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与农村社区发展研究

时间:2019-05-12 11:4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与农村社区发展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与农村社区发展研究》。

第一篇: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与农村社区发展研究

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与农村社区

发展研究

摘要: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是我国在探索儿童福利社会化道路中的一项重要尝试 ,而在农村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近几年来在多种家庭寄养模式中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模式。本文主要通过考察农村家庭寄养模式,来分析和探讨农村家庭寄养模式对农村社区的影响以及农村家庭寄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望对当前农村家庭寄养工作的开展和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农村家庭寄养;农村社区;社区发展

近几年来,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成为失依儿童福利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各地福利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和形成了多种家庭寄养的模式。从地域角度看,中国的家庭寄养模式主要分为农村模式、城市模式和城乡交界型模式。在不同的家庭寄养模式中,在农村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多种家庭寄养模式中发展较快且成效较大的一种模式。所谓农村家庭寄养是指将原来由福利院照料的孤残儿童送到经济条件比较好、交通便利的农村地区,由经过严格甄选的家庭负责养育的一种模式。

一、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对农村社区的积极影响

虽然在农村开展家庭寄养的最初目的更多考虑的是孤残儿童的身心发展,但是研究发现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模式客观上也对农村社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形成了一种集合的社会效应,促进了农村社区的进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的开展促进了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为了支持农村家庭寄养工作,当地政府或民政部门会对已开展家庭寄养的农村社区提供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帮助他们修建道路、建公共浴室等,政府和民政部门的这些政策支持为农村社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另一方面,为了给寄养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社区本身也会关心本社区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主动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促进本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在外部政策支持和内部动力驱动下,农村寄养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调动了农村社区闲散劳动力资源、增加了农村社区居民收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社区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而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的推行,则大大调动了农村社区的闲散剩余劳动力资源,尤其是女性劳动力资源,既为她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又满足了众多家长奉献社会、参与社会劳动的愿望。同时,这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达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效果。

(三)增加了社区居民的联系,增强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

为了解决各自在家庭寄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寄养家长会主动地向其他寄养家长就寄养儿童的康复和教育等问题进行交流和学习,这就打破了农村居民

“关起自家门,做自家事”的封闭隔绝状态,为了共同的目标---做好家庭寄养工作而凝聚和团结起来。同时,家庭寄养工作指导中心也会对寄养家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教育和培训,这就为平日整天为赚钱而忙碌奔波的村民们提供了见面、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增加了感情的联络,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同时也提高了村民自身的素养。

(二)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区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孤残儿童进入农村寄养家庭不仅使我们中华民族抚慰救助、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得到了彰显,而且还形成了农村社区的新风尚,培养出了良好的农村社区新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家庭寄养文化”,如济南唐王纸坊村的“爱心献给孩子,关心送给家长”的社区寄养文化。此外,为了更好地对寄养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和学习教育,寄养家长们会主动参加有关儿童康复及教育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出现了“寄养儿童要教育,寄养家长要学习”的社区新貌,形成了其乐融融的社区氛围,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农村社区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虽然在农村社区开展孤残家庭寄养不仅具有独特优势,而且也能促进农村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发展,但是与城市家庭寄养相比,农村社区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社区资源相对较少,不利于孤残儿童的康复、教育与成长。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资源相对较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寄养儿童的康复和教育。例如农村教育机构缺乏特殊儿童教育的能力,很难接受孤残儿童上学;很多农村社区没有取暖设施,冬日儿童的取暖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村的医疗设备不完备,医疗条件差,寄养儿童享受不到良好的医疗服务等。但是,由于受到当前中国国情的限制,农村社区资源少的问题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这将无疑对农村家庭寄养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巨大障碍。

(二)农村社区居民整体文化水平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孤残儿童的康复和教育需求。

调查发现,农村寄养家长对寄养儿童受教育的期望值明显低于城市,导致家长对儿童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教育投入不足。此外,农村寄养家长往往知识水平有限,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一些对孤残儿童有利的康复知识和技能。再次,由于农村社区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也不高,因而也就不能为寄养儿童的成长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总之,农村社区居民文化水平不高、对儿童受教育的期望值低、专业知识不足成为目前制约农村家庭寄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三)农村社区收到的社会支持来源少、形式僵化、内容浅显。

目前农村社区收到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寄养指导中心等福利机构,而来源于企事业单位、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的社会支持很少,造成了整体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的困难局面。此外,社会支持的内容浅显、形式僵化,主要是物质支持和经济支持、而情感支持、政策支持等较少。再次社会支持缺乏系统性,主要是针对寄养儿童的支持,而对农村社区、对寄养家长的支持不足,而且

在时间上也不够及时,缺乏实用性。这些情况的存在制约着当前农村家庭寄养工作的发展。

三、一些建议和对策

针对以上农村社区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中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提高农村社区自我增能的能力。

家庭寄养工作不仅仅是寄养家长的事情,而是整个社区的事情,需要全体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居民参与是社区自我增能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家庭寄养工作取得成功的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来增强社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以此提高农村家庭寄养的服务水平。我们可以运用媒体、板报等方式让农村社区居民了解到家庭寄养的基本状况以及开展家庭家养的意义。通过宣传教育来增强居民对家庭寄养的认知和认同,让更多的非寄养家庭参与进来,这既是对家庭寄养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又是对寄养家庭的监督和约束,有利于农村家庭寄养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

(二)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充分挖掘潜在的社会资源。

农村环境相比闭塞,社会支持资源少,为了保证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的开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参与支持,需要建立起系统的社会支持网络。随着家庭寄养专业化的发展,开发整合家庭、社区和社会中的专业资源,为寄养家庭提供各种专业性支持,满足寄养儿童和寄养家庭的各种需要,已成为构建和完善农村家庭寄养社会支持网络的重点。尤其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主要来源于政府、慈善组织、科研机构、各类社会团体和服务组织等方面的社会资源,增加农村家庭寄养的社会支持力度,例如积极宣传家庭寄养的社会意义,挖掘社会工作志愿者,组建一支多学科的专业性的志愿者队伍,让寄养家庭得到全面的、及时的帮助。再比如,取得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持,开展一系列主要针对家养家庭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缓解寄养家长的紧张,减轻他们的压力,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等。

(三)加大对农村寄养家长的培训力度,使农村家庭寄养工作逐步向专业化道路发展。

针对农村寄养家长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少以及寄养儿童受教育程度低的现实情况,儿童福利机构和家庭寄养指导中心除了加强对寄养家庭的筛选和走访巡查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寄养家长的培训力度,建立寄养家长培训制度,定期给他们组织专门的儿童康复和儿童教育的培训。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还可以组织家庭寄养小组的组长或负责人到其他地区或机构参观学习,全面提高家养家长的文化素养和家庭寄养服务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加对他们的工具性支持,以更好地满足寄养家长和寄养儿童的需要。

总之,农村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使家庭寄养与农村社区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取得了孤残儿童、福利机构和农村社区等多方共赢的效果。但是,农村社区在开展家庭寄养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因此还需要我们对农村家庭寄养模式与农村社区发展问题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这无论是对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还是对农村社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鲁平.家庭寄养:动机与绩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吴鲁平.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效果的实证研究[J].青年研究,2005(6).[3]王彦斌.家庭寄养模式研究[J].社会福利,2004(4).[4]王晨光.农村家庭寄养模式探究[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9(11).[5]乔先华等.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研究-以青岛胶州市东张应村养护基地为例[J].中国民政,2003(7).[6]赵锦云.构建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寄养新模式[J].社会福利,2006(5)

[7]陈源茂.我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几种模式[J].社会工作,2005(8)

[8]周焕龙.北京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路径选择[J].社会福利,2003(9).作者简介:张洪霞,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06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第二篇:构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评估体系

构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评估体系

陶隽 蒋技科 陈源茂 江秀娜

2013-1-14 14:54:53来源:《社会福利》(京)2009年11期

【英文标题】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Family Foster Care for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

【作者简介】陶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蒋技科,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陈源茂,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江秀娜,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

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是以收养弃婴为主的综合型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现有孤残儿童371人,从2004年开始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家庭寄养累计总人数165名,现有寄养儿童62名,其中男孩24名,女孩38名,男女比例约为0.63:1,正常儿8名,大部分为不同程度的残疾儿,最大年龄为15岁,最小年龄不到1岁,平均年龄3岁零6个月,共34户寄养家庭,主要分布在观澜牛湖、黄田翠湖、宝安创业二村3个社区,家庭寄养初具规模。

随着寄养工作专业化的发展,寄养工作更多地关注孤残儿童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生理身体发展,还重点关注孤残儿童学校教育、社会性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评估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关系着寄养工作的成败,是检验寄养工作是否有成效的重要工作环节,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儿童发展情况的重要工作。科学、合理、专业、全面的评估,将有助于为孤残儿童尽量寻找到一个有利于健康的发展环境。

寄养前对孤残儿童的综合评估

身体健康评估。身体健康评估包括体格发育评估、健康评估、康复评估等内容。其中,体格发育评估包括体重、身高、头围、胸围、足长、牙齿数等,同普通家庭儿童身体发育的一般性指标进对照,评估出孩子偏离的程度。健康评估包括智力评估、疾病评估、残疾评估等,以便于寄养家长熟悉儿童病史,根据儿童实际情况进行照顾照料。康复评估是指孤残儿童近期有无开展康复治疗以及康复情况如何,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寄养,或者在康复方面需要寄养家长如何协助康复。

心理发展评估。心理发展评估包括学习能力评估、生活能力评估等内容。其中教育评估是指对儿童学习能力、学习情况、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内容进行评估。生活能力的评估主要是指自理能力的评估,此项评估由护理工作员填写,比如是否能独立行走、穿鞋袜、穿衣、上卫生间等,有哪些生活习惯,在其生活中有哪些需特别注意的地方。评估这些情况,一方面主要是为了寄养家长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儿童的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便于日后社工对寄养儿童在家庭中的心理发展情况进行前后对比,以检验寄养工作的成效。

寄养前对寄养家庭的全面评估

寄养家庭的初步筛选。社工询问电话报名申请或者来福利机构申请寄养的家庭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估,初步筛选出可进入家庭调访的家庭。选出的家庭应符合国家民政部出台的《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的条件,如住房面积、收入水平、年龄、户籍等。另外,在询问的过程中,社工听取家长对寄养孤残儿童的看法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对此事的反映,较有爱心、愿意接纳孤残儿童的家庭是一个标准。如果发觉夫妻双方有一方不同意或者勉强接受寄养孤残儿童的,将不会

进入家庭调访环节。

家庭及周边环境的评估。当申请寄养的家庭通过初步筛选后,社工将尽快安排家庭调访,对家庭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对家庭环境的评估主要是核实申请寄养的家庭的住房面积、家庭生活是否有规律等。另外,通过观察家庭环境,对家庭经济条件作一个客观的评定。并且通过与夫妻双方交谈,核对初步筛选时所进的申请寄养的动机。社工还要对其家庭周边环境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社区公共资源情况、社区文化、是否有相应的医疗健康中心、是否有托幼机构等。其中,社区文化主要是指社区居民的互助、包容、友爱等精神。互助、包容、友爱的社区文化更有利于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

对主要照料人的评估。通过与主要照料人的交流,观察其精神面貌,了解其儿童教育的理念,对生活的看法,因为照料人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儿童今后的发展。从交谈中,社工有意识地引入一些问题,以帮助判断家长看待问题的视角是否有利于孤残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询问家长是否有照料孩子的经历,且通过其他一些方法,了解、评估主要照料人照料能力如何;询问其日常的生活安排,了解家庭的生活习惯,如果家庭本身生活安排得有条理、有秩序,也会表现在家庭一些物品的摆放上以及日常作息的安排上。社工通过了解这些详细、具体的信息,评估主要照料人是否符合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

对其家庭成员的评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如何看待寄养孤残儿童,是否对孤残儿童有爱心,是否愿意接纳孤残儿童,是影响孤残儿童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家庭寄养中,虽然照料儿童是主要照料人的义务和责任,但其他的家庭成员在这个过程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且,主要照料人不可能时时刻刻照顾寄养儿童,其他家庭成员也会起着协助的作用。

寄养过程中的各项评估

孤残儿童试寄养评估。试寄养期为三个月,在试养期间,社工不定期家访或电话访问,了解寄养儿童在新环境的适应情况,并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试养期满后,社工对全部情况作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试寄养评估,主要包括儿童适应性评估、照料方式的评估、心理发展评估等内容,其中较为基础的内容是儿童适应性评估,主要从儿童情绪表现、进食特点、疾病情况、生活习惯、依恋关系、个性特点等角度对儿童适应情况作一次评估。如果儿童未能适应该家庭生活,产生各种无法调适的问题,有权收回该儿童,以确保儿童获得有利于成长的良好环境。

对主要照料人的过程评估。一是通过家访,这一评估主要是通过日常的家访进行,实行严格的家访制度,原则上每季度对所有寄养家庭要进行一次家访,及时了解儿童成长情况,并就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二是半年一次的寄养家长照料能力评估,主要评估寄养家庭对儿童的生活照料情况、寄养家庭对儿童的学习教育情况、寄养家庭对儿童情感发展的引导情况、寄养家长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情况、对儿童社会化的培养情况、寄养家庭处理儿童紧急事件的能力以及目前寄养儿童的那些需求与困难。

对寄养儿童成长的综合评估。对寄养儿童成长的综合评估每半年开展一次,由社工入户,发放儿童发展进度表,并指导寄养家长填写,包括八个方面的评估,生长发育状况、生活自理状况、人际关系、性格与情感发展状况、认知能力发展状况、学习态度状况、家居生活技巧,最后由社工作出总体性评语。儿童发展进度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指出寄养儿童成长过程中获得的发展是什么,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因此得以与共同订立更合适的发展计划,以促进健康成长。

终止寄养关系的终结评估

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估体系的一部分,终止寄养关系时的终结评估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为了对主要照料人的照料能力作一个终结的评估;二是对儿童寄养阶段的成长作一个全面的评估,以了解寄养的成效;三是为了该儿童能更好的适应接下来的生活。

身体健康评估。寄养家长送儿童回到福利中心的身体健康评估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疾病评估,社工把儿童送至医务室,由医务人员做一个身体的检查,检查是否有伤疤或者患病,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例如有儿童返回福利中心时,患感冒或发热,这就需要暂时安置在观察区,待身体康复后再安排与院内儿童一起生活。另一方面,体格发育的终结评估,测量其体重、身高、头围、胸围、足长、牙齿数等,与寄养前的体格发育评估作对比。

儿童成长评估。社工在接到儿童即将返回中心的通知时,会将以往的家访记录、寄养前评估结果、寄养过程的定期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照儿童发展的各项指标,得到一个较为完整的寄养评估报告。这是对孤残儿童寄养全过程的终结评估,对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发展、各种能力发展作一次综合对比评估,以检验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的成效。

家长情绪评估。此项评估主要是针对一些因寄养儿童返回福利中心而产生较大情绪波动的寄养家长。由于各种原因,需要终止寄养关系的,社工提前一周的时间,通知寄养家庭有关事项,让其有一个对自己情绪进行处理的时间。寄养家

长与寄养儿童在寄养的过程中,一般都能形成较好的依恋关系,突然间要让寄养儿童返回中心,这对家长的情绪会有所影响。如果情绪方面有必要进行跟踪,社工将进行个案介入,以协助寄养家庭处理这种别离情绪。

第三篇:农村超生寄养儿童研究的意义

〔摘要〕农村超生寄养儿童是一个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他们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光明正大地生活,而是东躲西藏。最重要的是他们不能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爱抚,严重的亲情饥渴使他们性格冷漠、孤僻、内向,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不少超生的孩子还長期受到社会歧视,这些不良因素给他们的成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对其人格形成、个性培养尤其不利。因此对这类儿童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1-0024-02

寄养儿童是指那些父母由于工作、生活的条件特殊或其他原因,不能同子女共同生活,把子女寄托在别人家里,由生父母提供子女生活抚养费的未成年人。寄养儿童不同于留守儿童,寄养儿童不生活在自己家中,而留守孩子生活在自己家中。但寄养儿童和留守儿童同样属于弱势群体,需要特殊关注。“代理监护人”大多数年事已高、素质不够高,对孩子疏于管理。从对各个学校的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这种群体在农村地区很普遍,尤其在偏远落后的苏北农村地区。

农村超生寄养儿童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国外不存在这类儿童,所以国外学者的研究对象是一般的亲属抚养儿童,或者是被家庭寄养的儿童福利院中的孤残儿童。在国内,这类儿童一般生活在偏僻的农村,且数量没有留守儿童多,所以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国内学者对农村超生寄养儿童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一、农村超生寄养儿童现象产生的原因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1985年到1996年之间的很長一段时间里对超生者处罚最为严厉,对超生者的处罚可以让很多家庭倾家荡产,人们在恐惧处罚的同时,又固守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超生游击队”现象出现。好多农村家庭往往是连续生两个女孩之后还要躲出去继续生,直到生出男孩为止。为了躲避处罚,这些家庭往往将超生子女交给祖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邻居等父母之外的其他人代为照料,还有一些家庭由于父母亲有正式工作,因担心超生而失去工作,于是也将超生的孩子送到亲戚家寄养,这样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农村超生寄养儿童” 由此诞生。

二、农村超生寄养儿童现状

超生寄养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生活失助、学业失教、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等突出问题。许多超生寄养儿童成了问题儿童。如今,留守儿童、失学儿童生活开始有人帮,学习有人管,思想有人教,而超生寄养儿童却生活在缺少关注的阴暗角落里,他们是一群失去家园,远离亲情,甚至在户口本上没有登记和明确身份的“黑孩子”。为了躲避计划生育人员的检查,他们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光明正大地生活,而是东躲西藏,其生活条件、营养状况大多较差,导致身体发育不良。由于寄养在别人家中,这些儿童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他们很难产生归属感,从小不能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爱抚,長期的亲情饥渴使他们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并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此外,还有的孩子没有合法的户口,所以他们无法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大部分儿童会产生被家人抛弃、被社会抛弃的感觉,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不少超生的孩子还長期受到社会歧视。这些不良因素给他们的成長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给其心理发育留下了阴影。那些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很难理解他们对于亲生父母的思念,很难理解他们在生活上、精神上遇到的各种困惑,也很难理解他们心中被遗弃的痛苦和由此对父母产生的仇恨。

超生寄养儿童有的性格孤僻,内向,胆小怕事;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自觉性差,缺少约束能力;有的任性、冷漠、自卑闭锁,缺乏交流的主动性;有的甚至对父母充满怨恨,逆反心理严重。由于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有的从小染上不良的社会习气,甚至从此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他们通常从小就被教唆通过说谎来应对计划生育检查人员的盘问,所以很小就学会了撒谎;他们从小就感觉自己是多余的人,是父母不想要的孩子,因而更缺乏归属感、安全感。

三、对农村超生寄养儿童研究的意义

超生寄养儿童在童年所经历的特殊遭遇,使他们受到了很大的心理伤害,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更需要特别关注。目前,对于因超生而寄养的儿童,无论社会学者,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只是从计划生育的角度去进行关注,更多地关注的是他们的受教育权利,鲜有人关注他们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更没有人从学术的角度去研究超生寄养儿童。这些超生寄养儿童一直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因此,目前对农村超生寄养儿童的学术研究几乎是空白。超生寄养儿童作为一个社会现象的产物,他们虽然父母双全,但是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却明显缺失,而超生寄养儿童正处于成長的黄金时期,对他们的心理的健康状况进行关注和研究,以便他们能够健康成長,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78年,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公开信,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三十年来,随着党和政府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较好地抑制了我国人口高增長的势头。计划生育工作由上世纪80年代的强迫性行政命令时期进入了今天的法制时期。这个时期,也是计划生育的相对“自由宽松时期”,一些人认为计划生育法规对农民没有多大约束力,超生子女只要藏起来,计生部门抓不到证据,就可以逃避超生处罚,正因如此,农村超生现象到处可见,并且将会是一个長时期的历史现象,所以“超生寄养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也将会長期存在。当前超生寄养儿童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家庭自身或儿童个人行为选择的结果,它已经发展为迫切需要家庭、学校、政府以及其他的个人、组织、团体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加以研究、解决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本研究不仅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现实意义

1.为“超生寄养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超生寄养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生活失助、学业失教、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等突出问题。他们与留守儿童相比更需要特殊关注。“超生寄养儿童”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首先关系到这些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長问题,“超生寄养儿童”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黄金时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次,“超生寄养儿童”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问题,如流失生、问题少年等,进而影响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基本国策能否顺利实施。

2.“超生寄养儿童”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

从社会的角度看,“超生寄养儿童”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个后果的严重性不仅仅在于对当前社会的危害和损失,更重要的是,“超生寄养儿童”是“未来的接班人”,所以可能会影响到几代人,其代价是无法估量的。从对各个学校的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留守儿超生寄养儿童中很大一部分是超生女童,她们長大后要成为母亲,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下一代的素质。

3.“超生寄养儿童”问题的提出,为国家计划生育今后政策的修改与完善提供一定的事实依据

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后,作为“人口大国”的我们的确很好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長,在特定的时段确实起到了利国利民的作用。但是这个政策在一些偏僻的农村地区是否完全适用,今后是否依然坚持下去,笔者认为还要有待商榷。另外,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处罚条例是不是也应进一步修改?有的超生孩子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更是违背常理的。超生的孩子的出生是不合法的,但这不是孩子们的错,他们也应该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生存的权利。

(二)理论意义

1.有助于我们认识儿童全体

超生寄养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不同于一般儿童、寄宿儿童,也不同于特殊儿童、工读儿童,他们到底可归结为哪一类儿童,或者能否自成一类,都需要对他们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

2.丰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对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来说,研究超生寄养儿童这一特殊的儿童群体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因为一方面超生寄养儿童毕竟属于儿童群体,另一方面作为一门科学,如果不研究本领域的新现象、不与时俱进的话,这门科学将失去生命力。研究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可丰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促进学科发展。

四、结语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农村超生寄养儿童是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并且是仍然被忽视的群体,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甚至缺少对他们存在的认可,使这些“农村超生寄养儿童”一路坎坷。关爱农村超生寄养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关爱农村超生寄养儿童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国家要健全法制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家長转变传宗接代的落后观念,树立崭新的“女孩也是传后人”的思想,避免更多的农村超生寄养儿童出现。但是,对于已经存在的农村超生寄养儿童,我们需要引导这些孩子,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学习,健康地成長。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

第四篇:中国孤残儿童收养制度与寄养制度初探(本站推荐)

中国孤残儿童收养制度与寄养制度初探

2012年1月4日清晨8时许,河南兰考县收养孤儿和弃婴累积超过100人的市民袁厉害家发生火灾,造成7名孩童死亡。尽管自2007年兰考县民政局就已认定袁厉害属于违法收养,但直至事故发生仍未执法。在政府尚不完善的收养、寄养制度之下,孤残儿童事故再次发生似乎难以避免。

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作为历史上被最广泛批准的“人权公约”,规定“儿童在童年时期有权获得特别照料和帮助”。序言和不少条款都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创造一个有益于儿童健康发育和成长环境的必要性。而当孩子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孤儿、父母失职或者没有能力等)无法承担抚养子女的义务时,应该由国家出面抚养。国家亲权的理念主张国家在充任未成年人“父母”时,应当为了儿童的利益行事,即以儿童的福利为本位。对于孤残儿童,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抚养责任和义务。

2005年,民政部启动了自1949年以来中国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孤儿现状调查,并发布《我国孤儿现状与面临的困境》报告称,全国18周岁以下父母双亡及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共计57.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万分之4.43;其中农村户口的孤儿占总数的86.3%。

2008年,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研究》中提出:“全国需要由国家抚养的孤残儿童428万人,而各类福利机构能够提供的床位只有3.15万张,仅能够满足需求量的0.7%。”

随后在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等机构推出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称,目前已开展家庭寄养的社会福利机构占有儿童收养任务的福利机构的50%以上,这些机构中有超过一半的孤残儿童委托寄养家庭照顾。

如今,中国尚缺乏统一的《儿童福利法》,而英国、瑞典、挪威等发达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地区早在上世纪就出台了儿童福利专门法案,并成立了儿童福利局等专门机构。而中国的儿童福利管理则分散于民政部、教育部、妇联及司法等众多部门中,尚未成立专门的全国统管儿童福利机构,客观上使儿童福利行政管理处于“虚化”状态。同时,由于政策缺失,已被收养的孤残儿童在教育、户口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根据1999年5月25日实施的《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规定,对于弃婴,需要公安机关出具“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再去民政局办领养证,才能报户口。一旦没有在获得弃婴的第一时间去办理有关手续或证明,或难以获得当事者或目睹者或派出所相关证明,派出所更无法补发有关证明。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的就业住房问题逐渐显现。

2008年,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曾联合下发“关于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公民捡拾弃婴的,一律到当地公安部门报案,查找不到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一律由公安部门送交当地社会福利机构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的抚养机构抚养。公民申请收养子女的,应到民政部门申请办理收养登记。”

而根据河南兰考县民政局主管救助工作的工作人员对媒体回应时称:并不具备收养资格的袁厉害自1987年起收养共超过110名弃婴,民政局曾多次要求其放弃收养并交由政府,均得到拒绝。而面对“如果当事人拒绝移交,法律没有规定该怎么办”的情形,民政局没有强制执法权,无法强制将孩子送走。

在中国农村地区, 家庭和多代家庭, 是养护儿童的主体。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 绝大多数还在家庭中得到保护, 得到政府救助的人数非常有限。根据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调查, 养育人的年龄分布为: 50岁(含)以上的, 占总数的3 /4以上;在60岁(含)以上的, 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加强孤儿保障工作意见》以及一揽子制度和25亿中央财政资金,对东、中、西部地区孤儿分别按照月人均180元、270元、36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而这一补助计划则是由民政部门通过福利机构已登记的孤儿名单进行申请和发放,仅面向“父母双亡或事实上无人抚养”的部分孤残儿童。

与之相反的是,美国的儿童福利项目则是以家庭为单位,大部分福利项目的执行都是以资产调查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穷人靠国家,余下的人靠市场”的制度设计原则。儿童福利项目安排非常详尽,几乎涵盖了儿童需求的每一个方面。

除收养制度以外,另一种儿童福利模式——家庭寄养的起源于发展,也同样对中国孤残儿童的生态环境产生的较为重要的影响。

联合国关于保护儿童和儿童福利,特别是《关于国内和国际寄养与收养的社会和法律准则的宣言》(198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和关于在跨国收养中保护儿童和进行合作的《海牙公约》均认为,当亲生父母和其家族成员不能满足一名儿童充分而和谐地发育成长所必要的条件时,负责保护儿童和儿童福利的被授权团体,必须寻求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如果情况需要的话,可通过收养或长期寄养家庭照管,向孩子提供一个永久性的替代家庭,要比在一个机构照管孩子更好。

其中只有当孩子需要短时间照管的情况下,寄养家庭照管作为一种福利措施才可予以考虑。为了使孩子有可能最终同他(或她)的家庭重新团聚,必须计划寻找同他(或她)的出生家庭继续保持联系的机会。

1951年,英国精神病学家提出“儿童依恋理论”,提出机构教养使儿童失去了母爱以及融入社会的成长基础,并主张将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特殊儿童移出,走向家庭。随后,欧洲多国将大部分儿童福利机构解散,其中英国60%的特殊儿童为家庭寄养,而澳大利亚这一比例则高达90%。在美国,截至2007年约有542000名寄养儿童,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大约7名儿童进入寄养系统。

1997年以来,中国许多省份开始进行实验性的家庭寄养项目,天津、烟台、齐齐哈尔、南昌、开封、成都、莆田、乌鲁木齐、拉萨、北京共建立的10所中国SOS儿童村。其中“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在民政部随后的推广中被树为典型。2000年,按照《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的要求,民政部明确提出要“使家庭寄养成为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并于随后的2003年颁布《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家庭寄养工作的管理、服务、标准及规范。

然而,实践中的“家庭寄养”模式仅仅是由部分地方政府投入所进行的“实验性工程”,不仅缺乏广泛的覆盖面,具体操作更呈现出各地纷纷“树立典型”的现象。2000年10月,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借鉴国内外家庭寄养新模式,与国际慈善组织合作,投入近70万资金开展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形成了以儿童福利院、乡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家庭5级共同参与的“本土化”农村监护网络。至今这种模式已开展10年。

理论上来说,中国“家庭寄养”是指由政府出资,由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选择合适的家庭,由这些家庭为儿童提供所需的生活照料和服务,寄养儿童的监护人并非收养家庭,而仍是民政部门。

按照《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孤儿到14岁时便要送到社会福利院;寄养中途如果有人提出对这些孩子的收养,原有的寄养关系便自动终止。以南京市为例,2011年南京市公收养500余名孤儿,多半住在福利院,其余都寄养在郊区的社会家庭中。福利院根据国家规定,支付每个孩子每月700元的生活费;孩子的医疗教育等费用,也由福利院结算。先后有两百多位孤儿在寄养家庭中找到了“新家”,至今尚有103个孤儿生活在这里。但其中,几十名儿童因被涉外家庭领养而离开。

在火灾事故发生之前,袁厉害收养的110多名孩子中,有近40名应得不到治疗,在收养一年之内就无声的死去了,和这7名孩子一样,其中的大多数都没来得及取名字。这些悲剧,原本都可以避免。(泽清)

第五篇:中国福利机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之探讨

中国福利机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之探讨

——以南昌市社会福利院为实证

余纪东/王幼丽

2012-8-23 8:45:34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6期第185~190页

【作者简介】余纪东(1954-),女,江西南昌人,副教授,从事儿童社会工作的研究,浙江宁波315100;王幼丽(1956-),女,江西南昌人,副教授,从事儿童社会工作研究,江西南昌330031

【内容提要】 生活在中国社会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主要是无法定义务监护人的孤残儿童和查找不到亲生父母的社会弃婴。长期以来,儿童福利机构为这些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是,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家庭的替代形式集中为儿童提供照料时,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满足儿童成长中的情感需求,长期生活在福利机构中的儿童往往会出现性格孤僻、心理封闭、缺乏自制力与上进心、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而实行家庭寄养则可以较好地弥补机构照料在这方面的缺欠,显现出满足儿童身心需要方面的明显优势。

【关 键 词】福利机构/孤残儿童/集中养育/家庭寄养/团体之家

中图分类号:C913.7;D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448(2007)06-0185-06

一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的重要意义与集中养育模式面临的挑战

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这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提升孤残儿童社会福利服务,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而现代家庭寄养模式是20世纪中叶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国外出现专业化家庭寄养方式,组成以满足孩子的特殊需要而设立的,专业性或治疗性的寄养家庭。家庭寄养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大约10年前被引进了中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是我国近年来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尝试。这种新型的孤残儿童寄养模式,一方面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照顾理念,另一方面,又能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社会福利的社会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儿童福利事业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开始越来越多地把孤残儿童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人格发育等与他们的生理需要一同纳入保育服务的范畴[1]。

福利机构集中养育模式曾经是上一二个世纪世界各国,包括欧美国家在内广泛采用的养育模式。他们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当时社会孤残儿童的养育问题。但这种养育模式的后果如何呢?早在1908年,美国儿科协会主席亨利·查平医生在他的研究中发现:“无论养育机构管理如何完美,小婴儿放在同一屋顶下养育是无任何好处的。”[2]

美国儿科专家丹宁·杰尔逊通过对近千名从各国孤儿院收养儿童的病历进行研究后指出:孤儿院是养育婴儿和幼童的可怕地方。他们缺少外界的影响和固定的护理人员,缺乏营养并受到身体和性方面的虐待,导致他们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妨碍他们今后的正常生长。他甚至认为:孩子在孤儿院生活每3个月,他们就会比正常家庭的同龄孩子发育迟缓1个月。

1996年,波士顿医学院儿科系的几位儿科医生发表题为《以儿童医学和医生的眼光看孤儿院长大的婴幼儿》的论文中指出:科学的实践再一次证明院式集中养育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就短期而言,会带来疾病的威胁和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就长期而言,会使儿童逐渐成为体力衰弱、经济上不能独立的残疾人[3]。

1999年5月,罗纳德·费德内奇博士在斯德哥尔摩儿童及养育学术会上指出:因为人的生长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而0-7岁这个阶段是人生长最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里人的大脑最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神经系统成型最快的阶段[4]。

从进化论的观点可以看出,灵长类动物发展演变为人类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一对一的方式养育后代。而机构集中养育孩子的方法违背了这一法则。与社区家庭养育的孩子相比,他们在身体成长、认知能力和行为以及大脑发育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滞后[5]。

查尔斯·尼森博士在对罗马尼亚孤儿院院养和寄养的孤残儿童比较后指出:同样是孤残孩子,如果对其进行早期干预,送入社区家庭寄养,脱离机构集中养育模式,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些孩子各方面的状况都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他认为:从依恋、亲情感方面来说,机构集中养育的孩子对他人产生的依恋是极不正常的,社区家庭养育的孩子100%有明显的依恋行为,而机构集中养育的孩子只有4.7%有依恋行为特征,他们被放到社区家庭寄养后,其依恋行为有明显增长。他同时指出:机构集中养育的孩子社交能力测试结果(关注能力、同情心、伙伴关系等)与社区家庭养育的孩子测试结果相比,明显低很多[6]。

在中国,儿童福利机构几乎遍布全国每个县市,其规模大小不一。小型儿童福利院一般照看几十名儿童,大型儿童福利院照看几百名甚至上千名儿童。儿童福利院内同时还配套有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大型福利院),院内还设有医务所、医院和康复中心(大型福利院)。护理员与儿童的比例大多数按1∶3配备,护理员采用三班倒制工作。工作程序严格统一执行,例如,统一时间喂奶,统一吃一样的饭菜,统一时间换尿布,统一时间坐马桶、统一时间洗澡、统一时间睡觉,统一着装等。这种统一化管理的后果是:第一,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儿童的情感及生理需求遭到忽视。第二,生活无目标、无意义。没有将来的概念,没有生活感,缺乏起码的生活常识。第三,统一化管理下的儿童受感染的机会大于生活在家庭中的儿童。20世纪初,在美国,据统计,如一个房间住了3个以上的孩子,受感染机会就会增加,有50%-75%1周岁以内的孩子死于肠胃和呼吸道疾病。

随着各国对本国儿童福利工作的重视和深入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在美国以及大多数西方国家,已经淘汰这种大规模机构集中养育模式,进而推重寄养、收养和团体之家等养育模式。近10多年来,由于国内收养和国际收养被人们广泛接收,各国对孤残儿童的养育和福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中国也不例外。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指出:家庭寄养工作在中国的起步和发展既是满足孤残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的儿童福利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更是我国儿童福利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7]。就全国来看,目前开展家庭寄养的机构和被寄养儿童的数量增长迅速,一些城市和地区家庭寄养已经成为儿童照料的主要方式,儿童的生活质量和照料水平也得到了普遍提高。当然,家庭寄养目前为止在中国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很多地方还在大兴土木建设现代化儿童福利院,还有为数不少的儿童福利事业工作者认为儿童福利机构的集中养育优于家庭寄养而且便于管理。

二机构集中养育管理模式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

1.身体发育阻碍

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对452名收养的福利机构院式养育儿童作的研究测试表明:他们的生长与发育迟缓,尤其是大龄儿童更加滞后。其主要原因在于:(1)食品不充足。笔者在这里不是说儿童福利院没有给孩子足够的食物,而是说因为没有针对性,导致某些儿童营养不良。(2)不恰当的喂食方法。例如,因为院式养育,护理员忙不过来时,经常将奶瓶塞进婴儿嘴里,孩子躺在婴儿床上吃奶。假如奶瓶歪了,孩子就吃不到,护理员到了时间收奶瓶还误认为孩子吃饱了,并将剩下的奶收走。还有,如果饭菜不合孩子口味,孩子拒绝吃,因为统一配餐,无替代品,结果孩子处于半饥饿或饥饿状态,最后导致营养不良身体发育迟缓。(3)院式养育使孩子几乎没有机会被抱和抚摸。特别是孩子情绪沮丧时,因为没有个对个的注意,得不到特别安抚,也将导致其食欲不佳,吸收不好,从而影响身体发育。(4)婴儿期间,打包、仰面躺的时间过长,导致动作发育迟缓,多斜视。(5)集体生活易交叉感染,多生病,体弱,也同样导致身体发育迟缓。

2.神经发育阻碍

人的大脑发育在母体子宫就开始。但是,人的大脑发育至关重要时期是0至3周岁。在这期间,大脑经过反复刺激与相互作用后,神经元和神经键开始在婴儿大脑中发育,大脑细胞开始互相传递信息,开始产生坚固复杂神经键。那些经常作用的神经元和神经键便形成永久性的密集的大脑细胞网,而那些不常用的神经元和神经键便死亡或形成很稀疏的神经键网。显而易见,没有足够的刺激与相互作用是不可能产生密集的大脑细胞网;换句话说,因为很多神经元和神经键没有被激活,结果导致大脑发育不全,这将严重影响孩子后来的成长与发展。集中养育模式的最大缺陷之一就是缺乏一对一的关注,缺乏足够的刺激和相互作用,例如,孩子得不到成人足够的拥抱、抚摸、安慰、对视、对话和情感交流。因此,严重阻碍婴幼儿大脑神经发育。

3.情感、语言、行为障碍

研究发现,集中养育模式下长大的孩子无依恋感。为什么?这是该体制的产物。本研究以南昌市儿童福利院为实证,采取同一来源的抽样对比法。即将该社会福利院的被安置在不同模式中的同龄孤残儿童任意拿出来进行抽样对比。具体地说,是将院内集中养育的孩子与团体之家的任意一家孩子的任意一天,即24小时生活作息时间表进行对比。从对比中,可以看出两种模式的差异与教育结果。同一来源的抽样对比表如下:

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育是将孩子按年龄分成不同的班级或组,每个班组按比例配备护理员。护理员分3班照看儿童,同时,每个班组相应配备低幼老师。老师和护理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这个格局的结果是:护理员阿姨、老师走马灯似的在孩子眼前晃动,轮流当班,其结果是孩子没有固定的依恋对象,情感遭到忽视。许多研究表明,早期生活在集中养育模式下的儿童后来会产生严重的情感与行为问题,并且形成以下循环:情感忽视→缺乏刺激于相互作用,造成神经通路的阻断→大脑皮层下和皮层刺激推动调节能力差→无依恋感、无同情心、不能与人心灵沟通→深度空虚、难于与人交往、倾向暴力。例如,在南昌市儿童福利院,孩子之间以大欺小、相互侵袭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有暴力行为。本研究对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内24名6岁以上的孩子作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大多数只能用点头和摇头作为回答,有的甚至听不懂问话,显然,他们的语言能力、交流能力非常差。例如,问卷调查者问是否想要一个自己的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时,100%被调查者都点头表示肯定;问卷调查者继续问为什么想要有个自己的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时,90%以上的被调查者都脸红低头不语;问卷调查者问是不是知道原因但表达不出来时,被调查者都只是点头同意。

4.信任危机

婴儿有需求时,通常是用哭声来表达,例如,肚子饿了、尿布湿了、身体不舒服等等。如果婴儿的哭声屡屡得不到回应时,他会感到愤怒,会下意识产生不安全感,认为自己令人讨厌,同时认为成人不可靠。曾有个婴儿,11个月时,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后来收养父母发现孩子对周围事物无反应,甚至在她的耳边击掌她也毫无反应,家长认为她的听力有问题。经过医生检查,孩子的听力正常。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现象呢?专家分析,孩子生下来几天就被收养在福利院集中养育,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刺激以及相互作用,久而久之,孩子对她的周围产生漠视和不信任感。

三关于家庭寄养及团体之家等模式的尝试

如何面对挑战?如何解决院内集中养育不可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与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共同开发家庭寄养和团体之家等项目来解决和弥补院内集中养育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环境和情境决定人的行为,行为的产生受当时行为条件的制约,即行为会因情境而改变。人的个性和行为习惯等都是从环境中学习得来的,并且也能通过学习而改变、增减或消除[8]。首先是改变孤残儿童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回归人类自然生长环境——家庭。第一,针对孤残儿童的特殊性,我们到社区为孩子征集寄养家庭。我们的宗旨是:为孩子找合适的寄养家庭,而不是为寄养家庭找孩子。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二,符合要求的寄养母亲体检。第三,体检合格寄养母亲接受岗前培训。第四,孩子与寄养家庭配对。第五,孩子进入家庭。第六,家访与在岗培训。

本研究同时还采取了团体之家的模式。团体之家又名模拟家庭。即以家庭为单元,每对夫妇带养6个不同年龄的孩子。既然开展了寄养项目为什么还要建立模拟家庭或团体之家?研究发现有一些孩子因为年龄偏大无法真正融入社会家庭,还有一些孩子因为身患残疾需每天到福利院内设康复中心康复治疗等等原因无法进入寄养项目。团体之家可以给他们一个家的感觉和环境。

如何解决在集中养育体制下长大的孩子在生理及心理发育迟缓以及行为偏差的问题,本研究采取儿童个案工作为主和儿童团体工作为辅的方法矫正孤残儿童心理和行为偏差。执行过程中,结合孤残儿童的特殊性,因人而异,制定出一个个不同的个案计划,矫正他们心理与行为偏差,为这些孩子重新塑造人生。个案计划遵循以下原则:保密、沟通、个别化、环境分析、承认与接纳的原则。

“儿童的成长发展是一个实现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对儿童实施影响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团体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儿童正是在团体中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遵守团体的规则,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自我的关系。所以,团体即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必备环境和条件,也是治疗、改变儿童不良行为,矫正儿童社会适应不良的途径。”[9]所以,在使用儿童个案工作方法的同时,本研究同步开展儿童团体工作。例如美术兴趣班、十字绣兴趣班、葫芦丝演奏兴趣班以及夏令营等活动,为儿童成长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家庭寄养和团体之家等项目的展开,福利院监护的孤残婴幼儿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发育与普通家庭婴幼儿相比几乎无区别。由于身心健康,这些儿童的被收养率大大提高。而对那些超过被收养年龄或因身患各种残疾不能被收养的大龄儿童来说,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他们开始学会有礼貌,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守纪律,开始明白要好好学习为将来参加社会竞争做准备并且开始计划自己的未来。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本研究是和儿童福利院或社会福利院合作进行的,大多数数据来源于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可能有其局限性和特殊性。但是,我们始终认为:

(1)机构集中养育模式的弊端在于:

第一,孤残儿童无法产生安全的心理依恋。这将影响到他们今后对他人的信赖感和自我信任,造成性格或人格的扭曲。

第二,缺乏实际社会环境,缺乏家庭生活的体念,缺少父母的爱,缺乏情感交流和与他人的情感交融。

第三,缺乏个别关心、监督和鼓励。众所周知,每个孩子的智力、学习能力、自制力等都不一样,所以他们需要个别关心、监督和鼓励。然而,机构集中养育模式做不到这一点。尽管福利院请老师给孩子们集体补课,但是这种补课很难满足每个孩子的特殊需求。

第四,从某种意义上说,孤残儿童在福利院内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生活。他们不需要考虑生活来源、不需要考虑将来要自立,要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好死不如赖活,宁愿永远做个生物人。福利院是他们永远赖以生存的地方,一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地方。在他们心里从来没有前途、未来的概念,一切都无所谓。南昌社会福利院上百个成年孤残儿就是最好的见证。

(2)社会与各级政府关心不够

第一,社会对孤残儿童这个群体并不真正了解。长期以来,人们大多数只是从物质、经济层面对弱势群体问题进行讨论。将弱势群体之弱统归为经济的贫困[10],这就出现了逢年过节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个人等纷纷到福利院来慰问送衣送物的现象。确实,因为政府与社会的关心,福利院的孩子们在物质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第二,对孤残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交往及行为偏差矫正问题,社会关注不够,而且也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这也是孤残儿童无法进入主流社会、无法形成健康人格、无法发挥智力潜能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三,民政部门势单力薄,缺乏其他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协调,从而使孤残儿童的医疗、教育、就业面临重重困难。

第四,政府及民政部门没有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法规来支持和协调孤残儿童成年后的发展与安置。

2.建议

孤残儿童在福利院的环境下长大是难以达到社会化的。“家庭一直是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团体,是塑造社会成员思想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初级单位。对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家庭环境是他们由生物人转化为具有情感智慧的社会人的重要变量。”[9]故建议如下:

第一,加大收养力度,其中包括国内与国际领养。尽快帮助更多的孤残儿童找到自己的永远的家。

第二,加大家庭寄养的力度,其中包括社区家庭寄养和院内家庭式团体之家。尽快让无法或暂时不能被收养的孩子找到一个暂时的家,使孤残儿童能在生理、心理上健康成长。

第三,开展成年孤残儿的职业培训。积极鼓励、支持、协调和帮助他们在社会上自立,使他们能真正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人。

第四,呼吁尽快完善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建设,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如新闻媒体、政府机关、教育部门、社会团体、自愿者等,让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第五,开展“星期天妈妈”活动,让孩子有机会进入家庭,了解社会。

第六,尽快组织一支专业儿童社会工作者队伍,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助人服务活动。

【参考文献】

[1]张风莲.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孤残儿童社会福利服务——孤残儿童社会福利服务发展的探讨[EB/OL].广东民政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 2006-03-03.[2]Henry Dwight Chapin.Family vs.Institution [J].January,1926,55(1):485-488.[3]Frank D A, Klass P E, Earls F.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Orphanages: one View From Pediatrics and Child Psychiatry Pediatrics [J].Pediatvics, 1996(97): 569-578.[4]Ronald S.Federici.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for Children and Residential Care Stockholm[C].Sweden, 1999.[5]Thais Tepper, Lois Hannon.International Adop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M].Meadowlands: PNPIC, 1999: 35.[6]Charles A Nelson.Presentation 1 st Biennial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e Development [C].Santiago, 2005.[7]李宝库.积极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全面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C].全国家庭寄养工作研讨会,2003-10-29.[8]胡俊绢.社会工作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08.[9]陆士祯.儿童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61、306-307.[10]杨雄.弱势青少年生存状况与社会支持[J].社会科学,2004(5):64-73^NU1

下载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与农村社区发展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与农村社区发展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孤残儿童城镇家庭寄养模式的实施及思考5篇

    孤残儿童城镇家庭寄养模式的实施及思考 【摘要】家庭寄养是经过规定的程序,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家庭中养育的一种照料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越......

    农村农业与社区发展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县镇分布在两岸,总面积73.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5.2万人,4.5万亩耕地。北临327国道,东依225省道。蔬菜和林果是农业主导产业,获“省脱水蔬菜特色......

    家庭寄养儿童协议书(精选5篇)

    思南县家庭寄养儿童协议书思南县民政局制甲方:敬老院(儿童福利院)乙方:(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为了发扬中华民族爱幼护幼的优良传统,使不幸孤儿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塑造儿童健康心理和性......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类型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类型 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建议 ——灵岩初级中学黄晓明 近几年来,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大批出现,教育又面临新的问题。“农村留守......

    孤残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汇编)

    孤残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 学生姓名:申慧君 指导教师:曲 路 内容提要 通过对普通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的研究、孤残儿童教育策略的认识、及艺术治疗等方面的资料总结,结合太原市福......

    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与健康研究 —— 扈学青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由其他监护人长期监护托养......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但是没有能力和条件将子女安置在其所打工的城市入学就读,只能将其留在老家,由单亲、老人或者亲朋好友照顾。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农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范文模版]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摘 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制度与体制的共同作用、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