(1)(2)确诊或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菌血症、败血症。
预插管途径有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放射治疗史,静脉血栓
形成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动静脉造瘘、肢体肿胀者。(3)(4)(5)(6)(7)(8)预插管部位不能完成穿刺或固定。有严重的出血性疾病、严重凝血障碍者。穿刺侧有其他导管者。、患者顺应性差。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确诊患者或疑似对器材的材质过敏者。
PICC穿刺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首先开始应用,我国自90年代末引入该项技术,逐步推广于各大医院。PICC置管术由于其操作方便、患者易耐受、并发症低以及维护便捷、可带管出院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1)恶性肿瘤病人的化疗;(2)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差但需短时间静脉治疗的;(3)需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4)危重患者的抢救。
我院到目前为止仍未开展该项技术,同时全院医护人员对该技术开展仍有疑虑,为此,为了开展PICC,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建立PICC工作小组,在护理部直接领导下,负责全院PICC导管置入病人的护理指导、技术操作、定期维护及健康教育;PICC导管置入病人会诊、业务查房;质量控制及评价。
2.制定全院统一的PICC导管置入护理专业组有关文件,包括工作制度、工作
职责、工作计划及工作流程;护理常规、并发症预防及应急预案;质量考核标准、跟踪督导及持续改进。
3.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院医护人员专题讲座,例如:导管置入(PICC)理论知识、导管置入(PICC)穿刺术等的培训。
4.根据护理组报告,专业组长或成员深入科室调研,定期或不定期对病区导管置入(PICC)患者护理进行规范指导和追踪记录。对于置管引起的静脉炎及疑难问题,报告护理部,组织院内护理专家会诊。
5.对置管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全程健康教育,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减少并发症,保证置管安全。
6.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及开展科研项目。
7.每月召开一次专业组质量工作会议,对导管置入(PICC)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指导临床工作,总结经验。
8.与上级医院紧密联系,建立健全荆门市PICC网络体系,不定期到上级医院继续学习,保障PICC技术日趋完善、成熟。
9.加强与医保、新农合的沟通,使PICC纳入报销项目,减轻病人负担,增加PICC覆盖率。
现将PICC的相关制度及门诊要求附下:
PICC门诊管理
一、环境要求
1、诊间设置要求:独立诊间,布局合理,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环境整洁,有一定的候诊区。
2、墙面服务告知:门诊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就诊流程、管理制度、图文并茂的PICC宣教内容。
二、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进入此室必须戴口罩、帽子,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换药前后必须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喷洒,一人一带一巾,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2、室内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和空气消毒设施,空气紫外线消毒2次/日,地面湿式清扫至少2次/日,操作台用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日,空气及物表细菌监测1次/月。
3、有菌与无菌物品、污染与清洁物品必须严格区别,分别放置在固定位置。换药器械和未用完的无菌敷料每天消毒,干放的无菌持物钳及容器每4小时消毒灭菌1次。
三、工作人员上岗资职
PICC专科护士必须具有护师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临床工作7年以上,特定专科领域工作3年以上,经过PICC规范培训并取得PCC操作资格证书者。
四、PICC门诊专科护士工作职责
1、完成所有门诊PICC(包括外院置管的)及PICC-PORT等的日常维护,维护内容记录于维护本及门诊病历上,按门诊号进行门诊日志登记。
2、建立病人电脑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并提供咨询电话号码。
3、做好门诊PICC带管病人的导管维护知识宣教和健康咨询。
4、开展院内外PICC护理会诊,协助解决PICC置管困难及相关并发症,如创口感染、堵管、脱管、意外拔管、断管处理等。
5、负责全院PICC置管和维护的操作示范和培训工作。
6、不断钻研PICC专业技术,总结工作经验,持续改进置管和维护的方法,优化操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促进PICC护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
PICC置管工作流程
一、医生下达PICC置管医嘱。
二、护理人员核对,患者签署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
三、向PICC专科组提交置管会诊申请。
四、PICC专科护士查看病人信息,确定置管时间。
五、责任护士备齐用物,护送患者至PICC置管室。
六、置管后,置管护士做好相关记录及健康教育。
七、患者拍片定位,置管护士查看拍片结果,确认导管位置。
八、门诊患者置管前先付费,置管后建立个人档案,详细宣教并发
放健康教育单,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以便随访。
PICC置管室管理工作制度
一、PICC专科护士须接受规范培训,持PICC置管资格证上岗。
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落实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三、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四、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整齐,每日行空气消毒,每周彻底扫除一次,每月生物学监测一次。除工作人员及置管患者外,其他人员一律
不得在室内逗留。
五、置管时,操作人员须穿戴手术衣帽及换拖鞋入内。患者在接受置
管时,戴口罩帽子。
六、置管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并及时做好记录。
七、置管后清理用物,做好物资登记、补充。专人保管,每周清查。
八、填写PICC相关表格,认真做好各种记录和交接工作。
PICC维护室管理工作制度
一、PICC维护护士须接受规范培训,持PICC操作合格证上岗。
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落实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三、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前后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四、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整齐,每日行空气消毒。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
品分开放置,每周清查物品有效期。
五、患者维护前先付费,首次维护者建立个人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
情况以便随访。
六、填写维护登记表。发生静脉炎的患者要妥善处理,认真宣教并且
登记,做好交接工作,动态记录处理方法和评估治疗效果。
七、做好物资登记、补充。专人保管,每周清查。
PICC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
二、未经医院同意不可将仪器带到外院使用。
三、未经培训人员不可随意打开仪器使用。
四、严格登记开机时间和关机时间,用完及时关闭电源。污染及时进
行清洁,每周进行保养维护。每月进行一次检修。
五、如使用中出现故障,由当事人及时通知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维修,保证仪器处于完备状态。
六、值班人员下班时应及时锁好门窗,以防被盗。
PICC疑难护理会诊制度
一、科室发生PICC相关并发症时,应及时以申请会诊形式汇报院内
PICC专科小组。
二、PICC专科小组通知值周专科护士及时查看,会诊后提出相应处
理方法,并填写在会诊单上。特殊情况由专科护士报告组长处理。
三、科内组织学习PICC护理相关注意事项。
四、每班护理人员严密观察,记录导管或相关症状的愈合情况。如发
生意外情况及时通知专科护士处理。
五、评估症状消失后,汇报到PICC专科小组,由专科护士会诊后进
行反馈记录。
六、如出现PICC 严重不良事件应同时立即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进
行协助处理和监控。
PICC专科护士职责
一、负责全院PICC置管操作及协调工作。
二、做好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
三、在PICC组长领导下完成院内、院外PICC置管疑难问题 的会诊。
四、配合PICC培训小组完成教学和培训任务。
五、收集整理与静脉输液、PICC置管相关的临床资料和数据。
六、负责置管室清洁消毒、记录归档、设备保养和物资管理工作。
七、参与医院PICC网站的建设与维护,收集网络新资讯,建立PICC 网络。
八、每月初汇总上月置管患者信息并上报护理部。
九、定期对置管室进行生物学监测。
PICC专职护士职责
一、由工作2年以上的PICC专科护士担任PICC置管室专职工作。
二、具有静脉治疗相关理论临床实践经验,能单独完成各项专科操作和并发症的处理。
三、严格核对患者的各项指标,降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四、对患者要热情周到、细心、认真,详细讲解各项注意事项。
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六、认真做好登记,收集病人信息,做好统计工作。按时完成术后回访工作并记录。
PICC专科护士管理制度
一、承担本科室人员的专科知识和专科操作培训。
二、在科内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专门的专科质量督查工作,提高专科质量,充分体现专科护理优势。
三、积极组织学习、查房,讨论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
四、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带领科内护理人员向专业化,专科化护理发展。
五、收集各种文字资料,积极撰写文章。
六、工作态度严谨,在专科领域中不断求上进,求精湛。
第三篇:PICC注意事项
携带PICC导管的注意事项
一、携带PICC导管是可以从事一般性的日常工作、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如吃饭、洗漱、如厕、上网等,但要避免使用这一侧手臂提过重的物体(建议负重不超过2kg,一般相当于一个热水瓶的重量),不用这一侧手臂作引体向上、举高及手臂大幅度运动的锻炼,以防导管移位。
二、注意保持导管周围的清洁干燥:当发现贴膜有卷曲、松脱、贴膜下有汗液时,不要擅自撕下贴膜,应及时请护士遵照标准程序进行更换。淋浴前用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两三圈,上下缘用胶布贴紧,淋浴后检查贴膜下有无进水,有潮湿需及时到附近医院更换敷料。
三、在家期间,要注意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红、肿、热、痛及渗液;该侧手臂有无肿胀(臂围增粗2cm以上)、导管有无出现回血、渗液、接头脱落等特殊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联络导管护士,以便及时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四、平时不要穿着衣袖过紧的衣服,睡眠时可将留置的手臂适当抬高,避免长时间压迫置侧肢体;输液期间可做握拳运动,以增加静脉回流速度;穿脱衣服动作要轻巧,先穿带管侧、脱衣则相反。可用丝袜或网套剪成20cm长的一段做成袖套套住导管。
五、目前使用的导管一般都是非耐高压的PICC,所以在进行CT检查时,不能经导管注射显影剂,否则导管会因不能耐受高压而导致导管的损伤或破裂。六、一旦发生断管或导管长距离滑脱的危急情况,应保持冷静,立即停止手臂活动,在体外将导管的残留反折端按压住,让家属陪同迅速前往医院处理.七、治疗间歇期至少每7天对导管进行维护一次,包括冲管、换贴膜、换肝素帽。天气炎热可3~5天。
我院每周一、三、五下午在门诊五楼第六诊室(PICC)。
(请自带护理包)
第四篇:PICC护理
4PICC护士维护注意事项
⑴输液前先注入10mlNS确认导管通畅,禁止抽回血,以免发生导管堵塞。⑵每次输液后用NS20ml脉冲式冲管,并正压封管。
⑶输血、抽血、输脂肪乳等高粘性药物后立即用NS20ml脉冲式冲管后再接其他输液。⑷冲管必须使用脉冲方式,并做到正压封管。⑸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冲管。⑹勿使用暴力冲管。
⑺换药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观察并记录导管刻度。⑻禁止导管体外部分移入体内。
⑼观察用PICC的输液的流速,若发现流速明显降低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⑽PICC为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PICC潜在并发症及处理
1、穿破血管
原因:因外周静脉不及中心静脉粗大,即管壁簿,所以在进针时动作勿太快,进皮时力稍大些,进皮后再进血管;未触及血管(穿刺时)。
处理:PICC穿刺针相对普通输液针头较粗,加上在外周穿刺,所以在进针时未碰见血管,可将止血带稍下移(接近穿刺点)以便膨胀血管或位于穿刺点上方,用手造紧或在穿刺点附近轻轻拍打,也可在穿刺前用毛巾热敷所选择的血管使其更充盈。
2、导管堵塞
原因:穿刺时间过长,病人年龄偏大,血粘稠度高。处理:在穿刺前可将导管注满肝素盐水后再穿刺。
3、穿刺针在血管里但未回血
原因:因病人自身血管条件限制,肿瘤化疗病人血管较硬。处理:在穿刺前穿刺针接注射器穿刺,避免穿破血管。
4、送管不畅
原·因:导管前端触及静脉瓣。
处理:可将导管往外退2cm左右再转一圈避开静脉瓣送管,在腋窝处扎止血带或导管接注射器,边推盐水边送管,但必须确定导管在血管内。
5、液体输入不畅
原因:导管只有一末端孔,如末端孔顶到血管壁,回血抽不出且液体滴入不畅。处理:将导管外抽l~2cm,如再不行将导管外端转几圈,避开静脉壁。
6、误伤动脉
原因:穿刺过深,误入动脉。处理:退出穿刺针,加压止血。
7、心律失常
原因:导管尖端位置过深所致,进入心房或心室。
处理:应准确测量长度避免置入过长,退出导管少许。
8、机械性静脉炎
原因: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当有关,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
处理:湿热敷20min/次,4次/日,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若三天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应拔管。
9、血栓性静脉炎
原因: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有关(导管外周形成血栓)与穿刺时损伤血管内膜有关。
处理:热敷、尿激酶溶栓、拔管。
10、感染
原因:与无菌技术及不及时换药有关,免疫力低下病人。
处理:严格无菌技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换药,细菌培养。
11、导管阻塞
原因: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之间不相溶,未经盐水冲管就肝素封管,脂肪乳剂沉淀引起或血管内膜损伤,正压封管不严格引起。
12、前臂水肿
原因:加压时绷带缠绕过紧,体位关系或侧支循环不良引起。
处理:适当调整绷带松紧,防止穿刺侧肢体受压,适当抬高穿刺侧肢体。
第五篇:PICC论文
PICC和CVC置管对ICU患者的影响
[摘要] 目的:比较PICC与CVC两种置管方法对ICU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测量法与档案记录法收集在我科接受治疗的47例PICC患者和68例CVC患者的置管情况,比较两组的置管成功率、术后导管口细菌培养阳性率等情况,了解两种置管方法对ICU患者的影响。结果 两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PICC组95.16%、CVC89.65%;术后第7天导管口细菌阳性率分别为:PICC组12.9%、CVC组10.34%;导管阻塞率分别为PICC组10.24%、CVC组14.64%,以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VC组导管脱落发生率为4.7%,气胸发生率为8.75%,误入动脉发生率为4.12%,明显高于PICC组(P<0.05)。结论 两种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因此,PICC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易操作,减少并发症,满足ICU患者长期治疗的需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ICU患者 PICC CVC 影响
一些慢性病患者在疾病后期会进入ICU治疗,这些患者在治疗中,长期大量高浓度及刺激性药物(如:静脉营养药物、高浓度电解质、抗肿瘤药物等)需经过静脉途径给药,而且需要多次静脉给药,使患者难于承受,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而经锁骨上或锁骨下静脉导入中心静脉(CVC)的应用,无疑为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近年来,临床上又推出了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1】,以留置时间长、经济、可靠,受到患者及医护人员的青睐。为准确把握两者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本研究结合ICU患者实际,对PICC置管与CVC置管进行了临床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3年7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并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者115例,其中行PICC置管47例和行CVC置管68例。PICC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29~76岁,CVC组男38例,女30例,年龄31~74岁。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用药情况统计学处理无差异。1.2 置管方法 1.2.1 PICC置管法
物品准备: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1根,管径为16G,导管总长为60 cm,管腔总量为0.5 ml,治疗巾两块,止血带皮尺,皮肤消毒剂,无菌手套,10ml注射器,生理盐水1瓶,肝素帽,无菌持物钳,无菌敷料,透明敷贴。操作步骤:选择好肘部静脉,用皮尺测量穿刺至第三肋间的距离(穿刺点—腋下—右锁骨头—向下第三肋间约45-60cm),病人取仰卧位【2】,穿刺侧手臂外展与躯干垂直,头偏向一侧,尽量靠近肩部.穿刺者戴无菌手套,然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铺无菌治疗巾,带无菌手套,打开包装,取出穿刺套管针,并轻微旋转取下黄色防护套,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在肘窝下2cm处用插管鞘穿刺,穿刺时选择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再进1cm,在穿刺针进入静脉后即缓慢地送入塑料套管,撤出穿刺针,取出导管,除去黄色连接器上的防护套,连接到塑料套管上,借助于塑料防护套将导管缓慢地送入,并随时拉直塑料套管防止导管的交迭在将导管送入达到要求的长度时,从黄色连接器上取下红色连接器,将整个防套从导管中端的接头上抽出,拿住黄色连接器的两个侧翼,按两翼使它分开(一侧向上,一侧向下),适当退出导管,直到塑料导管从裂纹处撕开。旋转导管末端螺旋帽,抽出导管内导丝,连接注射器并抽动有无回血,注射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然后接上肝素帽;消毒穿刺点,覆以2cm×2cm大小敷料,贴上透明敷贴,将肝素帽固定在透明固定板上【3】。1.2.2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法
物品准备:选用美国ARROW公司中心静脉导管1根,中心静脉穿刺包1个,无菌巾包1个,手套2副,1%利多卡因,5ml注射器,肝素稀释液,皮肤消毒液,,透明贴膜,肝素帽1个。病人头侧向穿刺对侧,穿刺点选择锁骨外2/3下2cm处左右,消毒穿刺部位,铺无菌治疗巾,戴手套,用5ml注射器抽取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并试穿血管方位,确定后撤针,压迫片刻,再用中心静脉穿刺包内的穿刺针进行穿刺,见其回血通畅后,置入导丝,撤针,插入扩张器及导管,撤导丝,接肝素帽,缝针固定,穿刺处用无菌贴膜固定1.3 细菌阳性率监测法
在置管后第7天,用无菌棉拭子沾取导管口分泌物,将分泌物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将已接种过的培养基置于37℃的培养箱内18—24小时后观察培养结果。1.4 并发症的观察
我科医护人员对每一位接受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和置管后的【4】
。并发症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可能出现在置管过程中的并发症有穿刺血肿、误入动脉等;而在置管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静脉炎、导管阻塞、导管脱落等。1.5 统计学方法
两组的置管成功率,细菌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详见表1、2、3。
表1 两组置管成功率(n)
一次置管成功率
二次置管成功率
三次置管成功率 组别
n
n
成功率
n
成功率
n
成功率 PICC组
95.74% 2 4.25% 0
CVC组
89.7% 5 7.35% 2 2.94%
注: χ2=5.98 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n)
组别 n
静脉炎
穿刺血肿
误入动脉
导管阻塞
导管脱落
气胸
无并发症
PICC组
0
0
CVC组
注:χ2=26.7 P<0.05
表3 两组导管保留时间比较(n)
组别 n
一个月以内
一个月~三个月
三个月以上
PICC组
CVC组
0 注:χ2=19.7 P<0.05 2 结果
2.1 置管成功率
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5.74%,二次置管成功率为4.25%;CVC组一次置管为89.7%,二次置管成功率为7.35%,三次置管成功率为2.9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CV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2.2导管口细菌阳性率
本研究通过对置管后第7天两组导管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得出结果为:PICC组导管口细菌培养阳性率12.77%(6/47例),CVC组10.29%(7/68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3 导管阻塞率
本研究将115例接受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追踪记录,得出两组导管阻塞率:PICC组10.24%,CVC组14.6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4 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
本研究对该115例患者经行了为期五个月的观察记录,得出结果:CVC组发生导管脱落有10例(14.7%),误入动脉或发生气胸分别有2例(2.94%)与3例(4.42%),而PICC组发生导管脱落的仅为3例(6.38%),误入动脉和造成气胸的没有发生,明显低于CVC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5 两组导管保留时间比较
本研究对该115例患者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观察与记录,并查阅其他文献得出两组导管保留情况为: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30~289天,平均为104天,CVC组为7—56天,平均为28天【5】。3 讨论
以上数据显示:PICC组使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时间长,感染机率小,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低。CVC组病人使用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管穿刺,此管阻塞机率小,感染机率小,但穿刺一次成功率低,且并发症相比较PICC组较高,安全性能相对较小。
原因分析:PICC穿刺选择外周静脉直观看得见且能扪及,所选择的贵要静脉、肘静脉、正中静脉较粗,其周围无重要组织结构,操作创伤小【6】,流程简单,只要掌握静脉穿刺技术的护士便可完成操作,并且安全留置易于护理。国外资料【7】还报道,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可留置近两年,特别适用于长期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患者常常可在门诊进行一些治疗,降低了医疗费用。而且其导管材料质地是医用高级硅胶材料,导管柔软性强,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刺激,不损伤血管内壁,降低了静脉炎及血栓形成的可能,更不会造成血管壁的穿透,导管滑入长度足够,且有刻度,不易脱出,但管腔相对较细,容易阻塞,可采用缩短肝素钠冲管时间,5-7天冲洗管腔1次,如阻塞,即可用肝素或尿激酶通管,经处理后均可再通【8】;如发生局部静脉炎,可用硫酸镁湿热敷,每日3-5次,每次半小时,2-3d后即可缓解;穿刺点出血追查原因,可能为弹性胶布过于拉长,阻碍手部回流,造成出血,经处理后正常,吸取经验后再无出血发生。
CVC穿刺时因置管部位解剖复杂,穿刺盲目性大,操作难度大,并且周围重要脏器、组织多,且CVC导管较为粗硬,易导致气胸或血气胸,误入动脉造成皮下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其操作仅限于资深医护人员操作,不宜广泛推广。因锁骨下静脉因人而异,深度不一,一般置管长度约为18cm,包括游离于肌肉组织内及放置于血管内长度,导管进入血管内具体长度难以准确把握,放置深度易发生过短及过深,过短容易发生滑出血管外,游离于肌肉组织内,造成药液渗于颈部锁骨下肌肉组织,过深容易刺激心房,发生心律失常【9】,且动脉伴随静脉,穿刺中易误扎入深动脉,发生皮下血肿,且导管虽经缝线固定,但时间长后缝线易自行断裂,病人常因睡眠中不断翻身,局部瘙痒等多种因素不难将其从管腔拉出,造成管身脱出【10】。4 结论
PICC置管和CVC置管保护了患者的上肢血管网,也减少了反复浅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尤其是肿瘤化疗和一些慢性病的患者。一些特殊药物因其化学性、酸碱度及高浓度等对血管造成损伤破坏及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是再所难免,科室内输注化疗药物或者是高浓度电解质、静脉营养液的患者,局部疼痛及浅静脉发黑变硬的发生率几乎为100%,单纯的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是无法避免因药物渗透造成血管损伤的,PICC和CVC有效地解决了以上问题,但是相比较而言,PICC使用时间长,感染几率小,穿刺成功率大,并发症发生率低,科室部分护士均能自行穿刺,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同时也是护理技术水平的一大飞跃。对患者来说,其操作过程简单,不需要局部麻醉,不需要缝针,首次穿刺疼痛患者也能够耐受,无需体位限制,病人痛苦相对减少并在置管期间治疗用药是无痛性,患者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
[1] 谭海梅,伍美娟,陈秀强,等.肿瘤病人行PICC置管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1):37.
[2] 赵爱玲,深静脉置管的应用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80-381.[3] 崔娟,乔爱珍,锁骨下静脉插管过深致急性心绞痛综合症1例,实用护理杂志,1993,10(3);34.[4] 郭风林,静脉营养导管脱落的原因分析,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4);174.[5] 魏娟,曹亚红,陈秀敏,等.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OO,16(8):40.
[6] 刘晶星,温 娜,王海莲,等.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护理究,2007,21(3):661-662.[7] Kathlenn D,Christine L.Experience with PICC at a university medical[J].J Intraven Nurs,1997,20:141.
[8] 陈 赢,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9):1462-1463.[9] 生 艳,谭士君.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1-3.[10] 张雪华,王秀分.PICC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护理研究,2006 20(6):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