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农业与社区发展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县镇分布在两岸,总面积73.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5.2万人,4.5万亩耕地。北临327国道,东依225省道。蔬菜和林果是农业主导产业,获“省脱水蔬菜特色产业乡镇”荣誉称号。
近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城乡统筹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破解“三农”发展难题的新路子,充分发挥毗邻市县经济开发区、土地平坦肥沃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小城镇和社区集中,创造了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11000亩,发展各类企业120余家,启动了8个农村社区建设。
一、引导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我镇在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全镇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域面积达1.03万亩,示范带动3万亩;发展各类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8个,获批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个,获得国家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14个,有机食品转化认证3个,注册品牌商标3个。
(一)创建两个平台,促进土地市场化流转。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原来一家一户耕种的土地经营方式已不适应市场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一部分农民自发流转土地搞规模经营。然而,农民因操作不规范,时有矛盾纠纷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顺应农民群众的期待,创建了两个土地流转平台。一方面,创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我镇于2008年6月,投资30万元,成立了全市第一家规范化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交易大厅,为供需双方土地流转提供免费服务。服务中心在电子屏幕上及时将农户土地流转供需信息不间断地滚动播出,凡是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与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签订委托流转协议,由流转服务中心统一向外发包给规模经营户或农产品加工企业,将分散的土地集中交易。截至目前,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已对外发布流转信息7380条、涉及流转土地面积13000亩,已流转面积11000亩。另一方面,创建土地流转交易监督平台。负责土地流转交易监督的工作人员具体对交易地块、价格及相关条件进行协调,对土地流转程序进行全程监督,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调解,确保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进行,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权益,调动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二)创建三种流转模式,促进规模化经营。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我们探索了三种模式:一是企业租赁建设自控基地。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多、带动能力强的优势,鼓励龙头企业在农业示范区内建立自控基地。企业和农户之间签订流转合同,企业每亩每年支付给农户300元-700元不等的土地使用费。龙头企业对流转后的土地行使独立的生产和经营权,组织标准化生产。农民不仅按合同约定得到了固定的土地租金,而且还可以到企业基地务工拿工资,获得了双重收入。到2009年底,、县供销联社等7家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建设自控基地3000亩,并投资1000多万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有效地提高了农业装备水平。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建设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流转土地经营上具有独特优势。我镇积极引导村街组织、农村能人,先后成立了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按照略高于种粮收入的价格,以租赁、托管的方式,把农户土地承接过来建立基地。合作社按照企业要求实施标准化生产,企业为合作社统一提供良种、技术、农资、销售等服务,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产品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鑫果、鑫发等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这种模式,组建起了6000亩林果基地。三是种养大户引领建设基地。为解决农民“想种无田种”和“无心耕种、无力耕种”的矛盾,我镇积极引导、鼓励种养大户和农村能人,通过租赁、互换、转包等形式承接农户承包地,进行规模种植,按约定标准给予补偿。目前,由种养大户牵头建立了西瓜、小香瓜、瓜蒌、木瓜等科技示范基地2000亩。
(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农村土地的成功流转,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是坚持标准化生产。我镇把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专门聘请和组织农业种植专家,成立了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每个基地都派驻了农技指导员,具体负责对各基地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指导,特别是对基地经营操作过程和农药、化肥的使用,都建立了完备的标准化生产记录,实行农产品和食品全程追溯管理制度,净化了农产品生产环境。2009年底,全镇5000亩市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检查验收。二是开展质量认证。全镇各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对自己的基地采用了“六统一”(统一标准、统一操作、统一检测、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农业生产企业化运作模式,大力开展农产品认证工作。等合作社的3个农产品获得了国家有机食品转化认证,企业基地的12种蔬菜产品和鑫果合作社的葡萄、蒙山红桃等2种林果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三是加大品牌创建。我镇把“品牌兴农”作为发展精品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着力规范和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农户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塑造力度。目前,已成功申请注册了“武状元”、“琼浆果”等一批农产品商标品牌,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如,葡萄在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和注册了“武状元”商标之后,直接打入各地大型超市,价格由原来的1.5元/斤,增至去年的3元/斤,亩均收入达到了12000元以上。同时,在土地流转政策激励下,我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主动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到2009年底,全镇蔬菜加工企业达到20家,其中规模以上7家。
二、引导农民向小城镇和社区集中,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要求改善居住条件、追求高品质生活。我们创新理念,因势利导,高点定位,围绕“农民入镇、工业入园、居住入区、商贸入市”的总体目标,用足用活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有序引导农民向小城镇和农村社区集中。
(一)科学制定镇村规划。我们聘请省建筑规划设计院的专家,编制了全镇总体规划、镇驻地修建性详规和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一方面,规划了东临路、西接大道、南至路、北依工业大道,规模1.5平方公里、容纳3万人的小城镇集中区,重点包括“七横四纵”道路框架和3个居住组团、水生态观光带、商业综合服务区及行政服务集中区,形成了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布局。另一方面,在规划建设了等8个农村社区,每个社区覆盖1.5—2.5公里,整合4-5个自然村,容纳4000—6000人口,初步形成了以小城镇新区为中心、农村社区为主体、个别农村居民点为补充的村镇一体化发展体系。
(二)多措并举推进社区建设。主要采取“以强带弱、产业连接、村企联建”的方式,运用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土地增减挂钩等一系列政策,打破村庄界限、打破原村组关系,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社区集中。目前,全镇已经建成社区服务中心楼4座和居民楼16座,居民小康楼300余座。其中,社区规划45公顷,一期工程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3座居民楼,85户居民已全部入住;二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已建成4座居民楼、2座商住楼、1座社区服务中心楼;三期工程计划投资1600万元、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的5座居民楼即将启动。社区规划占地42公顷,已建成社区服务楼1座、小康楼17户,2座高层居民楼即将动工。社区服务中心楼已经投入使用,社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社区的筹备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16座居民楼即将开工建设。8个农村社区建成后,可节约土地6000亩。我们在社区内都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服务中心,其中,的社区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设置了新农合医务室、图书阅览室、群众活动中心、农资服务超市、为民服务大厅、治安调解室等公共服务机构,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商业服务区、文体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驻社区服务中心办公,有效满足了群众对社区综合服务的需求,推进了镇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不断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我们按照“差异性、互补性、帮扶性”的要求,组织镇直机关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开展“一帮一”结对共建活动,不断促进机关党建资源向农村柔性流动。针对各个社区的不同特点,创新社区组织设置。、社区围绕旧村改造,以发展服务业和工业经济为重点,以“社企联建”组织设置为主;、社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探索“村村联建”、“产业支部”等组织设置方式。大力推行和谐社区党建工程,以居民小区为单位,探索实施“五个一”社区党建工程,即建立一个党支部,修建一处休闲文化阵地,成立一个服务站,开通一条服务热线,组建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设立了党员服务区和先锋岗,强化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实效,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
同时,我镇顺应群众改善生活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按照市里确定的“五化”标准,以“拆违、清脏、治乱、基础设施建设、镇村容貌整治”为重点,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累计出动劳动力2万余人次,出动机械2200台次,清理垃圾3200多吨,拆除围墙、违章建筑1.5万多平方米,清理主干街道100条,粉刷墙面1.6万平米,树木涂白2万多棵,镇村环境脏乱差的面貌明显改观,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引导多方资金向一处集中,努力破解资金不足难题
我镇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宣传发动、行政协调、政策带动、农民自建、商户联建和投资者开发等多种形式,有效聚集各方财力和社会闲散资金,较好地满足了小城镇、农村社区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需要,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一是政府投入拉动一块。镇政府投资1760万元,主要用于拓宽改造中心道路、安装路灯、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学校、车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融资用于镇村建设。我们确定了、等村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村,借助增减挂钩项目区的周转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封闭运作,专项用于挂钩项目区奖补资金的先期垫付,确保项目区农房建得起、拆得快、土地复垦出来。二是村企共建筹集一块。镇政府积极动员、鼓励企业发挥优势参与新农村建设,与村庄结成对子,开展“帮扶资助”、“村企共建”等活动助力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境内沂蒙老区酒业、荣鑫搪瓷、食品公司、公司、伊斯德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出资300万元,硬化路面5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增设垃圾箱25个。村集体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用集体积累投入到社区建设。同时,借用外来企业的资金对农民进行拆迁安置补偿和开发建设,各方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多方共赢。如社区通过村企联动形式,已经完成投入4000万元,建设完成10座居民楼、商住楼,大大加快了社区建设进程。三是群众联建整合一块。结合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引导农民建设沿街商业楼100余座、小康楼28座,共投入资金3480万元。对条件成熟、村情和经济实力较好的村庄,通过镇村引导,由村民出资集中建设居住区,村集体负责筹资建设水、电、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实行统一图纸、统一供料、统一施工、统一监管,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如在社区,按照统一规划,以农民自建房的形式,已建设完成17户小康楼,每户可节约资金5万元。四是市场运作收取一块。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采取市场运作、共建共享、统一开发、自主选购和进社区居住奖励等方式,共筹集资金1070万用于社区居民楼开发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
各位领导,以上是我镇在农业、农村发展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与兄弟乡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明晰思路,探索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着力探索农村社区化建设管理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新机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机制,为建设美丽、富强、文明、和谐新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与农村社区发展研究
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与农村社区
发展研究
摘要: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是我国在探索儿童福利社会化道路中的一项重要尝试 ,而在农村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近几年来在多种家庭寄养模式中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模式。本文主要通过考察农村家庭寄养模式,来分析和探讨农村家庭寄养模式对农村社区的影响以及农村家庭寄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望对当前农村家庭寄养工作的开展和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农村家庭寄养;农村社区;社区发展
近几年来,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成为失依儿童福利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各地福利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和形成了多种家庭寄养的模式。从地域角度看,中国的家庭寄养模式主要分为农村模式、城市模式和城乡交界型模式。在不同的家庭寄养模式中,在农村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多种家庭寄养模式中发展较快且成效较大的一种模式。所谓农村家庭寄养是指将原来由福利院照料的孤残儿童送到经济条件比较好、交通便利的农村地区,由经过严格甄选的家庭负责养育的一种模式。
一、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对农村社区的积极影响
虽然在农村开展家庭寄养的最初目的更多考虑的是孤残儿童的身心发展,但是研究发现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模式客观上也对农村社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形成了一种集合的社会效应,促进了农村社区的进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的开展促进了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为了支持农村家庭寄养工作,当地政府或民政部门会对已开展家庭寄养的农村社区提供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帮助他们修建道路、建公共浴室等,政府和民政部门的这些政策支持为农村社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另一方面,为了给寄养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社区本身也会关心本社区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主动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促进本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在外部政策支持和内部动力驱动下,农村寄养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调动了农村社区闲散劳动力资源、增加了农村社区居民收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社区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而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的推行,则大大调动了农村社区的闲散剩余劳动力资源,尤其是女性劳动力资源,既为她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又满足了众多家长奉献社会、参与社会劳动的愿望。同时,这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达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效果。
(三)增加了社区居民的联系,增强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
为了解决各自在家庭寄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寄养家长会主动地向其他寄养家长就寄养儿童的康复和教育等问题进行交流和学习,这就打破了农村居民
“关起自家门,做自家事”的封闭隔绝状态,为了共同的目标---做好家庭寄养工作而凝聚和团结起来。同时,家庭寄养工作指导中心也会对寄养家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教育和培训,这就为平日整天为赚钱而忙碌奔波的村民们提供了见面、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增加了感情的联络,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同时也提高了村民自身的素养。
(二)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区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孤残儿童进入农村寄养家庭不仅使我们中华民族抚慰救助、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得到了彰显,而且还形成了农村社区的新风尚,培养出了良好的农村社区新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家庭寄养文化”,如济南唐王纸坊村的“爱心献给孩子,关心送给家长”的社区寄养文化。此外,为了更好地对寄养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和学习教育,寄养家长们会主动参加有关儿童康复及教育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出现了“寄养儿童要教育,寄养家长要学习”的社区新貌,形成了其乐融融的社区氛围,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农村社区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虽然在农村社区开展孤残家庭寄养不仅具有独特优势,而且也能促进农村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发展,但是与城市家庭寄养相比,农村社区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社区资源相对较少,不利于孤残儿童的康复、教育与成长。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资源相对较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寄养儿童的康复和教育。例如农村教育机构缺乏特殊儿童教育的能力,很难接受孤残儿童上学;很多农村社区没有取暖设施,冬日儿童的取暖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村的医疗设备不完备,医疗条件差,寄养儿童享受不到良好的医疗服务等。但是,由于受到当前中国国情的限制,农村社区资源少的问题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这将无疑对农村家庭寄养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巨大障碍。
(二)农村社区居民整体文化水平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孤残儿童的康复和教育需求。
调查发现,农村寄养家长对寄养儿童受教育的期望值明显低于城市,导致家长对儿童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教育投入不足。此外,农村寄养家长往往知识水平有限,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一些对孤残儿童有利的康复知识和技能。再次,由于农村社区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也不高,因而也就不能为寄养儿童的成长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总之,农村社区居民文化水平不高、对儿童受教育的期望值低、专业知识不足成为目前制约农村家庭寄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三)农村社区收到的社会支持来源少、形式僵化、内容浅显。
目前农村社区收到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寄养指导中心等福利机构,而来源于企事业单位、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的社会支持很少,造成了整体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的困难局面。此外,社会支持的内容浅显、形式僵化,主要是物质支持和经济支持、而情感支持、政策支持等较少。再次社会支持缺乏系统性,主要是针对寄养儿童的支持,而对农村社区、对寄养家长的支持不足,而且
在时间上也不够及时,缺乏实用性。这些情况的存在制约着当前农村家庭寄养工作的发展。
三、一些建议和对策
针对以上农村社区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中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提高农村社区自我增能的能力。
家庭寄养工作不仅仅是寄养家长的事情,而是整个社区的事情,需要全体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居民参与是社区自我增能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家庭寄养工作取得成功的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来增强社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以此提高农村家庭寄养的服务水平。我们可以运用媒体、板报等方式让农村社区居民了解到家庭寄养的基本状况以及开展家庭家养的意义。通过宣传教育来增强居民对家庭寄养的认知和认同,让更多的非寄养家庭参与进来,这既是对家庭寄养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又是对寄养家庭的监督和约束,有利于农村家庭寄养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
(二)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充分挖掘潜在的社会资源。
农村环境相比闭塞,社会支持资源少,为了保证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的开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参与支持,需要建立起系统的社会支持网络。随着家庭寄养专业化的发展,开发整合家庭、社区和社会中的专业资源,为寄养家庭提供各种专业性支持,满足寄养儿童和寄养家庭的各种需要,已成为构建和完善农村家庭寄养社会支持网络的重点。尤其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主要来源于政府、慈善组织、科研机构、各类社会团体和服务组织等方面的社会资源,增加农村家庭寄养的社会支持力度,例如积极宣传家庭寄养的社会意义,挖掘社会工作志愿者,组建一支多学科的专业性的志愿者队伍,让寄养家庭得到全面的、及时的帮助。再比如,取得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持,开展一系列主要针对家养家庭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缓解寄养家长的紧张,减轻他们的压力,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等。
(三)加大对农村寄养家长的培训力度,使农村家庭寄养工作逐步向专业化道路发展。
针对农村寄养家长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少以及寄养儿童受教育程度低的现实情况,儿童福利机构和家庭寄养指导中心除了加强对寄养家庭的筛选和走访巡查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寄养家长的培训力度,建立寄养家长培训制度,定期给他们组织专门的儿童康复和儿童教育的培训。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还可以组织家庭寄养小组的组长或负责人到其他地区或机构参观学习,全面提高家养家长的文化素养和家庭寄养服务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加对他们的工具性支持,以更好地满足寄养家长和寄养儿童的需要。
总之,农村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使家庭寄养与农村社区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取得了孤残儿童、福利机构和农村社区等多方共赢的效果。但是,农村社区在开展家庭寄养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因此还需要我们对农村家庭寄养模式与农村社区发展问题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这无论是对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还是对农村社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鲁平.家庭寄养:动机与绩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吴鲁平.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效果的实证研究[J].青年研究,2005(6).[3]王彦斌.家庭寄养模式研究[J].社会福利,2004(4).[4]王晨光.农村家庭寄养模式探究[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9(11).[5]乔先华等.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研究-以青岛胶州市东张应村养护基地为例[J].中国民政,2003(7).[6]赵锦云.构建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寄养新模式[J].社会福利,2006(5)
[7]陈源茂.我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几种模式[J].社会工作,2005(8)
[8]周焕龙.北京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路径选择[J].社会福利,2003(9).作者简介:张洪霞,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06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第三篇:少数民族社区发展实践与创新
少数民族社区发展实践与创新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将民族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工作上,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大量少数民族涌入城市中来与汉族人民居住在一起,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形态,这种情况下,民族关系变得更加敏感与复杂,社区的少数民族工作面临挑战。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管理体制落后,不能很好的将少数民族社区工作进行下去,为此,我们要对少数民族的社区发展进行创新。本文就是通过介绍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概况,来分析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指导少数民族社区日后更好的发展。关键词:少数民族;社区;创新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untry will be the focus of national work to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work,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urbanization, a large number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cities with the han people live together, formed a large mixed form small groups, and in this case, the ethnic relations become more sensitive and complex, the commun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working face challenges.Some areas of ethnic minorities development foundation is weak,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lagging behind, will be a very good can't minority community work,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the innovation of ethnic community development.This paper i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minority communitie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ie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problems, guide the minority communities better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Key words: ethnic minorities;Community;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引言:要想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好少数民族的社区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长时间以来少数民族人民辛勤劳作沉淀而来的,是少数民族人民的宝贵财富,少数民族社区发展是少数民族发展的载体,是重要的精神支撑和物质保障。
一、少数民族社区工作概述
2011年12月,民政部与国家民委联合发布相关文件,指出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社区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加强社区少数民族工作力度是重点任务,社区管理应该以马列毛泽东理论以及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发展原则,进行社区内资源整合,为少数民族社区发展奠定基础。相关文件还指出要用五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健全的社区民族工作网络,努力建设和睦有爱、安居乐业的社区。
二、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到城市中来,与汉族人民交错居住在同一社区中,这增加了城市社区的多样化,但是同时也增加了矛盾,为少数民族的社区管理增加了困难[1]。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政府提出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讲管理的重心进行狭义,夸大街道办事处的能力和管理范围,依托当地政府机构,进行良好的社区管理,大力发展社区。城市中的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工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工作是近些年来相关学者的重要研究领域。经过多年的管理,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格局,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力量和精神支撑,但是随着社区的发展,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进行少数民族社区的创新管理以应对这些问题有助于社区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城市化推进的重要一步,同时对社会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我国合写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三、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特点
(一)流动人口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生活在偏于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向东部转移流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就是年代初,一些少数民族从闭塞的西南和西北向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流动,具有线数据统计,到1990年末,边疆少数民族到一线城市务工人口数已经有几十万人,而到了2000年末,人数已经扩增到3000万,增加了近十倍。另外,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同住一个社区,由于文化习俗和语言等方面的不同会由此产生一些矛盾,从而对民族和谐造成一定困扰。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用合理的手段加以干预,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冲突,这是少数民族社区管理中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
(二)散居化趋势加强
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情况和文化习俗以及经济发展形式有所差别,我国传统上少数民族居住特点一直呈现着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但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从原来的居住地点到了新的大城市居住,之前的居住格局被打破,少数民族人开口居住分散化趋势被加强。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人数从2000年的1.2亿增加到2010年的2.2亿,增加了近一倍的数量,流出地区主要是西北和西南等偏远地区,流入地则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带。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有很大的比例。另外,一些少数民族人口由于迁居,工作调动和升学等情况也不断迁出或者迁入,这也是造成目前少数民族人口分散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在社区工作中要处理的不但是一个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而是多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三)民族文化呈现多元化
目前,社区中不仅是一个少数民族和汉族混合居住,而可能出现多个少数民族与幻族居住的情况,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都留有本身的民族文化和信仰,在社区中则会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一方面这种文化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有有力的方面,另一方面文化的交互和融合有助于各民族之间隔阂的消除和凝聚力的增强。
四、少数民族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社区工作发展不平衡
我国目前民族社区问题遗留已久,有些问题根深蒂固,很难改变。目前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工作刚开始起步,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平衡的状况,主要表现有两个,一是管理者对少数民族社区管理的认识不够,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和辅助管理。许多政府出台的政策不能够落实到基层社区中去,除去一些规模大的少数民族社区受重视以外,一些规模小的少数民族社区工作都存在缺失。第二是虽然在一些地区的社区管理中获得了一些经验,但是一些民族遗留问题依然严重,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新问题,这使得少数民族社区发展面临挑战。
(二)社区协调节机制不完善
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工作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经济、文化和卫生、教育等方面。但现实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社区的权利和资源往往会被分到其他部门,民族工作的顺利可开展,需要各部门联动,协调发展推进工作。当社区内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不但需要民委的参与,还需要政府各部门的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治理格局[2]。但是与此同时,一个尴尬的局面也由此发生,民委智能在社区中事件发生以后联系政府相关部门,社区管理工作要通过外力才能推动展开。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要进行突发事件的防范与预警。但是在目前的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分散管理的现象,政府之间的职能存在相互摩擦的情况。因此社区管理工作不能旨在基层部门推进,还要利用优秀资源,参与社区管理工作,这样有利于消除民族隔阂,创建和谐的社区环境。
(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不当
随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增加,流动人口的管理王万需要更高的管理制度,更高的管理责任,需要更健全的组织和更规范的管理,目前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还达不到这种水平,甚至很多地区的流动人口管理目前还处于空白阶段,根本没有被计入城市民族社区管理工作中,在这一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在对外来的少数民族管理和服务上还存在很大的欠缺,比如很多城市不能掌握外来人口统计数据,服务机构也尚未建立健全。而且大部分地区社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管理仍然归公安部门管理,缺乏贴切可操作的具体社区内部管理制度,流动人口在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文化程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这也是造成摩擦的潜在原因[3]。
五、对少数民族社区进行创新管理的建议
(一)坚持正确方针方向,宣传民族团结
2011年12月,民政部与国家民委联合发布相关文件,指出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社区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加强社区少数民族工作力度是重点任务,社区管理应该以马列毛泽东理论以及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发展原则,要用五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健全的社区网络,建设和睦的社区。
同时少数民族社区管理具有敏感性政治因素,因定要在工作中牢牢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贯彻落实民族方针教育,做到层层递进,以民族团结为核心,运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将政策落实到基层社区中来。要求管理人员带头学习相关管理和教育知识,利用少数民族代表的带头作用,做好全体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二)创新管理体制
第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社区管理网络。我们应该在管理社区的过程中,将政府、社区和网络三者相结合,建立相互联系和相互监督制约的网络体系。各级城市中政府应该将少数民族社区管理的工作内容和结果评定纳入到工作考核中,加强相关机构的建设,设立少数民族社区管理专用资金,制定少数民族社区管理的相关计划,定期对已经展开的少数民族工作进行评定和监测,项圈社区人民公开工作进展情况,并向政府及时报告工作情况。
第二是要鼓励少数民族社区的自治组织积极参与管理工作。社区主要是指居委会、街道办和其他一些办事处。本世纪以来,国家强调人性化管理和自治管理,社区自治组织开始走向独立自制的发展道路。自治组织承担起了进行社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的职能。要充分调动社区内的优质资源,引导社区内的单位企业积极为群众提供服务。
(三)完善少数民族社区治理政策和法律法规
第一是要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建设。针对目前的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现状,应该就清真食品、少数民族突发事件以及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等问题进行立法和执法,切实保护各少数民族的利益。相关配套措施也应该到位,严格进行执法。
第二是要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应该大力加强少数民族社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社区的执法能力和守法意识,重点对社区内居民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并且联合相关部门进行监督上的配合,让群众了解执法情况,知晓违法后果,提高法律意识。
(四)重点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第一是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管理规章,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纳入到管理中来,要打破传统的工作管理模式,与政府部门相协调创新服务机制和管理机制,让少数民族可以享受与环阻人民同等的待遇,并且可以根据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情况来在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地方建立社团或者自治组织,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第二是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在对少数民族社区进行管理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各民族品等的宗旨,重视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从少数民族的需求入手,对少数民族人口的就业进行帮助,在少数民族子女的上学方面给予帮助,并且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生产生活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在医疗卫生条件上可以给予少数民族人民优厚的待遇,帮助少数民族适应汉族人民生活方式,加强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的沟通交流,促进少数民族社区的创新发展。
结论: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发展健全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融合发展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管理少数民族社区遇到问题时,应该客观冷静,积极向好对策,对少数民族社区进行创新发展,实现社区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
[1]费磊,刘颖.“新四化”背景下城市少数民族的社区融入研究——以沈阳市沈河区朱剪炉街道回民社区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3(01):64-67.[2]王宏涛,郑伟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发展与创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3(03):1-2.[3]韦莎莉.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以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6,03(05):16+18.
第四篇:农业农村
xxx2012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落实情况汇报
xxx是典型的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的农牧结合乡镇。全乡总面积1838平方公里,分为南部山区冬夏牧场、中部牧民定居点所在地的农耕区、北部沙漠及北塔山地区的草原畜牧业放牧区共三大块。有耕地12.3万亩,草场153.8万亩。通过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村委会由原来的7个合并为2个,共有2252户8119人,分属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回族、汉族等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79%,其他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3%。
我乡于3月24日召开乡、村干部会议,对农业农村、春耕备耕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与各村签订了责任状,通过共同努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下面就我乡的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春耕备耕情况
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我乡今年冬麦大面积受灾,基本上全部枯死,我乡认真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引导、服务工作,做好种子的调运、储备、选种等工作
二、2012年农牧民人均增收计划
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较2011年元增加元,有三个村实现万元存主要增收方面:一是通过挤奶厅、托牛所建设和提高牲畜舍饲圈养比重,加快奶业发展和增加育肥总量,实现畜牧业增收,;二是通过调优结构,扩大“千元田”、“双千元田”“叁千元田”种植面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通过引进企业和种地大户,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将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或者从事二三产业以及开展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挖掘,促进农牧民增收。
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优调特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提升“千元田”、“双千元田”的种植面积。
(二)拓宽渠道,确保畜牧业持续增收
以培育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加快规模养殖步伐为抓手,按照以农促牧、农牧结合的思路,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通过规模化养殖与农户散养相结合,实现牲畜最高饲养量15.96万头(只)。在逐步规范阿哈什胡拉克(半截泉片区、铁买克布拉克片区)养殖小区管理的基础上,以配套高标准的挤奶厅、托牛所为重点逐步完善小区功能,利用“企业+合作社+奶农”的形式或奶牛托管服务,鼓励农户积极参与投资,由过去一家一户的零散养殖转变为规模化集中养殖,采取“五统一”模式规范管理,发挥养殖小区综合功能,为稳定发展奶业夯实基础,加快奶业规模化发展。
(三)林业方面
今年我乡造林任务565亩,其中农村防护林500亩,现已将林业生产任务落实到各村,地块已落实,共计落实防护林150亩,经济林170亩,枸杞子示范点2个,(四)高效节水方面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本增收。以项目支持为补充,多途径、多方式,努力发动全乡党员、干部、农牧民群众,紧紧抓住政府补贴实施节水农业的政策机遇,努力扩大节水面积。
(五)因地制宜,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
唱响“农村人享受城市人的生活”理念,从农牧民高品质的生活需求出发,充分考虑行政村区域、资源、产业基础等因素,依托中心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继续加大铁买克布拉克村和半截泉村中心村建设力度,着力打造阿哈什胡拉克村村镇一体化新农村示范点。围绕乡集镇改造,完成集贸市场、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灯光夜市,集展览、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刺绣展厅建设,(六)农业产业化工作
充分利用“一村一品”项目资金,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
生产,2012年全面加强富农节水用水合作社的管理培育。新建农业专业合作社
(七)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快速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能力
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从农牧民自身条件出发,坚持培训项目、培训方式的针对性、实用性、多样性。积极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工作,加大妇女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能力,为农牧民增加收入打好基础。新建500平方米全乡刺绣加工和展销大厅,目前已完成设计。成立刺绣专业合作社,使民族刺绣成为本地妇女吸纳就业、实现致富的主渠道。积极争取羊洼滩景区道路建设,在景区设立接待站,系统梳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进程。在阳洼滩开展以阿肯•阿依特斯弹唱会为主的系列旅游文化活动,向外推介阳洼滩景区,为今后该景区的发展打好基础。
四、采取的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抓好重点工作和春耕备耕工作。一是根据各村经济发展特点,制定的责任状侧重点不同,一村一个责任状,做到侧重点分明,奖罚分明,确保各项重点工作100%完成。二是制定副科级领导和干部考核办法,乡党委、政府与各包村副科级领导和干部签订责任状,层层分解任务,做到责任到人,奖罚分明。三是加强干部管理,实行岗位整合,制定奖惩办法,通过分管领导和干部双向选择确定岗位工作人员,增强干部工作责任心,调动干部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实现各项工作争先创优。四是充分发挥农资经销店的作用,积级做好农业物资的调运及销售工作,确保春耕备耕农用物资的供应到位。
2、加强宣传引导。依据今年我县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奖励办法,驻村工作组的指导和举办农业信息发布会,深入宣传惠农优惠政策,帮助农户分析经济效益等方式,引导农民调优种植业结构。
3、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查。为把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落实到实处,我乡专门制定了2012年春季重点工作任务分配表,成立了春季重点工作督察领导小组,制定了春季重点工作督察方案,定期对重点工作进行督察,督察情况将作为年终综合目标考核的依据,第一次督察被通报的村,乡党委对村委会主要领导谈话、第二次督察被通报的村,乡党委对村委会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第三次督察被通报的村,乡党委对村委会主要领导进行停职检查,并扣除相应的分值。通过严格的督察制度,进一步促进各村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xxx综合实力弱、经济规模小、发展总体上还比较滞后。2、由于牧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我乡还有两个贫困村,因此牧民定居补助力度放在农区非常大,但在牧区乡镇由牧民自筹剩余金额仍有一定困难。各族群众收入水平与周边乡镇的差距还比较大,扶贫济困任务较重。
3、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
4、农业基础设施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六、下阶段工作打算
通过本次对接,我们将针对各方面查漏补缺,进一步抓紧抓好,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将农业农村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中,大力宣传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二是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定期对重点工作进行督察,包村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各自指导、督促作用,使各项工作全部落到实处。
第五篇:一墩青农村社区发展促进会考察小结
**省**县一墩青农村社区发展促进会考察小结
考察时间: 2012年11月15日
考察地点:**省张家口市**县
考察人: 王睿、郭小婷、行动援助(Action Aid)、一墩青
主要内容
一、概况
1、一墩青概况:
“一墩青”全名为“一墩青农村社区发展促进会”,成立于2009年12月,在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是一种农民协会的组织形式,有别于常规的农村合作社。该协会也是国际NGO组织行动援助所支持的社区发展实践项目之一,在**县城有办公室。
其种植基地位于张家口市**县二百户村,建有100亩有机农业示范区(处于第二年有机转化期)。基地有6~7个相对固定劳动的农民,加上临时的有10人左右。今年主要生产土豆及黑豆,可供销售的有机转化期土豆及黑豆的量分别为2000~3000斤,1500斤左右。
种植所需肥料为自己做的堆肥,技术参考《菜园里的学问》及生物动力农业相关的牛角粪肥和牛角硅肥制作方法。堆肥所用牛粪、鸡粪需在附近养殖场购买,EM菌外购,腐殖质主要为当地的玉米秸秆及与外地换置的稻杆,磷矿石为当地免费运取。
2、二百户村概况:
地理位置及气候:该村地处**省西北部,八达岭山口以西,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海拔高度在800~1400米之间,光资源丰富,冬冷夏热,极端高温可达39°C,极端低温可达-26°C,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120天左右,当地农民一年的生产时间约为6~8个月,年均降水量400mm左右,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交通:二百户村距张家口市区约60公里,距北京市中心约为253公里,距北京市通州马坊村约277公里,自驾车所花时间分别约为1小时40分,4小时30分,4小时40分。
人口(劳动力):现留村村民约有三十户,合约六七十人,多为四十岁以上中老年群体。
作物:适合并常种土豆(背山地块)、黑豆、胡萝卜、尖椒、玉米、葵瓜子、莜麦、豆角等杂粮杂豆作物。
耕作方式:大多采用畜力(驴或骡,一墩青有自己的拖拉机和翻耕机)。
灌溉方式:采用机井漫灌(一墩青下一步正在考虑用滴灌)。
冬储方式:冬季怕冻的农产品(土豆、胡萝卜、尖椒等)主要在窑洞窖存。
二、优势因素
1.区位相对偏远,地广人稀,地租便宜,每年每百亩地约为一万元。
2.离首都北京相对较近,可有计划的多种植土豆、玉米、葵瓜子、豆子等生长周期相对长,耐储存、耐运输的粮食作物及莜麦等特色杂粮,基于气候差异有计划的种植错茬蔬菜,做到与北京郊区农场优势互补。
3.为北京永定河上游,远离工业区,注重水源保护及环境保护,影响有机种植的外部污染源较少。
4.有国际NGO组织Action Aid的资金、组织培训等参与式项目支持,为村子不断带来活力。
5.政府部分项目资金及农业优惠政策的支持。
3、劣势所在1.村子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力短缺(详情见概况·人口部分),人工成本高,参与项目运作的年轻人才相对较少。
2.留守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多数农民没有有机种植的概念。由于当地村民多数不会讲普通话,与外界的语言沟通也是障碍之一。
3.信息不畅。留守村民基本不会上网,在网上甚至难以找到关于二百户村概况或信息的介绍。
4.无霜期短,只有半年左右,如土豆、黑豆、玉米、向日葵等作物普遍种植一季,水资源短缺。
5.销售。作物种植之前,没有比较完善的销售计划,容易导致产品滞销的风险。
6.监管。虽然基地生产由老白负责,生产亦有比较全面的种植记录,一墩青项目负责人成鹏飞会加入有机种植技术因素,并要求不能施用化学制剂,但老成及岳晋飞并非常驻村子,目前仍是基于“产出和农民无利益冲突”而相信农户不会私自施药和化肥。如何做到更令人信服、无所瑕疵的监管,是有待所有参与式认证的有机生产者共同商讨的话题。
7.宣传。其主要宣传渠道为新浪微博和博客,但微博和博客有关农场生产的动态信息更新少,了解一墩青的粉丝不多。
4、可行性建议
1.依托与北京郊区农场的互补优势与其合作,每年有计划的安排杂粮或储存类蔬菜的种植;
2.逐步打开宣传的途径,每天更新微博的动态,定期更新博客内容;
3.可开淘宝店铺,借以宣传或销售自己的产品;
4.利用好行动援助驻京办公室的平台,借以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
5.可尝试申请定期参加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6.自我定位的问题。由于农民协会属于民政注册的非盈利性组织,不能做加工、销售的业务,与目前协会所做工作有所出入,为避免界内外人士揪扰及涉嫌违法问题,建议尽早做好准确的自我定位。
资料来源:
1.实地考察
2.一墩青新浪博客
3.网上资料·**张家口**县介绍
4.百度地图